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现状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因素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因素研究进展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出现思维混乱、幻觉、妄想等症状。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其中遗传因素被认为是起关键作用的一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精神分裂症遗传因素研究的进展,并探讨其对未来治疗和预防的潜在影响。
1. 家族研究众多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在家族中有明显的聚集性。
家族研究是了解精神分裂症遗传因素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族成员的调查,科学家们发现,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的风险要比一般人口高出很多倍。
这表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基因关联研究基因关联研究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研究方法,通过比较患者和对照组的基因差异,寻找与疾病发生相关的基因变异。
在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中,已经发现了许多与疾病相关的基因。
其中最重要的是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DISC1基因,该基因编码了一种影响神经发育和突触功能的蛋白质。
其他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包括COMT、NRG1、DTNBP1等。
这些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神经信号传导的异常,从而引发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出现。
3. 基因组研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组研究成为精神分裂症遗传因素研究的新趋势。
通过对大规模样本的基因组分析,科学家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基础。
例如,一项名为“精神分裂症基因组联盟”的研究合作项目,通过对超过3万名患者和对照组的基因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了数百个与精神分裂症风险相关的基因变异。
这些研究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4. 环境与遗传的相互作用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也被认为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一定影响。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环境与遗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遭受儿童虐待的人群中携带特定基因的个体更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
这表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对疾病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5. 个体化治疗的前景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因素研究对于未来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精神分裂症的社会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精神分裂症的社会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思维紊乱和情感障碍等。
这种疾病对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产生了巨大的负担,同时也对社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社会流行病学研究是了解精神分裂症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的重要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精神分裂症的社会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以期增进对这一疾病的理解和管理。
一、患病率与人口特征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大致为1%,但在不同国家和人群中存在差异。
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患病率相近,但男性在早期发病的比例较高。
此外,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在不同种族和社会经济地位之间也存在差异,其中低社会经济地位和移民背景的人群患病率较高。
这些差异可能与遗传、环境和社会压力等因素有关。
二、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因素社会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
遗传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的直系亲属患有精神分裂症,他们患病的风险将明显增加。
此外,早期生活压力、城市居住、孕期并发症、物质滥用和感染等因素也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增加相关。
三、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但社会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一些线索。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与神经发育和神经递质异常有关。
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特别是在前额叶和颞叶区域,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和认知功能下降相关。
此外,多巴胺和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的功能异常也被认为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有关。
四、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影响精神分裂症对患者和社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患者常常面临就业困难、社会孤立和家庭关系的破裂。
他们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往往需要长期的医疗和社会支持。
此外,精神分裂症也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医疗费用和失业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五、精神分裂症的预防和管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预防和管理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干预。
国外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国外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刘秀芬黄悦勤李立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类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它的发病及一般临床症状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要加深对该病本质的了解,仅限于对个体病人的临床学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扩大研究范畴,着眼于群体研究。
因此,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已成为当代精神分裂症研究工作的一个新领域。
