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意象看城市形象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意象五要素及应用

城市意象五要素及应用

城市意象五要素及应用城市意象是指人们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和感知,包括城市的建筑环境、文化氛围、人文特色、社会活动和自然景观等方面。

它是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影响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和评价。

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是:建筑环境、文化特色、人文活动、社会氛围和自然景观。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五个要素以及它们在城市中的应用。

首先,建筑环境是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和格局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城市认知和情感体验。

优雅的建筑设计和布局能够让人感到宜居和美好,而杂乱无章或低劣的建筑则会给人带来不舒适和厌恶的感觉。

因此,城市在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应注重建筑环境的美观性和宜居性,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景观和风貌。

其次,文化特色是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特色,这是城市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

文化特色包括城市的历史文化、民俗传统、艺术表演、文化节庆等方面。

城市应重视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吸引游客和投资者的关注,塑造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

第三,人文活动是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的人文活动包括艺术表演、文化交流、体育赛事、社区活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还能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因此,城市应鼓励和支持各种人文活动的举办,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场地和设施。

通过举办各种市民参与度高、具有时代特色的人文活动,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人文素质,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品质。

第四,社会氛围是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风尚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居住感受和幸福指数。

良好的社会氛围包括社会秩序良好、人际关系融洽、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

城市应重视社会治理,依法管理社会秩序,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高城市的社会信任度和居民的社会满意度。

感知与真实_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初步研究

感知与真实_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初步研究

感知与真实: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初步研究感知与真实: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初步研究导言城市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空间,同时也是人们感知和认知的对象。

城市意象是指人们对城市的主观感受和认知,而城市空间形态则是城市在客观空间上的表现。

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研究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城市的本质和城市发展的特点。

本文将从城市居民的感知出发,探讨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并通过初步研究来阐述这一关系。

一、城市意象的构成与表达城市意象是城市居民对城市的主观感受和认知,即人们对城市的印象、感觉和理解。

城市意象的构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历史、文化和个人经验等。

城市意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如文字、图像、音乐等。

在城市意象的表达中,城市空间形态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居民通过观察和体验城市的空间形态来形成他们对城市的感知和认知。

二、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与影响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在客观空间上的表现,包括建筑、道路、广场等各种空间元素的分布和组合方式。

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与城市的发展和演变密切相关。

不同城市的空间形态存在差异,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居民的感知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能够提供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不合理的空间形态则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不舒适。

三、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从城市意象的构成和表达来看,城市空间形态作为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感知和认知起着重要作用。

当人们进入城市空间时,他们通过观察和体验城市的空间形态来形成对城市的感知。

而城市的空间形态又受到城市居民的感知和认知的影响,因为城市居民的需求和偏好会影响城市的设计和规划,进而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

因此,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四、初步研究方法和结果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法,选择某城市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

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城市形象塑造策略

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城市形象塑造策略

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城市形象塑造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形象塑造成为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吸引人才、投资和旅游的重要因素。

因此,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城市形象塑造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文化传承等方面探讨城市形象塑造的策略。

一、城市规划方面的策略城市规划是城市形象塑造的基础。

城市规划应该注重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

首先,城市规划要注重城市的布局和空间组织。

合理的城市布局和空间组织能够提升城市的功能性和美观性,使城市更加宜居。

其次,城市规划要注重公共空间的建设。

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休闲、交流和社交的重要场所,应该注重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管理,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和设施。

最后,城市规划要注重交通规划。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合理的交通规划能够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和品质,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

二、建筑设计方面的策略建筑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要注重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和融合。

首先,建筑设计要注重与城市历史风貌的保持和传承。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历史建筑可能会被拆除或改建,建筑设计应该注重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使其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和景观元素。

其次,建筑设计要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建筑设计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环境适应性。

最后,建筑设计要注重创新和个性化。

建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特点和需求,注重设计的创新性和个性化,使建筑成为城市的地标和亮点。

三、文化传承方面的策略文化传承是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内容。

城市应该注重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首先,城市应该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历史文化遗址可能会被破坏或遗忘,城市应该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打造历史文化的展示和体验场所,提高历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其次,城市应该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城市建筑的视觉识别与城市形象塑造

城市建筑的视觉识别与城市形象塑造

城市建筑的视觉识别与城市形象塑造城市是现代人类生活的场所,也是人们交流与互动的中心。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建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建筑既是城市的标志性景观,也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观。

因此,城市建筑的视觉识别和城市形象塑造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建筑的视觉识别是指人们对城市建筑的感知和认知。

当人们提到巴黎,第一个浮现在脑海中的就是埃菲尔铁塔;当人们谈论罗马时,首先会想到的是斗兽场。

这些标志性建筑成为了城市的标志和象征,与城市紧密相连。

不同城市通过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来展示自身的个性和特点,进而形成城市的独特“品牌”。

城市的形象塑造是通过建筑来表现和传达。

一座城市的形象不仅仅与其经济实力和规模相关,更与城市的建筑特色息息相关。

建筑风格的差异和独特性,使得不同城市的形象迥然不同。

例如,法国的巴黎因其浪漫主义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因其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遗产而备受瞩目。

