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合集下载

维生素C片3种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维生素C片3种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维生素C片3种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摘要:目的对比维生素C片3种不同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方法应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碘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针对维生素C片中维生素C相应的含量加以测定。

结果通过实验观察,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碘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为标示量的98.5%-102.3%、98.6%-102.2%和98.3%-100.4%,这几种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所测定的结果都在《中国药典》中所规定的93.0%-107.0%范围内。

结论三种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在测定结果上差异不明显,都能够应用于维生素C片质量的控制。

关键词:维生素C片;含量测定;比较分析关于维生素C片,其是一种维生素类非处方药物,呈现为白色,或是略微带有黄色的片剂[1]。

应用于坏死病的预防,也能够应用于紫癜和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的辅助性治疗中。

现行的《中国药典》通过碘量法对维生素C片相应的含量进行测定,但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两种方法也是维生素C含量测定比较常用的两种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上述三种方法实施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对比三种测定方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1.1 仪器、试剂和试药仪器及容器:TU-1901双光束可见分光光度计,AG135电子天平,岛津LC-20AB液相色谱仪,25ml酸式滴定管。

试剂和溶液:甲醇、乙腈都是色谱纯,水是超纯水,稀醋酸,碘滴定液。

试药:维生素C对照品采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共计六批样品,详见表一所示。

表一样品资料编号生产企业批号规格A四川依科制药有限公司1512030.1g/片B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1509020.1g/片C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1508020.1g/片D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715113030.1g/片E广东华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1511030.1g/片F华中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1507960.1g/片1.2 方法(1)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测维生素c的简单方法

检测维生素c的简单方法

检测维生素c的简单方法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它可以帮助人体抵抗疾病,促进伤口愈合,还能帮助身体吸收铁质等。

但是,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只能通过食物摄入。

因此,了解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简单的方法来检测食物中的维生素C含量。

1. 纸片法纸片法是一种简单的定性检测方法。

将一些特制的纸片浸泡在某种化学试剂中,使其吸收该试剂。

然后,将食物样品放在纸片上,等待几分钟,如果纸片的颜色发生变化,就说明食物中含有维生素C。

常见的试剂有二氧化氯和碘化钾。

二氧化氯是一种氧化剂,可以氧化维生素C,使纸片变色。

碘化钾可以和维生素C形成深蓝色的复合物,从而检测维生素C的存在。

纸片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适用于家庭或小型实验室。

但它只能定性地检测维生素C的存在,不能确定其含量。

2. 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定量检测方法,可以测定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

滴定法的原理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维生素C氧化成另一种化合物,然后用已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滴定,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常用的还原剂有碘化钾和二氧化锰。

碘化钾可以将维生素C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然后用含有淀粉的溶液作指示剂,滴定维生素C溶液,直到溶液由深蓝色变成无色。

二氧化锰可以将维生素C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然后用硫酸溶液作指示剂,滴定维生素C溶液,直到溶液由紫色变成无色。

滴定法的优点是可以准确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适用于大规模实验室或工业生产。

但它需要一些专业的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操作比较复杂。

3. 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半定量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比较样品和标准溶液的颜色深浅,大致估计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

比色法的原理是利用维生素C和某些酸性染料形成的复合物,复合物的颜色深浅与维生素C 的含量成正比。

常用的酸性染料有二氧化氮和菲嗪酚。

将食物样品加入盐酸中,然后加入染料溶液,混合均匀后,比较样品和标准溶液的颜色深浅。

比色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适用于家庭或小型实验室。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目前研究维生素C测定方法的有很多,如荧光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2,4-二硝基苯肼法、光度分析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色谱法等,各种方法对实际样品的测定均有满意的效果。

目前国内维生素C含量测定仍以光度法为主流,但近年来色谱法,特别是HPLC 法上升趋势尤为明显。

一、荧光法1.原理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quinoxaline),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OPDA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

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0.022 g/ml。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二、2,6-二氯靛酚滴定法(还原型VC,GB/T6195—1986)1、原理: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2,6-二氯靛酚,该染料在酸性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消失。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二氯靛酚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2,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本法用于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总抗坏血酸的量常用2,4-二硝基苯肼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

2、优点简便、快速、比较准确等,适用于许多不同类型样品的分析。

3、缺点2,6一二氯靛酚法虽然简便,但是药品价格昂贵。

而且不能直接测定样品中的脱氢抗坏血酸及结合抗坏血酸的含量,易受其他还原物质的干扰。

如果样品中含有色素类物质,将给滴定终点的观察造成困难。

三、分光光度法1、原理:维生素C在空气中尤其在碱性介质中极易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pH>5,脱氢抗坏血酸内环开裂,形成二酮古洛糖酸。

脱氢抗坏血酸,二酮古洛糖酸均能和2,4-二硝基苯肼生成可溶于硫酸的脎,脎在500nm波长有最大吸收。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目前研究维生素C测定方法的报道较多,有关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如荧光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2,4-二硝基苯肼法、光度分析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色谱法等,各种方法对实际样品的测定均有满意的效果.为了解国内VC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方面的现状及发展态势.方法以"维生素C 或抗坏血酸和测定"为检索词对1994~2002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的理工A、B和医药卫生专辑进行篇名检索,对所得有关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文献数据分别以年代、作者区域、载刊等级、样品类型、测定方法等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核心期刊载刊文献占文献总量的45.06%,其中光度法占65.69%,电化法占18.63%,色谱法占12.75%;复杂被测样品文献占文献总量的45.06%,其中光度法占60.92%,色谱法占19.54%,电化法占10.34%.结论目前国内维生素C含量测定仍以光度法为主流,但近年来色谱法,特别是HPLC法上升趋势尤为明显.一.荧光法1.原理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quinoxaline),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OPDA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

