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的故事

合集下载

苏州工业园区二十周年之城市记忆

苏州工业园区二十周年之城市记忆
苏 州 工 业 园 区二 十 周 年 之 城 市 记 忆
文 I 袁 雯
7 条 载 城 街 市 区 记 、 忆 一 的 片 物 片 质 产 遗 业 产 园 是 、 一 座 个 座 个 建 风 筑 景 带 、 一 … 条 …
—_ = =
它 们纵 向记 忆着 城 市 的完 整 史脉 ,横 向记忆 着 城 市 的 深 厚 阅 历 ,并 在 这 纵 横 之 间 交织 出 每 个 城市 独 有 的个性 。 然 而 ,在 城 市 漫 长 的 发 展 过程 中 ,她 总 是 一 边创 造 ,一 边 消 失 。我 们 不 仅 要 记 忆 “ 创造 ” 。更 应 该记 忆 “ 消 失 ” ,以弥 补 城 市 发 展 过程 被忘 却 ,城 市 连续 史 脉 被 切 断 。 因此 ,在 我 国 城 市 飞 速发 展 的 今 天 ,如
I . . . . . . . . . . . . . _ _ JI . . . . . . . . . . . . . - _ J
4 . 苏 州 评 弹 学校 5苏 州 儿 童 医 院 园 区 总 院
MODERN SUZHO U l 083
田 团 [
■, -
在 拍 摄 中 ,我 们 主 要 采 用 航 拍 的 形 变化 ,用相 机 见证 了一个 随 着 时间 会 “ 流 新建 建 筑工 地 ,看 到 的是 国 际化 、现 代化 式 ,因为航 拍 能够 获 得 宽 阔的视 野 ,从 而 动 ”的 苏 州 ,用照 片 来诠 释 苏 州工 业 园区 更全 面 地 展现 建 筑的 风 貌 ,也可 以更 自 由 地取 景 构 图 ,提 高拍 摄 的效 率 ,但 与此 同 的 曾经 、现 在 、以及 未来 的发 展 。
的一 个 园 区 ,因此 也乐 在 其 中 ,并有 如 下

借鉴新加坡经验,谱写生态文明的“园区故事”

借鉴新加坡经验,谱写生态文明的“园区故事”

lEJUlfSllK借鉴新加坡经验,谱写生态文明的O记者向煜区故事”1994年4月,苏州向新加坡派出了第一批10名学员,学习城市规划管理,时间两个月。

截至2019月3月,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办公室已正式组织194批次、3680人次赴新培训。

培训的内容涉及经济建设、营商环境、城市更新以及精细化管理等几十个专业。

事实上,能够在短短25年间,从全国219个国家级开发区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开发速度最快、竞争力最强的开发区之一,少不了对新加坡经验借鉴学习、再因地制宜创新的功劳。

好风凭借力书写金鸡湖畔的“环保经”曾有人说,因为开发建设之初就下定决心要借鉴学习新加坡经验,所以赴新的培训要求十分严一必须真正弄懂,真正学会,没学会就再去。

对于这一点,六次前往新加坡学习的王学军,应该是深有体会。

王学军,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国土环保局局长,自1995年进入园区后即从事环保工作,是园区生态环保事业一路成长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25个春去秋来,苏州工业园区最引以为傲的,可不光是曾经“一天创造一个亿的GDP,—天上缴—千多万元的财政收入,一天引进几百万美元的外资”,更是开发建设25年来仍保持着清新的水、空气和土壤。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开发建设之初我们很多理念、办事流程的确定,都是充分借鉴了新加坡经验”,事实上,1994年无论是园区、苏州还是整个中国,都处于经济发展高速启动阶段,很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所以,那时候新加坡关于环境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也让我们开发建设之路可以走得更高效。

”新加坡经验带来的优势,有的一开始就很明显,比如“九通一平”的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100%污王学军先后六次前往新加坡学习,她认为,新加坡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包括对其理念的学习水截流,45%的绿化率,对国际投资者产生了强烈吸引力。

而另一些新加坡经验,如超前规划,时间越久越见妙用。

在建设之初,园区就在全国率先将环保要求纳入总体规划之中,这种超前的理念给日后环保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历程始于1992年,当时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在苏州市建设一座面向国际的、现代化的工业园区,以推动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建设初期,苏州工业园区以引进外资为主要任务,吸引国内外大量企业入驻。

随着时间的推移,园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化工业区,涵盖了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多个领域。

苏州工业园区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起来,主要因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与举措:1. 政府的积极支持:从一开始,苏州工业园区就得到了国家和江苏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通过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以及配套服务等方式,为园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 引进外资的开放政策:园区在建设初期实施了一系列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入驻园区。

政府提供了优惠的税收和财政支持,并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园区成为全球跨国公司的热门投资目的地。

3. 重视科技创新:苏州工业园区注重引进高科技企业和高级人才,积极推动科技创新。

园区政府设立了多个研究机构和科研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服务。

这样的举措为园区吸引了更多的高科技企业,进一步推动了园区的发展。

4. 建设生态环境:苏州工业园区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园区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多项措施,如严格控制工业排放、加强污水处理等,努力打造一个绿色环保的生态园区。

