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地图 遥感影像
遥感影像地图
•遥感影像地图 以遥感影像和一定的地 符号来表现制图对象地理空间分布和环 境状况的地图。
•按其表现内容分为普通影像地图和专题 影像地图。
遥感影像地图
• 普通遥感影像地图反映制图区域自 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一般特征, 内容详细均衡,包括等高线、水系、 地貌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 线等制图对象。相应于线画地形图。
遥感影像图制作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多幅地理基础底图拼接可以利 用GIS提供的地图拼接功能进行。 镶嵌时,要注意使镶嵌的影像投 影相同、比例尺一致,有足够的 重叠区域。Βιβλιοθήκη 遥感影像图制作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5)地理基础底图与遥感影像复合:同 一区域的图像与图形准确套合,但它 们在数据库中仍然是以不同数据层的 形式存在的。复合目的是提高遥感影 像地图的定位精度和解译效果。
遥感影像图制作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6)符号注记图层生成:注记是对 某种地物属性的补充说明,如在影 像图上可注记街道名称、山峰和河 流名称,标明山峰的高程,这些注 记可以提高影像地图的易读性。符 号与注记可以利用图形软件交互式 添加在新的数据图层中。
遥感影像图制作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7)影像地图图面配置:图面配置 的要求是保持影像地图上信息量均 衡和便于用图者使用。合理设计与 配置地图图面可以提高影像地图表 现的艺术性。一般商业GIS软件和 计算机辅助制图软件都提供了交互 式图面配置功能。
遥感影像图制作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1)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根 据影像制图要求,选取合适时相、恰 当波段与指定地区的遥感图像,需要 镶嵌的多景遥感图像宜选用同一颗卫 星获取的图像或胶片,非同一颗卫星 图像时,也应选择时相接近的影像或 胶片,检查所选的影像质量,制图区 域范围内不应有云或云量低于10%。
《遥感影像和地图》 作业设计方案
《遥感影像和地图》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遥感影像和地图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特设计本作业方案。
二、作业目标1、让学生了解遥感影像和地图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用途。
2、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分析遥感影像和地图数据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遥感影像和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信息素养。
三、作业内容1、知识学习(1)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遥感影像的获取方式、成像原理、数据类型等基础知识。
(2)学习地图的分类、比例尺、地图投影等基本概念,以及地图的制作流程和表示方法。
2、数据收集(1)学生自行收集不同类型的遥感影像,如卫星影像、航空影像等,并记录影像的来源、拍摄时间、分辨率等信息。
(2)收集各种地图,包括纸质地图、电子地图等,分析不同地图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影像处理与分析(1)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收集到的遥感影像进行简单的处理,如裁剪、增强、分类等操作,并记录处理步骤和效果。
(2)对处理后的遥感影像进行分析,提取感兴趣的地物信息,如土地利用类型、建筑物分布等,并绘制相应的图表。
4、地图制作(1)根据给定的地理数据,使用专业地图制作软件或在线工具,制作一幅专题地图,如人口分布地图、交通流量地图等。
(2)在地图上添加图例、比例尺、指北针等要素,使其更加完整和规范。
5、案例研究(1)选择一个实际的应用案例,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分析在该案例中遥感影像和地图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撰写一份案例分析报告,阐述遥感影像和地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优势和不足。
6、创新应用(1)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遥感影像和地图在未来可能的创新应用领域,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2)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交流,形成一份创新应用方案。
四、作业要求1、知识学习部分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学习笔记,总结所学的遥感影像和地图的相关知识。
遥感影像专题地图课程设计
《遥感影像专题地图制图》课程设计刘志豪09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测绘工程2010级2012年6月指导老师:肖东升1.MapInfo制图基本原理1.1MapInfo介绍MapInfoProfessional是一套强大的基于Windows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使用MapInfoProfessional,商业分析专家和GIS专家可以方便的将数据和地理信息的关系直观的展现。
