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人的护理52631
发热病人的护理常规内容
发热病人的护理常规内容
发热病人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常规内容:
1. 监测体温,首要任务是监测病人的体温。
定期测量体温,通
常每4小时一次,或者根据医嘱进行频繁监测。
及时记录体温变化,向医护人员报告异常体温。
2.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发热会导致身体水分丢失,因此需要
鼓励病人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如果病人因为发热而出现
口渴症状,应及时给予适量的清水或含有电解质的补液。
3.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保持病人所在的环境清洁整洁,保持
空气流通,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定期清洁病人所在的房间,勤换床
单被套,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 调整室温,保持病人所在的房间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通常来说,适宜的室温有助于病人的舒适感和康复。
5. 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
括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果病情有所恶化,需要
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6. 营养支持,发热病人需要保持充足的营养摄入,因此需要提
供易于消化的饮食,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
7. 安全防护,在护理发热病人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总的来说,护理发热病人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保证病人的舒适和安全,促进病人的康复。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密
切配合医护人员,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护
理计划和治疗方案。
发热病人护理时注意事项
发热病人护理时注意事项以发热病人护理时注意事项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但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发热病人的身体状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保证其安全和舒适。
以下是发热病人护理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病人的体温监测:对于发热病人,应定期测量体温,记录体温变化。
通常可以选择使用电子体温计或耳温计进行测量,确保准确性和卫生性。
2. 病人的环境调节:保持病人的环境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可以调整空调或开窗通风,确保病人的舒适度。
3. 病人的衣着和床上用品:发热病人应穿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穿得过多过厚。
床上用品应保持干燥清洁,定期更换,避免感染交叉。
4. 病人的饮食调理:发热病人的饮食应以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为主。
饮食要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
病人要适量饮水,保持水分平衡。
5. 病人的活动和休息:发热病人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病人可以进行适量的轻度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6. 病人的心理关怀:发热病人在疾病期间可能感到焦虑、恐惧或痛苦。
护士应给予病人关怀和安抚,提供温暖的环境和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病人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7. 病人的药物管理:发热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护士应按时给予药物,注意剂量和用药方式。
同时,应密切观察病人对药物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
8. 病人的个人卫生:发热病人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定期洗澡更换衣物,尤其是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可以使用漱口水或含氟牙膏漱口,预防口腔感染。
9. 病人的安全防护:发热病人可能具有传染性,护士应佩戴好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同时,要保持病房的通风和消毒,防止病菌传播。
10. 病人的家属教育:护士应向病人的家属提供相关护理知识,教育他们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增强他们的护理能力,帮助病人更好地康复。
发热病人的护理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细心的护理技巧。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保持空气流通: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症状。
2. 给患者提供充足的水分:发热病人容易脱水,因此应该给患者提供充足的水分,特别是温水、清汤或果汁等温和易消化的液体,以补充患者失去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3. 保持卫生:发热病人应该保持清洁和卫生,每天多次更换床单、枕头套、衣物等,避免细菌感染和交叉感染。
4. 注意休息:发热病人应该多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安排床位,保持舒适和方便。
5. 观察体温和症状: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和症状,如发热程度、出汗情况、口渴、乏力、头痛等,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6. 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给发热病人口服退烧药、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但应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总之,发热病人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和科学,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发热病人的护理