作者总结了近几年来国外有关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对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一、研究情况进展:早期的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的研究是粗略和不科学的,随着对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诊断方法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入了一个较正确的轨道,尽管这期间还缺乏病因方面的重大突破。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的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在病例检出和确定方面遇到了严重的方法学问题,例如,①确诊精神分裂症主要依靠自我陈述而不进行现场研究;②人群筛查没有连续的尺度和特征性;③由于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均较低,因此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花费大,而检出病例少;④精神分裂症这一概念是否精确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人们对研究方法不断修正、完善,近10年来的精神分裂症的研究重点主要为:比较不同人群不同时间发病率、患病率和结局;精神病前驱期的作用和性别的影响;共同发病率和死亡率;遗传危险因素和环境危险因素。
过去10年间发展了与新诊断标准有关的两种评估方法。
即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诊断询问表(DIS)及由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酒精、药品滥用控制部门和精神卫生机构共同形成的国际诊断调查,它们均是完全的定式调查,用于与DSM-Ⅲ-R和ICD-10标准相匹配并可被外行调查人员所使用,但是它们在社区应答者中检出精神障碍的正确性值得怀疑。
半定式临床调查,例如精神现状检查第十版,目前已被并入神经精神病学临床评估计划,包括了精神病理学中很大的一个领域,需要临床技能以获得能够被ICD-10,DSM-Ⅲ-R和DSM-Ⅳ诊断规则处理的资料,神经精神病学临床评价计划和类似的调查适用于作为二阶段的诊断工具,但在现场调查中需要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例寻找制订一个相对简单的心理测量学筛查程序。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心理研究现状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心理研究现状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反复发作、具有慢性化和严重致残倾向的精神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措施。
精神分裂症的首发年龄多在青少年(约1/2患者在20~30岁发病,国内资料显示16~35岁为最多),尚未独立生活者居多,经过治疗临床痊愈出院后,仍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的治疗和支持。
国内目前对青少年分裂症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旨在对目前国内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青少年期;精神分裂症;脑功能起病年龄在 13~18周岁的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称为“青少年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
患儿因环境变化能力以及感情表达能力得不到合适的发展和培养。
他们在成长后,难以融入社会,尤其在他们遇到挫折时,容易发生心理卫生问题。
在学生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
对众多的精神、行为和发育障碍及具有社会功能不全的病人,不仅自身感到痛苦,同时在学习和事业上也会遭到挫折,对家庭、社会、国家更是沉重的负担,这既是实际问题,也是作为当代研究人应该攻克的一个难题。
1.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脑机制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前额叶、颖叶、海马、前扣带回、丘脑、纹状体及顶叶、枕叶等脑区的皮质和白质的容量减少、形态及代谢异常。
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被认为是一种与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相似但更严重、预后更差的类型。
患者存在脑总容积减少,灰质容积减少, 脑室扩大等特征。
国内通过,H一MRs技术,对青少年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海马脑组织N一乙酞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三种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旨在探讨其的脑功能变化特点及其与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代谢异常的关系,为揭示精神分裂症神经生物学基础提供研究线索。
方法对21例青少年(13~17岁)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20名(14~17岁)年龄、性别、受教育时间均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应用,H一MRs成像技术检测两组前额叶、海马N一乙酞天门冬氨酸(NA八)、胆碱(Cho)、肌酸(cr)3种代谢物,计算NAA/Cr和C/r 比值。
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疗国内外研究近况
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疗中CBT毫无疑问是目前主流,近年国内外的都有大量研究报道,但在具体研究中又略有区别。国内对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单独治疗研究也有大量研究,家庭、团体治疗研究也不少,经改良的森田疗法在我国近年来仍然有研究报道,音乐治疗研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国外研究主要对叙事疗法和元认知有大量深入的研究,并且国外对理论性的研究要更多些。
目前现实是药物治疗虽然能改善精神症状,但就算在最好的效果下却仍然不能完全让患者恢复功能。那么在药物研究或其他生物治疗没有突破的当下,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则显而易见。而长期的目标应该是如何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发生(1级预防)和如何改变疾病早期过程(2级预防),心理治疗的角色更可能发挥于疾病早期预防和疾病恢复期,而对疾病风险管理的作用更类似于以提高服药依从性和建立健康习惯为目标的医疗咨询。
2认识行为治疗
由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而综合发展起来的认知行为治疗(CBT)是目前治疗的主流之一,虽然其开始是治疗焦虑、抑郁,但现在已被发展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种手段。因为其有可操作性的程序和易于评估效果的关系,所以有大量的且被认为有效的相关研究。以前精神病科医生被教导告知对于患者的妄想难以提出正面的对峙,而CBT则可以使医生对患者的不合理信念给予挑战,且被证明不会影响治疗同盟关系。国内的研究有对改善阳性、阴性精神症状的报道[4],减少病人暴力行为和缓解焦虑、焦虑情绪的报道[5]等。国外一项对1964名患者使用CBT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显示对阳性精神症状改善的有效性。目前研究证明了CBT对疾病复发、再住院治疗次数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新发病人或正经受严重的精神症状困扰病人有效。并且CBT也限制了很多病人不适合该疗法,尤其是急性期病人,慢性化的患者更可能从中受益。该疗法仍在不断被修订和扩展中。
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正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情感、言语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尽管该疾病已被多年研究,但其具体病因和治疗方法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量研究成果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可能性。
