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精品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精品教学课件
人教版 九年级 物理 上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导入新知
物理量 电流
物理意义 电荷定向移动
电压 使电荷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符号 I U R
单位 A V Ω
电压 促使 电流 阻碍 电阻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怎 样的关系呢?
素养目标
2. 通过实验学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 两端的电压及电路中电流。
阻器的滑片应位于__A___(选填“A”或“B”)端。滑动变阻器
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起到了__改__变__导__体__两__端__电__压____的作用。
(3)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电流表
无示数,此时出现的故障可能是___D____(选填字母)。
A.滑动变阻器短路
B.电流表断路
C.电阻R短路
D.电阻R断路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设计
电路设计
设计思路:要探究电流与电 阻的关系,更换不同阻值的 电阻,同时控制电阻两端的 电压相同。
R
V
R
A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探究新知
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注意:连接电路前先断开开关,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 大值处,电流表和电压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和正确的接线柱。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 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断开开关,更换阻值不同的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V,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把数据记录在 表格中。
示数,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请把电压数及 测得的电流数据填入表二中a、b处。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导入新知
物理量 电流
物理意义 电荷定向移动
电压 使电荷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符号 I U R
单位 A V Ω
电压 促使 电流 阻碍 电阻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怎 样的关系呢?
素养目标
2. 通过实验学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 两端的电压及电路中电流。
阻器的滑片应位于__A___(选填“A”或“B”)端。滑动变阻器
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起到了__改__变__导__体__两__端__电__压____的作用。
(3)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电流表
无示数,此时出现的故障可能是___D____(选填字母)。
A.滑动变阻器短路
B.电流表断路
C.电阻R短路
D.电阻R断路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设计
电路设计
设计思路:要探究电流与电 阻的关系,更换不同阻值的 电阻,同时控制电阻两端的 电压相同。
R
V
R
A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探究新知
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注意:连接电路前先断开开关,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 大值处,电流表和电压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和正确的接线柱。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 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断开开关,更换阻值不同的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V,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把数据记录在 表格中。
示数,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请把电压数及 测得的电流数据填入表二中a、b处。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物理第17章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共28张PPT)
课 知识点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
堂
方法——控制变量法
知 知识点二: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
识
跟这段导体端的电压成正比,跟
回
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顾
谢谢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62021/3/16Tuesday, March 16, 2021
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进行实验】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 数成整数倍增加(如分别为1V~6V),依次记下电 流表的示数,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电阻R
10 Ω
电压U/V 1.0 2.0 3.0 4.0 5.0 6.0
电流I/A
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I/A
绘制图象
0.9
0.8
依次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 数次 1
2
3
电压 u/V 2V
4V
6V
电流I/A
0.4A
0.8A
1.2A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实验二:控制电压一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步骤
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 的电阻成反比。
6、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总 综合上面的两个结论,可以得到: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
结 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结 这个结论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首先在19世纪初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课件(共9张PPT)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小灯泡亮度改变时,灯丝的温度会发 生改变,灯丝的电阻会改变,不能保 持电阻不变。
思考:
利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的实验数据计算U/I,并与电阻R的阻值比 较,看看电阻R与U/I有什么关系。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62021/3/16Tuesday, March 16,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62021/3/162021/3/163/16/2021 6:55:41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62021/3/162021/3/16Mar-2116-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62021/3/162021/3/16Tuesday, March 16,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62021/3/162021/3/162021/3/163/16/2021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7章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课件(共15张PPT)
U
R同
U 不同
I
R
R 同:用同一个导 体
U 不同:改变电源,用 一节干电池、二节干电 池、三节干电池
怎么研究电流 I 与电压 U 的关系呢?
次数 R(欧)U(伏)I(安) 1 2 3
次数 R(欧) U(伏)I(安)
1
101Βιβλιοθήκη 42101.6
3
10
1.8
请实验
上述方法有什么不足?用什
么器材可以得到大量数据?有什 么更好的实验方案?
在导体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导 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问题二
怎么研究电流 I 与电阻 R 的关系呢?
