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散楼梯要求
设计疏散楼梯的要求

设计疏散楼梯的要求
设计疏散楼梯应满足以下要求:
1. 规模适宜:根据楼层高度和使用人数确定楼梯宽度、数量和位置,确保能够容纳所有逃生人员,并允许快速疏散。
2. 通道宽度:楼梯通道应足够宽,以保证人员的快速流动和安全疏散。
建议通道宽度不少于1.2米,或根据当地建筑规范进行确定。
3. 步数和踏步高度:楼梯的步数应在合理范围内,不宜太多或太少。
每个踏步的高度也应相对平均,避免出现大的高差,以确保人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4. 踏步材料和防滑措施:楼梯的踏步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以减少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滑倒风险。
可以选择使用防滑材料或在踏步上设计防滑条等措施。
5. 扶手配置与高度:楼梯应具备安全的扶手,并保证与踏步高度和位置适当匹配。
扶手的高度和固定牢固度应符合当地建筑规范的要求,以供人员在使用时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平衡。
6. 照明和紧急照明:楼梯道路应有足够明亮的照明设备,以确保人员能够清晰看到楼梯结构和踏步,避免意外发生。
此外,还应提供备用紧急照明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下断电或其他供电故障。
7. 明确标识与指示:在楼梯上设置清晰可见的标识和指示,包括楼层号码、疏散指示箭头、出口标识等,以指导人员正确疏散。
8. 防火和防烟措施:楼梯应采用防火和防烟设计,包括选用耐火材料、防火门、防烟封闭间隔等,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9. 紧急报警设备:楼梯中应配备紧急报警设备,如火灾报警器或手动报警按钮等,以便人员在发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报警求助。
10. 适应特殊需求人群:楼梯设计应考虑到特殊需求人群,如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辅助设施和适应性设计,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疏散。
疏散楼梯间设置要求

疏散楼梯间设置要求
1. 疏散楼梯间的宽度可不能太窄呀!就像通道要是太窄了,人多的时候不就挤得不行啦?就好比学校的疏散楼梯,那么多人同时要通过呢!
2. 楼梯间得有良好的照明啊!不然黑灯瞎火的,多吓人,怎么能迅速疏散呢?你想想晚上走在没灯的楼梯间是不是心里发毛!
3. 疏散楼梯间绝对不能堆放杂物呀!这不是添乱吗?就好像赛道上放了一堆东西,还怎么跑快呀!看看有些小区的楼梯间,堆的满满当当。
4. 楼梯的踏步得稳稳当当的呀!要是松松垮垮的,走起来晃晃悠悠,多危险啊!这不就跟走在摇晃的桥上似的!
5. 疏散楼梯间的门要容易打开呀!总不能使劲都打不开吧,那可急死人了!这就好比逃生门被锁住了一样。
6. 每一层都得有明确的指示标志呀!不然人们都不知道往哪儿走,那不就乱套了吗?像在商场里要是没有指示,肯定会晕头转向。
7. 楼梯间要保持通风呀!不然闷得慌,人更容易慌张了。
这就像在一个闷罐子里,多难受。
8. 疏散楼梯间要坚固呀!可不能轻易就坏了,万一发生危险怎么办?这就像房子的根基一样重要。
9. 一定要重视疏散楼梯间的设置要求啊!这可关系到大家的生命安全,可不是开玩笑的!千万不能马虎对待呀!。
疏散楼梯规范