建筑的形象塑造不仅能够吸引游客,也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城市建筑的视觉识别和城市形象塑造也与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城市建筑的美观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情和幸福感。

例如,一个破旧、凌乱的城区会给人带来压抑和不安,而一个整洁、美丽的城市则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和舒适的感觉。

城市建筑也是城市的公共空间,它们的规划和设计应该符合人们的需求和期望,创造宜居的环境。

为了实现良好的城市建筑视觉识别和形象塑造,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建筑风格应该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相协调。

大量的现代建筑拥有独特的形状和创新的设计,但如果缺乏对城市传统和文化的尊重和融入,很容易与城市环境产生冲突,破坏城市的整体形象。

其次,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也应该受到重视。

城市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外观的陈述,更是为人们提供舒适、便利的生活和工作空间。

最后,城市建筑的环境友好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现代社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的设计应该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使城市成为宜居且可持续的地方。

浅析城市形象设计

浅析城市形象设计
参 考文 献 : [ 1 ] 张卫国 , 何 宛 夏. 城 市形象设计理论探 讨.
二、 城 市形 象设 计 的意义
发挥 着重要 的作用 , 更是城 市规 划 以及各
城 市形象设 计在 近代城市文 明进 程 中 真正意义上使城 市得到发展。
第 四, 具 有鲜 明的主题 。城 市形 象 的 重 庆 大 学学 报 ( 社 会科 学版 ) , 1 9 9 9 ( 3 ) . 这 就 离 种城 市管理 工作 中不可 或缺 的重要 环节 。 设 计 一 定 要 围绕 一 定 的 主 题 展 开 , [ 2 ] 彭靖 里 , 马敏 象, 安华轩. 中 国城 市 形 象 建
结 语
我们 生活在 一个 形象 的 时代 , 城 市发
性 。第 二 , 存 在 一定 的差 异性 。 由于每 一 空间。如, 广州 为 了促 进城市 的发展 , 邀请
个城市都有 独特 的 自然景观 、 文化底蕴 , 所 专家对 城 市形象进 行设 计 , 确定 了以华 南 以每 个城 市 的形 象都存 在差 异性 , 如果 能 商都 、 南亚热 带生态园 、 历 史文化名城为核
关键词 : 城 市 形 象 设 计
理机构或部 门讨论 通过 。
下面主要 以济 南城 市形象设计 为例进
行论 述 。众所 周知 , 济 南是 一座 有着 2 0 0 0
年 建 城 史 的历 史 文 化 名 城 , 也 因 拥 有 包 括
趵突泉在 内的众 多名泉而拥有“ 泉城” 的美 称, 并且是 山东 省省会 , 所 以济 南的城 市形 象特 色在各方 面都 比较突 出。在发 展理念 上, 要始终把科 学发展作 为主要任务 , 坚持 用发展 的眼光 以及 创新 的理念 指导城市各 项工作 的开 展 , 一 方面不 断 审视 城 市发展 中的各 项 战略 , 另 一方 面不 断提炼 出具 有 济南城 市特 色 的时代精 神 , 不断调 整经 济

城市意象五要素分析图案例

城市意象五要素分析图案例

城市意象五要素分析图案例城市意象五要素分析是一种通过对城市进行综合的视觉分析,从而了解城市的文化和特色的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五个要素:地貌特征,建筑风格,城市布局,人文景观和环境特色。

下面将以一些城市为例,详细分析这五个要素。

首先是地貌特征。

地貌特征是指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包括山水地貌、气候和地质特征等。

以一些城市为例,该城市地处山区,周围环绕着崇山峻岭,形成了壮丽的山脉景观。

这些山脉起伏不平,草木繁茂,给城市增添了一份自然的美感。

此外,该城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天空蓝得让人流连忘返。

这些地貌特征给城市增添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成为城市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其次是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是指城市建筑的外观和风格特征。

以该城市为例,这里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古代建筑的痕迹,也有现代建筑的新意。

在中心城区,古老的建筑和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互相交错,形成了一种协调统一的风格。

在山区,一些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依山傍水,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这些建筑风格呈现了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的气息。

第三是城市布局。

城市布局是指城市内部的道路、建筑和公共空间的分布和组织方式。

以该城市为例,城市布局呈现出一种有序而又灵活的特点。

中心城区繁华热闹,街道宽阔,商业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而郊区则更加宁静,居民住宅区安静雅致,绿化面积较多。

此外,该城市的公共空间规划也十分合理,有许多城市广场和公园,供市民休闲娱乐。

这种城市布局体现了城市的功能部门的分工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特点。

第四是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指城市中体现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景观。

以该城市为例,这里有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景点。

例如,城市中心的古老街道保存了许多传统建筑,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氛围。

而城市的博物馆、艺术馆和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则为市民提供了广泛的文化娱乐活动。

