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体系改革阶段性成果总结
学校课改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学校课改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024年上半年是我们学校开展课程改革的重要阶段。
在这段时间里,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下面,我将对学校2024年上半年课程改革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理念指导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并同时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推动课程的立体化发展。
二、课程内容设计创新在课程设计方面,学校注重对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学科情感的培养。
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学生可以在不同学科中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注重跨学科的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形成全局性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注重转变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项目研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四、教师培训与发展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
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开展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学校还建立了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为教师提供了评价和成长的机会。
五、家校合作加强学校注重家校合作,建立了家长学校。
通过家长学校,学校与家长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问题。
学校还通过家长会、学生展示会等形式,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总的来说,2024年上半年,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
学校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推动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课程改革方案,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2024年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2024年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2024年,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下是对这一年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总结:
一、改革目标明确:在2024年,学校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提供更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二、课程改革内容丰富:在2024年,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涵盖了基础学科知识、跨学科综合素养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三、教学方法创新:在2024年,学校新课程改革注重思维导图、PBL等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师资培训扎实实施:在2024年,学校新课程改革注重师资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提升其教学能力和素养。
五、学生评价体系完善:在2024年,学校新课程改革完善了学生评价体系,注重多元化评价,既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又注重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发展。
六、家校合作达成共识:在2024年,学校新课程改革注重家校合作,加强家长的教育参与,共同关注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七、问题和挑战:在2024年,学校新课程改革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应用程度不一、教育资源不足等。
综上所述,2024年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进。
年校本课程阶段性总结5篇
年校本课程阶段性总结5篇篇1一、背景概述本年度校本课程实施以来,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标,我们进行了多阶段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本报告旨在回顾总结前期工作,梳理经验成果,找出存在问题,并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提供改进方向。
二、工作内容与成果1. 课程设计与实施本年度校本课程在设计上注重实践性与创新性相结合,通过引入多元智能理论,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涵盖科技、艺术、人文等多个领域,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课程实施中,我们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 阶段性成果(1)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显著提高。
通过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热情高涨,主动性增强。
(2)知识应用能力显著增强。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3)团队合作能力得到锻炼。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4)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学生在科技、艺术、人文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三、经验与教训1. 经验总结(1)注重课程设计的创新性与实践性。
紧密结合时代需求和学生特点,设计具有吸引力的课程内容。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3)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教训与不足(1)部分课程内容设置不够深入。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部分领域的内容设置较为浅显,缺乏深度和广度。
(2)教学资源分配不均。
部分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3)教师队伍建设需加强。
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师资培训和队伍建设。
四、改进措施与实施计划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实施计划:1. 深化课程内容设计。
针对课程内容设置不够深入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各领域知识,优化课程设计,提高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课改阶段性工作总结范文7篇
课改阶段性工作总结范文7篇第1篇示例:课改阶段性工作总结近年来,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日趋深入,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的课程改革不断推进。
我校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开展了一系列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课改阶段性工作即将结束之际,我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本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课程目标明确,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本阶段的课程改革中,我校围绕“弘扬优秀文化、培树时代英才”为目标,明确了“立德树人、德才兼修”为教育目标,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融入课程设置中。
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课程改革的质量和进度。
学校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机制,确保实现课程目标。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提升教学效果在课程改革中,学校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结合社会实践、课外拓展活动等,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性学习。
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虚拟实验室等,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学校建立了定期评估机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注重课程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课程改革中,学校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成绩、作业质量、参与度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引导。
强化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促进校企合作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积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开展校企合作,引入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校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校加强学科交叉,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未来展望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不断摸索,不断完善。
2024年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3篇)
2024年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自从2024年开始进行学校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深刻地认识到课程是学校育人的核心和基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过去几年的实践总结和教师、学生、家长的反馈,我校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是我校2024年学校课程改革的经验总结。
首先,我们注重了学校课程的科学化和个性化。
