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砂密度标定试验记录表

合集下载

标准砂密度的测定

标准砂密度的测定

标准砂密度的测定1、标准砂密度的测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标准砂应清洗洁净,粒径宜选用0.25~0.50mm,密度宜选用1.47~1.61g/cm3。

2)组装容砂瓶与灌砂漏斗,螺纹连接处应旋紧,称其质量。

3)将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关阀门,向灌砂漏斗中注满标准砂,打开阀门使灌砂漏斗内的标准砂漏入容砂瓶内,继续向漏斗内注砂漏入瓶内,当砂停止流动时迅速关闭阀门,倒掉漏斗内多余的砂,称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准确至5g。

试验中应避免振动。

4)倒出容砂瓶内的标准砂、通过漏斗向容砂瓶内注水至水面高出阀门,关阀门,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称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准确到5g,并测定水温,准确到0.5℃。

重复3次,3次测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3mL,取3次测值的平均值。

2、容砂瓶的容积,应按下式计算:Vr=(mr2+mr1)/ρwr式中Vr——容砂瓶容积(mL);mr2——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g);mr1——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g);ρwr——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g/cm3),查表28。

水的密度表3、标准砂的密度,应按下式计算:ρs= mrs/ Vr式中ρs——标准砂的密度(g/cm3);mrs——容砂瓶、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g)。

简单来说,灌砂设备中有一个标定罐,把标定罐放在足够水平的台上,然后朝里面注入清水,待快满时用一块干净的玻璃盖上,用滴管慢慢的注入水,直到玻璃下方无气泡,此时水就满了。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记录好所加水的质量,根据加入水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标定罐的体积。

然后把水倒掉,擦干标定罐,加入标准砂,当标准砂超过标定罐时用尺子将超过的砂扫出去,然后称量砂的质量,用此质量除以之前标定罐的体积就得到标准砂的密度。

现场压实度(灌砂法)检验记录表(二)原位密度 - 模板

现场压实度(灌砂法)检验记录表(二)原位密度 - 模板
量砂容器质量加第2次剩余
量砂质量my5(g)
试坑及套环内耗砂质量(g)
试坑及套环中体积(cm3)
试坑体积(cm3)
试样容器质量加试样质量
(内包括残留之量砂)my4(g)
试样质量(g)
试样湿密度(g/cm3)
盘号
盘质量(g)
盘加湿试样质量(g)
盘加干试样质量(g)
湿试样质量m0(g)
干试样质量md(g)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灌砂法密度试验仪
电子计重天平
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
电子计重天平
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
标准砂的密度ρs(g/cm3)
试坑(样品)编号
取样位置(桩号)
量筒加原有量砂质量my1(g)
筒加第1次剩余量砂质量my2(g)
套环内耗砂质量(g)
套环体积(cm3)
从套环内取出量砂质量my3(g)
套环内残留量砂质量(g)
某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原位密度(灌砂法)检验记录表(二)
一、检验项目:□原位密度(灌砂法-用套环)委托(记录)号:
检验依据:□GB/T 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共 页 第 页
土样类别
检验日期
最大干密度报告编号
最大干密度(g/cm3)
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编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3)
试样最大干密度ρdmax(g/cm3)
试样压实度λ(%)
备 注
1、计算公式: =( ) = /(1+0.01ω)
2、量砂标定详见标定记录表。 3、仪器编号前打“√”的为本次检验用仪器。
校 核: 检 验:

标准-砂密度的测定

标准-砂密度的测定

标准砂密度的测定1、标准砂密度的测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标准砂应清洗洁净,粒径宜选用0.25~0.50mm,密度宜选用1.47~1.61g/cm3。

2)组装容砂瓶与灌砂漏斗,螺纹连接处应旋紧,称其质量。

3)将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关阀门,向灌砂漏斗中注满标准砂,打开阀门使灌砂漏斗内的标准砂漏入容砂瓶内,继续向漏斗内注砂漏入瓶内,当砂停止流动时迅速关闭阀门,倒掉漏斗内多余的砂,称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准确至5g。

试验中应避免振动。

4)倒出容砂瓶内的标准砂、通过漏斗向容砂瓶内注水至水面高出阀门,关阀门,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称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准确到5g,并测定水温,准确到0.5℃。

