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名著导读:《围城》
《围城》名著导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围城》名著导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选择题
1. “围城”一书讲述的主要内容是
A. 城墙围住了人民群众,使他们永远不能出去。
B. 小说主要突出了上层社会的精英群体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关系。
C. 小说主人公在追求自己理想生活的过程中遭遇到一系列挫折和困境。
D. 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和社会现象的展示,表现了那个时期中国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危机。
答案:D
2. 下列关于“围城”一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小说是对旧中国干部阶层的一次刻画。
B. 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危机。
C.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描绘,使得小说更加生动、细腻。
D. 小说通过对抗、机智等元素的运用,使得小说更富有张力和魅力。
答案:A
简答题
1. “围城”一书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答: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和社会现象的展示,表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危机,反映了人们的迷茫和无奈。
通过槛外人的形象,彰显出作者所抨击的中国旧社会的种种恶和陋,这也是小说的主要思想所在。
2. “围城”中象征意义最深的场景是哪个?为什么?
答:在小说中,城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意象,也是此书最深刻的象征,代表的意义非常丰富。
城墙不仅仅是一个物理障碍,更重要的是阻挡了人们认清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
困在城中的人们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也无法改变城中的生活,所以城墙象征着人们心灵中的一种鸟笼状态,能够深刻地表现人们的束缚感和局促感。
因此,城墙这个象征意义最深的场景,成为了小说中一个深刻而有力的形象化符号。
《围城》名著导读
《围城》名著导读
《围城》:一部揭示婚姻、爱情与人性的文学经典
《围城》是中国作家钱钟书的一部代表作,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方鸿渐的男子在婚姻和爱情中的种种经历。
小说以其深刻的人物剖析和丰富的社会背景,成为了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人物分析:
《围城》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个性鲜明。
方鸿渐,一个聪明、敏感、内心复杂的男子,他的形象代表了人性的矛盾和婚姻爱情的困境。
他对婚姻和爱情的追求,既是对生活的期待,也是对自我的探索。
苏文纨,一个聪明、独立、有魅力的女性,她的形象代表了现代女性的自信和对爱情的追求。
她对方鸿渐的爱情,既是对生活的期待,也是对自我的坚守。
社会背景:
《围城》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30-40年代的上海,这是一个社会变革、文化冲突的时期。
小说通过对当时社会的描绘,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对婚姻爱情的期待。
同时,小说也揭示了人性在困境中的挣扎和选择。
深入浅出的解读:
《围城》以其深刻的人物剖析和丰富的社会背景,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各自代表着不同的人性和价值观。
在婚姻的背景下,人性的光辉与黑暗相互交织,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世界。
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围城》不仅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小说,更是一部能够引发深思的作品。
它让我们看到,在婚姻和爱情的道路上,如何面对挑战和困难。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丰富的人物塑造,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
《围城》名著导读讲义
《围城》名著导读1.考纲要求: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方法技巧:读这本书时,要结合背景理解人物的性格变化,懂得小说所蕴含的深刻意蕴和丰富情感,领会作者对小说人物的主观评价,透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性格。
3.注意事项:要注意圈点勾画,同时适当写点评文字,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记录下来,这样,才能更深地领会小说的丰富意蕴。
作者简介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在文学,国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1946年写成并发表了长篇小说《围城》,抗战及解放以后,先后担任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总纂、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主要进行翻译和中国文学的研究,出版了《宋诗选注》《旧闻四篇》《七缀集》以及《管锥编》等学术著作。
成书背景:《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长篇小说,于1944年动笔,1946年完成,这是作者在困顿之中“锱铢积累”而成的,小说“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