这些人文景观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了城市吸引游客和市民的重要因素。

最后是环境特色。

环境特色是指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环保意识的表现。

从城市意象看合肥城市设计(可编辑

从城市意象看合肥城市设计(可编辑

从城市意象看合肥城市设计(可编辑合肥是中国安徽省的省会,也是该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作为一个重要的中心城市,合肥的城市设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影响城市的形象和发展。

首先,合肥的城市设计充满了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元素。

合肥市的快速发展有赖于其醒目的城市设计。

高楼大厦、现代化的建筑和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使合肥看起来现代而充满活力。

这种现代感给人一种城市进步和发展的印象,也吸引了许多投资者和企业前来合肥投资。

其次,合肥的城市设计融入了环保和宜居的理念。

合肥市政府非常重视生态环保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中有许多绿化带、公园和花园,这些地方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也起到了净化空气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此外,城市中的道路规划合理,道路宽敞,交通流畅,这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再次,合肥的城市设计注重保护和展示历史文化遗产。

合肥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拥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遗产,合肥的城市设计融入了既有现代气息又保留古老文化的概念。

例如,一些历史建筑被精心修复,并被用于文化活动和展示。

这种设计使合肥的城市呈现出独特而有吸引力的文化氛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最后,合肥的城市设计注重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在合肥的城市规划中,政府注重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并努力解决贫困和不平等问题。

例如,合肥的城市中心区规划了许多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以确保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合肥还鼓励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激励,吸引了许多高科技企业和人才来到合肥。

综上所述,合肥的城市设计从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一个现代化、宜居、保护历史文化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象。

这是合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为合肥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合肥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值得人们去体验和探索。

个性化“城市意象”下的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以杭州为例

个性化“城市意象”下的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以杭州为例

个性化“城市意象”下的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以杭州为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品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城市品牌形象是城市吸引外来人口、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元素。

在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个性化的“城市意象”成为越来越受重视的方面。

本文以杭州为例,讨论了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个性化城市意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塑造城市品牌形象。

一、个性化“城市意象”对城市品牌形象的影响1.拓宽城市认知范围城市意象是人们对城市的心理形象,它是通过人们自身的经验、感受和认识而形成的。

在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通过充分挖掘城市内在的文化资源、历史传承以及特色产业,顺应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形成个性化的城市意象,将更有可能在人们心中树立深刻、积极的城市认知印象。

这将进一步拓宽城市认知范围,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以杭州为例,西湖是杭州最著名的“城市名片”。

作为杭州最重要的景点,西湖在城市品牌形象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对西湖水文化的挖掘,杭州城市品牌形象得以深入人心,进而塑造出杭州独特的人文风貌。

2.强化城市文化底蕴城市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城市品牌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承载着历史和传承的文化精髓。

个性化城市意象将城市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城市品牌的塑造中,不仅有助于传承城市文化,也能强化城市品牌的文化底蕴。

这对于城市建设和城市品牌形象的提升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以杭州为例,以杭州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小镇”项目已经开始建设。

该项目依托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以杭州的历史文化为背景,通过技术互动、VR AR 等手段,将杭州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一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强化杭州的文化底蕴,也能在国内外市场上打造杭州独特的城市品牌。

3.提高城市美誉度城市品牌形象不仅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和实力,也涵盖了市民的文化素质、城市环境和服务质量等各个方面。

个性化城市意象可以充分展示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美誉度。

当城市品牌形象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同时也能在国内外市场上得到更好的推广,这将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摘要:城市规划建设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大部分城市在规划设计中,往往存在着很多规划性问题,其中城市意象应用不能有效地应用到城市规划中,使城市居民对城市的感受和体验比较模糊,很难感受到城市美,在城市意象研究中,加强城市空间布局,有利于促使城市景观更具有艺术性,满足人们对城市美感的向往。

关键词:意象研究;城市规划;分析引言:加强对城市意象的研究工作,可以根据不同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风俗,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城市意象,从而有利于在城市规划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美感的需求,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城市展现出自身主题特点。

1.城市意象概述城市意象这个概念来源于1630年出版的《城市意象》这本书籍,在城市意象的研究中,对城市的规划提出了全新的研究方向,并强调城市规划与环境的有效融合[1]。

通常情况下,城市意象最主要的内容是城市建设发展和对周围环境变化的认识,从而使城市居民能够对周围环境产生感知。

在城市意象的研究分析中,分析城市发展的规划方向,并构建城市空间体系和城市内部的气体建设空间层次,使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可以进行分析,并最终决定了城市建设的主体,给城市规划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城市规划中运用的价值分析2.1可以促进城市道路规划的全面提升在城市意象的研究中发现,城市意象能够很好地规划城市道路的合理性,这是因为传统的城市规划通常需要根据城市内的其他建筑物工作和项目规划需求进行设计。

导致城市发展经营较为繁华的地区路段和设施都比较完善,而那些经营发展比较缓慢的地区路段和设施,相对而言就会存在很多问题。

在对城市意象的研究中,针对问题进行改善,可以优化城市道路的全面规划和完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加强城市道路之间的关联性。

