教育神经科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该协会主办的《心智、脑与教育》(Mind,Brain and Education)杂志的创刊则宣告其正式面世。
一、
教育神经科学出现的背景
产生动力
心理学学科的自身发展 社会需求两方面
心理学科自身发展
➢对所谓“笛卡尔错误”的疏离
在心理学领域,则表现为第一代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向第二代认知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转换的总体趋势。这一转换的标志性特征,一言以蔽之,就是 “离开计算(图灵意义上的计算)而走向大脑”,于是产生了一股强劲的回归大 脑的“具身化运动”的旋风。
学
教育神经科学视角下的新的学习科学 新的学习角度下的教育神经科学
教育神经科学视角下的新的学习概念
(1) 广义的“学习”概
广义的学习概念也包括“教”的方面,因为我们所指的“学习”是一种“合 目的”的学习。需要指出的是,学习科学所指的“学习”,既主要指学龄阶 段的课堂学习,也泛指非课堂的社会学习和终身学习。
(4)教育神经科学面临的任务
我们不仅应该知道儿童是怎样学习的(认知心理学),还应知道人在学习时,脑中究竟 发生了什么,即还应扩展这一表述于教育:所有教育活动发生时,脑中发生了什么、 是否发生、如何发生(从认知神经科学到教育神经科学)?不考虑脑的教育是浅层 的、只有暂时效果的教育。
(5)教育神经科学是认知神经科学的最重要的应用领域
➢当代心理学研究“回归大脑”的转向
我们认为,任何一门心理学的研究,迟早都要走向“回归大脑”之路。当然, 这种回归之终极目标,不是去寻找“从生理到心理”的因果解释,而是去探明它 们(身、心)在同一动力系统中的关联性和互塑性。
即应在“大脑如何活动而与心理相伴”的研究方向上解读身、心两者关系
源自文库
教育现代化需求
(3)教育神经科学视角下的学习和教育
“学习被看作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刺激所作出的神经连接的过程;而教育是控制或增加刺 激,激发学习愿望的过程”。 可见,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并不直接与脑相联系,而是要通过心理学或通过认知神 经科学与脑相沟通——因为如何“控制或增加刺激”才能“激发学习愿望”,这是 需要心理学加以研究的。从“学习”的角度来定义教育神经科学,可以突显心理学 在其中的地位。这是一种立足桥墩(心理学),顾及两端(教育与神经科学)的定 义。
制,并将其研究成果用于教育实践(决策与教学)”,故有学 者干脆把教育神经科学称为“神经学习(neurolearning)” (董奇等)。
取向三:从“心理表征的发展”角度定义教育神经科学
(1)英国剑桥大学的斯祖克斯(D.Szucs)和格斯瓦米(U.Goswami)在 2007年提出了一个新的定义:他们认为教育神经科学是关于“心理表征 的发展研究”。 “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系统地塑造儿童的认知系统。发展儿童的认知 系统部分地依赖于脑的结构和功能”
具体层次:在对学生学习数据(来自“脑、认知与行
为三个层次”)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生的 发展阶段、特长与弱点、擅长学习的教学内容、学习 生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并根据每一个学生成长与 成熟的状况,扬长避短,设计出适合其发展的最佳教 育计划”;
简洁观点:教育神经科学就是探索人类学习的脑与认知的机
诞生标志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的“教育研究与 革新中心” 在1999年启动的“学习科学与脑研究”著名项目(主持 人奇萨B.D.Chiesa)标志着这一新学科的肇始。
➢2003年“国际心智、脑与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Mind, Brain & Educational)的成立。
取向一:
跨学科或超学科的取向
➢典型观点:教育神经科学是“一座架起脑科学与教育政
策和教育实践的桥梁”,(尽管有人(如John Bruer)指出:这是一座
“过于遥远的桥梁”)
➢简洁观点;“教育神经科学是神经科学运用于教育实践而
产生的一门学科”。
教育学
神经科学
心理学
取向二:从“学习”的角度把教育神经科学定义为一门(新的)学习科
无论认知心理学还是认知神经科学,都还只是属于对“批判的武器”的研究, 而重要的是要进行“武器的批判”之探索,“好剑再好,不射则若无”。要使好武器有