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0.022 g/ml。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3. 注意事项3.1 大多数植物组织内含有一种能破坏抗坏血酸的氧化酶,因此,抗坏血酸的测定应采用新鲜样品并尽快用偏磷酸-醋酸提取液将样品制成匀浆以保存维生C。

3.2 某些果胶含量高的样品不易过滤,可采用抽滤的方法,也可先离心,再取上清液过滤。

3.3活性炭可将抗坏血酸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但它也有吸附抗坏血酸的作用,故活性炭用量应适当与准确,所以,应用天平称量。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目前研究维生素C测定方法的有很多,如荧光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2,4-二硝基苯肼法、光度分析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色谱法等,各种方法对实际样品的测定均有满意的效果。

目前国内维生素C含量测定仍以光度法为主流,但近年来色谱法,特别是HPLC 法上升趋势尤为明显。

一、荧光法1.原理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quinoxaline),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OPDA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

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0.022 g/ml。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二、2,6-二氯靛酚滴定法(还原型VC,GB/T6195—1986)1、原理: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2,6-二氯靛酚,该染料在酸性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消失。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二氯靛酚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2,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本法用于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总抗坏血酸的量常用2,4-二硝基苯肼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

2、优点简便、快速、比较准确等,适用于许多不同类型样品的分析。

3、缺点2,6一二氯靛酚法虽然简便,但是药品价格昂贵。

而且不能直接测定样品中的脱氢抗坏血酸及结合抗坏血酸的含量,易受其他还原物质的干扰。

如果样品中含有色素类物质,将给滴定终点的观察造成困难。

三、分光光度法1、原理:维生素C在空气中尤其在碱性介质中极易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pH>5,脱氢抗坏血酸内环开裂,形成二酮古洛糖酸。

脱氢抗坏血酸,二酮古洛糖酸均能和2,4-二硝基苯肼生成可溶于硫酸的脎,脎在500nm波长有最大吸收。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直接碘量法)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直接碘量法)

维生素C含量测定维生素C片含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如:(直接/间接)碘量法;2,6-二氯靛酚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采用碘量法测含量,此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因制剂中常有还原性物质存在,对此法干扰明显,且由于碘具有挥发性,碘离子易被空气所氧化而使滴定产生误差。

常见的其他滴定法存在滴定终点难以准确判断,如2,6-二氯靛酚法:2,6-二氯靛酚是一种染料,其氧化型在酸性介质中为红色,碱性介质中为蓝色,与维生素C反应后,生成无色的还原型酚亚胺,因此,在酸性条件下,用2,6-二氯靛酚滴定至溶液显玫瑰红色,即为终点;无需另加指示剂。

分光光度法运用维生素C的旋光性能进行含量测定,但操作费时,而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是一个准确高效的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

我们主要介绍的是直接碘量法。

直接碘量法一.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人体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影响胶元蛋白的形成,参与人体多种氧化-还原反应,并且有解毒作用。

人体不能自身制造维生素C,所以人体必须不断地从食物中摄入维生素C,通常还需储藏能维持一个月左右的维生素C。

缺乏时会产生坏血病,故又称抗坏血酸。

维生素C属水溶性维生素,分子式C6H8O6。

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还原性,能被I2定量地氧化成二酮基,因而可用I2标准溶液直接测定。

简写为:C6H8O6+I2= C6H6O6+2HI使用淀粉作为指示剂,用直接碘量法可测定药片、注射液、饮料、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由于维生素C的还原性很强,较容易被溶液和空气中的氧氧化,在碱性介质中这种氧化作用更强,因此滴定宜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考虑到I - 在强酸性中也易被氧化,故一般选在pH为3~4的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滴定。

由于碘具有挥发性,碘离子易被空气所氧化而使滴定产生误差;又由于碘的挥发性和腐蚀性,使碘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比较麻烦。

维生素c检测标准

维生素c检测标准

维生素c检测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维生素,它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维生素C不仅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抵抗疾病,还能帮助身体吸收铁元素,促进胶原蛋白合成,从而维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维生素C是一种易氧化的分子,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被破坏,因此人们需要定期检测体内维生素C的含量,以及时发现并弥补不足。

对于维生素C的检测,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生化法,另一种是色谱法。

生化法是通过测定维生素C与蒸馏水和二硫苯胺生成的离子复合物的吸光度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准确性不够高。

而色谱法则是借助专门的色谱仪器,将样品按照特定的条件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分离出的维生素C来确定其含量。

色谱法精准度高,但操作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

为了保证维生素C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维生素C检测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规范维生素C检测的所有环节,从样品的采集、保存、处理到检测方法的选择、操作流程的执行,都有详细的规定。

最为经典和广泛应用的标准便是《生物服务技术协会推荐参考方法人类血浆和组织维生素C测定》。

这个标准详细介绍了如何采集血浆和组织样本,如何选择适合的试剂和仪器,以及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通过严格按照这一标准进行维生素C检测,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除了国际标准外,各个国家和地区也有自己的维生素C检测标准。

在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了《维生素C检测方法》国家标准,该标准对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设备、试剂等都进行了详细规定,为我国的维生素C检测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实际维生素C检测工作中,除了遵循标准操作流程外,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首先是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维生素C是一种容易氧化的分子,容易受到空气、光线和热量的影响而被破坏。

在采集样品时,应尽快冷藏保存,并尽量避免暴露在空气中。

其次是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严谨性。

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方法

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方法

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一、荧光分析法荧光分析法是一种利用荧光物质与维生素C的特异性反应来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维生素C能够激发荧光物质的荧光,通过测定荧光强度可以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但需要使用荧光物质,且操作较为繁琐。

二、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来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维生素C可以被氧化或还原,产生电流或电位变化,通过测定这些变化可以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等优点,但需要使用电极和电解质溶液。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测定复杂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方法。

