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铜器纹样中国传统装饰美感
四年级美术下册《精美的青铜器纹样》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沉浸于青铜器纹样的艺术氛围中,我将采用以下情景创设策略:
1.利用多媒体展示青铜器实物图片和相关影视资料,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青铜器的古朴、庄重之美。
2.通过故事导入法,讲述青铜器背后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对青铜器文化的兴趣。
2.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进行青铜器纹样设计,要求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建议。
(四)总结归纳
1.组织各小组展示作品,让学生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教师点评学生作品,从专业角度出发,总结学生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
3.组织小组间的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体策略如下:
1.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及时反思,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指导。
2.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从专业角度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创作水平。
3.组织学生互评,让他们在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中,学会欣赏、尊重他人的成果,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青铜器纹样,自主发现其规律和美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3.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青铜器纹样的设计原理和创作方法。
2.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青铜器纹样的设计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知识与技能
论先秦青铜器装饰艺术的美学思想

论先秦青铜器装饰艺术的美学思想先秦,一般指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而言,它是以氏族、宗法、专制体制为基本结构的社会形态。
装饰艺术是按照装饰表现规律并运用装饰性的符号和手法,融于生活、艺术、经过设计和转变而形成的综合性的造型艺术形式。
就青铜器来说,其装饰艺术主要是指在青铜器表面附加的艺术性的构件、纹样和铭文。
青铜器装饰艺术是先秦时期社会生活、思想审美观念的重要载体,具有巨大的思想和精神力量。
先秦艺术形式和风格带有明确的“神话与仪式”的目的。
古人造物的情感表达与审美意识需要符合“天”的旨意,也要符合宗教的伦理要求。
从艺术角度来看,不同时期的青铜器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
夏代的青铜器,带有原始器物的质朴;商周时期,青铜器被神化而具有威严感、力量感和神秘感;西周后期到春秋时期,青铜器体现了一种秩序化、规范化的理性情感,逐渐强调以感官需要为目的的审美要求。
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尺度宜人、精美灵巧、实用和美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美学命题和范畴是一个时代的审美意识的理论结晶。
商人尊神重鬼,把鬼神思想附加在青铜器的铸造中,同时,融入了对原始图腾的崇拜意识,使其成为统治者巩固地位所需的观念物质化的产物。
西周初期,尊神重鬼的思想得以延续,但在后期,礼乐制度兴起,虽仍强调“国”与“民”之间严格的等级秩序,但是注入了“德”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理性精神渐渐深化,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思想局面,各家“元典”著作应运而生。
本文通过对青铜器的门类分类,以造型、纹样为对象分析了青铜器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结合特征提出青铜艺术“神”“中”“和”“文与质”美学思想,并分析其对绘画者的“人格涵养”、绘画的“传神写照”和绘画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与作用。
参观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的观后感

参观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的观后感这次去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参观,简直是大开眼界!老实说,一开始我还挺犹豫的,心想青铜器嘛,都是些老古董,看多了是不是会有点枯燥?结果一进去就被眼前的展品惊呆了,那些青铜器的精致和雄伟,真是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简直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好像自己变成了几千年前的那位贵族,手里拿着那些曾经的神器,威风八面。
说实话,那些青铜器简直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复杂。
你看那些鼎,个个大得吓人,得两个大汉合力才能抬起来。
要是放到现在,可能得当作办公室的茶几,哈哈!可它们原本是古代人用来祭祀、煮饭的工具,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古人智慧的结晶。
就拿那个著名的“毛公鼎”来说,光是上面的铭文就能让你读一下午。
这铭文说的不是一般的事,而是与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密切相关。
看到那些字,我真是佩服古人的才华,几千年过去了,依然能让我们这些现代人刮目相看。
哎呀,话说回来,这些青铜器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古董,它们背后可是承载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那时候的王公贵族可是不得了,吃得好,住得好,连祭天用的器具都做得如此精美,真的是让人觉得有点羡慕。
不过,再怎么羡慕,也不能忽视它们背后隐藏的智慧和文化。
你看看那些复杂的图案和纹路,真心觉得古人太有才了,简单的器物上竟然能展现出如此多的艺术元素。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青铜器的形态和装饰真的是千奇百怪。
比如说,有的鼎上面还雕刻着像动物、神祇的图案,看上去像是外星人遗物一样。
再看看那些器皿的形状,有的像大肚子碗,有的像小巧的酒壶,形态各异,真让人捉摸不透当时的人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你看那些青铜剑,锋利得像刀一样,简直不像是当时的人类能制造出来的东西。
拿到手里,不知道是不是我脑袋坏了,感觉自己一秒就能变成古代的战士,横扫千军。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看到一些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那些器物上每一条线条,每一个弯曲,都像是巧匠心思的结晶。
仔细一看,它们的表面那种古老的锈迹,居然让人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美感。
三角青铜纹样设计理念

