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人员个案分析7之欧阳光明创编
戒毒人员李某的矫治个案之欧阳数创编
戒毒人员李某的矫治个案一、基本情况:潘春谷,性别男,出生日期1982年6月7日,汉族,小学文化程度,广西省贵港市桂平市社坡镇人。
家庭成员有父亲潘兴田,母亲于龙玉,未婚。
该员7-12岁在广西省贵港市桂平市社坡镇小学读,小学毕业后无业至今。
该员于2010年2月份开始吸食毒品,平均每隔二到四天吸毒一次,每次为人民币30元的毒品海洛因,现已吸毒成瘾。
其最后一次是于2014年10月23日19时许在东莞石龙镇一出租房内以“追龙”的方式吸食了毒品海洛因。
2014年10月30日,因该名人员吸毒成瘾,东莞市公安局决定对其强制隔离戒毒两年(自2014年10月30日至2016年10月29日止)。
2014年12月2日从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分流到增城戒毒所,于2014年12月22日分到二大队接受教育,在接受教育期间,改造表现较差。
二、现实表现:该学员自2014年12月22日分至二大队以来,改造态度不端正,不服从管理,思想情绪不稳定,纪律涣散,个人卫生情况差,不注意保持公共卫生。
习艺劳动方面,消极对待生产任务,经常以“身体不适、胃部不舒服”以及“自己笨”、“干不了”为借口,消极怠工或者只出工不出力。
该学员的消极表现给大中队的整体改造环境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不仅给其他学员留下了不良印象,导致其他学员不愿意与其正常交往,同时,又无形中将自己与其他学员孤立开来,无法合群,渐渐形成了较为内向孤僻的性格,思想上悲观消极。
三、教育矫治过程:包括戒毒人员心理行为特点分析、主要的做法和步骤大队分包警察在该学员分下大队的当天通过对其档案资料了解以及与其进行个别谈话教育,对其基本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掌握,并在大队碰头会上进行了汇报,对该学员的教育矫治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从其思想上着手,促其打开心结。
该学员性格上的内向和懦弱导致该学员心中有事喜欢自己埋在心里,不与他人进行交流,长期比较压抑,心中压力比较大,经常坐立不安,无心生产,无心改造。
社区戒毒人员档案之欧阳地创编
社区戒毒档案目录1、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 (2)2、社区戒毒对象登记表………………………………3-43、社区戒毒工作计划 (5)4、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名单 (6)5、社区戒毒协议书……………………………………7-106、接受社区戒毒保证书 (11)7、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报告书 (12)8、社区戒毒人员告诫书 (13)9、社区戒毒人员变更地点审批表 (14)10、社区戒毒人员日常管理记录 (15)11、社区戒毒人员谈话记录 (16)12、社区戒毒尿样检测记录表 (17)13、思想汇报………………………………………… 18-2014、社区戒毒人员季度评估表………………………21-2615、社区戒毒人员半年评估表……………………… 27-3216、三年社区戒毒人员总评估表 (33)17、社区戒毒人员外出请假登记表 (34)18、社区戒毒人员外出请假单 (35)19、社区戒毒人员期满自我小结 (36)20、社区戒毒人员期满鉴定表 (37)21、解除社区戒毒通知书 (38)社区戒毒对象登记表社区戒毒单位:编号:开始日期:社区戒毒帮教工作计划社区戒毒帮教工作小组名单社区戒毒协议书时间:年月日制作单位:社区戒毒协议书编号:甲方乡(镇)、社区(村)康复工作办公室。
乙方(社区戒毒人员)姓名别名(绰号)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服务处所户籍所在地现居住地(社区戒毒地)家庭电话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社区戒毒时间为三年,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关于社区康复的规定,为了对乙方作好教育和挽救工作,帮助乙方戒除毒瘾,甲、乙双方签订如下协议:一、甲方为帮助乙方戒除毒瘾,成立以同志为主要负责人的社区戒毒工作小组。
乙方充分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益,在接受社区康复期间,必须服从甲方的管理,配合甲方做好社区戒毒工作。
二、甲方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落实相关措施,开展对乙方的监护、辅导和检测等工作:1、切实担负起对乙方的监护、管理职责。
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工作个案
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工作个案案例:李四的戒毒之路一、背景信息李四,男,32岁,已婚,有一个5岁的孩子。
2017年初,因为长期吸毒导致身体和心理问题,被家人送至本市戒毒所接受戒毒治疗。
经过一年的戒毒治疗,李四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在戒毒所外的生活仍然充满挑战。
为了帮助李四更好地融入社会,戒毒所与社区康复中心合作,为他提供了一系列的教育和职业培训课程。
二、教育矫治过程心理辅导戒毒所的心理医生为李四提供了个体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并教授他一些应对方法。
同时,心理医生还定期与李四进行电话沟通,关注他的心理状况,及时调整心理干预方案。
职业技能培训戒毒所与社区康复中心合作,为李四提供了一套职业技能培训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操作、烹饪、美容美发等,旨在帮助李四掌握一技之长,提高他的就业竞争力。
在培训过程中,李四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社会支持网络建立戒毒所社工协助李四联系到了一些志愿者组织和企业,为他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支持。
这些组织和企业为李四提供了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他逐步融入社会。
同时,社工还鼓励李四参加社区活动,拓展人际交往,增加社会支持。
家庭支持与康复戒毒所与李四的家人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向他们反馈李四的戒毒进展和生活状况。
家庭是戒毒成功的重要支撑,戒毒所希望通过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为李四提供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此外,戒毒所还为李四的家庭成员提供了心理支持和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李四的戒毒工作。
三、成效评估经过一年的努力,李四在戒毒所的教育和矫治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他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恢复,心理状况也有所改善。
在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中,李四学会了计算机操作和烹饪技能,并在社区康复中心找到了一份实习工作。
