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大树的故事》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五课《大树的故事》 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五课《大树的故事》 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五课《大树的故事》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树的生长过程、大树与人类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大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线条、色彩等美术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大树的生长过程、大树与人类的关系。

2. 大树的表现方法,如线条、色彩等。

3. 大树故事的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大树的表现方法,如线条、色彩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表现大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树图片、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大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大树的生长过程、大树与人类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大树的重要性。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色彩表现大树,讲解绘画技巧。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一幅大树的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树与人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大树的故事》2. 内容:大树的生长过程、大树与人类的关系、大树的表现方法、大树故事的创作。

七、作业设计1. 画一幅大树的作品,要求用线条、色彩表现大树的特点。

2. 写一篇关于大树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通过观察、表现大树,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能。

2. 学生在创作大树故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提高了创造力。

3.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 今后教学中,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本节课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严谨的用词,流畅的段落衔接,全面培养了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了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5大树的故事》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15大树的故事》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15大树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树的基本特征,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大树。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树的基本特征2. 大树的绘画技巧3. 大树的故事创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树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

2. 教学难点:大树的故事创编和团队协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树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

2. 演示法:示范大树的绘画过程。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大树的故事创编和绘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大树的基本特征,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大树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示范绘画过程。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大树的故事创编和绘画。

4. 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大树的故事。

5. 总结评价: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作业布置1. 画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并用文字描述它的特点。

2. 与家人或朋友分享你创编的大树故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大树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大胆创新。

同时,教师要及时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实物观察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大树,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亲身体验大树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总之,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美术的世界里茁壮成长。

重点关注的细节:大树的故事创编大树的故事创编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环节。

二年级上册美术《大树的故事》教案

二年级上册美术《大树的故事》教案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

由于孩子们从小就喜欢在大树底下玩耍、乘凉,因此,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

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情景进行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

使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渗透环保理念。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权、树叶等)。

2.通过回忆、观察大树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作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故事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二)教学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过渡语:乌鸦在大树上坐了个窝,大树底下有个洞,洞里住着狐狸,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狐狸和乌鸦共同的家是什么?大树是许多小动物的家,也是孩子们的摇篮,今天我们就学习《大树的故事》(二)讲授新课1.认认大树过渡语:说说你认识的大树?2.了解大树的结构3.了解大树的作用过渡语:你知道大树对我们人类有什么重要作用?结果子、制造氧气,净化空气、阻挡风沙,绿化环境4.大树是小动物的家过渡语:大树是人类的好朋友,你知道大树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啄木鸟是大树的医生。

说说大树是哪个小动物的家?猫头鹰、小鸟、松鼠、猴子、黑熊、昆虫。

说说小动物在大树上干什么呢?大树上发生什么故事了?为什么大树是动物们的乐园?想一想:小动物们会在在树上、树洞里、树下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5.大树是孩子们的摇篮过渡语:为什么大树是孩子的摇篮?大树和我们有着这么密切的关系,是美好环境的保障,但是还是有一些人不断的砍伐树木、破坏大自然、做为一名小学生,你们打算怎么做呢?看!有这么多可爱的孩子已经加入到保护环境的大军中了!过渡语:孩子们在树下干什么?6.启发联想和大树有关的寓言故事过渡语:说说你知道的大树的故事?7.欣赏过渡语: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大树显得高大?用对比法:在菩提树下,长颈鹿都显得矮小了,更突出菩提树的高大。

15大树的故事(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15大树的故事(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15大树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树的生长过程、组成部分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观察、绘画大树,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大树的生长过程、组成部分和作用。

2. 大树的绘画方法和技巧。

3. 大树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树的生长过程、组成部分和作用,大树的绘画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创作,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实物或故事引入大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大树:讲解大树的生长过程、组成部分和作用,让学生对大树有更深入的了解。

3. 观察大树: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大树,让他们注意大树的形态、颜色和纹理等。

4. 绘画大树:教授学生绘画大树的方法和技巧,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大树。

5. 评价作品: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大树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作业布置1. 画一棵自己喜欢的大树,要求形态生动、色彩丰富。