三角青铜纹样设计理念三角青铜纹样设计理念在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中,三角形是一种常见的图案,被广泛运用于青铜器的制作和装饰中。
三角形纹样的设计理念不仅仅体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审美追求,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首先,三角形纹样设计理念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界的尊重和崇拜。
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依靠。
三角形的形状酷似山峰的外形,山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代表着高尚、不屈和坚韧的品质,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通过在青铜器上运用三角形纹样,艺术家们试图传达出人与自然共同生活的美好愿望,表达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其次,三角形纹样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宇宙的探索和思考。
在古代文化中,宇宙被看作是一个充满神秘和奥妙的存在,人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其中的规律和意义。
三角形纹样的设计正是一种抽象的表现方式,艺术家们通过构建各种不同形状和排列方式的三角形图案,试图揭示宇宙的奥秘和规律。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宇宙的敬畏和探索的精神,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宇宙中万物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深刻认识。
最后,三角形纹样设计理念还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和平衡的追求。
在出现青铜器制作的早期,艺术家们选择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作为装饰图案,这种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崇尚简约、自然和谐的审美观念。
三角形的形状简单明了,线条流畅,使用三角形纹样装饰的青铜器给人一种美感和谐的感觉。
同时,艺术家们还会通过巧妙地运用对称、重复和平衡等设计原则,使纹样在青铜器上呈现出一种协调的美感。
总之,三角形纹样设计理念在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和装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种设计理念体现了古代艺术家对自然界和宇宙的尊重和探索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美和平衡的追求。
通过运用三角形纹样,艺术家们创造出了许多优美和谐的装饰图案,使青铜器更加丰富多样,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风采。
青铜器的纹样种类

青铜器的纹样种类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代表了古代工艺技术的高度发展,更展现了古人智慧和审美追求。
青铜器的纹样种类丰富多样,其中包括装饰性纹样和意象性纹样,每一种纹样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艺术价值。
一、装饰性纹样1. 几何纹样:几何纹样是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的纹样之一,它由一些简单的几何形状组成,如直线、弧线、圆形等。
这些几何纹样的排列和组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图案,如菱形、方形、波纹等,给人以简洁、规律的美感。
2. 动植物纹样:青铜器上常见的动物纹样有龙、鸟、兽等,这些纹样既表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和认知,又寓意着吉祥和神秘。
同时,青铜器上的植物纹样如花卉、树叶等也是常见的装饰元素,它们生动地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多样性。
3. 图案纹样:图案纹样是指一些具体的图案或符号,如太阳、月亮、星星等。
这些图案纹样常常与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联系在一起,给人以神秘和庄重的感觉。
二、意象性纹样1. 神话传说纹样:青铜器上常见的神话传说纹样有神仙、神兽、神鸟等,它们是古人对神话故事的表达和诠释。
这些纹样形象生动,寓意深远,通过青铜器的装饰,将神话故事与现实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2. 礼仪纹样: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礼仪用途,因此常常会在器身上刻画一些与礼仪相关的纹样,如礼器、礼乐舞蹈等。
这些纹样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礼仪规范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周易纹样: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青铜器上常见的周易纹样有八卦、六十四卦等。
这些纹样代表了古人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给人以深邃和智慧的感觉。
青铜器的纹样种类繁多,每一种纹样都有其独特的艺术意义和文化内涵。
通过观察和研究青铜器上的纹样,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同时也能够欣赏到古代工匠的精湛工艺和艺术造诣。
青铜器纹样的研究不仅对于推动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当代艺术和设计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中国古代青铜镶嵌的技艺特点与装饰效果