重复3次,3次测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3mL,取3次测值的平均值。

2、容砂瓶的容积,应按下式计算:Vr=(mr2+mr1)/ρwr式中Vr——容砂瓶容积(mL);mr2——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g);mr1——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g);ρwr——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g/cm3),查表28。

水的密度表3、标准砂的密度,应按下式计算:ρs= mrs/ Vr式中ρs——标准砂的密度(g/cm3);mrs——容砂瓶、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g)。

简单来说,灌砂设备中有一个标定罐,把标定罐放在足够水平的台上,然后朝里面注入清水,待快满时用一块干净的玻璃盖上,用滴管慢慢的注入水,直到玻璃下方无气泡,此时水就满了。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记录好所加水的质量,根据加入水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标定罐的体积。

然后把水倒掉,擦干标定罐,加入标准砂,当标准砂超过标定罐时用尺子将超过的砂扫出去,然后称量砂的质量,用此质量除以之前标定罐的体积就得到标准砂的密度。

罐砂筒的标定记录表

罐砂筒的标定记录表
标定依据
罐砂筒情况
标定罐的容积
标定罐加玻璃重(g)
1
2
标定罐加玻璃加水重(g)
水温、℃(v)标定罐的容积(ml)来自罐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m1)罐砂筒内的砂总质量(g)
1
2
3
(m2)玻璃板上的砂(g)
(m2)圆锥体內砂的质量(g)
量砂的松方密度
(m1)罐砂筒內砂的总质量(g)
1
2
3
(m3)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
罐砂筒
编号
砂总质量,g(m1)
锥体砂质量,g(m2)
砂松方密度,g(ρs)
校验时间
校验人
罐砂筒
编号
砂总质量,g(m1)
锥体砂质量,g(m2)
砂松方密度,g(ρs)
校验时间
校验人
罐砂筒
编号
砂总质量,g(m1)
锥体砂质量,g(m2)
砂松方密度,g(ρs)
校验时间
校验人
罐砂筒标定记录
编号
施工单位
标定使用器具
(ma)标定罐中砂的质量(g)
(ρs)量砂的松方密度(g/cm³)
校验:审核:年月日

灌砂筒及量砂标定记录

灌砂筒及量砂标定记录
3041 9472 6405
18000 6457 8675 1.35
1.35g/cm3
标定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 备注
有限公司
灌砂筒及量砂标定记录
标准砂产地
粒径范围
0.30-0.60mm
水密度
0.996
试验次数
灌砂入玻璃表平面前筒+砂总质量
(g) m4
锥 灌砂入玻璃板表平面后筒+砂总质量

(g) m5

锥砂质量(m2=m4-m5)

(g) m2
平均质量
(g) m8
标定罐+玻璃板质量

(g) m6
1 9000 6128 2872
3041 9470 6403
18000 6453 8679 1.35
2 9000 6134 2866 2868 3041 9473 6406 6405 18000 6455 8677 1.35 1.35
标定结果
锥砂质量
2868g
量砂密度ρs
3 9000 6133 2867
定 罐 容 积
标定罐+玻璃板+水总质量 (g) m7
标定罐容积V (V=m7-m6)
平均容积(cm3)
灌砂入标定罐前筒+砂总质量
(g) m1
灌砂入标定罐后筒+砂总质量

(g) m3

填平标定罐所需砂质量Ha

(Ha=m1-m3-m8)