维生素C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杂质分离,然后通过紫外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

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等优点,但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和复杂的仪器设备。

四、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吸收光能量特性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维生素C在特定波长下有吸收峰,通过测定吸收光谱可以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等优点,但需要使用显色剂和特定波长的光源。

五、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维生素C与特定的试剂发生化学反应,通过滴定操作可以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等优点,但需要使用特定的试剂和操作技巧。

六、酶分析法酶分析法是一种利用酶的特异性催化作用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维生素C在特定酶的作用下可以生成产物,通过测定产物可以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等优点,但需要使用特定的酶和试剂。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抗坏血酸(维生素 C )的测定方法( 1)在测定维生素C 的国标方法中,荧光法为测定食物中维生素 C 含量的第一标准方法,2、4-二硝基苯肼法作为第二法。

一、荧光法 1.原理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 与邻苯二胺(OPDA 反应生 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 ( quinoxaline ),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 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 OPDA 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

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 0.022 g/ml 。

2.适用范围GB12392-90 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3.仪器 3.1.实验室常用设备。

3. 2.荧光分光光度计或具有 350nm 及430nm 波长的荧光计。

3. 3.打碎机。

4. 试剂本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不加说明均为分析纯试剂。

( 1)偏磷酸-乙酸液:称取 15g 偏磷酸,加入 40ml 冰乙酸及 250ml 水,搅拌,放置过夜使 之逐渐溶解,加水至 500ml 。

4C 冰箱可保存 7〜10天。

(2)0.15 mol/L 硫酸:取 10ml 硫酸,小心加入水中,再加水稀释至 1200ml 。

( 3)偏磷酸-乙酸-硫酸液:以 0.15mol/L 硫酸液为稀释液,其余同 4.1. 配制。

(4) 50% 乙酸钠溶液:称取 500g 乙酸钠(CH3COONS3H2O ,加水至1000ml 。

(5) 硼酸-乙酸钠溶液:称取 3g 硼酸,溶于100ml 乙酸钠溶液(4.4 )中。

临用前配制。

(6) 邻苯二胺溶液:称取 20mg 邻苯二胺,于临用前用水稀释至100ml 。

(7) 0 . 04%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称取 0.1g 百里酚蓝,加 0.02mol/L 氢氧化钠溶液,在玻 璃研钵中研磨至溶解,氢氧化钠的用量约为 10.75ml ,磨溶后用水稀释至 250ml 。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抗坏血酸(维生素 C )的测定方法( 1)在测定维生素C 的国标方法中,荧光法为测定食物中维生素 C 含量的第一标准方法,2、4-二硝基苯肼法作为第二法。

一、荧光法 1.原理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 与邻苯二胺(OPDA 反应生 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 ( quinoxaline ),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 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 OPDA 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

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 0.022 g/ml 。

2.适用范围GB12392-90 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3.仪器 3.1.实验室常用设备。

3. 2.荧光分光光度计或具有 350nm 及430nm 波长的荧光计。

3. 3.打碎机。

4. 试剂本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不加说明均为分析纯试剂。

( 1)偏磷酸-乙酸液:称取 15g 偏磷酸,加入 40ml 冰乙酸及 250ml 水,搅拌,放置过夜使 之逐渐溶解,加水至 500ml 。

4C 冰箱可保存 7〜10天。

(2)0.15 mol/L 硫酸:取 10ml 硫酸,小心加入水中,再加水稀释至 1200ml 。

( 3)偏磷酸-乙酸-硫酸液:以 0.15mol/L 硫酸液为稀释液,其余同 4.1. 配制。

(4) 50% 乙酸钠溶液:称取 500g 乙酸钠(CH3COONS3H2O ,加水至1000ml 。

(5) 硼酸-乙酸钠溶液:称取 3g 硼酸,溶于100ml 乙酸钠溶液(4.4 )中。

临用前配制。

(6) 邻苯二胺溶液:称取 20mg 邻苯二胺,于临用前用水稀释至100ml 。

(7) 0 . 04%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称取 0.1g 百里酚蓝,加 0.02mol/L 氢氧化钠溶液,在玻 璃研钵中研磨至溶解,氢氧化钠的用量约为 10.75ml ,磨溶后用水稀释至 250ml 。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方法比较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方法比较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方法比较徐朝阳(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维生素C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主要来源于食品和药品,因此,对食品和药品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尤为重要。

本文简述了食物中维生素C的测定,对维生素C的评定方法及比较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食品维生素C测定方法中图分类号:R151.2文献标识码:A0引言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水果中。

食物中的维生素C常在有氧环境下因存放时间过长和加工方法使其失去活性。

因此能准确、快速简便的测出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对有效防止食物中维生素C的丢失,保证从食物中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维生素C的简介维生素C是一种己糖醛基酸,具有抗坏血病的作用,又称抗坏血酸,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能够缓和多种疾病的氧化应激,是一种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缺乏的一种维生素(ascorbic acid),由于其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因此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而水果和蔬菜是人体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常态下不稳定,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易受温度、pH 值、酶、铜离子、铁离子、紫外线以及糖、盐等的影响。

因此,掌握维生素含量的变化成为判断果蔬耐储藏性和新鲜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2食品中维生素的测定方法2.1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检测维生素C含量的传统和经典的方法。

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检测依据国标GB/T6195─1986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在滴定过程中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二氯酚靛酚后,自身被氧化生成脱氢抗坏血酸,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2,6-二氯酚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此法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但如果样品中含有色素类物质,将给滴定终点的观察造成影响,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2.2分光光度法2.2.1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一种根据分子内部原子间的相对振动和分子转动等信息来确定物质分子结构和鉴别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检测维生素c的方法