中国古代青铜镶嵌的技艺特点与装饰效果中国古代青铜镶嵌是一种独特的工艺,多用于制作各种器物的装饰。
它是将不同材质的器物表面上雕刻或浮雕成各种形状、风格的图案或纹饰,然后将这些图案或纹饰用彩色金属拉丝、点成细片,并将这些金属片嵌入青铜器表面形成的一种工艺。
具有很高的美术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古代青铜镶嵌的技艺特点与装饰效果。
一、青铜镶嵌技艺特点古代青铜镶嵌技艺在工艺方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制作材料多元化青铜器的主体材料为铜合金,而嵌入青铜器表面的材料则多种多样,如黄铜、红铜、白铜、银、金等。
这些材料的彩色过渡可以增加整个器物的美感度和绚丽性。
2.制作精度较高青铜镶嵌的制作精度较高,要求金属丝的粗细、长度、曲度、颜色、组合等都非常严谨,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精密的工具支持。
因此,制作出的青铜镶嵌工艺品具有较高的制作价值和收藏价值。
3.形式多样性青铜镶嵌的形式多样,有高浮雕式、低凸浮雕式、低平浮雕式、微雕式、阴雕式等,其造型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抽象图形等。
这些图案与纹饰可以反映当时的文化、艺术和民族特色。
二、青铜镶嵌的装饰效果1.增加青铜器的美观性青铜镶嵌工艺的彩色片用拉丝、打点等方式和表面的青铜器相结合,使得器物表面色彩独特、绚丽多彩,这为青铜器厚重的线条增添了一抹活力,增加了美观性。
2.塑造青铜器的气质形象青铜镶嵌图案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对青铜器的整个气质和形象起到了很大的塑造作用。
青铜的厚重感及其设计线条赋予了青铜器朴实、稳重的感觉。
而青铜镶嵌的装饰则通过图案、色彩等方式,使得整个青铜器呈现出柔和、灵动、明亮、华丽、娇美的各种气质。
3.反映文化传统和历史特色青铜镶嵌工艺品所呈现出的纹饰图案和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传统和历史特色,因此对于珍藏古代青铜镶嵌工艺品的人来说,除了工艺美术方面的意义外,还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三、结语通过对中国古代青铜镶嵌的技艺特点与装饰效果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青铜镶嵌艺术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卓越表现,又是人类文明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铜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青铜文化心得体会范文青铜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和了解青铜文化,我认识到青铜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其深深着迷。
以下是我对青铜文化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青铜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之一。
青铜文化是在青铜器的制作、使用和传承中形成的一种综合文化系统。
青铜器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宗教意义。
它代表了古代人民的劳动成果和智慧,也是古代社会等级和阶层差异的象征。
通过学习青铜文化,我深深地被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所震撼和感动。
其次,青铜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观念。
青铜器在设计和制作上注重整体的美感和和谐的比例,追求简洁、稳定、庄重和永恒的美。
青铜器的纹饰以动物、花纹为主题,在形态和图案上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观念。
其造型优美、线条流畅,体现了我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学习青铜文化使我得以领略这种古代美学观念,并对其深感赞叹。
再次,青铜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青铜文化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也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通过对青铜文化的学习,我了解到青铜器的形状、纹饰、文字等方面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可以反映出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这让我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了更细致的认识和了解。
最后,青铜文化具有时代性和现代意义。
青铜文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和发展的,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思想、文化和艺术的风貌。
同时,青铜文化也具有现代意义,它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青铜文化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推动当代文化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学习和了解青铜文化让我受益匪浅。
青铜文化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青铜文化,我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领略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青铜器装饰纹样调查报告

青铜器装饰纹样调查报告青铜器装饰纹样调查报告一、引言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精美的纹样不仅反映了古代工艺美术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神灵、权力和生活的独特理解。
本次调查旨在探索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种类、特点及文化意义,以深化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二、调查范围及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河南省安阳市、洛阳市及陕西省西安市等地的博物馆展出的青铜器装饰纹样。
我们采用了现场观察、拍照记录及文献查阅等方法,对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进行了详细整理和分析。
三、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种类和特点根据调查,青铜器装饰纹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动物纹样:包括龙、凤、虎、鱼等,其中龙凤纹最为常见。
这些动物纹样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如龙代表权力,凤代表吉祥,虎代表勇猛等。
2.植物花卉纹样:包括莲花、牡丹、梅花等。
这些植物花卉纹样寓意着吉祥、美好和生命。
3.人物纹样:包括神话人物、历史人物等。
这些人物形象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英雄崇拜和神灵信仰的情感。
4.几何纹样:包括云雷纹、回字纹、弦纹等。
这些几何纹样具有秩序美和韵律美,是古代人们对形式美感的追求。
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象征性:纹样设计常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神灵、权力和生活的理解。
2.叙事性:一些人物故事类纹样反映了古代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具有很强的叙事性。
3.精细性:青铜器装饰纹样的制作工艺精湛,线条流畅,细节处理精细,体现了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技艺。
4.文化融合性:不同地域的青铜器装饰纹样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四、青铜器装饰纹样的文化意义青铜器装饰纹样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
首先,它们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其次,它们是古代工艺美术的杰出代表,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形式美感和技艺的追求。
最后,它们是古代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见证,反映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影响。
传统装饰纹样的美学分析