在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下,李四逐渐适应了社会生活,开始了新的生活和工作。
四、总结本案例展示了戒毒人员在戒毒所、社区康复中心和家庭的支持下,通过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等措施,逐步实现戒毒和康复的过程。
禁毒社工个案服务案例
禁毒社工个案服务案例一、个案背景。
阿强(化名),男,35岁,有多年吸毒史。
他原本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小伙子,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家庭也算美满。
可自从沾上毒品后,一切都变了。
工作丢了,家人对他失望至极,朋友们也都离他而去。
阿强自己也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感觉生活毫无希望,却又难以摆脱毒品的控制。
二、接案过程。
我第一次见到阿强的时候,他整个人看起来萎靡不振,眼神空洞。
那是在社区戒毒中心,我作为禁毒社工被分配负责他的个案。
我主动跟他打招呼:“嗨,阿强,我是你的社工[我的名字],以后我就陪着你一起打这戒毒的仗啦。
”阿强只是淡淡地看了我一眼,没说话。
我心里明白,他对我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人肯定充满了怀疑和抵触。
三、预估问题。
1. 生理依赖。
阿强吸毒多年,身体已经对毒品产生了很强的生理依赖。
戒毒初期,他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比如头疼、失眠、浑身酸痛等,这是他戒毒路上的一大“拦路虎”。
2. 心理障碍。
由于吸毒导致的社会关系破裂,阿强内心极度自卑和孤独。
他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被家人和朋友抛弃,对未来没有信心,缺乏戒毒的内在动力。
3. 社会支持系统缺失。
家人对阿强失望透顶,不愿再与他有过多联系;朋友也都远离他。
在戒毒过程中,他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支持网络,这使得他更容易在遇到困难时重新陷入毒品的怀抱。
四、服务计划。
1. 短期计划(1 3个月)帮助阿强缓解戒毒初期的生理不适。
我联系了社区的医疗资源,为他安排定期的身体检查和必要的药物辅助治疗,就像给他的身体来一场“大检修”。
与阿强建立信任关系。
我经常去看望他,和他聊天,从他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比如他以前喜欢的足球。
我会跟他聊最近的球赛,哪个球队踢得精彩,慢慢地,他开始愿意跟我多说几句话了。
2. 中期计划(3 6个月)开展心理辅导。
我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阿强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帮助他正视自己的过去,克服自卑心理。
我还鼓励他写日记,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都写出来,就像给心灵来一次大扫除。
吸毒人员个案撰写范文
吸毒人员个案撰写范文标题:吸毒人员个案撰写引言:吸毒是一种影响身心健康、破坏社会稳定的严重问题。
理解吸毒人员的个案,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吸毒问题的复杂性,并从中寻求解决之道。
本文将撰写一个吸毒人员个案,分析其成因、影响以及可能的干预措施。
案例:李某,男性,30岁,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企业担任高级销售经理。
28岁那年,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他开始尝试吸毒。
最初,他只是偶尔在派对上使用毒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对工作也逐渐丧失了兴趣。
他的毒瘾不断加重,社交圈子也逐渐变得与吸毒有关。
由于频繁缺勤,李某被公司解雇,并开始频繁借贷以供毒品消费。
他的家庭关系也逐渐破裂,妻子对他的吸毒行为感到绝望,最终选择离婚。
成因分析:1. 工作压力:李某在工作中承受巨大的压力,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导致了身心疲惫,他寻求毒品的消遣与逃避。
2. 社交圈子:李某的社交圈开始与吸毒者接触,这些人为他提供了获取毒品的渠道,使他不断堕入深渊。
3. 心理压力:吸毒的暂时快感给予了李某短暂的满足感,他渐渐依赖于毒品来应对他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同时也导致他对事物的价值观产生扭曲。
影响分析:1. 健康问题:毒品滥用对身体产生严重的危害,长期吸毒可能导致器官功能受损、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2. 职业问题:吸毒导致李某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并丧失了职业发展的机会,给他的经济状况带来极大困扰。
3. 家庭问题:吸毒影响了李某与妻子的关系,最终导致离婚,给家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干预措施:1. 戒毒治疗:李某应该接受专业的戒毒治疗,通过戒毒师的指导和药物辅助戒毒,帮助他戒除毒瘾。
2. 心理支持:提供给李某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恢复对生活的信心和积极的心态。
3. 职业重建:帮助李某重新找到适合的工作,并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机会,为他重新走上正轨提供支持。
4. 社会支持:李某可以参加吸毒康复小组,与其他戒毒者互相支持和交流经验,帮助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
戒毒社会工作案例
戒毒社会工作案例一、案例背景。
阿强,男,35岁,曾经是一个有着幸福小家庭的普通男人。
他原本在一家工厂上班,虽然收入不算特别高,但也能维持家庭的生计。
在一次朋友聚会中,他接触到了毒品。
刚开始,他只是出于好奇尝试了一下,可这一试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从此陷入了毒品的深渊。
阿强吸毒后,整个人都变了。
他无心工作,经常旷工,最后被工厂辞退。
家里的积蓄也被他一点点掏空,用来购买毒品。
他的妻子多次苦劝无果,带着孩子离开了他。
家庭的破裂没有让阿强醒悟,反而让他更加自暴自弃,每天就只想着怎么搞到钱去吸毒。
二、介入过程。
1. 建立关系。
我第一次见到阿强的时候,他瘦得皮包骨头,眼神空洞无神,整个人就像行尸走肉一样。
我心里想着,这个男人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折磨才变成这样。
我走到他面前,没有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而是像朋友一样坐在他旁边,递给他一瓶水,说:“兄弟,我知道你现在可能不太想和人说话,但我想和你聊聊,我是来帮你的,不是来指责你的。
”阿强一开始很抵触,看都不看我一眼,但是我没有放弃,就一直在那和他唠家常,从天气到他小时候的趣事(这些我事先做了调查)。
慢慢地,他开始有了一点反应,哼了几声算是回应我。
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就像破冰之旅,虽然只裂开了一点点缝,但总算是有了希望。
2. 评估需求。