2. 收集与大树相关的诗歌、故事或谚语,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在评价作品时,要注重学生的创意和个性,避免过分强调技能。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大树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七、教学资源1. 图片、实物或故事素材。

2. 绘画工具和材料。

3. 相关书籍、诗歌、故事或谚语。

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对象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学生十、教学效果评价1. 学生能了解大树的生长过程、组成部分和作用。

2. 学生能掌握大树的绘画方法和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小学美术人美二年级上册1大树的故事大树的故事 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二年级上册1大树的故事大树的故事 教案

大树的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洞,树冠,树枝,树叶等并以此通过想象创作一幅有关大树的画。

2.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大树的结构、外形、色彩等进行了解,创作树与动物朋友,人类朋友的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设计新颖、美观;样式独特、创新;故事有趣、生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学习用具:马克笔、美术本等。

课型:造型·表现教学过程:课前稳定情绪,检查学习用具,准备上课。

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老师准备了一个谜语和大家分享。

师:大家猜出来了没有。

生:大树师:没错就是我们的大树,大树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大树,小树,老树,每棵树呀,都有自己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大树的故事》(课件展示课题)二、赏析探究:师: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树呢?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树的图片,我们一起欣赏。

(并带着问题)这些树的外形特点和生长姿态有什么不同呢!生:这些树形态各异,色彩多样,(色彩和形态都有变化)师:给大家提问一个问题: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生:树根、树干、树枝、树冠、树叶,树洞等。

师::非常好。

(课件展示大树的结构)认识结构、了解特点(松树、柳树、椰子树)师:如何去表现各种不同的大树呢?生:抓住外形特点。

继续欣赏图片,(问题)大树的颜色有什么不同呢!生:每个季节颜色不一样。

(绿色、黄色、白色)师:想想树上是谁的家?生:鸟儿、熊大……师:那请同学们看看老师这棵树上是谁的家?生:有苹果、毛毛虫、啄木鸟师:想想树下谁的家?生:人类、小草、花朵…欣赏画家作品(菩提树)和现实菩提树做比较。

师:这里又几幅小朋友画的大树的故事,我们一起看一看!(颜色鲜艳、构图饱满、有故事性)三、创作表现:师:看了小朋友的作品,你想不想也制作一幅大树故事的作品呢!你身边的大树住在哪里?它身边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你大胆想象,画出这个故事吧!学生作画,师巡视指导。

美术教案-大树的故事

美术教案-大树的故事

美术教案-大树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2. 了解大树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大树的形态和特点;
2.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大树的美丽和生命力。

三、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大树的美丽和生命力。

四、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实物:大树的照片、大树的实物;
2. 绘画工具和材料:彩色铅笔、绘图纸、橡皮擦、颜料、画笔等;
3. 学生的作品展板。

五、教学过程
1. 课堂导入
教师展示大树的照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大树的形态和特点,激发学生的绘画欲望和创造力。

2. 绘画实践
教师向学生传授绘画技巧,引导学生用彩色铅笔或颜料进行大树的绘画实践。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观察,选择不同颜色的铅笔或颜料来描绘大树的特点和美丽。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图片或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绘画创作。

3. 作品展示
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可以在教室中设置一个作品展板,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体验和思考。

4. 小结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思考和总结。

六、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到自然环境中进行实地观察和绘画创作,深化对大树的了解和感受;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大树绘画比赛,增强学生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意识;
3.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绘画素材和练习机会,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最新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大树的故事》标准教案.doc

最新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大树的故事》标准教案.doc

大树的故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结构,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儿童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气氛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难点:画面构图和组织。

【教学资源准备】课件、彩色纸板、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1.故事导入,课件播放,教师朗诵。

(课件1---2)2.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从前有棵大树,她好爱一个小男孩,每天男孩都会跑来,收集她的叶子。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树是人类的朋友,她无私的向我们人类奉献她的一切!一年四季树给我们带来的感觉都是不同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大树的故事。