MapInfoProfessional6.5版为新老用户提供了在数据维护、可视化、数据展现、输出和可用性方面的增强。
MapInfo公司将MapInfo的市场定位总结为一个等式:MapInfo=Mapping+InformationMapInfo有如下特点:1①多平台运作环境,支援桌面系统、内联网及互联网。
②全面支援Java技术。
③拥有多种信息可视化模式及多变化的图形设定。
④快速数据查询,高速屏幕刷新,使得用户界面具有良好的图形显示效果。
⑤数据可视化和数据分析能力较强,可以直接访问多种数据库的数据,如Oracle、MicrosoftAccess、Informix、SQLServer、dBase等。
⑥易于与其他应用软件集成,能够根据数据的地理属性分析信息的应用开发工具,是功能强大的地图数据组织和显示软件包。
⑦具备功能完整及高效率的二次开发工具,同时支持16/32位的应用开发,适用于多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如Windows9x/NT/2000/XP,OS/2等。
1.2彩色卫星图像制作基本原理与步骤。
(本次课程设计老师提供)2.专题地图制作关键步骤及其截图2.1遥感图像与行政图配准配准采用以行政区划图为地图,将遥感影像图以同名点校正的方式进行配准。
根据MapInfo以及制图精度的要求,至少选取四个控制点,经过多次尝试,最终选择了6个配准点,误差分别在1、2、3、1、1、1、2个像素,符合课程设计的要求。
2.2图层控制及矢量化采集经过分析,居民地分为了,省会、地级市、区县、镇四个图层。
遥感影像预处理的正确步骤
遥感影像预处理的正确步骤一、影像获取遥感影像预处理的第一步是获取原始影像数据。
通过卫星、飞机或其他遥感平台获取的影像数据,可以获得不同波段的光谱信息。
二、影像校正影像校正是为了消除由于影像获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误差,提高影像质量。
主要包括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两个方面。
几何校正是通过对影像进行几何变换,将其与真实地物的位置和形状相对应。
这样可以消除由于视角、高程等因素引起的形变,使影像与实际地物一一对应。
辐射校正是为了消除由于大气、地表反射等因素引起的辐射差异。
通过对不同波段的辐射通量进行标定和校正,可以得到准确的辐射值。
三、影像配准影像配准是将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或不同分辨率的影像对齐到同一坐标系统中。
通过对影像进行几何变换,使其在空间上一一对应。
这样可以实现影像的叠加和比较。
四、影像增强影像增强是为了提高影像的可视性和解译能力。
通过应用不同的滤波器、变换或增强算法,可以突出地物的特征,减少噪声和干扰,使影像更清晰、更易于分析。
五、影像分类影像分类是将影像像元划分为不同的地物类别。
根据不同的目标和需求,可以使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基于像素的分类、基于对象的分类等。
六、影像融合影像融合是将多源、多尺度或多波段的影像融合成一幅综合影像。
通过融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影像的优势,提高地物提取和解译的精度。
七、影像制图影像制图是将处理后的影像转换为地图或图像产品。
通过对影像进行地理参考、投影变换和符号化处理,可以生成各种专题地图和影像产品。
八、影像分析影像分析是对处理后的影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通过应用不同的遥感算法和模型,可以提取地物信息、监测变化和预测趋势。
九、结果验证结果验证是对影像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估。
通过与实地调查数据进行比对,可以评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遥感影像预处理是遥感应用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影像获取、校正、配准、增强、分类、融合、制图、分析和结果验证等多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对于提高影像质量和分析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地图制图
一个像元所对应地面范 围的大小即为遥感图像 的分辨率。
不同规模的环境特征对地面分辨率的要求
巨型环境特征
地壳 10km 大陆架 2km 洋流 2km 自然地带 2km
大型环境特征
区域地理 矿产资源 地势资源 环境质量 土壤水分
400m 100m 1km 100m 140m
中型环境特征
植物群落 50m 作物估产 50m 洪水灾害 50m 污染监测 50m 森林病害 50m 交通规划 50m 作物长势 25m 天气状况 20m 城市用水 20m 土种识别 20m
光学图像增强处理是为了加大不同地物影像的密度 差。常用方法有假彩色合成、等密度分割和图像相关 掩膜;其中以假彩色合成最为常用。
数字图像增强处理功能齐全、反应速度快、操作灵 活,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处理方法。特点是利用计 算机数字处理技术提高图像密度差。常用方法有反差 增强、边缘增强、空间滤波等。
2.3 遥感图像的专题信息提取
3. 图斑概括的过程
4.3 图斑的地图概括
图像处理 得到的 分类原图
依成图比例 尺、图斑属 性、形状、 尺寸,对图 斑确定删除 界限
根据相邻图 斑的属性、 形状和尺寸 决定图斑应 合并到哪一 类中
图斑概括: 把应舍去 的图斑合 符合地图 并到相邻 概括要求 图斑,并 的专题图 进行边界 平滑
图斑无 需删除
1.目视判读 2.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分类
1.目视判读
2.3 遥感图像的专题信息提取
常用方法
直接判定法 对比分析法 逻辑推理法
工作程序
判读前的准备工作 建立判读标志 室内判读及野外验证
2.3 遥感图像的专题信息提取
2.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分类
计算机自动识别,又称模式识别,是将经过精处 理的遥感实验数据,根据计算机研究获得的图像特征 进行的处理。具体的方法有:
浅谈遥感影像专题地图编制