检测维生素c的方法

检测维生素c的方法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维生素,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为了确保人体能够获得足够的维生素C,常常需要对食物、药品及生物样品中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检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维生素C检测方法。

1. 碘滴法碘滴法是一种经典的维生素C定量方法,原理是利用维生素C与碘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待测样品溶液加入滴定瓶中,加入1%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然后,用含有已知浓度的碘溶液滴定样品,直至混合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最后,根据滴加的碘溶液体积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

2. 还原亚铁法还原亚铁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维生素C检测方法,基于维生素C具有还原亚铁离子(Fe2+)的能力。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待测样品和硫酸溶液混合,使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Fe3+)。

然后,加入硝酸和硫酸亚铁,使维生素C还原亚铁离子。

最后,用含有已知浓度的铁离子溶液进行滴定,根据滴加的铁离子溶液体积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

3. 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法是一种高效分离和定量维生素C的方法,利用维生素C在电场作用下在毛细管中运移速率差异实现分离。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待测样品用溶剂溶解,并通过滤膜滤除大分子杂质。

然后,将样品注入毛细管,通电使维生素C在毛细管中运移,根据运移时间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

4.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准确度高的维生素C检测分析方法。

该方法利用分离柱将样品中的维生素C分离开,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器测量维生素C 的吸收峰。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待测样品与溶剂混合,并通过滤膜滤除杂质。

然后,将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经过分离柱分离出维生素C。

最后,使用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器进行测量,根据吸收峰的强度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

5. 发光法发光法是一种灵敏度高的维生素C检测方法,利用维生素C催化指示剂发生发光反应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待测样品与催化剂和指示剂混合,使其发生发光反应。

测定vc含量的方法

测定vc含量的方法

测定vc含量的方法维生素C(Vitamin C,简称VC)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对人体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因此,检测VC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方法来测定VC含量,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一、常用的VC含量测定方法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是一种高效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VC的含量。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将样品中的VC与特定的色谱柱相互作用,然后通过色谱柱分离出VC并定量分析。

HPLC方法需要的仪器设备较为复杂,但测定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利用VC在紫外光下的吸光性质来进行测定的方法。

通过测定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VC的含量。

这种方法简单、快捷,但对样品的纯度要求较高,且需要标准溶液进行校正。

3. 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将样品中的VC与某种试剂反应后,根据反应产物的颜色深浅来确定VC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试剂有二苯基胺、二氯苯胂等。

比色法简便易行,但对试剂的选择和操作技巧要求较高,且往往只适用于特定类型的样品。

4.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HPLC-MS/MS结合了HPLC和质谱技术的优势,可以快速、高灵敏度地测定VC的含量。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对VC进行定量分析,还可以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具有较高的分析能力。

然而,HPLC-MS/MS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成本也较高。

二、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 HPLC法:准确性高、灵敏度高,但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技巧,适用于对VC含量要求较高的样品。

2. 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常规的VC含量测定,但对样品的纯度要求较高。

3. 比色法:简便易行,适用于一般性的VC含量测定,但对试剂的选择和操作技巧有要求。

4. HPLC-MS/MS法:准确性高、灵敏度高,在VC含量分析和结构鉴定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适用于对VC含量和结构都有要求的样品。

维生素C测定方法综述

维生素C测定方法综述

维生素C测定方法综述维生素C测定方法综述摘要目前研究维生素C测定方法的报道较多。

本文介绍了滴定法、荧光法、光度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举例说明操作过程,并结合多方面综合对比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得出它们的适用范围,以确定最适合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更好地评价水果产品质量。

关键字维生素C 测定原理测定方法评价维生素C是可溶于水的无色结晶,是一种分子结构最简单的维生素。

维生素C有防治坏血病的功能,所以在医药上常把它叫做抗坏血酸。

维生素C在水溶液中易被氧化,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在弱酸条件中较稳定,维生素C开始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有生理作用)。

维生素C能保持巯基酶的活性和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起解毒作用等。

其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鲜的水果、蔬菜,特别是枣、辣椒、苦瓜、柿子叶、猕猴桃、柑橘等食品中含量尤为丰富。

准确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对饮食健康、医疗保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总结近年来的文献报道维生素C测定方法主要有滴定法、荧光法、光度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1.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1.1测定原理2,6一二氯靛酚法和碘量法是较常见的滴定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2,6一二氯靛酚,该染料在酸性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消失。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一二氯靛酚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2,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碘量法的原理:维生素C包括氧化型、还原型和二酮古乐糖酸三种,当用碘滴定维生素C时,所滴定的碘被维生素C还原为碘离子,随着滴定过程中维生素C全被氧化,所滴入的碘将以碘分子形式出现。

碘分子可以使含指示剂(淀粉)的溶液产生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1.2测定操作2,6一二氯靛酚法:取适量的样品可食部,加入100 mL 2%草酸溶液,制成匀浆。

取同一样品匀浆10g,加入1%草酸溶液20 mL,摇匀,用滤纸过滤,取5mL过滤液于锥形瓶中,用2,6一二氯靛酚钠盐溶液滴定(1 mL≈0.02 mgVitC),以淡红色存在30 s内不褪色为滴定终点。