疏散楼梯规范楼梯疏散规范是指在发生火灾、地震或其他突发事件时,有效、安全地将人员疏散出楼梯通道。
楼梯疏散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将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楼梯疏散规范的一些要点。
一、明确责任分工1.1 建立健全单位疏散组织机构,明确组织人员职责,制定明确的楼梯疏散方案。
1.2 指定楼梯疏散负责人,负责疏散组织、指挥和监督。
二、楼梯疏散通道2.1 楼梯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设置任何障碍物。
2.2 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明确的指示标志,标识清晰,方便人员找到疏散通道。
2.3 楼梯间应保持明亮,通风,确保疏散时不产生视觉或呼吸上的困难。
2.4 定期检查维护楼梯,确保楼梯结构安全可靠,并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部件。
三、楼梯容量和宽度3.1 确定楼梯容量,根据建筑规模和使用人数确定每层楼梯的最大容量。
3.2 每层楼梯的宽度应满足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通过。
3.3 在楼梯两侧设置栏杆,高度适宜,确保人员在疏散过程中保持平衡和稳定。
四、楼梯间安全设施4.1 设置楼梯间的应急照明设施,保证在停电或烟雾密封的情况下,仍能够疏散人员。
4.2 安装火灾报警器和自动喷水灭火设备,确保楼梯间发生火灾时能及时发出报警和灭火。
4.3 安装疏散指示灯和告示标志,以指导人员快速、准确地疏散。
五、员工培训和演练5.1 对所有员工进行楼梯疏散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2 定期组织楼梯疏散演练,以检验和提升员工的疏散能力。
5.3 建立员工疏散演练记录,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疏散方案。
六、应急照明和通信设备6.1 在楼梯间设置应急照明设备,保证人员在疏散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看到前方。
6.2 在楼梯间设置通信设备,确保人员能够与外界联系,获取指挥和救援信息。
七、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疏散7.1 为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提供专门的疏散通道和设施。
7.2 定期对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进行培训,提高其自救和互救能力。
建筑防火通规裙房疏散楼梯要求

建筑防火通规裙房疏散楼梯要求一、楼梯设置1.裙房疏散楼梯应设置在靠近主楼标准层或距疏散楼梯间不超过20m的位置,并应便于人员疏散。
2.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确定,每层疏散人数不超过200人时,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不应小于1.10m。
3.疏散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35m。
二、疏散宽度1.楼梯宽度应为每股人流宽度的最小值,每股人流宽度为60cm。
2.对于疏散走道,内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40m,走道转角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0m。
3.首层对外出口门的总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确定,每层疏散人数不超过400人时,其疏散宽度不应小于1.0m。
三、疏散距离1.房间内最远点至房间门口的距离不应超过15m。
2.房间门口至最近安全出口或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40m。
在首层对外出口门到最近安全出口或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30m。
四、疏散指示标志1.在疏散走道、主要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
2.疏散指示标志宜设在靠近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并应选用电光源的标志。
3.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明显的部位,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间距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间距不应大于1.0m。
五、应急照明1.应急照明灯具应设在墙面或顶棚上,其中心点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2.2m。
2.当应急照明作为备用照明时,其照度值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值。
3.当应急照明作为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时,其电源应分别引自两个供电回路,每个回路的电源均应符合下列规定: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医疗建筑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金融商业交易场所不应少于60min。
六、楼梯间门1.敞开式外廊、与房间相通的阳台和外窗的建筑材料燃烧体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级耐火等级建筑不低于乙级;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不低于丙级。
2.敞开式外廊、与房间相通的阳台和外窗的间隔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2h,且分隔部位的高度不应大于5m。
疏散楼梯要求

疏散楼梯要求
疏散楼梯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了安全和有效地使人员迅速离开建筑物或场所,需要遵循的规定和要求。
以下是疏散楼梯的一些建议和要求:
1. 设计合理:疏散楼梯的设计应符合相关建筑安全规范,包括通道宽度、坡度、承载力、防滑性等要求,以确保人员顺利疏散。
2. 明确标示:疏散楼梯应明确标示出入口位置和疏散路径,采用明亮的照明设施和合适的标识标牌,以便人员迅速找到疏散通道。
3. 十分疏散时间:疏散楼梯的设计应考虑到人员疏散时间,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人员。
一般要求不超过2分钟内疏散人员。
4. 安全设施:疏散楼梯应配备适当的安全设施,如扶手、防滑设施、疏散应急照明等,以确保人员能够安全地下楼或上楼。
5. 不堆放杂物:疏散楼梯不应堆放杂物或阻挡疏散通道,以免影响疏散速度和安全。
6. 定期维护:疏散楼梯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保持通道畅通,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可靠可用。
7. 培训和演练:建筑物的管理者应组织疏散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和居民的疏散意识和应对能力。
请注意,疏散楼梯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可能因地区、建筑物类型和用途等而有所不同,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咨询相关建筑安全专家或当地建筑管理部门。
疏散楼梯的要求

