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地理过程分析角度看高考题 (1)
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高考地理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高考地理模拟试题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组新修订的《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规定,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职工,在享受国家规定婚假的基础上,延长婚假十天,女方延长产假六十天,男方享受三十天护理假。
在子女六周岁以前,每年给予夫妻各十天育儿假。
职工在规定的产假、护理假、育儿假期间,享受其在职在岗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安徽省制定该条例的主要原因是()A.男女性别比失衡B.劳动力严重矩缺C.经济增长缓慢D.人口出生率低2.为使安徽省“三孩”政策落地,下列措施效果不明显的是()A.提高育龄妇女的受教育程度B.鼓励幼儿园提供延时托管服务C.实施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方式D.对婴幼儿入托、入园给予补助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经济基础薄弱,2017年城镇化率为36.38%,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呈现全国层面的不均衡与不连贯现象。
2017年由中巴两国政府批准的《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2017-2030年)》提出,建设自中国新疆喀什至巴基斯坦南部沿海城市卡拉奇和瓜达尔的中巴经济走廊,围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形成新的国际物流网络和产业布局,通过产业投资,提升南亚及中亚国家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地位。
下图示意2017年巴基斯坦城镇数量金字塔与人口金字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巴基斯坦()A.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发展较突出B.超大城市和小城市发展较突出C.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发展较突出D.只有小城市发展突出4.与巴基斯坦城镇体系特点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地理要素是()A.以山地为主的地形B.炎热干旱的气候C.海陆联运的交通体系D.发展缓慢的工业5.“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对巴基斯坦城镇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是()A.促进节点城市发展,提升超大城市的核心作用B.加强国际产业合作,推动中等城市的工业发展C.推进沿线交通建设,加快乡村转变为小城市(镇)D.形成多条发展轴线,保证各区域城市均衡发展洛川(位于渭北黄土高原)苹果“矮砧密植”模式是指在一排排水泥杆支撑下,果树沿着铁丝架攀爬生长,大拇指粗的果树,行距宽、株距窄,每亩将近200株果树。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地理高考试题(山东)(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A.由北向南B.由西向东C.由西北向东南D.由东北向西南2.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②③④①B.②①③④C.③①④②D.③②①④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
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
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
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
据此完成3~4题。
3.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态效益高B.木材销路好C.劳动投入少D.种树有补贴4.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木材进口C.增加粮食进口D.鼓励农地流转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
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
图2示意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
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A.安庆—池州B.合肥—巢湖C.亳州—阜阳D.芜湖—铜陵6.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A.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B.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C.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D.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01(山东卷)
我国地级市一般由市辖区和其他县级行政区组成。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 人口数量。该市的常住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意四种人口流动情况,与该市2010~2020年情况相符的是( )
A.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② C.③
D.④
4.与该市的其他县级行政区相比,市辖区( )
19
土壤
情境材料 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简单碳储量高
我国某地级市常住人口数量变化
墨西哥湾沿岸的马德雷湖 广东佛山的工业设计城 辽宁省抚顺市的城市发展 某文化广场的十二生肖石像 滇池流域人类活动与聚落发展
某地焚风的发展变化和锋面的形成与移 动 西南山区M乡的地形,带动作用与发展 白浆化棕壤的影响及其改良
试卷评析
三、深化关键能力考查,突出创新思维 2023年高考试题充分利用图文信息载体及巧妙的问题设计,深化对获取解读地理
信息,描述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等关键能力的考查,有效鉴别学生的思 维品质和发展潜能。 四、优化必备知识考查,引领同向同行
必备知识是形成核心价值、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基础。高考地理试题强调基础性、 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以此引领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与高考改革同频共振。 五、重视试题情境设计,构建考查载体
2.分值分布
0.7 0.6 0.5 0.4 0.3 0.2 0.1
0 2020年
图表标题
2021年 自然地理
2022年 人文地理
2023年
从分值分布看,每年的 试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 地理考察比较均衡。 近三年自然地理比重波 动下降,人文地理比重 波动上升。
3.情境类型
近三年试卷
生活实践情境
高考地理常见地理现象形成过程
高考地理常见地理现象形成过程1.地上河的形成过程“地上河”是一个概念,而不是特指某条河流,当河床海拔高于该段河流流经地区的两岸地面海拔,就被叫作地上河,又称悬河。
由于水往低处流、水流方向全靠两岸人工修建的河堤约束。
“地上河”成因: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开阔、比降平缓的中下游,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
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被称为“地上河”。
世界最著名的地上河是黄河下游。
由于挟带了来自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黄河干流进入比降平缓的下游平原地区后,径流动能不足以输送挟带的大量泥沙。
河床不断淤积抬高,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 m,成为地上河的代表。
2.盐碱化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
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
我国盐渍土或称盐碱土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总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
