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台风的具体演奏方法
《战台风》的具体演奏方法
王天一《古筝名曲句句教》之《战台风》《战台风》的具体演奏方法《战台风》是由王昌元作曲的一首优秀古筝独奏曲。
此曲是继赵玉斋《庆丰年》之后的又一力作。
《战台风》中的“扫摇四点”、“扫弦双食点”、“装饰密摇”、“扣摇”、“柱外刮奏”等,都是以前古筝曲目中所没有的,是古筝弹奏技巧的创新。
此曲给古筝园地增添了一枝不可多得的芬芳花朵,使本来就五颜六色的古筝艺术天地更加色彩斑斓。
《战台风》自从一九六五年问世以来,深受古筝演奏者和广大听众的喜爱,不仅传遍祖国大江南北,而且还传到了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美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此曲已被认定为中国古筝名曲,入选《中国古筝名曲荟萃》和《中国古筝考级教程》,作为优秀古筝教学曲目,入选《古筝教学法》。
《战台风》曲调气势磅礴,音乐形象鲜明,快速段落紧张激烈,慢速段落优美抒情,给人一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之感。
全曲成功地塑造了码头工人英勇果敢奋战台风的英雄形象,讴歌了码头工人大无畏的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战台风》大体可分为七个弹奏乐段。
[第一乐段的演奏要热情洋溢,激情满怀,要有力度有气势,形象地描绘出码头工人紧张愉快的劳动场面。
第一乐段第一小节至第六小节的弹奏,各小节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有以下一些。
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需要注意右手套抓技巧和左手小抓技巧的配合运用。
左手小抓的抓弦位置和左肩直线相对,和右手套抓的抓弦位置平行距离为十七公分左右。
要抓得饱满扎实,快速敏捷,节奏鲜明,力度均匀。
乐曲要以强音开始,表现出一种恢弘的气势,双手的抓奏要坚定有力,音一定要扎实。
左右手的触弦位置应该适当靠近中点。
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需要注意拍前装饰性花音的弹奏和左右手同时拨奏的配合。
花音要奏得短促有力,连贯流畅,明亮清脆。
花音起音为倍高音1,止音为高音1。
抹托要弹奏得快速敏捷,扎实有力。
抹托的弹奏应该由弱到强来进行,要突出一种视觉上的空间感,由远及近地表现劳动的热烈场面。
战台风古筝曲教学讲解
战台风古筝曲教学讲解古筝曲“战台风”历史悠久,古筝曲的标志性曲目也是很多人所熟悉的。
这首曲子的作者是明代古筝家王钟禹,它也被称为“王室音乐”。
战台风曲子以它极具技巧的乐调、精致的技巧以及咏叹调的优美结构而闻名。
因此,学习这首曲子不仅有助于提高古筝技术水平,而且也能让人受益匪浅。
一、技巧在学习这首曲子之前,学习者应先仔细阅读曲谱,了解曲子的基本构架,把握好曲子的和弦结构。
同时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素:1、断音技巧。
战台风曲子中有许多断音技巧,在乐曲中会出现许多断音点,这需要学习者掌握断音技巧,以更好地表现曲子的节奏与旋律。
2、分解技巧。
由于曲子的技巧非常复杂,学习者需要通过分解技巧来掌握曲谱中的复杂结构。
这种技巧需要学习者先从简单的和弦开始,然后再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最终将各个和弦和技巧团结起来,形成一首完整的曲子。
3、变奏技巧。
战台风曲子的变奏技巧也比较复杂,需要学习者掌握古筝的各种技巧,包括和弦变奏,节奏变奏,旋律变奏等等,通过不断的变奏来丰富曲子的表现力。
二、表现在学习这首曲子的表现方面,首先应细致地观察曲谱中的技巧和变奏,理解其中的信息,然后尝试在古筝上尝试演奏,以实现技巧上的要求。
同时,该曲子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情感表达,尤其是要把握住歌曲开头部分的节奏感,充分利用古筝曲谱中的变奏技巧,将歌曲各部分的感情完整地表现出来。
三、比赛在比赛中,演奏“战台风”的古筝技巧也是很重要的,学习者应在学习技巧的同时,加强技巧的熟练度,以便在比赛中拿取高分。
在比赛中,学习者既应把握好技巧的表现,又要在临场中对技巧的应用及其在演奏中的呈现,加以充分的利用。
只有在技术和表现上融合得当,才能在比赛中取得理想成绩。
本文介绍了古筝曲“战台风”的技巧和表现,以及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战台风古筝曲指法
战台风古筝曲指法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瑰宝,其独特的音质和韵味使得它在音乐界独占一席之地。
而战台风是一首古筝曲,它以磅礴的气势和激情澎湃的旋律,引人入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演奏战台风,良好的指法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战台风曲的指法,帮助您更好地演奏这首古筝曲。
首先,战台风曲的指法分为左手指法和右手指法。
左手指法主要负责弦的按压,而右手指法则用于弹奏弦上的乐音。
左手指法:1. 起始音:战台风曲的起始音是C,所以需要在筝弦上同时按压A弦第3品、D弦第2品以及G弦第4品。
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根音,为接下来的演奏奠定基础。
2. 弹跳音:在演奏战台风曲时,经常会遇到弹跳音。
弹跳音需要借助左手指法来实现。
当需要演奏A弦第3品的弹跳音时,需要先按下,再迅速松开,让琴弦自由振动产生音响。
3. 移位:在演奏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移位。
比如,当需要演奏D弦的音时,可以将整个左手右移一品,按住A弦第4品,这样就可以产生D弦上的音。
右手指法:1. 指甲:右手指弹奏古筝时,需要留长指甲,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弦音和产生明亮的音色。
2. 指法:战台风曲需要采用扣指法,即用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扣击A弦、D弦、G弦。
一般来说,食指负责低音部分,中指负责中音部分,无名指负责高音部分。
3. 双弹:有时,战台风曲中会出现双弹的技巧。
双弹指的是同时用两个指头弹奏同一根琴弦,以产生明快的音效。
通常使用无名指和中指进行双弹。
总结起来,演奏战台风曲的指法包括左手的起始音、弹跳音和移位,以及右手的指甲、指法和双弹技巧等。
这些指法的灵活运用将会使战台风曲更加生动、有力地传达出战台风般的磅礴气势和激情。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您学习和演奏战台风曲有所帮助,愿您能通过精湛的指法演绎出这首美妙的古筝曲目。