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及合用前室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0m。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
3)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4)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5)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宜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不宜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配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6)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7)用作丁、戊类厂房内第二安全出口的楼梯可采用金属梯,但净宽度不应小于 0.90m,倾斜角度不应大于 45°。
丁、戊类高层厂房,当每层工作平台上的人数不超过 2 人且各层工作平台上同时工作的人数总和不超过 10 人时,其疏散楼梯可采用敞开楼梯或利用净宽度不小于 0.90m、倾斜角度不大于 60°的金属梯。
8)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 10°,且每级离扶手 250mm 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 220mm。
9)高度大于 10m 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置通至屋顶的室外消防梯。
室外消防梯不应面对老虎窗,宽度不应小于0.6m,且宜从距地面 3.0m 高处设置。
10)除住宅建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地下、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有明显标志。
61.图解疏散楼梯的规范要求

1.3. 单、多层民用建筑(医院、疗养院、托儿所、 多层民用建筑(医院、疗养院、托儿所、 幼儿园除外)如符合下表要求, 幼儿园除外)如符合下表要求,可设置一个 疏散楼梯: 疏散楼梯:
3.室外疏散楼梯 . 室外疏散楼梯可为辅助防烟楼梯,其宽度可记入疏 散楼梯的总宽度中。一般不宜采用镂空型护栏。室 外疏散楼梯和每层出入口处平台,应采用非燃料材 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在楼梯周 围2m的墙面上,除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 口,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不应正对楼梯段。
4.7 底层楼梯间 如图楼梯间的底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多 层建筑楼梯间底层至对外出口距离不宜超过15m。 且门应向外开启。
低规有规定“ 低规有规定“楼梯间底层 至对外出口距离不宜超过 15m”,而高规没有。高规 ,而高规没有。 有规定“ 有规定“消防电梯间前室 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 宜靠外墙设置, 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 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 长度不超过 的通道通 向室外 ”。
层数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二、三层 三级 四级 一级 >九层 300 每层人数不超过30人 二、三层 二层 ≤九层 人数 每层最大建筑面 大于9层为高层建筑 层为高层建筑, 大于积层为高层建筑,按高规 2) 是“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 (m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
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 每层不超过 户 500 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 2,且设有一座防 超过650m 过100人 超过 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 200 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 过50人 住宅”可以设一个疏散楼梯。 住宅”可以设一个疏散楼梯。
疏散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疏散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 疏散楼梯间的位置应在建筑物内的易于接近的位置,如大厅、走廊等,同时应尽量分布均匀,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疏散迅速。
2. 疏散楼梯间的面积应足够,一般应能容纳建筑物内一定数量的人,同时应符合当地消防部门的规定。
3. 疏散楼梯间应有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撤离。
4. 疏散楼梯间应保持通畅、明亮,同时应设有适当的照明。
5. 疏散楼梯间及其出口处应标明清晰的疏散指示标志,以便人员快速查找和使用。
6. 疏散楼梯间的墙、地面等建筑物结构应采用防火材料,以防止火灾蔓延。
7. 疏散楼梯间应设有防火门,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隔离火源。
8. 疏散楼梯间应设有报警装置,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应能及时启动报警。
9. 疏散楼梯间内不得存放杂物,以确保通畅、安全。
疏散楼梯安全要求全解析