但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全属虚构。
尽管某几个角色稍有真人的影子,事情都子虚乌有;某些情节略具真实,人物却全是捏造的。
”(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比如方鸿渐取材于两个亲戚:一个志大才疏,常满腹牢骚;一个狂妄自大,爱自吹自擂。
但两个人都没有方鸿渐的经历,倒是作者自己的经历,比如出国留学、担任大学教授,与作品有相合之处,作者可能从他们身上获得了些启示,但并不能对号入座。
小说问世之后,颇受欢迎,不到两年就出了三版。
解放后,一度绝版30年,1980年再次重印,在青年中激起了强烈反响。
内容概览:围城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
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
名著导读之《围城》
名著导读之《围城》《围城》钱钟书(中国)一、小说精要:主人公方鸿渐出身于败落的绅士家庭,长期的封建家庭影响,形成了他气量狭小、软弱屈从的性格,家庭为他包办订了婚,但未婚妻夭折,他出于对岳父的怜悯、写信慰问,得到岳父的欢心,岳父便出巨资送他到欧洲留学。
方鸿渐在欧洲留学四年换了三所大学,最后从爱尔兰骗子手中买了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四年后与苏文纨乘同一条船回国。
在回国的船上,方鸿渐与同船的鲍小姐鬼混过,最后明白上当受骗了。
回国后,方鸿渐岳父让他在自己的银行上班。
这时有真才实学的苏文纨爱上了方鸿渐,方鸿渐拒绝了官僚小姐苏文纨的庸俗爱情。
可是方鸿渐却爱上苏文纨的美丽纯真表妹唐晓芙。
于是谙于情场斗法的文学博士苏小姐将方鸿渐害得身败名裂,同时方鸿渐也遭到情场“后起之秀”唐小姐的拒绝。
当时,国内正是全民奋起抗日之时,然而,方鸿渐却陷入“情场”和“名利场”的“围城”。
在失意和沮丧中,方鸿渐离开了上海,到湖南的三闾大学应聘。
在三闾大学,方鸿渐陷入了新的“围城”------三闾大学中上演着新的“儒林外史”:他们之中有李梅亭那样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半旧遗老;也有韩学愈那样外形木讷、内心龌龊、伪造学历、招摇撞骗的假洋博士;有高松年那样道貌岸然、老巨滑、口称维护教育尊严,其实却是酒色之徒的伪君子;也有汪处厚那样依附官僚、谋取职位、意在结党自固、终于自蹈覆辙的阿木林;有陆子潇、顾尔谦那样一心攀龙附凤、专事吹拍、浅薄猥琐的势力小人……总之,活跃在这“新儒林”里的各色人等,勾心斗角、互相倾轧。
这期间,方鸿渐与同来应聘的英语助教孙柔嘉结婚了。
但孙柔嘉并非他真正的意中人,这位外表腼腆、稚弱的女子,内心却有主见,并且秉承了中国旧家庭中妇女传统的多疑善妒的品性。
孙柔嘉与妯娌们产生了许多矛盾。
因此,伴随着这桩婚事而来的便是无穷无尽的争吵,又使他陷入痛苦的“围城”。
二、人物分析:方鸿渐固然不是那个时代的先进的知识分子,但比起那些思想极端、灵魂无比卑鄙的“两足动物”来,他还不失为一个正直、有爱国进取心的青年。
中国文学名著《围城》导读
现代社会的一部“新的《儒林外史》”--《围城》【作者简介】钱钟书(1910年-1998年),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钟书君等,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学者和作家。
钱钟书先生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城内一户书香世家,从小受到家学熏陶,学业得以精进。
1933年从清华毕业后,他曾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5年考取庚款赴英伦牛津大学留学,两年后论文《17、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获副博士学位。
随后又转赴法国巴黎索邦大学修一年。
1938年回国,被清华大学破例录用教授。
后曾在湖南蓝田师范学院、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暨南大学任教,并兼任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主编。
在这期间,钱先生出版的著作有自订诗集《中书君诗》与《中书君近诗》,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和诗话《谈艺录》等。
1949年以后,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学术研究上,主要著作有《宋诗选注》、《管锥编》、《谈艺录(补订本)》、《也是集》、《七缀集》、《槐聚诗存》等。
旧作《围城》、《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等在80年代重印,有的还出版了少数语文本,使国内理论界和文学界受到震动和冲击,出现了一股“钱钟书热”。
【背景介绍】《围城》写于1944年至1946年之间,一发表便被誉为是一部新《儒林外史》。
这是一部以旧中国中上层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幽默而辛辣的讽刺小说。
主人化方鸿渐在书中的年代是1937年夏至1938年冬,正是抗战烽火燃遍神州大地,中国人民奋起浴血抗战,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
方鸿渐等人游离于当时民族革命战争的大潮外。
这类灰色的知识分子,在当时旧中国是大量存在的,钱钟书对他们相当熟悉,像他这样在一部长篇小说里对他们作这样集中的讽刺性描写,自有其不可忽视的现实主义的典型意义和不可替代的历史与美学价值。
【名著概要】克莱登大学哲学博士方鸿渐留学回国了。
他是个没有用的人,在欧洲四年,转了三个学校,改了几回专业,生活散漫,学无所成,因为父亲和老丈人都伸手向他要学位证书,没有办法,他只好向爱尔兰骗子手中买了这么个子虚乌有的大学的假博士学位。
名著《围城》导读及习题
围城导读及练习题作者简介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
其父是著名国学家钱基博,在父亲的影响和督导下,自幼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
其后就读于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
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
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