U I
R U 同 R 不同
R 不同:改用不同的 U 同:保持电源不变 导体分别实验
研究电流 I 与电阻 R 的关系
R2
R3 R1
次数 U (伏)R(欧)I(安) 1 2 3
上述方法有什么不足?
欧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 他于1826年发表了实验结果。1827年 欧姆又在《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 把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如下公式:S =γE。式中S表示电流;E表示电压, γ为导线对电流的传导率,其倒数即 为电阻。
欧姆
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 能正确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他遭到怀 疑和尖锐的批评。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 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金牌,才 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
用什么器材可以得到大量 数据?有什么更好的实验 方案?
结论二
电流 I 与电阻 R 的关系:
在导体两端电压相同的情况下,通 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导体的电 阻成反比。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7章 第一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课件 (共14张PPT)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b、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设计实验 (控制变量法) 条件控制:
a、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与电压之间 的关系。
b、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与电阻之 间的关系。
1: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
定值电阻若干 滑动变阻器 2:要改变电压,有几种方法? A:改变电池的个数可以改变电压
B:电路中连接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压
设计电路图:
电路图:
R´
V
A R
5.分析和论证:
1.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当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结论:
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 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评估与交流(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测 量数据和所得的结论是不是可靠?)
新课导入
请看演示
新课导入
请看演示
新课导入
思考:如果要使灯泡 亮度改变有何办法?
方法一:改变电池节数 方法二:改变电阻 问题: 相同的灯泡,但发光程度不同,说明流过 它们的电流不同。哪么电流可能和什么因 素有关呢?
1,提出问题: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何 关系?
2,猜想: a、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教学课件
物理 九年级上册 RJ版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教学目标:
•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导体中的电流与 电压、电阻的关系 • 能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 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猜想、设计 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等探究要素 •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 学态度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b、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设计实验 (控制变量法) 条件控制:
a、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与电压之间 的关系。
b、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与电阻之 间的关系。
1: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
定值电阻若干 滑动变阻器 2:要改变电压,有几种方法? A:改变电池的个数可以改变电压
B:电路中连接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压
设计电路图:
电路图:
R´
V
A R
5.分析和论证:
1.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当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结论:
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 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评估与交流(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测 量数据和所得的结论是不是可靠?)
新课导入
请看演示
新课导入
请看演示
新课导入
思考:如果要使灯泡 亮度改变有何办法?
方法一:改变电池节数 方法二:改变电阻 问题: 相同的灯泡,但发光程度不同,说明流过 它们的电流不同。哪么电流可能和什么因 素有关呢?
1,提出问题: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何 关系?
2,猜想: a、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教学课件
物理 九年级上册 RJ版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教学目标:
•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导体中的电流与 电压、电阻的关系 • 能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 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猜想、设计 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等探究要素 •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 学态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7章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课件(共23张ppt)
V A
R1
P
R2
S
次数 1 2 3
R1/W 2 4 8
I/A 0.40 0.32 0.25
(3)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2013雅安)在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 关系时,除了电源(3V)、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 表、滑动变阻器外,还有可供选择的:A.定值电阻B. 小灯泡。 (1)为了完成研究需要选择器材(填序号“A”或 “B”);理由是:. (2)用笔画线完成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 (3)通过实验得出了下表(一)中的数据,请读出图中 两表的示数,记在表中最后一列的空格处。
绘制图象
· ·
1.0 2.0
· ·
4.0
· ·
6.0
·
3.0
5.0
7.0
8.0
9.0
10.0 U/V
结论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设计实验
电路图 A R V R' 控制电压一定,研究电流与电 阻的定量关系。
S
使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1.实验中变量是什么?不变 量是什么? 2.在电路中如何改变电阻, 选用什么器材?怎么操作? 3.如何使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如何控制其不变? 4.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起到 什么作用?
