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site寄生虫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肢动物重要特征
❖ 虫体两侧对称,身体及对称分布的附肢均分节;
❖ 具有由几丁质及醌单宁蛋白组成的坚硬的外骨骼;
❖ 循环系统开放式,整个循环系统的主体称为血腔, 含血淋巴;
❖ 发育史大多经历蜕皮(ecdysis, molt)和变态 (metamorphosis)。
医学节肢动物的主要类群
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分属以下5纲: ❖ 蛛形纲(Arachnida) ❖ 昆虫纲(Inasecta) ❖ 甲壳纲(Crustacea) ❖ 唇足纲(Chilopoda) ❖ 倍足纲(Diplopoda)
形、功能障碍等;蠓、蚋、虻等叮刺人体后可出 现红肿,甚至溃烂;硬蜱叮刺后唾液可使宿主出 现蜱瘫痪;毒隐翅虫(Paederus fuscipus)的体 液接触皮肤可致皮炎。
⑶变态反应或过敏性反应:节肢动物的唾液、分泌 物、排泄物和皮壳等都是异性蛋白,可引起人体 过敏反应。如尘螨引起的哮喘、鼻炎等;粉螨、 尘螨、革螨引起的螨性皮炎。蚊、蠓、蚤、臭虫 等螫刺后也出现过敏。
生物性传播有4种形式
①发育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只有发育,没有 数量的增加。如丝虫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
②繁殖式:节肢动物成为病原体的繁殖场所,只有 数量的增加,但无形态变化。如登革热病毒须在 蚊子体内繁殖一定量时,才具传播能力。
③发育繁殖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必须经历发 育和繁殖两个过程。病原体发育,形态变化,数 量也大增。如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和繁殖。
⑴机械性传播:节肢动物对病原体的传播只起携 带输送的作用。病原体可以附在节肢动物的体 表、口器上或通过消化道从而散播,借机转入 另一个宿主,形态和数量均不发生变化,但仍 保持感染力。
❖ 如蝇传播痢疾、伤寒、霍乱等。
⑵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历了发 育或/与繁殖的阶段,才能传播到新的宿主。对 病原体来说,是完成其生活史或传播不可缺少 的过程。
4.自然感染的证据: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采集可 疑的节肢动物,分离到自然感染的病原体,如 果是原虫和蠕虫,须查到感染期。
我国重要虫媒病
类别
病名
病原体
病毒病
乙脑
Leabharlann Baidu
乙脑病毒
立克次 流行性斑疹伤 普氏立克次
体病


细菌病
鼠疫
鼠疫杆菌
原虫病
疟疾
疟原虫
蠕虫病 班氏丝虫病 班氏丝虫
重要传媒 库蚊
人虱
印鼠客蚤 中华按蚊 淡色库蚊
中华按蚊 Anopheles sinensis
3.甲壳纲(Crustacea)
蝲蛄 石蟹
❖ 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 有触角2对,步足5对
❖ 大多数种类水生,有 些是蠕虫的中间宿主。 例如淡水蟹或蝲蛄是 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 宿主
4.唇足纲(Chilopoda)
蜈蚣 Centipede(百脚)
❖ 虫体窄长,腹背扁, 多节,由头及若干形 状相似的体节组成, 多为10节。
④经卵传递式:有的病原体不仅在节肢动物体内繁 殖,而且侵入卵巢,经卵传递到下一代并使之具 有感染力。如蚊体内的日本脑炎病毒。
病媒节肢动物的判断
1. 生物学的证据
⑴与人的关系密切,必须刺吸人血,或舐吸人的 食物,以嗜吸人血者最重要;
⑵数量较多,往往是当地的优势种或常见种类;
⑶寿命较长,能保持病原体完成发育和增殖所需 的时间。
1.蛛形纲(Arachnida)
❖ 虫体分头胸和腹两部或头胸腹愈合成躯体,有足4 对,无触角。
❖ 能传播疾病或引起疾病的有蜱、螨,能毒害人体 的有蜘蛛和蝎子等。
蝎子 Scorpion
硬蜱
2.昆虫纲(Insecta)
❖ 虫体分头、胸、腹3部。 头部有触角1对,胸部有 足3对。
❖ 能传播疾病或引起疾病 的有蚊、蝇、白蛉、蠓、 蚋、虻、蚤、虱、臭虫、 蟑螂、锥蝽、桑毛虫、 松毛虫、毒隐翅虫等。
2.流行病学证据:媒介虫种的地理分布及季节消长 与某种虫媒病流行地区以及流行季节相一致, 则提示为传播媒介的可能性。
3.实验室的证据:用人工感染方法证明病原体能 在某种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能发育至感染期, 并能传染给易感的实验动物。实验感染可证实 媒介节肢动物对病原体的易感性,还可测定易 感性的程度。
❖ 例如某些原虫和蠕虫,在节肢动物体内的发育 构成生活史中必需的一环。待病原体发育至感 染期或繁殖至一定数量之后,才能传播。生物 性传播只有某些种类的节肢动物才适合于某些 种类病原体的发育或增殖。例如班氏微丝蚴只 在某些蚊种体内才不能发育至感染期的丝状蚴; 登革热病毒也只在某些蚊种体内才能大量增殖 并传播。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1. 直接危害
⑴骚扰、吸血:蚊、白蛉、蠓、蚋、虻、蚤、臭虫、 虱、蜱、螨等都能叮刺吸血,造成骚扰,影响工 作和睡眠。蚊虫在夏天一般2天吸血一次。有人 实验表明:臭虫一生可吸人血163次。非洲某些 地区婴儿贫血与臭虫吸血有关。
⑵毒质损害:由于某些节肢动物具有毒腺、毒毛或 者体液有毒,螫刺时分泌毒液注入人体而使人受 害。如蜈蚣、蝎子、毒蜘蛛等刺咬人后,不仅局 部产生红、肿、痛,而且可引起全身症状;桑毛 虫、松毛虫的毒毛及毒液可引起皮炎、结膜炎; 松毛虫还可致骨关节疼痛,严重者可致骨关节畸
❖ 头部有触角1对,每 一体节各有足1对。 第一体节有1对毒爪, 螫人时,毒腺排出有 毒物质伤害人体,如 蜈蚣。
5.倍足纲(Diplopoda)
❖ 体呈长管形,多节,由 头及若干形状相似的体 节组成。
❖ 头部有触角1对,除第一 体节外,每节有足2对,
❖ 所分泌的物质常引起皮 肤过敏,如马陆。
马陆 Millipede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
❖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是预防和控制各种虫媒传染 病的重要手段。综合防制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⑷侵害组织和寄生:蝇类幼虫寄生引起蝇蛆病 (myiasis),潜蚤寄生引起潜蚤病(tungiasis), 疥螨 寄生引起疥疮(scabies),蠕形螨寄生引起蠕形 螨病(demodicidosis),粉螨、跗线螨等侵入肺、 肠、尿路引起肺螨病、肠螨病和尿螨病。
2. 间接危害 —传播疾病
– 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称虫媒病。 – 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称传播媒介或病媒昆虫。 ❖ 根据病原体与节肢动物的关系,将节肢动物传播 疾病的方式分为两类: – ⑴机械性传播 – ⑵生物性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