在过去,学校课程设置普遍较为僵化,而且课程内容繁重,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因此,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讨论,重新调整了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我们注重了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协作。
在过去,学科之间往往是割裂开来的,学生对于各个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能力不够强。
因此,我们将学科之间的界限打破,推行跨学科教学,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
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和教材,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另外,我们注重了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兴趣、能力、学习风格各不相同。
因此,我们提倡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满足各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们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和合作中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学校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家校合作。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支撑点,只有两者的紧密合作和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因此,我们与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和特点,制定了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并提供了家庭辅导学习的指导,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
总的来说,我校2024年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主要包括科学化和个性化的课程设置、学科融合与合作、个性化教学以及家校合作。
通过这些改革,学校的课程变得更加开放和灵活,更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学校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7篇
学校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7篇篇1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课改工作。
课改工作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这一阶段的课改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
二、主要工作及成果1. 课程建设在这一阶段,我们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对课程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优化。
我们增加了更多实用性强的课程,如编程、设计等,同时减少了部分传统课程的学时。
此外,我们还引入了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2. 教师培训为了适应课改的需求,我们组织了多次教师培训活动。
这些培训活动涵盖了新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学科知识等方面。
通过培训,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提升,更好地适应了课改的要求。
3. 学生评价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被多元化评价方式所取代。
现在,学生的成绩不仅仅取决于考试成绩,还包括平时的表现、项目完成情况、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这种评价方式更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学校管理我们加强了学校的管理工作。
通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提高了学校的整体运行效率。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 课程实施难度较大虽然我们对课程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优化,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遇到了一些困难。
部分学生对新课程的兴趣不高,参与度较低。
这可能与学生的基础、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因素有关。
2.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虽然我们组织了多次教师培训活动,但教师的素质仍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
部分教师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指导。
3. 评价方式改革有待深化虽然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但仍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例如,如何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2024年课改阶段小结材料
2024年课改阶段小结材料2024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节点。
在这一年,我国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未来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对2024年课程改革阶段的小结。
一、课程内容全面优化2024年,我国课程改革在内容上进行了全面优化。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素质教育。
在语文、数学、英语等重点科目中,加入了更多的实践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过程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同时,也加强了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多元发展,培养他们的全面素质。
二、课程教材创新2024年,我国课程改革注重提高教材的质量和适应性。
教材制作过程中更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综合性,注重知识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通过引入更多的案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另外,教材的多样性也得到了重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效果。
三、教学方法创新2024年,我国课程改革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师通过导引、引导和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主体地位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倡导学科交叉和综合教学,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融通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四、评价方式改革2024年,我国课程改革关注评价方式的改革。
取消了一刀切的考试评价,注重综合评价和多元评价。
通过观察、记录、访谈、作品展示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情况。
同时,也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师资培训和支持2024年,我国课程改革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
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同时,也加强了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支持,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工作总结7篇
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工作总结7篇篇1一、引言本年度,我校围绕课程改革这一核心任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创新,致力于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在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为我校本年度课程改革经验的总结。
二、课程结构改革与实施1. 课程理念更新本年度,我们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我们强调知识的整合与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课程结构重整我们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重新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
一方面,我们加强基础学科的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我们增设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探索未知领域,拓宽知识面。
3. 课程设置创新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实际,我们开设了一系列特色课程,如科技创新课程、艺术鉴赏课程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1. 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我们积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 推行互动式教学我们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实施因材施教我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通过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评价体系改革与成效1. 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我们建立了多元评价体系,包括过程评价、作品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这种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加公正地评价了学生的努力。
2. 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总结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总结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为了各级学校的重要任务。
在这方面,我们学校也付出了辛勤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对我校近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总结与归纳,以期为今后的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课程改革取得突破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足够的实践与创新元素。
