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英文译名:Econometrics课程类别:专业课/学科基础课开课对象:经贸管理学院全院各专业本科学生开课学期:5学分:4学分;总学时:32学时;实验学时:8学时;理论学时:24学时;上机学时:8学时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教材:《计量经济学》,于俊年编著,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0.2第一版。
参考书:【1】《经济计量学》,张保法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四版;【2】《《经济计量学精要》,古亚拉提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3】《计量经济学》,李子奈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计量经济学是应用数学方法和统计推理等计量技术,根据实际统计资料,对经济理论提出的经济关系进行数量分析的一门经济学科。
《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主要讲授理论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理论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理,以及运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本课程融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应用模型为一体;以中级水平为主,适当引入高级水平的内容;以经典线性模型为主,适当介绍一些适用的扩展模型。
课程将详细介绍经典的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和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方法,同时将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方法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在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中,以生产函数模型、需求函数模型、消费函数模型和宏观计量经济模型为主。
在应用软件中,课程将以介绍Eviews为主。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实验课程占课程成绩的30%,实验课成绩评定按照平时20%,上机考试占80%评定。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课程类别:任意选修课适用专业:财务管理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32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
计量经济学的本科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量经济学原理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经济学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并且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使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特征,了解经济计量分析课程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经济计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
2.掌握基本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并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新发展有概念性了解。
3.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
4.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
三、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各种回归模型的建立、估计和推断分析。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种研究经济学问题的工具,必须以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在利用统计学、数学方法进行分析时必须考虑到分析结果应该具有的经济学意义,这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一以贯之的关键点。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经济学问题时,模型经济学含义的准确性、数学表示形式的严谨性、统计学方法的实用性必须实现完美的统一。
这对学生前导课程的掌握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也是本课程教学的困难之处,需要在教学中利用经典例题进行详细的介绍。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是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任意选修课,实践性较强。
在教学中应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互动性。
另外通过课堂演示与上机实习,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与Eviews软件,以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实验IIEconometrics II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课程总学时:32实验总学时:4学分:2开课学期:第5学期课程性质:选修对应理论课程:计量经济学n适用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教材:陈强,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财务与会计系二、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数量分析实验课程在经济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经济数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开展和实际工作中的作用。
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对现实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和预测。
使学生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
教学任务:(1)在实验开始前,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使学生明确所作实验工程的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完成的实验内容和实验原理。
(2)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所要求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必要时老师可进行演示。
(3)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实验分析总结,认真填写《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报告,并批阅评定成绩。
(4)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教师指导,通过实验教学,综合掌握计量模型的建立步骤、估计原理、检验内容、对模型进行应用,得到有价值的结论。
三、实验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四、课程考核(1)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一、经济理论背景;二、指标选取和数据(要求附数据表); 三、实验过程1.先作包括全体解释变量的回归模型,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并检验可能存在的计量经济学问题。
2.如果存在多重共线性,首先解决;3.然后再处理异方差问题;4•最后处理自相关问题;四、对最终模型进行分析,并解释经济意义;五、就模型所反映的问题给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或结论。
(2)实验报告:1次(3)考核及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撰写综合计算五、参考书目1.STATA在统计与计量分析中的应用,南开大学出版社;王群勇,2007;2.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陈强,2010,第1版。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03A1H60 学时:总72课时,实验18课时学分:3开课对象: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类别:必修课英文译名:Econometrics一、教学任务和目的通过本课程实验,一方面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掌握计量软件Eviews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计量经济学实证方法的基本原理。
2、理解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的假设检验、异方差、多重回归、多重共线性等问题的处理方法。
3、掌握异方差、多重回归、多重共线性等模型设定和假设检验。
4、理解或掌握Eviews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应用技术。
