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doc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两大重要问题。
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成为了我们探讨的主题。
一、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1 生态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危害生态环境污染会影响经济发展。
首先,污染会对生产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加大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益。
其次,污染会加大人们的健康隐患,人们的质量下降,而且还会减少人们的经济效益。
1.2 生态环境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如果生态环境得不到保护,经济发展也不会长久。
由于生态环境不佳,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环境也受到了影响,这会影响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热情。
在环境质量问题较严重的地区,往往会影响产业的发展,因为人们所涉及的领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了产业的不断衰败。
1.3 生态环境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问题会不断地升级和加重,从而导致人们对社会行为的不断质疑,使信任感降低。
这样的话,社会就无法保持稳定,这会对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性2.1 经济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得到了显露。
生产、交通、建筑和居民生活等方面的高强度不断地加剧了环境的压力。
尤其是在重化工业、冶金、采矿等领域,要求排污量的限制过低,导致了环境污染的不断增加。
2.2 经济发展推动了自然环境的保护第一:资源的回收利用和节约。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科学利用资源也影响环境问题的出现。
例如,对废弃物、污水和污染的处理,能够建立基础设施系统和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
第二:采用清洁能源。
对于经济发展密集的国家和地区,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能够有效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第三:建立持续发展的理念。
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尊重环境保护,避免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灾难。
这个理念是自然环境长期保护的重要保障。
基于能值分析的青海省生态经济系统研究
2 能值指标构建与赋值
2 1 能值 理论 概述 .
能值分析理论是美国著名生态学家 H T ou . .d m创立 的。以能值为衡量单位 , 来研究生态 系统与人类社会经 济系统 , 定量分析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 的真实价值 以及 它们的关系 。其理论依据是 : 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 济系统都是具有耗散结构 的热力学等级 的系统 , 低级能 量向高级能量转化 和积累过程 中数 量衰 减、 序能增 强 、 质量跃迁 。能值转化率是衡量转 化过程、 等级 和质量 的 尺度 , 同类别 的能量可以通过乘 以太阳能值转 换率换 不 成 同一的太阳能值 , 从而加 以比较 。用客观的太 阳能耦 合 自然生态 系统 和社会经济 系统各种 能流 、 流 , 通 物 并 过能值/ 货币 比和能值一 货币价值 等指标 沟通能 物流和 货 币流及其 生态经济价 值。能 值的应用并 不是 要取代 货币 的市场功能 , 而是用来评估 自然资源对生态经济 系 统 的作用 , 是政策分析和决策研究 的有力手段 。
平均海拔 3 0 m左右 , 00 年均温 2C一 ℃ ,  ̄ 5 年降水量 2 5~ 5m; 0 i 海拔 4 0 m 以上 的青南高原属于青 藏高寒区 , l l 70 年
收 稿 日期 :2 0 0 6—1 1—2 ;修 回 日期 :2 0 1 0 7—1 0 1— 5
算的问题 , 从而大大促进 了对 自然生态 系统 和人类经济 系统能量研究的发展 。 , 为生态经济系统 的研究开拓
了一 条定 量 研 究 途 径 。 在 国 际 学 术 界 引 起 了强 烈 的反
但发展速度快 , 现已建立起 门类较 为齐全 的现代工业体
系, 在工农业 总产值中, 工业 占 8 %左右 。目前 , 0 形成 了 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水力发电业 、 色金 属业 、 化 有 盐 工业四大支柱产业 和冶金 业 、 医药制 造业 、 产品加 工 畜 业、 建材 业特 色优势 产业 的工业格 局 , 初具 规模 , 并 同 时, 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也得到相应发展。但 是青海 省 经济总量小 , 发展水平低 , 生态环境脆弱 。发展经济 、 保
浅谈青海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重点工作
浅谈青海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重点工作近年来,青海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已经成为该地区的重点工作之一。
由于青海省处于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区,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因此发展生态经济成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本文将围绕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重点工作进行阐述,探讨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一、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作为中国的“水塔”,青海省不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还具备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利用,青海省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加强生态保护成为了青海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重中之重。
在加强生态保护的青海省还应该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在生态效益相对集中的区域或要素上,实行生态保护补偿政策,鼓励各方面参与生态保护和修复。
二、深化生态产业发展,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作为青海省经济的新增长点,生态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潜力。
青海省应该深化生态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产业,推动绿色发展。