为了突破这种束缚,我校积极开展了课程改革,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我们对课程设置进行了重塑。
在科目的整合与优化方面,我们提倡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更具综合性的课程体系。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知识联结,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们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师的讲授,而我们则倡导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
通过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我们注重实践环节的增加。
通过实践课程的设置,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我们也积极推进与社会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力,我校在评价体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我们注重注重形成性评价。
通过课堂小测验、作业评价等形式,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为教师提供及时的反馈。
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更能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我们鼓励多样化评价方式的运用。
在课程考核中,我们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之外,还开展了展示性评价、实践性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展示他们的才能和潜力。
最后,我们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和能力的培养。
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上,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不仅仅关注他们的分数。
学校课改工作阶段工作总结(2篇)
学校课改工作阶段工作总结我校的课改工作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一如既往的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
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来指导教学工作,积极实践,不断探索,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学校的课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优化课改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育变革。
为使学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真抓实干,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各成员平时加强协商研究和对课改的领导和指导,及时跟踪、了解课改工作情况。
二、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1、我校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理念,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时更新新的教学理念。
注重实效,注重方法,注重过程,积极引导教师采用参与式教学,构建和谐课堂,让同学学的轻松、轻松、愉快。
2、通过学习《课程规范》,让教师懂得: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给受教育者适应实际,而是改造,创立新的实际,从而培养出有发明能力的人。
重点是引导同学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同学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
引导教师挖掘课堂潜力,挖掘课程潜力,挖掘同学潜力,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同学视野。
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参与式学习,互动式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为同学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实验的平台,从而将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从而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三、狠抓教学常规管理,重实效。
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提倡超周备课,狠抓课后辅导,给学困生开“小灶”,引导他们正确生长。
精心组织好每一堂课,引导教师积极挖掘教材潜力,重点是培养同学的创新思维能力。
坚持“两主一线”的教学模式,深化课改。
深入钻研教材,明确重、难点,掌握关键。
认真总结教学反思,吸取教训,不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狠抓作业批改工作,力争要求每位教师做到精批细改,必要时做到面批面改。
强化“三结合”式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教师首先制定计划,并定期督查,实施。
2024年学校课改工作阶段工作总结
2024年学校课改工作阶段工作总结在2024年学校课改工作阶段,我主要负责课程改革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通过与各个相关部门、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与合作,我们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和进展。
首先,我们制定了新的课程改革方案,并对现有课程进行了评估和调整。
通过广泛调研和学生需求分析,我们了解到学生对某些课程的兴趣不高,于是我们对这些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加入了更多实际应用和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其次,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引入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项目学习的方法,我们帮助学生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沟通的能力以及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培养。
通过组织教师培训和研讨会,分享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新课程的教学需求。
最后,我们对新课程进行了评估和反馈。
通过定期的课程评估和学生反馈调查,我们了解到新课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了改进和调整,以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2024年学校课改工作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和进展。
我们通过重新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
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措施,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4年学校课改工作阶段工作总结范本(2篇)
2024年学校课改工作阶段工作总结范本一、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校于____年启动了课程改革工作,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们积极探索与实践,努力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本文将对____年学校课改工作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
二、工作目标与计划在正式开始课程改革工作前,我们制定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计划。
首先,我们确定了课程改革的导向,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其次,我们对学校现有的课程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确定了改革的重点领域。
最后,我们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并确立了相应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1. 课程整合与设计针对学校现有的课程结构过于繁杂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课程整合与设计的工作。
通过对各学科的内容进行梳理和筛选,我们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了更加紧密和有机的课程结构体系。
同时,我们注重跨学科的整合,力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更全面、综合的认知。
2. 教师培训与能力提升为了帮助教师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和研讨活动。
通过邀请教育专家和学科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教师团队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
3. 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我们积极开展了各类创新实践活动。
比如,我们组织了科技创新大赛和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义工活动,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工作成果与效果1. 课程结构优化通过课程整合与设计的工作,我们成功优化了学校的课程结构。
现有的课程体系更加紧密和有机,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更强,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全面和系统的知识体系。
2.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通过教师培训与能力提升的工作,我们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工作总结6篇
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工作总结6篇篇1在过去的一学年中,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总结将围绕课程改革的目标、实施过程、成效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课程改革目标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通过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手段,力求实现以下具体目标:1.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课程改革实施过程1. 调整课程结构。
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课程进行了合理的调整。