设计实验 电路图
A R
V
S
R'
进行实验 表格设计 电阻R=Ω
电压U/V
电流I/A
进行实验
分析和论证
电阻R 电压U/V 电流I/A I/A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O
10Ω 1.0 0.1 2.0 0.2 3.0 0.3 4.0 0.4 5.0 0.5
R1
P
R2
S
次数 1 2 3
R1/W 2 4 8
I/A 0.40 0.32 0.25
(3)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2013雅安)在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 关系时,除了电源(3V)、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 表、滑动变阻器外,还有可供选择的:A.定值电阻B. 小灯泡。 (1)为了完成研究需要选择器材(填序号“A”或 “B”);理由是:. (2)用笔画线完成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 (3)通过实验得出了下表(一)中的数据,请读出图中 两表的示数,记在表中最后一列的空格处。
绘制图象
· ·
1.0 2.0
· ·
4.0
· ·
6.0
·
3.0
5.0
7.0
8.0
9.0
10.0 U/V
结论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设计实验
电路图 A R V R' 控制电压一定,研究电流与电 阻的定量关系。
S
使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1.实验中变量是什么?不变 量是什么? 2.在电路中如何改变电阻, 选用什么器材?怎么操作? 3.如何使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如何控制其不变? 4.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起到 什么作用?
设计实验 电路图
A R
V
S
R'
进行实验 表格设计 电阻R=Ω
电压U/V
电流I/A
进行实验
分析和论证
电阻R 电压U/V 电流I/A I/A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O
10Ω 1.0 0.1 2.0 0.2 3.0 0.3 4.0 0.4 5.0 0.5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7章第1节电流和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共31张PPT)
并在1827年将 研究结果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
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 = 变换公式:
U
R
U=IR
R=
U I
I(A) 单位:U(V)
R(Ω)
1、有人根据公式R=U/I跟公式I=U/R在 形式上相似,说“电阻R跟电压成正 比,跟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 法对吗?为什么?
力提高三类群体在社会中的和谐度。 1、救助困难群众。要在原有基础上, 进一步 构建好 以 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助制度为基础, 以医疗 、教育 、住房 、
例4、读出下列各图的示数: 甲 1.6V ,乙 12.5V 。
例5、使自由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是:( C )
A、电量 B、电流 C、电压 D、电路是通路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 中;②、要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一” 接线柱流出;③、要使被测电压不超过电压表 最大量程(如无法确定电压大小,应先选用大 量程)。④、可以把电压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 极上。
电阻
电路中的用电器对电流具有阻碍作用, 我们用电器的电阻值表示电器对电流的 阻碍作用的强弱。
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确 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并遭到怀疑和尖锐的批评。 研究成果被忽视,经济极其困难,使欧姆精神抑郁。 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 金牌,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
人们为纪念他,将测量电阻的物理量单位以欧 姆的姓氏命名。
欧姆研究了 I R
U
欧姆定律:
答: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性质,它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 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跟电流、电 压无关。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共19张PPT)
A.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大 B.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小 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 电压关系的是( A )
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 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左移动,在此过程中 ( A)
改变电阻,保持电压不变 ②.如何改变电阻?
按整数倍阻值更换不同电阻 ③.怎样才能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调节滑动变阻器
电路图
4、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过程: (1)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 电压为适当值。 (2)更换不同电阻(成整数倍地变化),调节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记录通过的电 流值。
进行实验: (1)实验电路图:
(2)根据电路图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表一:保持电阻不变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请注意: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及时记录电压、电流的值。
实验次 电阻R/Ω 数
电压U/V 电流I论证: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 电压 成正比 。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实验导入】 用一节干电池、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组 成简单电路,闭合开关,观看实验现象
加一节干电池,观察现象:灯泡比刚才变亮 了,说明 灯泡两端的电压升高,电流随之变大 。
然后再在电路中串联接入一个定值电阻,观 察现象:灯泡变暗 了,说明电阻变大,电流 反而 变小。
(3)排除故障后,小明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 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1.5V,电流表示数(如 右图所示)为 0.3 A. (4)小明再分别换接10Ω、15Ω的电阻,重复实验 ,得到表一中另两组数据。分析表一数据,可得出结 论:保持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 成 反 比。
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 电压关系的是( A )
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 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左移动,在此过程中 ( A)
改变电阻,保持电压不变 ②.如何改变电阻?