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钱钟书在文学,国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作品概述《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
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围城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
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
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
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
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
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
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
同时也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
到达上海后,在已故未婚妻父亲周先生开办的银行任职。
此时,方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期间并结识了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
方最终与苏、唐二人感情终结,苏嫁与诗人曹元朗,而赵也明白方并非其情敌,从此与方惺惺相惜。
方鸿渐逐渐与周家不和。
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
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梅亭几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
由于方鸿渐性格等方面的弱点,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围城》常考知识点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围城》常考知识点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下面是《围城》常考知识点的概述:
1. 作品背景
- 《围城》是上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创作的小说,背景设定在上海。
- 描绘了当时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中国传统观念与西方文化的碰撞。
2. 主要人物
- 主要人物有方鸿渐、白马非马、韩春、水儿、梁思成等。
- 他们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代表了不同社会阶层和思想倾向。
3. 主要情节
- 故事主要围绕方鸿渐和白马非马的婚姻展开,描绘了他们之间的爱情纠葛和婚姻生活的挣扎。
- 通过对方鸿渐周围人物情感变化的描写,展现了人们面对现实、选择生活方式的心理困惑和挣扎。
4. 主题思想
- 作品围绕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困境展开,表达了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和对现代社会的批判。
- 强调了个体在社会和家庭中的选择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呼唤对自由与尊严的追求。
5. 文学价值
- 《围城》运用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 描绘了独立个体在婚姻、事业等方面的挣扎和无奈,对读者产生了深远的思考。
以上是《围城》常考知识点的概述,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若有相关问题请随时提出。
(完整)《围城》名著导读
《围城》名著导读《围城》导读一、故事梗概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是江南某县一个乡绅的儿子,性格善良懦弱.读大学时,他听从父命,与一位银行家的女儿周淑英订了婚。
怎奈未婚妻早逝,岳父便资助他在欧洲读了四年书。
留学期间,他生活散漫,学无所成,临回国之前,只得买了一个子虚乌有的假博士头衔来搪塞家人。
终于在回国的途中了。
尽管国难当头,可一批留学回国的男女仍大玩爱情游戏.方鸿渐在留学回国的船上与性感放荡的鲍小姐有了一夜风流。
同船回国的女博士苏文纨又对他颇有垂青之意。
回到上海后,方鸿渐住在已逝的未婚妻家,但他出于礼貌去拜访了苏文纨。
于是,在苏家见到了苏文纨的表妹清纯女孩唐晓芙,并对其一见倾心,不断追求.苏文纨知道后,恼羞成怒,将方鸿渐以往买假文凭、与鲍小姐鬼混等丑事添油加醋地告诉了唐晓芙,所以方鸿渐遭到唐晓芙的拒绝。
苏文纨的青梅竹马赵辛楣又对苏一往情深,他把方鸿渐当作情敌不断打击,但最终苏文纨还是嫁给别人。
方鸿渐恋爱失败后心灰意冷,和苏文纨的失意追求者赵辛楣成为好朋友,二人决定接受内地三闾大学的聘请。
一路上历经艰险,也遭遇无数趣事,好不辛苦地来到三闾大学,才发现这所大学帮派分立、勾心斗角,任教不易.赵辛楣迷恋上了同事的年轻夫人,被迫辞职,去了重庆.英语助教孙柔嘉有意于方鸿渐,而方鸿渐虽觉得自己不爱她,却又不愿她接受别人的追求,便稀里糊涂地对她产生了感情.最后在成为学校帮派之争的牺牲品后,他与孙小姐一起离开三闾大学,返沪途中在香港与她成婚。
回沪后,方鸿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一家报社做些杂活,但不久又失了业,夫妻二人又因为生活中的琐事争吵不休,他们都想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结果经常发生冲突。
他们为了择职吵,为了亲戚吵,为了朋友吵,甚至无缘无故,为了随便一句话也要吵,有时更是互相把对方当作出气筒,终于导致无可避免的分手。
方鸿渐等人在城镇与学校、家庭的一座座“围城”间不断奔走、颠簸.所以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名著导读】《围城》每章内容概括
【名著导读】《围城》每章内容概括第一章在第一章中,作者介绍了主人公微微出现犹豫不决的性格特点,并勾勒出了他的背景和生活环境。
微微是一个年轻的大学生,突然面临着选聘的困境,他陷入了对待生活和未来的反思。
第二章在第二章中,微微在学校里遇到了一个来自上海的女孩,名叫孟瑶。