这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并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人才。

5. 建立卓越服务体系:园区注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

园区政府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提供多种服务,从企业注册到人才引进,从融资支持到市场推广等,全面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不仅为苏州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工业园区建设提供了借鉴。

园区在吸引外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服务等方面的做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这些经验将继续推动工业园区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产城融合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互相渗透、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一种模式。

同时,创造高品质生活也是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践行产城融合、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典范案例。

该案例发生在中国苏州工业园区。

该园区成立于1994年,是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的工业新城。

该园区产城融合的思路十分清晰,即将优秀的产业与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该园区的创新主题包括:创新、环保、现代化、开放、国际化、文化。

这些主题贯穿于整个园区的建设规划和城市设计中。

首先,该园区注重产业的引进和培育。

从一开始,该园区就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引进了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高科技企业。

例如,IBM、索尼、三星、英特尔、富士康等公司都在该园区设有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

这些企业的成功落户,带动了该园区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

其次,该园区注重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和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该园区将城市的环境、文化、公共服务等方面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区规划内的各个区域拥有完善的文化、体育和教育设施,且各区域之间互相衔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活体系。

以东港区为例,其建有高端商业街、城市公园、度假酒店等设施,打造了具有现代化高品质的城市生活体验。

园区内还建有各类公共设施,包括医院、学校、体育场馆等,使园区居住者享有便利的公共服务。

最后,该园区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园区将绿色环保人居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政策。

在园区内,绿化率高达40%,空气质量优良,水系完整。

而且,该园区还建有大型公园和水系景区,例如阳澄湖风景区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风景区对园区居民的休闲娱乐和健康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苏州工业园区是一种践行产城融合、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典范案例。

该园区注重产业引进和培育、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和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三个方面,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历程充满传奇色彩,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就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历程和经验进行介绍。

一、建设历程1. 早期规划和设立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当时,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苏州工业园区的设立正是为了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 建设初期苏州工业园区从1994年正式设立开始,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资金,引进了一大批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3. 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苏州工业园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4. 成为国际一流的产业园区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苏州工业园区逐步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产业园区,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和高科技企业入驻,树立了产业发展的新标杆。

二、建设经验1. 政府引导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作为市场的监管者和规划者,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协调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为企业创造一个稳定、公平、透明的经营环境。

2. 产业升级苏州工业园区在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质资源,促进了地方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3. 创新驱动苏州工业园区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4. 人才引进苏州工业园区为吸引高端人才提供了优惠政策和良好的创业环境,通过引进高端人才,提升了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

5. 对外开放苏州工业园区坚持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积极吸引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强国际合作,打造了一批国际化的产业园区,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苏州工业园 集成电路产业 发展历史

苏州工业园 集成电路产业 发展历史

苏州工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历史苏州工业园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当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集成电路产业逐渐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在这一背景下,苏州工业园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开始积极布局集成电路产业。

初期,苏州工业园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集成电路企业和研发机构,建立起了一批以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为主的企业群体。

这些企业不仅在技术上保持了与国际接轨的水平,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苏州工业园的集成电路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苏州工业园的集成电路产业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的企业和技术支持。

同时,苏州工业园还加强了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了集成电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进入21世纪,苏州工业园的集成电路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随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增长,集成电路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苏州工业园的集成电路企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许多企业加大了投资力度,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同时,苏州工业园还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合作与交流,推动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如今,苏州工业园已经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不仅拥有众多知名的集成电路企业和研发机构,还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这些集群涵盖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多个领域,为苏州工业园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未来,随着全球集成电路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苏州工业园的集成电路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同时,苏州工业园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集成电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型智能制造产业园案例

大型智能制造产业园案例

大型智能制造产业园案例大型智能制造产业园是一种集智能制造企业、研究机构、技术服务机构和创新孵化机构等在一个园区内集聚的产业集群。

在这种园区内,不仅提供基础设施和共享服务,还为企业提供创新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以激发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创新能力。

下面将以中国苏州工业园区为例,介绍一个大型智能制造产业园的案例。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首个由中国政府和外资合作共同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也是中国重要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之一、其总面积达到285平方公里,分为工业、科技、商贸、住宅四个区域,涵盖了多个产业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

苏州工业园区在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时,制定了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首先,园区注重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智能制造企业,以提升整个园区的产业水平。

其次,园区重视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以加强研发能力和人才培养。

再次,园区提供便利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以吸引创新型企业和创业者。

苏州工业园区的大型智能制造产业园内,汇集了众多知名智能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

这些企业包括苏州工业园区苏南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华为、富士康、东芝、ABB等,涵盖了智能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能源等多个产业领域。

此外,园区还建设了一批智能制造研究院和技术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服务。

苏州工业园区的大型智能制造产业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下了巨大的功夫。

园区建设了一批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和实验室,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测试设备给企业使用。

同时,园区还建设了一批共享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物流、金融、人力资源等工程服务,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苏州工业园区的智能制造产业园还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环境的提升。

园区建设了一批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培养了大量的智能制造专业人才。

同时,园区还组织了多个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风险投资、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创新创业。