三、教学内容实验一1、实验目的:(1)使学生了解eviews的功能界面以及功能,掌握eviews的常用概念术语及规范。
(2)使学生掌握工作文件的建立以及数据的导入和录入。
(3)使学生掌握eviews的基本作图方法。
2、实验内容:(1) eviews简介(2) eviews的计量经济学基本概念(3) 建立一个工作文件(4) 检查数据(5) 数据制作曲线3、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1)微型计算机局域网。
(2)计量经济学Eviews3.1软件。
(3)模拟实验数据资料。
实验二1、实验目的:掌握双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方法,并进行假设检验。
掌握对倒数模型、对数模型等变形的双变量模型进行建模、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
2、实验内容:实验内容中后三步以表1 列出的税收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资料为例进行操作。
3、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1)微型计算机局域网。
(2)计量经济学Eviews3.1软件。
(3)模拟实验数据资料。
实验三1、实验目的:对复回归模型进行软件操作,并在此基础上偏回归系数、总体拟合度等的假设检验。
2、实验内容建立我国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生产函数。
其中,L、K分别为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与时间变量t反映技术进步的影响。
表列出了我国1978核算工业企业的有关统计资料;其中产出Y为工业总产值(可比价,L、K为年末职工人数和固定资产净值(可比价)。
经济计量学课程试验大纲
课程实验大纲《经济计量学》课程实验大纲课程名称:经济计量学英文名称:Econometrics课程代码:5031600一、实验总学时(课外学时/课内学时): 9学时总学分:3学分必开实验个数:2个选开实验个数:0二、实验的地位、作用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的设计思想是使学生能更深刻确准理解、掌握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特别是使学生能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实际问题,进一步能基于实验提出理论问题或进一步需研究的问题。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计量经济学是在对社会经济现象作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运用模型方法定量描述和分析具有随机性特征的经济变量关系的经济学分支。
它是经济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了解计量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特征与地位,了解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掌握计量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的基本思想,掌握计量经济学建模的基本原理;熟知计量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和工作程序;能够建立(含运用计量经济分析专门软件)简单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问题;打下基础,具有进一步学习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的能力。
四、实验的目的实践性强是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突出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型经济与管理人才的需要。
五、实验基本要求了解掌握计量经济学软件包Eviews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能够利用Eviews 软件包进行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掌握该软件中对自相关性、异方差性以及多重共线性的检验方法。
六、实验项目与内容七、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以电子文档形式上交教材相关练习解答。
实验分数占课程总分数的比例为30%。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1. 实验准备(所需资料、调研情况、阅读等) 20分;2. 实验过程(态度、讨论、处理问题能力等) 20分;3. 实验结果(适用性、逻辑性、创新性等) 40分;4. 实验报告(格式、内容(翔实、无误)、叙述等) 20分;满分共计100分。
《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8130116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课程英文名称:Econometrics课程所属单位:经贸管理学院经济学教研室课程面向专业: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国际经济贸易、市场营销专业等经济管理类专业。
课程类型:必修课先修课程:经济数学、统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与贸易学分:3总学时:56 (其中理论学时:40实验学时:16二、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融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应用模型为一体;以中级水平为主,适当引入高级水平的内容; 以经典线性模型为主,适当介绍一些适用的扩展模型。
课程将详细介绍经典的单方程计后经济学模型和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方法,同时将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方法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在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中,以生产函数模型、需求函数模型、消费函数模型和宏观计量经济模型为主。
在应用软件中,课程将以介绍Eviews为主。
本课程包含了由教育部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经济学科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全部内容,按照其中的“较高要求"作为教学要求,并在内容上有所超出。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为了拓宽学生视野,了解管理Eviews的实际使用,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掌握操作和使用方法,提高应用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足够量的实验和作业。
通过实验和作业,使学生真正掌握本课程所介绍的各种分析方法和应用技能。
实验一:创立工作文件工作文件是用户与EViews对话期间保存在RAM之中的信息,包括对话期间输入和建立的全部命名对象,所以必须首先建立或翻开一个工作文件用户才能与Eviews对话。
工作文件好比你工作时的桌面一样,放置了许多进行处理的东西(对象),像结束工作时需要清理桌面一样,允许将工作文件保存到磁盘上。
如果不对工作文件进行保存,工作文件中的任何东西,关闭机器时将被丧失。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信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并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新发展有概念性了解;2.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3.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5.可化为线性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6.含有虚拟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4第四章经典隼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放宽基本假定的模型课程目标1、2、31.多重共线性2.异方差性3.内生,解释变量问•苞4.模型设定偏误间愁1.掌握多重共线性的原理、后果、原因、检验及消除方法2.掌握异方是性的原理、原因、后果、检验及消除方法3.掌握模型内生性解释变号问题的原理,检验及消除方法4.了解摸型设定的偏误问题5.会用相关软件实现各过程1.理论课堂多媒体教学•用软件演示实现各个过程辅助;2.实验谡堂案例实际操作,巩固如强所学内容5时何序列计量经济学模型课程目标1、2、31.时间序列模型的序列相关性2.时间序列的平穗性及其检验3.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4.恪兰杰因果关系检验1.掌提时间序列模型的序列相关性原理、原因、后果、检睑及消除方法,并会用相关软件操作2.掌握时间序列的平德性毓念及检慈方法,并会用相关软件操作3.了解协整的慨忿及误差修正模型的原理,会用相关软件建模4.了解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原理,并会用相关软件操作1.理论深堂多蝶体教学•用软件演示实现各个过程辅助:2.实验课堂案例实际操作•巩固加强所学内容理论时+实课时四、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1.教学目标1、2的达成度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闭卷考试、实验进行综合考评;2.教学目标3的达成度通过课堂学习、实验报告完成进行综合考评。
五、成绩评定课程成绩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实验。