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盐碱土的可溶性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硫酸盐和氯化物、碳酸盐、重碳酸盐。
硫酸盐和氯化物一般为中性盐,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为碱性盐。
3.地貌的形成过程组成部分分布形成地貌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洪积—冲积平原山前水流流出出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泥沙沉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各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成洪积—冲积平原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土壤深厚肥沃,既不旱也不涝,是高产田所在地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宽广土壤肥沃,易旱易涝,粮食产量不稳定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的口外滨海地区河流到达入海口时,流速极缓,河流挟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附近,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土壤肥沃,易形成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4.辫状水系形成过程①洪水期:在流水侵蚀、搬运作用下,洪水从上游带来大量的泥沙,并沿许多深泓线堆积,形成水下浅滩。
高考地理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合题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合题答题技巧【第一部分 方法指导】一、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水文(不是水源)、地貌、生物(植被、动物)和土壤等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自然环境整体性表现⑴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⑵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⑶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例题1(2023·北京西城·高三统考期末)大兴安岭是国家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达84.89%,沼泽湿地面积广大,多年冻土层广泛分布(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深刻影响着这里的河流地貌和湿地分布。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额木尔河是黑龙江的一条支流,在漠河地区留下“九曲十八湾”(图)。
(1)说明额木尔河“九曲十八湾”的成因。
研究表明,与100年前相比,东北地区现代冻土南界已北移20—30km。
同时,大兴安岭地区出现原始湿地萎缩和新生湿地扩张现象;部分林区大片兴安落叶松倾倒、死亡。
(2)试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
【答案】(1)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地处多年冻土带,河流难以下蚀,以侧蚀为主,形成曲流。
(2)气候变暖,导致冻土向北退化;融化的冻土水分加速蒸发和下渗,使土壤变干,原始湿地萎缩;融水向低洼区汇集,形成新生湿地;土壤过干或过湿(肥力下降、土质松软),导致林木倾倒死亡。
【分析】本题以大兴安岭为材料,涉及河流地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以及生态修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额木尔河中下游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慢;且由材料“多年冻土层广泛分布”可知,冻土层阻隔了水分下渗,同时也限制了河流的下切侵蚀,使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导致河流曲流发育;随着侧蚀作用不断增强,河流形成九曲十八弯的地貌。
(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北京卷地理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某中学以本地红花生长与应用为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系列活动。
图1为活动方案略图,图2示意不同地区的景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红色染料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2.采摘红花时,临近()A.雨水B.小满C.小暑D.处暑3.红花生长期间,同学们可观察的现象是()A.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B.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减弱C.日落方位先南移后北移D.正午旗杆影长逐渐变长如图为河北平原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4,5题。
4.四地中对周边人口迁入吸引力最强的是()A.甲B.乙C.丙D.丁5.该地区适宜重点建设()A.水陆货运集散枢纽B.煤炭液化气制备厂C.国际会议展览中心D.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于4月26日至10月28日举行。
图a显示成都部分气象站点2023年4月—10月某日的最高气温,图b为北京时间2024年5月15日14时西南地区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据图a可知()A.数据观测日期可能在10月底B.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C.数据采集时段为11时—17时D.气温从东北向西南呈递增趋势7.图b中()A.贵州北部受低压控制,天空云量多B.昆明以西受反气旋影响,气流下沉C.成都受高压的影响,气温升高明显D.重庆市区风力大,气流辐合有雾霾8.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主会场内,通过造景手法展现黄河穿城而过大美景象的展园是()A.武汉园B.兰州园C.天津园D.深圳园如图为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
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地理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如图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A. 由北向南B. 由西向东C. 由西北向东南D. 由东北向西南2.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 ②③④①B. ②①③④C. ③①④②D. ③②①④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
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
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
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
据此完成3~4题。
3.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A. 生态效益高B. 木材销路好C. 劳动投入少D. 种树有补贴4.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A. 加大开荒力度B. 增加木材进口C. 增加粮食进口D. 鼓励农地流转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
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
如图示意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
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A. 安庆-池州B. 合肥-巢湖C. 亳州-阜阳D. 芜湖-铜陵6.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A. 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B. 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C. 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D. 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01(新课标卷:适用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