(课件3---4)二.内容研讨(一)探究室各种姿态的树。

看一看,找一找。

1.这些大树的生长姿态有什么不同?(课件5---13)A、比较松树和双叶芦荟的树枝生长方向有什么不同?B、比较枣椰与胡杨的色彩有什么不同?C、比较椰树和枫树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小结: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无论是从他的大小、高矮、粗细。

还是生长姿势,叶子形状,树干花纹等,我们都仔细的比较了一番,发现他们都是不一样的。

D、你还知道其他的大树吗?3.想一想大树可以分几部分?(二)交流屋1.展开想象参考下面图片编一个大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课件14---18)2.探索发现(课件19---20)A、对比下面两幅画,分别画的是大树的什么部分?B、你想画大树的哪个部分?(课件21)C、这两棵大树哪棵姿态美?(课件22---23)D、比较这两幅画的构图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个,为什么?(课件24---27)E、画出大树的故事,看谁的最有趣!!!(件29)(三)电视厅1.欣赏学生作业课件30---382.欣赏名家作品。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5课大树的故事-人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5课大树的故事-人美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大树的故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公园或小区里是否见过特别的大树?”(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大树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大树故事创作的技巧,同时强调观察和想象力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绘画技巧掌握得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中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和练习。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创作大树的故事画作。我发现他们在讨论过程中,能够互相启发,碰撞出很多有趣的想法。但在实验操作阶段,部分学生对于如何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大树仍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绘画技巧。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大树故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认为这个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但在引导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表达不够自信,需要我在课堂上给予他们更多鼓励和支持。
最后,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树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技巧,以及如何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大树的故事。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大树故事创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大自然,创作出更多有趣的作品。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五课《大树的故事》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五课《大树的故事》人美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树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元素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大树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学习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元素进行绘画创作。

3. 欣赏大树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大树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元素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大树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PPT、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PPT展示大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树的外观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5分钟)讲解大树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到树木老化,使学生了解大树的一生。

讲解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大树的生长过程和特点,示例演示绘画方法。

3.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选取一棵大树,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4. 作品欣赏与评价(5分钟)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拓展学习: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树木,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绘制一幅树木生长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大树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树木老化2. 绘画方法:线条、色彩表现大树的生长过程和特点七、作业设计课后观察身边的树木,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绘制一幅树木生长画。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细节:教学过程的课堂练习环节。

补充说明:课堂练习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发挥创造力,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在《大树的故事》这一课的课堂练习环节,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活动:1.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棵大树进行绘画创作。

大树的故事(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大树的故事(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大树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树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培养爱护植物的意识。

2.学习绘画大树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3.提高学生绘画的技能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讲解大树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植物的重视和爱护之情。

2.给学生讲解绘画大树的技法,如轮廓线、纹理线等。

3.给学生提供大树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创作一幅大树的画作。

三、教学步骤1.教师介绍大树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如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环保等方面的作用。

2.教师用画板或幻灯片展示大树的各个部分的纹理和线条,让学生了解大树的构成和表现形式。

3.教师提供一些大树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大树的造型和色彩,从而开始自己的创作。

4.学生开始在草稿纸上画大树的基本轮廓,注意线条要流畅,不要过于繁琐。

5.学生在大树的轮廓线上加上各个部分的纹理和线条。

6.学生用颜色填充大树,让大树成为一幅完整的画作。

四、教学效果评估1.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大树画法的掌握程度。

2.观察学生的画作,检查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3.给予学生积极评价和建议,鼓励学生持续学习和创作。

五、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到外面的公园或森林,观察植物和大树,让学生更加认识和爱护自然环境。

2.引导学生用更多的颜色和构图方式创作属于自己的大树画作,探究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效果。

3.给学生介绍更多的艺术家和画作,让学生了解大树在不同文化背景和艺术领域中的表现形式和含义。

结语本次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绘画大树这一形象来了解大树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并提高学生的美术绘画技能和艺术素养。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更加了解自然和艺术,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人美版二年级上《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人美版二年级上《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

《大树的故事》教案教学目的:1、认知目标: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等)。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地关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2、画面构思和组织。

