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夯实法治基础 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四单元第一节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宪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宪法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宪法意识不够强烈。

此外,学生在对宪法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宪法与普通法律之间的区别、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等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3.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宪法意识。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3.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宪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4.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宪法的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宪法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探究宪法地位: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分析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白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差异。

4.讲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过程,增强宪法的权威性。

5.培养宪法意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宪法的认识体会。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4.1夯实法治基础 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4.1夯实法治基础 教案

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
创设情境 情境一:
让学生身临其境,解决实际问题,
你 驾 车 不 小 心 闯 了 红 灯 , 危 通过掌握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 违 反 体会法治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意

法 义。
》 , 罚款 200 元,一次扣 6 分。
情境二:
你买了过期食品,和商家协商无
果,你会

逐层分析、 以下法律有什么共同点?
相关链接 你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 引导学生阅读,了解社会主义法治
义的法治发展的怎样吗?
发展历程。提醒注意:①长期以来,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②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
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
极推进法治建设。
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法治
建设作出新战备部署,绘就了中国
一、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的意义(个人、国家) 2、法治的要求(良法、善治) 二、绘制法治蓝图 1、法治进程 2、全面依法治国 (1)地位 1、什么是法治?
问题 2、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教学环节
问题线索
解决措施
说文解字 你认识“灋”字吗?知道这个字 七嘴八舌:让学生了解法的前世今
是什么意思吗?
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古写作“灋”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
度公平如水的表面;从“廌”(zhì),
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
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
法治新蓝图。
合作探究、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观看视频,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突破难点
及时反馈,让学生知道全面依法治
国的地位、总目标、基本要求,从

4.1夯实法治基础教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4.1夯实法治基础教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思考:在这些公职人员的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学生:教师: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思考:法治的要求?学生:教师: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法治要求实行善治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有“快”“防”微准”三个特点:一是“快”,立法进程快,对关键环节、主要制度作出规定,建起四梁八柱,条文数量不求太多,体现急用先行,将进一步丰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形式。

二是“防”,强化系统观念,立足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侧重前端防范。

三是“准”,必须坚持精准防治,防止“一刀切”措施,依法保护公民和组织合法权益。

思考1:什么是良法?学生:教师: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思考2:为什么制定了良法电信诈骗还会发生呢?学生:教师: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探究二:悟法治之作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暴力也愈发猖獗。

在虚拟的世界里,人们的言论和行为常常超越了道德底线,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思考1:网暴行为会带来哪些危害?学生:教师:②对个人:对受害者的心理和尊严造成伤害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②对社会:它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引发了公众的不安和恐慌。

网络暴力的蔓延还可能导致社会信任危机使人们对他人和社会产16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②法治能够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③有了法治,人们的生活就再无忧了④法治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教材改编]“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4.1 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九年级道法上册人教版

4.1 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九年级道法上册人教版

九上4.1 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课题 4.1夯实法治基础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九年级上册学习目标政治认同:认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正确认识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鉴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

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和特征,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自觉弘扬法治精神。

责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重点法治的要求;建设法治国家。

难点了解改革开放后的法治历程,明确国家法治发展道路,建设法治国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视频: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思考:电信诈骗频发,靠什么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观看视频回答问题通过热点问题引发学生对法治的思考。

讲授新课一、选择法治道路出示文字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制定背景思考: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播放视频:因电信网络诈骗被捕思考: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国家了吗?播放视频:我国五年来制定47部法律阅读文字材料思考问题观看视频思考问题通过阅读文字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实行法治必须要有“良法”。

通过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法治除了“良法”以外,还需要“善治”。

思考:这些法律的制定有何意义?出示图片:我国法治发展的历程二、描绘法治蓝图出示时间轴: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历程自主阅读教材P47-49:说一说依法治国的提出、地位、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总目标、五个体系、十六字方针。

播放视频:建设法治国家结合视频思考:如何建设法治国家?观看视频思考问题观看图片观看时间轴阅读教材内容回答问题观看视频思考问题通过视频,认识到法治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意义。

通过观看图片,认识到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历程通过阅读教材内容,了解法治国家的相关内容。

通过观看视频,进一步理解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夯实法治基础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夯实法治基础  教案
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法律条例,就是人民的生命,是治理国政的根本,是用来防备人民的。
春秋战国(先秦时期)法家学派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治国,一切依据法律,力求公平公正,并依此推行施政、治理百姓的制度。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
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道路问题不能含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关键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请你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党是如何一步步描绘我国法治蓝图的”。
①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②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③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治理。依法治理首先要有法,需要制定法律,所以要科学立法,制定良法。②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因为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教案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1课时夯实法治基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认识法治的含义、要求、作用及意义,知道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蓝图。