其中,包括神经生理学和基因学领域的研究,以及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领域的研究等。
神经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与神经递质的功能异常有关,尤其是多巴胺和谷氨酸的功能失调。
该领域的研究识别出了多种神经调节系统的重要作用,包括外源性化合物的神经调节系统和内源性神经递质的调节系统。
这些发现为开发更有效的药物治疗提供了基础。
基于基因学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和遗传关联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潜在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和通路。
这些研究为进一步探索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在心理治疗方面,认知行为疗法已经成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种主要方法。
其目的是通过实施认知重新建构技术,减少幻觉和妄想的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此外,家庭治疗和支持治疗等方法,也被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
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发现抗精神病药物已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药物。
虽然这些药物可以减缓患者的症状,但也会出现一系列副作用,如运动障碍和代谢紊乱等。
因此,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以提高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
总之,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是一个复杂且持续的过程。
通过不断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可以开发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实现对精神分裂症的更好管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现状问题
飞越疯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现状问题一、论文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科疾病,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是以基本个性,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多青壮年发病,进而影响行为及情感。
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系统不但与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而且与其发展、预后和转归也有联系①。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这个特殊群体,我将通过一份问卷调查与两个访谈案例来了解他们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情况及社会支持程度所引发的生存质量问题。
随后,我们将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唤起群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关爱。
二、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社会支持现状问题三、提出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一般人群中,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在0.2%~0.6%之间,平均0.3%,人群的总患病率可达到0.7%。
也就是说每年每千人中就有2~6个人换精神分裂症,差不多每100人中就有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比我们人均拥有的医生数还要多。
●从百度百科中得知,估计全球有4500至5000万人患精神分裂症,其中3300万在发展中国家。
●据了解,中国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数估计约1000万●据康宁医院X医生保守估计,深圳有2~3万精神分裂症患者(尽管记录在案的只有不到4000)。
列出那么多的数据无非就是想要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这个群体的庞大及其不断地在扩大,理应获得人们更多、更多的关爱与帮助。
虽然随着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不同人群对精神分裂症的态度,以及由此对精神分裂症治疗与康复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但我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关爱态度还是存在一定的偏见,对相关的情况也不甚了解,国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仍然普遍存在着害怕与排斥。
因此政府、精神病院等机构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问题上很难采取积极的措施。
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还是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障碍。
他们大多数没有职业,很少有高的社会地位,很少拥有完整的家庭。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研究进展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其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情感混乱和认知功能障碍等。
虽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是研究者们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研究进展。
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家族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的亲属患病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双生子研究也发现,一卵双生子中如果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另一个双生子患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基因组关联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变异,如DISC1、COMT和NRG1等。
然而,由于精神分裂症是多基因遗传疾病,目前的研究还不能准确确定具体的致病基因。
2. 神经化学因素神经递质异常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多巴胺假说是最为广泛接受的理论之一。
根据该假说,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中多巴胺的活动过度增加,导致神经传递功能紊乱。
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其他神经递质系统,如谷氨酸、γ-氨基丁酸(GABA)和5-羟色胺等,也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相关。
3. 神经发育异常神经发育异常是精神分裂症病因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存在明显的异常。
例如,脑部成像技术显示患者的脑容量减少、脑区连接异常以及脑功能活动模式的改变。
这些异常可能与胎儿期或婴幼儿期的脑发育受损有关。
研究者们还发现了一些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变异,这些基因在神经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孕期和早期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经历,如妈妈的感染、母亲的压力、出生并发症等,与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增加相关。