教学准备:铅笔、橡皮、彩色笔、油画棒等用具。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很多故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生答想)好,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最认真!1.教师讲故事:可爱的兔子种了一棵苹果树,苹果树长出了好多好多的青苹果,狐狸看见了,就欺侮兔子说:“这树是我的,上面的果子只能我吃!”兔子被蛮横而狡猾的狐狸气哭了,正巧好朋友松鼠来了,兔子就向松鼠诉苦,松鼠很快说:“我有办法。

”夜里,狐狸睡着了,松鼠在苹果上洒了辣椒水。

再涂上红颜色。

早上,狐狸醒来见苹果红了,高兴得跳起舞来:“好,吃苹果啦!”它摘了一个苹果啊鸣,啊鸣”吃起来。

呸,呸!又酸又辣的苹果,真不好吃!”狐狸被辣跑了,以后,,狐狸再也不要这苹果树啦(1)、师向:小朋友们,这个故事与一棵什么树有关呀?(哦!是在一棵苹果树下发生的故事)老师还把这个故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孩子们,你们想看吗?(2)出示该范画2.同学们,除了苹果树有故事外,其它的树也会有故事发生的,今天我们就用绘画来表现自己知道或者想象的大树的故事。

板书课题(二)、过程1、现在我们看看其他的树长什么样?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2、师:出示大树图片3、师:看了这些大树,你知道大树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吗4、师出示支架我知道大树分为、、、、、这几部分构成的。

生根据支架回答我知道大树分为树冠、树枝、树洞、树根、树干、树叶这几部分构成的。

5、小练习:师:用2分钟的时间在图画本上勾勒出大树的这几个部分,和老师比比看,看谁画的最快最好。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大树的故事》教案(5篇)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大树的故事》教案(5篇)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大树的故事》教案(5篇)第一篇: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大树的故事》教案《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诸多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教学难点:对有故事情节画面的构思和组织。

课前准备:课件、课题、吸铁。

教学流程:一、师生互相问好。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课件展示谜语(学生读谜语)春天披绿装,夏至好乘凉,秋天黄衣裳,冬季挂雪霜。

(谜底:大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的大树,不信,你们来瞧。

(课件展示各种大树)。

师:提问:这些大树长的有啥不一样?(引导学生说出:外形生长姿态色彩的不同)师:我们今天学的新课就是《大树的故事》出示课题《大树的故事》三、讲授新课:欣赏视频《大树的故事》1、师问: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大树,谁知道大树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课件出示大树的结构图,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等)提问:有谁会在大树下,大树上,树洞里玩耍、学习、辛苦工作呢?我们一起来动画片,看里边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播放动画片。

感悟树与人、动物之间的关系。

)2、在大树下,大树上,树洞里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同桌讨论,然后请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3、课件欣赏《树宝宝画册》里面记录了许多大树的故事,同桌讨论,在你喜欢的作品里发生了什么故事?(出示画册;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

)4、课件出示:在做了标记的两幅画里,分别画的是大树的那部分?(让学生明白我们可以表现整个大树,还可以表现大树的某一部分)5、欣赏范画:(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个作品,为什么。

)6、讨论思考:你准备为大树的哪部分编故事?(同桌互相讲一讲有关大树的故事。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4篇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4篇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4篇《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大树的故事》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愿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回忆,了解树的种类和基本结构。

培养学生的对树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2美育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思和组织。

教学准备:师:课件、多种大树图片及想象作品。

生:课前了解树的种类,树的基本结构。

水彩笔、油画棒。

教法学法针对孩子低龄段心理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讲故事、交流、合作探究和音乐背景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大树的了解和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造型能力,并注重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孩子热爱生活,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我的教学流程设计分为七大环节。

(一)导入环节我是利用《树叶飘飘树枝摇摇》FLASH动画导入课题的,我具体是这样做的。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那现在我们就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好吗?”(课件播放)提问:谁能告诉老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是呀,这是发生在一棵大树的故事,接着教师顺势出示课题:大树的故事此环节设计意图:用动画片导入可以抓住孩子的喜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的导入本课学习内容。