青海省可以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对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三、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作为青海省的特色产业之一,旅游业不仅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可以提升地方形象和知名度。
青海省应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青海省还应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景区建设和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形象青海省要想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就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形象。
这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青海省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风尚。
五、加强生态环境监管,严格保护生态安全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过程中,青海省还应该加强生态环境监管,严格保护生态安全。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及发展思考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及发展思考随着全球经济、社会和环境变化的加剧,人们对于如何平衡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关注。
生态经济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本文将从生态经济学的定义、特点、研究进展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剖析和思考。
一、生态经济学的定义和特点生态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全球化和全球经济增长的背景下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生态经济学的最基本的概念是:人类和环境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
生态经济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与传统经济学的不同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是“资源无限,生态环境不是经济问题”,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
生态经济学强调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环境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种重要基础。
2.强调可持续发展性生态经济学强调要维护环境的可持续性,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只有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也能保障未来的利益。
3.注重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学也强调保护环境,尤其是对污染、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的关注。
生态经济学主张要把环境成本纳入经济决策过程,并且通过市场机制和税收政策等手段,刺激创新和解决环境问题。
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进展生态经济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成为一个正在发展壮大的领域。
从研究内容出发,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研究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生态经济学强调要维护环境可持续性,揭示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如何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2.研究经济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生态经济学探讨了经济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本质,分析了经济增长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提出了如何构建“人、地、环”和谐发展模式的问题。
3.研究生态权益的保护和价值评估问题。
生态经济学要求人们将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并借鉴生态价值、生态效益、生态福利等理论,研究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估和权益保护问题。
西宁可行性研究报告样本
西宁可行性研究报告样本一、研究目的和背景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也是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和完善,西宁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城市,其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本报告旨在对西宁市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找出目前的发展瓶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以实现西宁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报告采用了问卷调查、文献综述以及实地考察的方法,收集了西宁市的经济数据、社会环境数据以及市民生活情况等相关信息。
同时,还联合了西宁市的政府部门、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和讨论。
三、西宁市的发展现状1.经济发展:西宁市是青海省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其主要产业包括畜牧业、旅游业、农业等。
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宁市的传统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2.社会环境:西宁市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市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城市的空气质量和交通拥堵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3.文化教育:西宁市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为薄弱,缺乏一流的文化机构和教育资源,制约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人才培养。