在保证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我们增加了探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内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优化教学内容。
我们针对传统教学内容中存在的弊端,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编写和修订。
在保证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我们注重了内容的更新和拓展,引入了大量新颖、实用的知识,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3. 改进教学方法。
我们积极推行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我们还注重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课程改革成效经过一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的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同时,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好评,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未来展望虽然我们的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我们仍需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和优化我们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我们的知识和理念,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
2024年学校课改工作阶段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学校课改工作阶段工作总结学校课改工作是教育事业改革的关键环节,旨在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学校课改工作,从中受益匪浅。
下面是我对这一阶段工作的总结。
首先,学校课改工作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这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重点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通过开展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我们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活动和团队项目,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和领导能力。
通过这些努力,学校课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其次,学校课改工作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通过组织各类培训、研讨会和教学研究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
在课改工作中,我们重视教师专业成长,注重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通过合作研究项目和教学观摩,教师之间互相借鉴经验、分享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了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
此外,学校还通过建立定期教学评估机制和教师培训计划,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不断成长的空间。
这些举措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再次,学校课改工作注重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这个阶段,我们着眼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变革和方法的创新。
通过借鉴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一人一台的教学方式,引入了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通过这些改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明显提高。
同时,课程设置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通过这次课改工作,我们看到了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巨大潜力。
最后,学校课改工作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为了推动课改工作的开展,学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
每个工作环节和时间节点都有明确的规划和管理措施。
学校充分调动了教育教学资源,从教育教学管理和支持方面对课改工作进行了保障。
学校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_少先队阶段性工作总结
学校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_少先队阶段性工作总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我校在过去一段时间开展了课改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下面,我对这次课改工作进行一个阶段性总结。
一、成果1. 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课改,我们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积极探索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
这些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
2.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学以知识传授为重,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课改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项目实践,使学生能够动手实践、主动学习,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加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改工作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有利于教师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二、问题和挑战1. 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
学生长期以来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新的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在实施课改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明白新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教师培训和支持不足。
课改需要教师具备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但是目前的培训和支持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的培训还存在一些不足。
我们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 教学资源不足。
课改需要教学资源的支持,但是目前学校的教学资源还不足,尤其是一些实践性的教学资源。
我们需要加强对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实践性教学资源,为课改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对策和建议1. 继续推进课改工作,加强宣传。
在推进课改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宣传,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都能理解和支持课改工作,形成良好的课改氛围。
新课改阶段性总结(3篇)
新课改阶段性总结(3篇)新课改阶段性总结(精选3篇)新课改阶段性总结篇1一、组织机构健全合理整体规划切合实际1、加强领导,校长是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的身体力行者。
学校在课改实施前就成立了课改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和全体教师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健全,结构合理,职责明确。
并对全校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备课、上课、评价、课题研究、教研活动和学校课程开发等提出指导性意见,有效组织学科指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和各学科教研组的工作,定期组织开展不同范围的学科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
深入新课程实验第一线,在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及时总结推广实验成果,发现、培养实验骨干教师,为实施教师提供工作平台,以点带面、为学校和教师开展新课程实施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
2、学校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来设置课程和安排课时,开全科目,开足课时,安排符合课改实验标准,既不压宿某些课的课时,也不随意增加课时,课程结构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3、为使新课程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经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加强各年级的师资配备。
根据学校教师情况和课程改革的需要,选派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从事课改工作二、狠抓培训,以研促教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实施和课程设计的参与者,新的教学里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贯彻落实,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1、抓好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
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过程。
为此,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新课程研讨活动。
(1)抓好听课与评课制度的落实。
课改实验领导成员深入课堂听课,重视对新课程实验年级指导与调研,实验年级的教师进行互相听、评课,交流教法与心得,取长补短,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2)开展学科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把课改工作不局限于实验年级,而是以课改为契机,让课改之风吹遍全校,使我校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感受课改的气息,深受典范、优秀的课堂教学艺术的正确导引,提高了教材处理能力,培养课堂管理能力和反思评价能力,提高全校教师的整体水平。
学校课改阶段总结
学校课改阶段总结前言学校课改是指学校教育中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
