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的工艺研究
银杏叶提取物的研究与应用
![银杏叶提取物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913c46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e.png)
银杏叶提取物的研究与应用银杏树是一种古老的落叶乔木,树龄长达千年,被誉为“长寿之树”,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地区。
银杏树的叶子因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被用于制药、化妆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
其中,银杏叶提取物是银杏树叶子中提取的一种物质,本文将就银杏叶提取物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银杏酚类物质,包括黄酮类、儿茶酚类和类黄酮类等多种成分。
其中,黄酮类成分主要包括酚醛类、异酮类、黄酮类和长春酚类等,而儿茶酚类成分主要包括儿茶酚和咖啡酸等。
以Ginkgo biloba L.叶片为原料,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生物活性成分:1. 抗氧化作用:银杏叶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中和人体内的自由基,抑制自由基的链反应,减少氧化应激损伤。
2. 改善记忆力:银杏叶提取物中的Ginkgo biloba L.叶黄酮和Ginkgo biloba L.叶甙等成分,可以提高脑功能,促进记忆力的增强,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等脑功能障碍疾病。
3. 改善循环功能: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微循环、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功能,可以有效改善人体循环系统的功能,预防和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4. 抗炎和免疫调节:银杏叶提取物中的Ginkgo biloba L.叶黄酮等物质,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抑制炎症反应。
二、银杏叶提取物的应用领域1. 医药领域银杏叶提取物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例如,银杏叶提取物可以用来制备心血管疾病、脑部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方面的药物,也可以用于制备抗氧化剂、免疫调节剂等保健品。
2. 化妆品领域银杏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美容保健功能。
例如,银杏叶提取物可以用于抗氧化保湿、深层清洁、淡化色素等方面的化妆品中。
3. 食品领域银杏叶提取物可以用于制备功能性保健食品,促进人体健康。
银杏叶提取物提取工艺
![银杏叶提取物提取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e63a8bf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e.png)
银杏叶提取物提取工艺
银杏叶提取物提取工艺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备工艺,它能够提取出银杏叶中所含的有效成份,从而用于药物、医药、食品等行业。
1. 原料准备: 银杏叶是植物体内的一种有效成份,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氨基酸,还含有芦丁、单宁酸、抗氧化剂、有机酸等有效成份,因此,在提取银杏叶提取物之前,需要采集干净的新鲜银杏叶,经过洗涤后晾干,备用。
2. 杀菌处理: 在提取银杏叶提取物之前,必须进行杀菌处理,以防止微生物污染。
通常采用热处理方法,将银杏叶加入100℃的沸水中,然后再将其浸泡在50~60℃的清水中10分钟,即可完成杀菌处理。
3. 粉碎处理: 经过杀菌处理后,将银杏叶粉碎成细小的粒度,以便提取物的溶解度更高,提取效率更高。
4. 提取处理: 将银杏叶粉碎后,将其加入溶剂中,如水、乙醇、乙醚、油、醇类等,然后在恒定温度下搅拌提取,放置一段时间后,经过过滤、浓缩、干燥、精炼等工艺处理后,便可提取出高纯度的银杏叶提取物。
5. 终端处理: 经过上述提取处理后,可提取出银杏叶提取物,但是,这些提取物还不能直接应用于药物、医
药、食品等行业,仍需进一步的处理手段。
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对其进行精炼提纯,使其达到实际应用的标准,从而用于药物、医药、食品等行业。
总之,银杏叶提取物提取工艺是一种重要的提取工艺,它可以提取出银杏叶中的有效成份,从而用于药物、医药、食品等行业。
银杏叶提取物提取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杀菌处理、粉碎处理、提取处理和终端处理等步骤,每一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学及化学研究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学及化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2f2527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7.png)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学及化学研究银杏树是一种古老的树种,已经存在了数百万年。
它不仅拥有优美的树形和商品叶,而且拥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银杏叶提取物。
银杏叶提取物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保健品和医学品。
一、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学1、抗氧化作用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强有力的天然抗氧化剂。
它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从而减少氧化应激的发生。
自由基在人体内产生的过程中,会损伤细胞和DNA,容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银杏叶提取物对于预防这些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2、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银杏叶提取物可以促进血液流通,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度,从而减少血栓的发生。