2.2可以促进城市空间布局规划质量的提升在城市意象的研究中,其中包含了对城市区域、节点、边界和内容的研究,而现代城市规划当中,主要强调了对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划。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在阅读《城市意象》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重新审视城市的窗户。

作者凯文·林奇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城市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些意象对于城市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意义。

书中开篇,林奇就指出城市意象不仅仅是物质形态的堆砌,更是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感知和记忆。

他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观察,提出了城市意象的五个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

这五个元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地图。

道路是城市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它们不仅是交通的通道,更是人们在城市中移动和感知方向的线索。

一条清晰、连续、有特色的道路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帮助人们建立起对城市的整体认知。

比如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宽敞而繁华,两侧的建筑和景观富有魅力,成为了巴黎城市意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边界则是城市中区分不同区域的界限。

它可以是自然的,如河流、山脉;也可以是人为的,如城墙、铁路。

清晰明确的边界能够让人们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区域范围,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

例如,北京的二环路就形成了一个明显的边界,将城市中心与外部区域划分开来。

区域是城市中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范围的地段。

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氛围、功能和景观,人们往往会根据这些特征来区分和识别不同的区域。

像上海的外滩,以其独特的历史建筑和繁华的商业氛围,成为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被人们所熟知和喜爱。

节点是城市中的战略要点,如交通枢纽、广场等。

它们是人们在城市中活动的聚集点和转换点,往往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和重要性。

纽约的时代广场就是一个典型的节点,它汇聚了大量的人流和信息,成为了纽约城市形象的重要象征。

标志物则是城市中容易被识别和记忆的突出元素,如高塔、纪念碑等。

它们往往具有独特的造型或历史价值,能够成为城市的标志性符号。

悉尼歌剧院独特的建筑外形,使其成为了悉尼乃至澳大利亚的重要标志物。

林奇认为,一个好的城市意象应该是清晰、可识别、有特色的。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后感城市环境与人类感受--我对阅读城市形象感兴趣《城市意象》是凯文林奇对现代规划最有影响力的著作。

这部书是其花费了5年时间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究人们在穿梭于城市中时,如何对城市的空间信息进行解读和组织,写成于1959年,并于1960年出版。

凯文·林奇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规划教授。

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任教30多年。

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

1988年,为了纪念他,他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以他的名义设立了凯文·林奇奖学金,以奖励落后者,并资助建筑学院图书馆。

20世纪的美国,他被称为杰出的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

他的理论开拓了研究城市设计理论的一块新天地,影响了现代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风景园林等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于1990年被美国规划协会授予“国家规划先驱奖”。

城市形象结构清晰,主题明确。

第一章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强调环境的可取性。

第二章对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进行了介绍和比较。

第三章介绍了影响城市形象的五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章阐述了如何设计这些元素,使城市呈现出连贯而强烈的形象。

第五章指出,大都市的形态将不再是一种等级秩序,而是一种复杂的模式。

在城市形象的发展过程中,观察模式的教育和环境的重建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在附录中补充了具体的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整本书逻辑性强,易读。

“意象”对于原文的“image”十分贴切。

image,应解释为apictureespeciallyinthemind。

“意象”,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简单说来,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

意象两个字就足以说明全书主题。

城市意象是观察者和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生活在城市里的观察者借助强大的适应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所见事物进行选择、组织并赋予意义。

但他们对城市的理解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其它一些相关事物混杂在一起形成的,部分的、片断的意象,综合之后就成为对城市的意象。

城市形象塑造的三个角度

城市形象塑造的三个角度

城市形象塑造的三个角度
一、物质景观角度
这包括城市的建筑风格、公共空间和自然景观。

建筑是城市形象的直观体现,像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风格多样且极具特色,是城市的地标性景观;公共空间如公园、广场等,纽约的中央公园,给市民和游客提供休闲场所的同时,也展现城市的人文关怀;自然景观比如杭州西湖,自然美景与城市融合,增添城市魅力。

二、文化内涵角度
文化活动和历史传统是关键部分。

文化活动方面,如法国戛纳电影节,提升城市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国际知名度;历史传统上,北京作为历史古都,丰富的历史遗迹如故宫等承载着城市的记忆,这些文化元素构成城市独有的气质,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辨识度。

三、市民行为角度
市民素质和城市精神至关重要。

有礼貌、讲文明的市民能给外界留下好印象,如东京市民在公共场合展现出的高素质行为让人称赞。

城市精神是一种内在动力,像深圳的创新精神,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市民行为体现,是塑造城市形象不可或缺的部分。

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近些年我国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在城市规划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城市规划人员缺少完整的城市意象概念,设计人员不能按照统一意象实施城市规划设计,这就造成了城市生活居民无法形成清晰的城市体验,无法真正体验城市的美。

因此需要对城市意象进行充分研究,将其有效应用在城市规划当中,提升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人性化。