浅谈遥感影像专题地图编制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是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而形成的一门新兴专业,该项技术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帮助人们进行地理信息的录入、分类、搜索等,必要时可以进行自动化的运算。
RS是遥感技术的简称,遥感技术主要应用卫星和遥感仪器,在卫星中采集的信息和信号传输给遥感设备,遥感设备分析之后汇总出遥感目标的实际数据,该项技术在不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即可轻松获取某一地段的地理信息。
遥感影像地图充分利用这两种核心技术进行地图的绘制,绘制的地图不仅精准而且具有实用性,受到人们的好评。
一、专题地图编制的流程及技术准备工作1、专題地图编制流程。
遥感专题地图编制结合了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技术(RS)两大科学技术,并以实际的地理地图为编制的基础的高技术水平的工作。
其工作流程十分复杂,包含计算机技术、数据收集技术、地理测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地图编绘技术等多种学科技术。
本文主要对遥感图像处理、数字化地图、TM图像几何精校正、图形整饰、图形数字输出等一系列工作作出了详细的介绍分析。
而完成上述工作的最关键步骤则是要保证图像数据资料的精准,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对合成好的图像以及处理过的图像进行准确的几何校正,以此来保证后期整理工作能够良好的进行,保证遥感图像的多中心斜墨卡托投影能够顺利的转变为编制所要求的高斯—克吕格投影。
同时在专题地图编制过程中还要科学的研究分析卫星图像和以整理好的图像,及时对由于卫星姿态等原因造成的几何失真与畸变进行纠正调整。
用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来保证遥感图像与专题地图能够严格配准,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编制出科学实用的遥感影像专题地图。
2、专题地图编制的技术准备工作.前期的准备工作对于本文的研究分析十分重要,这需要对我们现在掌握的所有国内外关于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及遥感技术(RS)的应用软件进行综合评估,并且要结合实际情况,将现有的微机作为主要的硬件条件,选择出最适合的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软件。
基于遥感影像的专题图制图综合研究及实践
基于遥感影像的专题图制图综合研究及实践摘要:作为整个制图绘制的重要环节之一,遥感影像工作工作额开展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专题图制图的制图质量,同时也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减少由于绘制过程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因此通过遥感影像技术在专题图制图中的使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绘制管理能力,也能有效地发挥绘制作用,提升绘制质量。
关键词:遥感影像技术;专题图制图;应用作为制图绘制过程中最重要的绘制环节,专题图制图工作的产生不仅够有效地帮助绘制单位提升绘制质量,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主体监督的责任,实现专题图制图的高质量发展。
但是因为受到我国传统制图管理工作的限制,制图测量工作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展,这就导致专题图制图质量下降,遥感影像工作数据不准确,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制图绘制专题图制图的有效推进。
因此只有通过加快新技术的使用,才能有效地提升遥感影像工作能力,发挥遥感影像工作效果,实现专题图制图的有序推进。
一、遥感影像工作技术的基础内涵1、遥感影像工作的基础理论遥感影像工作的开展是专题图制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内容,在专题图制图管理方面来说,遥感影像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遥感影像工作方式,对整个专题图制图的主体情况进行检测和绘制,同时也需要结合多种新型的工艺技术,将制图绘制过程中所遇到的机电、计算机、信息网络、空间理论等相关专业的系统知识,结合当前国内外常用的遥感影像工作管理设备,对所要绘制的制图位置进行勘探遥感影像工作,从而将底边的土质结构、绘制的主要内容、制图的主体设计充分地结合起来,将地面的实际地理特点,通过先进的遥感影像工作仪器将实际的情况以立体凸显个典型是充分地展现在当前的信息化网络之中,从而更好地帮助遥感影像工作人员和绘制人员了解绘制位置具体的地址环境特点。
另外遥感影像工作的开展,也能够有效地帮助绘制制图单位分析当前的绘制制图进程,有效地控制绘制的时间和绘制的工艺,充分推动制图任务的高效发展。
遥感卫星影像专题地图的制作过程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遥感卫星影像专题地图的制作过程
遥感制图:
遥感制图是指利用航空或航天遥感图像资料制作或更新地图的技术
遥感专题地图的制作过程:
(1)信息源的选择
(2)遥感图像处理1遥感图像的纠正处理:2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
(3)遥感图像解译:对增强处理后的遥感图像,进行专题信息提取
(4)编制基础底图:①地图投影的选择:中小比例尺遥感专题制图:底图投影与影像投影一致;大比例尺遥感专题制图:高斯—克吕格投影②编图资料选择与地理基础更新③编制程序
(5)专题解译图与地理底图的复合
遥感影像地图及其编制:
遥感影像地图:
使以进过纠正并叠加了按照一定的原则选用的符号和注记的航空或卫星遥感影像直接反映地表状况的地图