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

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

参考文献
[1]吴春艳.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及比较[J].武汉理 工大学学报,2oo7,生素C的 含量[J1.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5(4):374, [3]张颖,等.不同产地枸杞子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J].中 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8):500—501. [4]袁叶飞,甄汉深,欧贤红.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枣中的 维生素C含量[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25(2):40-41. [5]马占玲,等.青椒中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J].渤 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2):111-113.
——差示旋光法
选定pH为 2.2和6.2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C
3.1
HYPERSIL—C8色谱柱
法 3.2 VenusilXBP —C18柱法 3.3 其他方法
HYPERSIL—C8色谱柱法
采用HYPERSIL—C 8色谱柱,用 0.1%低浓度的草酸作流动相,陈 昌云等采用0.05 mol/L磷酸二氢 钾缓冲液:甲醇=80:20 (v/v)作 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二 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 nm。
维生素C的结构式
O C HO HO C C O
维生素C:六碳的多 羟基内酯
H C HO C H
CH2OH
测定方法
滴定法测定 分光光度测 维生素C 定维生素C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维生素C
1 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
1.1 2,6一二氯靛酚法
1.2 微量滴定法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其能还原2,6-二氯酚
维生素C (氧化型)
2,6-二氯酚靛酚 (还原型)

2,6-二氯酚靛酚染料的钠盐在水溶液中显蓝色, 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消失。

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2 6 1 g ,  ̄  ̄ 别置 5 O a r l 量 瓶 中, 用5 %碳酸钠溶 液稀释 至刻度 , 以5 % 碳 酸钠溶 液为 空白 , 依法 测定 它们 的旋 光度 , 以旋 光度对 浓度 化学滴定 法 i 0 1 . 3 0 i 0 0 . 9 0 作线性 回归 。 2 紫 外 分光 光度 法 测定 的材 料 与方 ( 2 ) 样 品测定 。取 1 z 三 %维生素 C注射 ( l %) : ( 测得量样 品已知含量 ×l O 0 %) / 加入 法。 %碳 酸氢钠溶液 将样 品稀释 对照品 ( 1 ) 主要仪器 与试 剂 。U V - 了 5 4型紫外 液 适量 ,用 5 成浓度为 2 5 mg / ml ,按 上 述 方 法进 行 测 含量 ( %) = ( V样 × F 1 2× & 8 0 6×l O 0 %) / 分光光度 计( 上海第 三分析仪器厂 ) 。 定 , 每个 批 号样 品 测定 3次 , 代入 直线 回 ( V x 标示量 ) ( 2 ) 实验方法 。 紫外 一 可见光光度法是 V样 一 供 试 品 溶 液 消 耗 滴 定 液 计算 出含 量。另取 上述样 品 , 按中 通 过被 测 物质 在 紫外 光光 度计 的 特 定波 归方程 , 0 1 0年版 维生素 C注 射液含量 测 ( Q 0 5 o t o l / 1 )的体积 ; m l ; F I 2 一 碘 滴定 液的 长或 一定波 长范 围内的吸 光度 , 对该 物质 国药典 2 每 批样 品测 定三 次 。结 校正因子; V 一取样量 ; m l ; 8 . 8 0 6 _ _ _ 一 每l m l 进行定性 和定量分析 的方法。定量通常选 定 方法进 行测定 , 果表明 为减少溶 解氧对 维生素 C的氧化 , 碘滴 定液 ( O 。 5 m o l / 1 ) 相 当于 8 . 8 0 6 m g的 择物 质的 最大吸 收波长处测 出 吸光度 , 然 6 H8 06 。 维 生素 C 后 用对 照 品或 吸 收系 数算 出被 测 物质 的 本 法所采 用的水 为新沸过 的冷水 , 三、 结论 C在不 同 P H值 溶液 中 ,旋光 度有显 著差 含量。光度然后用对照品或吸收系数算出 异 。维生素 C为一 元酸 , 可与碳 酸氢钠 作 l 仪 器与试剂的 比较 。 含量的测定从试 被测物质 的含量 。 用 生产钠 盐 ,故以 S %碳 酸氢钠溶液 为溶 剂上 可以看出化 学滴定法 所使用 的试剂 , 3 化学滴定法测 定的材料与方法 。 剂 ,使 维生 素 C全 部转 化 成钠 盐 进行 测 只需 集中简单 的试剂 即可 测出 含量 , 从使 ( 1 ) 主要材 料与试 剂 。维 生素 C; 丙 酮 本 用仪器上看此方法使用 成本较低 。 ; 稀 醋 酸 ;淀 粉 指 示 液 ; 碘 滴 定 液 定 。两种 方法测 定结果物 显著性 差异 , 法 所用试 剂不便 于医院使 用 , 应用 范围相 2 . 方法 的比较 。从方 法上可 以看 出化 O . 0 5 mo l / 1 。 学滴 定的方法也 较简单 , 旋光 法需确 定与 ( 2 ) 实验方法 。精密 量取 维生素 C 适 对 较窄 。 2 紫 外 法测定 维生素 C注射液 含量的 浓度 的关系 , 才可算 出含量 。紫外分 光光 量( 约 相 当于 维生 素 C 0 2 g) , 加 新 沸 过的 紫外 法与碘量法比较结果表 度法所 用时 间比化学滴定 法长 , 而化 学滴 冷水 l O O ml 与稀醋 酸 l O ml 使溶 解 , 加 淀粉 结 果与结论 。 明 : 紫外 { 贝 』 定 法是维 生素 C 快 速测 定的方 定法 只需测 出所 消耗 的体 积 , 根 据公 式 即 指 示液 l m l ,立 即用碘 滴定 液 ( Q 。 5 m o l / L ) 操作 简 单 , 不 受其 他还 原性 物 质等 成 算 出含量 。 滴定 , 至 溶液显 蓝色并 持续 3 O秒 不退色 , 法 , 其原理是根据 维生素 C 具有对 从 以上三 种 方法 可 以看 出旋 光 法需 每 l m l 碘滴 定液 ( O 0 5 m o l / L ) 相 当 于 分 的干扰 。 用沸 过的冷水 ,维生素 C在不 同 P H值溶 紫外光产 生吸收 ,对碱 不稳定 的特 , 在 8 . 8 0 6 ml 的0 6 H8 O6 。 2 4 3 n m处 测 定样 品液 与碱 处 理样 品液 两 液中, 旋光度也有显著性差异。紫外分光 ( 3 ) 原理 。 维 生素 C 具有还 原性 , 能使 并通 过标 准 曲线 , 即可 光度 法 虽可 缩短 操作 时 间但 仪器 设备 要 碘液 充分氧 化 , 过量 的滴碘液 可以 由指示 者 吸 光度 值之 差 , 计 算出维 生素 C 的含量 , 紫外 分光 光度法 求 高 , 一般 医 院难 以推 广应 用 , 化 学滴 定 剂指 出终点 。 价 格相 比较之 测 定 维生 素 C 注 射液 的 含量 具有 操作 快 法所 用仪器试剂 比较常见 , 二、 结果与讨论 捷‘ 简便 ’ 准确 、 稳定性 好等优 点适 于制药 下也 比较低廉 , 操 作较其 它方法 简单 、 快 表样 品测定结果 ( 相当与标示量 ) 企 业及医院制剂 室的质量控制。 速 、 准 确 , 最 适用 于测 定 维生 素 C注 射液 l 旋 光法 测定维 生素 C注 射液 含量 的 3 化 学滴定法 测定注射 用维生素 C 含 含量的测定 。 结果与 讨论 。 量 的结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A- ( ) 0 8 4 7+ 2 46 l 3 C r = Q ≥ 9 9 测定 回收率 。 样 品已知含量 , 加入对 【 1 】 白先群 , 刘 汉甫 , 沈 雪, P  ̄ g 1 . 分析科 学学 ( 1 ) 回收率实验 。模拟 处方 : 精密称取 报 。 2 0 0 8 , 2 4 ( 5 ) : 6 1 8 照 品量应按 进样的 “ u l ”数换 算成相应 的 维生 素 C L 2 5 7 5 g, 置于 5 o ml 容 量瓶 中 , 加 u g ” 数; 对照品量按高 、 中、 低3 个量级加 [ 2 】 姜超( 上 海 市崇 明县 药品检 验所 ) 成空 新沸过 的冷水至刻度 , 配成 l 2 5 l 5 % 的维生 “ 入 , 同一量 级平 行操 作 2 份 , 共取 六个 实 药 学 1 9 9 1 , 5 ( 3 ) 3 8李艳 刘 霁辉 ( 本 溪钢 素 C溶 液 ,并 稀 释 成 以 下 浓 度 : 1 5 D 1 8 ; 亦应按 取用量换 算成相应 的“ u g ” 铁 集 团有 限 责任 公 司总 医院 1 1 7 0 0 0) 辽 1 7 . 5 2 1 ; 2 0 . 0 2 4 ; 2 5 0 . 3 0 mg / ml , 依法测 定其旋 验 数据 ( S D值 , 每一个测 量值均 宁药物 与临床 , 1 9 9 2 , 2 ( 2 ) 1 1 光度 , 代 入直线 回归方程 , 计 算 回归率 , 结 数 计算回收率和 E [ 3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药典委 员会 , 中华人 民 果 四 次 测 定 平均 回 收率 为 l O 0 S %, R s D 应在 线性范 围内。 测 定含量计 算公式如下 : 加 标回收率 共 和 国 药 典 2 0 1 0版 二 部 为0 . 4 0 7 o 。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抗坏血酸(维生素 C )的测定方法( 1)在测定维生素C 的国标方法中,荧光法为测定食物中维生素 C 含量的第一标准方法,2、4-二硝基苯肼法作为第二法。