乐曲《战台风》的主要演奏技巧分析
乐曲《战台风》的主要演奏技巧分析(一)柱外刮奏柱外刮奏是指演奏者通过使用左手在琴码的左侧划弦而发声的一种演奏技法[6]。
此演奏技法在乐曲《战台风》中有所应用。
在《战台风》第48小节中刮奏技巧的运用(谱例1),使得台风来临之时的风雨声得到了充分的演绎。
进行柱外刮奏的演奏时,要针对划弦的力度进行重点掌握,力度太轻则效果偏弱,而力度过强则音色聒噪。
与此同时,在进行柱外刮奏的演奏时,还应注意节奏的把控,以此来达到风声阵阵的效果。
谱例1(二)扣摇扣摇作为古筝教学中进阶而较为特殊的演奏技法,在古筝演奏中常常被模拟自然界中的音声,例如风雨声、流水声等被进行应用,存在于乐曲之中,用以烘托气氛[7]。
扣摇的弹奏技法有很多种类,但最为广泛应用的技法大致有三种分别为:夹弦摇弹、捏弦摇弹和肉甲推弦摇弹。
在进行夹弦摇弹技巧的演奏时,左手的手型必须要标准,左手拇指以及食中两指应同时稳健有力的对琴弦进行拿捏,另外两指则应自然弯曲以防干扰。
而在进行捏弦摇弹技巧的演奏时,左手食指以及拇指应对琴弦进行稳定的把控,而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则自然下垂。
而第三种技巧则属于创新技巧,弹奏方式较前两者不同。
在进行第三种方法的弹奏时,应把左手拇指指腹以及食指指腹同时在相邻古筝弦之间放置,通过角度的转换,使得二只的指缝接触筝弦,而针对其余三只则应自然弯曲,三种方法的选择应该因演奏者自身习惯而定。
在此曲目中的第108至第109小节中(谱例2),扣摇演奏技巧的应用则较为普遍。
此小节针对扣摇演奏技巧的应用,主要是为了烘托台风逐渐减弱以及工人情绪逐渐高涨的氛围。
(谱例2)(三)扫摇四点扫摇是指在摇指的同时加入中指扫弦的动作,按节奏进行规律弹奏的演奏方式。
在扫摇时,扫弦的力度不能超过摇指的力度。
作为难度较大的弹奏技巧之一,扫弦演奏技巧的学习分解练习是很有必要的[8]。
扫摇技巧在古筝曲《战台风》第110小节到第141小节(谱例3)都有所体现,在扫摇时,右手拇指要时刻注意避免临近筝弦的拨响,使得扫弦错位而造成杂音。
战台风古筝曲指法
战台风古筝曲指法摘要:一、战台风古筝曲简介二、战台风古筝指法基本技巧1.勾、托、抹、劈组合指法2.摇指技巧3.刮奏技巧4.泛音指法三、练习战台风古筝曲的建议四、提高战台风古筝演奏水平的技巧正文:【提纲】一、战台风古筝曲简介战台风古筝曲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乐作品,源于20世纪50年代,由古筝演奏家赵登山创作。
此曲以宏伟的气势、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音色展现了我国人民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的勇敢和坚韧。
如今,战台风古筝曲已成为古筝演奏的经典之作,广受好评。
二、战台风古筝指法基本技巧1.勾、托、抹、劈组合指法:在战台风古筝曲中,勾、托、抹、劈是最基本的指法,它们相互组合,可表现出丰富的音色。
通过熟练掌握这四种指法的组合,能更好地展现曲目的韵味。
2.摇指技巧:战台风古筝曲中,摇指技巧被广泛运用。
摇指又称“滚指”,是通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快速交替演奏,形成连续的音效。
在练习摇指时,要注意指法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3.刮奏技巧:刮奏是指用食指或中指在古筝弦上快速刮过的技巧。
在战台风古筝曲中,刮奏主要用于表现风起浪涌的意境。
练习刮奏时,要保持手指的力度和速度,同时注意音色的把握。
4.泛音指法:战台风古筝曲中的泛音指法独具特色。
泛音指法是通过轻触琴弦,使琴弦振动产生的音色更加纯净、悠扬。
在练习泛音指法时,要掌握好触弦的力度和角度,使泛音效果更加明显。
三、练习战台风古筝曲的建议1.重视基本功:熟练掌握基本的古筝指法,如勾、托、抹、劈等,是演奏战台风古筝曲的基础。
2.注意音色把握:战台风古筝曲中的音色变化丰富,要求演奏者在练习过程中注重音色的把握,以表现作品的韵味。
3.逐步提高难度:从简单的曲目开始,逐步提高练习的难度,最后过渡到战台风古筝曲。
4.多听多学:倾听名家的演奏,学习他们的技巧和风格,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四、提高战台风古筝演奏水平的技巧1.坚持练习: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使古筝演奏技巧日臻完善。
2.深入理解曲目:了解战台风古筝曲的创作背景、寓意,有助于更好地表现曲目。
论筝曲《战台风》的演奏技法及艺术特征
论筝曲《战台风》的演奏技法及艺术特征筝曲《战台风》是一首由著名筝演奏家卓文君创作的曲子,它在中国
传统音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该曲通过筝的演奏技法和艺术特征,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1.演奏技法:
-波音:筝曲《战台风》中运用了丰富的波音技法,通过不同的手指
滑动或敲击弦柱,发出丰富的音色变化,给予曲调以表现力和动感。
-颤音:颤音是筝演奏中常见的技法之一,通过手指在弦上快速颤动
产生连续的音符,使曲调更具变化和表现力。
-花指:花指是筝演奏中独特的技法,通过手指迅速按压弦柱,产生
丰富的音色效果和琶音变化,增添了曲调的精彩和细腻。
-泛音:在演奏中,通过轻按一些弦,其他未按的弦也会发出随音高
上升的泛音,从而增加了整体音乐的动听和韵味。
2.艺术特征:
-内容表现:筝曲《战台风》以描绘中国古代军事场面为主题,通过
音乐表现战火纷飞、战地苦难、英勇战斗等情节,旨在唤起听众对战争与
和平的思考。
-节奏鲜明:曲调中呈现出明确的节奏,音符的重复和起伏使得曲调
更加生动活泼,充满战斗的激情和紧张感。
-音乐性强:《战台风》注重音乐的情感表达,通过运用不同的音符
和音域变化,展现出丰富的音乐色彩和和声变化,使得曲调具有悲壮、雄
浑的特点。
-想象空间:筝曲《战台风》以抽象的音乐语言和形象的演奏技法,将听众带入一个想象丰富、意境深远的战争场景中,使得音乐具有强烈的视觉性和表现力。
综上所述,筝曲《战台风》通过独特的演奏技法和艺术特征,展现出音乐的力量和魅力,使得这首曲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
战台风古筝曲指法
战台风古筝曲指法摘要:一、战台风古筝曲简介二、战台风古筝指法基本技巧1.音阶与和弦指法2.颤音与滑音指法3.拨弦与按弦指法4.指套与义甲指法三、实战演练与建议1.针对不同段落的指法练习2.提高演奏速度与准确性3.表现音乐情感与韵味四、总结与展望正文:一、战台风古筝曲简介战台风古筝曲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古筝作品,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作者为黎英海。
该曲以磅礴的气势、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音色赢得了广大古筝爱好者的喜爱。
演奏战台风古筝曲需要掌握一定的指法技巧,才能体现出作品的独特魅力。