孟瑶自信而有魅力,对微微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他们开始了一段微妙的关系,其中微微的内心感受变得复杂而矛盾。
第三章第三章继续描写了微微与孟瑶之间的恋情发展。
微微发现孟瑶不受女生的喜欢,在他的围城之外,孟瑶一直独一无二。
尽管他们之间存在很多困难,但微微决定继续与孟瑶交往,并努力争取她的心。
第四章在第四章中,作者透露了微微和孟瑶的关系并没有得到他们所期望的推动。
微微感到困惑,对自己和孟瑶的感情产生了怀疑。
他们之间的误解和隔离变得越来越明显。
第五章第五章揭示了微微意识到与孟瑶的关系无法继续的事实。
孟瑶与另一个男人订婚,微微意识到他们之间的情感已经破裂。
孟瑶的婚礼成为微微走出围城的转折点。
第六章在第六章中,微微与妻子云思归国度假。
他们看到了上海的变化和社会的分裂。
微微开始产生对妻子的不满和枯燥的生活,他渐渐陷入了情绪和思想的困惑。
第七章第七章描述了微微与邂逅的小说家的交流。
小说家对微微的围城观点提出了质疑,并劝告他拓宽视野,超越自己的固执思维。
这让微微更加思考自己的生活选择。
第八章在第八章中,微微在一次聚会上偶然遇到了孟瑶。
经过多年的分离后,他们重新相见。
这次相遇让微微感到后悔和遗憾,同时也意识到自己需要解除内心的围城。
第九章第九章描述了微微对于自己围城生活的反思和变革的决心。
他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超越自己的固有局限,追求真实的自我。
他离开了旧的生活,开始了新的旅程。
第十章在最后一章中,微微的改变和决心逐渐取得了结果。
他开始追求自己的理想,改变了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
微微最终摆脱了围城的束缚,重新获得了内心的自由。
以上是《围城》每章内容的简要概述。
高考名著导读《围城》
围城内外的儒林众生——《围城》《围城》故事梗概《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是现代文学史上最闻名长篇之一。
创作于抗日斗争时期和解放斗争时期的动乱年头,它展示的不是战火硝烟的世界,而是旧社会中上层学问分子的生活。
方鸿渐在欧洲留学四年换了三所高校,最终从爱尔兰骗子手中买了子虚乌有的克莱登高校哲学博士学位,四年后与苏文纨乘同一条船回国。
同学的时候,苏文纨并没把方鸿渐放在眼里,她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珍贵了,身为女博士,她反觉得崇高的孤独,没人敢攀上来。
这次同船回国对方鸿渐的家世略有所知,人也不厌烦,似乎也有钱,已打算向方鸿渐示爱。
但因为略微矜持了一点,方鸿渐竟被已有未婚夫的放荡的鲍小姐引诱了去。
苏小姐妒火中烧,骂他们无耻。
然而鲍小姐刚刚下船,她就立刻装扮得袅袅婷婷来找方鸿渐。
回到上海,方鸿渐住在已去逝的未婚妻周淑英家。
周淑英的父亲是上海点金银行的经理,就是周家出钱让方鸿渐出国留学的。
周太太向方鸿渐打听苏小姐,并希望认他的太太为干女儿,这让方鸿渐很惊惶。
方鸿渐回到本县探望自己的父母,听说方家留洋的博士回来了,当地的校长想请方鸿渐为学生们做一次演讲,谁知方鸿渐竟对学生们大讲特讲起鸦片和梅毒来,这让校长很尴尬。
方鸿渐回到上海,出于礼貌去探望苏文纨,在苏家相识了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和赵辛楣。
赵辛楣的父亲跟苏文纨的父亲是同僚,辛楣和文纨从小一起玩,辛楣对文纨一往情深,可苏文纨的心思却在方鸿渐身上,赵辛楣与方鸿渐初次见面,就产生醋意。
方鸿渐借看苏小姐为名去看唐晓芙,并暗中与唐晓芙恋爱。
而赵辛楣和“新派诗人”曹元朗却与他争风吃醋,苏文纨也希望借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而赵辛楣也真的醋意大发,从不放过一任何个扫方鸿渐面子的机会。
在一次聚会上,有意将方鸿渐贯醉,让方鸿渐当着苏文纨的面出丑,苏小姐对方鸿渐表示关切,并送方鸿渐回家,这让赵辛楣感到很悲观。
方鸿渐无意与赵辛楣为敌,因为他并不爱苏小姐,他爱的是轻美丽、聪慧活泼的唐晓芙。
苏小姐明白了这一切之后,恼羞成怒,将方鸿渐以往买假文凭、与鲍小姐鬼混等丑事添油加醋地告知了唐晓芙。
中学生名著导读:围城.doc
2018长沙中学生名著导读:围城《围城》名著导读一、故事梗概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是江南某县一个乡绅的儿子,性格善良懦弱。
读大学时,他听从父命,与一位银行家的女儿周淑英订了婚。
怎奈未婚妻早逝,岳父便资助他在欧洲读了四年书。
留学期间,他生活散漫,学无所成,临回国之前,只得买了一个子虚乌有的假博士头衔来搪塞家人。
终于在回国的途中了。
尽管国难当头,可一批留学回国的男女仍大玩爱情游戏。
方鸿渐在留学回国的船上与性感放荡的鲍小姐有了一夜风流。
同船回国的女博士苏文纨又对他颇有垂青之意。
回到上海后,方鸿渐住在已逝的未婚妻家,但他出于礼貌去拜访了苏文纨。
于是,在苏家见到了苏文纨的表妹清纯女孩唐晓芙,并对其一见倾心,不断追求。
苏文纨知道后,恼羞成怒,将方鸿渐以往买假文凭、与鲍小姐鬼混等丑事添油加醋地告诉了唐晓芙,所以方鸿渐遭到唐晓芙的拒绝。
苏文纨的青梅竹马赵辛楣又对苏一往情深,他把方鸿渐当作情敌不断打击,但最终苏文纨还是嫁给别人。
方鸿渐恋爱失败后心灰意冷,和苏文纨的失意追求者赵辛楣成为好朋友,二人决定接受内地三闾大学的聘请。
一路上历经艰险,也遭遇无数趣事,好不辛苦地来到三闾大学,才发现这所大学帮派分立、勾心斗角,任教不易。
赵辛楣迷恋上了同事的年轻夫人,被迫辞职,去了重庆。
英语助教孙柔嘉有意于方鸿渐,而方鸿渐虽觉得自己不爱她,却又不愿她接受别人的追求,便稀里糊涂地对她产生了感情。
最后在成为学校帮派之争的牺牲品后,他与孙小姐一起离开三闾大学,返沪途中在香港与她成婚。
回沪后,方鸿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一家报社做些杂活,但不久又失了业,夫妻二人又因为生活中的琐事争吵不休,他们都想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结果经常发生冲突。
他们为了择职吵,为了亲戚吵,为了朋友吵,甚至无缘无故,为了随便一句话也要吵,有时更是互相把对方当作出气筒,终于导致无可避免的分手。
方鸿渐等人在城镇与学校、家庭的一座座“围城”间不断奔走、颠簸。
所以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名著导读:《围城》中的爱情观与社会观念批判
名著导读:《围城》中的爱情观与社会观念批判简介《围城》是中国作家钱钟书所写的一部现代小说,出版于1947年。
该小说以讽刺、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闭性与人们盲从于传统价值观念的现象。
本文将重点探讨《围城》中对爱情观与社会观念的批判。
