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课堂作业设计 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 第3课时 练习课-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折线统计图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折线统计图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折线统计图练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练习》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和解决问题的课程。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图的知识,对于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是学生在使用折线统计图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如何正确地绘制折线统计图,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和解决问题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正确地绘制折线统计图,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和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数据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正确地绘制折线统计图,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和解决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和解决问题,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分析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和技能。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如何制作和分析折线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多媒体课件、练习题、统计图模板等。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 折线统计图-精品教案(3课时)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 折线统计图-精品教案(3课时)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事先收集有关数据。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例12.分析统计表。

谈话: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3.揭示课题。

教师边出示统计图边说:为了更便于分析;后来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谈话: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吗?(预测学生能说到是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不知遭,可由教师揭示)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探究1.探究特征,感悟优点。

谈话.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能)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张小楠身高的变化情况)原来如此,你还能从这张统计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 身高变化情况、各时间段内身高增长幅度)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你能从图上看出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快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慢吗?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能会说到比较相差数或看折线的上升幅度。

谈话:那你认为就分析身高增长变化的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些还是用折线统计图好些?为什么?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说说理由。

2.联系生活举例。

.你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见到过折线统计图.,如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等,根据学生的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总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知识,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分析数据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3.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自主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4.归纳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辅助教学。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练习题,供学生操作和实践。

3.教学工具:准备彩色粉笔、黑板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统计图实例,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还有其他类型的统计图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折线统计图。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3课《折线统计图练习》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3课《折线统计图练习》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3课《折线统计图练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练习》是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对折线统计图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熟练地运用折线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图的知识,对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运用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熟练地运用折线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如课件、折线统计图的样本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学校学生的身高情况,引入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些折线统计图的样本,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来解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共含3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共含3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共含3课时)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知识,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充分体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提高学生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统计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理解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和实践活动法进行教学。

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折线统计图的素材、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笔记本、尺子、铅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教师展示一幅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引发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多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实例中的数据变化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总结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够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3.线统计图练习课》教案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3.线统计图练习课》教案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3.线统计图练习课》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的练习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包括如何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本节课将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并提高他们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解读折线统计图的能力,能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

3. 引导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1.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坐标轴的刻度和数据点的准确绘制。

2. 折线统计图的解读和分析,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折线统计图的教学课件、示例图表、练习题目。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 示例演示:教师通过示例演示,展示如何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重点强调坐标轴的刻度和数据点的准确绘制。

3. 练习指导:教师布置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个别指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道练习题目,共同讨论并绘制折线统计图。

每组派代表展示并解释他们的作品。

5.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学生的练习情况,强调重点和难点,并进行反馈。

板书设计1. 板书折线统计图练习课2. 板书内容:- 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坐标轴的刻度和数据点的准确绘制- 折线统计图的解读和分析方法作业设计1. 绘制练习题目中的折线统计图。

2. 解读和分析练习题目中的折线统计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加深了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并提高了他们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互相讨论,提高了合作能力。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课堂作业设计 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课堂作业设计 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堂作业设计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综合练习1、周瑞把某日室内气温用下面的统计图表示。

(1)周瑞每()小时测一次气温。

(2)室内气温从()时到()时是上升的,从14时到16时是()。

2、某市2014年上半年各月的最高气温如下表:(1)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2)()月份最高气温最高,()月份最高气温最低。

(3)()月份最高气温比上个月最高气温增加最多。

(4)该市上半年平均每月的最高气温是()。

3、海陵木工机床厂2014年生产情况统计图如下:(1)请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2)从图中可以看出全年生产情况是()趋势。

(3)海陵木工机床厂2014年平均每个月生产机床()台,平均每个季度生产机床()台,下半年平均每月生产机床()台。

4、金陵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小时来到离学校5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出馆后休息0.5小时,然后乘车0.5小时返回到学校。

下面四幅图中,图()正确描述了金陵小学六年级同学这一活动行程。

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1、(1)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明显地看出各种数量的(),而且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2)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不仅能表示更为丰富的信息,而且还便于两组相关数据进行()。

2、下面是五(2)班同学家庭拥有车辆情况统计图。

看图回答问题。

(1)()年~()年电动车的辆数增幅最大,()年~()年轿车的辆数增幅最大。

(2)2010年轿车比电动车少()辆,2014年电动车拨轿车多()辆。

(3)根据表中的统计数据,请你推测一下,再过5年,这些家庭拥有的车辆情况会怎样?3、教练陪小明练习100米蛙泳,他们两人游泳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请你看图回答问题。

(1)小明比教练先游()秒,教练到达终点时,小明还要再游()秒。

(2)小明游到()米时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3)教练游的时间比小明少()秒。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通过学习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然而,部分学生在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学会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学会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折线统计图的相关案例。

2.学生准备:笔记本、尺子、铅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折线统计图吗?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折线统计图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金坛区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折线统计图练习》教案

金坛区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折线统计图练习》教案

金坛区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折线统计图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练习》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和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图知识,对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折线统计图的学习还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和解决问题。

此外,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和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和解决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讨论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展示折线统计图的例子。