按整数倍阻值更换不同电阻 ③.怎样才能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调节滑动变阻器
电路图
4、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过程: (1)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 电压为适当值。 (2)更换不同电阻(成整数倍地变化),调节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记录通过的电 流值。
进行实验: (1)实验电路图:
(2)根据电路图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表一:保持电阻不变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请注意: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及时记录电压、电流的值。
实验次 电阻R/Ω 数
电压U/V 电流I论证: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 电压 成正比 。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实验导入】 用一节干电池、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组 成简单电路,闭合开关,观看实验现象
加一节干电池,观察现象:灯泡比刚才变亮 了,说明 灯泡两端的电压升高,电流随之变大 。
然后再在电路中串联接入一个定值电阻,观 察现象:灯泡变暗 了,说明电阻变大,电流 反而 变小。
(3)排除故障后,小明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 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1.5V,电流表示数(如 右图所示)为 0.3 A. (4)小明再分别换接10Ω、15Ω的电阻,重复实验 ,得到表一中另两组数据。分析表一数据,可得出结 论:保持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 成 反 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7章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共21张PPT)
A.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其两端的电压越高. 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小,其两端的电压越低. C.在导体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通过的电流
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在导体电阻一定时,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
流成正比. 16
3、通过实验研究可知,在_电__压___一定时,电 路中的电流跟该段电路的电阻成_反___比;在 一电路中,当电流为0.2A时,该电路的电阻为
第一节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 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
电流 电压 电阻
电荷定向移动
I
使电荷移动形成电流 的V 电压表 Ω
2
电压越大,对电流的推动作用也越大;电阻 越大,对电路中的电流的阻碍也越大。请大 家猜测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3
当电路中的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_越_大。 当电路中的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_小_。
8
分析与论证 电阻R1=5Ω
电阻R2=10Ω
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_正_比_
关系。
9
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和两端电压关系的实验中,
• 1.用到的研究方法是什么?控制变量法 •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①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
②保护电路;
P
R A
V
Rx
实验二.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0 ;而另一个电路也接在同样的电源上时,
若通过的电流为0.4A,则电阻为__1_0_ .
17
4.电阻R1=5R2,将它们分别接在同一电源两端,则
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B )
A、1:1
B、1:5
C 、5:2
D、无法确定
解析:R1与R2的电阻虽然不等,将它们分别接在同 一 电源两端,就是指加在R1与R2两端的电压是相 同的。根据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一定的情 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因为R1=5R2, 即R1:R2=5:1,所以R1与R2中的电流之比为1:5
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在导体电阻一定时,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
流成正比. 16
3、通过实验研究可知,在_电__压___一定时,电 路中的电流跟该段电路的电阻成_反___比;在 一电路中,当电流为0.2A时,该电路的电阻为
第一节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 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
电流 电压 电阻
电荷定向移动
I
使电荷移动形成电流 的V 电压表 Ω
2
电压越大,对电流的推动作用也越大;电阻 越大,对电路中的电流的阻碍也越大。请大 家猜测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3
当电路中的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_越_大。 当电路中的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_小_。
8
分析与论证 电阻R1=5Ω
电阻R2=10Ω
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_正_比_
关系。
9
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和两端电压关系的实验中,
• 1.用到的研究方法是什么?控制变量法 •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①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
②保护电路;
P
R A
V
Rx
实验二.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0 ;而另一个电路也接在同样的电源上时,
若通过的电流为0.4A,则电阻为__1_0_ .
17
4.电阻R1=5R2,将它们分别接在同一电源两端,则
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B )
A、1:1
B、1:5
C 、5:2
D、无法确定
解析:R1与R2的电阻虽然不等,将它们分别接在同 一 电源两端,就是指加在R1与R2两端的电压是相 同的。根据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一定的情 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因为R1=5R2, 即R1:R2=5:1,所以R1与R2中的电流之比为1:5
人教版九级物理全册17章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课件(共15张PPT)[可修改版ppt]
请实验
上述方法有什么不足?用什
么器材可以得到大量数据?有什 么更好的实验方案?
结论一
电流 I 与电压 U 的关系:
在导体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导 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问题二
怎么研究电流 I 与电阻 R 的关系呢?
