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人教)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古诗三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步练习A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古诗三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00分)1. (8分)形近字组词。
陵________ 唯________ 鹤________ 群________棱________ 维________ 鹊________ 君________2. (2分)读课文《自己试一试》,根据拼音写词语。
金鱼身上有很多(lín)________片,它张开鳞片,把水(jiā)________在鳞片里面了。
3. (4分)一起来做个“对对子”的游戏吧!少壮不努力,________A.暮看西日坠。
过江千尺浪,________B.入竹万竿斜。
朝看东流水,________C.山青花欲燃。
江碧鸟逾白,________D.老大徒伤悲。
4. (5分)口语交际。
91岁老人捐助失学儿童33人1992年以后,每年“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山东省青州市91岁的退休教师王金林都要通过有关部门,救助两三名失学儿童。
14年时间,他一共捐助了33名失学儿童,用去了3万多元的积蓄。
为了帮助这些面临失学的孩子,王金林老人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
每年“六一”,他都要为孩子们寄钱,然后等着孩子们的来信,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读了以上内容,你一定会被这位高龄老人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他为什么会这么做?请你和别人交流一下。
5. (6分)选择正确的搭配A 一座B一条C一阵D一道 E一件 F一支________风 ________歌 ________小溪________白塔 ________衣服 ________彩虹6. (3分)讲讲划线字和句子的意思。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尽:________;唯见:________句子意思:________7. (5分)读一读,猜一猜。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古诗三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步练习A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古诗三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03分)1. (2分)读读多音字,再按读音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好人②好事③爱好④好心⑤喜好⑥好吃懒做⑦好逸恶劳⑧好消息好hǎo________hào________2. (6分)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馈________赠(guì kuì)赚________钱(jiǎn zhuàn)拮据________(jùjū)晾晒________(sài shài)熟________练(shú shóu)纸屑________(xuè xiè)3. (1分)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解释下面字的意思。
烟花________4. (5分)读一读,猜一猜。
一个孩子轻飘飘,摇摇摆摆往外逃。
一心只想天上去,可惜绳子拴得牢。
5. (6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________之广陵》,这首诗是________送老朋友________而写的。
“之广陵”的意思是________。
诗中表达诗人思念友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 (6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字。
________心独具无可________何没精________采情不自________兴高采________不计其________7. (5分)口语交际。
91岁老人捐助失学儿童33人1992年以后,每年“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山东省青州市91岁的退休教师王金林都要通过有关部门,救助两三名失学儿童。
14年时间,他一共捐助了33名失学儿童,用去了3万多元的积蓄。
为了帮助这些面临失学的孩子,王金林老人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第20课_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 看拼音写词语。
lú shān________hún zhuó________huái yí________。
2. 选字组词。
缘原圆园姻________因________圈公________侧厕则身________ 公________ 原________影。
3. 照样子写词语。
例:柳暗花明________。
4. 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________诗句的意思:________(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疑:________诗句的意思:________。
5. 根据古诗内容回答问题。
(1)“题西林壁”的“题”意思是________。
诗人从________这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
(2)《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这是第________句诗所要表达的含义,这让人想起一句俗语:________。
6. 默写《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补充古诗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把诗句补充完整,其中“重”是多音字,诗中读音是________,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谁)在________(时候)________(做什么)的景象。
(3)“足”的意思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________。
(4)诗中的“山西村”在()。
A.今山西省山西村B.今浙江绍兴C.今浙江杭州(5)诗中写景寓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告诉我们一个生活哲理:________。
【同步练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人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步练习一、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比一比,再组词。
凡()孟()帆()猛()告()浩()唯()辞()惟()欲()陵()凌()三、解释下列词语。
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给划线字注拼音。
黄鹤楼()孟浩然()广陵()西辞()唯见()一、读课文回答问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A李白 B 王之涣C杜甫(2)烟花三月的意思是?()A三月放烟花B 在春光明媚的三月二、字词解释。
故人告别辞老朋友唯见天边天际只见三、判断,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错的打“×”。
(1)李白是唐朝诗人。
()(2)黄鹤楼在今湖南长沙。
()(3)“故人”是指故乡、家乡的客人。
()四、诗的第一句分别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孟浩然要去的地方,你能找出来他们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0_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练习卷(解析版)2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练习卷(解析版)2古诗阅读1. 总结诗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中心思想。