二、战台风古筝指法基本技巧1.音阶与和弦指法在战台风古筝曲中,音阶与和弦的运用非常丰富。
演奏时,需运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交替拨弦,以实现音阶的流畅过渡。
同时,注意和弦的指法搭配,使音乐更具层次感。
2.颤音与滑音指法颤音与滑音是战台风古筝曲中的特色技巧。
颤音指法通过快速重复拨弦实现,能使音色更加丰富。
滑音指法则通过在两个音高之间逐渐加力或减力实现,使音乐更具动感。
3.拨弦与按弦指法在战台风古筝曲中,拨弦与按弦的指法至关重要。
拨弦时,注意指甲与弦的接触点,以及拨弦的力度和速度。
按弦时,要保持手指的灵活性,以便快速切换音高。
4.指套与义甲指法指套与义甲指法是战台风古筝曲中提高演奏效果的关键。
使用指套可以增加拨弦的力度和音色,义甲则有助于提高滑音和颤音的表现力。
在练习过程中,可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选择使用。
三、实战演练与建议1.针对不同段落的指法练习战台风古筝曲包含多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指法要求。
在练习时,要针对不同段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法练习,以提高演奏水平。
2.提高演奏速度与准确性在练习战台风古筝曲时,要注意提高演奏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反复练习,逐步提高指法的熟练度,使演奏更加流畅。
3.表现音乐情感与韵味战台风古筝曲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和独特的韵味。
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表现音乐的情感起伏,以及把握音色的变化,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战台风古筝曲指法
战台风古筝曲指法
战台风是一首具有激烈节奏和动感的古筝曲,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指法来演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指法:
1. 二指按:将中指和无名指同时按在同一弦上,用于演奏两个连续的音符。
例如,可以使用二指按来演奏连续的音符“do-do”或“re-re”。
2. 三指按: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同时按在同一弦上,用于演奏三个连续的音符。
例如,可以使用三指按来演奏连续的音符“mi-mi-mi”或“sol-sol-sol”。
3. 局部变音:不按琴弦全幅,只按一部分长度,以产生特殊的音色效果。
例如,在演奏快速的连续音符时,可以局部变音以增加音色层次感。
4. 滑音:用拇指或其他指头在一根弦上滑动,产生连续的音高变化效果。
可以用滑音来连接两个不同的音符,使音乐更富有变化和流畅性。
5. 扇形扣弦:使用食指和中指扣紧相邻的几根弦,形成一个像扇形的凹形区域,用于演奏一系列音符。
这种指法可以快速地演奏连续的音符,增加曲子的节奏感和动感。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指法,当然还有其他更多的指法可以用于演奏战台风这首曲子。
最重要的是要根据曲子的要求和个人的演奏风格来选择合适的指法,以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
浅析筝曲《战台风》
浅析筝曲《战台风》作者:张维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02期摘要:《战台风》是文革筝乐的代表,此曲创新性的使用了扫点、扫摇、扣摇以及柱外刮奏等技法,提高且丰富了筝的表现能力。
它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气息反映了时代的特征,这些都使之成为文革时期筝乐创作的一个样板。
关键词:战台风;文革;创新中国筝乐发展源远流长,前景和潜力无限,积淀着二千多年的华夏文化审美的精华,体现了华夏文化传流和民族神韵。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筝乐艺术在乐曲和演奏风格上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流派现象,演奏技巧和创作的理念已远远不止是传统筝乐艺术的表现状,此时期的筝乐更着重在技巧的推陈出新,而《战台风》正是这一转折时期的代表作品。
《战台风》创作于1964年,也是文革筝乐的代表,作者王昌元生于1945年,浙派筝乐的代表人物王巽之之女,她的筝乐风格深受其父的影响,王昌元九岁即随其父习浙派筝乐。
先后师从父亲王巽之先生和潮州筝派古筝演奏家郭鹰先生,此曲是作者学生时代在上海码头体验生活时有感而作,表现的是码头工人与台风作搏斗的生动场面,原名《抢险》后改为《战台风》。
此曲创新性的使用了扫点、扫摇、扣摇以及左手柱外刮奏来制造台风效果等技法,提高且丰富了筝的表现能力。
乐曲曲调气势磅礴,音乐形象鲜明,快板段紧张激烈,慢板段柔美抒情,给人一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之感。
全曲成功地塑造了码头工人奋战台风的英勇形象,讴歌了码头工人大无畏的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它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气息反映了时代的特征,这些都使之成为文革时期筝乐创作的一个样板。
就创作时间而言它并非在文革期间而是1964年创作,1965年在上海面世,创作之初也并未受到多大的关注,直到1972年,因江青对国乐的一些“恩抚”而得以获得与样本戏同台的机会,此后《战台风》成为了文革筝曲的代表,也是文革期间在各种演出场合演奏的最多的一首筝曲。
1作品技巧上的创新乐曲中王昌元女士吸收以其父王巽之为代表的浙派筝乐的技法特点并加以创新,将古筝的演奏技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战台风古筝曲指法
战台风古筝曲指法
摘要:
1.引言
2.战台风古筝曲背景介绍
3.古筝的指法技巧
4.战台风古筝曲中的指法运用
5.结论
正文:
【引言】
战台风古筝曲是我国古筝音乐中的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和技巧难度而广受赞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战台风古筝曲中的指法技巧,以期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作品。
【战台风古筝曲背景介绍】
战台风古筝曲创作于20 世纪70 年代,由我国著名古筝演奏家、作曲家何占豪先生创作。