U I
R U 同 R 不同
R 不同:改用不同的 U 同:保持电源不变 导体分别实验
人们为纪念他,将测量电阻的物理 量单位以欧姆的姓氏命名。
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中,通过 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分别测得了如下两组数据:
实
电阻R=10Ω
实验
电压U=3V
验 次
电压
电流次序 电阻电流 Nhomakorabea序1
1V
0.1 A
1
5Ω
0.6 A
2
2V
0.2 A
2
10 Ω
0.3 A
3
3V
0.3 A
3
表达式:
欧姆
乔治·西蒙·欧姆生于德国埃尔兰 根城,欧姆是一个很有天才和科学抱 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始终坚 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 作仪器。
欧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 他于1826年发表了实验结果。1827年 欧姆又在《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 把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如下公式:S =γE。式中S表示电流;E表示电压, γ为导线对电流的传导率,其倒数即 为电阻。
问题一
怎么研究电流 I 与电压 U 的关系呢?
U
R同
U 不同
I
R
R 同:用同一个导 体
U 不同:改变电源,用 一节干电池、二节干电 池、三节干电池
怎么研究电流 I 与电压 U 的关系呢?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9年级第17章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精品课件
在原电路的基础上,能否探究电 流I与电阻R的关系?
如若可以,该如何操作?
问题8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问题9
综合以上两个实验的实验结论, 可知流过导体的I与其两端的U和该导 体的R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定量关系?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探究方法
电 流
电流与电 压的关系
实验电路
与
电阻一定时,导体
电 压
实验结论
中的电流与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和
电
探究方法
阻
的 关 系
电流与电 阻的关系
实验电路
实验结论
电压一定时,导体 中的电流与导体的 电阻成反比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根据以上问题设计实验,并画出实 验电路图,简述实验步骤
问题5
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数据?并 注意哪些事项?
注意: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移到阻值最大处;
3、不能将两电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ASR来自R' V问题6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问题7
问题2
导体的电流I与电压U、电阻R之 间存在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
若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应采 用什么样的实验方法?具体做法是?
问题3
实验一:探究导体两端的电压U对电流I的影响
控 ①控制什么量不变? 制 变 ②改变什么量? 量 法 ③测量什么量?
问题4
实验一:探究导体两端的电压U对电流I的影响
控 ①如何控制R不变?选用什么器材? 制 变 ②如何改变U并检测其数值? 量 法 ③如何测量I?
如若可以,该如何操作?
问题8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问题9
综合以上两个实验的实验结论, 可知流过导体的I与其两端的U和该导 体的R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定量关系?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探究方法
电 流
电流与电 压的关系
实验电路
与
电阻一定时,导体
电 压
实验结论
中的电流与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和
电
探究方法
阻
的 关 系
电流与电 阻的关系
实验电路
实验结论
电压一定时,导体 中的电流与导体的 电阻成反比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根据以上问题设计实验,并画出实 验电路图,简述实验步骤
问题5
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数据?并 注意哪些事项?
注意: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移到阻值最大处;
3、不能将两电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ASR来自R' V问题6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问题7
问题2
导体的电流I与电压U、电阻R之 间存在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
若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应采 用什么样的实验方法?具体做法是?
问题3
实验一:探究导体两端的电压U对电流I的影响
控 ①控制什么量不变? 制 变 ②改变什么量? 量 法 ③测量什么量?
问题4
实验一:探究导体两端的电压U对电流I的影响
控 ①如何控制R不变?选用什么器材? 制 变 ②如何改变U并检测其数值? 量 法 ③如何测量I?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一节电流和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课件(共23张PPT)
(2)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_成__反__比___。 设计实验:
进行试验:
R′
分析论证: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
评估交流:
改变电压
改变电阻
控制变量法
设计实验:
实验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1)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电阻不变, 改变电压,观察电流的变化情况;
(2)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电压不变, 改变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情况。
动动脑
想一想:如何控制电阻不变?如何 得知电流的变化情况?如何改变电 压,并观察到变化的情况?请设计 实验的电路图
表格中。则在此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_成_倍__改__变__定__值__电__阻__两__端__的__电__压________________。
(4)滑片P应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的读
数 变大 ,电流表的读数 变大 (填 “变大”“不变”“变小”) .
A
R
V
S
R’
(5)通过实验测得四组数据,请把第四组数据补充完 整。
通过导体的电流 跟它的电阻有什 么定量关系呢?