關键词:城市意象;城市规划;应用1 引言所谓的城市意象主要就是指每一个人对于自身所处环境所形成的印象,是对于所处环境所归纳出的印象,是观察者和所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城市意象不但能够反映出人们生活所处状态,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城市人文环境情况。

利用城市意象能够更加形象的体现出城市的发展诉求以及发展动向,对于城市的整体发展以及规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城市意象的相应研究2.1 城市意象的内涵从宏观上将,城市意象就是指城市物理空间环境、制度、文化和行为等相应要素体现出的、受到人们认知的特征以及印象,主要是通过城市中硬件、软件共同形成的关于城市的综合性感官印象。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变化,对于城市意象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并且不同的理论学派在城市意象的理解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某些理论研究者认为城市意象更多是作为外部了解城市概况的主要工具,是充分了解城市细节的重要方法;某些理论研究者认为城市意象是建立城市美学的绝对目标,也是判定城市规划设计效果的最主要标准之一。

2.2 城市意象的基本要素从现阶段的理论研究来看,根据城市物理空间的组成要素可以将城市意象分为五种,主要包括:街区、道路、边界、节点、标志物等等。

第一,街区。

城市意象中的街区主要就是指城市居住人员可以在城市内任意出入所具有的空间,此空间存在着类似的特性,同时具有较大的区域范围。

此种类型城市意象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征,一般会从多个方面(主要包括空间形态、文化特色、象征意义、用途、细节、活动、保养程度、地形等等)对于这些特征实施衬托,从而确保关键性特征更加明显的体现,之后利用人们的相像以及感悟来建立起城市街区的意象,例如上海的南京路、沈阳的太原街等就是具有非常显著商旅特性的商业街。

城市设计之优秀案例分析--辽宁沈阳

城市设计之优秀案例分析--辽宁沈阳

一、城市意象概念1、城市意象二战以后,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所占的空间迅速扩大,城市问题日趋严重,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密切关注。

环境心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生态学、建筑心理学、城市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对认知空间的研究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此,认知空间的概念是对城市发展进行多学科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由于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城市规划和建设明显地对人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

城市意象概念的提出始于凯文·林奇,他认为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形成了对城市的局部印象,叠加后则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形成共识。

林奇的研究被视为结构性意象,顾朝林、宋国臣提出了城市的结构性意象主要是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象产生、发展、改变的影响;而另一类研究——评估性意象则重在研究人如何去感知、认识和评价环境。

如人们对居住区的选择、城市“污点”研究等。

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应该在城市设计中得以应用,作为城市规划获取相关社会信息的方法。

2、城市意象空间城市意象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意象,不同社会群体身处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氛围,研究其不同的城市意象差别与联系,为从社会历史等方面研究城市意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林奇的城市意象,创造性地将人的主观感受纳入城市形象的研究,以别过去只是由客观的判定;评估性意象是对人这一认知主体对城市意象的影响的更深入的研究;而城市意象空间则是对林奇结构性意象的延续,并融入了评估性意象的某些因素。

因而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设计应在注重意象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为形成有特色的意象空间创造条件。

人们总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地理环境之中,对其周围环境有一个感应、观察和认知的过程。

地理学在研究人们的这一认识过程、形成机制、相互关系的分支学科称为感应地理学[1]。

事实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罗文索就提出了感知研究的方法[2]。

《城市意象》五要素心得总结-城市设计角度

《城市意象》五要素心得总结-城市设计角度

《城市意象》五要素心得总结--城市设计角度《城市意象》是凯文.林奇(Lynch.K)的巨作,作者本人是将心理学领域引入城市研究的学者之一,其标志是他1960年所著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的问世,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影响的著作。

书中林奇通过画地图草图和言语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

凯文.林奇在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

林奇将对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

一.道路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陌生人到一座新的城市首先要找参照物或认路。

“道路”经常与人的方向感联系在一起,“那些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集处会在观察者心目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林奇说:“人们习惯于去了解道路的终点和起点,想知道它从哪来并通向哪里。

起点和终点都清晰而且知名的道路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能都将城市联结为一个整体,使观察者无论在何时经过都能清楚自己的方位。

”道路作为城市物化环境的景观元素,使景观获得“联系和连续的关系”,“道路只要可以识别,就一定是有连续性”。

道路作为“线型连续”方式不同而各有特色。

林奇十分强调城市道路的方向性、可度性和网状空间体系。

他认为任何城市的道路必然具有网状关系,在道路上行走的人需要有明确的方向,或者说在道路上行走的人本身就是在选择方向和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对道路的长度和距离,人们是通过道路两旁的要素比较而感知的。

人们对自己已经熟悉的道路,或者在一条不断变化的景观道路上行走,在相对意义上不觉得路很长,而且有预期感,所谓“移步异景”的心理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

可意象的城市——读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后的思考

可意象的城市——读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后的思考

【城市广角】城市意象理论认为,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并形成的意象,是通过对城市的环境形体的观察来实现的。