2.学具:为学生准备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材料,如纸张、彩笔等。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实际情境,如商场、学校等场所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展示这些数据?引入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是学生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对已有知识的一个拓展,也是一个挑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图的知识,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困难,如如何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折点、斜率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信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信息,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折点、斜率等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折线统计图的样本、黑板。

2.学具:学生自己的折线统计图、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某城市一年中每个月的平均温度”,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折线统计图的样本,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如折点、斜率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分析数据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3.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2.难点: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折线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实例和练习题。

2.学具:为学生准备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材料,如纸张、彩笔等。

3.教学资源: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数据,用于教学实例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关注统计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例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是如何表示数据的。

同时,引导学生与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明确两者的异同。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可以选择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进行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如如何表示数据点、如何连接数据点等。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第3课时《蒜叶的生长》PPT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第3课时《蒜叶的生长》PPT课件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 第14天 第16天
阳光下最长 叶片长/mm
房间里最长 叶片长/mm

长度/mm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小组蒜叶生长情况统计图
阳光下
年月 房间里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 第14天 第16天
完成折线统计图,观察统计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年月
(1)种在水中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在小组 里说说根须的生长变化情况。
(2)其他小组的蒜瓣第பைடு நூலகம்天开始长出根须?了解各小组第 3天和第6天的根须长度,分别计算平均数。
记录蒜叶的生长
从第六天开始,每两天一次,测量放在阳光下和房间里的 两盆蒜瓣长出的最长叶片,记录数据,并完成统计图。
蒜叶生长情况记录表
(1)在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有什么相同点? (2)比较图中每组数据的差,说说差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3)从实验数据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课堂小结
我们知道了统计图能清楚地显示蒜叶的生长 变化情况,进一步感受到了统计知识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
选择一些饱满的蒜瓣,三个盆子,一个放水,另两个放土。
记录根须的生长
观察种在水中的蒜瓣的根须的生长情况,从第二天开始,测量并记 录一个星期根须的生长情况,并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小组蒜瓣根须生长情况统计图
长度/mm
25 20 15 10 5 0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第8天
二 折线统计图
第3课时 蒜叶的生长
课时目标
1.围绕身边的事物,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统计活动, 通过观察、记录数据,进一步熟悉统计的方法与过程, 进一步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并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并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此外,学生对生活中的数据和信息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通过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数据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问题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折线统计图模板、数据表格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自的特点。

然后,教师提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尝试绘制一幅折线统计图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折线统计图练习》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折线统计图练习》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折线统计图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展示方式,能够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折线统计图练习》通过练习题目,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分析技巧,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统计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正确地制作和分析折线统计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折线统计图的能力,能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3.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2.分析折线统计图,获取有用信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2.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制作和分析方法。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分析技巧。

2.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

3.折线统计图模板:供学生制作统计图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生活中的数据,如某班级学生的身高分布。

提问:如何用统计图展示这组数据?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绘制坐标轴、描点连线等步骤。

通过PPT示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提供的数据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折线统计图,分享制作心得。

教师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然后,让学生分析图表,回答相关问题,如:最高分是多少?最低分是多少?哪个分数段人数最多?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3课《折线统计图练习》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3课《折线统计图练习》教案
2.学生分析
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理解了单式及复式折线统计图,本课让学生自主探究,从中感悟出数学的规律,促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的具体目标:
1、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在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第3课时
课题:折线统计图练习
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四3-7题
主备人:
一、教学目标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通过练习题及思考题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单式及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四,看重进行三个方面的练习。(1) 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要根据统计表里的数据,在图上描点、连线。在教学单式折线统计图时,已经进行过这样的练习。制作复式统计图要注意两点: 一是两组数据要一组一组地在图上画出来。二是表示两组数据的折线,要严格遵照图例的规定画,不能弄错,更不允许别出心裁。(2) 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统计活动不能停留在数据的获得和呈现上,引导学生在统计图里收集信息,比较数据,分析状态,作出判断。(3) 联系课外活动应用统计知识,培养统计观念。小学生的统计观念是初步的,表现为对统计活动有兴趣,能应用习得的统计知识开展统计活动,能通过收集、分析数据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简单现象。
基础练习,回忆并强化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理解
开放延伸
了解你家去年下半年水、电费的支出数据(保留整数),完成下面折线统计图。
家去年下半年水、电费支出情况统计图
水费
电费
水、电费支出/元
月份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扬州市某学校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折线统计图练习课》教案

扬州市某学校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折线统计图练习课》教案

扬州市某学校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折线统计图练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图表,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折线统计图练习课》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信息传递能力。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对于新的统计图形式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式来反映数据还有一定的困惑。

此外,学生在分析统计图时,可能对于如何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以及如何用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难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反映数据。

2.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信息传递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反映数据。

2.教学难点:让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以及如何用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反映数据。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提高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统计图案例,用于教学呈现。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投影仪,用于展示统计图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统计图,引导学生发现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折线统计图。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折线统计图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3课《折线统计图练习》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3课《折线统计图练习》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3课《折线统计图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练习》是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对折线统计图的进一步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有用的信息,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还不够明确,对于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培养学生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有用的信息,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统计图的图片,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如天气预报、商场销售情况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分别是哪种统计图。