2.能力目标:提高和增强学生依法办事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主人翁意识,关心国家的法治生活和法治建设;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意识、依法律己意识;认识法治的重要性,自觉维护法治权威。

【教学重点】选择法治道路【教学难点】描绘法治蓝图【教学环节】一、漫画导入【多媒体呈现】教师点拨:漫画一和漫画二共同说明了法律和法治的重要性。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实行法治既需要实行良法之治,也需要实行善治。

我们要夯实法治之基,凝聚法治共识,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探究新知(一)选择法治道路活动1 名言赏析【多媒体呈现】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

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问题:(1)以上材料共同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2)你认为什么是法治?法治有什么重要作用?要求: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法治能够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法治对实现强国富民,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呈现】 1.法治的含义2.法治的作用活动2 问题探究【多媒体呈现】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坚持立改废释并举,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截至2017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闭幕,本届人大常委会共完成立法规划中的62件立法项目,包括已通过的50件以及正在审议的12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4.1 夯实法治基础 教案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4.1 夯实法治基础 教案设计

2019年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案
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

3.总结: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①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重践行--落实法治行动
结合本节所学,组内合作:说一说,为建设法治中国你能做些什么?做好笔记,并且背

成目标2
情感升华,达
成目标3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懂得了。

达标检测作业布置必做基础题:练习册选择题。

提能习题:练习册非选择题
板书设计
要教学反思
德育安全教育法治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过去和现在所做的都为未来奠定法治基础,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夯实。

我们青少年也为法治中国出一份力,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础 》 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础 》 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上4.1》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理解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树立法治观念,知道如何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法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但法治意识不够强烈,对于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可能还不够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法治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理解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2.培养学生树立法治观念,知道如何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法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法治的重要性2.法律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3.如何树立法治观念,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理解法律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

2.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法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3.小组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如何树立法治观念,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小组活动的任务,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理解法治的重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可以讲述一个因为不遵守法律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法治的意义。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明确法治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深入理解法治的重要性。

例如,可以让学生探讨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法治的理解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4.1夯实法治基础教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

4.1夯实法治基础教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
中阶段学过的有关法治的知识点(510分钟,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6.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7.学习评价设计
①课堂评价:通过观察、提问、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价值观念、学习态度、学习体验等。
②作业评价:依据作业意图,确定评价侧重点,综合评价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8.教学反思与改进
环节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巩固。
结语:本课重点讲述了法治的意义和要求,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和要求。我们要努力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学生活动:
回忆并总结本节课所学。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环节五:当堂检测
教师活动:
课件呈现本课内容对应习题。
学生活动:
当堂完成对应习题。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情况,及时练习巩固。
4.板书设计
夯实法治基础
一.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的作用
2.法治的要求
3.法治优于人治
二.描绘法治蓝图
1.发展历程
2.方略
3.总目标
4.要求
5.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基础类:完成练习册对应习题(510分钟,巩固新知)
环节三:描绘法治蓝图
教师活动:
1.播放微视频:《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思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2.教师讲解:图示展示——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求。
3.出示材料及思考问题:
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
1.学生观看学习、分组讨论并回答。
2.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4.1夯实法治基础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4.1夯实法治基础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4.1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4.1夯实法治基础》是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法治的重要性,法律的作用,以及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理解法治的意义,认识到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部分学生对法治的理解仍然较为模糊,法治观念不够牢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化对法治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法治的意义,认识到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提高他们的法治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遵守法律,自觉维护社会法治秩序。

四. 教学重难点1.法治的意义和法律的作用。

2.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的意义和法律的作用。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法治观念。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法律,维护社会法治秩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案例分析。

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3.准备情景模拟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法治的宣传片,引导学生思考法治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法治的概念,呈现法治的重要性。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加深对法治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法治观念。

4.巩固(10分钟)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强调法治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填写一份关于法治观念的调查问卷,检验自己对法治的认识。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话题。

本节课主要围绕法治的概念、意义、基石等内容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认识到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活动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法治、尊重法治、践行法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但对法治的深层次理解尚有不足。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法治现象较多,但系统地掌握法治知识的能力尚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治的概念、意义和基石,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2.培养学生尊重法治、践行法治的良好习惯。

3.引导学生运用法治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治的概念和意义。

2.法治基石的作用和重要性。

3.运用法治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法治的意义和基石。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治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制作课件,展示法治基石的相关图片和知识。

3.准备法治实践活动材料,如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等。

4.准备时间:约1小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法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法治基石的相关知识,如法治的概念、意义、基石等。

同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法治的重要性。

3.操练(2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法治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夯实法治基石》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夯实法治基石》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夯实法治基石》示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涵义、我国法律的重要性以及法律的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理解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法律的必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还不够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深入理解法律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涵义和我国法律的重要性。