《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课程学时】32学时【开课学期】5 【实验学时】16学时【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各专业一、实验目的及任务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学Eviews 软件处理经典线性回归模型,要求学生通过上机实践具备分析与处理数据、建立模型、估计和检验,并进行分析从而形成相应实验报告的能力。
二、实验基本要求1.熟悉Eviews软件及其基本操作方法;2.能独立完成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对计量模型有初步诊断能力;3.熟练操作虚拟变量并能对异方差进行检验;4.能独立完成对模型的序列相关性和多重共线性检验;5.能独立完成对分布滞后模型的估计等。
三、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软件的基本操作1.实验类型综合性试验。
2.实验目的掌握软件数据文件的创建、导入和使用等。
3.实验内容(1)软件的安装;(2)数据的输入、编辑与序列生成;(3)图形分析与描述统计分析;(4)数据文件的存贮、调用与转换。
实验二一元回归模型1.实验类型综合性试验。
2.实验目的掌握一元线性、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建模方法。
3.实验内容(1)建立我国税收预测模型;(2)估计;(3)检验与分析;(4)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实验类型综合性试验。
2.实验目的掌握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比较、筛选模型的方法。
3.实验内容(1)建立我国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生产函数。
(2)估计;(3)检验与分析;(4)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四虚拟变量1.实验类型综合性试验。
2.实验目的掌握虚拟变量的设置方法。
3.实验内容(1)建立我国城镇居民彩电需求函数;(2)试建立我国税收预测模型(数据见实验一);(3)试根据表4-2的资料用混合样本数据建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
(4)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五异方差1.实验类型综合性试验。
掌握异方差的检验及处理方法。
3.实验内容(1)建立我国制造业利润函数模型;(2)估计;(3)检验与分析;(4)撰写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大纲 -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10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实验Econometrics Experiment
学时学分:10学时
先修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统计学
适用专业: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计量经济学实验是《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计算机实验部分。
它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学习、验证、掌握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处理实际经济问题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计量经济学实验包括了计量经济学主要方法的应用,与实际的工作程序几乎一致,完成这些实验,也就成了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研究经济问题的初步合格人才。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计量经济学分析工作的步骤和程序;能借助计算机使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一)教学方式:教师指导、演示与学生实际操作的教学方式
(二)课程考核办法:学生能应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完成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全过程,并写出分析报告。
五、主要参考书目:
1、李子奈.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李长风.经济计量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撰稿人:杨宇火。
计量经济学实验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英文名称:Econometrics课程编号:03273 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课程负责人:王平平开放实验项目数:3大纲主撰人:邹玉仁大纲审核人:王平平一、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12课程总学分:3 实验学分:0二、适用专业及年级每学期计量经济学教学班全体学生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经济实例给学生讲授计量经济学专用软件(Eviews)使用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之后,能熟练运用软件对经济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统计检验、计量经济检验以及进一步进行经济结构分析、经济预测和政策评价,使学生掌握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的方法。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消耗品安装(1)MS Windows 2000/XP/2003 ,(2)Microsoft office 2000/2003(3)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 软件的计算机实验室。
六、考核方式实验课的考核方式:根据每次实验课上机操作完成的实验报告以及课后练习完成的质量进行考核。
实验课考核成绩确定: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
七、大纲使用说明本实验大纲是针对这学期计量经济学实验课制定的,教师可以此为依据制定自己的实验课教学内容。
八、实验指导书、参考书指导书1.王维国.计量经济学.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2.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年参考书1.Eviews User Guide,Student Version2.0,Econometric Views for Windows and the Macintosh.经济管理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指导书主撰人:邹玉仁主审人:王平平前言《计量经济学》中参数估计,统计检验,计量经济检验等内容,计算量非常大,靠手工计算,几乎无法实现结果,实现和学习电子计算是学习计量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大纲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
课程负责人:
课程分类:专业基础课修读要求: 必修
课程类型:综合型
适用专业:经济类各本科专业
课程总学时:56学时课程总学分:2.5学分
实验学时:16学时实验学分: 0.5学分
开课单位:财经学院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要求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性课程,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更深理解和融会贯通,使学生对经济计量建模过程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并对现代计量经济分析软件如:EViews 的实际操作流程有所了解,且能初步运用到实际的经济分析中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科研打下基础。
具体目的是:
1.满足社会需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2.理论联系实际,巩固理论知识;
3.锻炼和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通过训练,掌握和提高对经济问题的定量分析能力。
实验教学任务及要求:
根据教学目的,必须完成下列实验任务:
1.学会应用计量经济学教学软件;
2.根据提供的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统计检验和分析;
3.对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和分析。
二、实验课程内容(项目)及学时分配
三、教材(讲义、指导书):
(一)教科书:李子奈.计量经济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二)参考书:孙敬水,《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指导书:EViews User Guide 及《计量经济学上机指导手册》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体现计量经济建模的四个主要步骤: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模型中参数估计值进行结构分析,利用通过检验的模型进行简单的经济预测。
(2)考核方式
a.实验课的考核方式:根据上机操作结果以及写出的实验报告进行考核。
b.实验课考核成绩确定: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五、使用说明:主要仪器设备:计算机、EViews、SAS、SPSS等。
大纲制定人:任晓红
大纲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