其用武之地,教育就是它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合目的性的体现)。
新的学习角度下的教育神经科学
宏观层次:教育神经科学就是“从脑、认知与行
为三个层次来理解人的一生中不同阶段的学习能 力,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 教育政策、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提供科学的依 据”。
(2)教育神经科学视角下的“心理表征”概念
(3)心理表征依赖于分布的神经网络的事实对教育神经科学 提出挑战
斯祖克斯和格斯瓦米关于心理表征之新观点的一个关键点是:不存在一个 复杂的表征可定位于脑的一个部分!复杂的心理表征是通过多个相互联结 的神经网络的相互作用来编码的。
编码非数字的数量的网络主要是在顶叶皮层(parietal cortex);存贮记 忆的计算的facts的网络主要在角回(angular gyrus)和脑的语言加工区域。
(2) 用“学习科学”与“学习理论”的区分
不结合脑科学的研究,不整合脑科学研究成果于学习过程中去的有关学习的 各种学说和理论,我们只把它们称为学习理论。一言以蔽之,“学习理论” 一词只属于前认知神经科学时代,而“学习科学”之概念只特定地用于与脑 研究相结合的有关学习理论。
教育神经科学视角下的新的学习
教育神经科学
一门极具实践意义和发展前景的新型学习科学
教育神经科学的诞生
“教育神经科学”或曰“神经教育学”(educational neuroscience; neuroeducation)。它是心理学、神经科学和教育 实践进行深度整合的产物,是构筑在后两个学科之上的桥梁。(日本 学者小泉英明(H.Koizumi)认为其有超学科的性质)
“神经科学与教育相关”
“理解人类大脑的运行规律有助于设计适合每个人的 教育”,并可为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提供“与教育相关 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信息”。
二、
什么是教育神经科学?
取向之一:
跨学科或超学科的取向
取向之二
从“学习”的角度把教育神经科学定义为一 门 (新的)学习科学
取向之三
从“心理表征的发展”角度定义教育神经科学
一、
教育神经科学出现的背景
产生动力
心理学学科的自身发展 社会需求两方面
心理学科自身发展
➢对所谓“笛卡尔错误”的疏离
在心理学领域,则表现为第一代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向第二代认知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转换的总体趋势。这一转换的标志性特征,一言以蔽之,就是 “离开计算(图灵意义上的计算)而走向大脑”,于是产生了一股强劲的回归大 脑的“具身化运动”的旋风。
学
教育神经科学视角下的新的学习科学 新的学习角度下的教育神经科学
教育神经科学视角下的新的学习概念
(1) 广义的“学习”概
广义的学习概念也包括“教”的方面,因为我们所指的“学习”是一种“合 目的”的学习。需要指出的是,学习科学所指的“学习”,既主要指学龄阶 段的课堂学习,也泛指非课堂的社会学习和终身学习。
(4)教育神经科学面临的任务
我们不仅应该知道儿童是怎样学习的(认知心理学),还应知道人在学习时,脑中究竟 发生了什么,即还应扩展这一表述于教育:所有教育活动发生时,脑中发生了什么、 是否发生、如何发生(从认知神经科学到教育神经科学)?不考虑脑的教育是浅层 的、只有暂时效果的教育。
(5)教育神经科学是认知神经科学的最重要的应用领域
➢当代心理学研究“回归大脑”的转向
我们认为,任何一门心理学的研究,迟早都要走向“回归大脑”之路。当然, 这种回归之终极目标,不是去寻找“从生理到心理”的因果解释,而是去探明它 们(身、心)在同一动力系统中的关联性和互塑性。
即应在“大脑如何活动而与心理相伴”的研究方向上解读身、心两者关系
源自文库
教育现代化需求
(3)教育神经科学视角下的学习和教育
“学习被看作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刺激所作出的神经连接的过程;而教育是控制或增加刺 激,激发学习愿望的过程”。 可见,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并不直接与脑相联系,而是要通过心理学或通过认知神 经科学与脑相沟通——因为如何“控制或增加刺激”才能“激发学习愿望”,这是 需要心理学加以研究的。从“学习”的角度来定义教育神经科学,可以突显心理学 在其中的地位。这是一种立足桥墩(心理学),顾及两端(教育与神经科学)的定 义。