此外,它还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和脑缺血的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3、抑制肿瘤生长银杏叶提取物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从而具有对抗肿瘤的作用。
它可以防止肿瘤细胞的分裂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自我死亡,对于预防肿瘤和治疗肿瘤具有积极意义。
4、促进记忆力和抗老化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提高脑细胞的代谢水平,促进细胞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脑部的氧供和营养供应。
它还可以增强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联络,从而提高记忆力。
此外,银杏叶提取物还可以活化机体的酶系统,推迟细胞衰老和生命衰竭的发生。
二、银杏叶提取物的化学研究1、活性成分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包括总黄酮、酚酸、皂甙、卡得因和异酚酸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总黄酮,它具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和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能力。
此外,银杏叶中还含有纤维素、蛋白质、矿物质等多种成分。
2、提取工艺银杏叶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可以分为水提法、醇提法和超临界萃取法。
其中水提法是最为常见的方法。
在此方法中,首先将银杏叶粉经过高温高压处理,然后在水中进行提取,最后通过膜分离和浓缩等工艺步骤得到银杏叶提取物。
3、质量控制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主要涉及到提取工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剂量等因素的控制。
同时,还需要进行成分分析、物理检测、化学检测和生物活性检测等多个方面的检测。
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总银杏酸含量的测定
![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总银杏酸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4a5f61f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6.png)
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总银杏酸含量的测定【摘要】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测定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总银杏酸含量的方法。
样品经过制备后,通过色谱条件进行分析,采用定量方法测定银杏酸含量,并进行方法验证。
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银杏酸的测定。
结论指出,本研究为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总银杏酸含量、测定、样品制备、色谱条件、定量方法、方法验证、结果分析、总结、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国内外对于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银杏酸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色谱质谱联用法等。
这些方法在测定精度、灵敏度和准确性上各有优劣,但都需要进行方法的验证和结果的分析,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简便、准确的方法,用于测定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总银杏酸的含量,并进行方法验证和结果分析,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精确、快速、稳定的测定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总银杏酸含量的方法。
当前市面上对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总银杏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质量的监控和控制。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现有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稳定性,从而为相关企业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产品质量控制手段。
通过该研究,也将为相关行业的技术研发和质量监管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样品制备样品制备是该研究的关键步骤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分析结果。
需要选择高质量的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作为样品。
样品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其来源、保存条件以及处理方式等因素,以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纯度。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选择市售的银杏叶提取物作为样品,也可以自行提取银杏叶提取物。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样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论文:银杏叶提取物的研究进展
![论文:银杏叶提取物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781c104763231126edb115e.png)
银杏叶提取物的研究进展XXX摘要:近年来对银杏叶成分的研究和提取,发现银杏叶提取物(GBE)具有扩张冠脉血管和脑血管作用,还可降低高血压,能改善微循环,促进心、脑组织代谢,保护神经细胞等。
其机制是能特异性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同时能清除自由基,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及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