遥感影像地图的制作过程:
(1)遥感影像信息的选择
(2)遥感有影响的几何纠正和影响处理(3)遥感影像镶嵌
(4)符号注记层的生成
(5)遥感地图的图面配置
(6)影像地图的制作与印制。
论遥感影像与地图的优劣
遥感影像与地图优劣辨析我们知道,遥感就是通过电磁波的手段,探测地表物体并提取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完成远距离对物体性状的识别,而遥感影像就是这种包含信息的图片。
所以遥感技术最基本的东西其实就是遥感影像,离开影像谈遥感,无异于画饼充饥。
那么,我们首先来简单认识一下遥感影像吧。
凡是只纪录各种地物电磁波大小的胶片(或相片),都称为遥感影像,在遥感中主要是指航空像片和卫星像片。
其成像方式为航空摄影、航空扫描以及微波雷达成像。
遥感影像包含的信息主要有波普信息、空间信息、时间信息,数据量相当庞大,数据类型多样,对图像的存取要求较高。
而我们对遥感影像获取的特征包括光谱特征、空间特征和纹理特征,利用这些信息指导实际运用。
基于这些特点,遥感影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领域范围广泛,尤其是在国土资源、气象监测、工程建设、国防科技、空间探索等等方面,发挥强大的作用。
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感影像的处理、分析和解译技术得到更多的完善,并在自然灾害(森林火灾、干旱、洪涝、冰冻灾害)、农林培育、矿产勘探、海洋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对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建设高度重视,并且在2012年发射资源三号卫星,其发展后劲相当充足。
而且当今世界,对智能化、自动化、定量化的信息需求急剧增长,遥感影像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另一方面,由于遥感技术的大众普及度现如今还不高,普通民众接触更多的是各种地图,这就使得遥感影像的使用对象多是高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
而我们经常使用的地图有哪些特征呢?通俗的来讲,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地图主要通过符号系统反映自然与社会经济信息,我们这里讲的地图,不仅指传统的纸质地图,还包括三维实体模型、可视化屏幕影像、声像地图、触觉地图,载体主要还是纸质的和电子的。
【地图学】第七章(第二节)专题地图.解读
(五)图面配置
1、良好的图面配置总体效果 (1) 符号及图形清晰与易读 (2) 整体图面的视觉对比度 (3) 图形与背景 (4) 图形的视觉平衡效果 (5) 图面设计的层次结构
• 图形与背景 (1)明暗差异产生图形 (2)良好的边界产生图形 (3)清晰的区域产生图形 (4)熟悉产生图形 (5)较小区域易形成图形
十、分区统计图表法
分区统计图表法是一种以一定区划为单位,用 统计图表表示各区划单位内地图要素的数量及其结 构的方法。统计图表符号通常描绘在地图上各相应 的分区内。
表示方法
分级统计图表法
定义
用颜色深浅(明度) 或网纹疏密表示制图
现象的统计差异,它 反映制图现象的分布
强弱,一般使用相对 值指标。
范围法的轮廓表达:精确、概略。
表示方法
质底法(类型图、区划图)
定义:质底法用不同的底色或符号区分全制图 区域内各种现象的质量差别。图面被各类面状 符号所布满。
特点:不同质量的现象不能重叠,全区也不能 出现空白。
质底法:常用于地质图、
地貌图、土壤图、植被图、 土地利用图、行政区划图、 自然区划图、经济区划图 等。(类型图、区划图)
线状符号法
定义:线状符号法是用于表示呈线状或带状分 布的专题要素的一种表示方法。如河流、海岸 线、交通线、地质构造线、断的性质、类型特征:用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表示;
现象的等级特征:用线形的粗细(尺寸)表示。
表示方法
等值线法
定义:等值线法就是利用一组等值线来表示某 专题现象数量特征的一种方法。等值线是专题 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物体质量特征:用符号的形状、色相表示。
物体数量特征:用符号的尺寸、明度表示。
表示方法
遥感影像图
传统垂直带资料多是离散性数据,影响了其机理研究的深入。带谱界限的精度多在百米级别,直接影响对带谱进行定量研究。研究工作一般只涉及某一个或少数几个垂直带界线(林线、雪线)的分布规律及解释,缺乏对整个带谱的全面分析。研究尺度比较单一,一般仅用一个垂直带谱来代表一个大的山系,区域和局域尺度上的规律基本上未涉及,掩盖了中小尺度上垂直带的变化规律。而这些局地规律往往是当地土地利用模式的控制因素,对山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极为重要。针对以上不足,山地景观信息图谱研究已有了初步尝试,尤其是以植被为主的山地垂直带谱方面,但该领域研究仍处于探讨阶段(孙然好,陈利顶等,2009)。
地学信息图谱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景观制图实验(陈述彭1957),图谱概念的提出,图谱方法的应用和地学信息图谱理论的形成(陈述彭等,2000)。自从地学信息图谱理论框架建立之后,我国学者将这一理论逐渐拓展到地学应用的诸多方面。如土地利用变化及地学信息图谱(叶庆华,2002、2003;Ye QH,2004;李小英,2002;Yue T,2002、2003)、滑坡信息图谱(李军,2001)、小城镇信息图谱(周俊等,2002)、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陈毓芬等,2003等)、城镇交通网络图谱(周江评等,2001)、城市景观格局与景观镶嵌结构等(徐建华等,2001;2003)等。用地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城市景观时空特征,是景观格局研究的新领域。