量砂密度ρs
(ρs=Ha/V)
平均密度(g/cm3)
环境条件 灌砂筒编号 灌砂筒规格

自校记录

自校记录
项目名称:
仪器名称
钢筋标距仪
检测日期
自校过程简述:
1、仪器丝杠润滑良好,冲头手轮上下伸缩正常,运行正常。
2、将钢筋放入V形槽,用钢筋压板将钢筋固定,固定效果良好,
3、将钢筋打上标距,用标准的钢板尺每个标距的距离均为10mm。以上步骤重复三次。
自校结果:实测结果为每个标距之间均为10mm,无偏差,合格。
自校结果:上口101mm
下口200.5mm
净高301mm
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合格。
检测:复核:
自校设备检定记录
项目名称:
仪器名称
Ф150无侧限抗压试模
检测日期
自校过程简述:
1、经观察模具外观平整,用手摸内壁光滑,无毛刺。
2、用十字交叉法以游标卡尺测量其内径d1,d2为150.1mm,150.0mm,取平均值d为150.05mm。
容积升
检测日期
自校过程简述:
1、首先称量干燥状态下容积升的重量g1。
2、用饮用水装满容积升,用玻璃板紧贴上口滑移,排除水泡,擦干筒外壁水分后称重g2,容积升的容积为:
V=(g2- g1)/C
其中:C为水的比重,1L/Kg。
重复上述步骤三次,取平均值作为容积升的容积
自校结果:1L容积为:1002ml
2L容积为:2001ml
检测:复核:
自校设备检定记录
项目名称:
仪器名称
雷氏沸煮箱
检测日期
自校过程简述:
1、插上电源,电源指示灯显示。
2、将标准温度计放入沸煮箱内,待沸煮箱温度显示100℃后,同时读取温度计的读数为99.6℃。
自校结果:实测结果为99.6℃,偏差0.4℃,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合格。
检测:复核:

灌砂桶、灌砂用标准砂标定记录表 - 模板

灌砂桶、灌砂用标准砂标定记录表 - 模板
备 注
1、计算公式:
m3= m1-m2V= m4/ρ ms= m5-m6-m3ρs= ms/ V
2、仪器编号前打“√”的为本次检验用仪器。
校 核: 检 验:
某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灌砂桶、灌砂用标准砂标定记录表
检验依据:JTG 3450-2019《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记录编号
标定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编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仪器编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烘干温度(℃)
105
烘干时间
烘干后标准砂
的称量(g)
过(0.25~0.50)mm
土壤筛后的质量(g)
标定次数
1
2
3
灌砂桶+标准砂质量m1(g)
灌砂筒+剩余标准砂
质量m2(g)
灌砂筒锥底砂质量m3(g)
锥底砂质量 (g)
水温(℃)
水的密度ρ(g/cm3)
标定罐水的质量m4(g)标定罐的容 NhomakorabeaV(cm3)
灌砂桶+标准砂质量m5(g)
灌砂筒+剩余标准砂
质量m6(g)
装满标准砂时标定罐
的质量ms(g)
标准砂密度ρs(g/cm3)

灌砂法用标准砂密度测定记录格

灌砂法用标准砂密度测定记录格
3893
பைடு நூலகம்3759
134
133
3
3886
3755
131
二、标定罐中砂的质量
试验次数
灌砂筒加装入筒内的砂总质量(g)
灌砂筒内圆锥体砂重(g)
灌砂入标定罐后筒和筒内剩余砂质量(g)
标定罐中砂的质量(g)
1
3813
133
2584
1096
平均
2
3796
2572
1091
1093
3
3859
2633
1093
三、标定罐的体积
灌砂法用标准砂密度测定记录
试验单位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临海高等级公路如东段四标工地试验室
试验规程
JTG E40-2007
试验日期
试验人签字
复核人签字
一、灌砂筒内圆锥体砂重
试验次数
测试前灌砂筒加砂质量(g)
测试后灌砂筒加砂质量(g)
灌砂筒内圆锥体砂重
(g)
1
3891
3758
133
平均
2
1093
780.33
1.40
备注:1号灌砂筒标定。
试验次数
标定罐质量(g)
标定罐加满水后总质量(g)
水温度(℃)
水的密度
标定罐的体积(cm3)
1
382
1162
21
0.99802
782
平均
2
382
1163
21
0.99802
780
780.33
3
382
1160
20
0.99822
779
四、标准砂的单位密度

灌砂法量砂密度的试验研究

灌砂法量砂密度的试验研究

灌砂法量砂密度的试验研究大家好!我是《土木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研究》及《细集料含泥量与含粉量的试验研究》的作者韦汉运,群共享有《土木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研究》及《细集料含泥量与含粉量的试验研究》的内容简介,如有兴趣,可到群共享下载。

下面我从《土木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研究》摘录“灌砂法量砂密度的试验研究”与大家分享,如有不同的见解,欢迎到“工程试验交流千人群(207135730)” 、“①群 交通检测(144673309 )” 、“3C3T检测技术交流2群(191047183)” 、“3C3T检测技术交流3群(187938137)”交流、探讨。