城市形体的各种标志是供人们识别城市的符号,人们通过对这些符号的观察而形成感觉,从而逐步认识城市本质。

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尺度更大的结构。

在这个巨大的空间结构中,城市意象理论根据方便观察者了解城市的原则,界定了城市形态的概念。

该理论认为:城市形态主要表现在道路(Road)、边缘(Edges)、区域(Districts)、节点(Nodes)、标志(Landmarks)五个城市形体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上。

一、道路对于大多的城市体验者来说,道路是最具统治性的构成要素。

其重要性取决于其对城市是否熟悉。

昆明的道路是高原起伏地形造化的结果,这种结果让其极具南方城市道路的“迷乱”特色。

北方的道路四通八达,横平竖直,如果你在北方问路,指路者口中常会出现“正南”“正北”“西南”“西北”等这样的方位字眼。

出现这种情况,有种说法是由于自古中国的政治中心多在北方,所以在道路以及城市布局上特别讲究“正”,体现正统和威严。

而笔者认为,这和北方大部分是平原有更直接的关系。

南方由于多丘陵、山地,道路更多地需要因地制宜,有很多的转弯、起伏,所以“左”“右”的转向名词在南方居民日常生活中占据主导。

在昆明,哪怕当地人向别人指示自己家的位置时,有时候也会产生误差。

因为太过熟悉,所以在当地人心目中会形成一个固有的坐标,然而这种固有的形象特征会在这种普遍的城市道路特征中带来一定的迷失。

特殊的道路可能成为大量道路中的特征,而习惯性的路程则具有最强的形象,所以,主要的交通路线就是主要的形象特征。

比如金碧路、东风路、北京路等道路影响着昆明整个城市的骨架和城市形象,太多的标志性建筑散布周围,就像门帘的一条条绳子上挂满了装饰的物品。

有特点的空间能加强特定道路的形象。

比如金碧路在金马坊节点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人为弯曲,在减缓车流速度,实现技术目的的同时,避免了车流和广场两侧穿梭人流的混乱,通过特点空间的营造获得了良好的整体形象。

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

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

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一、城市形象的文化意义几年前,许多城市先后展出了一种名为《大地走红》的环境艺术,就是用几万把红伞把公园装饰起来,形成一种供人欣赏的景观。

但很快这一艺术就产生了一种事先谁也没有料到的效应:它在每个城市的展出几乎都变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公共话题。

话题就集中在市民们观赏这些露天展放的红伞时的行为方面。

在许多城市里,这种展出的后果可以说成是“惨不忍睹”:几万把红伞被前来参观的市民们偷的偷、抢的抢、糟蹋的糟蹋,最后一片狼藉。

而在有的城市里展出的情况却出奇地好,参观的市民秩序井然,红伞无一丢失,也几乎无人为的损坏。

这种反差的出现可能有几分偶然,但对于传媒来说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这件事被与此事有关的城市当地传媒视为一件表现本地市民素质的大事尽力渲染,在一些城市的市民当中的确引起了一些震动。

这件事因此而成为影响一个城市声誉的事件,有的城市为本市市民的良好表现而自豪,有的城市则感到有几分尴尬,似乎自己出了丑。

总而言之,这个事件使许多城市注意到了一个东西,就是城市的形象问题。

现代文化的发展从总的趋势来讲就是都市化,人们的生存乃至全部生活方式都以都市为中心辐凑、汇聚了起来。

在这个辐凑、汇聚的过程中,都市不仅在物质上、空间上发展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而且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都市文化对居住在都市中的市民形成了一股凝聚力。

当一个城市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把居民凝聚成一个文化上的统一体时,便构成了一个城市本身的形象。

城市形象不是当代文化特有的现象,历史上每一个伟大的城市可以说都有自己鲜明的形象:伯里克利的雅典[1]以辉煌的卫城建筑、民主的公众生活、完美的悲剧艺术以及伟大的苏格拉底构筑起了这个城市彪炳千古的形象;奥古斯都的罗马则是以宏大的竞技场和水道、高贵而又残忍的罗马公民、所向无敌的帝国军人构成了不可一世的罗马形象;维多利亚的伦敦形象是雾气沉沉的天空、泥泞的街道、一本正经的商人和衣冠楚楚的绅士;“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是盛唐时代的长安形象;“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北宋盛期的杭州;而“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则是曾为十朝故都的南京……城市形象显示着城市的个性,也成为凝聚市民精神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城市意象看城市形象设计2009-11-16 10:341、城市形象设计的起源和发展城市形象设计最早起源于远古城邦的识别,远古城邦名称的出现就是各城邦为了与周围城邦区别开来而进行的早期城市形象设计。

但是,那个时期的城市形象设计还是一种无意识的、功能和目的单一的城市形象设计。

现代城市形象设计的理性和自觉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归纳起来,城市形象设计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以城市形体空间设计为核心的城市形象设计阶段(城市物质形象)和城市整体形象设计阶段(城市物质形象和文化形象)。