2. 用现代文翻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 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如何理解“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4. 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为什么叫“西辞?填空题默写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练习卷(解析版)2古诗阅读1.【答案】这首诗表达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考点】诗词鉴赏送孟浩然之广陵【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这首诗表达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答案】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
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考点】诗词鉴赏送孟浩然之广陵【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
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3.【答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考点】诗词鉴赏送孟浩然之广陵【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
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
4.【答案】孟浩然是由西向东而行。
【考点】诗词鉴赏送孟浩然之广陵【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填空题【答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考点】诗词默写送孟浩然之广陵【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默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或形近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黄鹤楼送别同步练习答案五年级课文
黄鹤楼送别同步练习答案五年级课文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李白和孟浩然分别的故事。
从中你学会了什么?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聊聊关于黄鹤楼送别同步练习答案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黄鹤楼送别同步练习答案一、烟雾迷蒙依依惜别暂时友谊按捺不住脍炙人口二、既即即既暮幕慕暮鸥殴欧洲三、1.辞别,告别。
暮春时节柳花如烟的美丽景色。
在柳花如烟的三月,我的老朋友孟浩然在黄鹤楼与我告别,到扬州去。
2.尽头。
天边。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尽头,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四、1.仰望远眺凝视仰望是向上看远眺是向远看凝视是盯着看注目俯视扫视2.暮春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李白孟浩然依依惜别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有朋友心心相连,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好像近邻一样亲密。
4.杨柳依依沙鸥点点渐渐远去蓝天的尽头依然伫立凝视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五、1.莫愁前路无知己2.不及汪伦送我情3.西出阳关无故人4.平民送客楚山孤六、(一)1.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绝句唐杜甫天(二)1.:“,、。
?”2.C A3.我们都很快乐,不必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4.雄鹰、骏马、鲤鱼都觉得自己的生活是最好的,别人比不上。
5.示例:天鹅天空、陆地和水中在自己适应的环境中生活6.提示:答案合理即可7.提示:答案合理即可黄鹤楼送别课文原文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
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孟浩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步题
孟浩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步题孟浩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步题开学之际,同学们有要开始紧张的学习了。
那么对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练习题,大家做了多少呢?《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步练习题一一、我是词语小专家。
wéi yīhuáng hè lóucí biéwú qióng wú jìn二、比一比,组成词。
楼( )搂( )唯( )维( )故( )姑( )陵( )棱( )三、快乐选择。
1、故人西辞黄鹤楼( )A 老朋友;故友B 死去的人2、烟花三月下扬州( )A 烟火B 指春天艳丽的景物3、孤帆无影碧空尽( )A达到极端 B 所有的4、唯见长江天际流( )A 只是 B单单,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步练习题二一、给下面带点字注音。
黄鹤( )楼广陵( ) 西辞( ) 唯( )见孤帆( ) 孟( )浩然渭( )城浥( )轻尘二、比一比,再组词。
凡( ) 孟( ) 告( )帆( ) 猛( ) 浩( )唯( ) 辞( ) 陵( )惟( ) 欲( ) 凌( )三、默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四、解释带点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步练习题三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广陵指的是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他被后人誉为“诗仙”。
()3、诗人与友人送别的地点是广陵的黄鹤楼。
()4、“故人”是老朋友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李白。
()5、诗人送别友人的时间是阳春三月。
()二、选出下列诗句所有的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反问设问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及答案简介本文档提供了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及答案。
这些练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语文水平,丰富课堂研究内容。
练及答案单元一:文学经典诵读1. 练题:请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答案:略(请自行背诵)2. 练题: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答案:略(请自行默写)单元二:园中有事1. 练题: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王府井的哪个地方是文化名胜?为什么?- 小亮为什么要去王府井?答案:略(请根据课文内容回答)2. 练题:请你谈谈你喜欢去王府井的原因。
答案:略(请自行回答)单元三:远足的好处1. 练题:用一句话概括文中谈到的远足的好处。
答案:略(请自行概括)2. 练题:描述一次你自己参加的远足经历。