总的来说,苏州工业园区的大型智能制造产业园通过引进企业、合作研发、共享服务和创新创业支持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协同创新的环境,促进了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

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决策前后的故事

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决策前后的故事

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决策前后的故事口述潘云官(整理记者李振)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最大的合作项目。

10多年的建设中,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30%左右,2003年全区经济总量就达到1993年苏州全市水平,相当于十年再造一个新苏州。

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0亿元,比开发之初增长了70倍。

苏州工业园区通过中国和新加坡的合作,共同开放建设,成为全国最受关注的样板区域。

园区的综合发展指数连续多年被国家商务部评为全国同类开发区之首,被海内外公认为亚洲顶级开发区之一。

2007年,园区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即3到5年内基本建成“四个示范区”,力争2008年初见成效,为园区新一轮发展赋予了新内涵、确立了新定位。

为记录发生在苏州的大事件的决策背后的故事,揭开尘封已久的中新两国合作开放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记忆,本刊记者采访了苏州工业园区工委副书记、副主任潘云官。

南巡讲话与合作设想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最早要追溯到小平同志92年的南巡讲话,这个事情的真正源头也在于此。

邓小平南巡讲话是中国改革开放关键时刻的一个重大举动,南巡讲话里曾提到新加坡,这些话对新加坡人的触动很大。

南巡谈话之后,中国到新加坡学习的团组很多,中央的、省市的、各个层面去的人都很多,当时新加坡方面没有能力接待,它的政府机构很小,去的人多了就没有办法接待,所以李光耀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在中国找一块地方建一个类似于新加坡裕廊镇那样的工业区,在中国体现新加坡的经验。

之后李光耀跟很多人进行过探讨,1992年9、10月份,他在参加完北京的活动之后到江苏考察。

当时陈焕友省长到无锡机场去接他,他们再从无锡来到苏州,一路上双方没有谈及苏州工业园区的事情,李光耀只是提到新加坡想广泛地与中国合作,陈焕友就说江苏省很愿意跟新加坡进行合作。

初步接触1992年年底,陈焕友同志就派章新胜(时任苏州市市长)出访新加坡。

章先生到新加坡访问的时候,双方签了一个非正式的合作意向书。

苏州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历程,经验及启示

苏州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历程,经验及启示

苏州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历程,经验及启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最早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也是国家级开发区的先驱和示范。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引入外资的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实现了产城融合的成功。

苏州工业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历程:1. 初期阶段:198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苏州工业园区,园区建设初期主要吸引外资项目,以制造业为主。

2. 中期阶段:进入90年代初期,苏州工业园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产业转型。

3. 后期阶段:21世纪初,苏州工业园区开始积极推进城市化建设,逐步形成了以产业为核心、以城镇化为驱动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实现了协调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经验:1. 产业发展作为核心:苏州工业园区从建园初期起,就始终坚持产业发展放在首位的原则,不断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破解产业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2. 创新促进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和升级转型能力,为企业提供更高品质、更丰富、更细致的服务,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 人才支撑发展:苏州工业园区积极引进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体系,努力解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苏州工业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启示:1. 产城融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产业、城市、生态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2. 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完善,一方面需要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满足城市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3.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措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升级转型能力,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支撑。

4. 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探索新的路径和模式。

梁保华:“超凡”解决苏州工业园区纷争

梁保华:“超凡”解决苏州工业园区纷争

梁保华:“超凡”解决苏州工业园区纷争作者:来源:《党史天地》2016年第13期1998.6- 2000.12任苏州市委书记,2007.10- 2010.12任江苏省委书记,现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梁保华在江苏的县、市、省各级层面都有过工作经历。

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到外向型经济的突飞猛进,再到创新驱动发展,江苏各项发展指标多年一直名列全国前茅。

可以说,梁保华直接参与和见证了江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贵人”韩培信在中国政坛正省部级高官中,梁保华一直备受关注。

1945年11月出生的梁保华是江西宜春人,1968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仕途几乎未离开过江苏(1977- 1981年短暂在原轻工业部任职)。

这种经历,在当下中国政坛,尤其是主政地方的省部级高官中,是极其罕见的。

梁保华1963年进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学习,1968年参加工作,在江苏省太仓县新湖公社劳动锻炼,并借调苏州地委报社工作;1969- 1975年,在江苏省太仓县革委会报导组工作,并在1972年10月至1973年1月在江苏省委党校学习。

从1975年开始,梁保华先后在太仓县委办公室、江苏省委办公室、江苏省政府办公厅任职。

从基层进省城,在梁保华的仕途成长轨迹上,江苏政坛极具影响力的元老级人物韩培信———先后担任江苏省委书记长达10年之久,对梁保华厚爱有加。

1975年底,梁保华调到江苏省委办公室综合组工作,担任江苏省革委会副主任、江苏省委书记(时设有省委第一书记)韩培信的秘书。

1977年,韩培信调任轻工业部,梁保华跟随韩在轻工业部政策研究室任职;1981年韩培信回到江苏省担任代省长,梁保华也在1981年11月出任江苏省委办公厅秘书处秘书,并继续担任韩培信本人的秘书。