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 可燃材料储藏 室、非封闭的电梯井、 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 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7、满足疏散宽度的原则。
楼梯的疏散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经计 算确定。
建筑防火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高度、层数,正确运用规范,选 择符合防火要求的疏散楼梯,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3、尽量靠外墙设置的原则。
靠外墙设置便于自பைடு நூலகம்采光、通风和消防 人员的援救行动。
4、各层不错位原则。
除通向避难层的楼梯外,疏散楼梯间在 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
5、地上层与地下层尽量不共用楼梯间 原则。
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与首层之间 应有防火分隔措施,且不宜与地上层 共用楼梯间。
6、楼梯间空间独立原则。
设置要求:
1、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及甲、 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 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2、楼梯间不能直接天然自然通风或自然通 风不良,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 烟楼梯间。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 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 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 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4、除楼梯间的出入口和外窗外,楼梯间的 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设置要求: 1、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规定设 置防烟设施; 2、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 凹廊等。 3、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均应 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4、除楼梯间和前室的出入口、楼梯间和前室内设置 的正压送风口和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 梯间及其前室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类型特点: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前室或 阳台、凹廊,通向前室、阳 台、凹廊和楼梯间的门均为 防火门以防止火灾烟气和热 进入楼梯间。防烟楼梯间设 有两道防火门和防烟、排烟 设施,发生火灾时能作为安 全疏散通道,是高层建筑中 常见的楼梯间形式。
疏散楼梯

(三)要求
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楼梯的一般规定外, 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楼梯的一般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 规定: 规定: 1、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 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 防烟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 等。防烟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 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m 2、 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m2,居住建 筑不应小于4.5m 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 筑不应小于4.5m2;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 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0m 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 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m 6.0m2;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m2 ; 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设置机械防烟 3、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设置机械防烟 或排烟设施,应按规定设置消防应急照明设施; 或排烟设施,应按规定设置消防应急照明设施; 对于前室 又分为三种:第一种前室本身能自然采光、 前室, 对于前室,又分为三种:第一种前室本身能自然采光、 通风,没有什么要求。 通风,没有什么要求。 第二种前室本身不能自然采光和通风, 第二种前室本身不能自然采光和通风,其楼梯间也不能 自然通风且设置了机械防烟,这样的前室也没有什么要求。 自然通风且设置了机械防烟,这样的前室也没有什么要求。 第三种前室本身不能自然采光和通风,其楼梯间, 第三种前室本身不能自然采光和通风,其楼梯间,能自 然通风,这样的前室应设置机械防烟或排烟设施。 然通风,这样的前室应设置机械防烟或排烟设施。
地下与地上不共用楼梯间
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与首层之间应有防火分隔措施,且不宜与地 上层共用楼梯间。一般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与 其他部位隔开,并宜直通室外。必须在隔墙上开设门时,应为乙级 防火门。
《建规》对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的条文规定以及图示说明

《建规》对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的条⽂规定以及图⽰说明6.4.1 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 楼梯间应能天然⾤光和⾃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前室外墙上的窗⼝与两侧门、窗、洞⼝最近边缘的⽔平距离不应⼩于1.0m【图⽰1】2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图⽰2】3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图⽰3】4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图⽰4】5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丙类液体管道。
【图⽰3】6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穿过或设置可燃⽓体管道【图⽰4】。
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体管道【图⽰5】,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体管道和可燃⽓体计量表时,应⾤⽤⾦属管和设置切断⽓源的阀门【图⽰6】。
6.4.2 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图⽰1】,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不能⾃然通风或⾃然通风不能满⾜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图⽰2】或⾤⽤防烟楼梯间【见地6.4.3条】。
2 除楼梯间的出⼊⼝和外窗外,楼梯间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
【图⽰3】3 ⾼层建筑、⼈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员密集的多层丙类⼚房、甲、⼄类⼚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级防⽕门,并应向疏散⽅向开启【图⽰4】;其他建筑,可采⽤双向弹簧门【图⽰1】。
4 楼梯间的⾸层可将⾛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级防⽕门等与其他⾛道和房间分隔。
【图⽰5】6.4.3 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设置防烟设施。
【图⽰1】【图⽰2】【图⽰3】2 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
【图⽰3】3 前室的使⽤⾯积:公共建筑、⾼层⼚房(仓库),不应⼩于6.0㎡;住宅建筑,不应⼩于4.5㎡。
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时,合⽤前室的使⽤⾯积:公共建筑、⾼层⼚房(仓库),不应⼩于10.0㎡;住宅建筑,不应⼩于6.0㎡。
安全疏散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安全疏散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为了保障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楼梯间的设置要求非常重要。
以下是疏散楼梯间需要满足的几个要求:
1. 设计合理
疏散楼梯间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尤其是在楼房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到疏散楼梯间的合理布置。
同时,为了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疏散楼梯间的宽度也需要符合相关规定。
2. 照明充足
为了防止人员在疏散过程中出现误操作或者跌倒现象,疏散楼梯间应该保持充足的照明。
如果没有足够的自然光线,可以设置应急灯具或者紧急电源备用。
3. 防火材料
疏散楼梯间的墙、顶、地等各个部位应采用防火材料。
这些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能够有效地防止火灾的蔓延,保证疏散通道的安全。
4. 通风良好
疏散楼梯间应该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烟雾的积聚,提高人员疏散的效率。
同时,通风口的设置也需要符合相关规定。
5. 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间应该设置安全出口,这些出口应该符合国家标准,能够保证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出口的位置应该明显标注,并且保持畅通。
总之,疏散楼梯间是防范火灾等紧急情况的重要环节,它的设置应该符合国家标准,并且时刻保持良好的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火灾事故中的建筑物疏散楼梯的设置和疏散通道的宽度要求