(二)讨论交流,启发思维环节(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回答:大杨树槐树松树银杏树….)老师相应的用PPT展示各种各样大树的真实照片和绘画作品。

提问1:“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大树的图片,你知道大树是由哪几部份组成的吗”?(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等)(出示课件:大树的结构)提问2:“那你们喜欢大树吗?喜欢大树那些地方?一起说说,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此时,小朋友们迫不及待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喜欢树叶、树根、树枝)提问3:你还见过那些奇形怪状的树(邻近两位同学互相讲一讲)提问4:四季中树的变化(出示课件)(三)欣赏作品小组探究老师相应的用PPT展示画家的作品和小朋友的画。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三篇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三篇

【导语】美术:泛指创作占有⼀定平⾯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就叫作美术。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树的故事》 教学⽬标:1、了解⼤树的基本结构及其颜⾊、种类等特点。

学习表现⼤与⼩的关系,⽤绘画表现有关⼤树的故事。

2、在回忆、观察、体验中,感悟⼤树的结构及美感,想象出⼤树的相关故事。

3、利⽤传统⽂化培养学⽣合作学习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与⼩的关系表现⼤树与⼈、⼤树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教学难点:画⾯构思和组织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检查学⽣的学习⽤品,做好学习准备。

⼆、导⼊新课: 学⽣说说⾃⼰搜集的有关⼤树的成语,教师补充⼀⾸关于树的古诗“碧⽟妆成⼀树⾼,万条垂下绿丝绦”。

(《咏柳》)板出课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搜集相关传统⽂化的能⼒,对传统⽂化产⽣学习兴趣。

三、讲授新课: (⼀)、你们在⽣活中见过哪些⼤树?它对我们有什么作⽤? (⼆)、⼤树由哪⼏部分组成?不同季节的⼤树颜⾊有什么不同? (三)、欣赏美国画家杰斯·艾伦画的《菩提树》:1、观察画家笔下的菩提树跟真实的菩提树有什么不同?2、⼩组讨论:你想想要是把树画⼤,⽤什么⽅法好呢? (四)、出⽰、齐读《论语》中的“三⼈⾏,必有我师焉。

” (五)、欣赏学⽣作品,说说树上树下、树洞内外都会发⽣什么故事?你想怎么表现? (六)、作业要求:从不同⾓度表现⼤树的故事,体现⼤与⼩的关系,要求构思新颖,构图饱满。

设计意图:了解树的种类和作⽤,明确树的基本结构,感悟⾃然的美。

学习欣赏、评析作品,培养学⽣的观察及评述能⼒,了解画⾯中⼤与⼩的关系。

利⽤传统⽂化培养学⽣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课堂练习: (⼀)、学⽣构思、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渗透宋代戴复古的“须教⾃我胸中出,切忌随⼈脚后⾏”。

设计意图:培养学⽣的造型表现能⼒,利⽤传统⽂化⿎励学⽣创新。

五、课堂总结: (⼀)、展⽰优秀学⽣作品。

(⼆)、引⽤《*规》中的“唯德学,唯才艺,不如⼈,当⾃砺”。

大树的故事(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

大树的故事(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

大树的故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大树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大树的生长过程,加深对自然的认识。

2.培养学生观察和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和美术造型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教学重点1.大树的生长过程。

2.学生个性化创作与展示。

四、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画画表现大树的生长过程。

2.如何引导学生自由发挥,个性化创作。

五、教学准备1.教案。

2.铅笔、橡皮、彩笔、画纸等绘画工具材料。

3.课件、大树图片等教辅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本节课的导入环节,可以将大树生长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了解大树的生长过程。

2. 讲解生长过程讲解大树的生长过程,包括从种子发芽,长成幼树,再到长成大树等环节。

讲解过程中可以配合课件和图片进行说明。

3. 画出幼树让学生在画纸上画出一颗幼树,要求细致、逼真,并加上适当的阴影和光影,让画面更有立体感。

4. 画出成长中的大树在幼树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画出大树的成长过程,要求画出大树的主干和树枝,并加上适当的树叶和树花等细节,让画面更加生动。