迄今为止,基于二维平面信息的景观格局指数已被广泛应用,这种二维地图表达模式能够较好地表达水平空间上的格局和规律,具有生态学含义的三维结构( 如地形或高程等பைடு நூலகம்没有被考虑进去,导致地表景观信息表达的残缺和不完整。当前常用的景观指数大多不具有方向性,在山区位置决定外力的作用方式,主要生态过程,特别是与水文有关的过程,比如水土流失、养分流失与面源污染等,都具有方向性。所以在山区景观格局分析中必须考虑垂直维度,既要考虑同一景观要素随着垂直方向的变化,还要考虑垂直方向上不同景观要素的组合,在山区研究垂直方向上各种要素的空间组合对景观格局特征的影响,更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在山区景观格局分析中必须考虑垂直维度,既要考虑同一景观要素随着垂直方向的变化,还要考虑垂直方向上不同景观要素的组合,在山区研究垂直方向上各种要素的空间组合对景观格局特征的影响,更具有现实意义。 地学信息图谱是在陈述彭院士的倡导下, 以地球空间信息认知理论为基础, 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网络通信、虚拟现实、计算机制图技术为支撑发展起来的一种时空复合分析方法论。地学信息图谱是形、数、理的有机结合,是用数字化、系列化的图形图像揭示客观事物和现象空间结构特征与时空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与手段,它能够将复杂问题的本质属性简洁、直观地可视化表达,而且具有图形多维化、时空动态化等特点。地学信息图谱具有以下4 个重要功能:① 借助图谱可以反演和模拟时空变化, 即可反演过去、预测未来;② 可利用图的形象表达能力,对复杂现象进行简洁的表达;③ 多维的空间信息可展示在二维地图上,从而大大减小了模型模拟的复杂性;④ 在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图谱有助于模型构建者对空间信息及其过程的理解(陈述彭,岳天祥,励惠国,2000)。
利用遥感影像进行专题制图方法的探讨
地利用类型变化,还需要依照原始 空间和校正空 间
选择 相应 的控 制 点进 行精 纠 正 。
( 3)计算机 分类。计算机采用监督分类法 中
最 小距 离 法 与交 互 式 目视 解 译 相 结合 :首先 在 cn a 特 征 区域 ,建 立 光 谱 特 性 的 训 练 场 地 , 并存 贮 在 cn ri文 件 中 。然 后 在 E a o . s NVI 选 择 c sf ain/ 中 l s ct a i o spri d/ nmu ia c u evs mii m ds ne菜 单 命 令 下 进 行 分 e t 类 ,在 分类 窗 口中将 波 段 数 设 为6 阀 门值 分 别 设 , 为2 、2 等 , ( 2 5 这里 的波 段数 和 阀 门值 的 设立 主 要 是依 据信 息 提 取 的 需要 ),将 分类 后的 影像 保 存 在 文件 cncasmg 。参见 图2 a l . 中 si 。
途 径 : (1)采 用 软 件 接 口结 合 , 实质 是解 决GI S 和 遥 感 图象 处 理 系统 之 间数 据转 换 ,数 据 传送 和 数 据 的 配准 问题 。 (2)发 展一 种 标准 的 空 间数 据 交换 格 式 ,作 为 GI和 遥 感 图象 处理 系 统 之 间 相 互 S 转 换 中间 格 式 标 准 。 (3)GI和遥 感 图象 处 理 系 S Ma if 数 据 转 换 中 都 有 D 这 一 标 准 数 据 格 pno的 XF 式 , 因 此 本 文 采 用 第 二 种 方 式 , 在 数 据 传 递 中 以 DX 文件 作 为 中间交 换 格式 。 F 3 R 图 象在 E VI 的基 本处 理 S N 下
的有关信息之前还要进行有 目的的处理 ,如图象的 ( 4)对计 算机分类后的 图象进行栅格数据 向 数 字 增 强 和 图 象 分 类 。 以 下 是 在 遥 感 处 理 软 件 矢量数据的转换处理 。遥感 图象数据格式为栅格形 E NVI 中对遥 感 影像 的处 理过 程 : 式 ,Maif pno 数据 格 式是 矢 量形 式 的 ,要 将 数 ( 1)选 择 多 波 段 的 遥 感 图 象。 在 fe/ 据 传 递成 功 ,必 需 转 换数 据格 式 。具 体过 程 如 下 : i l aalbebn slt vi l a d s中选 择 3 波 段 , 进 行 标 准 假 彩 首 先 E I中 选 择 uit s/etruit s/ s rt a i 个 NV tie vco tie r t o li li a e 色 合 成c n t i a r mg。根 据 土 地 与 植 物 的 光 谱特 性 v c r o v rin , 出现 相应 的窗 口,在 此 窗 口 m. et n es 后 oc o
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制作地图专题图合肥
地图专题图制作
地图专题图是一种以地图
形式呈现的专题信息,可 以直观地展示地理空间中
B
的现象和趋势
在获取遥感影像解译结果
A
后,我们可以将其转换为
地图专题图
在ENVI中,可以使用
"Map Production"工具
C
来进行地图专题图制作
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
D
地图符号(如颜色、形状、
大小等),来将解译结果呈
结论
展望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升,遥感影像解译的准确性和效率将会得 到进一步提高。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以下发展
高分辨率影像解译:随着遥感卫星的不断发展,我们将能够获取到更高分辨率的影像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识别和理解地物特征 多源数据融合: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数据融合起来,如光学影像、雷达影像、热 红外影像等,将能够提供更全面的地理信息 智能化解译: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我们将能够实现更智能化、自动化的 遥感影像解译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集成:将遥感影像解译的结果集成到GIS系统中,将能够实现更 复杂、高级的空间分析功能
ENVI 利用遥感影像 解译制作地图专题
图(合肥)
XXXXX
-
目录
1 引言 2 数据收集与处理 3 遥感影像解译 引言