1.猜想与假设:
(1)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_成__正__比__; (2)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_成__反__比___。
友情提示:下列两个知识点可作为你猜想的依据 ※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
思考:
如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 大小?
进行实验: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元件(连接时开关要 断开,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端);
2.闭合开关,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到合适的位 置,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最好使电压 表的示数成整数倍的变化) 根据阻值不同的 定值电阻,把测得的数据分别记录到表一、 表二、表三中;
进行试验:
R′
分析论证: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
评估交流:
改变电压
改变电阻
控制变量法
设计实验:
实验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1)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电阻不变, 改变电压,观察电流的变化情况;
(2)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电压不变, 改变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情况。
动动脑
想一想:如何控制电阻不变?如何 得知电流的变化情况?如何改变电 压,并观察到变化的情况?请设计 实验的电路图
表格中。则在此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_成_倍__改__变__定__值__电__阻__两__端__的__电__压________________。
(4)滑片P应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的读
数 变大 ,电流表的读数 变大 (填 “变大”“不变”“变小”) .
A
R
V
S
R’
(5)通过实验测得四组数据,请把第四组数据补充完 整。
通过导体的电流 跟它的电阻有什 么定量关系呢?
1.猜想与假设:
(1)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_成__正__比__; (2)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_成__反__比___。
友情提示:下列两个知识点可作为你猜想的依据 ※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
思考:
如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 大小?
进行实验: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元件(连接时开关要 断开,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端);
2.闭合开关,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到合适的位 置,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最好使电压 表的示数成整数倍的变化) 根据阻值不同的 定值电阻,把测得的数据分别记录到表一、 表二、表三中;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共24张PPT)
电流与电压和电 阻的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一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初中物理
知识回顾
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2、电压与电流的因果关系? 3、电阻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提出问题
电压越大,对电流的推动作用也越大;电阻越 大,对电路中的电流的阻碍也越大。那么电流与 电压、电阻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1 当电路中的电阻一定时,电
压越大,电流 越大 。
猜想2 当电路中的电压一定时,电
阻越大,电流 越小 。
探究:电阻一定,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
设计实验
设计电路图
实验器材:_电__源___、 开___关___、 _导__线___ 、 _电__流__表___、定_值___电__阻__、A R
设计电路图
连接实物图
注意: 1.连接电路时
开关应断开; 2.闭合开关前,
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应移到阻值最 大的位置。
进行实验
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 阻器,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观察电流表示数,记录表中。
数据表格
电压U 电阻R/Ω 5.0 电流I/A 1
10.0 0.5
5V 15.0 20.0 0.33 0.25
据计算 U
I
,并与电阻R比较,看看电阻R与
U I
有
什么关系。
R=表5表Ω一一::55ΩΩ
电压U/V 0.5 1 1.5 电流I/A 0.1 0.2 0.3
相等
课堂小结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
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课堂练习
1.一导体接到电路中 ,如果把它两端的电压增 大到原来的三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一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初中物理
知识回顾
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2、电压与电流的因果关系? 3、电阻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提出问题
电压越大,对电流的推动作用也越大;电阻越 大,对电路中的电流的阻碍也越大。那么电流与 电压、电阻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1 当电路中的电阻一定时,电
压越大,电流 越大 。
猜想2 当电路中的电压一定时,电
阻越大,电流 越小 。
探究:电阻一定,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
设计实验
设计电路图
实验器材:_电__源___、 开___关___、 _导__线___ 、 _电__流__表___、定_值___电__阻__、A R
设计电路图
连接实物图
注意: 1.连接电路时
开关应断开; 2.闭合开关前,
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应移到阻值最 大的位置。
进行实验
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 阻器,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观察电流表示数,记录表中。
数据表格
电压U 电阻R/Ω 5.0 电流I/A 1
10.0 0.5
5V 15.0 20.0 0.33 0.25
据计算 U
I
,并与电阻R比较,看看电阻R与
U I
有
什么关系。
R=表5表Ω一一::55ΩΩ
电压U/V 0.5 1 1.5 电流I/A 0.1 0.2 0.3
相等
课堂小结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
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课堂练习
1.一导体接到电路中 ,如果把它两端的电压增 大到原来的三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17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导线连接有误。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
正确的连线(导线不得交叉)。 (1)如图所示
或
快乐预习感知
(2)电路改正后,开始进行实验,小明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了电阻的 U-I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____电__阻__一__定__时, _通_过__电__阻__的__电__流__与__两__端__的__电__压__成__正__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明还应该__更__换__阻__值__不__同___ _的_电__阻__重__复__实__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流表测 量通过电阻R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阻R两端的电压,题图中电压表 没有跟电阻并联,改正方法如答图所示。由题图乙可知,在电阻一 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一次实验存在偶然性, 为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可使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多做几次实验。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快乐预习感知