目前临床应用也随之增多,本文将GBE近年来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银杏叶;临床应用;高血压;高血脂0 引言银杏叶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
含有2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7-去甲基银杏双黄酮以及特有的萜烯类,包括萜内酯化合物,此外,还有酚类、25种有益元素、17种氨基酸、生物碱等,简称银杏叶提取物(Ginkgobiloba Extract,G B E)。
近年来对银杏叶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范围的研究都有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本文将GBE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l 对心血管系统的疗效1.1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常伴随心功能减退、自由基代谢失衡、全血黏度高、凝血-纤溶指标异常、微循环障碍等多种并发症,因此服用具有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清除自由基、降低血黏度等作用的GBE,对治疗高血压具有疗效好和作用稳定等效果[1]。
由于血压升高。
血管灌注不足,导致机体组织缺血产生大量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使得脂质过氧化损伤,导致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这种病理过程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GBE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可直接捕捉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自由基和过氧化氢,通过对其起一种氢原子供体的作用而阻断和终止自由基连锁反应链,而阻止和抑制自由基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病理性加剧,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及其代谢产物MDA和共轭二烯等毒副物质的生成,使血压恢复正常[2]。
施阳[3]等报道,28例高血压Ⅱ期患者服用GBE胶囊80mg,3次/日,1个月后,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平均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DA平均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压恢复正常。
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总银杏酸含量的测定
![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总银杏酸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c2faa7f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0.png)
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总银杏酸含量的测定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常见的天然药物,据研究表明,它对于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改善记忆力及乏力等有一定的功效。
因此,其在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同时,许多医药制剂中也加入了银杏叶提取物作为辅料,以增强其效用。
在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银杏酸是最为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因此其含量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一、试剂和仪器1. 色谱纯单甲基硅氧烷(DMCS)。
2. 超纯水:通过反渗透+离子交换+超纯化处理得到。
3. 甲醇:色谱纯。
5. 草酸:实验室纯。
6. 银杏酸标准品:纯度≥98%。
7. 混合溶液:取适量的甲醇和水,按照体积比例4:1混合制备而成。
8. 银杏叶提取物样品。
9.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HPLC):美国瓦特斯公司,型号:ACQUITY UPLC。
10. 标准色谱柱:美国瓦特斯公司,型号:Acquity UPLC HSS T3(1.8 μm,2.1 mm×50 mm)。
二、样品预处理1. 取少量银杏叶提取物样品,将其加入到10 mL草酸中,放在水浴中加热至96℃,持续加热60 min。
2. 将样品放置于25℃的恒温槽中,使其冷却至室温,过滤掉固体残渣,用超滤过滤器过滤。
3. 用无菌针头将处理好的样品加入注射器中,准备进入UHPLC分析。
三、操作流程1. 此方法采用UHPLC的方式进行分析,仪器的运行参数如下:- 柱温:25℃- 流速:0.25 mL/min- 进样量:5 μL- 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200 nm2. 在分析前,将银杏酸标准品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制备出一系列的浓度梯度。
3. 将所制浓度梯度的标准溶液进行UHPLC分析,并在200 nm处测定吸光度信号。
4. 绘制出银杏酸标准曲线,即浓度和吸光度信号之间的线性关系图。
5. 将样品进样到UHPLC仪器中,并按照标准曲线的方式计算出样品中总银杏酸含量。
四、结果与分析通过将标准品浓度与吸光度信号绘制在同一坐标系中,可以得到银杏酸的标准曲线。
银杏叶提取物工艺的研究
![银杏叶提取物工艺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ba37d50be23482fb4da4c80.png)
别 置 于 2 m1 量 瓶 中 , 水 至 6 n , 5 容 加 i l 加 5 %Na 2 N0 试液 1 O l 放置 6 n 加 1 % .r , a mi , 0 Al
( ) 试 液 1 0 , 置 6mi 加 1 % N03 3 . ml 放 n, 0
国拥 有 世 界 银 杏 树资 源 的 7 0以上 。 提 取 其 究 对 超 声 生 产 工 艺 条件 做 了较 深 入 探 素 ,
定 吸 光 度 。 用 二 元 线性 回 归 法 得 到 以 下 采
吸 光 度 ( 与 芦 丁 浓 度 ( 之 间 的 回 归 方 x) Y)
表1 因素水 平 表
程Y=1 3 5 x 0 0 3 , .5 3 + .6 5 相关系数 r O 9 9 。 = .9 1 ( ) 品 的制 备 : 密称 取 银 杏 叶提 取 2样 精 物20 5 mg, 2 ml 用 0 甲醇 溶 解 , 定容  ̄ 5 ml 并 lO J