1982年5月,梁保华升为副处级秘书,并在1983年10月至1985年12月担任韩培信办公厅的副主任,在此后的6年时间内担任江苏省委办公厅主任。

据江苏一位退休老领导透露,韩培信在退休后,向中央和江苏省委力荐梁保华担任江苏省委常委。

苏州工业园区的故事

苏州工业园区的故事

苏州工业园区的故事再过几天,金鸡湖畔的苏州工业园区将走进开发建设的第15个年头。

就像金鸡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养鱼塘神奇地变身为赫赫有名的城市景观公园一样,这里曾是“烂地泥塘路草荒,空房宿鸟鼠嚣张”的景象,如今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工业园、国际化园林化新城区。

变化之大,令世人惊叹。

很多人知道,园区的发展借鉴了新加坡经验,但未必很清楚园区是叠加了借鉴与创新这两大法宝,才实现了这漂亮的跃升。

既学新加坡又有“苏州味”,园区用实践告诉世人,借鉴是前进的阶梯,创新是发展的灵魂,两者结合才能形成竞争优势。

规划创新篇学习国外先进的“规划先行”、“规划即法”理念,目的是用最集约的手段,实现城市资源统筹经营的最佳化。

苏州工业园区用实践证明:比杭州西湖还大的金鸡湖城市景观公园,不仅不会变成公共财政的巨大包袱,而且还能成为园区发展的不竭财源——故事一领导可以换,规划不能变很多人到园区参观考察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惊奇于园区现在的模样和14年前的“蓝图”几乎“长”得一模一样。

易中天就曾称赞说:“园区严格地按规划实施建设非常难得,这是许多别的地方无法做到的,在园区,我找到了心目中最理想的城市模式。

”易中天说的一点不错,要“一模一样”的确很难,难在两个层面,首先,规划要好,才能14年来不折不扣地遵照进行开发建设;其次,执行要好,才能不变调不走样。

开发建设初期,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规划先行,曾任园区总规划师的时匡最有体会,“园区的规划是用英国的模式做的,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1994年5月项目启动,我们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做总体规划,花费3300万元;然后又在总体规划下做了150项单项规划,全部的花费是2亿元。

”园区与一般开发区不同,摒弃了单一发展工业的模式,秉持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化理念。

在首期开发区,采用了由西向东“轴向布局”的形式:商业区居于中心地带,由内向外依次是居住区和工业区。

这样,重型交通与轻型交通就分开了,居民上班和逛街的人流也分开了。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全国首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体制独立设区的工业区。

该园区成立于1994年,占地133平方公里,包括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和工业新区三个行政区域,是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主的科技创新平台。

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历程及其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城市产业转型和升级,提高工业园区的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历程1.初创期(1994~2000年):1994年5月,国务院批准了《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纲要》,苏州市政府成立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开始了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在此期间,园区主要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吸引了不少中外企业前来落户。

2.快速发展期(2001~2010年):2001年4月,苏州工业园区划归国家开发区管理,开始加强对园区的统筹规划和监管。

在此期间,园区逐步发展成为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精密机械、新材料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成为我国第一个进入“百强县(市)”行列的工业园区,并一度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成功的工业园区。

3.新时期(2011年至今):2011年,苏州市政府提出了“争创全球领先的创新型园区”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四个转型”和“五大发展方向”,即从传统型到创新型、从外向型到内向型、从单一型到多元型、从规模型到分散型的转型。

在此期间,园区推动了科技创新、完善治理、促进产业升级、加强社会责任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二、经验总结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精准定位和差异化发展:园区紧紧围绕“创新、产业、人文”三项战略重点,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精密机械、新材料”为龙头,实行“优势特色、特色优势”的落地格局。

同时,园区注重与周边地区、业内企业和高校等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模式。

这种精准定位和差异化发展策略,使园区在面对全球产业转移、国内市场变化等压力时,仍能够保持灵活性、适应性和竞争力。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1. 引言1.1 背景介绍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始于1994年,是中国首个国家级工业园区,也是中国自行开发、建设、管理的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为中国乃至世界开发区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首个在实践中探索国际新型开发区模式的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对于中国其他地区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意义。

在国家支持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双重推动下,苏州工业园区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创新的理念,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开发区建设的成功典范之一。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苏州工业园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开放的姿态,持续吸引着国内外各类优秀企业和人才,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着应有的力量。

【结束】1.2 研究意义短了,需要继续补充等等。

【研究意义】的内容如下所示:研究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意义在于全面了解中国经济特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探讨其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和启示。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和发展模式,具有示范效应和借鉴价值。

深入研究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案例,有助于总结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政策措施,为其他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也为我国其他新建园区和经济特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研究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意义重大,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的深入探讨,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地区的工业园区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通过分析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环保措施以及可持续发展措施,揭示其成功的原因和关键因素,为其他地区的工业园区建设提供参考。

探讨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前景,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产业招商成功案例

产业招商成功案例

产业招商成功案例产业招商是指政府为了吸引外商投资或促进本地产业发展,通过主动出击、主动宣传去寻找和邀请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或项目到本地投资或搬迁。