通过和阿强进一步的交谈以及从他家人、朋友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我发现他目前最大的需求就是戒毒,但是他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去做到。
而且他还面临着经济上的困境,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身体因为吸毒也变得很虚弱。
另外,他内心其实非常孤独,虽然是他自己的错导致家庭破裂,但他还是渴望家人的原谅和陪伴。
3. 制定计划。
我给阿强制定了一个三步计划。
第一步,先帮助他进行身体的康复。
我联系了当地的一家戒毒康复中心,那里有专业的医生和设备,可以帮助他戒除毒瘾并且调养身体。
第二步,在他身体逐渐恢复的过程中,给他安排一些职业技能培训。
毕竟他以后要重新融入社会,得有一技之长。
实验综合性教育戒治案例分析:运用“七步工作法”帮助后续照管人员王某重建生活信心的案例
【案例背景】为进一步加大衔接帮扶工作探索力度,发挥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专业优势,延伸矫治手臂,提升解戒人员操守保持率、降低复吸率,天津市戒毒管理局依托各区海河阳光爱心家园成立社戒社康指导站并派驻民警,对解戒人员开展后续照管工作。
【案例基本情况】后续照管人员王某,44岁,小学文化,离异,农村居住,无正当职业,育有一子,母亲长期卧病在床。
王某曾是一名大货车司机,因长期跑长途身心疲惫,后听损友蛊惑说冰毒可以提神,自此王某染上毒瘾,一发不可收拾,把家底全部花光,为了筹集毒资,他把房屋、车辆全部变卖,亲戚朋友被借了一遍又一遍,妻子与其离婚,亲戚朋友都躲着他。
2019年11月,王某因吸毒被责令强制隔离戒毒,2021年11月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回到户籍所在地执行社区康复。
王某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工作人员态度极为恶劣,开口就骂,完全不配合工作。
通过谈话得知王某担心自己吸毒影响到儿子就业;担心家人和亲戚朋友责怪、疏远他,为此背负了沉重的思想负担,思想压力骤增,心理上也产生了较大变化,变得敏感、易怒、沉默消极。
【方案制定】宝坻大队派驻民警和工作站禁毒专干召开了专题联席会议,针对王某的现实表现进行了综合研判,并制定教育矫治方案。
宝坻派驻大队充分发挥队建制优势,将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总结出来的先进工作范法灵活运用到后续照管工作上,使用“看、问、谈、解、讲、管、帮”七步工作法对其进行教育矫治:通过观察王某心理状态、询问现实情况、开展谈心谈话、纾解不良情绪、讲解毒品危害、加强管控监督、净化朋友圈、帮助重建家庭支持系统等措施,使其坚定戒治信心,努力回归社会,以更好的状态面对生活,【方案实施】(一)看。
通过首次接触,派驻民警观察到王某表现出紧张、焦虑、自责的心理,对周边环境变化和交谈内容非常敏感,派驻民警为缓解其紧张情绪,向其耐心讲解了后续照管政策,使其明白后续照管的意义是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派驻民警是帮助他克服困难、渡过难关的,使其放下戒备心理,并积极配合派驻民警的工作。
戒毒学员教育矫治个案之欧阳家百创编
四大队教育矫治个案欧阳家百(2021.03.07)一、基本情况:强戒人员,男,1988年07月出生,汉族,小学文化程度,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湖北省天门市九真镇杜场村五组3号。
自2009年开始吸毒,曾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释放后再次吸食毒品,于2016年5月4日在海珠区被查获,因吸毒成瘾被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区分局决定强制隔离戒毒贰年,戒毒期限从2016年5月4日至2018年5月3日止,于2016年5月6日送强制隔离戒毒所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入所当天,在对新学员进行摸底谈话时,郭超言语不多,对于干警提出的问题或迟疑,或沉默,即使有回答也是只言片语,言之甚少,性格极其内向。
在谈话过程中,干警掌握的情况是,郭超家中共姐弟三人,郭超最小。
因为是家中最小的男孩,他自幼在父母与姐姐百般的呵护下成长,可谓是视若珍宝。
据其母亲在探访中提到,郭超在吸毒前很正常性格也很开朗,吸毒后整个人都变了,变得沉默寡言,不与人沟通,连之前的朋友也不来往。
由于自身性格的封闭,入所后几乎没有什么朋友的郭超经常一个人在宿舍的床上发呆,自言自语,并作出一些不同于其它学员的怪异举动。
对此,大队教育副大队长XX、教育干事XX、管理干事XX、包干干警xxx和其所在中队的民警曾先后多次找其谈话,了解其情况并鼓励他。
在民警的关心与支持下,一度看到了他脸上淡淡的笑,但好景不长,由于自身性格上的缺失,导致他积极向上的态度仅仅维持了一周左右便又恢复了原样。
在2017年1月12日,郭超在活动室看电视时,因口角殴打他人,幸得值班及时拉开才没造成严重后果;此事后,郭超被放到五楼做单独反省,冷静下来后郭超表现稍微正常,民警再找他谈话,虽然也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谈话的效果和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弱了。
在2017年2月20日,郭超在大队一楼架空层因跟在他后面的学员不小心踩到他的脚,他即回身打人,后经回看监控,发现郭超打人时情绪非常激烈,三个值班同时拉才拉得开。
当天,大队紧急召开安全形势研判会。
最新戒毒人员个案分析7资料
个案分析毒品——这一令人心惊胆颤的词汇,在人类交流语言中出现的那一刻起,就给整个世界和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伤害。
无数个家庭,乃至每一个吸毒者都经受着它所带来的种种不幸,心理和生理上受到了巨大摧残。
“一朝吸毒,终生戒毒”,这是吸毒人员的共识。
屡戒屡吸,周而复始,使戒毒人员痛苦、悲观、迷茫……。
因为吸毒,很多吸毒人员可谓是众叛亲离,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朋友,因而戒毒人员往往把戒毒所当作是自已的新家,把管教民警当作是老师,是朋友。
因而我们民警不能抛弃,不能放弃她们,我们要用真情去感化,用真意去复苏,用真爱去关怀……。
XXX,汉族,41岁,文盲,家住XXX县XXX乡XX村XXX 组X号。
因吸毒被XX县公安局决定强制隔离戒毒2年。
她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不爱言谈,勤劳,文化素质较低且法律观念淡薄;家庭不幸福,丈夫曾劳教过三次,多年没回过家如今已了无音讯,有一子一女,女儿在外打工至今仍没取得联系。
她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给该员造成了吸毒的客观因素。
从入所以来该员的表现一直比较不错,积极参加习艺劳动,安心戒毒。
大队民警按照矫治目标和不同阶段要求,采取因人而异的思想道德教化和心理疏导。
承认并尊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个体差异,在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突出针对性和灵活性,做到因人施教。
根据她的思想意识、法律基础、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和心理健康状况,在不同阶段,因势利导,加之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因而戒毒效果显著。
然而家庭的又一次变故使她戒毒矫治生活得到巨大冲击。
该员打电话回家,得知其儿子和女朋友谈恋爱因感情纠纷闹分手,而其儿子觉得女方谈恋爱期间花了自己不少钱于是要求退还,女方不依,双方达不到共识遂男方将女方告上法庭。