据发热程度可分为:(以口温为准)低热:<38℃,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中等热:38~38.9℃,多见于急性感染;高热:39~41℃,见急性感染;过高热:>41℃,如中暑。
据体温变化常见热型分为:1、稽留热:体温高达39℃以上。
波动幅度<1℃。
见于伤寒、肺炎。
2、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而后降至正常以下,经一个间歇后,再规律地交叉出现,见疟疾。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于2~3℃。
而最低温度始终高于正常。
见败血症。
4、不规则热:一日间体温变化极不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
见于流感、肿瘤病人发热。
人体最高耐受热约40.6~41.4℃。
高达43℃则极少存活。
因此,护士对发热病人应密切观察及护理:1、应注意对高热病人体温的监测: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可减至每日2次。
同时密切观察其他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
2、用冰袋冷敷头部,体温>39.5℃时进行酒精擦浴或药物降温,降温半小时后测体温并记录。
3、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时,由于迷走神经兴奋降低,使胃肠活动及消化吸收降低;而另一面,分解代谢增加,营养物质大量消耗。
引起消瘦、衰弱和营养不良。
因此,应供给高热、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鼓励病人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必要时用鼻饲补充营养,以弥补代谢之消耗。
高热可使其机体丧失大量水分,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由静脉补充液体、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等。
4、加强口腔护理:长期发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易于发酵、促进细菌繁殖,同时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及维生素缺乏,易于引起口腔溃疡,应加强口腔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高热病人由于新陈代谢率增快,消耗大而进食少,体质虚弱,应卧床体息减少活动。
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加强皮肤护理,及时擦干汗液并更衣以防感冒。
6、高热病人体温骤降时,常伴有大量出汗,以致造成体液大量丢失,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病人极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冰冷等虚脱或体克表现,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配合医生及时处理,不恰当地使用退热剂,可出现类似情况,应慎用。
简述发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护理发热病人时,以患者舒适为原则,可适当多穿衣服、多盖被子。
此时不建议用退热药及物理降温措施,可适当多喝水。
待体温达到峰值后,患者会出现排汗反应,出汗后体温下降。
如患者感觉热,可适当减少衣服以及盖被厚度。
但应注意出汗后及时给患者擦汗,更换贴身衣服,以免让身体再次受凉。
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如下:
第一个,要适当保证环境的温度合适,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一般在25℃相对来说是比较合适的温度,过高温度容易造成孩子的散热困难,加重发热的状态。
第二个,环境要适当通风,因为孩子在发热的时候有可能存在感染的状态。
如果不及时通风可能会增加这种环境中病毒、细菌的存在,加重病情。
第三个,注意饮食,因为在发热的时候消化道的酶活性会受到影响,所以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吃清淡的食物,这样会帮助消化功能,不至于加重病情,同时也可以适当吸收营养。
第四个,要注意多喝水,因为发热本身是脱水的情况,会有不显性的失水,及时补充水对孩子的体温下降也会有帮助。
发热病人护理注意事项
发热病人护理注意事项
以下是发热病人护理的注意事项: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护理人员应戴上口罩、手套,并勤洗手,以防止传染疾病。
2. 提供足够的液体:发热会导致体液丧失增加,因此需要额外提供水和其他适当的饮料,以保持水分平衡。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确保病人所处的房间通风良好,定期开窗,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
4. 热水治疗:若病人体温过高,可以给病人使用湿毛巾敷在额头和手腕上,或者用刷洗的温水擦洗身体,来帮助降低体温。
5. 定期测量体温:病人的体温应该被定期测量并记录下来,以便监控发热的进展和效果。
6. 提供适当的营养:发热会导致病人食欲不振,因此需要提供易消化和富含营养的食物,以确保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
7. 平静和安抚病人:发热可能引起病人的不适和焦虑,护理人员应提供足够的安慰和支持。
8. 隔离和传染控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将其隔离,采取适当的传染控制措施,以限制疾病的传播。
请注意,这些只是一些建议,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和执行。
发热的病人护理措施
发热的病人护理措施引言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它可能是感染、炎症或其他身体问题的结果。
对这些病人进行适当的护理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他们的舒适和加速康复。
本文将探讨发热病人的护理措施,以提供给医护人员参考和指导。
护理措施1. 观察和监测观察和监测病人的体温是护理发热病人的第一步。
将病人的体温记录下来,并定期测量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这有助于医护人员了解病情是否有所改善或恶化,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2. 保持舒适保持病人舒适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发热时。
确保病人所在的环境温度适宜,并提供适量的被褥和床单。
鼓励病人喝足够的水以保持身体水分,并定期清洁和更换病人的衣物和床单,以保持干净和清爽。
3. 控制体温如果发热严重,医护人员可采取措施降低病人的体温。