这首曲子以我国沿海渔民抗击台风的英勇事迹为背景,展现了渔民们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曲子中融合了广东音乐、潮州音乐等多种地方音乐元素,充满了浓厚的民族风格。
【古筝的指法技巧】
古筝是一种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弹拨乐器,其演奏技巧丰富多样,包括滑音、颤音、揉音、泛音、扫弦等。
这些技巧使得古筝能够表现出丰富的音色和情感,成为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重要乐器。
【战台风古筝曲中的指法运用】
在战台风古筝曲中,演奏者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指法技巧,才能准确地表现出曲子的音乐情感。
例如,在表现台风呼啸的场景时,演奏者需要运用扫弦技巧,以快速、强烈的音效表现出台风的威力。
而在表现渔民们顽强拼搏的场景时,演奏者则需要运用颤音、揉音等技巧,以表现出渔民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结论】
总的来说,战台风古筝曲是我国古筝音乐的代表作品之一,其指法技巧的运用使得这首曲子充满了生动的音乐形象和丰富的情感。
筝曲《战台风》的教学方式探究
筝曲《战台风》的教学方式探究
筝曲《战台风》是一首充满力量和激情的传统曲目,其演奏需要高超的技巧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曲目:
1.分解曲目:将曲目分成小节,逐步学习。
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每个小节后再进行下一部分的学习。
2.强调练习基本功:包括手指协调、音高、音色等方面的练习。
只有通过不断的基本功练习,才能达到演奏该曲目的水平。
3.注重节奏感:《战台风》是一首节奏感极强的曲目,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掌握曲目的节奏感。
4.强调表现力:学生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注重表现力的体现。
在演奏时要灵活运用速度、力度、音色等方面的技巧,使曲目更具感染力。
5.注重练习合奏:合奏是学生学习筝曲的重要一环,通过合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曲目,更好地与他人协作。
以上是筝曲《战台风》的教学方式探究,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 1 -。
《战台风》三种演奏版本分析
《战台风》三种演奏版本分析作者:李梦杨小丹来源:《当代音乐》2018年第12期[摘要]《战台风》是由王昌元在1964年创作而成的一首古筝独奏曲,此曲作为筝曲中的经典广为流传。
本文对此从时代的背景和艺术表现角度出发来讨论曲目的特色,并选取由王昌元演奏的版本与王中山、林玲改编演奏的版本进行分析。
[关键词]战台风;王昌元;王中山;林玲[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12-0108-03古筝曲《战台风》,原名本为《抢险》,是浙派筝家王巽之之女王昌元在上海音乐学院就读期间,赴上海港码头体验生活,有感于码头工人在台风肆虐情况下奋力与其抗争而创作的。
王昌元虽为浙派筝家王巽之之女,在上海音乐学院及附中就学期间也师从于潮州筝家郭鹰先生,这使她在浙派筝的基础上很好地吸收了潮州筝的演奏技巧。
一、古筝曲《战台风》《战台风》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基础条件:一是王昌元演奏技术与审美的主体性认识:二是王巽之对筝的改革,增强音乐表现力的物质保证。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王昌元与王巽之的学生一起协助父亲整理浙派筝传统曲目,尤其是王昌元主要参与的具有高难度的《海青拿天鹅》和《林冲夜奔》两首曲目,将其记谱仅仅是工作的一小部分,作为开创性的工作,重要的是要订正指法,一音一句,一边弹奏、一边琢磨,同时与父亲商议。
正是这两首曲目的整理工作,使王昌元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了浙派筝的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这两首曲目与一般浙派筝曲轻快、明朗、绮丽、幽雅的风格差异较大,其在王巽之演奏技法改革的基础上更具有强烈的冲突性、音乐形象的鲜明性和音乐情绪的激烈性,耳濡目染之下,加之当时即将到来的“文革”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社会气氛,为《战台风》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演奏技法基础和歌唱劳动人民的、刚硬激烈的音乐审美的主体性认识。
另一方面,王巽之对于传统杭筝的形制改革也为《战台风》的音乐形象表现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乐曲《战台风》的曲式分析
乐曲《战台风》的曲式分析古筝曲《战台风》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其演奏时犹如千军万马一般磅礴的气势。
此乐曲独具特色的音乐形象以及行至曲中紧张激烈的音乐氛围,将一场人与自然之间的博弈描绘的淋漓尽致。
而在乐曲结尾时轻快优美的演奏表现,与之前的疾风骤雨相互呼应,又完美的呈现出了码头工人战胜台风后恢复正常劳作而并不张扬的喜悦之情。
《战台风》一曲针对上海的码头工人与自然博弈之时的英雄形象进行了完美的塑造,在同时也赞颂了码头工人团结一心,不怕困难,勇于和自然灾害对抗的伟大精神。
(一)第一乐段本曲的第一乐段为第1小节至第33小节,欢快热闹的旋律构成了该乐段的主体部分。
开篇部分所夹杂着的切切杂杂的音符则是最繁忙热闹景象的一种模拟。
上海码头远远看去所呈现出的氛围很容易在听众的脑海内形成丰富的画面,此两个小节为给听者营造劳动时热闹欢快的场景,加入了中国曲艺演奏时针对热闹表现的传统手法,将锣鼓的演奏形式体现在古筝演奏技巧中。
在第二小节结束之前,这样的演奏方式都不应改变,并且需要逐步加强。
在乐曲演奏进行至第三小节时,犹如远景向近景推进的过程一般,乐曲的表现通过右手波浪的抹指演奏法,将表现点从热闹的码头工作景象逐步转移到码头工人的工作内容上,随之演奏风格一并发生变化,把码头工人搬运、装卸清点货物的场景一一呈现给听众,并在工作内容与工作内容之间以跳动的演奏形式相互衔接,而使得乐曲整体过渡明晰。
因第一乐段是上海码头工人劳动场面在在音乐之中的再现,因此第一乐段的音乐情绪应是欢快而紧张的,在旋律和节奏方面要注重古筝演奏打击乐器的模拟,以此达到劳动场景再现的效果。
(二)第二乐段乐曲的第二部为散板部分,作为战斗场景的连接和展开,自这部分开始演奏者通过泛音和散音的巧妙运用,将天气变化的征兆以及台风来临之前气压的降低的现象通过古筝完美的表现了出来。
与此同时对码头工人的工作也在这一段进行了表现,有条不紊的旋律对码头工人不慌不忙的状态进行了描述,卸货的工人依然在卸货,运货的工人也喊着号子扎实而稳定的行进着,工人的头目也仍然在人群中高声坐着指挥。