打官司结果法官判决男方败诉,其认为法院判决不公,于是一气之下杀死了法官并被判处死刑。
得知这一情况后该员心灵受到重大创伤,对于她来说儿子就是她的希望她的未来是她心灵的寄托和安慰,而如今儿子已经在死亡边缘徘徊。
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工作个案
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工作个案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工作个案一、引言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工作是一个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的领域。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毒品滥用问题日益严重,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为了帮助戒毒人员重返社会,必须进行有效的教育矫治工作。
本文将探讨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工作的个案,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个案背景在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工作中,个案是非常重要的。
个案是指对某一戒毒人员的独立研究和评估,以了解其毒瘾程度、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矫治计划。
在本个案中,我们将以张某(化名)为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张某是一个36岁的男性,长期吸毒导致身体虚弱,社会关系破裂,失去工作,并且无法独立生活。
他的毒瘾问题已经严重到了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和人际关系,因此他被送入戒毒所进行强制戒毒治疗。
三、个案分析1. 毒瘾程度评估张某的毒瘾程度属于重度,他已经有多年吸毒史,并且无法自行控制自己的欲望。
这需要我们制定一套更为严格的戒毒治疗计划,以帮助他戒除毒瘾。
2. 家庭背景评估张某的家庭背景并不稳定,他的父母离异,母亲对他的疏于教导,缺少亲情和爱的关怀。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依赖毒品来填补内心空虚。
3. 社会环境评估张某的社会环境也属于不良,他曾经与毒贩有过交往,社交圈子中多为瘾君子和违法分子。
这种不良的社会环境使得他更难脱离毒品的诱惑。
在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矫治计划时,需要综合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因素。
四、教育矫治策略在制定张某的教育矫治计划时,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到他的毒瘾程度、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并制定一系列的教育矫治策略。
下面是一些建议:1. 戒毒治疗程序:采用系统的戒毒治疗程序,包括身体戒毒、心理矫治、社会适应等环节,逐步减少对毒品的依赖。
2. 心理支持:提供持续而有效的心理支持,帮助他解决内心的问题,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减少对毒品的渴望。
3. 社区重建:帮助张某重新融入社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避免再次陷入不良的社交圈子。
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工作个案
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工作个案一、引言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工作是指对吸毒成瘾者进行教育和矫治,帮助他们戒除毒瘾,重新融入社会。
本文将通过一个个案,探讨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工作的重要性、方法和效果。
二、个案介绍1. 个案背景李某,男,30岁,吸毒成瘾者,曾多次因吸毒被警方处罚。
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自责和无助,希望能够戒毒并重新开始一段健康的生活。
2. 个案分析李某的吸毒问题源于他的朋友圈子,他的朋友们都是吸毒者,他们之间的交往导致了他的毒瘾加重。
此外,李某也存在心理问题,他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失望和无助,吸毒成为他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三、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工作方法1. 个案评估在进行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对个案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了解个案的吸毒情况、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网络等,为后续的矫治工作提供依据。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吸毒史的详细记录 - 家庭和社会背景的了解 - 心理评估,包括对个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 社会支持网络的评估,包括个案的家庭、朋友、社区等资源2. 戒毒计划制定根据个案评估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戒毒计划。
戒毒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 戒毒方法选择,如冷静戒毒、替代疗法等 - 戒毒时间安排,包括戒毒期限和戒毒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 - 心理支持方案,如心理咨询、心理干预等 - 社会支持方案,如家庭支持、社区帮助等3. 戒毒过程中的教育矫治工作戒毒过程中的教育矫治工作是帮助戒毒人员认识毒品的危害,改变他们的吸毒观念和行为。
具体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 提供毒品知识教育,让戒毒人员了解毒品的危害性和社会影响 - 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帮助戒毒人员解决心理问题和负面情绪 - 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戒毒人员重新融入社会 - 组织戒毒人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4. 后续跟踪和支持戒毒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戒毒人员需要长期的支持和跟踪。
在戒毒结束后,应继续关注戒毒人员的生活和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汇报之欧阳治创编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汇报之欧阳治创编欧阳治是一位社工工作多年的经验丰富的社工,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他的一起典型个案,以展示他的工作技巧和专业能力。