通常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但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应先咨询医生的指导和处方。
此外,可以给病人冷敷,如使用湿毛巾敷在额头和脖子上,或是使用冰袋等。
4. 增强抵抗力发热病人的身体会出现免疫受损的情况,因此,提供适当的营养和饮食对于恢复和康复非常重要。
确保病人摄取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饮食可包括新鲜水果、蔬菜、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鱼、鸡肉和豆类)以及易于消化的食物。
此外,要鼓励病人多休息和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5. 维护个人卫生在护理发热病人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应经常洗手,并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镜。
对病人进行适当的消毒和清洁,特别是病人所接触的表面和物品。
这有助于减少病菌的传播和感染的风险。
6. 提供情绪支持发热病人常常感到不适和疲劳,因此,提供良好的情绪支持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可以与病人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担忧和需求,并提供安慰和鼓励。
此外,医护人员还可以提供一些娱乐活动,如音乐或书籍,以缓解病人的压力和焦虑。
7. 防止感染传播在护理发热病人时,防止感染的传播是至关重要的。
医护人员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和防护衣,并遵循正确的消毒和洗手程序。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包括:
1.降低体温: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
物理降温时可在病人额头、腋
窝、腹股沟放置冰袋行局部冷疗,还可行温水擦浴、乙醇擦浴或冷盐水灌肠等全身冷却方法。
药物降温时,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发热时,机体代谢加快,出汗增多,容易导致脱水和电
解质紊乱。
因此,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热时,由于呼吸急促和喉咙干燥等原因,易出现咳嗽、
咳痰等症状。
因此,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4.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发热时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细菌感染。
因此,患者所
处的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
5.保持休息:发热时机体代谢加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因此,患者应保持充
足睡眠和适当休息。
6.观察病情变化:发热病人需要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并观
察病情变化。
1/ 1。
发烧护理措施
发烧护理措施
1. 保持休息:发烧时,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可以适度卧床,避免剧烈运动和体力劳动。
2. 密切观察体温:定期测量体温,以了解发烧程度,可以使用体温计来监测体温变化。
如果体温超过39℃或持续高烧不退,应及时就医。
3. 适当补充水分:发烧时,身体会出汗,导致水分流失加剧,因此需要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保持身体水平。
4. 服用退烧药物: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服用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
但需要注意遵循医生建议和药品说明,注意用药剂量和用药频次。
5. 温度调节:可以使用温水擦浴或温湿布敷的方式调节体温。
但避免使用冷水或酒精擦拭,以免导致寒冷刺激和皮肤过敏。
6. 保持通风环境:保持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尽量避免闷热和不透气的环境。
7. 饮食调理:发烧期间的饮食应该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清汤等。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和难以消化的食物。
8. 注意个人卫生:发烧期间,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他人过度接触,以防传染给他人。
9. 定期就医:如果发烧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断明确并接受适当的治疗。
发热的护理
发热的护理
【观察要点】
1、观察体温、舌象、脉象、恶寒及发热的规律性。
2、发热伴随症状。
3、观察精神及神志变化。
【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高热抽搐时,可用开口器,置于上下磨齿间,出现谵妄昏迷时加床档。
2、表症未解前,虚证者及真寒假热者,禁用冷敷,可酒精或温水擦浴等降温。
3、注意口腔护理,高热口腔糜烂者可西瓜霜喷剂,冰硼散搽之;口唇干裂者,涂石腊油滋润之。
4、保持皮肤清洁,汗出用干毛巾擦干,避风更衣。
5、发热者遵医嘱给退热药,也可用刮痧疗法。
【健康教育】
1、解表药宜热服,药后盖被睡卧;辛凉清热药宜温热服,药后以汗出为准。
2、指导患者多饮水或淡盐水或鲜芦根汤等清凉饮料。
3、多吃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4、饮食调理:
(1)风寒发热者饮食宜温,忌生冷瓜果。
(2)湿热发热者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炙煿之品。
(3)暑湿发热者饮食忌油腻甜,暑甚可给西瓜汁、薏米汤、绿豆汤、冬瓜汤等。
(4)阴虚发热宜吃滋阴之物,口渴可用麦冬煎水代茶饮。
(5)气虚者宜食温补性物如羊肉、牛肉等。
发热患者护理措施
发热患者护理措施发热患者是指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的人群,需要特殊的护理措施。
如何提供最佳的护理,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是医护人员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将基于日常工作中的经验,分步骤详细介绍发热患者护理措施。
一、测量体温测量体温是发热患者护理的第一步,可以通过口腔,腋下或肛门进行。
其中口腔测量适用于成人,腋下测量适用于儿童和老年人,肛门测量适用于危重病人。
在测量体温前需要准备好体温计和消毒水。
二、给予清凉饮料发热患者体内温度升高,需要补充水分。
这时可以给患者适量的清凉饮料,如绿茶,菊花茶,制果汁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给患者喝含咖啡因的饮料、酒和碳酸饮料,以免加重患者的不适。