产业招商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带动当地产业升级,促进就业增长,增加税收收入等多方面的好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产业招商的成功案例。

一、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4年。

在产业招商方面,苏州工业园区以其卓越的政策优势及完善的产业链条,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的投资。

2002年,苏州工业园区引进了英国劳斯莱斯、新加坡途易和法国赛峰等世界500强企业,成功打造了航空发动机、电子信息和生命科学等一批国际领先的产业集群。

二、上海浦东新区上海浦东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了全球众多跨国公司的投资。

比如1997年,美国波音公司在浦东新区建立了第一家飞机总装厂,至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波音飞机总装厂。

浦东新区还引进了通用电气、华为科技园、巴斯夫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带动了整个地区的产业发展。

三、重庆两江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新兴经济中心,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政策扶持,吸引了大量的投资项目。

例如2016年,重庆两江新区成功引进了国际知名企业迪拜世界集团,签约了总投资额50亿美元的海绵城市项目,成为全球首个落地的海绵城市项目。

还引进了富士康、阿里巴巴等一批领军企业,极大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以上三个案例充分展示了产业招商的成功实践,这无疑也为其他地区产业招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产业招商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同时也需要拥有清晰的发展定位和特色产业优势。

希望更多地方能够通过产业招商,吸引更多高质量的项目和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我与苏州工业园区的故事 小朋友

我与苏州工业园区的故事 小朋友

我与苏州工业园区的故事小朋友1.我所在的城市是苏州,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叫做苏州工业园区。

I live in Suzhou, and there is a very famous place called Suzhou Industrial Park.2.工业园区的建设使得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现代化和繁荣。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dustrial park has made our city more modern and prosperous.3.在工业园区,有很多大公司和工厂,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

In the industrial park, there are many big companies and factories, which have brought us a lot of job opportunities.4.工业园区也有很多公园和绿地,让人们可以放松身心、享受自然。

The industrial park also has many parks and green spaces, allowing people to relax and enjoy nature.5.很多人都搬到了工业园区附近,因为那里的生活环境非常好。

Many people have moved to the area near the industrial park becaus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there is very good.6.在工业园区工作的人们经常忙碌,但他们的工作也让城市更加繁荣。

People who work in the industrial park are often busy, but their work also makes the city more prosperous.7.我常常去工业园区附近的购物中心,那里有很多好吃的食物和好玩的东西。

我在苏州园区的故事

我在苏州园区的故事

我在苏州园区的故事
苏州园区,一个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地方,吸引了无数寻梦者的目光。

在这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下面,让我来为大家讲述一个关于我在苏州园区的故事。

一、初识苏州园区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怀揣着梦想,带着好奇与期待来到了苏州园区。

这里现代化的建筑、优美的环境以及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我一下子爱上了这个地方。

二、奋斗在苏州园区
在苏州园区,我找到了一份喜欢的工作。

这里的工作节奏很快,但同事们都非常友好,我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每天下班后,我都会去附近的公园散步,感受这座城市的宁静与美好。

三、生活点滴
苏州园区的美食让我欲罢不能。

从口味地道的小吃,到精致的餐厅,这里应有尽有。

周末,我会和朋友一起去品尝美食,享受悠闲的时光。

此外,苏州园区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我参加过许多讲座、展览和演出,不仅拓宽了视野,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四、感悟成长
在苏州园区的日子里,我经历了许多挑战,也收获了许多成长。

这里的人们勤奋、敬业,让我明白了付出与收获的关系。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让自己在忙碌中保持愉悦的心情。

五、展望未来
如今,我已经在苏州园区度过了几年美好的时光。

这里见证了我的成长,也成为了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未来,我将继续在这里努力奋斗,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苏州园区。

这里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苏河十八湾的历史故事

苏河十八湾的历史故事

苏河十八湾的历史故事
苏河十八湾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内,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景点,有着许多传奇的历史故事。

1. 关于“苏河十八湾”的来历,有一种说法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将朱越率领千军万马占领了苏州,并在苏河畔修造了十八个港湾,因此苏河畔的这十八个港湾被称为“十八湾”。

2. 清朝乾隆年间,苏州人张凤岐与清军抗战时,曾率领船队在此处顽强抗击清军,建功立业颇多。

3. 民国初年,苏河十八湾因航道狭窄和淤积而遭到严重损坏,十八湾经过多年的治理与整治,逐渐恢复了往日的荣光。

4. 抗日战争时期,苏河十八湾成为了江苏游击队的根据地,在这里游击队员们进行了多次突围与游击作战,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5. 在解放战争时期,苏河十八湾成为了人民解放军的重要据点之一,为解放苏州城作出了巨大贡献。

6. 新中国成立后,苏河十八湾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陆续建成一座军工厂、一家船厂和一个富民综合区等,成为了新苏州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工业园区 心得

苏州工业园区 心得

苏州工业园区心得苏州工业园区,那可是个宝藏之地。

我一走进苏州工业园区,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啥都新鲜。

这里的建筑,那叫一个洋气。

高楼大厦就像一个个巨人,整齐地排列着,而且每一栋都有着独特的造型,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像灵动的帆船,仿佛它们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一件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这里的街道,干净得不像话。