此外,城市环境、移民经历、社会经济地位等也可能影响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
然而,具体的环境因素和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
总结起来,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研究涉及遗传、神经化学、神经发育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精神分裂症最新研究
精神分裂症最新研究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有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情感平淡等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遗传、环境和神经化学因素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有一些新的研究发现,进一步拓展了我们对这个疾病的了解。
基因研究是精神分裂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最近的一项研究通过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超过十万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对照组的基因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些与此疾病相关的突变。
其中,有一种基因突变叫做复制数变异(CNVs),它是基因重复或缺失导致的突变。
这项研究发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CNVs的频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这为我们理解该疾病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此外,一些研究人员还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突变,这些突变主要出现在与大脑发育和功能相关的基因上。
这些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可能是由于大脑发育异常或功能异常导致的。
除了基因研究,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化学研究也取得了进展。
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中存在一种神经介质叫做多巴胺的异常增加。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它参与了情绪、思维、记忆等大脑功能的调节。
这项研究的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多巴胺水平比正常人更高,这可能解释了他们出现妄想和幻觉等症状的原因。
除了基因和神经化学研究,环境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影响。
最新的研究表明,孕期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相关。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孕期摄入大量红肉的孕妇生下的孩子更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
另一项研究发现,孕期缺乏维生素D的孕妇生下的孩子也更容易患上该疾病。
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精神分裂症的环境因素提供了新的线索。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在基因、神经化学和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这些研究发现为我们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线索。
然而,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患者样本较少,研究对象的多样性等。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患者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幻觉、妄想、情感平淡等严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人际交往和生活。
而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因素被视作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遗传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基础。
本文将对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进行探讨。
一、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现状实际上,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已经持续了多年。
早在20世纪初,关于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基础的研究就已经开始了。
不过,当时的技术和方法都比较落后,所以取得的成就也比较有限。
直到20世纪中叶,随着生物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才开始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如基因测序、基因芯片等,对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进行深入研究,这才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据悉,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基础比较复杂,它既与单个基因的突变,也与多个基因的构成和某些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
然而,这些基因中具体哪些起了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仍不十分清楚。
现在的遗传学家们都认为:虽然一些基因中可能会存在易感性变异,但并不是直接决定精神分裂症的发生,而是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发挥作用,才有可能引发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二、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基因精神分裂症研究大多持久的把基因单独分离研究,而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基因是由多个遗传因素构成的,这就是为什么很难找到一种直观的解释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基因。
目前,研究者们把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基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易感性遗传基因,另一类是跨头部的遗传基因。
其中易感性遗传基因是精神分裂症遗传论中比较广泛接受的一种解释,也是研究者最常用的研究对象。
易感性遗传基因并不直接决定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它可以加速或减缓脑神经元的功能,提高或降低患病的概率。
三、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实际上,不同人之间的遗传差异是比较大的,有些人可能根本不存在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基因,而在某些人身上,这些基因可能是常态。
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有严重的精神疾病,那么亲属患上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将会很高,而且随着亲缘关系的密切程度逐渐升高。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研究进展引言: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精神障碍,患者会出现思维混乱、幻觉、妄想等症状。