本文对学校课改阶段进行总结,探讨课改的目标、实施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
一、课改的目标学校课改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2.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
3.提高教师教育水平:通过提供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4.促进校本课程发展:鼓励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需求,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实现个性化教学。
二、课改的实施情况学校课改的实施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1. 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支持学校课改工作,通过制定政策和出台文件,引导学校开展课改工作。
同时,加强对课改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估,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研修活动,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学校也加大了对教师的激励和奖励力度,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教学方法创新学校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如合作学习、案例教学、项目制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学校还推行了线上教学,并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电子教材,提高了教学的科技化水平。
4. 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通过小班化教学和个性化辅导,学校提高了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课改的成效学校课改取得了诸多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提高。
2.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了明显提升。
学校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8篇
学校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8篇篇1本学期,我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如下: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上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
它不仅改变了过去那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而且打破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办学模式。
它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求学校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丰富多彩的办学模式。
因此,我们首先从转变观念入手,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1. 认真学习,更新观念学校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全体教师掌握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等文件,使全体教师明确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和背景,以及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更新了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教师传统的教育思想。
2. 加强交流,提高认识学校通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兄弟学校、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
组织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作专题报告等,使全体教师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二、注重实践,探索方法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学习。
因此,我们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导学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注重加强学校的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2024年“课改提升年”活动开展情况阶段性总结
2024年“课改提升年”活动开展情况阶段性总结2024年“课改提升年”活动自年初以来已经展开了几个月,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
以下是对活动的阶段性总结:
1. 理念引领:活动的宗旨是通过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活动开展初期,各级教育部门组织了学习培训班,使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 课程改革实施:在各级学校中,开展了课程改革实施工作。
一方面,各级教育部门组织教师参与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
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开展多样化的课程模式,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资源建设:活动中,注重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各级教育部门成立了教育资源中心,整合和开发了大量的教育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教材、课件、教学视频等,为教师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教学工具。
4. 效果评估:为了及时了解课程改革的成效,活动组织了中期评估和总结交流会。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测试等方式,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有助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工作方向。
总体来说,2024年“课改提升年”活动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然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师接受新理念的程度不一、教学资源的不足等。
因此,接下来,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第 1 页共 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课程体系改革阶段性成果总结学校课程体系改革阶段性成果总结学校课程体系改革阶段性成果总结近年来,我校一直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决贯彻和执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在不断加强管理,扩大办学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
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全校范围内推进课程改革。
以改革促质量,以质量求发展,努力形成优势,办出特色,树立“品牌”,提高“品位”,力求在“做优”的基础上,把学校“做大”、“做强”。
将我校几年来推进课程改革的一些做法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总结如下:一、通过学习培训,更新了观念建立了机构实施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教师,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
因此,我校把培训工作放到课改工作的重要位置,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始终。
(1)加强校本培训,确保课程改革理念的更新校本培训是学校全员参与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为加强校本培训工作,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理论,帮助教师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评价观,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
首先,我们坚持每周业务学习的制度,采用集体学习的方式。
邀请有关专家为全体老师做有关课程改革的专题报告,拓宽教师的视野。
其次以教科研活动为载体,通过开设示范研讨课,让教师切实感受课程改革带来的效果,增进对课程改革的感性认识。
(2)加强业务培训,确保教师技能的提高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一是狠抓学历达标活动。
要求任课教师的学历必须是本科,学历不达标的责成参加进修。
目前我校任课老师学历达标率95%,已达标的教师我们鼓励参加硕士研究生学习。
二是开展长短培训,到施工现场锻炼,狠抓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要求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到现场、到公司广泛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了解本专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同时拿到较高的等级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
(3)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确保课改的有效运行。
面对课程改革的全新要求,建立了学校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协调整个课改的实施。
学校成立了以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并明确由专业部具体组织实施。
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除负责统筹、组织课改工作外,原则上每月集中一次,对在课改过程中的成效、存在问题、面临的困难进行总结、交流、研讨。
领导小组对课改工作实行全程监控,并针对教师们在课改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对课改工作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确保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运行。
二、通过深入调研论证,制订了方案确立了目标学校紧紧围绕省职教课改要求,经过认真酝酿,确定了学校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课程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运用现代化课程观,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推进改革。