92757 美学论文传统装饰纹样的美学分析传统装饰纹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经历了样式的更迭和文化的积淀,最终定格在我们的视野中,成为记录古代现任生活经验和表达审美意识的特殊语言,是传统纹样的文化装饰性承接历史和文明的重要载体。
新中国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经典的传统艺术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只有立足于本国的传统文化,设计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北京奥运会的标志设计和奥运火炬表面的祥云纹样设计,就是以传统装饰纹样为背景,成就了现代设计的经典,在中国设计界成功树立了古为今用的设计典型。
远古时期的石器时代,先人们在烧制陶器的时候,无意将绳纹、篮纹印在了陶器的表面,从而有目的有意识的将装饰活动带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探究文化一词的起源也就从旧石器时代的“纹化”一词中开启了新的篇章,从此,我们的祖先将自然界的形象提取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装饰纹样,启蒙了艺术的创作之路。
在这个眼球经济时代,装饰纹样的审美功能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对传统装饰纹样的分析和学习丰富了设计的语言,同时为装饰纹样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1 装饰纹样发展的脉络梳理从旧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萌芽到新石器时代初具规模的图案,在彩陶文化中,以彩陶为代表的装饰纹样中集中了鱼纹、鸟纹、蛙纹、人面纹等,奠定了均衡与统一、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平衡的节奏伊始。
自商周时期进入奴隶社会,以饕餮纹为代表的装饰纹样出现在以象征统治阶级具有威慑作用的青铜器中。
至秦汉时期,理想主义成为装饰纹样的设计主流,也是装饰纹样走向成熟的定型阶段,由云纹和云气纹为代表的装饰纹样由抽象走向写实,在秦汉的装饰纹样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唐代的装饰纹样多以花草为主,饱满的构图,尽显雍容之态,不禁让人们怀念起唐朝对丰腴之美的追求;以花草为辅,茎叶有规律的旋转,组织形式灵活,怒放的花朵和茂密的树叶组合在一起,将繁复的视觉设计纳入到相对成熟的形式中,极具装饰效果,一种生机勃勃之感油然而生。
至宋元明清,瓷器、剪纸、皮影、家具、雕塑等工艺美术丰富多彩,宋代纹样的古朴,元代对前朝的仿古式学习以及明清两代以乘云纹、夔龙纹等清秀婉约式的装饰纹样越发精细,为丰富我国的传统装饰纹样的构成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中国传统装饰纹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些传统纹样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为餐饮场所增添浓厚的中国风情,更能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历史渊源、种类特点和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历史渊源中国传统装饰纹样源远流长,始于古代,绵延至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古代中国的装饰纹样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
古代的彩陶、青铜器、织锦、丝绸等古代艺术品中所使用的纹样,都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特色,这些纹样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文明。
在传统的建筑结构中,也常常可以看到各种精美的装饰纹样,如砖雕、木雕、石雕等,这些纹样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丰富韵味。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种类繁多,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几何纹样:几何纹样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基本形式之一,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
几何纹样常常以直线、圆弧等几何图形为基本构成要素,在空间中呈现出规整有序的美感。
这种纹样常常被应用在建筑装饰、家具装饰、织锦图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装饰效果。
2. 动植物纹样:动植物纹样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
这种纹样常常以各种动植物为题材,表现出生机勃勃的场景和美妙的意境。
在装饰绘画、织锦刺绣、瓷器雕刻等方面,动植物纹样的应用非常广泛,受到了人们的热烈喜爱。
3. 国粹纹样:国粹纹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具有深厚的传统内涵。
这种纹样常常以中国传统绘画、书法、剪纸等艺术形式为基础,在空间中呈现出中国式的美感和意境。
国粹纹样在建筑装饰、室内设计、陶瓷绘画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可以为餐饮场所增添别样的韵味和风情,更能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装饰墙面: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可以被应用在餐饮场所的墙面装饰中,为餐饮空间增添独特的文化氛围。
青铜器纹样特点

青铜器纹样特点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它不仅是古代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青铜器的纹样是青铜器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装饰性和美学价值,更是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宗教、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点。
本文将从青铜器纹样的特点入手,探讨其在古代社会中的文化意义。
一、青铜器纹样的特点1. 线条简洁明快青铜器纹样的线条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富有节奏感和动感。
这与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有关,青铜器是通过铸造、打磨、刻画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因此纹样的线条必须简洁明快,以便于制作和表现。
2. 纹样丰富多样青铜器纹样丰富多样,包括动物、植物、人物、几何图案等。
其中,动物纹样最为常见,如龙、虎、鸟、兽等,这些动物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权力、神秘、神圣等。
植物纹样也很常见,如花卉、树木等,这些植物在古代社会中代表着生命、繁荣、富贵等。
人物纹样则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特点,如舞蹈、祭祀、战争等。
几何图案则是青铜器纹样中最为基础的一种,它们具有简单、规则、对称等特点,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科技水平和审美观念。
3. 纹样富有层次感青铜器纹样富有层次感,不同的纹样之间相互呼应、相互衬托,形成了丰富的空间感和视觉效果。
这与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审美观念有关,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繁琐,需要多次铸造、打磨、刻画等工序,因此纹样之间必须相互呼应、相互衬托,才能形成丰富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二、青铜器纹样的文化意义1. 反映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青铜器纹样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如龙、虎、鸟、兽等动物纹样代表着古代社会的神秘、神圣、权力等,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
同时,青铜器中的祭祀、舞蹈等人物纹样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2. 反映古代社会的科技水平青铜器纹样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科技水平,几何图案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数学和几何学知识,动物、植物纹样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物学知识,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冶金技术和制作工艺。
中国传统纹样特点介绍

中国传统纹样特点
中国传统纹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悠久:中国传统纹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如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玉器和瓷器等,都留下了丰富的纹样。
这些纹样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
2. 寓意深刻:中国传统纹样不仅仅是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的象征。
如龙、凤、麒麟等纹样,寓意着吉祥、富贵和和平,而莲花、葫芦、蝙蝠等纹样则寓意着长寿、幸福和健康。
3. 形式多样:中国传统纹样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
从动物、植物、人物、神话传说到文字、几何图形等,都可以成为纹样的题材。
同时,各种纹样在构图、线条和色彩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4. 文化内涵丰富:中国传统纹样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涵。
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文化元素都可以在纹样中得到体现。
5. 工艺精湛:中国传统纹样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如雕刻、织锦、刺绣、陶艺等,都体现了高超的技艺水平。
这些工艺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具有收藏价值。
6. 具有地域特色:中国传统纹样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如南方的细腻、北方的粗犷等,这些都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风俗。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纹样的特点十分丰富,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从青铜器纹饰看中国传统装饰美感