论古筝曲《战台风》的演奏技巧
北方音乐Northern Music论古筝曲《战台风》的演奏技巧肖 桐(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摘要】《战台风》是王昌元女士于1965年创作的一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古筝作品,该曲包含了扫摇、扣摇、双食点等演奏技巧。
本文结合笔者学习过程中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创作背景、作品特色与演奏技巧等方面浅析此首筝曲。
【关键词】古筝曲;《战台风》;演奏技巧【中图分类号】J658 【文献标识码】A一、创作背景古筝曲《战台风》是浙江筝派大师王巽之的女儿王昌元于1965年创作的一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作品。
该筝曲是作者王昌元女士就读上海音乐学院时期,在上海码头体验工人生活时有感而发创作的。
在创作此曲的同时,其父王巽之先生也将古筝进行成功改革,不仅将古筝原来的16弦改为21弦,使得新改革的古筝音域加宽,音乐表现力更加立体、饱满,音量及音响效果增强,还将制作原来古筝单纯的丝弦、钢弦材料改革为钢弦、铜弦与尼龙弦的混合材料,通过改革古筝琴弦材料,使得古筝高音区的音色更加明亮清脆,低音区的音色更加醇厚与深远。
二、作品特色与演奏技巧的分析古筝曲《战台风》描写了上海码头工人团结一致、昂扬向上地一起战胜台风的大无畏精神,体现了工人阶级的英雄气概与坚韧的品质。
全曲音乐效果丰富,气势磅礴,快板热情激烈,慢板抒情、旋律优美,主题音乐贯穿始终,突出表现了音乐主题乐思与人物形象。
全曲可划分为五个段落。
第一段落,1—33小节。
该段落运用和声效果丰富的双手对位演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上海码头工人忙碌的繁荣景象。
对于7—10、11—12小节的反复乐句,在音乐处理时应做到第一遍力度要稍强,反复时则需要演奏者在位于偏琴码方向弱处理的演奏。
在同音演奏时,尤其是在速度稍快的段落,为避免杂音,在休止符时左手应适当快速的捂住琴弦。
26小节应注意节奏与对位准确,即右手为附点音符,左手为八分音符。
第二段落为一小节散板段。
充分利用琴码左侧柱外的刮弦的音响效果配合右手琴码右侧有音高的刮奏,运用双手交替在不同区域的速度变化刮奏,描绘出台风经历时呼啸而过的场景。
战台风扫摇段演奏要领
战台风扫摇段演奏要领
随着弦乐演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乐器开始被添加到了弦乐队中,其中就包括了战台风扫摇段。
战台风扫摇段是一种独特的弦乐演奏技巧,它的声音像是一阵强风扫过,非常有力和激烈。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战台风扫摇段的演奏要领,以便让你更好地掌握这一技巧,在表演中更加出色。
1.手持扫弓
战台风扫摇段的特点在于使用扫弓演奏。
不同于普通的弓法,扫弓需要手持特殊的扫弓,采用扫的方式将弓从下向上或从上向下运动,产生出咆哮般的声音。
因此,如果你想要演奏战台风扫摇段,首先需要掌握扫弓的技术。
2.使用合适的角度
扫弓的角度对演奏战台风扫摇段非常重要。
你需要将弓以30至45度的角度扫过弦,这样才能产生合适的声音。
如果角度不对,可能会出现噪音或无法传递出战台风扫摇段的力量。
3.控制弓的速度
战台风扫摇段需要产生出快速的运动,因此扫弓的速度非常重要。
你需要在快速扫弓的同时保持稳定,不要过于追求速度而导致失误。
建议先练习缓慢的扫弓,逐渐加快速度。
4.掌握力度
战台风扫摇段需要强大的力度,这个力度不仅要感觉到,还需要掌握得恰到好处。
你需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将红奏出强有力而不失节奏的声音。
另外,控制好扫弓的力度也是演奏战台风扫摇段的关键之一。
5.注意角度和力度的配合
扫弓的角度和力度在演奏过程中需要进行配合。
当角度较大时,需要施加更多的力度才能弹奏出优美的声音。
反之,当角度较小时,需要减少力度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
《战台风》三种演奏版本分析
正是这两首曲目的整理工作使王昌元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了浙派筝的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这两首曲目与一般浙派筝曲轻快明朗绮丽幽雅的风格差异较大其在王巽之演奏技法改革的基础上更具有强烈的冲突性音乐形象的鲜明性和音乐情绪的激烈性耳濡目染之下加之当时即将到来的文革冶的山雨欲来风满楼冶的社会气氛为战台风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演奏技法基础和歌唱劳动人民的刚硬激烈的音乐审美的主体性认识
一、 古筝曲 《战台风》 《战台风》 的产生, 有两方面的基础条件: 一是王昌元 演奏技术与审美的主体性认识: 二是王巽之对筝的改革, 增强音乐表现力的物质保证。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到 60 年代, 王昌元与王巽之的 学生一起协助父亲整理浙派筝传统曲目, 尤其是王昌元主 要参与的具有高难度的 《海青拿天鹅》 和 《 林冲夜奔》 两 首曲目, 将其记谱仅仅是工作的一小部分, 作为开创性的 工作, 重要的是要订正指法, 一音一句, 一边弹奏、 一边 琢磨, 同时与父亲商议。 正是这两首曲目的整理工作, 使 王昌元更加深入地理解、 掌握了浙派筝的演奏技巧, 更重 要的是这两首曲目与一般浙派筝曲轻快、 明朗、 绮丽、 幽 雅的风格差异较大, 其在王巽之演奏技法改革的基础上更 具有强烈的冲突性、 音乐形象的鲜明性和音乐情绪的激烈 性, 耳濡目染之下, 加之当时即将到来的 “ 文革冶 的 “ 山 雨欲来风满楼冶 的社会气氛, 为 《 战台风》 的创作奠定了 良好的演奏技法基础和歌唱劳动人民的、 刚硬激烈的音乐 审美的主体性认识。 另一方面, 王巽之对于传统杭筝的形制改革也为 《 战 台风》 的音乐形象表现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王巽之家 学渊源, 文化素质较高, 解放前曾在国民党财政部工作, 从书记官逐步升任国库署副署长, 而后在长江企业公司和 国华银行任职, 1945 年与他人一起创立华光国乐会, 1956
筝曲《战台风》中摇指的运用及训练
113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17现了码头工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真实再现了场景。
因此,在较为激烈、蓬勃的乐曲中运用扫摇,可以有效地加强乐曲的音响效果,使音乐达到激烈的高潮效果,表现出完美的动态场面。
扫摇的演奏是将“大指摇”和“扫弦”结合起来,在右手大指摇的基础之上同时加入中指八度音的勾弦或扫弦,同时要保持大指摇的手型和方法。