我感觉都能直接在地上打滚儿,也沾不上一点灰尘。

道路两旁的绿化就像给园区穿上了一件绿色的长袍,绿树成荫,花草繁茂。

那些花呀,五颜六色的,开得热热闹闹,像是在争着比美。

走着走着,突然就会看到一片精致的小花园,里面的布置充满了巧思,就像一个缩小版的仙境。

园区里的湖,那可真是一绝。

湖水清澈见底,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周围的一切。

我站在湖边,就感觉自己的心也跟着平静下来了。

湖水里的鱼欢快地游来游去,它们是不是也觉得自己住在一个超级豪华的大别墅里呢?有时候还能看到湖面上有小船划过,就像一片树叶在水面上轻盈地飘动。

这湖就像园区的一颗明珠,让整个园区都有了灵气。

再说说这里的企业吧。

那可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啊。

就像一群武林高手汇聚于此,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技。

这里充满了创新的活力,感觉随便走进一家公司,都能听到各种新奇的想法像烟花一样在空中炸开。

年轻人在这里充满了斗志,他们就像一群小蜜蜂,忙碌而又快乐地在这个大花园里采蜜,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着。

园区里的人也特别有意思。

来自五湖四海,就像一个大杂烩,但这个杂烩却是那么的和谐美味。

大家见面都带着微笑,那种热情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

走在路上,你要是问路,人家能给你说得清清楚楚,就像给你画了一张地图一样。

这里的生活节奏快中有慢,大家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懂得享受生活。

傍晚的时候,能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散步、跑步,或者坐在长椅上聊天,那画面就像一幅温馨的油画。

我有时候就在想,苏州工业园区是不是就像一个魔法世界呢?把现代的繁华、自然的美景、创新的活力和人的温情都融合在了一起。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范文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范文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范文朋友们!今天咱们得好好唠唠苏州工业园区,这地方就像是一个充满魔法的都市丛林,每一寸土地都写满了故事和奇迹。

想当年,苏州工业园区就像是一颗悄悄种下的种子。

谁能想到,这颗种子在岁月的滋养下,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而且还是那种挂满了各种“宝藏”的神奇大树呢。

刚起步的时候,这里就像一个勇敢的冒险家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规划者们有着超级宏大的梦想,他们可不仅仅是想建几栋房子、修几条路那么简单。

他们要打造的是一个能让全世界都眼前一亮的现代化园区。

于是,基础设施建设就像一场盛大的开场秀。

道路修得那叫一个笔直宽阔,就像给园区铺上了一条条通往未来的康庄大道;水电供应稳稳当当,仿佛在说:“不管来多少小伙伴,我都能伺候得服服帖帖!”然后呢,招商引资就像是一场热闹的全球派对。

园区就像一个魅力十足的主人,向世界各地的企业发出热情的邀请:“嗨,快来我这儿玩呀,有大把的机会等着你呢!”那些跨国企业就像闻到了花香的蜜蜂,纷纷被吸引过来。

像电子信息产业的巨头们,带着他们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一头扎进了园区。

这下可不得了,园区就像被注入了超级能量,电子信息产业在这儿就像火箭一样飞速发展。

什么高科技的电子产品啊,从这儿源源不断地运往全球各地,园区也因此在世界电子产业的地图上占了大大的一块地儿。

再说说创新吧。

园区里的创新氛围就像一锅热气腾腾的火锅,各种创新元素就像锅里的食材,咕噜咕噜地翻滚着、融合着。

高校和科研机构就像一群智慧的大厨,不停地往锅里添加新鲜的“调料”。

创业者们呢,就像一群饥饿的食客,贪婪地吸收着这些创新的养分。

政府也特别给力,出台的政策就像贴心的服务员,给创业者们递上各种“餐具”——资金支持、政策优惠,让他们能放心大胆地大快朵颐。

在这里,每天都可能诞生一个改变世界的小创意,说不定哪天你在园区的某个小角落里就能发现下一个超级独角兽企业正在悄悄崛起呢。

生活在园区的人们那也是相当幸福的。

这里的环境就像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绿化做得超级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工业园区的故事再过几天,金鸡湖畔的苏州工业园区将走进开发建设的第15个年头。

就像金鸡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养鱼塘神奇地变身为赫赫有名的城市景观公园一样,这里曾是“烂地泥塘路草荒,空房宿鸟鼠嚣张”的景象,如今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工业园、国际化园林化新城区。

变化之大,令世人惊叹。

很多人知道,园区的发展借鉴了新加坡经验,但未必很清楚园区是叠加了借鉴与创新这两大法宝,才实现了这漂亮的跃升。

既学新加坡又有“苏州味”,园区用实践告诉世人,借鉴是前进的阶梯,创新是发展的灵魂,两者结合才能形成竞争优势。

规划创新篇学习国外先进的“规划先行”、“规划即法”理念,目的是用最集约的手段,实现城市资源统筹经营的最佳化。

苏州工业园区用实践证明:比杭州西湖还大的金鸡湖城市景观公园,不仅不会变成公共财政的巨大包袱,而且还能成为园区发展的不竭财源——故事一领导可以换,规划不能变很多人到园区参观考察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惊奇于园区现在的模样和14年前的“蓝图”几乎“长”得一模一样。