爱情观批判在《围城》中,作者通过描绘主人公方鸿渐与其妻子李翠莲之间的感情,并将其置于封建道德伦理束缚之下,展示了对传统爱情观念的质疑与批判。
1.家庭压力方鸿渐和李翠莲结婚并没有基于真正的爱情,而是被双方家庭迫使而成。
这种由婚姻压力所促成的婚姻关系,使得他们没有实现真正深入了解和相互理解,最终导致了两人感情疏远。
2.窒息的传统价值观《围城》中,作者通过方鸿渐与其它女性角色的情感纠葛,批判了传统爱情观念对于个人自由和幸福的压抑。
方鸿渐被传统婚姻观念所束缚,无法抛弃自己的妻子,同时也不能实现与心仪女性的爱情。
3.反叛与追求真爱尽管受到社会舆论、家庭压力的限制,《围城》中的一些角色仍试图反叛并追求真爱。
尤其是高剧作家梅兰芳和方鸿渐之间的暧昧关系,在小说中体现了对现有爱情观念进行冲击和颠覆。
社会观念批判1.封闭保守《围城》以围墙为象征,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封闭、保守的面貌。
小说中各种规矩、习俗和道德准则束缚着人们自由发展。
通过描写各种社交场合中人们虚伪、拜金等现象,作者对当时社会价值观进行了深入而犀利地批判。
2.个人奋斗与命运束缚在《围城》中,作者通过塑造方鸿渐这一角色,批判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对个人命运的格局限制。
小说中,方鸿渐面临着就业困难、年龄压力等问题,而他所作出的每一个选择似乎都被社会观念所束缚,最终导致个人发展陷入困局。
3.现代教育观念《围城》通过描绘方鸿渐在学校任教期间对于当时教育观念的怀疑和反思,揭示了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不足。
作者呼吁改革传统教育体制,并探讨现代人应该如何从束缚中解脱出来。
结论在《围城》中,钱钟书用讽刺幽默的笔调揭示了中国社会封闭保守以及爱情观与社会观念对个体自由发展的限制。
名著导读《围城》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围城》阅读练习及答案【作家介绍】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书香世家。
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1933年毕业,赴上海光华大学执教。
1935年,先生与杨绛先生完婚,然后同赴英伦留学。
两年以后,先生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副博士学位。
之后随杨绛先生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
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
抗战结束后,先生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
在其后的三年中,其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1949年,先生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先生受到冲击。
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
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出版。
1998年12 月19日,逝世于北京。
【作品介绍】《围城》是中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
动笔于1 9 4 4年,完稿于1 9 4 6年,其时,作者正蛰居上海,耳闻身受日本侵略者的蛮横,“两年里忧世伤生”,同时又坚韧地“锱铢积累地”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付诸笔端。
作者在《围城》初版的序言里曾自述创作意图说:“我想写现代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
”参照小说内容,可以看到,作者着意表现的是现代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众生相。
全书共九章。
通过主人公方鸿渐与几位知识女性的情感、婚恋纠葛,通过方鸿渐由上海到内地的一路遭遇,《围城》以喜剧性的讽刺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彷徨和空虚。
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解释“围城”的题义说:这是从法国的一句成语中引申而来的,即“被围困的城堡”。
“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高二语文:课外名著围城解读与思考
《围城》语言幽默、机智,情节 曲折、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
、生动。
《围城》的主题深刻、独特,通 过方鸿渐的经历和思考,揭示了 人生的困境和无奈,同时也表达
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CHAPTER 02
《围城》主题解读
婚姻的“围城”
婚姻的困境
小说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经历,展示了婚姻中存在的种种困境和无奈,如夫妻 间的沟通障碍、婚外情的诱惑等。
钱钟书学贯中西,被誉为“文化昆仑”。
创作背景
01
《围城》创作于1946年,当时中 国正处于内战和抗日战争之后的 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尖锐,人 心浮躁。
02
钱钟书在创作《围城》时,通过 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反映了当 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如知 识分子的迷茫、婚姻的代文学史上的 经典之作,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
“围城”心态
作者钱钟书用“围城”比喻婚姻,揭示了人们对婚姻的复杂心态。一方面,婚 姻被视为生活的归宿;另一方面,围城里的生活又让人们感到压抑和束缚。
人生选择的困境
人生选择的无奈
小说中方鸿渐在面对人生选择时 常常感到无奈和困惑,反映了人 生中选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人生选择的困境
钱钟书通过方鸿渐的经历,揭示 了人生选择中的困境和挑战,如 职业选择、家庭责任和个人理想 的冲突等。
[ 感谢观看 ]