5. 个性化创作在画出大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大树。

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创造,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元素和色彩,让画面更加充满个性。

6. 展示与交流在最后环节,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分享,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点评,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大自然,让学生通过画画了解大树的成长过程,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和热爱之情。

同时,本节课还注重学生个性化创作和展示,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和美术造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于创作有些迷茫,下次需要更加细致地引导学生自由发挥。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学习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表现大树。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大树的结构:介绍大树的主要部分,如树干、树枝、树叶等。

2. 绘画材料与技法:介绍不同绘画材料(如水彩、蜡笔等)和技法(如涂色、勾勒等)。

3.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法创作个性化的“大树的故事”。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大树的结构认识,绘画技法的掌握。

难点:创意的发挥和个性化表达。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树图片、绘画示范视频、PPT。

学具:画纸、水彩、蜡笔、铅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大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对大树的认识。

2. 新授:介绍大树的结构和绘画材料技法。

3. 实践:学生动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大树的故事包括大树的结构、绘画材料与技法、创意表达等要点。

配图:大树结构图和绘画技法示例。

作业设计个体作业:绘制一幅“大树的故事”作品。

小组作业:小组合作创作一幅大树主题的壁画。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大树结构和绘画技法的掌握程度。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增强互动性和实践性。

此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丰富的内容和严谨的用词,确保段落之间的流畅衔接,全面覆盖“大树的故事”这一主题在美术教学中的各个方面。

教学过程详细设计1. 导入环节:活动: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大树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目的:引起学生对大树的关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时间:约5分钟。

2. 新授环节:内容:详细介绍大树的结构,如树干、树枝、树叶等。

方法:结合PPT和实物演示,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

时间:约15分钟。

3. 实践环节:活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绘画材料进行创作。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 第15课 大树的故事 教案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 第15课 大树的故事 教案

《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大树的故事》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

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用绘画的手法引导学生表现大树上、树洞里小动物的生活,大树下小朋友做游戏、老爷爷下棋、树根下面小蚂蚁辛勤劳动等情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再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诸多特点进行充分地想象和表现。

教学难点:对有故事情节画面的构思和组织。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

无论在古老的森林、幽静的公园,还是在我们的身边,枝繁叶茂的大树带给小动物和我们无尽的快乐。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大树,一起讲讲大树的故事。

板书课题:大树的故事三、走近大树:1、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大树。

小朋友们,你们仔细观察过它们的样子吗?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看幻灯片,观察柳树、松树、榆树、杨树等树)2、通过欣赏刚才的这些树,我们知道:它们的长相不同,名字也不一样。

但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每棵树都有相同的部分组成。

(学生看幻灯片,了解树根、树干、树枝、树叶)3、在不同的季节里,大树的颜色是不一样的。

看下面的图片,谁能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个季节是树?(学生看幻灯片,观察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的树有什么不同)四、解读名画1、大树的颜色可真丰富,大自然多奇妙啊!很多画家都非常喜欢表现大树。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国画家杰斯•艾伦的名画《菩提树》。

(1)菩提树有哪些好朋友?(2)这幅作品的色彩给你什么感觉?(3)仔细观察大画家画的树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树一样吗?那怎么成名画了呢?让老师来告诉你们:画树时要认真观察,表现出树的特征,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树就完美了。

五、引导想象1、同学们,你们打算怎样画树呢?2、大家已经把树的样子想象得很美了。

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大树的故事》教案

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大树的故事》教案

课题:《大树的故事》教材内容:大树的故事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

经过回想、察看,认识大树的基本构造,并在作业中体现出来,同时经过再创作,用绘画的手法指引学生表现大树上、大树洞里小动物的生活,大树下小朋友做游戏、老爷爷下棋,树根下边小蚂蚁勤劳的劳动等情形,进而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课目的:知识目标——经过回想、察看,认识大树的基本构造;能力目标——经过本课的学习,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小孩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感情目标——经过学生的活动,指引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感情。