四、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1.经济问题:针对西宁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问题,建议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2.社会环境问题:提出了加强环境治理和交通规划,实施城市绿化和道路畅通等举措,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
3.文化教育问题:建议增加对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的投入,加快建设一流的文化机构和教育资源,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五、发展前景与政策建议1.经济发展前景:西宁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有望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
建议发展旅游业、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社会环境改善:提出了加强城市环境治理、推动城市绿化和交通规划等政策建议,以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3.文化教育发展:建议加大对文化机构和教育资源的投入,培育一批文化创意企业和高素质人才,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分析
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分析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因此,研究方法和应用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生态安全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分析1、生态环境评价生态环境评价是研究生态安全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生态系统的评价,分析生态环境的演变和变化趋势,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环境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野外调查、实地监测、遥感技术和模型模拟等。
其中,遥感技术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对广大区域的生态情况进行高效准确的评估和监督,有效地提高了生态环境评价的科学性和精度。
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研究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价,可以为环保决策提供参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生态效益分析和生态绩效评价等。
通过对各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价,可以更好地把握生态系统的功效和价值,建立良好的环保机制和制度,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3、环保法律体系建设环保法律体系建设是保障生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明确相关责任和义务,规范环保行为和环境管理,能够有效地维护生态安全,推进可持续发展。
环保法律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法规制定、法规实施和法律监督等。
通过完善环保法律体系,落实环保责任,促进行业自律,切实提高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的效果。
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分析1、经济可持续性评估经济可持续性评估是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各种经济活动的评价,分析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评估其可持续性,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方案。
经济可持续性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生命周期评价、影响评价、成本效益分析等。
通过对经济活动的全面评估,推进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2、生态足迹评估生态足迹评估是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
西宁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
西宁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牛海林【摘要】在构建西宁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及判断矩阵对西宁市2001-2010年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西宁市总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发展十分缓慢.最后针对西宁市具体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现实,提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期刊名称】《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33)004【总页数】9页(P80-88)【关键词】西宁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作者】牛海林【作者单位】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青海西宁8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4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而其发展是依靠对自然环境的掠夺和破坏来发展经济,这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
因此,城市在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城市生态系统,同时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缺失又反过来制约和限制了城市的发展[1]。
从目前的研究热点来看,如何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何充分论证和科学表征城市生态系统的现状,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量化,以及城市生态系统如何良性循环发展,从而实现城市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目前广大学者广泛关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2-3]。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把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与信息的高效利用高度复合起来,从而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