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对知识分子的批判
小说中的方鸿渐是一个不学无术、思想空虚的知识分子,他的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上一些知识分子的 空虚和无病呻吟。这提醒我们,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真才实学,关注现实问题,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小说中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的描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 的冲突和融合。这启示我们,在当今社会,应该尊重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关注现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批判的精神。
名著导读《围城》
名著导读《围城》【名著导读】【编辑寄语】在中国现代⽂学史上,钱钟书是⼀个响当当的名字。
在⼀些外国⼈的眼⾥,钱钟书就是中国⽂化的奇迹与象征。
难怪有外国记者曾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是看看万⾥长城,⼆是见见钱钟书”。
今天,我们为⼤家推荐的就是这位“⼆⼗世纪⼈类最智慧的头颅”的作品《围城》。
《围城》是⼀部风格独特的现实主义讽刺长篇⼩说,也是⼀幅栩栩如⽣的市井百态图。
作者通过主⼈公⽅鸿渐留学回国、相亲、恋爱、找⼯作等⼀系列事件,运⽤幽默、⾟辣的笔风,⼀针见⾎地把⼀个个⼈物的灵魂展现在读者⾯前。
作者站在⼀定的⾼度俯视着⼈⽣,毫不掩饰地揭露出⼈性的劣根性、⽣活的真实性,⼊⽊三分地撕裂开来并加以展⽰,给⼈以思想深层次的震撼与启迪。
《围城》三个层⾯的深刻意蕴谢贵荣《围城》是中现代⽂学史上⼀部风格独特的讽刺⼩说。
《围城》动笔于1944年,完稿于1946年,其时,作者正蛰居上海,⽿闻⾝受⽇本侵略者的蛮横,?两年⾥忧世伤⽣?《围城〃序》,同时⼜坚韧地?锱铢积累地?把⾃⼰对⼈⽣、对学术的感悟与思考付诸笔端,先后完成了⼩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
作者在《围城》初版的序⾔⾥曾⾃述创作意图说:?我想写现代的某⼀部分社会,某⼀类⼈物。
?参照⼩说内容,可以看到,作者着意表现的是现代中国上层知识分⼦的众⽣相。
通过主⼈公⽅鸿渐与⼏位知识⼥性的情感、婚恋纠葛,通过⽅鸿渐由上海到内地的⼀路遭遇,《围城》以喜剧性的讽刺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中国⼀部分知识分⼦的彷徨和空虚。
作者借⼩说⼈物之⼝解释?围城?的题义说:这是从法国的⼀句成语中引申⽽来的,即?被围困的城堡?。
?城外的⼈想冲进来,城⾥的⼈想逃出来。
?⼩说的整个情节,是知识界青年男⼥在爱情纠葛中的围困与逃离,⽽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是表现⼀部分知识者陷⼈精神?围城?的境遇。
⽽这,正是《围城》主题的深刻之处。
《围城》⼀书具有浓郁的象征意味。
作品的标题就是⼀个象征。
借⽤了法国的⼀个谚语:城堡中的⼈想出去,⽽城堡外的⼈想进⼊城堡。
《围城》:个体自由与群体压力的交汇
围城:个体自由与群体压力的交汇1. 简介《围城》是中国作家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于1947年在台湾首次出版。
小说以上海滩为背景,通过描绘主人公方鸿渐在团结集体和追寻个体自由之间的挣扎,探讨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2. 方鸿渐:个人抉择与社会压力方鸿渐是《围城》中的主人公,他从学校到外地工作再到职场生活,一直面临着来自群体的压力。
在父亲、朋友和同事们的期待下,方鸿渐逐渐变得妥协,并放弃了自己最初追寻的个人理想和价值观。
这种个人抉择与社会压力之间的矛盾成为整个故事的核心。
3. 集体意识与个性解放《围城》通过方鸿渐身边一系列角色的刻画,展现了集体意识对于个性发展的限制。
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环境,个人往往被迫以一种符合群体期望的方式去生活,这使得个体的自由受到限制。
然而,在团结与压力之间,也有少数人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和自由,并且获得了深刻人生体验。
4. 婚姻制度与社会规范《围城》通过方鸿渐和他的妻子杨慧的婚姻,展示了中国传统婚姻制度对于个体自由的束缚。
杨慧是一个在传统观念下长大的女性,她为了满足社会对于女性的期望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真实的心声。
小说中呈现出婚姻制度带来的压力和困局,同时也反映出传统观念对于亲密关系产生的影响。
5. 反思与启示《围城》展现了社会、家庭等各种群体环境下个人面临的困扰和冲突。
小说呼唤着每个读者反思: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是否也被相似的围墙所包围?如何保持自我独立性与价值观的坚守,在团队与个体自由间寻找平衡点?总结:《围城》是一部思辨文学作品,通过描述主人公方鸿渐在个体自由与群体压力之间的挣扎,揭示了人类社会中固有的矛盾和冲突。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要思考自己的追求和意义,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持独立思考并且勇敢追求内心的真实理想。
浅月小直文库系列—高考名著必备《围城》
浅月小直文库系列—高考名著必备《围城》作者简介1910年,在江苏无锡钱家诞生了一个男婴,当时谁也不曾想过这个男孩将来成了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坛的一位巨匠。
据说因他周岁“抓周”时抓得一本书,故取名“钟书”。
钱钟书先生字默存,号槐聚。
自幼深受传统文化教育,十九岁时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毕业后又到牛津大学、巴黎大学进修。
1938年钱钟书先生归国,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并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1998年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