一、荧光法 1.原理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 与邻苯二胺(OPDA 反应生 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 ( quinoxaline ),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 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 OPDA 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

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 0.022 g/ml 。

2.适用范围GB12392-90 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3.仪器 3.1.实验室常用设备。

3. 2.荧光分光光度计或具有 350nm 及430nm 波长的荧光计。

3. 3.打碎机。

4. 试剂本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不加说明均为分析纯试剂。

( 1)偏磷酸-乙酸液:称取 15g 偏磷酸,加入 40ml 冰乙酸及 250ml 水,搅拌,放置过夜使 之逐渐溶解,加水至 500ml 。

4C 冰箱可保存 7〜10天。

(2)0.15 mol/L 硫酸:取 10ml 硫酸,小心加入水中,再加水稀释至 1200ml 。

( 3)偏磷酸-乙酸-硫酸液:以 0.15mol/L 硫酸液为稀释液,其余同 4.1. 配制。

(4) 50% 乙酸钠溶液:称取 500g 乙酸钠(CH3COONS3H2O ,加水至1000ml 。

(5) 硼酸-乙酸钠溶液:称取 3g 硼酸,溶于100ml 乙酸钠溶液(4.4 )中。

临用前配制。

(6) 邻苯二胺溶液:称取 20mg 邻苯二胺,于临用前用水稀释至100ml 。

(7) 0 . 04%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称取 0.1g 百里酚蓝,加 0.02mol/L 氢氧化钠溶液,在玻 璃研钵中研磨至溶解,氢氧化钠的用量约为 10.75ml ,磨溶后用水稀释至 250ml 。