其核心是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构成城市生态复合系统,使之既能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条件,环境可持续是系统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社会可持续是系统发展的最终目的,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构建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6]。
笔者已经针对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演变趋势做了相关研究[7],但对其发展能力未做深入探讨。
西宁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何写
西宁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何写一、引言西宁作为中国青海省的省会城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宁市面临着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把握城市发展的机遇,制定符合西宁城市特点和实际的规划方案,有必要开展一份西宁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二、背景分析1. 城市发展现状西宁市是青海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青藏高原地区最大的城市。
目前,西宁市的人口规模较大,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能源消耗等。
2. 城市资源禀赋西宁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丰富的水资源、优质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同时,西宁市也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具有很强的区域辐射能力。
3. 发展机遇与挑战西宁市位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区域,承担着引领区域发展的重要使命。
同时,西宁市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的挑战。
三、可行性分析1. 城市规划与建设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西宁市需要加强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的优化升级,以及规划和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
2. 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西宁市需加大对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和高端化。
同时,还需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3.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西宁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西宁市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对江河湖泊和森林草场等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力度,同时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4. 社会民生改善在社会民生改善方面,西宁市需加强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社会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全球各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
在这个过程中,生态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变得愈发重要。
生态经济学将经济与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旨在推动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将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实践。
首先,生态经济学强调经济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传统经济学往往将经济增长作为最高目标,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影响。
而生态经济学则认为,只有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经济才能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学的观点是,经济系统是依赖于生态系统的。
没有健康的生态系统,就没有稳定的经济发展。
其次,生态经济学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再生利用。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资源的稀缺性变得越来越严重。
生态经济学通过研究资源的循环利用,提出了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例如,提倡绿色经济,鼓励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我们可以减少资源的过度消耗,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
此外,生态经济学还关注经济和社会的公平性。
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环境的问题,还涉及到经济的公正和社会的和谐。
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的增长应当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弱势群体。
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我们应当关注如何减少贫困和不平等,提高社会福利。
只有实现了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我们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并非只是理论上的构想,而是通过实践得以实现的。
在全球各地,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尝试采用生态经济学的方法,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些实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采用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方式,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的健康。