压实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公路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T0111-1993“灌砂法”﹙备注:以下简称“T0111试验”﹚是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检测压实度最常用的试验方法。

“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由一定高度下落到一规定容积的筒或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用灌砂法测量试洞的容积时,其准确度和精度受下列几个因素的影响”﹙备注:摘自T0111试验的“条文说明”﹚。

1 标定罐的深度对砂的密度有影响T0111试验的“条文说明”第﹙1﹚条“标定罐的深度对砂的密度有影响。

标定罐的深度减2.5cm,砂的密度约降低1%。

因此,标定罐的深度应与试洞的深度一致”。

据上推算,如果深度为15cm的标定罐测定量砂的密度为1.408g/cm³,当标定罐的深度为20cm 时,该量砂的密度应为1.436g/cm³(备注:ρ=1.408×(1+0.02)=1.436),即标定罐的深度决定量砂密度的大小。

因此,《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T0921-2008“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备注:以下简称“T0921试验”﹚第1.2条“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标准砂密度标定记录表

标准砂密度标定记录表

1
231
装入筒内砂的质量m1(g)2
罐砂筒移至玻璃板前筒内砂质量m5(g)3
罐砂筒移走玻璃板后筒内砂质量m6(g)4
填满筒下部圆锥体砂的质量m2=m 5-m 6(g)5
填满筒下部圆锥体砂的质量平均值m2(g)
6
标定罐质量m7(g)7
标定罐加水的总质量m8(g)8
标定罐的容积v=m 8-m 79
标定罐容积的平均值v(ml)10
灌砂入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3(g)11
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平均值m3(g)12
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ma=m 1-m 2-m 3(g)13量砂的密度ps =m a /v 14备注
试验人: 试验日期:复核人:标准砂密度标定试验记录表
圆锥体内砂质量标定罐的容积量砂的密度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次数。

灌砂筒及量砂密度标定试验记录空白表格

灌砂筒及量砂密度标定试验记录空白表格

试验:
复核:
主任:
装入灌砂筒内的 量砂+灌砂筒质量(g) 流入锥体后剩余砂+灌砂筒 质量(g) 锥体内砂的质量(g) 装入灌砂筒内的量 砂+灌砂筒质量(g) 装入标定罐及锥体后筒内剩 余砂+灌砂筒质量(g) 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 (g) 标定罐质量(g) 罐+水质量(g) 水温度(℃)
标定罐体积 水密度(g/cm3) 标定罐体积 (cm3) 量砂密度(g/cm3) 结论:经标定,该灌砂筒锥体砂质量为 g,量砂密度为 g/cm3。
同集路(集杏海堤—同安城区段)提升改造工程
灌砂筒及量砂密度标定试验记录
编号 : 工程名称:路基工程 监理单位: 规格型号 灌砂筒编号 试验次数 1 2 3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标段: 施工单位: φ 150mm 试 验 依 据 第 页共 页
标 定 锥 体 砂 质 量 标 定 标 定 罐 砂 质 量
试验:
复核:
主任:
同集路(集杏海堤—同安城区段)提升改造工程
灌砂筒及量砂密度标定试验记录
编号 : 工程名称:路基工程 监理单位: 规格型号 灌砂筒编号50mm 试 验 依 据 JTG E40-2007 第 页 共 页
标 定 锥 体 砂 质 量 标 定 标 定 罐 砂 质 量
装入灌砂筒内的 量砂+灌砂筒质量(g) 流入锥体后剩余砂+灌砂筒 质量(g) 锥体内砂的质量(g) 装入灌砂筒内的量 砂+灌砂筒质量(g) 装入标定罐及锥体后筒内剩 余砂+灌砂筒质量(g) 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 (g) 标定罐质量(g) 罐+水质量(g) 水温度(℃)
标定罐体积 水密度(g/cm3) 标定罐体积 (cm3) 量砂密度(g/cm3) 结论:经标定,该灌砂筒锥体砂质量为 g,量砂密度为 g/cm3。