案例背景:小华是一位15岁的中学生,他来自一个单亲家庭,与母亲一起生活。
小华的母亲因为长期失业,经济状况较为困难。
而小华在学校表现平平,疏于学习,经常休学。
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老师介绍了小华的情况给了欧阳治,希望欧阳治能够帮助他改善学习和生活问题。
目标:1.帮助小华提高学习成绩,降低休学率2.支持小华家庭,改善经济状况行动:1.第一步,了解问题:欧阳治首先与小华展开谈话,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日常生活等。
通过访问他的母亲和学校老师,欧阳治进一步了解到小华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无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2.第二步,建立信任关系:欧阳治通过与小华的谈话,表达对他的理解和关心,让小华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和关心的。
同时,欧阳治尊重小华的意见和决策权,与他共同制定行动计划。
3.第三步,制定行动计划:根据小华的需求和目标,欧阳治制定了以下行动计划:-帮助小华制定学习计划,指导他制定学习目标和提供学习方法;-邀请志愿者教师帮助小华补习,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上门拜访小华的家庭,了解经济状况,提供经济援助和就业指导;-倡导和组织校内外的资助和援助机构为小华提供帮助。
结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小华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休学率明显下降。
小华的母亲找到了一份工作,经济状况得到改善。
此外,小华还获得了资助机构的帮助,他们为小华提供了免费的辅导课程和学习资源。
总结:通过欧阳治的专业工作,小华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
欧阳治通过与小华和他的家庭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了学习和经济问题。
他的工作充分展示了社工的专业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为小华提供了可持续的支持和帮助。
吸毒人员个案分析
吸毒人员个案分析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强戒人员郭某某个别教育矫治方案一、基本情况郭某某,男,汉族,1972年9月6日出生,某县人,初中文化程度,未婚,户籍所在地:某县城镇派出所,家住某县供销社家属院1单元1号,无固定职业。
2011年2月14日因吸食毒品被石市公安局决定强制隔离戒毒两年,戒毒期限自2011年2月14日—2013年2月13日。
二、主要成长经历该学员1972年9月出生于某县,1980年-1988年在某县中学上学至初中毕业,1988年-1990年在某县做服装生意,1990年-2008年10月在家待业,2008年10月-2010年9月因吸毒在五家渠下泉子劳教所服教。
2010年9月-2011年2月无业。
三、违法事实2011年2月12日中午14时许,郭某某在某县文化路“大众洗浴”对面一网吧内用注射的方式吸食海洛因。
四、现实表现该强戒人员入所时戒毒态度不够端正,自称患有艾滋病、肺结核及丙肝,并以此为由不积极参加入所教育课程。
在管教民警对其进行耐心帮教后,目前戒毒态度较端正,能够积极参加学习和训练,并按时完成规定的任务。
在思想认识方面,能正视自己吸毒给社会、给家庭、给自己身体带来的危害。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一)、对彻底戒断毒品没有信心。
毒瘾好戒,心瘾难除,郭某某在第一次劳教戒毒后就很想彻底的戒除毒瘾,可是在出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又经不住毒品的诱惑和其他吸毒人员的劝说复吸上了。
两年强戒生活,生理毒瘾可以戒除,但是心里上对毒品海洛因的依赖却没有信心完全戒除。
(二)、担心走入社会后,难以走出“毒友圈”,戒毒先戒友,要想摆脱毒品海洛因的心瘾困扰就必须从自己的“毒友圈”里走出来。
这是大多数吸毒人员都难以做到的。
一方面是亲戚朋友的疏远,另一方面是脆弱的心理防线和“毒友”的诱惑。
(三)、担心亲戚朋友、社会健康群体的鄙视。
运用阳明心学促进戒毒人员积极戒治的 教育戒治案例
文章标题:运用阳明心学促进戒毒人员积极戒治的教育戒治案例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毒品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针对戒毒人员的教育戒治工作变得尤为重要,而阳明心学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哲学内涵的心学理论,具有促进戒毒人员积极戒治的潜力。
本文将通过探讨一实际案例,分析运用阳明心学促进戒毒人员积极戒治的教育戒治案例,来进一步探讨阳明心学在戒毒教育中的应用。
二、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该案例涉及一名毒品成瘾多年的戒毒人员,由于长期的毒品依赖,其身心状态已经严重受损,戒毒意愿较低,面临着严峻的戒治挑战。
在此背景下,教育戒治工作者引入了阳明心学的理论来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
2. 阳明心学在案例中的应用教育戒治工作者首先通过渐进式的教育方式,向戒毒人员介绍阳明心学的基本观念和原理。
在此过程中,强调阳明心学强调心性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内在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即使在犯错误或沉沦的状态下,内在的善良本性依然存在。
这种理念的灌输逐渐打破了戒毒人员对自我的否定,激发了其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3. 效果评估与总结在阳明心学的教育戒治下,戒毒人员逐渐从消极的心理状态中走了出来,开始积极参与戒治活动并保持稳定的康复状态。
通过对案例的实际观察和量化数据的统计,可以看出阳明心学对于促进戒毒人员积极戒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个人观点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阳明心学在教育戒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戒毒人员重建自我认知,树立积极的人生信念,还能够引导他们从内心深处找到力量和勇气,克服毒瘾,实现自我救赎。
在今后的戒毒教育戒治工作中,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阳明心学的理论和实践,为更多的戒毒人员带来希望和改变。
四、总结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了一起运用阳明心学促进戒毒人员积极戒治的教育戒治案例,从中可以看到阳明心学在戒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阳明心学的理论和实践不仅可以帮助戒毒人员理清内心的迷惑和矛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还能够引导他们找到内心的力量,战胜毒瘾,重返社会。
戒毒人员个案分析7之欧阳法创编