通过种植有机食品,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还可以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
其次,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同时降低碳排放。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它们是清洁能源的重要来源。
通过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可以减少对有限资源的压力,保护环境,同时创造就业机会。
西宁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演变趋势评价及对策研究
N U Ha-ne a ( e a m n o Bo g a Si c s Q nh i n e i , i n , i h i 10 6 I l f t i l D p r e t f i o i l c n e , ig a U i r t X n g Qn a 8 0 1 ) t l c e v sy i g
权 重 (, : c即 J
也 处于不 断调整 中。协 调度 就 是度 量 系统 之 间或 系统 内部
Ab ta t Thssud i d t ie a g n r ld srp in o h o r iae n e ewe n e o o n n io me ta d r ve re y te sr c i t y ame o gv e e a e cito n t e e o dn td id x b t e c n my a d e vrn n n e iw b f h il c re td me t n oeg c n mi n n i n na o r n tdi e d 1 ut emo e,t v lain s se fre oo ia n io - u rn o si a d frin e o o ca d e vr me tlc odiae nd x mo e. c o F rh r r hee au to y tm o c lgc le vrn me ta d te C O dn td id x b t e n io me ta d e o my o nn t r e eo e n n h O r iae n e ewe n e vr n n n c no fXiig Ciy we ed v lp d. Ev l in te d n y a c c a g so out r n sa d d n mi h n e f o t ec odnae n e ewe n e vr n n n c n my fo 1 9 o2 0 nXiig Ci r v lae yd v lp d mo e. Fn l h o r i td id x b t e n io me ta d e o o r m 9 9 t 0 5 i nn t wee e au td b e eo e d 1 ial y y,s e p- cfcc u tr e s r swee p tfr r a e n te e vrn na n o r iae c n mi e eo me tr ai fXi ig Ci . i o ne i m a u e r u o wad b s d o h n io me tla d c o dn td e o o cd v lp n e t o nn t l y y
青海藏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际 生 产 性 土地 面 积 ; 产 量 因 子 ; 为 地 区人 口数 。 为 N ( ) 态 经 济 持 续 性 的判 别 方 法 二 生 将 以上计 算 得到 的生 态足 迹 E F与 生 态 承 载 力 E C相 减 , 得到其差值 , 为 E E ooiaD f i 。 E 记 D( cl cl e e ) 若 D为负 , g it 则表示对 自然 资源的利用 已经超过生 态承载力 的范 围,称 为生态赤字 。 若E D为正 , 则表示 自然资源 尚有一定开发利用 的空间 , 称为生 态盈余 。通 过对 E D值 的观察 即可对所计算 区域 的生态 经济可 持续性做 出直 接的判断 。 生 态 赤 字 是 一 个 绝 对 的数 值 , 区 域 的横 向 比 较 中缺 乏 说 在 服 力 , 于 发 达 地 区 和欠 发 达 地 区 的 意 义 是 不 同 的 。为 了 弥 补 对 生 态 赤 字 的 不 足 , 入 人 均 生 态 协 调 系 数 和 生 态 承 载 力 缺 陷 度 引 指数 , 其计 算公式为 : [ 4 1 DS (。 ÷ | 。+ : () 3 式 中: S为区域人均生态协 调系数 ; ,c同前 。 e、c O D ee f 当 f e> 则 1 S 1 1 , S越 接 近 1协 调 性 越 差 , 接 近 1 1 ≤D ≤ . 4 D 4 越 . 4则 协 4 调性越好 。当 D = .1 S I 4时 , 4 区域生态需 求 与供 给平衡 , 于最 处 佳协调状 态 。当 1 S .1 ≤D ≤1 4时 , 4 有两 种情况 ,  ̄>c 区域 若 fe , 生态需求 大于供 给 , 区域 生态需求是 通过 消耗 自然资本存 量来 弥 补 生 态 承 载 力 不 足 的 ,处 于 一 种 生 态 不 协 调 状 态 ;当 e< c f e 时, 区域生态需 求小于供 给 , 自然资源未 能得到最有 效的利用 , 区 域 尚待 开发 。 ( ) 究数据与参数选取 三 研 本文 在计算青海 藏 区的生 态足迹需 求时 , 采用 的是 自上而 下法 , 即根 据 地 区性 质 或 全 国性 的 统 计 资 料 查 取 区域 相 关 的 消 费项 目的数量 数据 , 结合 人 口数得 到人均 的消 费量值 , 在 数据
青海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
旱 区相似 ; 而南部的青南 高原处 于青藏高原的腹地 , 高寒 是最主要特 点 ; 中部 的环湖地 区是 三大 自然 区的交汇 而
“ ” 具 有 明 显 的过 渡特 征 。 点 , 青海省社会经济经历 了十个五年 计划 的发展 后 , 工
识人 与 自然 的关 系 , 维持 生态经济 系统的可持续发 展具
一
条 定 量 研 究 途 径 。在 国际 学 术 界 引 起 了强 烈 的反 响 并 广泛 应 用 于对 区域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战 略性 研 究 。我 国学 者
区形成 , 场经济 条件下 区域 分工显 现端倪 。但 青海 经 市 济总量小 (0 5年全省 G P4 .2亿元 , 在全 国第 3 20 D 533 排 0 位 ) 区域 内发展差异明显是基 本特 征。发展 经济 、 , 保护
青海不仅是黄河 、 江、 沧江 、 河等水 系 的发 源 长 澜 黑 地, 而且 , 特殊 的自然地理环 境( 冰川 、 冻土广 布等 ) 全 对 球环 境变化有其重 要 的影 响 。但青海 许多地 区为高寒 、
干旱叠加 , 自然 生 态 环 境 脆 弱 , 旦 遭 到破 坏就 难 以甚 至 一
一
能 值 分 析 理论 是 美 国 著名 生 态 学 家 H. .d m 创 立 T ou
试论青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J UR AL O I HA U OR T AC E ’ oL E o N F Q NG I NI E H RS C L GE J
( d ct nSin e E u ai c c ) o e
20 0 9年第 4期 文章编 号:07— 17 2 0 )4— 0 6— 10 0 1 ( 09 0 0 1 0 4
N0 2 o9 4. 0
试 论 青 海 地 区 的 生 态 环 境 与 可 持 续 发展 问题
乔 龙
( 青海 民族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 青海 西 宁 80 0 ) 107
摘 要 : 文 立 足 青 海 地 区 的 生 态 环 境 状 况 并 从 生 态 环 境 及 其 在 经 济 发 展 中 的 作 用 、 护 和 建 设 生 态 环 境 是 青 海 省 可 持 本 保
l ・ 6
龙( 90一) 男 , 17 , 甘肃陇南人
续教育学院副教授 。
・
乔
龙: 试论青海地 区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问题