引言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或飞机上的传感器收集地球 表面的图像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各种应用,
如土地利用分类、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ENVI软件,通过遥感影像 解译来制作合肥市的地图专题图
面向对象分类是一种基于图像对象(如水体、建筑物等)的分类方法。在ENVI中,可以使用 "Object-Based Classification"工具来进行面向对象分类。我们可以通过定义图像对象 ,选择合适的分类算法(如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并对分类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来获 取准确的分类结果
《遥感影像和地图》 学历案
《遥感影像和地图》学历案一、学习主题遥感影像和地图二、学习目标1、了解遥感影像和地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遥感影像的获取方式和处理方法。
3、学会解读地图的各种要素和信息。
4、能够区分遥感影像和地图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三、学习资源1、教材《地理信息技术基础》相关章节。
2、网络上的遥感影像和地图示例。
3、相关科普视频和文章。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地图,比如城市地图、交通地图等。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感影像也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
那么,遥感影像和地图到底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特点和用途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知识讲解1、遥感影像的概念遥感影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卫星、飞机等遥感平台获取的地球表面的图像。
这些图像可以反映出地表的各种信息,如地形、地貌、植被、土地利用等。
遥感影像的获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光学传感器获取,另一种是通过雷达传感器获取。
光学传感器获取的影像类似于我们用相机拍摄的照片,色彩丰富、直观;而雷达传感器获取的影像则是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回波来生成的,不受天气和光照条件的限制。
2、地图的概念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
地图的种类繁多,按内容可以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主要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要素的一般特征,如地形、水系、居民地等;专题地图则侧重于某一特定的主题,如气候图、人口密度图、交通图等。
3、遥感影像和地图的特点遥感影像的特点:(1)真实性:能够真实地反映地表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
(2)时效性:可以快速获取最新的地表信息,对于监测动态变化非常有用。
(3)宏观性:能够覆盖大面积的区域,提供宏观的视角。
地图的特点:(1)概括性:对地理信息进行了筛选和概括,突出重点。
(2)规范性:遵循一定的制图规范和标准,具有统一的符号和注记。
GIS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GIS包括哪些组成部分答: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三个⽅⾯的特征:第⼀,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信息的能⼒,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第⼆,由计算机系统⽀持进⾏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法,作⽤于空间数据,产⽣有⽤信息,完成⼈类难以完成的任务;第三,计算机系统的⽀持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因⽽使得地理信息系统能以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空间定位和过程动态分析。
⽐较数据与信息答: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离开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本⾝没有意义,⽽在计算机中,它的格式往往和具体的系统有关,随存储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改变。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是⼴义的信息概念——指主体与外部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种形式,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切有⽤的消息或知识,是表征事物特征的⼀种普遍形式,它不随数据形式的改变⽽改变。
两者的关系可以表述为:数据是信息的表达形式,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中蕴含的事物的含义,是数据的内容。
数据只有通过解释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信息是⽤数字、⽂字、符号、语⾔等介质来表⽰事件、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产、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解释答:数据结构是对数据元素及其关系的抽象描述,包括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前者是数学描述,后者是数据元素及其关系在计算机中的组织和建⽴⽅式。