扫摇的弹奏容易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扫和摇的结合不协调、摇指不流畅。
在练习时,首先要进行分解练习。
完成一次扫摇的整体动作是:中指扫,大指劈,托,劈,托(中指的扫弦要和第一个大指劈是同步的)。
第一步中指张开做扫摇准备;手腕向上,食指捏住大指做摇指准备。
第二步,大指劈和中指扫同时进行。
第三步,回到大指摇手型,弹奏托、劈、托。
在弹奏劈托时,力度和时值要均匀,劈托的数量是一定的。
这样慢速的完成一次扫弦的动作后,调整手型,再进行第二次扫摇的练习。
其次,进行协调性练习。
在扫摇的弹奏中,很多人出现扫弦和摇指不能同时进行,或者是在第一拍弹奏完扫弦和摇指后,手掌紧张手指僵硬,不能自然流畅的演奏第二拍的摇指。
这时,要注意扫弦的发力方向和发力位置。
用手腕的力量带动手指进行扫弦,发力方向是向掌心走,而不是直接向下。
大指劈托的节奏要均匀,颗粒清晰。
扫摇技法是以摇为主,扫为辅。
扫弦是为了突出摇指的节奏感,不能使扫弦的声音大过摇指的声音,影响旋律线条的流畅度。
摇指是扫摇的基础,因此,刚开始练习把重要放在摇指上,注意扫弦和摇指的协调性,若扫弦扫不响也没有关系,避免出现摇指中断、扫弦错位等现象就可以。
最后,进行连贯性练习。
《战台风》110-141小节是一大段扫摇,通过大篇幅的扫摇使音乐走向高潮。
由于这一段扫摇时值较长,流畅连贯的演奏极为重要。
在摇指移弦时手臂要放松,节奏要准确,衔接要自然。
避免弹响临近的琴弦而发出杂音,造成旋律模糊不清的现象。
乐曲中出现扫摇与左手的刮奏、小撮、大撮相结合的乐段,需要我们加大扫摇的力度从而丰富扫摇的表现力,描绘出紧张激烈、气魄宏大的抢险画面。
战台风古筝曲指法
战台风古筝曲指法
摘要:
1.战台风古筝曲背景介绍
2.古筝的起源与发展
3.战台风古筝曲的指法技巧
4.战台风古筝曲的表现手法与音乐特色
5.战台风古筝曲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正文:
【战台风古筝曲背景介绍】
战台风古筝曲是我国著名的古筝演奏家、作曲家何占豪先生于1984 年创作的一首古筝曲。
这首曲子以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抗击台风为背景,通过古筝的演奏展现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顽强拼搏、团结抗灾的精神风貌。
【古筝的起源与发展】
古筝是我国传统乐器中的拨弦乐器,源于古代弦鸣乐器“瑶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古筝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既能演奏古典音乐,也能表现现代作品,因此在我国音乐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战台风古筝曲的指法技巧】
战台风古筝曲采用了大量的古筝指法技巧,如滑音、颤音、泛音、扫弦等。
这些技巧使得古筝曲在演奏过程中表现出丰富的音色变化和强烈的音乐动感。
其中,扫弦技巧在表现台风来临时的大风大雨时尤为精彩,令人仿佛置身于抗击台风的紧张氛围之中。
【战台风古筝曲的表现手法与音乐特色】
战台风古筝曲以音乐描绘了台风来袭时,沿海人民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的场景。
在曲中,古筝的演奏充满了激情与力量,既有紧张激烈的音乐片段,也有柔美抒情的旋律,展现了人们在抗击台风过程中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战台风古筝曲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在当代,战台风古筝曲不仅被广大古筝演奏者所喜爱,还成为音乐院校的教材。
此外,许多古筝演奏家在演奏战台风时,还加入了自己的创新元素,使得这首古筝曲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经典筝曲《战台风》的教学方式研究
经典筝曲《战台风》的教学方式研究作者:***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22年第07期[摘要]《战台风》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古筝作品,其综合运用扣摇、扫摇、双食点等技法,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上海码头工人昂扬奋斗、战胜台风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开展筝曲《战台风》教学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筝曲解读、处理与演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文章分析了《战台风》的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研究了该曲的曲式结构教学方式,据此提出相应的弹奏技巧和情感教学手法,从而明确了《战台风》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指导教学方案设计及执行工作,以进一步提高筝曲演奏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筝曲《战台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古筝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乐器,在不同的历史情景下,受艺术家个人创作理念与情感思想的影响,筝曲形成了差异化的情感韵味,既有《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般抒情柔美的作品,也有《十面埋伏》《战台风》般气势磅礴的作品,充分反映了古筝巨大的艺术表现力。
《战台风》是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在创作方式与演奏技巧方面均具有创新性特征,表现出划时代意义,是古筝演奏课教学的重要素材。
筝曲《战台风》的作者与创作背景教学1.作者介绍任何一首筝曲作品都是作者根据个人在特定情景下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运用自己所熟悉的技法而创作出来的。
筝曲教学首要的工作是培养学生对于作者经历、情感、创作风格的认识,为其进一步解读筝曲作品奠定基础。
开展筝曲《战台风》教学工作,首先要向学生介绍该作品的作者。
《战台风》的曲作者是著名古筝艺术家王巽之的女儿王昌元。
她自幼接受传统音乐文化与艺术的熏陶,九岁便跟随父亲学习古筝,196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潮州筝派代表人物郭鹰先生学习古筝,在就读期間,与王巽之的学生张燕、孙文妍、范上娥等人一起整理改编了不少传统曲目,而且还为《林冲夜奔》《海青拿天鹅》等作品拟定指法,由此形成了扎实的古筝创作基本功。