个案分析毒品——这一令人心惊胆颤的词汇,在人类交流语言中出现的那一刻起,就给整个世界和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伤害。
无数个家庭,乃至每一个吸毒者都经受着它所带来的种种不幸,心理和生理上受到了巨大摧残。
“一朝吸毒,终生戒毒”,这是吸毒人员的共识。
屡戒屡吸,周而复始,使戒毒人员痛苦、悲观、迷茫……。
因为吸毒,很多吸毒人员可谓是众叛亲离,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朋友,因而戒毒人员往往把戒毒所当作是自已的新家,把管教民警当作是老师,是朋友。
因而我们民警不能抛弃,不能放弃她们,我们要用真情去感化,用真意去复苏,用真爱去关怀……。
XXX,汉族,41岁,文盲,家住XXX县XXX 乡XX村XXX组X号。
因吸毒被XX县公安局决定强制隔离戒毒2年。
她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不爱言谈,勤劳,文化素质较低且法律观念淡薄;家庭不幸福,丈夫曾劳教过三次,多年没回过家如今已了无音讯,有一子一女,女儿在外打工至今仍没取得联系。
她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给该员造成了吸毒的客观因素。
从入所以来该员的表现一直比较不错,积极参加习艺劳动,安心戒毒。
大队民警按照矫治目标和不同阶段要求,采取因人而异的思想道德教化和心理疏导。
承认并尊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个体差异,在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突出针对性和灵活性,做到因人施教。
根据她的思想意识、法律基础、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和心理健康状况,在不同阶段,因势利导,加之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因而戒毒效果显著。
然而家庭的又一次变故使她戒毒矫治生活得到巨大冲击。
该员打电话回家,得知其儿子和女朋友谈恋爱因感情纠纷闹分手,而其儿子觉得女方谈恋爱期间花了自己不少钱于是要求退还,女方不依,双方达不到共识遂男方将女方告上法庭。
打官司结果法官判决男方败诉,其认为法院判决不公,于是一气之下杀死了法官并被判处死刑。
得知这一情况后该员心灵受到重大创伤,对于她来说儿子就是她的希望她的未来是她心灵的寄托和安慰,而如今儿子已经在死亡边缘徘徊。
禁毒征文之欧阳光明创编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欧阳光明(2021.03.07)学校:鲖城镇冷庄小学班级:六年级一班姓名:陈奥宇指导教师:高红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毒品,是一个无情的魔法师,掌握着你的命运,让你穷就穷,让你瘦就瘦,让你……“珍惜生命,远离毒品”这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筑起坚固的防毒长城。
毒品可真是臭名远扬。
那一个国家的人民会不知道它呢?就连幼儿园的小宝贝都明白要远离毒品。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许多关于毒品的故事。
有一位大姐姐,因为父母离婚结识了几个混混朋友,而她的朋友就是吸毒的人。
最终,她还是经不住朋友的诱惑,进入了吸毒这个泥潭,并且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有一位阿姨,因为经常光顾酒吧和迪厅而开始接触毒品、吸食毒品,并且无法自拔。
直至为了毒品而倾家荡产,还是不思悔改……这些故事在我的心里生了根,让我更加坚定地认为要远离毒品。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却怀疑了。
那只不过是几克十几克的药粉,那只不过是几个小块,那只不过是几张锡纸,哪里会有那么大的危害,不会是大人们夸大其词吧。
可当我查了资料后,才明白——毒品果然名不虚传。
毒品,相对于传统毒品海洛因、鸦片而言,只要是人工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的毒品,是由国际法律所管制的叫做新型毒品。
一些天天梦想成暴发户的人,就会不顾一切的花大价钱去吸毒,最后妻离子散,人财两空,而自己瘦骨嶙峋,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在我记忆中,在清朝时,传过一首民谣:“烟枪一支,打的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锡纸半张,烧尽田产房廊,不见火光冲天。
”可见鸦片对人的危害有多大呀!现在这个世界上,又发明出了新的毒品——摇头丸,这种毒品的伤害力很大,人如果吃了摇头丸,身体会兴奋不已,像吃了兴奋剂一样,狂跳,最终因兴奋过度而死。
吸毒会给人带了很大的副作用。
比如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等。
而且,他们会有精神障碍与变态,甚至还会损伤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同时,吸毒对社会也有极大的危害。
戒毒康复人员回社会的途径和思考之欧阳光明创编
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的途径和思考欧阳光明(2021.03.07)摘要:吸毒人员是否真正戒毒,不仅仅是在强戒所表现如何,更重要的是回归社会后能否保持节操,彻底解除毒瘾,终生不再复吸。
当前强戒所对戒毒人员教育、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戒毒人员在强戒所封闭的环境中戒断率达到100%,但戒毒人员回到社会后,没有了像戒毒所封闭环境的保护,很多吸毒者又走上复吸的道路。
因此,研究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的途径问题,以期实现降低吸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复吸率非常有意义。
关键词: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途径《禁毒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戒毒工作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新阶段,尤其是司法改革后,各地新改建的强制隔离戒毒所根据自身情况研究制定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教育模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但很多强戒所注重所内管理,对戒毒人员的在所内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要求严格、教育到位,但是对其回归社会后的生活、工作、心理以及是否融入社会关注较少,缺乏对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跟踪了解,对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管理工作进行探讨,以期为优化当前的戒毒矫治工作,使戒毒人员能顺利融入社会提供借鉴。
一、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面临的问题。
戒毒康复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最重要一方面就是能够有稳定、正当的生活来源,通过自己的劳动能够得到物质回报,并从中体验到自己的价值。
再一个能够得到社会及家庭的支持和接纳,人际交往正常,体验到认同感及归属感。