三、保持环境通风发热患者需要保持通风,以促进体内热量散发。
护士可以打开窗户,开启风扇,改善房间内的空气流通。
在给患者进行通风时,需要注意不要让患者着凉。
四、给予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给患者口服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以降低患者体温。
同时给患者用消炎药物消炎,减轻炎症的痛苦。
五、协助患者洗澡换衣发热患者的皮肤和黏膜会出现不适和瘙痒。
护士可以协助患者洗澡换衣,以保持患者清洁和舒适。
在洗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水温和水量,避免患者出现过敏反应。
六、定期观察病情护理发热患者需要定期观察病情,以及时采取措施。
护士需要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以及患者的精神状态和食欲。
如果发现患者出现恶化,应立即通知医生。
发热是身体发出的信号,它可能是身体正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表现。
因此,在护理发热患者时,需要认真对待,严格执行护理措施,以便早日恢复健康,避免潜在的并发症。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都有什么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都有什么
身体出现发热的时候,要及时的选择退热药,否则身体热度过大,会引发身体其他疾病出现,这样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发热的引发原因有很多,常见就是着凉后引起,产生后可以选择一些姜汤进行选择,那家属对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都有什么呢,也是有很多方面的,下面就详细介绍下。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
(一)环境:清洁、安静,温度在18-20度,每天至少通风一次(可暂时将患儿移至其他房间)以减少病菌在空气中的
浓度。
尽量减少亲友探视,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也有利于患儿休息。
(二)体温观察: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高烧患者1-2小时测一次。
(三)特征观察: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呼吸、是否有皮疹,腹泻患者可留大便标本做化验。
(四)用退热药的观察:用药后40分钟测体温,以观察用药效果。
如果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等虚脱现象,应及时喂糖水,并与医生联系。
(五)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保证足够的水分供给。
(六)衣服:发热的患儿衣服不易过厚,特别是婴幼儿裹的不可过紧,否则就会影响散热,使体温降不下来。
(七)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使患儿感到舒适
家属对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上,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式进行,不过对这些护理上,家属也是要全面的进行,这样对患
者身体问题改善才会有很好帮助,而且要注意的是,患者身体温度一直退不下来,要及时的送到医院,避免患者受到更多影响。
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
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引言发热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感染和疾病的一种正常反应。
全面和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帮助发热患者恢复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针对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以下是护理发热患者时应采取的措施:1. 监测体温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并记录下每次测量结果。
这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发热情况,并评估治疗效果。
2. 给予适当的药物根据医生的处方,给予患者适当的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在使用药物时,注意遵循正确的剂量和用药频率。
3. 提供充足的水分发热患者容易脱水,所以确保患者每天饮用足够的水。
如果患者无法自己饮水,可考虑使用护理器具或静脉输液。
4. 保持室温适宜保持患者所在的环境室温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室温的调节有助于患者舒适和恢复。
5. 督促休息发热患者通常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来恢复。
确保患者有足够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6. 营养均衡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对于发热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确保每日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7. 定期观察患者症状观察患者的症状是否有好转或恶化,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定期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治疗效果。
8. 隔离措施如果病因未知或为传染性疾病,应根据相关的传染病管理指南采取隔离措施,以防止疾病传播。
9. 心理支持发热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或不安。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抚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结论通过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我们能够帮助发热患者更快地康复。
护理人员应密切配合医生,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不断观察和评估患者的状况,确保他们获得最佳的护理和治疗。
发热病人护理的注意事项
发热病人护理的注意事项有:
1、卧床休息,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变化,定期监测体温变化。
2、注意观察发热规律及伴随症状。
在患者大量出汗、退热时,应密切观察有无虚脱现象。
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