学生从作者背景的角度来认知筝曲《战台风》,可深化对筝曲情感内涵的认识。
战台风古筝曲指法
战台风古筝曲指法【原创实用版】目录1.战台风古筝曲的概述2.战台风古筝曲的指法特点3.战台风古筝曲的指法技巧4.战台风古筝曲的指法练习方法5.总结正文1.战台风古筝曲的概述战台风古筝曲是一首富有表现力和技巧性的古筝曲目。
该曲目描绘了台风来袭时的壮丽景象,通过音乐展示了自然界的强大力量。
在这首曲子中,古筝的演奏技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得乐曲更具动态感和张力。
对于学习古筝的人来说,掌握战台风古筝曲的演奏技巧,不仅可以提高演奏水平,还可以加深对古筝音乐的理解。
2.战台风古筝曲的指法特点战台风古筝曲的指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速度快:战台风古筝曲的节奏较快,要求演奏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复杂的指法。
这就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手指灵活性和手速。
(2) 力度大:为了表现出台风的威力,战台风古筝曲的演奏需要较强的力度。
演奏者需要学会运用指尖、指腹和指甲等不同部位,以产生丰富的音色和力度层次。
(3) 音色丰富:战台风古筝曲中,不同的音色代表了不同的景象。
演奏者需要掌握各种音色的演奏方法,如泛音、滑音、按音等,以表现乐曲中的细腻情感。
3.战台风古筝曲的指法技巧(1) 泛音技巧:泛音是战台风古筝曲中常用的一种音色表现手法。
演奏者需要在弹奏的同时,轻轻触碰琴弦,使琴弦产生振动,产生泛音效果。
(2) 滑音技巧:滑音是指在弹奏过程中,通过滑动手指在琴弦上,使音高发生平滑变化。
这种技巧可以表现出台风中各种声音的融合与变化。
(3) 按音技巧:按音是指通过按下琴弦产生的音色。
在战台风古筝曲中,按音可以用来表现风暴的中心和力度。
演奏者需要学会使用不同的力度和按弦方式,以产生丰富的音色变化。
4.战台风古筝曲的指法练习方法(1) 分段练习:将战台风古筝曲分为不同的段落进行练习,针对每个段落的特点,重点练习其中的指法技巧。
(2) 慢速练习:在练习初期,可以采用较慢的速度进行练习,以熟悉乐曲的节奏和指法。
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逐渐加快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台风》的具体演奏方法《战台风》是由王昌元作曲的一首优秀古筝独奏曲。
此曲是继赵玉斋《庆丰年》之后的又一力作。
《战台风》中的“扫摇四点”、“扫弦双食点”、“装饰密摇”、“扣摇”、“柱外刮奏”等,都是以前古筝曲目中所没有的,是古筝弹奏技巧的创新。
此曲给古筝园地增添了一枝不可多得的芬芳花朵,使本来就五颜六色的古筝艺术天地更加色彩斑斓。
《战台风》自从一九六五年问世以来,深受古筝演奏者和广大听众的喜爱,不仅传遍祖国大江南北,而且还传到了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美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此曲已被认定为中国古筝名曲,入选《中国古筝名曲荟萃》和《中国古筝考级教程》,作为优秀古筝教学曲目,入选《古筝教学法》。
《战台风》曲调气势磅礴,音乐形象鲜明,快速段落紧张激烈,慢速段落优美抒情,给人一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之感。
全曲成功地塑造了码头工人英勇果敢奋战台风的英雄形象,讴歌了码头工人大无畏的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战台风》大体可分为七个弹奏乐段。
第一乐段的演奏要热情洋溢,激情满怀,要有力度有气势,形象地描绘出码头工人紧张愉快的劳动场面。
第一乐段第一小节至第六小节的弹奏,各小节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有以下一些。
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需要注意右手套抓技巧和左手小抓技巧的配合运用。
左手小抓的抓弦位置和左肩直线相对,和右手套抓的抓弦位置平行距离为十七公分左右。
要抓得饱满扎实,快速敏捷,节奏鲜明,力度均匀。
乐曲要以强音开始,表现出一种恢弘的气势,双手的抓奏要坚定有力,音一定要扎实。
左右手的触弦位置应该适当靠近中点。
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需要注意拍前装饰性花音的弹奏和左右手同时拨奏的配合。
花音要奏得短促有力,连贯流畅,明亮清脆。
花音起音为倍高音1,止音为高音1。
抹托要弹奏得快速敏捷,扎实有力。
抹托的弹奏应该由弱到强来进行,要突出一种视觉上的空间感,由远及近地表现劳动的热烈场面。
双手动作要协调,配合要严密,衔接要紧凑,使音乐效果鲜明。
此两小节左右手弹奏指法均为:抹托抹托。
第五小节和第六小节要注意八度抓后的三连音弹奏。
应该按照三连音的规律,运用连托技巧来演奏,不要将此音弹成自由起止的花音。
此两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抓连托抹托抓托;左手弹奏指法为:抓抓。
第一乐段第七小节至第十小节的弹奏,各小节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有以下一些。
第七小节和第八小节要注意左手和右手的弹奏配合,右手要把三个八度和声抓准,四音连托要靠近前岳山弹奏,要弹奏得清脆明亮,连贯流畅,节奏感要强。
左手要把和弦抓准,应该严格按曲谱去弹,不可有随意性。
此两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抓托托抓连托抓;左手弹奏指法均为小抓。
第九小节和第十小节要注意右手后半拍的抓奏和后半拍起音的弹奏,左手要特别注意空半拍小抓的弹奏。
左右手的弹奏要密切配合,所弹之音要严格对位。
第十小节为反复小节,要注意反复。
第一乐段第十一小节至第十八小节的弹奏,各小节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有以下一些。
第十一小节和第十二小节有反复弹奏标记,演奏者要特别注意,不能忽视。
此两小节要注意两手的协调配合,注意所弹之音的严格对位,要注意节奏的一致和统一,不可出现丝毫错位现象。
右手注意三连音的弹奏,弹奏时要稍靠近前岳山一些,要奏得清脆明亮有力。
要注意抹托指法的运用,充分发挥拇指和食指小关节作用,使弹奏出来的音具有跳跃性。
左手要注意小抓技巧的运用,注意后半拍起音的弹奏,和右手的弹奏吻合起来。
第十三小节和第十四小节要注意双手抹托技巧的运用,注意双手弹奏的配合。
此两小节有两种弹奏方法:一种为双手悬手抹托法,一种为双手中指无名指扶弦抹托法。
悬手抹托动作灵活姿势优美,但对于基本功一般的演奏者来说具有稳定性不够的缺点。
扶弦抹托稳重扎实,容易把握,但不够灵活,整体效果较呆板。
第十五小节和第十六小节要注意力度,左手的小抓要注意四度和声的准确,曲谱处理切不可有随意性。