还有就是个体能够正确对待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保持自信、自尊、自强。
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当前影响戒毒康复人员顺利回归社会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家庭因素家庭对戒毒人员的态度、教育方式以及结构功能缺陷都是造成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难的重要因素。
很多家庭对戒毒人员吸毒行为很反感,戒毒人员因吸毒曾给其家庭造成巨大的精神伤害及经济损失,现实中,因吸毒而导致的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现象屡见不鲜,很多亲人都曾受到戒毒人员的欺骗,不少亲人伤透了心,恨不得与其一刀两断,家人的态度,使戒毒康复人员在回归后很难处理与家人的关系,致使融入家庭生活困难,家庭的冷漠,使戒毒康复人员在家庭中得不到归属感,难以回归社会。
戒毒人员 某教育转化个案
戒毒人员某教育转化个案戒毒人员某教育转化个案【案例背景】“一次吸毒,终生戒毒”,毒品不仅严重摧残人类健康,助长暴力和犯罪,而且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禁毒戒毒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吸毒者在长期与毒品接触的过程中,心理、生理和行为特征都会逐渐与常人表现的截然不同。
戒治工作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戒治,关怀救助的,只有考虑到个体差异,综合运用多种教育矫治手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才能逐步实现对特定人员的教育转化,更加有效提高教育矫治质量。
本次案例中综合运用了个别谈话教育、心理咨询、课堂化教育等教育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对戒毒人员某某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促进教育矫治效果。
【案例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分析刚入所时,某某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在所大队里他不经常和人打交道。
对于同班戒毒人员也不过多交流,民警谈话也是一问一答,在某些问题方面更是沉默以对。
面对戒备心如此重的戒毒人员,民警留心关注,并多次与其谈话。
在多次谈话后,民警了解到他的基本家庭情况:家里还有爸爸、老婆、儿子三人,家里关系并不融洽,爸爸脾气非常暴躁。
据某某所说,爸爸十分严肃,有次放学回家回晚了,没来得及解释就一耳光扇过来了,还让他一直跪着不许吃饭。
由于这次事件,爸爸给他造成了心理阴影,也让家庭关系一直不好。
妈妈最初是一味的妥协,后来也受不了爸爸的粗暴对待同爸爸离婚,让某某本人在原生家庭中不幸福。
再次谈话时,民警了解到其后的人生经历。
因为家里环境不好,没钱供某某上学,他执意辍学,外出打工赚钱养家。
某某也许诺自己,就要努力活的更好,坚决以后独立生活,不想再回家面对爸爸。
由于学历只有初中学历,他只有打零工,帮忙端盘子,去工地上搬砖、切管子,后来到了一家***,在***做了很长时间,也学习了一些花草苗木的种植栽培和护理的技术,后来从***出来后自己也开始做苗木绿化生意。
其后几次谈话,对某某的吸毒经历做了深入了解,某某07年与他老婆相识并结婚,在婚后一年多有了孩子,他说他很爱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老婆却不愿意多说。
禁毒教育宣传资料之欧阳索引创编
禁毒教育宣传欧阳索引(2021.02.02)阿芙蓉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吞噬人们的肉体和灵魂,直接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
阿芙蓉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时至今日,阿芙蓉这场来势凶猛的世纪之患正无情地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对此做些介绍:一、什么是阿芙蓉?阿芙蓉的危害性主要表示在哪些方面?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阿芙蓉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年夜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阿芙蓉的危害,可以归纳综合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1)阿芙蓉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阿芙蓉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法,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阿芙蓉问题渗透和腐化政权机构,加剧败北现象;(4)阿芙蓉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年夜的经济损失。
二、阿芙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具有依赖性;(2)具有不法性;(3)具有危害性。
三、什么是吸毒? 吸毒的方法有哪些?吸毒,就是不法吸食、注射阿芙蓉的违法行为。
吸毒的方法主要有:烟吸、烫吸、鼻嗅、口服、注射五种罕见方法。
(1)烟吸。
将阿芙蓉掺入烟丝,通过吸烟将阿芙蓉吸入体内。
(2)烫吸。
将海洛因放在铝箔纸上或金属匙上,下面用火加热,阿芙蓉升华为烟雾,吸毒者用力吸吮缕缕青烟,又称为吸烫烟。
(3)鼻嗅。
又称鼻吸。
用管瞄准鼻孔,通过鼻粘膜将阿芙蓉吸入。
(4)口服。
口服多为阿芙蓉的片剂,如口服冰毒片、摇头丸等。
(5)注射。
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
四、招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根据调查,招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好奇心驱使在调查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
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寻找安慰吸毒时髦、气派、富有,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老板,认为该享受的全体验过了,抽一口,不枉来一世。
可这一抽上,富有很快酿成贫穷,百万财主沦为乞丐多不堪数。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汇报之欧阳文创编
解开枷锁,放飞梦想——个案工作案例报告一、个案背景(一)基本资料案主:阿辉性别:男年龄:14岁(二)个案来源案主在学校心理报纸上看过社工的介绍,主动到社工室寻找社工。
(三)背景资料1.情绪状况。
服务对象是一名初三学生,马上要面临中考,因为成绩一直不理想,每次的测验成绩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从而担心自己的中考成绩也不理想,经常会有一些焦虑紧张的情绪出现。
加上家庭成员给予其压力,时常会感到烦躁不安。
2.家庭资料。