火灾事故中的建筑物疏散楼梯的设置和疏散通道的宽度要求引言: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突发事故,对建筑物内的人员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因此,在建筑物设计和规划中,合理设置疏散楼梯和确定疏散通道的宽度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火灾事故中建筑物疏散楼梯的设置和疏散通道的宽度要求,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疏散楼梯的设置在火灾事故中,疏散楼梯的设置对于人员的快速撤离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筑物疏散楼梯设置的基本要求:1. 楼梯位置:疏散楼梯应尽量远离火源,并且在建筑物的各个楼层之间均匀布置,便于人员迅速疏散。
同时,应确保楼梯的入口与疏散门的位置相对应,以便人员能够方便地找到并迅速撤离。
2. 楼梯数量:根据建筑物的总人数和每层的容纳人数,合理确定楼梯的数量。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应至少设置两个独立的疏散楼梯,以便在火灾发生时,人员有备用的撤离通道。
3. 楼梯宽度:疏散楼梯的宽度要足够满足人员的疏散需求。
根据建筑物的人数和每层容纳人数,合理确定楼梯的宽度。
通常情况下,每层楼梯宽度不应小于1.1米,同时还应考虑疏散楼梯的数量,确保足够的宽度以容纳疏散人员的流量。
4. 楼梯材料和结构:疏散楼梯的材料和结构应具备良好的耐火性能,能够在火灾爆发时保持稳固并能安全地承载人员的撤离。
通常情况下,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火材料进行包裹,并且在设计上应考虑到人员疏散时的需求,如扶手、踏板等的设置。
二、疏散通道的宽度要求除了疏散楼梯的设置外,疏散通道的宽度也是确保人员快速撤离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建筑物疏散通道宽度的要求:1. 通道宽度: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满足建筑物内人员的疏散需求。
根据建筑物的总人数和每层容纳人数,合理确定通道的宽度。
一般而言,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米,以确保人员能够顺利通过,并尽量减少拥堵和阻塞的情况发生。
2. 通道布局:建筑物疏散通道的布局应合理,避免出现长通道或弯曲通道。
通道宜直线布置,使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疏散通道的方向,并尽快找到撤离的方向。
建筑疏散楼梯相关设计要求