根 据 初 步 试 验 结 果 , 考 有 关 文献 并 参 结 合 实 际 情 况 , 用 L9 3 ) 交 试 验 表 安 选 (4 正
Hale Waihona Puke 排试验 , 以提 取 溶 剂 乙 醇 的浓 度 、 溶剂 用 量 ( 液 比) 取 时 间( ) 提 取 次 数为 影 响提 料 提 h和 取 物 总 黄 酮含 量 的 主 要 因 素 , 个 因素 取3 每 个水平, 确立 因素 水 平表 ( 表 1 , 粉 碎的 见 )取 银 杏 叶 5 g 以 不 同 浓 度 乙 醇 为 溶 剂 , 行 0 , 平 操作条件下, 回流提 取 , 合并 提 取液 , 滤过 , 并测定计算总黄酮含量 。
2 1 NO 2 0 0 0
而
一种注射制剂用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发明专利]
![一种注射制剂用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7ef40723bb4cf7ec4bfed0aa.png)
专利名称:一种注射制剂用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胡林森
申请号:CN200810038506.6
申请日:20080604
公开号:CN101596221A
公开日:
200912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射制剂用的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
包括制备0.1%~0.3%的药用明胶水溶液、用明胶水溶液溶解银杏叶提取物、超滤、真空干燥制备银杏萜类总内酯及制备银杏总黄酮提取物,然后再根据各自的含量进行总的混合制得成品。
本发明提取物中银杏总黄酮醇苷含量:银杏萜类总内酯含量为4∶1,可用作水溶性银杏注射制剂类原料,扩大了使用范围,并且确保了产品质量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申请人: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
地址:200023 上海市卢湾区打浦路1号1708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巍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的工艺研究更新时间:2005-7-20银杏叶中含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萜内酯等,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性痴呆具有良好的效果。
银杏叶黄酮多为黄酮糖苷。
已从银杏叶中分离出二萜内酯有5种,即银杏内酯 A,B,C, J和M,倍半萜内酯1种,即白果内酯(gink- golide)。
国内已开发上市的含银杏叶提取物的品种有固体制剂和注射液,目前市场上作者未见有供注射用的银杏叶提取物原料药,本试验针对其工艺进行了中式规模的研究,该工艺简便,适合于工业生产。
试药与仪器银杳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购于山东郑城,经检定,本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银杏叶项下有关规定。
槲皮素、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 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岛津LC-l0ATVP双泵,岛津SPD-10AVP 紫外-可见检测器。
CLASS-VP色谱工作站。
试剂:乙腈为色谱纯,乙醇为医用酒精,其他试剂为分析纯,水为重蒸水。
ZFQ-971型旋转薄膜蒸发器。
方法与结果1 工艺过程1.1 粗品制备已经粉碎至0.3~0.5cm碎块的银杏叶以70%乙醇60℃温浸提取,提取2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03~1.09,50℃测),加 4倍叶重量的水,1~4℃冷藏放置8h,过滤。
滤液上DM130大孔吸附树脂柱,分别以3~4倍柱体积水、 3倍柱体积15%乙醇、70%乙醇洗脱,收集70%乙醇洗脱液,在温度为50~60℃,真空度-0.08~- 0.09MPa条件下,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粗品。
1.2 精制过程粗品粉碎,加5倍9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min,合并2次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真空干燥后,加入8倍粗品重量的水,加热至沸,保持沸腾5min,放置室温,冷藏8h,过滤,滤液加入粗品 1/4的聚酰胺树脂(60~80目)搅拌5min,过滤,滤液在温度为50~60℃,真空度-0.08~-0.09MPa 条件下,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粉碎成80目,即得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
2 工艺路线考察2.1 测定成分的选择和限度银杏总黄酮和萜类内酯为银杏叶中主要活性成分,以HPLC测定其含量,可以有效反映工艺合理性,控制产品质量,限度为银杏总黄酮含量>24%;萜类内酯>6%。
2.2 测定方法的确定参照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0087)- 2002银杏达莫注射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2年增补本银杏叶提取物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银杏总黄酮、萜类内酯的含量。
2.2.1 银杏总黄酮色谱柱:AgilentZorbax SB -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 360nm。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槲皮素对照品约 6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本品适量,加甲醇-25%盐酸(4:1)的混合溶液25mL,置水浴中加热回流2h,迅速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滤液,即得。
测定法精密量取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各 20u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其中最大的3个高峰,按保留时间依次为榭皮素(Q)、山奈酚 (K)、异鼠李素(I),以外标法计算Q,K和I的含量,按照下式计算总黄酮的含量。
总黄酮含量=Q×2.50+K×2.59+I×2.44,式中Q, K, I分别代表各自的含量。
2.2.2 萜类内萜色谱柱AgilentZorbax SB-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正丙醇-四氢呋喃-水(1:15:84);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