钱钟书先生从小就聪明过人,他的天赋主要表现在文学上,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就与吴晗、夏鼐被誉为清华“三才子”。
他一生著述颇丰,学术著作主要有《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文学创作方面主要有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等。
其代表作《围城》是一部讲述20世纪30年代一群知识分子的小说。
故事梗概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是江南某县一个乡绅的儿子,性格善良懦弱。
读大学时,他听从父命,与一位银行家的女儿周淑英订了婚。
怎奈未婚妻早逝,岳父便资助他在欧洲读了四年书。
留学期间,他生活散漫,学无所成,临回国之前,只得买了一个子虚乌有的假博士头衔来搪塞家人。
终于在回国的途中了。
尽管国难当头,可一批留学回国的男女仍大玩爱情游戏。
方鸿渐在留学回国的船上与性感放荡的鲍小姐有了一夜风流。
同船回国的女博士苏文纨又对他颇有垂青之意。
回到上海后,方鸿渐住在已逝的未婚妻家,但他出于礼貌去拜访了苏文纨。
于是,在苏家见到了苏文纨的表妹清纯女孩唐晓芙,并对其一见倾心,不断追求。
苏文纨知道后,恼羞成怒,将方鸿渐以往买假文凭、与鲍小姐鬼混等丑事添油加醋地告诉了唐晓芙,所以方鸿渐遭到唐晓芙的拒绝。
苏文纨的青梅竹马赵辛楣又对苏一往情深,他把方鸿渐当作情敌不断打击,但最终苏文纨还是嫁给别人。
方鸿渐恋爱失败后心灰意冷,和苏文纨的失意追求者赵辛楣成为好朋友,二人决定接受内地三闾大学的聘请。
《围城》名著导读
《围城》名著导读作者简介钱锺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出色的散文家和小说家,著有散文著作《写在人生边上》。
他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
钱锺书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
1941年回家探亲时,因上海沦陷而羁居上海,写下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人·兽·鬼》,这也是他重要的代表作。
新中国成立后在清华大学担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钱锺书知识渊博,通晓多国语言,深入研读过中国的历史、哲学和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关注和研究。
创作背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大炮军舰之下,被迫开始了与世界的接触,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交锋、碰撞、冲突以至交会、融合。
《围城》写于1944年至1946年之间,正是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
《围城》一经发表便被誉为“新儒林外史”,这是一部以旧中国中上层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的生活为描写对象的由默而辛辣的讽刺小说。
思维导图思想意义及价值取向1.《围城》是钱锺书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
这是作者在困顿之中“锱铢积累”而成的,小说“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但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全属虚构,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2.《围城》塑造了抗战时期以方鸿渐为主的知识分子的群像,记述了他们面临的教育、婚姻和事业困境,揭示了现代与传统、现实与理想的夹缝中中国知识分子自我围困的主题。
这种围困是广泛的:社会的围困,婚姻情感的围困,日常生活的围困,文化的围困。
小说借“围困”的主题,对人生进行了形而上的思考:生命如同围困,被围困之后又一无所有,从而揭示了人生的荒诞处境。
围城是人类生存困境的象征,暗示着一部分知识分子陷入精神“围城”的困境以及人们总是摆脱不了外在束缚的境遇,深切地道出了人生在世的无奈和痛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学名著导读:《围城》
1.概述方鸿渐回国后的主要经历。
答:方鸿渐回国后,在上海周经理的银行工作,并与苏文纨、唐晓芙发生感情纠葛,但最终恋爱失败,与周家也变得冷淡,遂与赵辛楣等五人结伴到达三闾大学任教,但在学校内部的争斗和倾轧中到处碰壁,而与孙柔嘉越走越近;方鸿渐被解聘后,两人结婚回沪,期间争吵不断,最后终于分手。
2.方鸿渐、赵辛楣是小说中两位男主角,方鸿渐很懦弱,正直幽默又不乏小聪明,赵辛楣精明豁达又痴情义气。
请选择一个人物,简述他的一个故事。
答:①方鸿渐回国后,当地县立中学校长请他讲演“西方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其检讨”,不料他匆忙之中忘了带讲稿。
面对台下满座的男女学生,他胡扯说西洋的东西只有两样在中国社会长存不灭,一件是鸦片,一件是梅毒,结果闹了一场大笑话。
②方鸿渐不通人情世故,还很天真。
听父母讲逃难的苦趣,便心中深怪两位弟妇不会领孩子,害二老受罪,却没想到老年人对孙儿的爱顾,是宁可受些罪也不肯放手不管的。
③方鸿渐有小聪明,从汪家相亲回来的路上,范小姐借手提包忘在汪家为由,想让赵辛楣单独陪她。
在赵辛楣为难之际,方鸿渐谎称自己也把帽子忘在了汪家,他回去一起取来,帮赵解了围。
④方鸿渐有民族气节和正义精神。
在他任职华美新闻社的时候,因为新闻社论激烈,受到租界当局的警告,又由于敌伪企图收买报社,总编王先生愤而辞职,
方鸿渐也不顾妻子的反对也跟着辞职了。
⑤赵辛楣很精明。
早在去三间大学的船上,方鸿渐嘱托他为孙柔嘉向学校要旅费,并聊起了苏文纨时,发现孙柔嘉其实在船的拐角处坐着,回去赵辛楣就看穿了孙柔嘉的刁钻、装傻,警告方鸿渐小心。
⑥赵辛楣自小与苏文纨一起玩,又听算命相士说他有“贵宦之相”,苏小姐有官太太命,便认定苏文纨是自己的伴侣。
他开始把方鸿渐看作情敌处处针对,苏嫁人后,与方鸿渐同赴三闾大学任教,结果又因为与酷似苏文纨的汪太太一次不明不白的散步,而连夜离开三闾大学去往重庆。
3.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都是《围城》中的知识女性,苏文纨高傲狡黠,唐晓芙清纯率性,孙柔嘉城府深厚。
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简述她的一个故事。
答:①归国途中,鲍小姐走后,苏文纨和方鸿渐在船上一起吃水果。
方鸿渐被桃子汁糊了满脸,当掏出一团手帕准备擦脸的时候,她贡献出了自己的手帕。