易中天就曾称赞说:“园区严格地按规划实施建设非常难得,这是许多别的地方无法做到的,在园区,我找到了心目中最理想的城市模式。

”易中天说的一点不错,要“一模一样”的确很难,难在两个层面,首先,规划要好,才能14年来不折不扣地遵照进行开发建设;其次,执行要好,才能不变调不走样。

开发建设初期,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规划先行,曾任园区总规划师的时匡最有体会,“园区的规划是用英国的模式做的,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1994年5月项目启动,我们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做总体规划,花费3300万元;然后又在总体规划下做了150项单项规划,全部的花费是2亿元。

”园区与一般开发区不同,摒弃了单一发展工业的模式,秉持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化理念。

在首期开发区,采用了由西向东“轴向布局”的形式:商业区居于中心地带,由内向外依次是居住区和工业区。

这样,重型交通与轻型交通就分开了,居民上班和逛街的人流也分开了。

园区在规划中还首次引入了“白地”“灰地”的概念,在土地利用上,安排了大量的预留地;在道路交通方面,预留了发展轻轨交通、建设立交的余地;在严格维护总体结构的前提下,允许地块适当地分割、合并,这种有伸缩性的弹性规划,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了余地。

在园区“规划即法”,任何人不得凌驾于规划之上,正是树立起了规划的“铁权威”,使园区的行政管理层不能干预正常的规划审批,技术管理层无权更改通过法定程序确定的规划。

规划对于园区来说,不只是一堆漂亮的图纸。

科学的规划体系使园区在明确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功能布局和城市形态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各项开发建设,既创造了土地出让的高收益,也创造了低风险的投资环境,从根本上保持了投资者的长期收益。

故事二做景观不仅仅是扮靓园区金鸡湖畔有个“小鸟巢”,这是园区花了10多亿元建的科技文化艺术中心,这个苏州的地标工程将“优雅一代苏州人”。

很多人不明白,园区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造个影剧院?看着房价蹭蹭往上涨,住在科文对面“星湖国际”的居民倒是很快明白过来了,“我们的房子升值了。

”其实,城市经营也同样是这个道理,景观做美了,配套做全了,这个地方的地块就能拍出好价钱。

金鸡湖从养鱼塘到城市景观公园,园区投入很大,请国际一流大师设计了八大景观,但这些投入是值得的,伴随景观形成的是沿湖地价迅猛攀升,一个高档楼盘的土地出让金就可把造景的钱收回来。

最近几年,园区到了产出期,每年土地回笼资金都在百亿元左右。

园区人自信地说,金鸡湖畔至今还留有“白地”,当这里的景观越来越好,名气越来越大,在这里开发上亿元别墅只是时间问题。

故事三“惜土如金”才能“点土成金”园区很多项指标一直在全国开发区中名列前茅,其中最让园区人自豪的是投资强度。

日立显示器(苏州)有限公司如今在园区的总投资已达1.35亿美元,单位投资强度高达2181美元/平方米,2007年实现工业产值7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7037人。

这都是因为园区开发者始终抱着“寸土寸金”的理念,努力把开发建设过程变成“点土成金”的过程。

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保证项目所需用地、对限制性产业严控项目用地、对禁止性产业停止供地的同时,园区还制订一系列科学的政策引导企业集约用地。

如对联建(苏州)科技有限公司的建设用地审批,坚持用多少、供多少,分期供应建设和研发用地,不在工业区内建造员工宿舍,一律租用已建成的集宿房。

从2003年开始,中新合作区对投资额低于1000万美元的项目原则上推荐进标准厂房,在周边乡镇,少于1公顷土地或低于5亿美元/平方公里的项目原则上不供地,一律进标准厂房或多层厂房。

正是因为严把用地闸门,提高用地门槛,目前园区工业地块每平方公里平均投资强度超过17亿美元。

园区还开创了一条“清淤、治水、取土、造景、扩地”相结合的土地综合开发新模式。

通过对金鸡湖、阳澄湖、独墅湖等湖底清淤取土6000多万方,避免挖废耕地1.5万多亩,用于低洼地、沼泽地填土,相当于新增用地10平方公里。

很多人将园区的规划称之为一份“赚钱的规划”。

这里面其实有两层含义:一是科学规划并严格执行,避免了建了拆、拆了建的资源浪费,再说现在的拆迁成本越来越高;二是许多国内外大公司冲着科学的规划而决定投资落户,规划成了引资的“摇钱树”。

这是园区从新加坡学来的。

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园区结合中国实际,成功走出了一条城市经营之道:开发要有节奏,2003年2月湖东第一次土地拍卖,每平方米土地的价格是2650元,8个月后的第二次拍卖,价格就飙升到每平方米3790元。