理论板数按白果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白果内酯峰与银杏内酯C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0.5,0.5和0.5m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本品适量,加水 l0mL,置水浴中温热使溶散,加2%盐酸2滴,用醋酸乙酯振摇提取4次(15,10,10,l0mL),合并提取液,用5%酯酸钠溶液20mL洗涤,分取酯酸钠液,再用醋酸乙酯lomL洗涤。
合并醋酸乙酯提取液及洗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20mL,合并水洗液,用酯酸乙酯lOmL洗涤,合并醋酸乙酯液,回收醋酸乙酯至干,残渣用丙酮溶解并转移5mL量瓶中,加丙酮至刻度,摇匀,即得。
2.3 主要工艺条件考察有关银杏叶提取物工艺研究相关报道特别多,在此报道未见的关键几步研究。
2.3.1 水沉淀工艺考察醇提取液里含有大量杂质,主要为叶绿素、树胶等,加水可去除相应杂质。
对银杏叶醇提液浓缩后,加4倍叶重量的水,沉淀,放置8h,放置温度选择室温、1~4℃冷藏、5~10℃进行考察。
结果见表1。
表1 水沉淀工艺考察结果表——————————————————————放置温度总黄酮含量/% 溶液状态——————————————————————室温 4.38 黄棕混浊5~10℃ 4.62 红棕色略混浊1~4℃ 5.13 红棕色透明——————————————————————以上结果显示,4℃效果最好,杂质沉淀比较完全,故选择1~4℃冷藏8h。
2.3.2 柱分离纯化工艺考察结合银杏叶中黄酮类成分性质和文献,选用DM130大孔吸附树脂(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树脂分厂)。
2.3.2.1 树脂吸附量测定称取银杏叶50g,加6 倍70%乙醇60℃温浸提取,提取2次,每次2h,在真空度为-0.09MPa温度为54℃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6,50℃),加200mL水搅拌,冷藏放置8h,过滤,滤液定容至250mL,备用。
取DM130大孔吸附树脂5g,处理完毕后装柱,然后用醇、水处理后,取上述滤液,上DM130大孔树脂柱吸附,为防止树脂过载,造成药液泄露,洗脱液用不同容器收集,每隔15min,换一个收集洗脱液的容器,同时采用盐酸-镁粉反应检测流出液,检测出现樱红色,立即停止上样,以上一个上样液体量计算,折合为银杏叶重。
试验结果如下表2。
表2 树脂吸附量测定——————————————————————————树脂用量上样液体用量折合银叶重检测时间检测结果/g /mL /倍 /min ——————————————————————————5 12.5 0.5 15 无颜色变化5 25 1 30 无颜色变化5 37.5 1.5 45 无颜色变化5 50 2 60 无颜色变化5 62.5 2.5 75 无颜色变化5 75 3 90 樱红色——————————————————————————结果表明:树脂吸附量为银杏叶重的2.5倍,故常规吸附量应该控制在0.5~2.5倍银杏叶重内。
2.3.2.2 稀醇洗脱除杂用量考察选择低浓度乙醇除杂,可以提高产品纯度,选择15%,20%和25%乙醇3种浓度进行考察。
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醇洗脱除杂考察————————————————————————乙醇浓度/% 总黄酮含量/% 总内酯含量/% 干膏得率/% ————————————————————————15 25.62 7.32 2.220 26.23 7.08 1.925 27.41 6.71 1.6 ————————————————————————由以上结果显示:15%乙醇洗脱就能够除杂,且含量已经达到要求,而且得率高。
2.3.2.3 乙醇洗脱用量考察确定采用15%乙醇洗脱后,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选择适宜乙醇用量,为工业化大生产节约能耗。
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乙醇洗脱用量考察————————————————————————洗脱用量总黄酮含量总内酯含量干膏得率(树脂柱体积倍数) /% /% /% ————————————————————————2 23.11 7.21 2.653 24.70 7.28 2.384 25.82 7.11 2.135 26.51 6.90 1.92 ————————————————————————以上结果显示:洗脱用量为3倍柱体积时,含量已经达到要求,干膏得率比较好。
2.4 精制工艺考察(除鞣质工艺考察)鞣质在水及醇中均易溶解,故较难除去。
一般采用聚酰胺吸附法除去鞣质。
2.4.1 鞣质检查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0年版一部附录ⅨS法检查。
2.4.2 聚酰胺用量考察取粗品2份各10g,编号 1,2。
分别加入5倍95%乙醇提取2次,每次 15m in,过滤,合并,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加入 80mL水,加热至沸,保持沸腾5min,放至室温,冷藏8h,过滤,采用等量递加法加入聚酰胺,直至鞣质检查合格。
每次加入量为0.5g,每次加入聚酰胺搅拌5min,过滤后,滤液进行鞣质检查,考察结果见表5。
表5 聚酰胺用量考察结果表————————————————————————聚酰胺用量/g编号———————————————————0.5 1 1.5 2 2.5 3 ————————————————————————1 - - - - ++2 - - - - ++————————————————————————“十”表示合格,“-”表示不合格以上考察结果表明:聚酰胺用量为粗品的1/4 时,鞣质检查已经达到注射用要求。
3 中试生产研究根据确定工艺条件,进行10批生产,每批投料量为7kg。
试验结果见表6。
表6 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10批中试数据————————————————————————指标 040429 040508 0405011 040512 040709投料量/kg 7 7 7 7 7 ————————————————————————精制物/g 108.5 109.4 110.4 108.7 109.2出膏率/% 1.55 1.56 1.58 1.55 1.56总黄酮含量/% 24.60 25.31 25.43 24.78 24.98总内酯含量/% 7.10 7.32 6.77 6.45 7.10 ————————————————————————————————————————————————指标 040717 040724 040906 040909 040912投料量/kg 7 7 7 7 7 ————————————————————————精制物/g 108.8 107.2 108.2 108.9 107.6出膏率/% 1.55 1.53 1.55 1.56 1.54总黄酮含量/% 24.44 24.44 25.10 25.20 24.45总内酯含量/% 6 .32 6.88 6.70 7.20 7.45 ————————————————————————该10批样品,重现性较好,含量合格,均符合拟定的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