无形象性为代表特征。
视的特征之一。
·党 蕊图1 人面鱼纹彩陶盆图2 双鸟朝阳纹象形器046肆拾陆文物丛谈Cultural Relic Comments2)和浙江瑶山出土的山形玉饰(图3-1,3-2)也都是对称的装饰纹样。
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已经感到饰以对称的纹饰,更能引起人在视觉上的快感。
可见这一时期的装饰艺术已将对称视为一条普遍的美的原则。
这种审美观念发展到商周时代,便造就了青铜器上精美而纯熟的对称性装饰艺术。
商周青铜器中有许多自然物象,多以变形手法来表现,而变形手法中更是沿用了对称的审美原则。
如作为商周青铜器最典型的纹饰饕餮纹,也称兽面纹(图4-1,4-2)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犹如两个侧身的夔形对接,正好拼成一个正面饕餮。
饕餮纹实际上是各种动物或幻想中的物象头部正视的图案,形成尖角翻卷、双目圆瞪、龇牙咧嘴、利爪大张的状态。
这种冷峻的神态造型,近乎完美的对称,给人以威严神秘的诡异色彩和一种庄严肃穆的审美感受,充分体现出君主人神合一、至尊高贵的地位。
又如交龙纹,也称蛟龙纹,最早出现于青铜器上,其形式近似明清时期的坐龙纹,龙头在正中,或在其下,龙体向两边分开,状如环带,呈对称之形式相互穿插在青铜器上。
再如西周晚期颂壶(图5)是一件方壶,腹部饰有一头双身的蛟龙,以轴对称的图 山形玉饰3—1图 2 山形玉饰纹样3—图4-1 饕餮纹图5 颂壶图4-2 乳钉纹方鼎方式分布,装饰紧密配合器皿造型,给人以规则的对称感与鲜明的立体感。
青铜器不仅纹饰上体现了对称性,同时在整体造型上也体现了这种特点。
器形上中下各部位比例协调,左中右各部位保持平衡,以便器物的重心落在中心位置,从而取得沉稳的视觉效果。
如西周的盛食器()生簋(图6)。
事实上,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对称现象在自然界中比比皆是,从无机界的晶体到有机界的生物,对称性几乎无处不在。
对称意味着平衡与和谐,更是一种美。
从一定意义上说,对称性便是完美性。
青铜器的纹样种类

青铜器的纹样种类一、花纹纹样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纹样有云雷纹、神龙纹、凤凰纹等。
云雷纹由曲线和点构成,寓意着天地之间的神奇力量。
神龙纹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具有象征意义的纹样之一,代表着帝王的权力和神圣。
凤凰纹则象征着幸福、吉祥和美好的未来。
二、动物纹样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有鸟兽纹、虎纹、龙纹等。
鸟兽纹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上常见的纹样之一,它以各种鸟类和兽类为主题,形象生动,寓意着祥瑞和吉祥。
虎纹象征着勇猛和力量,常见于守护神的形象上。
龙纹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具有神秘和神圣意义的纹样之一,代表着帝王的权威和尊贵。
三、人物纹样青铜器上的人物纹样有神仙纹、舞蹈纹、战争纹等。
神仙纹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见的纹样之一,它以神仙的形象为主题,寓意着长寿和祥瑞。
舞蹈纹则表现了人们欢快的舞蹈姿态,寓意着快乐和欢乐。
战争纹常见于战争纪念青铜器上,以展现战争的残酷和英勇。
四、装饰纹样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有几何纹、花鸟纹、云纹等。
几何纹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纹样之一,它由各种几何形状组成,美观大方。
花鸟纹则以花卉和鸟类为主题,色彩丰富,寓意着生机和繁荣。
云纹则常用于表现天空和云朵的形象,寓意着祥瑞和美好的未来。
五、文字纹样青铜器上的文字纹样有铭文纹、篆书纹等。
铭文纹是将文言文的文字刻在青铜器上,用于纪念和记录历史事件。
篆书纹则是将篆书的字体刻在青铜器上,形象古朴,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青铜器的纹样种类繁多,每一种纹样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美感。
这些纹样不仅是古代工匠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欣赏和研究青铜器的纹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让我们一同领略青铜器的魅力,感受古代艺术的美妙。
青铜器装饰纹样调查报告