量砂密度标定试验检测记录表

量砂密度标定试验检测记录表
检测单位名称: 工程名称
量砂密度标定试验检测记录表
记录编号:
第 页,共 页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信息
试验检测日期
试验条件
检测依据
判定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 及编号
灌砂筒编号
灌砂筒直径(mm)
标定罐直径 (mm)
量砂产地
标定罐容积标定
次数
标定罐质量 (g)
水面接触直尺时罐与水质量 (g)
水的密度 (g/cm3)
(cm3)
(cm3)
平均锥体内 砂质量 (g)
平均量砂 松方密度 (g/cm3)
检测:
记录:
复核:
日期:
年月日12 Nhomakorabea3
次数
1 2 3
筒加量砂 质量 (g)
次数 1
筒加量砂 质量 (g)
筒加剩余 量砂质量
(g)
2
3 附加声明:
锥体砂质量标定
筒加剩余量砂质量 (g)
锥体内 砂质量
(g)
量砂松方密度标定
锥体内 砂质量
(g)
标定罐内 砂质量 (g)
标定罐 容积 (cm3)
量砂 松方密度 (g/cm3)
罐容积 平均罐容积

量砂密度表定规程

量砂密度表定规程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确定量砂密度
二、试验主要步骤
1.仪器标定
确定罐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平均质量m
1。

2.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

3.在罐砂筒中装入质量为m
2
的砂后放在标定罐上,打开开关,让砂流出,直到罐砂筒内的砂不再流为止,关闭开关。

取下罐砂筒,称筒内剩余砂质量,精确至1g。

4.重复上述步骤3测量,至少三次,最后取其平均值记为m
3
,精确至1g。

三、计算
填满标定罐所需砂质量m:
m=m
2-m
3
-m
1
式中:m
2
——罐砂入标定罐前,筒内砂的质量,g
m
3
——罐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平均质量,g
m
1
——罐砂入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
量砂的密度ρ
s
(g/cm3)
ρs=m/V
式中:V——标定罐的容积,cm3。

量砂标定,自动计算

量砂标定,自动计算

试验:
校核:
量砂标定试验记录
用 途 0.30-0.60mm 量砂 福州市福威建材公司 试验条件
试验依据 灌砂筒直径
温度:
湿度:
粒径范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样品名称 材料产地
JTG E60-2008 200mm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 灌砂筒(XC-008)、电子称(XC-042)等 备及编号
标定罐重(g) 标定罐+玻璃板重(g) 标 定 罐 体 积 标定罐+玻璃板+水重(g) 水温(℃) 水温修正系数(g/cm3) 标定罐体积(cm3) 平均体积(cm3) 灌砂前筒+砂重(g) 灌砂后筒+砂重(g) 锥 体 砂 重 灌砂至玻璃板后,玻璃板上砂重 (g) 锥体砂重(g) 平均锥体砂重(g) 灌砂前(筒+砂)重(g) 灌砂后(筒+砂)重(g) 砂 容 重 标定灌砂重(g) 砂密度(g/cm3) 平均砂密度(g/cm3) 标定结果 备注 锥体砂重(g) 1395 22000 11716 8869 1.34 22000 20585 1415 1415 6613 1502 3405 10005 1506 3425 10036 21 0.99802 6625 6613 22000 20620 1380 1380 1395 22000 11742 8878 1.34 1.34 量砂密度(g/cm3) 1.34 22000 11731 8877 1.34 22000 20609 1391 1391 6602 1510 3412 10001

量砂试验

量砂试验

量砂试验
1、按下列步骤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Ys(g/cm).
①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 ,准确至1mL 。

②在储砂的筒中装入质量为m 1 的砂,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灌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

在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闭。

取下灌砂筒,称取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 3),准确至1g 。

③按下式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m a (g):
ma=m1-m2-m3
式中:ma ——标定罐中砂的质量(g);
m1——装入灌砂筒内的砂的总质量(g);
m2——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g);
m3——灌砂入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
④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⑤按下列计算量砂的单位质量Ys(g/cm3): V
ma Ys 式中:ys ——量砂的单位质量(g/cm3);
V ——标定罐的体积(cm3)。

量砂的单位质量ys 是计算试坑体积的关键参数,标定时应以不干扰量砂正常流动,不改变量砂堆积密度为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