答案:略(请自行描述)单元四:好惯1. 练题: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文中提到了哪些好惯?- 你认为好惯的培养有什么好处?答案:略(请根据课文内容回答)2. 练题:谈谈你自己有哪些好惯,以及它们对你的影响。
答案:略(请自行回答)单元五:丝绸之路1. 练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丝绸之路是连接()与()之间的商路。
A. 中国,印度B. 中国,中东C. 中国,欧洲- 丝绸之路上交流的物品主要有()。
A. 丝绸,瓷器B. 黄金,宝石C. 建筑材料,木材答案:略(请自行选择)2. 练题:描述你对丝绸之路的了解和想法。
答案:略(请自行描述)以上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及答案的部分内容。
希望这些练习能帮助你更好地学习语文,取得进步!。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古诗三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步练习A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古诗三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03分)1. (8分)形近字组词。
陵________ 唯________ 鹤________ 群________棱________ 维________ 鹊________ 君________2. (6分)选择正确的读音幼________小(yòu yoù)撒________上(sā sǎ)抹________布(màmā)漆________黑(qīxī)砂________糖(sāshā)挽________袖(wǎn lǎn)3. (2分)我会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_______①的;②去,到;③代词,代替人或事物B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①再,重;②越发,愈加4. (5分)口语交际。
91岁老人捐助失学儿童33人1992年以后,每年“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山东省青州市91岁的退休教师王金林都要通过有关部门,救助两三名失学儿童。
14年时间,他一共捐助了33名失学儿童,用去了3万多元的积蓄。
为了帮助这些面临失学的孩子,王金林老人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
每年“六一”,他都要为孩子们寄钱,然后等着孩子们的来信,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读了以上内容,你一定会被这位高龄老人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他为什么会这么做?请你和别人交流一下。
5. (6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________之广陵》,这首诗是________送老朋友________而写的。
“之广陵”的意思是________。
诗中表达诗人思念友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 (4分)读一读,选诗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A.春风花草香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B.惟见长江天际流黄四娘家花满蹊________C.春江水暖鸭先知迟日江山丽________D.千朵万朵压枝低7. (5分)读一读,猜一猜。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六单元 20 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送孟浩然之广陵》当堂达标检测题
班级姓名
一、我会写。
告cí() mèng( )hào( )然
广línɡ() wéi()见
二、比一比,再组词。
凡()浩()猛()
帆()告()孟()
唯()辞()陵()
惟()欲()凌()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
A.的B.去,到c.代词,代替人或事物2.故.人西辞黄鹤楼 ( )
A.意外的事情 B.缘故,原因 C.老,旧,过去的
四、解释诗中划横线的词
1.故人西辞黄鹤楼。
辞:
2. 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
五、下面诗句中划横线的词的意思相同吗?在相同的后面打“√”。
1.故人西辞黄鹤楼,西出阳关无故人()2.孤帆远影碧空尽,劝君更尽一杯酒()
六、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句意思是: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 )朝诗人( )。
这首诗写的是他送别好友( )的情景。
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 ),景中寄情。
八、默写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
当堂检测答案:
一、告辞孟浩然广陵唯见
二、略
三、 1.B 2.C
四、解释诗中划横线的词
1.告辞。
2.烟雨迷蒙繁花似锦
五、1.×2.×
六、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唐朝,李白,孟浩然,写景
八、略。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步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步练习1.给下面带点字注音。
黄鹤.()楼广陵.()西辞.()唯.()见孤帆.()孟.()浩然2.比一比,再组词。
凡()孟()告()帆()猛()浩()唯()辞()陵()惟()欲()凌()3.选字组词。
凌陵()园()晨()云山()唯维()护()一()修()利是图4.填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代诗人()的作品,这首诗前两句叙(),后两句写(),诗人通过叙事写景,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深情。
5.释义。
(1)之__________ 故人:______________ 烟花:________________(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楚山孤:孤零零的楚山。
冰心:像冰一样的莹洁的心。
1.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作者与友人分别的时间是(),具体地点是(),有人所去的地方是()2.诗中哪些词语含蓄的写出了作者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感情?3.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品格?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一、hèlínɡcíwéi fān mènɡ二、略三、陵凌凌陵;维唯维唯四、唐代李白叙事写景表达对朋友的留恋和惜别五、(1)去,到老朋友形容花开的繁茂,像浮动的烟雾(2)孤帆远去,渐渐在碧空消逝,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向天边奔流。
课后能力提升1.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作者与友人分别的时间是(夜晚),具体地点是(芙蓉楼),有人所去的地方是(洛阳)。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6.2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一练
重重,白茫茫的一片,就像一层白纱笼罩在大地上。远处的房屋、树木全都隐没在浓雾里,
只出现淡淡的影子,好像是画家用笔轻轻勾画出的轮廓( kuò )。汽车都开着黄色的灯,
像一双若隐若现的小眼睛,眨呀眨呀,美妙异常。
过了一会儿,雾渐渐地散开了,太阳公公也露出了红通通的脸蛋。
雾,你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
1.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胆小如( )
来( )去脉
杯弓( )影
.
