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画里阴晴 学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里阴晴》学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提出的艺术创作贵在创新的新主张。

2.理解作者的艺术观点──既要传统,又要借鉴外国文化。

3.品味文章自然含蓄的语言特色。

4.掌握文艺随笔的基本写法,提高阅读此种文体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重点把握文章论述的中心及领悟作者对画里阴晴的感受。

2.学习本文的行文结构。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在画中体现他的创作思想的。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自然含蓄,并领会思想的深邃。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对天气的感受往往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喜欢阳光明媚的晴天,有人喜欢烟雨蒙蒙的雨天。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同学对天气的阴晴有什么样的感受,大家一起来谈谈,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晴天或为什么喜欢雨天。

看来大家对阴晴都有自己的见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的散文《画里阴晴》,看看他对阴晴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字词检查

嫩(nèn)绿渗(shèn)进

朦(méng)胧妖(yāo)柔

三、作者简介

吴冠中(1919- ),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出生于江苏宜兴农村。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后考取旧中国教育部公费留学法国。1950年返国后曾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终生探索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画之余偶写文稿。国内外已出版画集四五十种,文集近十种。曾在英国、美国、法国、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举办画展,获法国文化部文艺最高勋位及巴黎市金勋章。

四、解读全文

(一)概括段意

第1自然段由“默看细雨湿桃花”起笔。先叙述路过故乡的感受。

第2自然段承上赞美湿的景色“格外有韵味”。

第3自然段转而说明“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的因由。

第4自然段综上所述,借用“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作比喻,说明阴和晴两种审美趣味可以并行不悖。

(二)思考讨论

1.第1自然段中,作者如何描写宜兴春雨?引用“默看细雨湿桃花”的诗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本段对江南春雨的描绘虽只寥寥几笔,却形象、生动、传神,别有一番意味。

解析:描写宜兴春雨的句子:“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

浓酣的水彩画。细看,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妖柔,随雨飘摇;桃花,我立即记起潘天寿老师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在这里,引用“默看细雨湿桃花”的诗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起笔,引出话题。

2.第1、2自然段是通过哪个词语衔接起来的?这样过渡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第1、2自然段是通过“湿”这个词语衔接起来的;这样过渡显得自然、紧凑。

解析:第1自然段说“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第2自然段紧承上段,说“湿”渲染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第1、2自然段紧密结合,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

3.湿和雨在普通人眼里和画家眼里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在普通人眼里,湿和雨景只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在画家的眼里,“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作者从“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渊源,觅到了知音。

解析:因为雨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使本来不协调的颜色也协调了起来,增加了大自然的另外一种美感,所以作者觉得雨后的大自然很有韵味。这是作者以画家的眼光观察自然的独特感悟,加进了作者的主观感受。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表达的也是这种感受。作者这种对雨后湿景的独特感悟,是中心论点得以确立的前提和条件。

4.西洋油画家对阳光和阴雨的感受和表现与作者有什么不同?第3自然段对推出中心论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西方油画家崇尚阳光,而作者却喜欢画阴天和微

雨天的景色。第3自然段主要说明“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的因由,为推出中心作好了铺垫。

解析:西方油画家“一味分析色彩与阳光的物理关系”,陶醉于阳光所刺激的强烈色彩感受,很少将阴雨作为一种审美趣味来表现。而作者却喜欢画阴雨天景色,他的水彩画其实是水墨画的变种,模仿西洋画的手法少,受益于中国画的成分多。此段已经初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既不盲目追随西方画法,又不囿于传统技法,是二者之间的一个变种,为下文归结论点作好了铺垫。

六、随堂练习:请你给下面这段话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细看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妖柔随雨飘摇桃花我立即记起潘天寿老师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

七、布置作业

本文的中心是如何提出的,请仔细阅读、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第3自然段对推出中心论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