针对该疾病的治疗以及预防需要深入了解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多年来,科学家们不断努力进行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本文将回顾近年来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一、基因与遗传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在遗传上具有显著性。
近期进行的全基因组相关性分析已经揭示出多个与该疾病相关的基因。
例如,斯特拉滕堡综合征(SCZ)常染色体易位突变被确认为最具相关性突变之一。
此外,内源性复制逆转录元件(ERV)也受到关注,它们可以影响大脑中多个关键基因的表达。
二、兴奋性神经递质异常兴奋性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正常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机制与兴奋性谷氨酸能突触传递相关。
其中,谷氨酸受体产生突变、抑制剂的使用都可能引起大脑回路异常,从而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三、神经影像学研究近年来,通过结构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科学家们深入研究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内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这些研究表明,大脑皮层厚度异常、扩散张量成像改变以及静息态连接失调是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常见特征。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如揭示颈端胼胝体网络异常等也帮助进一步理解该疾病。
四、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项双胎子宜控制试验显示,虽然具有遗传风险基因的人不一定发展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但他们在生活中所受到的社会、心理和生理刺激可能影响其患病风险。
例如,产前感染、母体压力以及城市生活等环境因素被认为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率的上升相关。
五、免疫系统异常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系统异常与精神分裂症之间存在关联。
免疫因子如细胞因子、自身抗体和神经抗体在发挥免疫应答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可通过各种途径干扰大脑的正常功能。
目前已知自身抗体和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与斯特拉滕堡综合征(SCZ)和自身免疫性脑部炎(ACA)相关。
精神分裂症心理治疗的研究现状
力、 降低再 住 院率 及 复发 的预 防均有一 定 疗效 。但 也 有 研究 者认 为杜会技能训练只增进病人 的社 交技巧 、 职业康复 计划 只提高竞争 性 就业机 会 , 而对 复发 的预 防均无 明显 效 果; 自信社区治疗技 术也不 能对社交或职业方面 的康复发挥 作用 。尽管如此 , 交能力的提 高 , 争性就业机 会 的获 得 社 竞 对病人来讲 , 是非常有价值 的。 仍 二、 家庭治疗 对精神分裂症病 人进 行家庭 干预 已被 普遍接受 。家 庭 治疗也是文献研究最 多的一种 治疗 方法 :其 中对 精神分 裂 症较有针对性的治疗技术有 : ( ) - 心理教育性家庭治疗 大量研究显示 , 按精神分裂 症复发预 防和再住 院率来衡量 , 采纳行为和心理教育技术的 家庭 治疗优 于传统 的门诊照料或个别怡疗 , 牵涉家庭治疗的 复发率 接近 2 % , 4 而接受 常规处理 的复发率 为 6 % 4 。。心 理教育 的最基本点是解 释各 种可能 的病 因和可能进行 的各 种治疗 . 其后为更有效地处 理人际之 间的问题 提供建议 。具 体实施 包 括 以下二方 面的 内容 : . 1 传授 有关 精神 疾病 的性 质、 发展过程 和治疗等方 面的基本知识 ; . 2 帮助家庭 成员认 识 目前存在 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 如 H gr oat y和 A dr n等 把他们 的心理 教育分 五个阶 段 , n es o 分别 是 : 1建 立家庭成 员之间相互 的感情联络 ; 2举办处理各种 问题的技 能讲座 ;. 3 应用这 些技能 ; . 4 对工作 和社会 生活 的安排进 行 适当调整 ; 5巩固和保持浩疗 成果。这类教育的 主要 目的是
精神分裂症最新研究报告
精神分裂症最新研究报告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该疾病的研究一直是科学界的热点之一。
以下是一些最新的研究报告:
1. 基因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相关的一些基因。
一项最新的研究使用大规模基因组学数据发现了多个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新基因座。
2. 神经递质研究:在神经递质方面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的异常功能有关。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多巴胺递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异常释放可能与疾病的发展和症状的出现有关。
3. 脑影像研究:脑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变化。
最新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在特定脑区域的功能连接存在明显差异。
4. 环境因素研究:除了遗传和生物学因素外,环境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早期生活中的负面经历、都市化和移民等因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增加相关。
总体来说,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目前仍在进行中,科学家们正致力于进一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些最新的研究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理解,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导。
库尔勒市精神分裂症患者现状调查
中外医疗中外医疗IN FOR IGN M DI L T R T M NT2008NO.23C HI NA FOREI GN MEDI CAL TREATMENT卫生与健康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于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在库尔勒市随机选择4个街道作为框架地区,应用张明园的线索调查方法进行调查,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病程5年以上。
受调查地区人口250443人,占市区总人口11.2%,15岁以上人口218787人,女性109613人,其中精神分裂症1347例。
以5∶1比例随机抽取精神分裂症患者269例,43例因拒绝访视或去外地或病程<5年均纳入调查。
实际调查226例;男117例,年龄16~76岁,平均(47.2±11.5)岁,平均受教育(9.9±2.3)年,平均起病年龄(27.5±8.5)岁,平均病程(19.6±11.8)年;女性109例,年龄18~72岁,平均(45.4±11.0)岁,平均受教育(9.3±2.8)年,平均起病年龄(29.5±11.1)岁,平均病程(16.0±10.4)年。
男女间比较,以男性的病程显著较长。
其他各项男女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1.2方法自制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文资料、精神症状、精神残疾相关因素、生存质量评定及社会功能缺陷评定等5个方面。
精神症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 ANSS)评定,残疾等级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综合判断。
病情分3种:正常或基本正常(无精神病性症状或轻度人格改变);反复发作(精神症状<6个月,2次发作之间有明确缓解期,至少>6个月);迁延发作(在整个随访期间存在精神病性症状且缓解时间<6个月)。
住院患者在病房检查,非住院患者上门访视。
每种量表由访视人员分别评定。
量表评定一致性检验较好(Kappa 系数=0.75~0.8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现状
摘要】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的精神疾病。