⽐较⽮量、栅格两种数据结构答:(1)基本特征。
⽮量:点⽆⼤⼩、地图空间连续、指向地物、属性隐含;栅格:点有⼤⼩、地图空间离散、指向位置、属性显⽰。
(2)使⽤效果。
⽮量:数据结构复杂、数据量⼩、数据精度⾼、输出效果优;栅格:数据结构简单、数据量⼤、数据精度低、输出效果差。
(3)数据操作。
⽮量:利于⼏何变换、投影变换、⽹络分析;栅格:利于数据融合、数学模拟、叠合分析。
(4)应⽤范围。
答:不同格式数据的融合分为:1、基于转换器的数据融合,Mapinfo的Tab——(EOO或DXF)——ARC/INFO Coverage;2、基于数据标准的数据融合,ARC/INFO的SDTSIMPORT和SDTSEXPORT模块等;3、基于公共接⼝的数据融合,数据客户通过公共接⼝,发出请求,由数据服务器提供空间数据;4、基于直接访问的数据融合简述空间数据处理的类型答:空间数据处理的类型分为:⼏何变换、投影变换、图幅拼接、结构转换、格式变换、数据融合、正确错误选择答案:正确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正确错误选择答案:错误概念模型正确错误选择答案:正确答:E-R模型设计步骤(1)设计各个局部E-R图(2)设计全局E-R图(3)全局E-R图的优化采⽤ER⽅法进⾏数据库概念设计分成三步进⾏:1、⾸先设计局部ER模式2、然后把各局部ER模式综合成全局ER模式3、最后对全局ER模式进⾏优化简述三种传统的数据模型1、层次模型层次模型是⼀种树结构模型,它把数据按⾃然的层次关系组织起来,以反映数据之间的⾪属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专题地图编制报告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专题地图资料在遥感影像解译中的应用摘要:从专题地图的种类、特点、用途及其发展演变出发, 运用专题地图编制以及遥感影像的解译的观点与方法, 并结合相关应用实例, 阐述专题地图资料在遥感影像解译中的实际应用,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言:在遥感影像解译过程中, 各种专题地图的应用往往是不可缺少的。
这一方面能减少野外调查的工作量, 提高成图速度; 另一方面能帮助解译者掌握制图区域各种要素的分布, 指导影像的解译。
由于专题内容、成图方法、成图时间地图比例尺、地图质量等方面的差异, 各种专题图在影像解译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方法也存在着差异。
正文:
1.遥感图像的解译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后,航天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
多种遥感平台运行的多尺度、多层次、多角度、多谱段对地观测系统源源不断地向地面提供着丰富的数据源。
如何从海量遥感数据中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并加以利用,一直是遥感领域急需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
遥感影像解译技术是随着遥感技术的产生而诞生的。
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必须经过处理和解译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
遥感影像解译——图像解译,也称图像判读,就是指从遥感图像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
即根据各专业(部门)的要求,运用解译标志和实践经验与知识,对遥感图像上的各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推理和判断,最后定性、定量地提取出各种地物目标的分布、结构、功能等有关信息,并把它们表示在地理底图上的过程。
例如,土地利用现状解译,是在影像上先识别土地利用类型,然后在图上测算各类土地面积。
遥感影像解译包括目视解译、人机交互解译、基于知识的遥感影像解译、影像智能解译(即自动解译)等,经历了从人工解译到半自动解译,正在向全智能化解译的方向发展。
1.1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目视解译是利用图像的影像特征(色调或色彩,即波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形状、大小、阴影、纹理、位置、布局等),与多种非遥感信息资料相组合,运用生物地学相关规律,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
的思维过程。
其中影像的解译标志,也称判读要素,即是上述遥感图像上能直接反映和判别地物信息的影像特征和空间特征。
1.2基于多种技术的遥感影像半自动化解译
20世纪80年代后期,Goodenough D与Ehlers M等人提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的问题,推动了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影像自动解译系统的结合,改变了以往遥感数据的单一光谱信息结构,增加了图像数据的信息量。
1994年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的GIS国际会议上,李德仁院士首次提出了从GIS数据库中发现知识的概念,有助于推动GIS知识与遥感影像知识的结合,从而实现计算机的自动解译。
20世纪90年代,Middlekoop Hans L提出了运用地物分类知识进行遥感影像分类;秦其明提出了基于专家知识实现卫星图像的目标地物自动解译,这有助于研究遥感解译知识的获取、表达、搜索策略和推理机制,实现基于知识和专家系统的解译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计算机解译精度。
但是这些专家的解译知识受地域、时域的影响较大,仍需要继续探索和研究以达到实用阶段。