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

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
H
R CN N
RCNN
H
分光光度法
样品溶液与VC标准溶液按上述方法同样处 理
500nm处测吸光度 下图:721型分光光度计
钼蓝比色法
马占玲等用钼蓝比色法测定青椒中还原 型维生素C含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测定波长839 nm,维生素C含量在 0.004~0.024 mg/mL范围内呈 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7.2%。该方 法简单、快速、准确。
谢词
本文是在徐洁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独立完成 的。为此,我首先要感谢徐老师,她对我 的论文提出了实践性的建议,徐老师教学 严谨,踏踏实实,对我的影响极大。从她 身上我知道了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该 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为我以后踏上工作 岗位有很大的帮助,使我对工作有了更新 的态度,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加倍努 力以回报老师的辛勤。再次感谢徐老师的 言传身教。
维生素C含量测定 方法综述
摘要
目前研究维生素C测定方法的报 道较多,如滴定法、光度分析 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各种 方法各有特点。特别是高效液 相色谱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 一种方法。本文对近年来有关 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维生素C 滴定法 光度分析法 高效液相色普法等
概述
维生素C是可溶于水的无色结晶,是一种分子结构 最简单的维生素。维生素C有防治坏血病的功能, 所以在医药上常把它叫做抗坏血酸。维生素C能保 持巯基酶的活性和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起解毒 作用等。其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鲜的水果、 蔬菜,特别是枣、辣椒、苦瓜、柿子叶、猕猴桃、 柑橘等食品中含量尤为丰富。准确测定维生素C的 含量,对饮食健康、医疗保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近年来报道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滴定法、光 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10]陈昌云,李小华,刘莉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蜜柚 中维生素C的含量[J].化工时刊,2oo7,21(8):19— 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目前研究维生素C测定方法的报道较多,有关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如荧光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2,4-二硝基苯肼法、光度分析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色谱法等,各种方法对实际样品的测定均有满意的效果.为了解国内VC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方面的现状及发展态势.方法以"维生素C 或抗坏血酸和测定"为检索词对1994~2002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的理工A、B和医药卫生专辑进行篇名检索,对所得有关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文献数据分别以年代、作者区域、载刊等级、样品类型、测定方法等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核心期刊载刊文献占文献总量的45.06%,其中光度法占65.69%,电化法占18.63%,色谱法占12.75%;复杂被测样品文献占文献总量的45.06%,其中光度法占60.92%,色谱法占19.54%,电化法占10.34%.结论目前国内维生素C含量测定仍以光度法为主流,但近年来色谱法,特别是HPLC法上升趋势尤为明显.一.荧光法1.原理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quinoxaline),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OPDA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

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0.022 g/ml。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3. 注意事项3.1 大多数植物组织内含有一种能破坏抗坏血酸的氧化酶,因此,抗坏血酸的测定应采用新鲜样品并尽快用偏磷酸-醋酸提取液将样品制成匀浆以保存维生C。

3.2 某些果胶含量高的样品不易过滤,可采用抽滤的方法,也可先离心,再取上清液过滤。

3.3活性炭可将抗坏血酸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但它也有吸附抗坏血酸的作用,故活性炭用量应适当与准确,所以,应用天平称量。

我们的实验结果证明,用2g活性炭能使测定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完全氧化为脱氢型,其吸附影响不明显。

二、2,6-二氯靛酚滴定法(还原型VC)1、原理: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2,6-二氯靛酚,该染料在酸性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消失。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二氯靛酚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2,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本法用于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总抗坏血酸的量常用2,4-二硝基苯肼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

2、注意事项⑴所有试剂的配制最好都用重蒸馏水;⑵滴定时,可同时吸二个样品。

一个滴定,另一个作为观察颜色变化的参考;⑶样品进入实验室后,应浸泡在已知量的2%草酸液中,以防氧化,损失维生素C;⑷贮存过久的罐头食品,可能含有大量的低铁离子(Fe2+),要用8%的醋酸代替2%草酸。

这时如用草酸,低铁离子可以还原2,6-二氯靛酚,使测定数字增高,使用醋酸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⑸整个操作过程中要迅速,避免还原型抗坏血酸被氧化;⑹在处理各种样品时,如遇有泡沫产生,可加入数滴辛醇消除;⑺测定样液时,需做空白对照,样液滴定体积扣除空白体积。

3优点:它具有简便、快速、比较准确等优点,适用于许多不同类型样品的分析。

缺点是不能直接测定样品中的脱氢抗坏血酸及结合抗坏血酸的含量,易受其他还原物质的干扰。

如果样品中含有色素类物质,将给滴定终点的观察造成困难。

在酸性环境中,抗坏血酸(还原型)能将染料2,6—DCIP还原成无色的还原型2,6—DCIP,而抗坏血酸则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氧化型2,6—DCIP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但在酸性溶液中则呈粉红色。

因此,当用2,6—DICP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在抗坏血酸未被全部氧化前,滴下的2,6—DCIP 立即被还原成无色,一旦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微量过剩的2,6—DCIP 便立即使溶液显示淡粉红色或微红色,此时即为滴定终点,表示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刚刚全部被氧化。

依据滴定时2,6—DCIP 标准溶液的消耗量 (ml),可以计算出被测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氧化型2,6—DCIP与还原型抗坏血酸常在稀草酸或偏磷酸溶液中进行反应。

即先将样品溶于一定浓度的酸性溶液中或经抽提后,再用2,6—DCIP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食物和生物材料中常含有其他还原物质,其中有些还原物质可使2,6—DCIP还原脱色。

为了消除这些还原物质对定量测定的干扰,可用抗坏血酸氧化酶处理,破坏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后,再用2,6—DCIP 滴定样品中其他还原物质。

然后从滴定未经酶处理样品时2,6—DCIP标准溶液的总消耗量中,减去滴定非抗坏血酸还原物质2,6—DCIP 标准溶液的消耗量,即为滴定抗坏血酸实际所消耗的2,6—DCIP标准溶液的体积,由此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另外,还可利用抗坏血酸和其他还原物质与2,6—DCIP反应速度的差别,并通过控制样品溶液在pH1 — 3 范围内,进行快速滴定,可以消除或减少其他还原物质的作用,一般在这样的条件下,干扰物质与2,6—DCIP的反应是很慢的或受到抑制。