青铜器装饰纹样调查报告这次为期一周的外出考察课去了西安和平遥。
考察内容主要以两地的建筑古建、文物器形、装饰纹样以及大院文化为主。
在考察期间,我对两地的民俗民风,地区发展也有了一些了解。
总的说来,还是收益颇丰吧。
由于考察的内容繁多,在此,我只针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这一部分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青铜器的纹饰是中国青铜工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时,我们已经知道商周到战国青铜器的纹饰,主要有平浮雕、浅浮雕(阳刻、阴刻)、高浮雕、透雕、圆雕等。
早在夏朝,器物纹样还处于萌芽阶段,直到商初,青铜器纹样才有了发展。
商初到商中期这一时期,器物纹样长期处于发展阶段,纹样古朴,此时纹样有饕餮纹、夔纹、兽面纹、牛面纹、蝉纹、象纹、龙纹、鸟纹、乳丁纹等,并出现人面问、虎纹。
商末到西周是器物纹样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纹样富有神秘感,多为窃曲纹、环带纹、重环纹、蝉纹、凤鸟纹、象纹、鹿纹、乳丁纹、龙纹等。
饕餮纹变为牛羊纹,商末周初以来还出现多种凤鸟纹。
到春秋战国时期器物纹样逐渐发生了变化,春秋时期以秩序见长,战国时期则以活泼取胜。
春秋战国时期多蟠螭纹、龙纹、蟠虺纹、生活纹等。
此外常见的还有云雷纹、目雷纹、勾连纹等几何纹样。
商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从艺术风格到制作工艺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青铜器上的各种纹饰,题材多样,手法独特,结构严谨,纹饰造型夸张、凝练。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器物纹样,由单纯粗犷趋于成熟精工,由神秘奇特转向平实奔放,由严峻肃穆变为生动活跃。
在各种青铜器中,商周时期系以动物纹居多,其中又以饕餮纹为主,一般而言,商代饕餮纹的主要特征是额上两个大角以外卷型和曲折形居多,目侧耳小而圆润,两侧利爪小,短。
此外,从纹饰的构图于布局看,早、中商时期的花纹为单层,无地纹,即有主纹。
且往往见器表的中间留白,即不是通身饰满花纹。
晚商开始出现地纹,乃至出现了三层花纹,即主纹(鼓出的粗纹)、地纹(衬托主纹的纹饰)、细纹(在主纹上雕刻的阴道花纹)三层。
中国传统元素在包装中的应用

(3) 凤鸟纹 铜器上的凤纹,为羽毛丰丽的鸟形,头上有上翘或下垂的羽冠。有的 冠作三叉戟式;有的羽翼飘举,似作飞翔状;也有的翼、尾皆作三重, 冠向前绕的,变化众多。鸟纹,一般长翎垂尾,或长尾上卷,作前视或 回首状。
(4) 云雷纹 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字形线条所构成。有的作圆形连接构 图,单称为“云纹”;有的作方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雷纹”。云雷 纹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
三. 用传统包装现代
能够显示出中国文化之美的莫过于中国的传统元素设计艺术。把 “传统”文化运用于包装设计中,将传统设计艺术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并将各个层面去粗取精地应用到具体的现代包装设计中,赋予现代包装 以从功能到形式的非物质功能,这样既可以与其他文化相互借鉴、相互 流通,又可以作为展现本国文化的窗口,更好地发扬本国文化,是我国 向现代化包装迈进的必经途径。
二.传统图案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青铜器纹饰,彩陶纹,瓦当以及中国结都是古人留下的宝贵传统纹样, 可以古为今用,在当今的某些实用的工艺品和出口产品包装中酌情利用,能 使这些产品更富于民族性,也更具有东方古国的风韵。 中国传统图案萌发于人类童年时期,成长和发展于漫长的封建社会,一 些传统吉祥图案存在有迷信、落后的糟粕成分。所以要去伪存真,让其具有 民族性、现实性的一面得以弘扬光大。 利用传统图案设计完美的包装作品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应用在一些传 统老字号商品及特色的商品的包装上。
1.暖调民族色彩
传统包装的用色大多使用暖色系列中的红色、橙色、黄色。 其中红色用得最多,包装中的红布、红绸、红纸、红釉、红绳随处可见, 红色使传统包装以鲜艳夺目取胜。 暖色系列从我国远古时代起就是民族的习惯用色,是任何时代的物品最 常用的颜色。将传统色彩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以强化现代商品的民族风 格、地方特色、历史的悠久,能提高信誉和知名度,促进产品的销售。
青铜器活动感想

青铜器活动感想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青铜器活动。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对于青铜器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继承,我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在这次活动中,我收获良多,对青铜器的了解更加深入,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当天,阳光明媚,微风习习。
我按时到达活动现场,整个会场布置得极为雅致,处处透露出中国古典美的韵味。
工作人员热情地迎接着每一位来宾,让我倍感温暖和舒适。
在活动开始前,我还有一些时间自由参观了一下周围的展览。
展览厅里摆放着各种青铜器,从青铜器的精美工艺品味到古人的审美情怀,真是叫人叹为观止。
每一件青铜器都展现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工匠精神,令我对青铜器的美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活动正式开始之后,我参与了一场由专家讲解青铜器的座谈会。
专家结合自己的丰富经验,向我们讲解了青铜器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文化内涵。
通过专家的讲解,我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审美特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文明和艺术的载体,不仅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更能够让我们看到古人的审美情怀和智慧。
专家的讲解让我对青铜器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激发了我对青铜器的研究兴趣。
接着,我参与了一场青铜器制作的实践活动。
在制作过程中,我亲手感受到了传统的制作工艺和技法。
首先,我们需要精心设计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并选择合适的青铜材料。
接下来,利用火炉和锤子等工具进行铸造和雕刻,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
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制作出了一件自己的青铜器,虽然作品还不够完美,但我对这种传统的工艺和艺术表现形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活动的最后,我们还参观了一场青铜器展览。
这些展品,既有古代的文物,也有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都展现着青铜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采和魅力。
通过这些展品,我们可以看到青铜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发展,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加这次青铜器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和学习机会。
青铜器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影响