服务对象父亲早逝,家庭主要靠母亲来承担,抚养其姐弟三人上学,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服务对象姑丈对服务对象家庭较为关心,经常为其家庭提供意见甚至做决定,服务对象犯错误或者成绩不理想时会给予教育批评。
母亲和姑丈对服务对象的期望较高,希望他能考入高中,成绩不理想时会责备服务对象。
母亲因为平时较忙,丢失东西时会误会服务对象,以致服务对象和母亲发生争吵。
服务对象两个姐姐均在上学,比较关心服务对象的成绩,成绩不理想时会批评,但是也会提供学习辅导。
3.人际关系。
该服务对象性格偏内向,平时话语不多。
在学校和同学的交流不多,和班级同学关系一般,平时班级里面关系较好的有两个,曾经因为和某一位同学产生误会,认为对方一直对他有意见。
在家庭里面和母亲和姐姐的交流不多,最多集中在学习方面,服务对象的想法一般不会告知家庭成员,认为他们不支持,也不理解。
4.行为表现。
该服务对象考试时会产生焦虑不安的状况,特别是试卷的前半部分不会做时,往往会带着紧张焦虑的心态考试,导致最后成绩更加不理想。
5.支援网络。
该服务对象的母亲、姐姐以及姑丈等家庭支援网络;班级里的两位关系较好的同学,平时服务对象会和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问题分析(一)理论基础艾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法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
萨提亚的联合家庭治疗模式非常强调家庭的沟通,她认为,家庭沟通的形式其实反映了家庭成员各自的自尊程度,沟通的不良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沟通技能的不足,而是因为家庭成员自尊程度的偏低,由此导致沟通过程中心日偏离,也就是内心所想和行为所示的背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案分析
欧阳光明(2021.03.07)
毒品——这一令人心惊胆颤的词汇,在人类交流语言中出现的那一刻起,就给整个世界和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伤害。
无数个家庭,乃至每一个吸毒者都经受着它所带来的种种不幸,心理和生理上受到了巨大摧残。
“一朝吸毒,终生戒毒”,这是吸毒人员的共识。
屡戒屡吸,周而复始,使戒毒人员痛苦、悲观、迷茫……。
因为吸毒,很多吸毒人员可谓是众叛亲离,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朋友,因而戒毒人员往往把戒毒所当作是自已的新家,把管教民警当作是老师,是朋友。
因而我们民警不能抛弃,不能放弃她们,我们要用真情去感化,用真意去复苏,用真爱去关怀……。
XXX,汉族,41岁,文盲,家住XXX县XXX乡XX村XXX 组X号。
因吸毒被XX县公安局决定强制隔离戒毒2年。
她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不爱言谈,勤劳,文化素质较低且法律观念淡薄;家庭不幸福,丈夫曾劳教过三次,多年没回过家如今已了无音讯,有一子一女,女儿在外打工至今仍没取得联系。
她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给该员造成了吸毒的客观因素。
从入所以来该员的表现一直比较不错,积极参加习艺劳动,安心戒毒。
大队民警按照矫治目标和不同阶段要求,采取因人而异的思想道德教化和心理疏导。
承认并尊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个体差
异,在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突出针对性和灵活性,做到因人施教。
根据她的思想意识、法律基础、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和心理健康状况,在不同阶段,因势利导,加之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因而戒毒效果显著。
然而家庭的又一次变故使她戒毒矫治生活得到巨大冲击。
该员打电话回家,得知其儿子和女朋友谈恋爱因感情纠纷闹分手,而其儿子觉得女方谈恋爱期间花了自己不少钱于是要求退还,女方不依,双方达不到共识遂男方将女方告上法庭。
打官司结果法官判决男方败诉,其认为法院判决不公,于是一气之下杀死了法官并被判处死刑。
得知这一情况后该员心灵受到重大创伤,对于她来说儿子就是她的希望她的未来是她心灵的寄托和安慰,而如今儿子已经在死亡边缘徘徊。
这导致她情绪异常激动,思想包袱很重,整日忧心忡忡,寝食难安,担心其儿子目前的状况希望见到儿子最后一面,这种状态极其影响改造生活,如果不得到及时的解决以前的矫治成果也将化为泡影。
面对这种状况,大队民警多次和她进行谈话,对她进行关心和鼓励希望她坚强,勇敢面对生活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明显。
针对出现的此种情况,大队召开了队务会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价值和需求,尊重其人格和尊严,维护其合法权益,希望能够集思广益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运用心理学的专业方法和技巧,了解该员真实的思想状态,及时发掘可能存在的思想危机以及可能带来的现实危机,联系当地公安和法
院得到其儿子案件的最新进展并寻找各种有效的途径及时帮助该员。
最终得知其儿子死刑缓期执行,该员情绪得到些许稳定。
大队针对该员的情况制定如下矫治措施:
1、加强心理疏导,勉励该员只有认真改造早日戒掉毒瘾,才能争取早日与自己的儿子相见。
2、进行法律法规教育,通过其儿子的事情,一方面要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另一方面也要引以为戒,不能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3、在生活上予以关心,该员的丈夫已经很多年没有回家,自己的生活较为困难,因此在这个时候更应该关心该员,使她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干部的关怀,从而认真改造。
4、与其亲戚取得联系,通过共同帮教,稳定该员的情绪,尽量环节该员的思想负担。
5、加强夜间巡查力度,该员由于家庭变故,常常夜间难以入睡,为了防止该员突发事件,应加强巡查力度,观察该员的入睡情况,遇到该员有思想情绪时,及时予以开导。
通过以上的种种矫治措施,目前该员情绪基本得到稳定,改造生活也步入正轨,但是我们还应该加强对她的观察,注意其心理变化,挖掘其内心深处潜在的危机,加强心理疏导工作和思想道德教化。
通过这个个案我们明白帮助学员戒毒不光是要生理戒毒更重要的是心理毒瘾的戒除,当她们遇到生活上的挫折时转而向毒品来需求解脱以前所取得的成效可能会前功尽弃。
从这个案子得到以前几点启示
1、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应该冷静的思考,避免因冲动引起的灾难,因为冲动是魔鬼。
2、亲情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教育上也要充分利用亲情教育手段。
3、如何让学员信任你,就是切实的为他们考虑。
面对全世界禁毒、戒毒工作的严峻形势,我们还要加强完善戒毒矫治工作。
人的思想就是一个人的灵魂,思想指导人的行为,所以对吸毒人员的心理矫治永远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矫治”理念,有效地运用心理矫治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把一个个扭曲的灵魂扶回正途,重新塑造一个个拥有崭新思想的合格的中国公民,让所有吸毒人员从心理上彻底地、真正的珍爱生命,拒绝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