制,并将其研究成果用于教育实践(决策与教学)”,故有学 者干脆把教育神经科学称为“神经学习(neurolearning)” (董奇等)。
取向三:从“心理表征的发展”角度定义教育神经科学
(1)英国剑桥大学的斯祖克斯(D.Szucs)和格斯瓦米(U.Goswami)在 2007年提出了一个新的定义:他们认为教育神经科学是关于“心理表征 的发展研究”。 “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系统地塑造儿童的认知系统。发展儿童的认知 系统部分地依赖于脑的结构和功能”
具体层次:在对学生学习数据(来自“脑、认知与行
为三个层次”)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生的 发展阶段、特长与弱点、擅长学习的教学内容、学习 生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并根据每一个学生成长与 成熟的状况,扬长避短,设计出适合其发展的最佳教 育计划”;
简洁观点:教育神经科学就是探索人类学习的脑与认知的机
诞生标志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的“教育研究与 革新中心” 在1999年启动的“学习科学与脑研究”著名项目(主持 人奇萨B.D.Chiesa)标志着这一新学科的肇始。
➢2003年“国际心智、脑与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Mind, Brain & Educational)的成立。
取向一:
跨学科或超学科的取向
➢典型观点:教育神经科学是“一座架起脑科学与教育政
策和教育实践的桥梁”,(尽管有人(如John Bruer)指出:这是一座
“过于遥远的桥梁”)
➢简洁观点;“教育神经科学是神经科学运用于教育实践而
产生的一门学科”。
教育学
神经科学
心理学
取向二:从“学习”的角度把教育神经科学定义为一门(新的)学习科
无论认知心理学还是认知神经科学,都还只是属于对“批判的武器”的研究, 而重要的是要进行“武器的批判”之探索,“好剑再好,不射则若无”。要使好武器有
其用武之地,教育就是它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合目的性的体现)。
新的学习角度下的教育神经科学
宏观层次:教育神经科学就是“从脑、认知与行
为三个层次来理解人的一生中不同阶段的学习能 力,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 教育政策、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提供科学的依 据”。
(2)教育神经科学视角下的“心理表征”概念
(3)心理表征依赖于分布的神经网络的事实对教育神经科学 提出挑战
斯祖克斯和格斯瓦米关于心理表征之新观点的一个关键点是:不存在一个 复杂的表征可定位于脑的一个部分!复杂的心理表征是通过多个相互联结 的神经网络的相互作用来编码的。
编码非数字的数量的网络主要是在顶叶皮层(parietal cortex);存贮记 忆的计算的facts的网络主要在角回(angular gyrus)和脑的语言加工区域。
(2) 用“学习科学”与“学习理论”的区分
不结合脑科学的研究,不整合脑科学研究成果于学习过程中去的有关学习的 各种学说和理论,我们只把它们称为学习理论。一言以蔽之,“学习理论” 一词只属于前认知神经科学时代,而“学习科学”之概念只特定地用于与脑 研究相结合的有关学习理论。
教育神经科学视角下的新的学习
教育神经科学
一门极具实践意义和发展前景的新型学习科学
教育神经科学的诞生
“教育神经科学”或曰“神经教育学”(educational neuroscience; neuroeducation)。它是心理学、神经科学和教育 实践进行深度整合的产物,是构筑在后两个学科之上的桥梁。(日本 学者小泉英明(H.Koizumi)认为其有超学科的性质)
“神经科学与教育相关”
“理解人类大脑的运行规律有助于设计适合每个人的 教育”,并可为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提供“与教育相关 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信息”。
二、
什么是教育神经科学?
取向之一:
跨学科或超学科的取向
取向之二
从“学习”的角度把教育神经科学定义为一 门 (新的)学习科学
取向之三
从“心理表征的发展”角度定义教育神经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