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基础
图2.2 基础的埋置深度
第二章 基础
2、基础埋深的影响因素 基础埋深的大小常由地基的土层状态和建筑物上部荷 载大小决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难易程度及造价的高低。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基础形式及荷载 当建筑物设置地下室、设备基础或地下设施时,基础 埋深应满足其使用要求;高层建筑基础埋深随建筑高度增 加适当增大,这样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荷载大小和性质 也影响基础埋深,一般荷载较大时应加大埋深;受上拔力 的基础,应有较大埋深以满足抗拔力的要求。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基础应建造在坚实可靠的地基上,不能设置在承载力 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上。构成地基的土层常由多层土 组成,直接支承基础的土层称为持力层,其下部各层土为 下卧层。
第二章 基础
3、经济要求 基础工程约占建筑总造价的10% ~40%,降低 基础工程的造价是减少建筑总投资的有效方法。这就要 求选择土质好的地段,以减少地基处理的费用。需要特 殊处理的地基,也要尽量选用地方材料及合理的构造形 式。
第二章 基础
2.2 基础的类型及构造 一、基础埋深
1、基础埋深的概念 基础埋深是指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深度。如 图2.2所示。基础按其埋置深度大小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基础埋深不超过5m 时称为浅基础。若浅层土质不良或 设有地下室时,需将基础加大埋深。有的工程为了满足承 载、使用功能和地质条件的需求,有时需采取一些特殊的 施工手段和相应的基础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式,如桩基、沉箱、沉井和地下 连续墙等。
第二章 基础
图2.3 地质构造与基础埋深的关系
第二章 基础
地基范围内存在地下水时,常将地下水位分为设计最 高地下水位和最低地下水位,确定基础埋深一般应考虑将 基础埋于设计最高地下水位以上不小于200mm处。当地下 水位较高,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宜将基础埋置在最低地 下水位以上不少于200mm的深度,且同时考虑施工时基坑 的排水和坑壁的支护等因素,如图2.4所示。地下水位以 下的基础选材时应考虑地下水对基础侵蚀的影响。
第二章 基础
图2.1 地基与基础
第二章 基础
作为地基的岩、土体,其强度(地基承载力)和抗变 形能力应能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整体稳定性,并使地 基在防止整体破坏方面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地基每平方米 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称为地基承载力。为了保证建筑物的 稳定和安全,必须控制建筑物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不超过 地基承载力。地基上所承受的全部荷载是通过基础传递的 ,因此当荷载一定时,可通过加大基础底面积来减少单位 面积上地基所受到的压力。基础底面积A 可通过下式来确 定: A≥FN /f 式中FN 表示建筑物的总 荷载,f 表示地基承载力。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地基承载力不变时,建筑总荷载 越大,基础底面积也越大。或当建筑物总荷载不变时,地 基承载力越小,基础底面积越大。
第二章 基础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的前提下,基础尽量浅埋, 但由于地表土杂质较多,基础的埋深通常不浅于0.5m 。如浅层土作持力层不能满足要求,可考虑深埋。地基 软弱土层在2m以内,下卧层为压缩性低的土,此时应将 基础埋在下卧层上;如软弱土层厚在2~5m,低层轻型 建筑可将基础埋于软弱土层内,但应适当加宽基础,必 要时也可用换土、压实等方法进行地基处理;如软弱土 层大于5m,低层轻型建筑也可以浅埋于软弱土层内,必 要时可加强上部结构或进行地基处理;如地基土由多层 土组成且均属于软弱土层且上部荷载很大时,常采用深 基础方案,如桩基等。按地基条件选择埋深时,还要求 从减少不均匀沉降的角度来考虑,当土层分布明显不均 匀或各部分 荷载差别很大时,同一建筑物可采用不同的埋深来调整 不均匀沉降量。图2.3所示为各种土层条件下的基础埋 深情况。
第二章 基础
三、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1、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均匀程度 建筑物应尽量选择地基承载力较高而且均匀的地段, 如岩石、碎石等。地基土质应均匀,否则基础处理不当会 使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引起变形乃至开裂,严重时会 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2、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承重构件,它承受着上部结构的 全部荷载,是建筑物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基础必须有足 够的强度,才能保证将建筑物的荷载可靠地传给地基。 基础埋于地下,常受到水或其他腐蚀性物质的侵蚀, 建成后检查和维修困难,所以在选择基础的材料与构造形 式时,应考虑其耐久性和抵抗地下不利介质的能力。


1、掌握地基、基础工作状态、设计要求等基本概念; 2、掌握常见基础的分类,了解基础的一般构造。
第二章


2.1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基础
2.2 基础的类型及构造
第二章 基础
2.1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一、 地基、基础及其与荷载的关系
基础是建筑物的墙或柱埋在地下的扩大部分。基 础的作用是承受建筑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通过自身 的调整,把它传给地基,如图2.1 所示。地基是指 基础底面以下,受到基础荷载作用影响范围内的部分 岩、土体。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基只 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那部分岩土层。
第二章 基础
换填法是指用砂石、素土、灰土、工业废渣等强度较 高的材料,置换地基浅层软弱土,并在回填土的同时采用 机械逐层压实。 预压法指在建筑基础施工前,对地基土预先进行加载 预压,使地基土被预先压实,从而提高地基土强度和抵抗 沉降的能力。 强夯法是利用强力对地基施加冲击能,将土层夯击密 实,提高地基承载力。强夯对地基土有加密作用、固结作 用和预加变形作用,从而提高了地基承载力,降低了压缩 性。目前强夯法又发展为强夯置换法,即在加密同时对部 分软弱土用粗骨料取代,然后夯实;或是利用砂石以及其 他颗粒材料填入夯坑内,从而形成夯扩短桩。 由于人工地基会增加建筑物的造价,因此在建筑选址 时往往优先选择把建筑建造在天然地基上。
第二章 基础
二、 地基的分类
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种类型。 天然地基是指天然状态下即可满足承载力要求、不需 人工处理的地基。可作为天然地基的岩土体包括岩石、碎 石、砂土、粘性土等。当天然岩土体达不到上述要求时, 可以对地基进行补强和加固。经人工处理的地基称为人工 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法、预压法、强夯法、振冲法、深 层搅拌法等。也可在软弱地基上打入混凝土桩、喷粉桩或 灰砂桩,组成复合地基,使桩间土和桩体共同承受上部荷 载,起到加强地基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