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统计图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有用的信息。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解决。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合适的统计图,并进行解释说明。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反馈。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关于折线统计图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折线统计图练习课》教学设计

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折线统计图练习课》教学设计

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折线统计图练习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练习课》是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展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图知识,对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统计图的绘制和分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程度不同,个别学生可能对数据分析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对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难点:学生能够对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折线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统计图素材、折线统计图模板等。

2.学具:学生分组合作所需的材料、折线统计图模板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更好地展示这些数据?从而引出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2021年整理)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2021年整理)

(完整)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完整)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完整)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一、教学内容折线统计图:教材第21~29页的“例1~例2"以及练习四.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已积累较多的统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描述数据的方法,增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学情分析学生学习统计主要是为了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因此,不宜让相对繁琐的制图操作干扰学习的重点。

教学本单元的例题和习题时,要么让学生看图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么让学生在已经确定了纵轴、横轴并画好网格的图中描点、连线,用不同的折线表示相关的数据.这样,既突出了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关键环节,又能使学生更加关注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统计方法,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2.使学生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体会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3课时 折线统计图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3课时  折线统计图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3课时折线统计图练习第3课时折线统计图练习教学内容:《折线统计图练习》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6到27页的练习四的第3到7题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复式折现统计图的认识,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能说明折线统计图表示的统计结果;能根据数据用折线表示统计的结果,简单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数据。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提高用折线图处理简单数据的技能。

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统计活动,产生对实验研究问题的兴趣,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会看并能看懂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会分析折线统计图中的相应数据。

教学过程:数学小讲师:出示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病人的体温在哪个时间段不断上升?从几时到几时上升得最快?一、情景再现谈话:前面2节课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相关知识。

2.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用思维导图对这些知识进行了梳理,你都整理了哪些知识呢?小组交流,指名展示,其他同学补充。

3.出示思维导图,与学生一起梳理。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课前梳理引入,把学生的储备的相关的知识提取出来,通过思维导图体会知识的发展轨迹和形成过程,感受知识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练习应用(一)基础练习1.做练习四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解方程。

(2)指名板演,核对答案。

指出:求出方程的解以后一定要带入原题去检验。

2.做练习第4题。

学生读题,观察折线统计图。

提问:这是一张关于什么的折线统计图?折线反映出了电冰箱销售的销售情小况。

电冰箱哪个月销售的最多,哪个月最少?销售量在100台以上的月份有哪些?组内讨论。

交流展示,组织汇报,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明确:要知道这个商场相关月份电冰箱销售量是多少,主要应依据折线中点的位置来作出判断;做第(2)小题。

提问:这个商场销售量哪个月增长最快,哪个月下降最快?你能试着解释原因吗?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堂作业设计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3课时练习课
班级姓名成绩
一、已知某县农民2002年~2006年每人年平均收入的情况如下。

(10分)
蔬菜种植:
2002年每人年平均收入1680元;
2003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025元;
2004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1250元;
2005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220元;
2006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300元。

畜牧养殖:
2002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000元;
2003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450元;
2004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300元;
2005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650元;2006年每人年平均收入3000元。

根据上面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成折线统计图。

(自己设计标题和图例)
二、已知北方甲市和南方乙市2007年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20分)
北方甲市和南方乙市2007年各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2008年2月制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城市
北方甲市-18 -15 0 10 24 28 30 30 25 12 5 -10 南方乙市 5 16 20 25 30 35 38 38 35 30 20 15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

2、根据上面的统计
(1)这两个月城市的月平均最高和
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
(2)两个城市哪个月的温差最大?
差是多少摄氏度?
(3)两个城市年最高温度和最低温 度分别是多少摄氏度?
三、北京路小学五年级4班共有50名学生。

这个班2002~2007年拥有电话和电脑的家庭户数如下表。

(20分)
年份
项目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电 话 29 35 46 50 50 50 电 脑
11
15
18
24
38
45
1、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表。

单位:台 08年3月
2、拥有电话的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大?
3、拥有电脑的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大?
4、从统计数据中,你还想到了什么?
四、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制作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20分)
商场去年电视、空调销售情况统计表
08年3月
1、全年销售电视机( )台,空调( )台。

2、平均每个季度销售电视机( )台,空 调( )台。

3、( )季度销售电视最多( ),季度销售空调最少。

4、如果你是商厦经理,根据电视机、空调的销售情况,将如何安排货源?
季度 台数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电 视 机 800 500 300 600 空 调
450
400
850
150
五、下面是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 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各题:(20分)
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
(2001年~2007年) 2008年3月
(1)第( )门市部上缴利润的数最增长得快。

(2)( )年上缴利润的数量增长得最快。

(3)( )年两个门市上缴利润的数量最接近。

(4)从图中还可获得其他信息吗?请写出两条来:
六、下面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

(10分)
(1)表示A市、B市降水量的分别是哪一条折线?
(2)哪个月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两个城市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3)从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