建立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紧紧围绕新培养目标中素质和能力基本要求和就业、创业发展方向,本着夯实文化基础、提高文化素养,强化技能训练,实现一专多能;拓宽就业方向,增强适应能力的改革,以模块化课程体系为基本模型,以全面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作为运作载体,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通过初步实践探索,取得了实效,形成了特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需要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实施,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改革:1、调整课程目标以职业需要和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传统的课程教学以知识学习为目标,往往不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过于强调课程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学生的学习缺乏动力。
我校在课程改革中,把职业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改革主要目标。
2、优化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本位职业实践为主线初步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近年来,我校对主干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各主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形成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由基础平台、选修课平台组成。
基础平台由德育模块、文化课模块及专业课模块组成;选修课平台主要包括人文拓展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两个模块组成,以满足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需要。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基础平台中的德育模块开设有《道德法律与人生》(劳动版)、《经济与政治常识》(劳动版)、《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劳动版)等课程;文化课模块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专业课模块(职业群基础课程)开设有《机械制图与识图》、《机械基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等课程。
通过这两部分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为适应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可能从事的岗位群的要求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选修课平台为任选课程,是我校根据学生在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性开设的课程,这部分课程为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横向拓展或纵向延伸专业知识及技能服务,具体课程主要有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喷涂技术、汽车钣金工艺。
3、整合课程内容以项目课程为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形成综合化课程(1)职业群专业基础课的综合,以实用够用为度,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对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有机综合。
删繁就简,避免学科型课程因过于强调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造成的单科教学周期长和课程间的交叉与重复。
(2)多种素质教育的综合,把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结合到教学中,努力培养中等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高尚品德修养和吃苦敬业的职业道德。
四、通过实践,师生教学相长,取得了明显成效。
1、通过课改,教师转变了教育理念,开发了多门校本教材或讲义。
汽车材料、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指导等校本教材。
2、通过实践,教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无论在论文发表、课题研究、教学比武还是技能竞赛都获得了喜人的成绩。
3、通过课改实践,学生的心理素质获得了极大的改善。
为了让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与生活,更好地推进项目课程的落实,我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了研究。
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内心深处大都受到过来自方方面面的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然而,同时他们又都有着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的愿望,渴望有一个崭新的自我,希望被老师和家长认可。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校的课程改革已经由启动阶段进入到了初步实施阶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课程改革面临着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主要表现在体制上有许多旧的东西在制约着,还未形成一套与职业学校办学相适应的高效的管理模式;办学条件尤其是实训实验设备数量有限、质量不高;师资队伍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因此我们感觉到课程改革下一阶段的推进工作必须同学校的整体发展和改革相结合。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深入实践,将课程改革作为教学改革乃至学校改革的核心,推进学校内涵的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扩展阅读:眉山电子职业技术学校课程改革阶段性总结专题报告(xx08)眉山电子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加工专业眉山电子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加工专业课程改革阶段性专题报告xx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xx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
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成为一个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应用及时代发展需求的人。
我校是一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
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决贯彻和执行xx年6月1213日,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课程改革会议精神,认真落实。
我校于xx年8月10日,在瓦屋山召开了课程改革工作会议(简称“8、10会议”)。
根据此次会议精神,制定我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在不断加强管理,扩大办学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
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全校范围内推进课程改革。
以改革促质量,以质量求发展,努力形成优势,办出特色,树立“品牌”,提高“品位”力求在“做优”的基础上,把学校“做大”、“做强”。
机械加工专业是我校首先试点专业,现将本专业一年以来推进课程改革的一些做眉山电子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加工专业法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总结如下:一、通过学习培训,更新了观念建立了机构实施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教师,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
因此,我们专业把培训工作放到课改工作的重要位置,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始终。
(1)加强校本培训,确保课程改革理念的顺利推进校本培训是全员参与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在学校的领导下为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理论,帮助教师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评价观,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
首先,我们坚持每周常规学习的制度,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我校“8、10会议”课程改革工作会议精神。
邀请学校领导为专业老师做有关课程改革的专题报告,拓宽教师的视野。
其次以教研活动为载体,让教师切实感受课程改革带来的效果,增进对课程改革的感性认识。
通过多次的学习培训,教师对课程改革有了全新的认识,清醒的认识到了新的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教学观念的矛盾;深深感到过去那种以师为本,以知识为本的课程理念等已经远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大家都清楚的认识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加强业务培训,确保教师技能的提高专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一批好的师资,为了迅速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自xx年以来,我们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一是抓教育教学达标活动。
要求专业教师在一年之内取得教师资格证书。
二是开展长短期培训,下厂锻炼,抓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要求眉山电子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加工专业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到工厂、到合作公司企业广泛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了解本专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同时拿到高级、技师或以上等级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
(3)成立专业课改领导小组,确保课改的有效推进。
在学校建立了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本专业也相应建立了课改领导小组,明确该领导小组负责整个课改的实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且每月集中讨论一次,对在课改过程中的成效、存在问题、面临的困难进行总结、交流、研讨。
领导小组对课改工作实行全程监控,并针对教师们在课改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对课改工作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确保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