的管 理 , 生态 环境 问题 就 不 会 产 生 或 至少 可 以得 则 到某种 程度 的缓 和 。 “ 长期 以来 , 东 方 各 国 , 但 在 自 从 斯大 林 明确地 指 出 自然 因 素 、 自然 环 境 和 自然 资 源在 经 济发展 中不具 有 决 定 性 意 义 之 后 , 种 思想 这 观念 就一 直是 在包 括 中 国在 内的社会 主义 阵 营 国家 的主流经 济学 思想 中占居 主导地 位 。在西 方经 济学 中 , 环境 问题 的忽 视 也 一 直居 于 主 导 地位 战略模 式 的缺 陷 而试 图采 取某 些调 整策 略 时, 却往 往 由于 经 济本 身 的原 因 而难 以实 施 。原 因
生态经济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
生态经济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生态经济已经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生态经济是以生态为基础、以经济为手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生态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中,计算分析方法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解决生态经济中的问题。
一、生态经济计算分析的概念生态经济计算分析是指对生态经济系统中相关数据的统计、分类、分析和综合利用,从而评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等问题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构建生态经济系统模型,对系统中的各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探寻其优化和协调发展的途径。
生态经济计算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更为准确地定位问题和矛盾所在,为生态经济的决策提供有效的科学参考。
二、生态经济计算分析方法(一)资源计量模型资源计量模型是生态经济计算分析中最为基本的分析模型之一,它利用数量化的方法来测量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分析资源的分配情况和利用效率。
资源计量模型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物质流模型、物资流模型和物质汇流模型。
物质流模型主要关注物质之间的转移,物资流模型主要关注货币、产品和服务等物资之间的流动,物质汇流模型则既考虑物质的流动,又考虑货币的流动。
(二)经济平衡模型经济平衡模型是生态经济计算分析的另一种重要模型。
它通过对生态经济系统的需求、供给、流量、价格等要素进行集成、平衡分析,从而得出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状态。
经济平衡模型可以进一步推导出产业结构、物种结构、土地利用结构、资源配置等具体问题。
(三)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生态经济计算分析中比较必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从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定量模拟,评估经济活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为制定与环境相关的政策提供科学的基础。
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从分区评价、物种评价、生态系统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等维度进行。
三、生态经济计算分析的应用生态经济计算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更好地发现和解决各种生态经济问题,促进生态经济的健康发展。
青海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 、 青海生态经 济发展过 程中的 问题
随着 人类行 为对 自然 界 的过 度干涉 ,导致 了全 球 气 候 呈 现 日趋 变 暖 的倾 向 。在全 球 变 暖 的过 程 中 ,由于青海生态 战略地 位 的重要 性 ,让 青海成 为 了气候 变化影 响最大 的区域 。气候 变化 的过程 中 出 现 了一些 突 出问题 ,具 体表 现 在冰 川进 一 步退 化 , 湿 地面 积进 一步缩 小 ,冻 土 的程度 也在 慢 慢变 弱 , 越来 越多 的土地变 为 了沙漠 。在经济 快速发 展 的同 时 ,青 海 的环境污染 日趋严 重 ,如工业 污染 与农业 污 染 等 ,这 些都 严重 加剧 了青 海 的生 态环 境 现状 。 总之 ,在做 好生态 环境保 护 的过程 中 ,青海 所 面临 的挑战也是 非常大 的。
1.水 土流失呈现 扩大化 的趋 势 青海 省地处 中国的西部 ,由于西部地 区 自然条 件较 为恶劣 ,水资源 缺乏 ,冻 土等恶劣 现象 同时存 在 。由 于这 些 恶 劣天 气 的侵 蚀 ,造 成 了 青 海境 内 33.4万 平 方公 里 的土 地 被 侵 蚀 ,在 这 一 庞 大 数据 中 ,黄河受 侵蚀 的面积是最 大 的。据 有关部 门的数 据 统计显 示 ,在青海 省境 内黄河 干流 的平 均含沙 量 数据 为 1.8kg/?r方 米 ,这 一数 据导 致 了干流 输人 到 长江 的泥沙 总量 为 1 233万 吨 ,泥沙 量输入 到 黄河 的为 8 815万 吨 ,随着 泥沙 总量 的增 加 ,导致 了两 大河 流下游河 道被 淤积堵塞 的现象越 来越严 重 ,进 而 引发 了河 床被 抬升 的现 象 。 【1J自然条 件 的恶 劣 加 重 了青海 水土 流失 的现象 ,导致 了水资源 日益 匮
西宁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定量评价与分析
城市化在我国又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 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 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 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 和服务业( 第 三产业) 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 转变的历史过程[1] 。 但是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 的同时,也让生态环境付出了不可挽回的代价。 近年来,西宁市城市化建设较快,西宁市建成面积 由 2002 年 的 57. 17km2 扩 展 至 2017 年 的 90.00km2,预计至 2030 年,西宁市规划建设区面 积将达到 196. 84km2 [2,3] , 城市人口的逐年增加, 表明西宁市已逐步进入了快速城市化阶段。 但快 速城市化的发展必将与水、大气、土地、生物等生 态环境产生冲突,日益短缺的资源和逐渐突出的 环境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因而如何 协调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 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4] 。
协调度值都在 0.4 以下,呈现中度失调状态;2013 ~ 2017 年,协调度呈现逐年回升的趋势,且呈现出较为稳定的
状态。 总的来看,西宁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还有待加强。
关键词:西宁市;城市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2454( 2019) 01- 023- 05