1.3遥感影像的智能(自动)解译
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也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对智能解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遥感影像中的信息分类,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建立遥感图像的模型,对影像中的专题信息进行数学描述,这些都是实现遥感智能解译的关键所在。
智能解译所利用的图像信息量有限,不能全面反映图像中地物的特点,对任何一种解译特征来说,必然存在很难区分的目标地物,因此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如数字高程数据、坡度分析数据、专题图数据等多源数据,有效结合RS和GIS的优势,实现两者高层次的综合,将是遥感影像智能解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专题地图资料的选择
专题地图资料的选择应考虑地图的专题内容、比例尺和成图时间这三方面因素。
从专题内容来讲, 最好是选择与解译内容相同专题的地图, 如解译土地利用现状图选择以前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在没有相同专题的地图情况下, 也可以选择有联系的专题图, 如解译土地利用现状图选择植被图、森林图等。
专题地图的比例尺应等于或近似影像的比例尺。
比例尺过大不利于影像和地图之间的互相对
照; 比例尺过小, 除了不利于影像和地图之间的互相对照外, 影像所要解译的详细内容在地图上还往往没有反映。
从地图的成图时间来说, 除了解译某些图件, 如地质图、地貌图对专题图的成图时间要求不高,大多数图件都应选择最新地图资料。
3.专题地图资料的分析评价
由于多种原因, 各种专题图反映出的地物分布情况与影像所记录的地物实际情况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在利用专题图资料时, 切不可完全照搬, 必须对所用资料进行分析评价。
专题图的分析评价主要从图斑类型的正确性和类型界线表示方法的合理性两方面来进行。
图斑类型的正确性可以通过地学分析、作者对该地区的认识以及与影像的对照几个方面来判断。
地学分析是根据制图区域内专题要素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及相关关系等地学规律判断地图上图斑类型分布的合理性。
作者对该地区的认识包括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获得的认识, 通过这些认识可以对某些图斑类型的正确性进行判断。
与影像的对照是判断图斑类型与影像上相应图斑的影像特征是否矛盾, 有些地物的影像特征明显独特, 地物类型与影像特征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如人工林。
当影像上某一图斑是人工林影像特征, 而地图上相应图斑的类型不是人工林; 或地图上是人工林, 而影像上不是人工林影像特征时, 表明地图上该图斑类型不正确(相对影像而言) 。
地图上图斑类型不正确的原因, 一方面是地图本身的错误, 另一方面是时相的差异, 成图和成像存在着时间差,其间地物类型发生变化。
如果地图上某一图斑的类型与地学规律、作者对该地区的认识及影像上相应图斑的影像特征不相矛盾, 在没有其它更可靠资料的条件下, 可以认为地图上该类型是正确的。
有些图斑的类型正确, 但类型界线的表示方法不合理, 使得图斑的分布规律不清楚, 在应用时需要对照影像和专题图, 建立起正确的类型汾布规律, 来指导影像的解译。
如黄土地区的土地利用与地貌关系密切, 黄土沟缘线以上部分坡度较缓, 开垦为农田; 沟缘线以下部分坡度较陡, 为牧草地。
这种分布规律在影像上也表现得很清楚(图la)。
有些专题图由于成图方法、作者的制图水平等原因, 在勾绘耕地界线时, 往往把鞍部较窄的这部分耕地综合掉, 使得专题图上土地利用的分布规律不清楚(图lb)通过影像和专题图的对照, 应建立起正确的土地利用分布规律, 合理勾绘类型界线。
结论:
影像和专题图的相互对照是为了建立起影像和专题图上相应图斑的对应关系, 确定影像图斑的类型。
相应图斑在影像和地图上的定位主要是通过它们与控制地物的位置关系来建立。
可以作为控制的主要地物有水系(包括河流、湖泊、水库)交通线、居良地、境界线等。
这些控制地物在专题图上往往是地理底图要素。
水系在影像上的反映比较清晰, 但水系的形状和大小经常会由于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些河流在缺水季节的影像上对应为沟谷,在影像和专题图相互对照时, 应
注意到这些变化。
在大中比例尺(> l : 50 万)的影像上, 县级(包括县)以上的居民地、铁路、主要公路基本上都能反映出。
境界线是人为界线, 在影像上没有反映, 但境界线一般和地形界线相吻合, 如山脊线沟谷线等。
如果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表示有等高线,则还可以根据等高线建立起地图和影像之间的坡向关系。
在对照专题地图时, 还应注意到同一图斑在不同比例尺不同专题地图上的变化。
在小比例尺图上的一个图斑, 在大比例尺图上可能为几个图斑; 在某一专题图上的一个图斑, 在另一个专题图上可能为几个图斑。
另外, 图斑的形状也会变化。
一般来说, 当影像上少数图斑的类型不能确定时勺则在地图上确定相应图斑的位置和类型; 当大多数图斑的类型不能确定时, 则需要对照影像和地图, 建立起影像的解译标志。
专题地图在遥感影像解译过程中可以对图斑类型的解译起指导作用, 但图斑的类型界线, 除了个别在影像上不能确定的界线可以参考专题地图来勾绘, 其它界线的勾绘应以影像为准。
参考文献:
[1]. 张永生.遥感图像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 廖小韵.专题地图表示方法的研究[J].测绘通报,2005(10)53-55
[3]. 杨凯,陆健,林开愚等.遥感图像处理原理及方法[M].测绘出版社,1988.11
[4]. 阎守义.现代遥感技术及发展趋势[M].环境遥感,1995.4
[5]. 胡友元,黄杏元.计算机地图制图[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