2.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遵守法律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涵义和我国法律的重要性。

2.法律的作用和遵守法律的必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

3.情境模拟法: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遵守法律的必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材料。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情境模拟的场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真实的法律案例,让学生思考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关于法律涵义和法律重要性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教材中的案例,分析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并通过提问方式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情境模拟,模拟生活中遵守法律的情景,从而增强他们遵守法律的意识。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遵守法律的必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法律作用的思考题,让学生回家后思考并在下一节课分享。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人教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4.1 夯筑法治基础 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4.1 夯筑法治基础 教案设计

夯筑法治基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感受中国法治的进程及进步,体会法治的作用,培养法治信仰,坚定法治信念。

2.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能够辩证思考案件中的现象。

3.理解法治内涵和要求,知道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法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愿意努力夯实法治基石。

难点:法治要求良法善治。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漫谈感受法治古今交通事故处理对比问1:开车时撞到行人,怎么处理?在古时候骑马伤到行人,会怎么处理?问2:通过法治处理比通过人治处理好在哪儿?设计意图:通过轻松的师生谈话引入话题,暖场;初步认识法制、人治、法治的区别,感受到法治好,同时帮学生定位在历史高度。

环节二:历史选择法治——法治的过去学生交流:鸦片战争后,我国各个阶级做出的“反对封建制度”的探索。

小结: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尝试,反映了人民对民主法治的期盼,为法治道路奠定了基石。

中国走法治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设计意图:历史发展看,法治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环节三:探索法治道路——法治的现在案例一:陈女士搀扶摔倒的李奶奶,结果不小心造成李奶奶二次受伤。

李奶奶将陈女士告上法庭,要求赔偿1万余元损失。

1、请同学们组内交流2分钟,组员各自选择一方并将理由简单的写在对应色卡上。

2、学生展示①支持赔的学生阐述理由。

追问: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应该赔偿,但是如果赔了会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呢?②支持不赔的学生阐述理由。

看《民法总则》的条文及修改过程,感受法律体现民主,法律的制定需要人民的参与。

追问1:小组讨论:同样的案件,结果从赔到不赔,法条的修改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对受助者、帮助者、社会、国家)追问2:一会儿赔,一会儿不赔,法律不断修改,是不是不够严肃?追问3:如果依据《民法总则》已经做出判决,但是无人履行,如一些“老赖”,会带来什么后果?3、认识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的作用
阅读P44运用你的经验,看图思考:
(1)在这些生活场景背后有哪些默默付出的公职人员?
(2)结合所学法律知识,比一比:我所知道的法律名称。

(3)说说我们运用这些法律治理国家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交流教师引导)
提示:
(1)有交通警察、行政机关公务人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员、法官、检察官等等。

(2)《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法》《食品安全法》《诉讼法》
(3)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②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③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2.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问:这句话何意?说明什么道理?
教师:出自《商君书·定分》。

命:生命。

这句话的意思是: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是治理国家的基础。

实行法治的前提:要有法
作者留言:
您好!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作者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谢谢!。

夯实法治基础-精品教案

夯实法治基础-精品教案

《夯实法治基础》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依据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一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内容解析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选择法治道路”。

本目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的内涵和价值,理解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本目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

其一,阐释法治的内涵及其价值。

其二,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选择法治道路的必然性及其意义。

第二目“描绘法治蓝图”。

本目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知道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本目主要表达了四层意思。

其一,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

其二,法治建设新蓝图。

其三,建设法治中国。

其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教学目标1.了解法治的内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正确看待法治中国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体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同法治价值观。

2.知道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3.感受法治中国的进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体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同法治价值观。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体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同法治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五、课堂练习1.2020年10月7日,香港国安法实施一百天,不少香港市民出门逛街、购物、就餐,市民们感叹,期盼已久的安宁生活终于回来了。

4.1夯实法治基础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

4.1夯实法治基础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

本课时按照“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选择什么样的法治道路怎样走好法治道路”的逻辑展开。

第一目是“选择法治道路”,知道良法善治是现代各国的共识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法治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奋斗的选择和总结法治建设经验教训的结果,法治对个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意义。

第二目是“描绘法治蓝图”,知道中国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怎样走好法治道路,理解依法治国的推进过程和地位,知道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总目标、基本要求和总体要求。

1.近年来,为了立“良法”行“善治”,一些地方积极探索有效措施,如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让人们参与立法等。

这一举措能够让所立之法( C )
①反映每个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②更好地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③更加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
④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下列对右面漫画蕴含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D )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②法治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③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④法治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依据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下列古语名言能体现法治的有( B )
①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②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③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④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4.1 夯实法治基础 教案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4.1 夯实法治基础 教案设计