建筑疏散楼梯相关设计要求疏散楼梯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安全设施之一,其设计要求与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设计规范、人员疏散能力、楼梯宽度和坡度、安全标识、照明和通风等等。
以下是建筑疏散楼梯相关的设计要求的详细说明。
1.设计规范:疏散楼梯的设计需要符合当地的相关建筑法规和规范要求。
这些规范通常由政府或专业机构制定,确保建筑物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安全、迅速地疏散。
2.人员疏散能力:楼梯的设计要能够容纳建筑物内的人员快速疏散。
根据设计规范,楼梯的宽度和跑道数量应根据建筑物使用人数来确定,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并避免拥挤和堵塞的情况发生。
3.楼梯宽度和坡度:楼梯的宽度和坡度是疏散能力的重要因素。
楼梯宽度的要求通常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使用人数确定。
一般情况下,商业建筑的楼梯宽度要求相对较大,以便更多的人员同时疏散。
楼梯的坡度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一般而言,室内楼梯的坡度应控制在30°至40°之间,以保证人员的舒适和安全。
4.安全标识:疏散楼梯上应配备明显的安全标识,以指引人员在火灾或紧急情况下正确疏散。
这些标识包括楼梯的出口标识、疏散指示标识和紧急出口标识等。
标识的位置、大小、颜色和符号都要符合相应的设计规范。
5.照明和通风:疏散楼梯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保持良好的照明条件。
即使在停电或紧急情况下,人员也能够清晰地看到楼梯,确保疏散的顺利进行。
除了照明条件外,疏散楼梯还应考虑通风设备的设置,保持楼梯通道内的空气流通,以减少疏散过程中因缺氧而导致的伤害。
6.楼梯扶手和栏杆:疏散楼梯的扶手和栏杆的设置对人员的安全非常重要。
扶手和栏杆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固性,能够支撑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重量和压力。
扶手的高度和栏杆的高度也需要根据设计规范进行调整,以便人员能够舒适地使用和依靠。
此外,楼梯的踏步、踢脚线、楼梯间的门等细节设计也需要满足相应的安全要求,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总之,疏散楼梯的设计要求是建筑物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疏散楼梯的设计要点

疏散楼梯的设计要点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楼梯作为一种重要的疏散通道,在建筑设计及规划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中,楼梯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员的安全和生命的财产的保障。
为了确保疏散楼梯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以下是疏散楼梯设计的一些要点。
1. 宽度要合理疏散楼梯的宽度是保证人员顺利疏散的关键。
根据人员流量和建筑面积等因素,正确确定楼梯的宽度至关重要。
根据国家建筑规范,一般情况下,公共建筑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得小于1.10米,一般建筑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00米。
当然,在人员密集区域,如商场、剧院等场所,宽度应大于这些标准要求。
2. 坡度要合适楼梯的坡度直接关系到人员在逃生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根据国家建筑规范,疏散楼梯的坡度不应大于30度。
如果楼梯长度较长,应设有合适的平台,以缓解人员疲劳。
3. 扶手要齐全扶手是疏散楼梯上重要的安全设施,能够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平衡,减少人员摔倒的风险。
扶手应设置在楼梯两侧,并与楼梯踏步平齐。
扶手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高度合适,手感舒适。
4. 标识要明确在建筑楼梯中设置明确的标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标识的引导,人们能够迅速找到逃生的方向。
标识应设置在楼梯入口、楼梯间隔、转角等位置,并要能够在黑暗环境中清晰可见。
标识的颜色应醒目,文字图案应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5. 照明要充足疏散楼梯的照明设施应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
光照度的设计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此外,应设置备用电源和应急照明设备,以防停电时照明设施失效。
6. 防滑要做好楼梯踏步的防滑设计是疏散楼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选择踏步材料时,应考虑到其抗滑性能。
踏步表面可以选择具有防滑纹理或防滑涂层的材料,以增加人员行走时的稳定性。
同时,在楼梯设计中要避免使用光滑的装饰材料,以减少滑倒的风险。
7. 房间出口要合理楼梯与建筑内的房间出口之间的连接设计也需要满足规定的要求。
中小学疏散楼梯要求1.05