本文就目前分裂症的发病机制、病程、治疗进行综述。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中图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478-0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功能逐渐丧失的慢性精神障碍,其发病率约为1%[1]。
目前认为它是病因不明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的集合。
1发病机制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不明,然而近来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更新发展,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及人体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2]。
目前基因组学和神经环路研究两大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揭示精神分裂症病因的可能[3]。
以下为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种发病机制。
11多巴胺假说:最初假说为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再到皮质下多巴胺功能亢进与前额叶多巴胺功能低下假说,再到现在的“最终的共同通路”假说。
最终的共同通路”假说提示了多种环境和遗传危险因素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提出了最终共同通路为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下导致突触前纹状体多巴胺功能亢进[4]。
12神经发育障碍假说:该假说提出与细胞增殖、凋亡及突触可塑性等发育相关基因及其调控基因的异常导致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生,而前额叶、海马及杏仁核影像学的改变,为这种假说提供了有力证据[5]。
13失连接假说:既往大量的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研究提示失连接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即分裂症患者中存在脑活动过程的异常功能整合现象。
该假说提出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病理是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异常,它参与了神经突触可塑性过程,该病理变化又是由于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或乙酰胆碱)对NMDAR异常调节导致[6]。
14表观遗传学假说: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是由于γ-氨酪酸能神经功能低下,同时细胞信号转导受损,最终导致谷氨酸能信号传递增强,从而引起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病理症状[7]。
所以,治疗精神分裂症应当重视Reln 和GAD67启动子的高甲基化及DNMT1的过度表达这一原因。
2疾病病程
近年来,国际基本同意分裂症分为:进行性衰退型、发作衰退型和再发性3种基本类型。
其中,发作衰退型患者会随着病程的进展,以及发作次数的增加,其症状会日益贫乏,系统的妄想变得片断,零碎,而以精神衰退为主要表现。
3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既往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多巴胺受体。
第一代药物对精神病症状疗效较好,但是对运动功能有不良反应[8]。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阳性症状很有效,对阴性症状和认知症状也有一定的作用[9]。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降低了锥体外系方面的副反应,但是依然存在较高风险导致代谢方面的问题(如体重增加、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加等)[9]。
尽管研究者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然而在对于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的控制仍然是一个挑战[10]。
31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也称为经典抗精神病药物,要以氯丙嗪和氟哌啶醇最为重要(分别于20世纪50年代初及60年代后期上市),它们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作用,从而发挥抗精神病的
效应,其中最为主要的作用是通过作用中脑-大脑皮质和中脑-边缘系统发挥药理作用,但同时也会作用到黑质-纹状体通路和下丘脑通路的多巴胺受体,因此后两者者会产生的锥体外系反应、内分泌、代谢改变的副反应。
目前,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正逐渐被新一代药物所取代。
32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又称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以氯氮平,奥氮平、齐拉西酮等为代表。
他们不仅对多巴胺受体有阻断作用,同时也可以阻断5-羟色胺(5-HT)受体。
抗精神病药物临床作用谱广、同时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较小或不明显,并且它们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效果也较好,对阴性症状也有效,最为重要的是它们一般不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所以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已渐渐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线药物。
4结论
精神分裂症在病因方面,各个理论假说还不完善,异常基因发现的还很少。
抗精神分裂症药已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二代,人们也发现其临床远期和近期作用在发生着变化。
有研究者指出分裂症药物治疗的原则之一就是根据病人临床症状和病程发展规律来选择适合个体病情的治疗药物,做到个体化治疗。
我们在临床治疗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药物是否会导致代谢疾病,如体重增加、血脂代谢异常及2型糖尿病史。
同时药物作用关系和变化还需进一步扩大研究。
并且需要积极寻找对控制阴性症状效果好的药物。
参考文献
[1]Freedman R.Schizophrenia[J].N Engl J Med,2003,349 (18):17381749[2]Freedman R.Schizophrenia[J].N Engl J Med,2003,349(18):1738
[3]Akil H,Brenner S,Kandel E,et al.Medicine.The future of psychiatric research:genome sand neural circuits.Science,2010,327(5973):15801581[4]Howes OD,Kapur S.The mine hypothesis of schizophrenia:Schizophr
Bull,2009,35(3):549562
[5]Stephan KE,Dyscoection in schizophrenia:from b normal synaptic plasticity to failures of self monitoring.Schizophr Bull,2009,35(3):509527
[6]Fatemi SH,FolsomTD.The hypothesis of schizophrenia,Schizophr
Bull,2009,35(3):528548
[7]KALKMAN H O:the link between the GABA defic of psychosis [J].J Neural Transm,2003,110(7):803812
[8]Kapur S.Half acentury for dopamine D2 receptors [J].Prog Neuropsy-Biol Psychiatry,2003,27(7):1081
[9]van Os J,S Kapur.Schizophrenia [J].Lancet,2009,374(9690):635
[10]Thompson A.The DEBIT trial:an intervention to reduc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Psychol Med,2008,38(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