4.1 夯实法治基础【教学目标】1.体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同法治价值观。

感受法治中国的进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

2.正确看待法治中国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3.了解法治的内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教学重难点】重点:法治的意义。

难点:法治中国的建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观看高铁霸坐视频回答:他们之所以敢于霸坐,有恃无恐,是因为什么呢?学生积极回答。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时常遇见这种人,“我就不道德,你能把我怎么样”。

可见,社会秩序的维护,仅靠道德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依靠法律来治理国家。

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新课《建设法治中国》,学习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石》。

二.合作探究:(一)选择法治道路1.齐读教材P45第一自然段,找到法治的含义和作用,并用笔画出来。

2.阅读教材P45“相关链接”,说说亚里士多德是如何定义“法治”的。

3.教师:在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中,包含着一个重要的内容:良好的法律。

请大家回答,什么是良法?学生: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4.阅读教材P46“阅读感悟”答案提示:人治:建立在个人专制和独裁的基础上,最高统治者凌驾于法律之上,具有随意性、多变性、不平等性。

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不因领导人的变更而废止,法治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

教师总结:所以,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5.阅读教材P47“相关链接”,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法治国家?答案提示: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二、描绘法治蓝图1.教师:我们的法治进程经历了人治——法制——法治的过程,阅读教材P48“相关链接”,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4.1 夯实法治基础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4.1 夯实法治基础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学生活动:注意交通安全、财产安全、人生安全等
【环节一】:一起案件,初始法治
案件呈现:康女士下班回家路上被人尾随,之后发现不幸被杀害。
学生活动:知道案件发生后谈感受和希望案件的后续发展。
教师活动:行政机关依法管理,人民法院依法审判就体现了法治。
案件发展:经5天5夜的突审嫌疑犯小斌最终承认杀害康女士的罪行。3月15日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口供、证据,法院一审判定小斌为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小斌不服上诉,4月20日立案,22日法官提审,25日二审维持原判,27日执行死刑。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法治的内涵是良法和善治。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和要求。
教学难点:
1.正确看待法治中国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感受法治中国的进步。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老师今天打算碗托结束后自己去周边逛逛,买点吃的夜宵再回家,你觉得我自己一个人在晃荡时要注意什么义也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让正义不再迟到,让法治不再蒙羞。
教师活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播放视频】:法治路上的战士——郑成月
学生活动:1.请写下你想对郑警官说的一句心声。2.你觉得你可以怎样接过郑成月手中的“接力棒”,为法治中国做贡献。
【设计意图】通过案件的发展和平反的过程,了解法治的内涵,体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自觉提高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努力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环节三】:抚今惜古,纵论法治
教师活动:人治VS法治:建立在专制独裁基础上,统治者凌驾于法律之上。不平等
【播放视频】中国法治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第1课时夯实法治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为什么要实行法治;法治的要求是什么;中国探索法治的进程;法治的作用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进程;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

能力目标:在探究法治的过程中,提升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法治精神,自觉拥护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课本44页插图,想一想:
1.这些生活场景背后有哪些默默付出的公职人员?
2.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
引导总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夯实法治基石”。

二、新课讲解
(一)选择法治道路
1.问题:什么是法治?
引导总结:法治就是依法治理。

2.思考:为什么要实行法治?
引导总结:⑴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⑵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
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3.探究与分享: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制定并颁布了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

请你和同学一起查找相关法律规定,把你印象最深的法律条文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法治与我们息息相关。

请你结合上述法律规定,说说法治与你有什么关系。

你对良法是怎么理解的?
引导总结: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4.观课本46页插图
思考:人治和法治的区别在哪儿?
引导总结:有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

善治就是良好的治理。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5.问题: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引导总结: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6.观课本47页相关链接
思考:从两位领导人的讲话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引导总结:法治的重要性:(1)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3) 社会因法治而进步。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二)描绘法治蓝图
1. 阅读教材P48页的“相关链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绘制法治蓝图的历程。

问题:国家重视法治建设的表现有哪些?
引导总结:⑴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
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⑵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积极推进法治建设。

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战备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2. 阅读教材P49页的“相关链接”,思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有哪些?
总结: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引导总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3.问题: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或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⑴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管总的,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

道路问题不能含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关键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

思考:你从中读出什么信息?
引导总结: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拓展空间:查找资料,说一说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还有哪些。

制作一份“法治与市场经济”的手抄报,在学校或班级的“法治长廊”中展示。

例子:法治是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市场调节存在一定缺陷,有时市场也会失灵。

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离不开政府宏观调控的正确引导,但实践证明,如果没有法治规范,政府的行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