产业创新篇园区人从新加坡学会了“上门敲砖”,从而把7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请来了;但制造业只是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利润毕竟有限,于是把园区的目光投向研发、创意、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故事一从一家企业到企业群1994年,韩国三星投资1.5亿元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了第一家企业——三星半导体有限公司。

如今,三星在园区组建了有7家企业、1.6万名员工的大家庭,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三星半导体(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不仅建立了研发中心,还建设起白色家电、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等重要的生产基地。

其中,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是三星电子在中国唯一的液晶显示器生产基地。

2006年更是引进了韩国著名品牌新罗酒店。

目前,三星主要的四家电子公司占地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其中家电公司6.1万平方米、半导体公司7.5万平方米、LCD公司7万平方米、笔记本电脑2.1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达到23亿美元,销售额达45亿美元。

故事二一座旧厂房变身创意泵站一位外地媒体同行曾说过这么一件事:去年到园区采访,安排的线路中有一站是格兰富水泵的旧厂房。

他想了半天也没明白,格兰富确实是世界一流的水泵供应商,但它的旧厂房有什么看头呢?一探究竟后才醒悟,这座外观涂鸦式、内部自由隔断的建筑真是意义深刻啊,从制造到创造,它称得上是园区经济转型的窗口。

格兰富水泵从湖西搬到湖东,空置出来的旧厂房稍加改造,就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创意办公室”。

艺术、动漫、游戏、广告、传媒、出版、软件设计等创意产业都是它欢迎的企业。

目前,“创意泵站”已吸引入驻30多家企业,其中,“蜗牛电子”是中国网络游戏的龙头企业,曾三度荣获中国游戏最高荣誉“民族游戏海外拓展奖”。

今年创意泵站总产值预计将超过1亿元。

故事三“宝时得”不畏金融风暴寒金融风暴席卷下,很多企业都感到了寒意。

园区一家民营企业却显得沉稳而自信。

宝时得机械(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忠泽说出了秘诀:品牌与创新让公司在这场危机中保持了稳步发展。

从2002年开始,宝时得就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2004年宝时得成功打入英国市场,当年的销售量就达到了2000万美金。

与其他打人海外市场的国内企业不同,宝时得一开始走的就是高端路线,用高技术产品占据高端市场。

比如,宝时得研发的一款充电式打草机,在美国市场价格比同类产品高出几十美金,一年也能多卖20万台。

目前宝时得年销售额达到8个亿,年产量1000万台,公司已在13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海外分支机构,拥有10多个世界第一的自主品牌产品。

从电动工具出口贸易公司到拥有多个自主品牌的国际知名企业,品牌建立靠什么?周忠泽说,靠自主创新。

5年时间,宝时得先后投入科研经费超过了2.5亿元。

目前公司拥有1300多项国内外专利。

近几年,宝时得平均每年开发180多个新产品,其中具有独创性的新产品占20%。

故事四一座节能节电的生态厂房工业园里最不稀奇的就是厂房了,到处都是,但园区缤特力通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的厂房则另当别论了。

缤特力的厂区建设全部采用世界领先的节能环保设计。

围绕厂区的小河,两岸草木葱茏,绝不逊于公园里的景观河,河里的水都是从厂房屋顶上收集下来的雨水,厂区的绿化灌溉用水也来自于雨水,一年下来能节水上万吨。

缤特力的办公大楼,得益于低辐射热玻璃幕墙,大楼白天基本不用点灯,一年节省照明用电费用6.5万元;屋顶采用保温材料和夹层加强了隔热效果;楼里装上了自动光感控制器,可根据自然光的照度,自动调节室内灯光照明强度。

缤特力的生产厂房,屋顶安装了十个巨大的天窗,可节省照明用电费用18.2万元。

缤特力的院子,使用渗水砖铺路,让雨水渗入地下减少了市政排水量。

因此,缤特力也获得中国首家绿色环保节能生产厂家的称号。

从制造业起步的苏州工业园区短短数年就抢占了产业高点。

就拿半导体产业来说,园区先后引进了尔必达、和舰、奇梦达等特大项目,吸引了近70家相关企业进区,半导体产业投资强度每平方公里达到48亿美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封装测试基地,销售规模占全国四分之一和排名前三位的芯片制造基地。

但园区没有停步,开始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

从提出“服务业倍增计划”的3年来,共引进的5000多个服务项目,出现了一批世界著名企业:有罗杰斯、周大福等公司总部,有渣打、东亚、星展等七家外资银行或办事处,有美国UPS、日本近铁集团等二十多家著名物流企业,还有普华永道、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等七十余家著名会计、咨询服务机构。

园区在不断扩大外来技术溢出效应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能力。

为了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园区把“科技跨越计划”作为重点推进的发展战略,科技投入增长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

在创新路上走了近15年的园区深深体会到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为此,2002年园区专门辟出一块区域建设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作为集聚优秀人才的载体。

现在,这里已经吸引了包括英国利物浦大学、美国代顿大学等11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入区办学。

管理创新篇缺资源缺人才的新加坡本能地选择了“服务型政府”,而在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习惯了“政府朝南坐”的中国大陆许多地方,改变不仅要从观念下手,更要找到适合国情的实际操作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