青铜器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涵盖了绘画、雕塑、陶瓷等多个领域。
在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中,青铜器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青铜器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影响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上。
青铜器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其制作工艺和审美理念在中国古代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青铜器的制作过程需要经历多个步骤,包括铸造、打磨、雕刻等,每一步都需要工匠们的精心设计和细致雕琢。
这种制作过程赋予了青铜器独特的质感和纹饰,使其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美感。
青铜器的纹饰多以动植物、神人等形象为主题,形象生动,寓意深远。
这些艺术风格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绘画和雕塑的发展,也对后世的艺术家们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其次,青铜器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影响还体现在其文化价值上。
青铜器作为古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青铜器上的铭文和纹饰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研究青铜器,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制度、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等重要内容。
同时,青铜器也成为了古代人们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
通过青铜器上的纹饰和铭文,人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等。
这些文化价值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内涵,也为后世的艺术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此外,青铜器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影响还体现在其传承和发展上。
青铜器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从商代的青铜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再到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这种传承和发展使得青铜器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铜器的形式和纹饰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绘画和雕塑的发展,也对后世的艺术家们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同时,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技术也为后世的艺术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总之,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青铜器的文案

关于青铜器的文案1.青铜器之光, 穿越千年尘埃, 依旧熠熠生辉。
2.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金属光泽和厚重的质感,呈现出令人赞叹的艺术美感。
每一件青铜器都是精心铸造的杰作,极富收藏价值。
3.邂逅青铜器, 仿若时光信使, 低语着往昔的辉煌。
4.青铜器,作为珍贵的文物,将古代文明的精神风貌和智慧结晶汇聚于一体。
它们的存在,不仅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实物例证,更在某种程度上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5.青铜器,犹如一部历史的画卷,将古代文明的发展和变迁呈现在我们面前。
其制作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充分展示了古代工匠们的创造力和毅力。
6.青铜器承载的历史不只是厚重和深沉的,还有天然可爱的情致。
从人与动物的相处,看到青铜器天真的魅力。
一观千百年前的动物世界。
7.青铜器,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其独特的美感和实用性使它们成为古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铜器皿的造型别致,刻纹精细,展示了古代工艺的精湛技艺。
8.青铜器是一种沉甸甸的古老器物,它们的表面光滑而坚硬,散发出一股独特的金属气息。
在阳光下,青铜器的光泽变化无常,时而是深邃的绿色,时而是寒冷的灰色,仿佛诉说着数千年的历史与沧桑。
9.邂逅青铜器, 文化的韵味在心头荡漾。
10.青铜器的每一道纹路和细节都显示出了卓越的铸造技艺和精湛的艺术风格。
11.青铜器上的纹饰精美绝伦,仿佛诉说着古代文明的辉煌。
12.青铜器,历史的瑰宝,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匠心。
它们独特的韵味,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让我们能够一窥古代文明的神秘面纱。
13.青铜器承载着古代先人的信仰和图腾,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见证和文化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青铜器纹样浅析中国传统装饰美感
【内容摘要】中国的青铜文化独具特色,主要发展阶段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
青铜装饰纹样也随着天人关系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经历了由简入繁和由繁入简的过程,逐渐形成中国传统装饰美学的雏形,传统装饰纹样对于如今探究中国传统装饰的美感与应用都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青铜器装饰纹样传统装饰美感