生物体液(如血液、尿等)中的抗坏血酸的测定比较困难,因为这些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很低,并且存在许多还原物质的干扰,同时还必须预先进行脱蛋白处理。

在生物体液中含有巯其、亚硫酸盐及硫代硫酸盐等物质,它们都能与DCIP反应,但反应速度比抗坏血酸慢得多。

样品中巯基物质对定量测定的干扰,通常可以藉加入对—氯汞苯甲酸(简称PCMB)而得到消除。

三、2,4-二硝基苯肼法1.原理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脱氢型和二酮古乐糖酸。

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再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脎,脎的含量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进行比色测定。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这是脎比色法,单独评价是因为目前它作为Vc测定的国标法之一,是一种全量测定法,它跟以前的苯肼法原理相近。

首先将样品中的还原型V氧化为脱氢型V,然后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的脎,将脎溶于硫酸后进行比色。

最近国标中该法强调空白,每个样品及标准系列均需作对应空白,这样消除色泽、背景不一的误差。

在实际杨梅汁Vc测定中,操作时间长,操作要求较严格,试剂较多,就一般实验室而言是目前可以采用的方法。

四碘量法1、维生素C的原理维生素C包括氧化型、还原型和二酮古乐糖酸三种。

当用碘滴定维生素C时,所滴定的碘被维生素C还原为碘离子。

随着滴定过程中维生素C全被氧化,所滴入的碘将以碘分子形式出现。

碘分子可以使含指示剂(淀粉)的溶液产生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2、注意事项(1)看到红棕色出现时要放慢滴定的速度。

(2)以显蓝色在30s内不褪色为滴定终点。

五L-抗坏血酸(维生素C)测定试剂盒(酶学方法)1.应用于食品,饮料及生物制品检测2.比色方法此方法用于检测水果和蔬菜(如马铃薯),水果和蔬菜产品(如西红柿酱、泡菜、果酱、果汁),婴儿食品,啤酒,饮料,流食,粉状和烘烤剂,肉产品,奶制品,葡萄酒,还有动物饲料,医药品(如维生素配制、阵痛药、退烧药)和生物样品中的L-抗坏血酸(维生素C),3.分析物L-抗坏血酸不定量的分布于动物和植物中。

人类不能自身生产L-抗坏血酸,因此必须由外源(vitamin C)提供。

一般情况下来源于水果和蔬菜中,出于技术原因,L-抗坏血酸曾被用于食品工业中的抗氧化剂。

它是一种相对敏感的物质,L-抗坏血酸的检测非常适用于从原始水果和蔬菜中加工食品的质量评定。

L-抗坏血酸用于医药品生产中的组成部分,如维生素产品和阵痛药,另外,它还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中。

4.原理L-抗坏血酸 (x-H2) + MTT+ PMS—> dehydroascorbate (x) + MTT-formazan + H+XL-抗坏血酸 + ½ O2 AAO——> dehydroascorbate + H2OX5.特异性在给定的条件下,此方法特别针对于L-抗坏血酸。

合成的D-阿拉伯抗坏血酸/阿拉伯糖型抗坏血酸能作为抗氧化剂,也能反应,但反应速度较慢。

6.灵敏度测定灵敏度为0.005个吸光度单位,样品体积为1.600ml,此相当于0.1mg/l样品溶液中的L-抗坏血酸浓度。

0.015个吸光度单位的差异能造成0.3 mg/l检测限,样品最大体积为1.600 ml.。

7.线性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5 ugL-抗坏血酸(0.3mgL-抗坏血酸/l样品溶液体积为1.600ml)到20 ugL-抗坏血酸(0.2gL-抗坏血酸/l样品溶液体积为0.100ml)8.精密度在用一个样品做重复实验时,可能会产生0.005-0.010个吸光度单位的差异。

标准的相对偏差(变异系数)大约为1-3%。

当分析检测数据时,要考虑到L-抗坏血酸的水溶液稳定性较差,尤其是重金属离子或氧存在时。

9.干扰及错误来源粮食的成分不经常干扰实验。

高浓度的酒精和D-山梨酸醇能降低反应速度,大量的亚硫酸盐必须通过添加甲醛来去除。

醋酸抑制酶AAO。

金属和亚硫酸盐离子可以导致L-抗坏血酸的自发分解。

10.试剂盒包括内容1.磷酸盐/柠檬酸缓冲液———— pH值大约3.5;MTT2.AAO(坑坏血酸-氧化酶)——每板约17 U AAO3. PMS 溶液六.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基于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维生素C可以定量地将磷钼酸锭还原成磷钼蓝,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维生素C的分光光度法。

该方法很方便、快速地测定生物、药物等试样中的维生素C,准确度和重复性均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果品、蔬菜及其加工制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不含二价铁、二价锡、一价铜、二氧化硫、亚硫酸盐或硫代硫酸盐),不适用于深色样品。

2 测定原理染料2,6-二氯靛酚的颜色反应表现两种特性,一是取决于其氧化还原状态,氧化态为深蓝色,还原态变为无色;二是受其介质的酸度影响,在碱性溶液中呈深蓝色,在酸性介质中呈浅红色。

用蓝色的碱性染料标准溶液,对含维生素 C的酸性浸出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染料被还原为无色,当到达滴定终点时,多余的染料在酸性介质中则表现为浅红色,由染料用量计算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七.二甲苯-二氯靛酚比色法1 适用范围测定深色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

2 测定原理用定量的 2,6-二氯靛酚染料与试样中的维生素 C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多余的染料在酸性环境中呈红色,用二甲苯萃取后比色,在一定范围内,吸光度与染料浓度呈线性相关,收剩余染料浓度用差减法计算维生素 C含量。

八.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法(NIRDRSA)自1965年首次应用于复杂农业样品分析后,因其具有样品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等优点,逐渐受到分析界的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