每个阶段的城市形象设计都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主要分为两个时代。

(1)、20世纪50年代以前,城市作为聚落空间,其形象设计基本上体现在对城市形体空间的研究和设计上,故这阶段可称为城市形体空间设计为核心的城市形象设计阶段。

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西特的“视觉有序”、柯部布西埃的“现代城市”为代表,这一阶段的城市形象设计核心在于人造的形式方面,而不是抽象组织,设计者都注重物质形态,把城市本身看做设计的主体,而城市中的人的需求往往凭知觉想象。

(2)、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西方社会逐步想信息化和休闲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人对和平和人性的渴望,成为世界性的人心所向,而工业文明的以城市形体空间设计为核心的城市形象设计的弊端也已暴露无遗:工业文明时代强调单一主体性和普遍性,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传统差别消失,到处都是灰色的水泥森林,城市之间的功能雷同,没有差别、特色与个性。

这种城市形象设计显然已经不适应新的需要。

虽然芒福德《城市文化》在1938年出版,已经提到城市新的形象设计概念,直到现代城市具备五十年代后才被人接受,标志着城市形象设计进入了第二阶段-城市整体形象设计阶段。

这一阶段的设计历年不在是仅仅局限在对外在形象的设计上,更多的是注重人的心理、生理、行为规范方面的需求,追求舒适和有人情味的空间环境,更多关注生活其中的人,注意他的需要,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

实际上城市形象设计已经演化到城市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同时并进,创造美好形象的过程。

我国城市形象设计直到90年代才流行起来,由于研究起步较晚,对城市形象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就起主要研究内容看,城市形象设计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是城市设计师的定义,城市形象重要是通过物质的形式显现,因此城市形象设计就是城市环境设计,通过环境的设计来设计美好的城市形象。

第二类是社会研究者的定义,他们认为,城市形象主要反映在它的历史和文化上,城市形象问题实际上是文化问题,城市他们认为城市形象主要通过挖掘城市历史和文化的内涵来赋予城市个性和特色。

第三类是区域研究者的定义,他们认为城市形象设计既要涉及到物质环境有要涉及到城市文化和历史的挖掘,所以要在对城市环境改造的同时创造城市的特殊。

我倾向于第三种定义。

2.城市形象设计的研究现状城市形象设计的内容和观点很多,但是代表性的流派有三个:城市设计派、CI设计派和综合派。

2.1 城市设计派---城市设计派强调城市形象的视觉有序和美观,以可识别性作为城市形象的评价标准。

他们认为城市形象的构成要达到视觉上的可见,就是必须表现为物质的形式,因此主要从城市物质形态的角度来进行设计,往往通过结构性的要素和标志性的要素来塑造城市的特色。

这一学派主要以视觉和美学的角度来设计,但并不反对历史和文化对城市形象的促进作用,他们认为历史和文化的要素也是要通过城市的物质来体现出来,因而他们忽视了市民的实际需求,往往带有主观的偏见。

2.2 CI设计派---该学派最先在企业领域兴起,随着在企业领域形象设计的成功,逐渐被其他领域重视,并引入到城市形象设计当中来。

CI设计主要是建立一套识别系统来塑造城市形象,注重图象化表示和城市形象的传播,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

2.3 区域派---该学派认为城市形象设计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政策性的指导意见,他主要以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作为城市形象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城市空间布局形象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功能形象设计城市理念形象设计,和辖域整和形象设计五个方面。

以上三个学派各有各自的可取和成功之处,但是都倾向于把城市形象设计看作设计师的作品,市民是被动接受,尽管他们也尽量顾及市民对城市的感觉。

所以我认为城市形象设计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市民在城市形象中的地位,新的城市形象设计应该是以城市市民对城市的认知为基础,把城市设计成市民欢迎的城市,把市民心目中良好的城市意想展现出来。

凯文.林奇提出了城市意想的概念,为以人为本的城市形象设计提供了一个途径,但是目前城市设计领域精英注意的强大,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的发展还是处于探索阶段。

所以有必要从城市意想和城市形象关系出发,探索城市形象的基本方法,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实到实处。

3 城市意想和城市形象辨证3.1 城市意想的系统分析3.1.1 城市意象的要素城市意象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也是市民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将城市意想的构成归纳为路径、区域、边界、结点和标志五类,这五类都是城市的实体,含盖了不同的客观事物,由于其主要是着眼城市意象空间的构成,缺乏对城市文化空间的分析,所以我在这里加入了历史文化要素。

路径--路径指对习惯的或可能沿其移动的路线主观反映,比如对城市中的街道、小巷、步行道、铁路等事物的反映,路径是构成城市意想的基本要素,是城市意象的连接要素。

区域--区域是指人对城市中面状要素的主观反映。

城市中面状要素城市空间中的中等和大型尺度的部分,有两维的性质,它可使观察者有“进入其中““或”走出其外“的感觉。

边界--边界是人对连续面状要素线形中断的主观反映,比如城市中的河流、城市建成区边界的围墙等事物。

节点--节点是人对城市中的战略性地点的主观反映,比如广场、城市道路交会见或汇聚点,运输线的起点等地物的反映,具有可进入性的特点。

标志--标志是人对城市中的另一类点状物的主观反映,这类点状要素不同于可以进入的节点,他们往往是物质实体,如建筑物、标志牌或山头等具有于临近元素建立起局部对比关系的地物。