七. 阅读文章后,按要求做题。
雾
大自然给我们创造了许多奇异的人间美景,比如变幻无穷的雾,就像一个小天使,清晨,
她悄悄地来到人间。
雾慢吞吞( tūn )地蠕( rú )动着,像是刚学走路的孩子一样,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雾急促( cù )地扩展着,无声无息地占了整个天、整个地、整个世界!路上,雾气
六. 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名、把成语补充完整。
如(虎)添翼
守株待(兔)
天(马)行空
胆小如(鼠)
来(龙)去脉
杯弓(蛇)影
七. 阅读文章后,按要求做题。
.
雾
大自然给我们创造了许多奇异的人间美景,比如变幻无穷的雾,就像一个小天使,清晨,
她悄悄地来到人间。
雾慢吞吞( tūn )地蠕( rú )动着,像是刚学走路的孩子一样,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2)描写远处房屋、树木在雾气中样子的语句。
远处的房屋、树木全都隐没在浓雾里,只出现淡淡的影子,好像是画家用笔轻轻勾画
出的轮廓。
(3)描写汽车在雾气中样子的语句。
汽车都开着黄色的灯,像一双若隐若现的小眼睛,眨呀眨呀,美妙异常。
4. 用“ ”画出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略(根据自己的实际)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达标
一、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比一比,再组词。
凡()孟()
帆()猛()
告()浩()
唯()辞()
惟()欲()
陵()凌()
三、解释下列词语。
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烟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给划线字注拼音。
黄鹤楼()
孟浩然()
广陵()
西辞()
唯见()
◆课后能力提升
一、读课文回答问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
A李白 B 王之涣C杜甫
(2)烟花三月的意思是?()
A三月放烟花
B 在春光明媚的三月
二、字词解释。
故人告别
辞老朋友
唯见天边
天际只见
三、判断,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错的打“×”。
(1)李白是唐朝诗人。
()
(2)黄鹤楼在今湖南长沙。
()
(3)“故人”是指故乡、家乡的客人。
()
四、诗的第一句分别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孟浩然要去的地方,你能找出来他们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解释下面的词语。
历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A、诗的前两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
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
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
D、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一、李白得知孟浩然乘船东下要去广陵,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这首诗。
二、凡(凡人)孟(孟春)
告(告别)帆(帆船)
猛(猛地)浩(浩然正气)
唯(唯有)辞(辞行)
惟(惟一)欲(欲望)
凌(凌乱)陵(陵墓)
三、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尽:尽头,消失了。
唯见:只看见。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四、黄鹤(hè)楼
孟(mèng)浩然
广陵(líng)
西辞(cí)
唯(wéi)见
课后能力提升:
一、(1)A。
(2)B。
二、故人:老朋友
辞:告别
唯见:只见
天际:天边
三、(1)李白是唐朝诗人。
(√)
(2)黄鹤楼在今湖南长沙。
(×)
(3)“故人”是指故乡、家乡的客人。
(×)
四、“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诗中第一句写出了时间是在三月,送别地点在黄鹤楼,孟浩然的目的地是扬州。
五、(1)历历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
乡关:故乡
(2)正确:A
错误: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