在这之后,还帮方鸿渐做一些洗手帕、补袜子,缝钮扣之类的家务活儿,方鸿渐对此保持着戒心。
②唐晓芙诀别方鸿渐时,痛骂责罚方却又希望他能自我辩护,要撵方走却又想用“再会”挽住他,看方在马路对面淋雨心痛要请他回来,谁知就在那刻方开步走了,担忧方失神出事而打电话,一次打错号码,一次无人接听,最后终于接通却被误会是苏文纨而被方骂“好不要脸”,终大病一场。
③赵辛楣被迫离开学校后,孙柔嘉故作可怜说,“赵叔叔走了,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了”,又对方鸿渐说有人给她父亲写信造他们的谣。
恰逢李梅亭和陆子潇,她紧紧抓住了方鸿渐的右臂,求他的保护,造成他们已经是情人的假象。
事后又向
方鸿渐道歉说刚才是因为慌张所致,不必当真。
4.简述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唐晓芙之间的感情纠葛。
答:苏文纨和赵辛楣青梅竹马,赵对苏痴心一片,但苏不爱赵辛楣也不想嫁给他。
苏文纨喜欢方鸿渐,但方鸿渐喜欢苏的表妹唐晓芙,唐亦垂青于方。
后来方鸿渐终于鼓起勇气拒绝了苏文纨,却被苏挑拨离间失去了唐晓芙。
苏文纨下嫁曹元郎后,赵辛楣和方鸿渐两个失意之人一起离开了上海。
5.李梅亭、高松年、陆子潇都是三闾大学“伪学术圈子”的教授,热衷于追名逐利。
李梅亭贪财好色,高松年圆滑机变,陆子潇机心暗藏。
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简述他的一个故事。
答:①在前往三闾大学任教途中,李梅亭只关心他的大铁箱。
在自己因行李没到要原地等候,不能和其他四人一起去吉安领钱时,他激动地说出自己可以把箱子里的药在内地卖千把钱。
孙柔嘉生病,讨吃仁丹,他因担心封皮一拆卖不了钱,就给孙服下了已经开包的鱼肝油丸代替。
②高松年处事圆滑,在方鸿渐初到三闾大学时,通过一封自己没写方鸿渐也没收到的信,试探鸿渐是不是善办交涉的人,并以此步步为营,说信里已经说明方鸿渐开来的履历上没有学位,只能做讲师,但他可以不计较学位破格聘他为教授。
③陆子潇将各个系的教授副教授的等级都打听得一清二楚,而且从方鸿渐说漏嘴的一句话判断方鸿渐和韩学愈是克莱登大学的“校友”,便将此消息迅速传到韩学愈那儿,让他早早地提防方鸿渐。
6.方鸿渐和孙柔嘉争吵不断,争吵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
试举个引发二人发生争吵的直接事件。
答:在香港,方鸿渐和孙柔嘉偶遇苏文纨,苏文纨故意低声问赵辛楣:“这位方太太是不是还是那家什么银行?钱庄?唉!我记性真坏——经理的小姐?”使鸿渐夫妇全听清了,脸同时发红。
又问孙柔嘉:“是在香港的,还是这一次从外国回来经过香港?”柔嘉只能承认并非“外国进口”,而是从“内地出口。
”这使柔嘉大受委屈,回去后与方大吵一架。
7.简述一个三闾大学的知识分子们丑态毕露的情节。
答:①三闾大学教授们谈起往日的荣光时,汪处厚夸大在南京的房产,陆子潇说在抗战前有三个女人抢着嫁他,李梅亭说在上海闸北“补筑”了一所洋房,方鸿渐也把沦陷区的故宅夸大了几倍,赵辛楣则夸大自己的仕途发展,都表现出十足的虚荣心。
②方鸿渐没有接到高松年的聘约后,连平日很疏远的同事也来忽然拜访,来探口气,但精神和说话里包含的惋惜,要送了才肯走,表现出知识分子特有的酸腐。
8.小说中借赵辛楣之口称方鸿渐“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结合方鸿渐的经历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①方鸿渐本性善良,颇有几分小聪明,还善于诡辩。
但是毫无主见,事业上处处依赖赵辛媚。
他进内地教书是辛楣介绍的,后来回上海找不着工作,又
是辛楣把他弄进报馆当资料室主任,到最后穷途末路和太太闹翻,还是想着去重庆投靠赵辛楣。
②方鸿渐风流儒雅,招人喜爱,但爱情上屡屡受制于人。
除了追求唐晓芙时有主动外,在和鲍小姐、苏文纨、孙柔嘉的关系中,他始终是别人眼中的猎物。
鲍小姐的肉体诱惑,苏文纨的精神施压,以及孙柔嘉的暗使手腕,他一样都不能逃脱,最后终于被孙柔嘉设下的婚姻圈套所收服。
9.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可谓家喻户晓。
试举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妙喻。
答:①小说开头,描写船上留学回来的打扮入时、穿着暴露的鲍小姐时,将其比喻为“真理”,因为真理据说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又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②第三章描写赵辛楣初次见方鸿渐时,说他“傲兀地把他从头到脚看一下,好像鸿渐是页一览而尽的大字幼稚园读本”。
③写庸俗文人陆子潇:“陆子潇这人刻意修饰,头发又油又光,深恐为帽子埋没,与之不共戴天,深冬也光着顶。
鼻子短而阔,仿佛原有笔直下来的趋势,给人迎鼻孔打了一拳,阻止前进,这鼻子后退不迭,向两旁横溢。
”
④说韩学愈的韩国太太丑得有特色时:“韩太太虽然相貌丑,红头发,满脸雀斑像面饼上苍蝇下的粪,而举止活泼得通了电似的。
鸿渐研究出西洋人丑得跟中国人不同,中国人丑得像造物者偷工减料的结果,潦草塞责的丑;西洋人丑像造物者恶意的表现,存心跟脸上五官开玩笑,所以丑得有计划、有作用。
”
10.生活中人们会面临许多“围城”,如人生的、事业的、爱情的、文凭的等等,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述方鸿渐所面临的“围城”。
答:①小说开头那条船是一人生围城。
方鸿渐在国外钱财用尽,很希望能登船早日回国,从容找事。
但上了船,经历了鲍小姐诱惑,享受了苏文纨的洗手帕、补袜子、缝钮扣等关切,他开始害怕,希望可以早点下船,摆脱这种烦恼。
②三闾大学是方鸿渐的事业围城。
因为在上海失恋失业,方鸿渐迫切希望去三闾大学,换个环境。
可是走进三闾大学,就走进了人事纷争的围城,因未出示学位而被高松年算计降为副教授,韩学愈暗中派学生说他的坏话,最后忍无可忍想辞职退聘时却先收到了学校的解聘书。
③方鸿渐对孙柔嘉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但孙柔嘉在船上的天真发问,领他过桥,都引发方鸿渐对她的注意和怜爱。
在三闯大学,孙柔嘉又对他事事依赖,使他一步步陷入了她的爱情围城。
但订婚后,方鸿渐发现柔嘉很有主见,事事对他限制,两人不断因琐事争吵,又想从中抽身。
④美国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是他的文凭围城。
为了给家父和岳父周经理一个交代,方鸿渐颇费周折从一个爱尔兰骗子手中买得这个学位。
但是回国后,这个学位却屡屡惹麻烦,被唐晓芙嘲笑,被高松年算计,被韩学愈陷害,这个学位他承认也不是否认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