1.本节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运用的实验方法 是 控制变量法 。
2.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 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 。
3.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 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
快乐预习感知
快乐预习感知
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某同学用该电路验证在导体两 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他多次只 改变电阻箱R1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R1/Ω I/A
正确的连线(导线不得交叉)。 (1)如图所示
或
快乐预习感知
(2)电路改正后,开始进行实验,小明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了电阻的 U-I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____电__阻__一__定__时, _通_过__电__阻__的__电__流__与__两__端__的__电__压__成__正__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明还应该__更__换__阻__值__不__同___ _的_电__阻__重__复__实__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流表测 量通过电阻R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阻R两端的电压,题图中电压表 没有跟电阻并联,改正方法如答图所示。由题图乙可知,在电阻一 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一次实验存在偶然性, 为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可使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多做几次实验。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快乐预习感知
1.本节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运用的实验方法 是 控制变量法 。
2.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 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 。
3.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 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
快乐预习感知
快乐预习感知
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某同学用该电路验证在导体两 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他多次只 改变电阻箱R1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R1/Ω I/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上图所示的电路中,更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通 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即电阻 两端的电压不变,读出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值
滑动变 阻器的
作用
保护电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使定 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倍数地变化
保护电路;通过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使不同定值 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实验 数据
(1)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接
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调节滑动变阻器,把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其中电流表示数为 0.5 A 时电
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2.5 V。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 U/V 1.0 1.5 2.0
3.0
电流 I/A 0.2 0.3 0.4 0.5 0.6
【解析】 将定值电阻由 5 Ω 换成 10 Ω 时,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应增大滑动变阻 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选 C。
分层作业
1.[2018·广东广州]在电学的学习中,比较多实验都用到滑动变阻器,某同学 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有关对应实验中滑动变
①根据图 2 可得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的实验结论;
②在图 3 的选项中,能正确反映 I 与R12之间关系的是 A ,你的理由是: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
【解析】 (1)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故变阻器 滑片以右的电阻丝连入电路中,如图所示。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知识管理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比较 实验目的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电路图
实验 过程
如上图所示的电路中,保持电阻R不变,用 滑动变阻器调节导体两端的电压,从电压表 上读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值,从电流表上读出 通过导体的电流
示数。
(4)将 10 Ω 定值电阻换成 20 Ω 定值电阻,重复步骤(3)。
实验次数 定值电阻/Ω 电流表示数/A
1
5
2
10
0.18
3
20
0.09
(5)实验记录的多组数据如上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
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解析】 (1)电压表与电阻并联,由于电源电压为 3 V,所以应选择 0~3 V 的量程;滑动变阻器已连接下面一个接线柱,可再连接上面任意一个接线柱,如 图所示。
课后反思
2、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1、和同桌说说你今天学习有什么收获?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手抄报:/shouchaobao/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右”)端;
(3)实验中,若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始
终为 3 V。经检查发现是某根导线出现了断路,该导线是 ② (选填导线编号); (4)测量结束后,应先 断开开关,拆除 电源 两端导线后,再拆除其他导
线并整理好器材;
(5)将电流表示数记为 I,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分别记为 R1 和 R2。小军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 I 与R1之间关系的图线如图 2 所示。
【解析】 (1)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最大电流为 0.3 A,电流表选择 0~0.6 A 量程,把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超过其量程,说明电阻两端电压太大, 滑动变阻器分压太小,这是由于滑片没有滑到阻值最大处造成的。