市民活动—市民活动指人对自身和他人活动的心理*往往发生在一定的场所。

因此,对市民活动的认知往往表现在对承载市民活动的场所内涵的认同上。

历史传统—历史传统指人对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认知。

主要表现在对城市中具有历史传统文化承载意义的事物内涵的认同上。

3.1.2 城市意象的类型城市是物质和文化的同一体,因此,城市意象在类型上可以分为物质意象和文化意象,物质意象是指人对城市实体空间形态的认知,具体包括路径、区域、边界、节点和标志等要素,文化意象是指人对自身和他人活动及城市历史传统的认知,具体包括城市中非实体的市民活动、历史传统等意象要素。

3.1.3 城市意象形成的一般过程城市意象是依据客观的城市形象,经过一系列的心理过程,通过对客观环境的感知、评价、加工而最终形成的。

城市意象形成可以概括为:市民通过日常生活接受城市形象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和整理,从而城市意象形成。

但是城市意象的形成遵循一定的心理规律,同时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所以市民的城市意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3.2 基于城市意象的城市形象设计3.2.1 城市意象系统和城市形象系统的对应关系对城市意象要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可以在城市形象中找到相对应的要素这些城市意象所对应的城市形象的要素是我们进行城市形象设计的主要内容.3.2.2 理想的城市形象设计要进行城市形象设计,要搞明白什么样的城市形象才是我们要追求的,通过对城市意象系统及其形成规律的分析,我提出了理想城市形象的主要特征。

(1)城市形象要素的可意象性、可组织性和和谐性(2)城市形象要素要具有特色和内涵(3)城市形象要素的高度可识别性(4)城市形象要素的可阅读性3.2.3 城市形象设计的主要内容根据前面述城市形象设计的多个因素,而城市形象设计的主要内容也是对这些要素的设计,所以我们我们认为城市形象设计包含以下内容。

(1)道路形象城市道路是市民在城市总定位的重要元素,是市民城市意象的连续性要素。

因而一个结构清晰的城市道路网对于形成城市识别十分重要,道路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通达性、路标、尺度、交叉点、起点和终点。

所以一般认为一个结构清晰的道路网,应该具备良好的景观特色,清晰的路标,较好的通达性,宜人的尺度,明确的起点和终点。

(2)城市公共中心区形象城市公共中心区是城市形象最有力的代表,在市民的城市意象中,城市公共中心往往具有象征作用,其形象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物质空间的特殊性和功能上的特殊性(3)标志物形象标志物在市民的生活中起导向作用。

标志物设计形象设计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空间特征、对比效果、区位、视觉效果和数量。

要句别良好的城市标志物一般有高度的可见性,与背景形成对比、具备区位优势、强烈的视觉效果、数量适中,同时有时候也考虑到历史建筑的作用。

(4)公园形象公园是城市绿化空间,是市民重要的交往和休息场所,对改善城市的神态环境十分重要,是城市形象设计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同时公元的建设也要不仅均衡、特色突出、环境优美、收费合理。

(5)天际线城市天际线是城市主题建筑形成的城市立体空间上的流线。

城市天际线营造应注意天际线的曲线,天际线应赋予变化和富有韵律。

良好的城市天际线对于城市形象识别很有作用。

(6)城市文化形象的设计文化是人的整体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的非物质层面。

文化是表现城市内在特征的东西,是反映城市内涵的非物质因素,是城市的软形象。

主要体现在文化设施的保护和沟建、特色文化活动的展开与多元文化的融合。

4.杭州城市形象设计实例分析4.1杭州市城市形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在城市建设中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时代精神”的创造处于两难境地。

近年来,杭州城市建设基本上是抄袭国外现代化城市的模式,热衷于建造“摩天大楼”。

而且,这些建筑的外形大都能在国外或港台澳地区找到样本,很难见到几处规模较大的、能够代表新时代特征以及杭州特色的新建筑、现代化街区或城市片断。

而且,杭州市城市的发展走的是“摊大饼”式向外扩张的道路,受商业利益或其它因素的驱动,对具有数百年的旧城区改造晃得过于急迫而缺乏远见,“推土机式”的旧城改造,使得城市的传统街区风貌和历史文化遗迹几乎荡然无存。

(2)城市的建筑与城市整体环境不相协调。

建筑实体作为城市形象的基本构成要素,必须讲求整体协调,即建筑实体与自然环境、城市大环境的协调,以主建筑实体之间相互协调。

杭州城市建筑从整体印象看还不够规则、整齐。

某些建筑物就其单体而言,其造型、比例和色彩似乎还过得去,但把它们放在整个城市环境中去,有的过于标新立异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太强,与周围环境很不协调;而有些建筑则是把国外名作的局部随意地凑合起来,设计粗糙,成为城市的败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