中小学疏散楼梯要求1.05
消防疏散楼梯要求规范有哪些
1、疏散楼梯应设置在靠近电梯的地方,当发生火灾时,方便人们逃离安全区域。
2、而且还要靠近外墙设置,有利于疏散人群,同时也便于采光、通风和进行火灾扑救。
3、疏散楼梯的上、下部分要保持通畅,不能有堵塞物。
疏散楼梯类型有几种
1、敞开楼梯
这种楼梯是多层建筑中常用的一种建筑形式,它的特点是楼梯与走廊直接相通。
没有分隔开,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方便人群疏散,不易发生踩踏事故。
这种楼梯的缺点是安全性不高,不过使用很方便,适用于低层住宅建筑中。
2、封闭楼梯
这种楼梯和敞开式楼梯相反,中间有墙与走道分隔开,比敞开式的楼梯间更加安全。
但是它只有一道门,如果发生火灾时,人员在疏散时不太方便,而且烟气会进入楼梯间,影响人们安全逃离。
3、室外楼梯
楼梯很好理解,就是设计在建筑的外墙的楼梯,它的优点是不会受烟火的影响,防烟效果好。
而且疏散方便,不会发生拥挤。
4、剪刀楼梯
楼梯也叫叠合楼梯,是在楼梯间内布置两个行走的楼梯,所以拥有两个出口,有利于人们在狭窄的空间内疏散。
5、防烟楼梯
主要设计在阳台或通向室内,而且楼梯间设计的门都是防火门。
通常在楼梯间有设计两道防火门,当发生火灾时,便于疏散人群,在高层建筑中比较常见。
逃生楼梯规范

逃生楼梯规范逃生楼梯规范是保证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安全地逃生的重要设施。
为了确保逃生楼梯的有效使用,以下是逃生楼梯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设计规范:1. 楼梯应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和消防安全规范的要求,包括楼梯的宽度、坡度、楼梯踏步与踏面的尺寸等。
2. 楼梯宽度应根据楼层使用人数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确保人员疏散通畅。
3. 楼梯应该设有扶手,扶手高度和材料应符合规范要求,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
4. 楼梯应设有明显的标识和指示,包括紧急逃生标识、疏散指示和楼层标识等,以便人们能够快速找到逃生楼梯的位置和方向。
二、使用规范:1. 楼梯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存放杂物、设立障碍物或作为其他用途使用,确保人员疏散顺畅。
2. 楼梯入口和出口应保持开放状态,不得被锁闭或堵塞,便于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立即进入或离开楼梯。
3. 楼梯应保持干燥、清洁,防止滑倒和摔倒的发生,定期清洁和维护楼梯。
4. 在楼梯上不得堆放任何东西,以免妨碍人们的行动和视线。
5. 不得在楼梯上吸烟、使用明火或放置易燃、易爆物品,确保逃生通道的安全。
三、逃生指导:1. 在楼梯入口和出口应张贴有关火灾逃生、地震逃生等的紧急疏散指南,指导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在楼梯上应设有正确、清晰的逃生标识和指示,指示人们逃生楼层、逃跑方向和逃生楼梯的位置。
3. 定期进行逃生演练,提高大家对逃生楼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确保人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逃生。
四、紧急情况处理:1.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人们应立即停止正常活动,遵循逃生指示,迅速有序地进入逃生楼梯。
2. 在逃生楼梯中,人们应有序排队,遵守规定的上楼和下楼方向,不得抢先或拥挤,以保持疏散通畅。
3. 在逃生楼梯中不得奔跑、推搡、踩踏他人,确保人员的安全和秩序。
4. 如遇火灾、烟雾或其他危险情况,在逃生楼梯中应低姿态行进,避免吸入有毒烟雾和有害气体,尽量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确保呼吸通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散楼梯要求
4.疏散楼梯
(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
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
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2)封闭楼梯间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楼梯
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3)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4)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设置封闭楼梯间时,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5)防烟楼梯间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设置防烟或排烟设施和应急照明设施;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
防烟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m2 ,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 5m2 ;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0时, 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m2 ;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除楼梯间门和前室门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住宅除外) ;
(6)建筑物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7)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直通室外,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8)当室外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 1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楼梯段和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
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 25h;时可作为疏散楼梯;
(9)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室外开启;
(10)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0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
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
(11)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当必须采用时, 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c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cm;
(12)建筑中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不应设置卷帘门。
5.消防电梯
(1)消防电梯间应设置前室。
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经过长度小于等于30.0m的通道通向室外; (2)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
(3)在首层的消防电梯井外壁上应设置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消防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且其内部应设置专用消防对讲电话;
(4)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置排水设施,排水井的容量不应小于2时,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l0L/s。
消防电梯间前室门口宜设置挡水设施;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5)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消防电梯的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取防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