为便于资料获取和研究全面,西宁市城市化 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定量评价分析区域定为市 区,即城中区、城东区、城西区和城北区。 西宁市 位于 101°33′ ~ 101°54′E,36° 31′ ~ 36° 45′N,地势 由北向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东西狭长,南山、 北山以湟水为界包围市区,形似一叶扁舟,属于黄 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西宁属大陆性高 原半干旱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日照 为 1 939.7h,年平均气温 7.6℃ ,最高气温34.6℃ , 最低气温零下 18. 9℃ ,属高原高山寒温性气候。 夏季平均气温 17℃ ~ 19℃ ,降水少且集中 7、8 月 份, 年 平 均 降 水 量 386. 2mm, 年 平 均 蒸 发 量 1 762.8mm,全年以东南风为主,平均风速较小,静 风天气发生频率高,冬季高达 6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宁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
能值与能量不同,它是一个全新的科学概念和度量标准。
能值分析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H.T.Odum创立的,他将能值定义为一种流动或储存的能量中所包含的另一种类别的能量的数量,称为该能量的能值。
以能值为基准,可以比较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能量的真实价值[1]。
应用能值这一科学概念和度量标准及其转化单位-能值转化率,可将生态经济系统内不同的能量和物质转换成同一种能值-太阳能值,用以研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关系。
从而为生态经济系统的定量研究开拓了新的途径[2]。
此后,国外基于能值理论对各时空类型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而又详细的研究,如Ulgiati[3]、Brown[4]、Whitfield[5]等分别对意大利、泰国和佛罗里达州Jacksonville市进行了能值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严茂超[6]、李海涛[7]、隋春花[8]、李占玲[9]等学者先后对西藏、江西、广州、北京的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能值分析和可持续性评估[10]。
为深入探讨西宁市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本质,文中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西宁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能流、物流和资源环境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寻求适合西宁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途径。
1研究区域概况
西宁是青海省省会,地处青藏高原河湟谷地南北两山之间,统属祁连山系,黄河支流湟水河自西向东贯穿整个市区。
地理坐标为东经100°52''''-101°54'''',北纬36°31''''-37°28''''[18],全市总面积
7649km。
2,2007年人口215.3万。
西宁市境内最高海拔4394m,市区中心海拔2261m,年平均降水量380mm,蒸发量1363.6mm,年日照时数2364.7h,年平均气温7.6℃。
西宁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水资源量达13.99亿m
3,矿产种类齐全,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3种,在全国的总储量中,有51种的储量居前10位,11种居首位。
农副产品如蚕豆、鹿茸、冬虫夏草、雪莲等驰名中外。
改革开放以来,西宁市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形成了以机械、轻纺、化工、建材、冶金、皮革皮毛、食品为主的工业体系,2007年GDP为343.09亿元,比去年增长15.3%,人均生产总值16209元,增长13.8%[19]。
二者虽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经济总量较小。
2方法和步骤
(1)收集研究区域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分析研究区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主要成分和能值流,建立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能源等主要能值流在内的基础资料库[11]。
(2)利用Odu 的能量语言符号,绘制详细的能量系统图,从而明确所研究对象各组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为了评价各类别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以及更好的反映研究区域特征,编制了能值分析表。
通过能值系统分析,建立能值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各种能值指标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而又合理的发展对策提供依据,指导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1]。
3能值结果分析
3.1西宁市能值流图和能值汇总表在搜集了各种资料的基础上,采用Odum的能量系统语言图例,绘制了西宁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流图(图1),并编制了西宁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指标汇总表。
3.2西宁市城市能值指标分析
3.2.1环境负载率
环境负载率是经济投入能值和不可更新资源与可更新资源能值的比率,它表明了自然对经济活动的容受力,该指标是对生态经济系统的一种预警,如果某生态经济系统长期处于较高的环境负载率下,该系统的生态功能将不断退化[7]。
西宁市2007年的环境负载率为0.15,这一数值除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5)外,同时也低于国内的兰州(0.70)[12]、徐州(0.88)[13]、广州(4.74)[14]、上海(17.34)[14],表明西宁市经济发展的环境压力较小。
3.2.2能值货币比率
能值货币比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当年总能值用量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
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直接使用不花钱的本国自然资源,较少使用货币购买其他国家的资源产品,同时GNP 较低,因而具有较高的能值货币比率,反之发达国家的GDP较高,从外部购进的资源产品多,因而能值货币比率低[1]。
西宁市2007年能值货币比率为23.1×1012sej/$,此值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05×1012sej/$)外,也高于国内的兰州(4.98×1012sej/$)[12]、徐州(7.50×1012sej/$)[13]、上海(4.57×1012sej/$)[14]、广州(3.79×10
12sej/$)[14]等地区。
表明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