中国的青铜文化始于公元前21世纪的黄河流域,主要经历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在1600多年的发展中,青铜纹饰的独特性使我国青铜器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青铜文化。
中国青铜的装饰风格也经历了由纯朴、粗犷到繁缛、精致再到朴实、简洁的过程,其间青铜器的社会功能由最初至高无上的礼仪器具逐渐趋向于实用
的生活器具,这也展现出思想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于青铜纹样的巨大影响。
夏以前为青铜器发展的最初阶段,纹饰显得朴素单纯,体现了先民的一种朴素的生存观念。
如在齐家文化时期出土的青铜器,其器型简单,多朴实无饰,即便是有纹饰的铜镜也仅为星条纹、三角纹等简单的几何纹饰。
夏商周时期,特别是商周时期,奴隶社会逐渐繁盛,青铜器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工艺和纹样的发展逐渐纯熟。
商周时,青铜纹饰与王权、神权的结合尤为突出,其抽象化的图案造就了神秘的气息,更形成了独特的装饰美感。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皿类特别丰富,饮煮
器、饮食器、酒器、兵器等无所不有,最为流行的纹饰莫过于饕餮纹、雷纹,其画面饱满丰富,醒目的饕餮纹对称分布,夸张、对称的双目,在无形之中投射出一种无限深远的原始力量,给人诡异、狞厉之感,造成一种严肃、静穆和神秘的气氛,体现了奴隶主的威严和尊神贱民的天人观念。
但周中期以后,兽面纹和雷纹逐渐丧失权威地位,狰狞可怖、威严可怕的感觉逐渐减弱,出现了新兴的瓦纹、环带纹、重环纹、鳞纹等相对简单朴素、生动活泼、连续流畅的纹饰。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纹样的发展随着奴隶制的解体逐渐走向衰弱。
此时,生动写实的动物形象替代了平面的兽面纹,几何纹饰也大量使用,还出现了人物的图形,甚至是无纹饰的青铜器。
青铜器纹饰这种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表明青铜器由祭祀用的礼器逐渐变为实用器具,也证明了阶级观念、天人关系对于青铜纹样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内在影响。
纵观青铜纹饰的演变发展史,我们看到每个时期的青铜纹样都与青铜器制造的技术水平、制造者的天人观念密切相关。
青铜纹饰不仅带给人们诡异、庄重的神秘意味,而且还具有独特的装饰美感。
最为鲜明的特征就是对称性。
从新时器时代开始,彩陶和玉器的纹饰上就出现了对称装饰的原始纹样。
到了商周的青铜器上,无论多么繁缛的纹样,总能让人很明显地感受到轴对称的装饰原则,以商周最经典的饕餮纹为例,图案以鼻梁为中线,狰狞的双目、翻卷的利爪,两侧作对称排列,犹如两个侧身的夔形对接,正好拼接成
一个正面的饕餮。
其冷峻的神态和充满神秘感的表情,近乎完美地对称,指向了某种近乎超世界的权威神力,威严怪异的色彩给人以庄重肃穆的审美感受,充分体现了奴隶制社会中对图腾的崇拜心理。
不仅仅是纹饰本身,青铜器的整体造型上也体现了严谨对称的造型。
以战国前期的嵌金银鸟耳壶为例,圆体的造型,腹部硕大,沉稳厚重,双伏鸟背带环耳,颈、肩、腹的流云纹规整有序地分布,整体造型与纹饰别致庄重,并严格按照轴对称的分布,从而具有了沉稳的视觉效果。
纹饰除了遵循对称美之外,还注重单一纹样的重复秩序美和成双成对之美,体现了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规矩”美学观。
除了经典的饕餮纹之外,也有大量的雷纹、窃曲纹、环带纹、乳钉纹等,这些纹饰在现在看来充满了规整的、几何式的美感,但在远古的奴隶社会,它更是在强调一种不能逾越的等级秩序美。
此外,在中国古代的装饰中,明确地出现龙、凤成对的雕琢,就是从商周的青铜工艺上开始的。
今天,我们所说的龙凤呈祥也是源于此,这有可能是远古先民基于对人两性的认识,在实践创造中有意地模仿,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青铜器的纹样看似复杂繁缛,但是纹样与器型的结合完美无缺,繁缛的图案在直线和曲线的相互穿插、对比中形成了统一的形式美法则,使纹样产生了神秘莫测的装饰意趣,带来完整统一的尊贵气息,传达了奴隶主贵族对于本族图腾与自身权利的极度强调与尊崇,使华夏民族的装饰纹样独具一格。
此外,青铜器上的纹样演变经历了由规整、严谨、古拙到流畅、活泼、奔放的过程,致使青铜器在发展的末期春秋战国,也依然散发着自由、生动的独立艺术风格。
但无论如何,青铜纹样的发展总是在延续着一种抽象的线条,纵使商周鼎盛时期青铜纹样上有相对写实的浮雕,但终究没有走上像希腊一般逼真写实的艺术之路。
此后,中国传统的装饰艺术直到近代基本上都延续一种抽象的形体,不注重写实技巧,更注重神性的构想和一种不言而喻的含蓄的情感。
从青铜器纹样的演变和发展之中,我们可以窥探到中国传统装饰美的古老起源。
它是在先民对原始宗教、图腾和王权的痴迷崇拜下,在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产模式下,循序渐进地产生的一种由潜意识的不自觉到刻意追求的一种自觉、抽象的审美意识。
自此,中国传统装饰的美便与青铜器的装饰纹样有了千丝万缕的关联。
总之,青铜器上变换、复杂的装饰纹样使中国的传统装饰在世界上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其深沉庄严的造型具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美学效果。
在中国美术创作广泛受到西方现代文化冲击的同时,我们应从美学价值取向及文化精神出发,愈加深入地研究中国传统装饰的起源及发展过程,从中得到装饰纹样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国传统装饰的审美价值,并学以致用,将中国的传统美学融入到当代设计中,树立自身文化的独特性。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李砚祖.装饰之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3]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
[4]陆晓云.装饰造型的历史流变与审美意蕴[j].南通大学学报.2005.
[5]徐勇胜.商周青铜器上饕餮纹饰的图像特征与文化意义浅探[j].滁州学院学报.2006.
[6]徐华铛.中国神兽的造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作者许丽文系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系2011级在读研究生
丁密金系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艺术设计系教授
(责任编辑:贺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