第十七小节和第十八小节的音型和弹奏方法与第十一小节、第十二小节相同,可参照。
第一乐段第十九小节至第二十三小节的弹奏,各小节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有以下一些。
第十九小节和第二十小节右手要注意勾托技巧的运用,动作要敏捷,弹奏要坚定有力,节奏感要鲜明,充分发挥拇指和中指小关节的作用。
左手要注意抹托技巧的运用,动作要优美,弹奏要准确扎实,充分发挥拇指和食指小关节的作用。
要注意两手同时弹奏的有机配合。
第二十一小节和第二十二小节要特别注意连续同度按音的弹奏,要稍有下滑弦动作,弹奏力度逐渐加大,弹奏出从弱到强的连续小滑音音乐效果。
第二十三小节是个有固定起音和止音的长花音,要弹得连贯流畅有气势,一气呵成。
此花音不但有固定起音和止音,同时有固定拍节,整个花音占四拍,时值要准确。
第一乐段第二十四小节至第三十三小节的弹奏,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有以下一些。
第二十四小节右手弹奏的曲谱是个典型的八度和声切分音,要按要求弹奏出切分音的效果来。
左手要注意套抓技巧的运用。
要弹奏得余音绵长,和声效果突出,同时要注意和右手弹奏的配合,衔接要严密紧凑。
第二十五小节右手要注意三连音的弹奏。
要弹奏得清晰明亮,连贯流畅,时值准确。
左手要注意小抓技巧的运用,注意和右手弹奏的配合,双手弹奏要严格对位。
第二十六小节要特别注意指法的科学使用。
如果指法使用不当,就很难完成弹奏任务。
右手的弹奏应用三指分指法弹奏,弹奏指法为:抹勾抹托;左手的弹奏应用悬手小关节弹奏法,弹奏指法为:抹托抹托。
第二十七小节的右手弹奏同第二十五小节,左手弹奏要注意和右手有机配合。
此小节是反复小节,注意反复。
第二十八小节至第三十一小节右手要注意后半拍起音的弹奏,注意勾托技巧和抹托技巧的运用。
左手弹奏要注意和右手弹奏有机配合,双手弹奏的力度要一致。
左手完全用抹托的指法来弹奏。
第三十二小节、第三十三小节的曲谱、弹奏方法、弹奏要求和第二十一小节、第二十二小节完全相同,可参照。
第一乐段主要表现了码头上热烈欢快的劳动场面。
前两个小节运用八度套抓及小抓,将整个码头上盛大的劳动场面展现在人们面前。
从具像化的角度来看,这里是一个远景镜头,或者象航拍镜头产生的效果,码头上各处都一览无余。
同时,这两小节也确定了整个乐段的主音。
为了表现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在处理时要增大弹奏力度。
这两小节的弹奏要以最强音开始,并且一直保持到第二小节结束,不能弱化。
接下来,从第三小节到第六小节,具有摄像基本技巧中推的效果。
由刚才的宏观场面逐渐推进到工人之间,产生一个中景,与刚才的远景相呼应。
工人的形象已经非常鲜明,不再是刚才那样只是以一个整体出现,而是有了人与人的分别。
在处理时应该注意音的渐强,这表明视角越来越靠近劳动现场,真切地让人感到置身于这种气氛之中。
第七小节到第十小节,应该是特写镜头。
清脆明亮的高音描绘出了朝气蓬勃干劲十足的年轻工人的形象。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形象应该是一个群体的形象,而并非单独的个体形象。
这一段落同时也是一个反复段落,反复在这里具有强调的意味,它进一步强化了形象的具体含义,使年轻工人们的整体形象更加丰富饱满。
为了突出青年人的感觉,在第八小节的连托时要注意力度和触弦位置的掌握。
一般说来,此类连托的普遍处理规律应该是由弱渐强由慢到快,在触弦位置也要适当靠近弦的中点。
但这里有所例外。
在这个连托的处理上,应该以强音开始,并要使力度基本保持不变。
在触弦位置上,应该靠近岳山一些,这样可以使发音清脆明亮。
更好地使音乐色彩具有通透性,更充分地表现出乐曲所暗含的内容。
在这里,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他们大干苦干的劳动场面,感觉到他们身上的热情。
从第十一小节到第二十三小节,主要是有关劳动场面的描绘。
我们似乎看到,工人们有的卸货,有的运货,有的指挥,繁忙而不杂乱,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条,秩序井然。
但这里的音乐效果出现了一点细微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非常明显,但对乐曲以后的进行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在第十一小节和第十二小节,要注意反复时的强弱变化。
这里的反复,也是使音乐形象丰满的一个手段。
这两小节要注意强弱音的处理。
一般情况下,强弱音是按照乐曲节拍的固有的强弱规律来处理。
但是这里不同。
这里的重音落在左手的小抓上,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
这形成了一种暗示,为后面乐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也可以把这里认为是一条隐藏的线索。
正是这一条暗藏着的线索,使后面的情节发展不会显得过于突然。
后面的第十三小节到第十六小节,属于过渡性段落。
利用这一部分,将前后紧密衔接在一起。
第十七小节和第十八小节的音乐结构与第十一小节和第十二小节基本相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将音升高了五度,这样的一个变奏,意义很重大,它表明了一直隐藏着的、不为人知的矛盾正在慢慢发展。
音的升高,从侧面反映了矛盾的尖锐程度,进一步预示出后面的重大变化。
第十九小节至第二十三小节,连续的同度按音所产生的效果使我们似乎看到了海面上掀起了波浪。
这是台风的预兆。
这里与后面所表达的内容相呼应。
在处理连续的同度按音时,要注意渐强,不要忽视细节的处理。
总之,这里的总体处理与前面劳动场面的描绘比较相似,但在强弱音等细部的处理上要突出暗示的色彩,为后面的发展做好铺垫。
第二十四小节至本乐段结束,仍然是描写码头上的劳动场面,但其重心已经转移到对台风到来的一种确定性的预告。
第二十四小节开始运用切分音,人为地改变重音的规律,这样的处理比前面更有跳跃感,也更容易使人产生不稳定的感觉,这就使前面已经出现的不稳定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增强。
同样,第二十四小节到第二十七小节的反复也是具有强调的意义。
这里一定要注意弹奏出切分音效果,使重音得到突出。
在三连音连托的处理上,应该注意其连贯性和清晰度。
第二十八小节到第三十小节基本是由反复组成。
要注意在反复时的强度处理,抹托部分应该渐强。
最后的两小节又是反复的同度按音。
此处的连续同度按音进一步描摹出海面上波浪翻滚的场面,更具冲击力度。
这也是一种明确的表示:台风到来了!所以在处理此处时,力度应该比前面出现的同度按音更强。
多数情况下的演奏是要避免噪音的,但在《战台风》一曲中有小小的例外。
处理这里的同度按音时,允许一定比例噪音的存在,这样会更好地表现乐曲的内容,给人以震撼。
第二乐段是以柱外刮奏和柱内刮奏交替弹奏为主的弹奏段落。
通过柱外急速刮奏与柱内急速刮奏交替相合,表现出台风袭来时大海翻腾,惊涛拍岸的惊险场景。
弹奏此段落要重点注意下几个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