教课要点:环绕大树的诸多特色进行充足的想象和表现。

教课难点:对有故事情节画面的构想和组织。

教课流程:一、师生相互问好。

二、导入设计播放动画片导入,语言:小朋友们,你们必定很喜爱动画片吧,那我们就来赏识一段动画。

播放《小鸟和大树》同学们,你们喜爱猜谜语吗?春季披绿装,夏至交纳凉,秋季黄衣裳,冬天挂雪霜。

(谜底:大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形态万千,千姿百态的大树,不信,你们来瞧。

(课件展现各样大树)。

师:发问:这些大树长的有啥不同样?(指引学生说出:外形生长姿态色彩的不同)师:我们今日学的新课就是《大树的故事》出示课题《大树的故事》三、讲解新课:1、师:孩子们知道有哪些树呢?给大家说一说它的名字。

教师增补,指引学生赏识各样树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喜爱大树么?引出大树的构造。

大树由哪几部分构成?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树冠等。

(经过大屏幕,介绍树的构造。

)孩子们喜爱它吗? 自然,除了我们人类,小动物们也很喜爱大树哦!孩子们猜猜,有谁会到大树这里来活动?与大树交朋友呢?它可能在大树的什么地点活动?树枝上会有谁来?树干上谁会来?树洞呢?树根呢?小结:大树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朋友。

2、在大树下,大树上,树洞里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同桌议论,而后请同学发布自己的建议)3、课件出示:在展现的两幅画里,分别画的是大树的那部分?(让学生理解我们能够表现整个大树,还能够表现大树的某一部分)让学生谈谈你喜爱哪一个作品,为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大树的故事》
教材内容:大树的故事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

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并在作业中呈现出来,同时通过再创作,用绘画的手法引导学生表现大树上、大树洞里小动物的生活,大树下小朋友做游戏、老爷爷下棋,树根下面小蚂蚁辛勤的劳动等情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心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诸多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教学难点:对有故事情节画面的构思和组织。

教学流程:
一、师生互相问好。

二、导入设计
播放动画片导入,语言:小朋友们,你们一定很喜欢动画片吧,那我们就来欣赏一段动画。

播放《小鸟和大树》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春天披绿装,夏至好乘凉,秋天黄衣裳,冬季挂雪霜。

(谜底:大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的大树,不信,你们来瞧。

(课件展示各种大树)。

师:提问:这些大树长的有啥不一样?(引导学生说出:外形生长姿态色彩的例外)
师:我们今天学的新课就是《大树的故事》
出示课题《大树的故事》
三、讲授新课:
1、师:孩子们知道有哪些树呢?给大家说一说它的名字。

教师补充,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树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树么?引出大树的结构。

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
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树冠等。

(通过大屏幕,介绍树的结构。


孩子们喜欢它吗?当然,除了我们人类,小动物们也很喜欢大树哦!孩子们猜猜,有谁会到大树这里来活动?与大树交朋友呢?它可能在大树的什么位置活动?树枝上会有谁来?树干上谁会来?树洞呢?树根呢?
小结:大树例外的位置有例外的朋友。

2、在大树下,大树上,树洞里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同桌讨论,然后请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3、课件出示:在展示的两幅画里,分别画的是大树的那部分?(让学生明白我们可以表现整个大树,还可以表现大树的某一部分)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个作品,为什么。

4、讨论思考:你准备为大树的哪部分编故事?(同桌互相讲一讲有关大树的故事。

引导学生绘画前先构思,培养其想象能力。

)
5、展示作品,猜一猜这幅画画的是什么故事?
6、教师范画(先只画大树),边画边向学生描述:小朋友。

问:你还想请谁来大树下玩耍呢?(学生发表各自的意见),教师依次再添画小动物、小花小草。

师问:同学们,老师添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你想画什么?(同桌讨论引导说说自己的想法)
7、布置作业:围绕大树周围会发生什么故事画一幅你想表现的绘画作品。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提醒学生展开丰盛的想象力)
五、讲评
展评并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培养表达能力,锻炼交际能力,体验胜利的喜悦。


六、画家作品欣赏
七、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学生发表对大树新的认识,认识到大树对人类和小动物都有帮助,激发学生心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