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施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施护

2021-02 辩证施护简介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又一基本特点,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辨证和施护在护理疾病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辨证施护它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医护理的精华,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

辨证施护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包括两个方面,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二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2.同病异护相同症状由于引起疾病原因(机体自身、地区、季节)不同而采

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如感冒,因发病季节、致病因素不同可表现风寒证和风热证,只有把风寒症和风热证辨别清楚才能正确施护。又如腹胀,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无论何因引起的“不通”皆可致痛。治疗腹痛根据“通则不痛”的理论依据,以“通”为原则,按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通法”。

护理同样以“实则攻之、虚则补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气滞者理气、血瘀者活血”确定护理措施。

3.异病同护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可采用同一

护理方法。如子宫脱垂和脱肛是不同的病,但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都可采用提升中气的护理方法,即注意休息,避免过劳,以培育中气,可针刺百会、关元等穴位,以补中益气,可用黄芪、党参炖母鸡益气健脾,促使回纳为基本原则。

4.中医护理不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和症状不同相同的病机或

证可采用基本相同的护理方法。不同的病机或证要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

所谓“证同护亦同、证异护亦异”,实质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涵着病机在内的缘故,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护理方法就是辨证施护。

5.正护与反护

5.1 正护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护的一种常见护理原则,又称逆护法。如寒

则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均为正护法。临床此为多用。

5.2反护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护的一种护理方法。大多在特殊情况下用。

如“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分别采用“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的护理方法。这就是以寒护寒,以热护热的反护原则。

辩证施护观察的内容和特点

1.观察的基本内容对病情的观察在中医护理中尤为重要,通过神色、精神、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睡眠、饮食的观察提供施护依据,观察还要重视病情的主要病证,在一系列病证中最令病人痛苦或最易导致恶变的症状是观察的重点。围绕主证的观察而作为观察病情的重点是辨证施护的又一特点。

2.舌象与脉象

2.1舌象舌象是中医观察病情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外感热病的辨证施护

中更为重要。舌为心之苗,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极其丰富,其粘膜上皮薄而透明,乳头反应灵敏,故机体一般情况,消化系统和体液变化均可在舌上迅速地反映出来。近年来研究舌象的资料日益增多,重视舌象观察也是中医护理观察的又一特殊手段。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质,亦称“淡红舌、薄白苔”。舌象与脏腑关系一般以:舌根属肾;舌中属脾胃;舌尖属心、肺;舌旁属肝、胆。由此可观察和推断病证的进展。如肝硬变患者若原为淡红舌薄白苔或薄黄苔,一旦转鲜红光剥,常为肝功能变坏之兆。

2.2 脉象脉象是由脉搏的速率、节律、强度、位置和形态所组成,与

心排血量、心瓣膜功能、血压的高低、血管内血液的质和量以及末梢血管的功能状态等有关。正常脉象称“常脉”,或“早脉”,常脉一息四至(约68~80次/min),不浮不沉,来去从容,和缓有力,节律均匀。但也常因年龄、性别、体质、气候差异而不同。脉象以浮脉、沉脉、虚脉、迟脉、实脉、洪脉、细脉等表现病证。如:浮脉主病表证,沉脉主病里证。

中医辩证施护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髓,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它把传统医学的辨证论治引用在护理工作中,其特征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是决定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和施护是护理疾病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部分,只有掌握了中医辨证方法,才能正确的指导辨证施护。

1、一般护理

整体观念认为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整体,即人类生息的环境与自然界是遵循着同一变化规律的,启示我们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年龄,体征等的特点来确定护理措施,例如:在春夏季节,病人因气候温热、阳气升发,气血趋于肌表、皮肤腠理疏松,故人体易出汗。而在秋冬季节,因气候寒冷,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腠理致密,故人体汗液不易发泄,因此同是一个外感发热的病人,在护理上因气候的不同不尽相同。如春夏季节要防止其出汗过多,因此无论药物或饮食都须避免辛温之品,以防汗出过多,耗伤津液,而在冬天的寒冷季节,汗液不易发泄,在护理时要助其发汗,药液要热服,并加盖以助发汗祛邪,忌食生冷,防止病邪入里。中医护理内容十分丰富,观察病情可根据不同的病因,症状与肌体反映,区分不同的证,把生命体征的观察与中医四诊有机的结合起来,制定相应护理措施。

2、情志护理

祖国医学认为喜、怒、忧、思、悲、惊、恐七情过胜则伤五腑,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反之由于五志分藏于不同的脏腑,故脏腑功能的盛衰,虚实则影响精神情志的改变而致病。如《素问•调经纶》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等。情志改变可直接导致脏腑的病变,中医认为其气机是,由于情志过激,影响气机调畅,使之升降出入的功能发生了紊乱,气乱则五脏六腑不安。《素问•举痛论篇》中言“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后世医家陈无择同时指出,”“喜伤心,其气散,怒伤肝,其气击,忧伤肺,其气聚,思伤脾,其气结,悲伤心包,其气急,恐伤肾,其气怯,惊伤胆,其气乱”。历代名医一再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心病需要心药医,这是治疗情志疾病的基本原则,积几千年医疗实践,中医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心理治疗的护理万法,如“静志安神法”,“怡悦开怀法,”以疑释疑法,“转移注意法”,“说理开导法”,“导引行气法”,“以情胜情法”例如,对于易激动、生气、发怒的病人要耐心劝慰,晓之以理,用以情胜情法,告之以其败,适时指出,激动、发怒情绪对健康的危害,对病情的威胁使之消除愤怒情绪,逐渐提高自控能力。对于心情苦闷,忧虑预后的患者,可采用释疑法,开之以其苦,根据病人文化背景及接受程度,介绍疾病常识,一般规律及转归,针对性说明治疗意义及调护内容方法等。解除其疑虑,从而达到祛病康复、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