3、根据医嘱给予有营养半流质容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足够热量。
4、加强口腔护理,酌情每日2-3次,饮食前后漱口,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5、注意患者心理变化,及时疏导,保持患者心情愉快,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最佳状态。
6、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但注意勿使患者着凉。
发热护理的护理措施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是身体对感染或其他疾病的反应。
以下是一些发热护理的护理措施:
1. 监测体温:使用体温计定期测量体温,以了解发热的程度和趋势。
一般来说,每隔 4-6 小时测量一次体温。
2. 保持水分:发热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因此要鼓励患者多喝水,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可以提供清水、果汁或其他无糖饮料。
3. 休息和睡眠:发热会导致身体疲劳,因此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提供舒适的环境,如安静、黑暗和温度适宜的房间,帮助患者入睡。
4. 合理穿着:发热时,患者会感觉身体发热,因此要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以帮助散热。
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5. 饮食护理:发热时,患者的食欲可能会下降,但仍然需要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帮助身体恢复。
可以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面包等。
6. 药物治疗:如果发热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医生可能会开一些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以确保药物的疗效。
7. 降温护理:如果发热温度较高,可以采取一些降温措施,如用温水擦拭身体、使用冰袋等。
但要注意不要让患者过度降温,以免引起不适。
总之,发热护理的护理措施包括监测体温、保持水分、休息和睡眠、合理穿着、饮食护理、药物治疗和降温护理等。
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简介发热是常见的症状,它可能是因为感染、免疫系统紊乱、药物反应或其他疾病导致的。
对于发热病人的护理,正确的措施不仅可以缓解病人的不适,还可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本文将介绍发热病人的护理措施,以提供给医护人员参考。
护理措施控制室温维持舒适的室温有助于发热病人的舒适感。
根据病人的需要,可以将室温调整在20-22摄氏度之间。
提供充足的饮水发热病人出汗较多,容易脱水,因此要确保病人摄入充足的饮水量。
饮水可以帮助病人降低体温,保持水分平衡。
注意饮食发热病人的食欲可能下降,但仍需要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可以选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蛋白质食品。
根据病人的口味和偏好,提供多样化的食物选择。
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洁病人周围的环境,包括床铺、衣物和卫生设施等,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和清洁工具,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加强个人防护医护人员在照顾发热病人时,需要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和隔离衣等。
这可以保护医护人员免受可能的感染风险。
定期监测体温对于发热病人,监测体温是至关重要的。
体温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体温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可以使用体温计进行口腔、腋下或肛门测量,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
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为发热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可以减轻病人的不适感,促进休息和康复。
根据病情灵活调整护理措施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变化,护理人员需要灵活调整护理措施。
例如,对于高热的病人,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擦浴或使用冰袋降温。
总结发热病人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变化。
通过控制室温、提供充足饮水、注意饮食、保持环境清洁、加强个人防护、定期监测体温、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以及灵活调整护理措施等措施,可以为发热病人提供全面的护理,缓解病人的不适,并防止疾病的传播。
注:本文所述护理措施仅供参考,具体护理需根据医生的指导和病人的病情进行调整。
发烧病人护理措施
发烧病人护理措施发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发热是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而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通常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40℃为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
一、发热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类: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以及肿瘤热。
二、发热过程:体温上升期:表现皮肤苍白,汗,畏寒、疲乏无力严重伴寒战。
高热持续期:表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口干舌燥、呼吸脉搏加快。
体温下降期: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
三、发烧病人护理措施:1、降温(1)物理降温:冰袋、冰帽、温水浴、减少盖被和衣物等。
温水擦浴:水温最好控制在38~40摄氏度,用毛巾湿水拧干,擦浴时先擦腋下、再掌心、腹股沟、脚心等部位顺序擦浴。
使用冰袋降温时放置在:腋下,颈部两侧,腹股沟等无伤口,大血管经过的部位。
禁忌部位:枕后,耳廓,阴囊,心前区,腹部,足底处。
(2)药物降温:遵医嘱使用退烧药。