(4)将 5 Ω 电阻换成 10 Ω 电阻后,定值电阻两端分压变大,大于 1.5 V,滑动 变阻器分压减小,为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应向右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 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减小定值电阻分压,直到电压表示数为 1.5 V 为止。
(3)根据表中数据,在丙图中描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象。 (4)分析上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解析】 (1)滑片 P 位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右端,要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 电阻最大,则需要连接左下角的接线柱。如图所示。
(2)由图示电压表可知,其量程为 0~3 V,分度值为 0.1 V,示数为 2.5 V。
(5)由表中数据可知,电流与电阻之积为一定值,故电流和电阻的关系为:当 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当堂测评
1.[2018·江苏泰州]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用定值
电阻进行实验,得到 I-U 图象如下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B )
【解析】 在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为一 过原点的直线,只有 B 正确。
探究任务,断开开关后,接下来该进行的操作正确的是( D )
A.调节滑片至另一位置,再闭合开关,读取电流表示数 B.用 15 Ω 或 30 Ω 的电阻替换 5 Ω 的电阻,闭合开关,读取电流表示数 C.用 15 Ω 或 30 Ω 的电阻替换 5 Ω 的电阻,闭合开关,向右调节滑片使电 压表示数为 2.5 V,读取电流表示数 D.用 15 Ω 或 30 Ω 的电阻替换 5 Ω 的电阻,闭合开关,将滑片从最右端逐 渐向左调节使电压表示数为 2.5 V,读取电流表示数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4)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方法归纳】 滑动变阻器一定要和待测电阻串联,接线柱接线要“一上一 下”;要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就要使电流走过的电阻丝的长度最 长;电压表读数时,首先要确定量程,认清分度值,然后去读数。
类型之二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019·山东临沂]小彬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
系”。电源电压恒为 3 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Ω 2 A”字样,阻值分别为 5 Ω、 10 Ω、20 Ω、50 Ω 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 (2)小彬将 5 Ω 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
(2)电路连接完整后,小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指针超过量
程。小明操作中的错误是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未滑到最大阻值;处
(3)纠正错误后,小明先将 5 Ω 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 电压表的示数为 1.5 V,并记下电流值;再分别改接 10 Ω、15 Ω 的电阻,重复上 述实验,得到了表中的实验数据;
2.[2018·福建莆田]小刚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 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 A、B 两点间的电阻由 5 Ω 更换为 10 Ω 后(A、B 间接 5 Ω 电阻时变阻器滑片位置如图所示),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接下来应该采取的
唯一操作是( C )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再调节滑片位置
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定值电阻R1短路(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
的电流为 0.36 A。 (3)将 5 Ω 定值电阻换成 10 Ω 定值电阻,闭合开关,为了保持 电压 表的示数
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 A (选填“A”或“B”)端移动,记录此时各表的
D.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
【解析】 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最大值端,作 用是使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故 A 说法正确;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 压关系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产生变化,多次测量, 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故 B 说法正确;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关 系时,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控制导体的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通过移动 滑片,保持接入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故 C 说法正确;在探究通过导体的 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关系时,应控制电压不变,更换电阻,不是控制电阻不变,故 D 说法错误。
阻器的作用和操作说法错误的是( D )
A.实验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最大值端,作用是使电路中的电流最 小,可以保护用电器
B.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时,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使电压表的示数产生变化
C.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持接 入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2)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部分 发生短路,即定值电阻 R1 短路;由图乙知,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 A,分度值为 0.02 A,示数为 0.36 A。
(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将 5 Ω 电阻换成 10 Ω 后,由分压原理知,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知,应增大变 阻器的电压,即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 A 端移动, 使电压表仍为原来的示数不变。
(2)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处,即 最左端。
(3)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电压表示数为 3 V,测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 并联的那部分断后,应先断开开关,先拆除电源两端导线后,再 拆除其他导线并整理好器材。
(5)①根据图 2 描出的图象,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倒数成正比,则电压一定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②由图 2 知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 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U=IR=0.1 A×0.105 Ω=2 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为 3 V-2 V=1 V;则电流与滑动变阻器的 阻值成反比关系,则 I 与R12的图象关系是 A 图所示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