2、病情观察:一般4小时测量一次,超高热者可缩短测温间隔时间,待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可减至每日2次。
3、日常护理:酌情减少活动。
高热绝对卧床,因高热时,新陈代谢率增快,消耗过多,进食少,体弱,要保证休息环境安静、温度适宜、空气流通。
4、饮食护理:供给高热能、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口味清淡,易于消化的饮食。
供给充足液体,补充由于体温增高丧失的水分,可饮开水,3000ml以上。
宜采用少吃多餐制。
5、口腔护理:因发热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口内食物残渣易发酵致口腔溃疡。
故对不能进食或昏迷病人行口腔护理日三次。
6、皮肤护理:对出汗较多的病人应勤换内衣裤,及时更换汗湿的被单,加强皮肤护理,防褥疮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义 二、人体体温调节系统 三、发热的原因及发热机理 四、发热的临床过程 五、对发热病人的临床观察要点 六、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病人的护理52631
发热:也称体温过高 (Hyperthermia),是由于致 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等原因,使产热增加而散 热减少,导致体温高于正 常的一种临床症状。
发热病人的护理52631
(八)安全防护 高热出现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加床挡或适当 约束,防止坠床、碰伤等。
交感神经兴奋
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骨骼肌收缩,产热增加。
发热病人的护理52631
• 1、体温上升期:机体
产热>散热。由于皮 肤血管收缩,皮肤温度下 降,表现为皮肤苍白,无 汗,畏寒,有时伴有寒战。
• 2、高温持续期:产热
散热,表现为皮肤潮红, 灼热,口唇干燥,呼吸、 心 跳加快,严重者可出 现谵妄、惊厥和昏迷。
(二)病情观察:发热患者测体温4/日,高 热患者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直至体温恢复 正常三天。注意及时、正确留取各种检验 标本:血、尿、便、痰、培养标本等。
• 提问:测体温4/日,应什么时间进行? (三) 休息:因高热时新陈代谢增快,消耗增
加,患者进食减少,应卧床休息,低热患 者可适量活动。
发热病人的护理52631
产热
散热
发热病人的护理52631
(一)发热的原因:
感染性
1、 细菌感染 2、 病毒感染 1、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
2、变态反应性疾病 非感染性
3、体温调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枢功能异常
4、其他:甲亢、中暑、热射病
发热病人的护理52631
激活内致热源 外致热源
(白介素1;白介素2;TNF)
机体释放内致热 中介
体温调节中枢
(四)环境:安静、清洁、通风良好,疑似 为传染病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以防 交叉感染。
发热病人的护理52631
(五)饮食护理:高热时,迷走神经兴奋性 降低,胃肠道活动减慢,加之消化酶活性 降低,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另一方面分解 代谢增加,消耗增加,因此应给以高热量、 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 同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不能进食 者可静脉补液,昏迷患者鼻饲饮食。
发热病人的护理52631
(一)降温 • 物理降温:冰袋、冰帽、冰毯、冰盐水灌
肠、降低环境温度、温水浴、 酒精浴、减少盖被和衣物等。 • 药物降温:非甾体类、肾上腺皮质激素及 中药制剂。 TIPs:婴幼儿、有高热惊厥史患者应及早 降温;发疹性疾病发热时不宜冷敷 擦浴;儿童慎用酒精浴!
发热病人的护理52631
感染性发热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有效。
2、非感染性发热特点: (1)热程长,往往大于2个月 (2)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中毒症
状。
(3)贫血、无痛性多部位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
发热患者常伴有原发病症状。如:甲亢患者可伴 有心悸、脉快、多汗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 可伴有关节痛,皮肤损害及肾脏损害等;阑尾炎 患者伴有转移性右下腹痛。
发热病人的护理52631
(六)口腔护理 发热可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 口腔食物残渣易发酵,促进细菌繁殖,导 致口腔异味,口腔溃疡。因此应做好口腔 护理。
发热病人的护理52631
(七)皮肤护理 出汗较多的患者应注意及时更换衣服、被 褥,长期卧床病人注意防止压疮。
• 应如何指导患者 增减衣物?
• 3、退热期:散热>产热,
因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 低。
发热病人的护理52631
口腔温度:36.3~37.2℃ (一)正常体温 腋下温度:36.0~37.0℃
直肠温度:36.5~37.7℃
• 体温可随年龄、性别、昼夜、情绪及生理 周期不同时期而出现生理性波动,一般波 动不超过0.5~1.0℃.
发热病人的护理52631
发热程度
低 热:37.3~38.0℃ 中等热:38.1~39.0℃ 高 热:39.1~41.0℃ 超高热:≥41.0℃
•
人体最高 可耐受温度为
•
40.6~41.4℃,直肠温度超过41.0 ℃ 可引起持久性
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小时可致休克和严重并
发症。
发热病人的护理52631
常见热型
-弛张热:>39.0℃,波幅>2℃ -稽留热:持续在39.0~40.0℃ - 间歇热:
-不归则热
•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解热药、肾上腺
皮质激素的使用,临床有些患者的热型往往不典
型或不规则。
发热病人的护理52631
热程
急性发热:热程<2周 长期发热:发热>2周,且体温多次
38.0℃以上者。
反复发热:周期热
发热往往随原发病的不同伴有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及热型
1、感染性疾病的发热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1)起病急,伴有或不伴寒战 (2)全身、定位症状体征 (3)血象:白细胞>1.2×109或<0.5×109 (4)CRP:阳性提示有细菌感染及风湿 热,阴性提示病毒感染。
≠ 产热 散热
发热病人的护理52631
1、温度信息传导 2、体温调节中枢 3、效应器
发热病人的护理52631
• 该系统起关键作用的是体温调节中枢,下 丘脑内的温敏神经元对流经该处的血液温 度很敏感,可迅速引起体温调节反应,以 控制产热与散热器官的活动,使产热与散 热维持平衡从而保持体温相对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