题号 背景材料
泰北山地制 36 作和饮用酸 (28分) 茶的文化习
俗、泰北地 区酸茶产业 发展
考查范围
设问角度
考查知识点
(1)结合地形和气候条件, 区域认知、 解释泰北山地民族吃酸茶 地域文化 习俗的形成原因。(8分)
考查能力素养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湖水中溶 37 解性有机 (28分) 物相关信
息
(2)说明图示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 区域气候特征对地理
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的气候原因。 环境的影响、
中国地理、(6分)
地理环境整体性
自然地理、(3)解释图示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 区域气候特征对地理
水圈和水 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4 环境的影响、
整体分析
➢ 从考查内容上看,强调地理原理的关键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运用。人文地理和自然地 理在新课标Ⅱ卷中比重大致相当,其中,人文地理部分重心放在“区位条件分析”上,涵 盖产业区位条件、交通区位条件,辩证探讨区域发展方向和途径;自然地理中涉及喀斯 特地貌的发育、区域土壤和植物相互关系、水体有机物含量的影响因素等常规知识点, 侧重于区域认知、地理事象的原因和过程性分析,强调对地理原理的运用能力,优化 “五育”融合,着力创新精神培养。
试题分析
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家用汽车普及,我国区域公路干线(国道或省道)在经过平 原地区县城时,一般经历从穿城到绕城的变化。下图示意经过某县城的国道布局变化,其 中新国道建成通车后,旧国道转为城市道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 4.图1所示旧国道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县城对外运输 B.方便县城内部运输 C.促进县城用地扩展 D.吸引县城商业集聚
2023届高考地理专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好题练习(附答案)
2023届高考地理专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好题练习冻土退化过程中,地下冰的消融会导致地表发生沉降。
在高含冰量冻土区,这种地表沉降伴随着大量冰体的融化往往会形成热喀斯特湖。
热喀斯特湖通常是一些外部营力导致高含冰量多年冻土融化形成的。
热喀斯特湖形成后,由于积水区域的反射率低,蓄热能力较强,侧向热流也使得周围多年冻土环境发生变化。
湖水的热对流过程将会导致其下部多年冻土持续融化甚至融穿。
读青藏高原某草甸区热喀斯特湖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冻土环境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冻土温度升高,上限上移B.冻土温度升高,下限下移C.越靠近热喀斯特湖,上限越深D.越远离热喀斯特湖,下限越浅2.冻土融穿后,可能对该草甸区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A.冻土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变薄,地下水水位上升B.地下水将不可避免地向地表水转换和流失C.湖岸坍塌后退,沼泽、湿地面积扩大D.高寒草甸、沼泽草甸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剧(历年ꞏ湖南卷)野火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火。
近年来,世界各地野火频发,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蒙古东部地区(见下图)野火发生频率高且区域差异大。
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区主要野火类型是()A.落叶林火B.针叶林火C.草原火D.荒漠草原火4.从可燃物及管理角度,推测下列区域野火发生频率最高的是()A.东方省B.中央省C.南戈壁省D.色楞格省5.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其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气温B.降水C.植被生物量D.游牧活动(历年ꞏ广东卷)岸线发育系数(简称SDI)是反映湖泊几何形态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湖岸线越曲折。
我国某内陆咸水湖,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较为明显。
下图示意该湖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
据此完成6~7题。
6.导致1973—2004年SDI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水下地貌体出露 ②湖岸土地沙化加剧 ③湖盆区构造沉降 ④人类活动强度减弱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10—2017年SDI值的变化指示了该湖()A.湖岸线长度变短B.沿岸区域土地沙漠化加剧C.湖泊的面积稳定D.沿岸区域生境多样性增加(历年ꞏ山东德州二模)某高校地理小组在重庆酉阳龙潭槽谷进行地下水采样和动态监测,探究石漠化岩溶槽谷不同坡向的水文特征。
专题0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真题题源解密(新高考)(解析版)
专题0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情概览:解读近年命题思路和内容要求,统计真题考查情况。
2024年真题研析:分析命题特点,探寻常考要点,真题分类精讲。
近年真题精选:分类精选近年真题,把握命题趋势。
知识速记:归纳串联解题必备知识,总结易错易混点。
名校模拟探源:精选适量名校模拟题,发掘高考命题之源。
考向考查统计命题解读2024年高考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主要以植被和土壤为出发点,考查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地域分异规律。
如全国甲卷9~11题、湖南卷18题、湖北卷1~3题、广西卷14~16题、北京卷18题,主要以自然要素间的相互影响,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浙江卷(1月)3~4题、黑吉辽卷8~9题、湖南卷19题、北京卷16题,考查地域分异规律;福建卷14~16题、黑吉辽卷4~5题、新课标卷6~8题、湖南卷9~11题,考查植被和土壤的成因、影响因素等。
自然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点综合性非常强,所有与自然地理相关的知识点都可以从该角度进行考查,要求考生对自然地理知识点整体把握、提高综合分析运用能力,是历年各考区的考查重点。
考向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024·高考·全国甲卷)下图所示剖面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黄河岸边,该剖面含有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
剖面中的泥沼土层是在相对静水环境下形成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风沙与泥沼土互层中,与风沙层相比,泥沼土层沉积物()A.颗粒较粗,有机质较少B.颗粒较细,有机质较少C.颗粒较粗,有机质较多D.颗粒较细,有机质较多2.推测灰绿色泥沼土层上部(深度约230~260厘米)出现的波状形变形成于()A.冻融造成的变形B.构造挤压变形C.流水不均匀沉积D.风沙差异沉积3.距今约15~8千年,该地区气候变化总体趋势是()A.持续升温B.持续降温C.波动升温D.波动降温【答案】1.D 2.A 3.C【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泥沼土是在相对静水环境下形成的,水的流速较低,与风沙层相比,颗粒较细,AC错误。
高考地理三年真题(2019-2021)专题解析—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考地理三年真题(2019-2021)专题解析—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真题)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
下图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
据此完成下面题。
4.图中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A.3月B.6月C.9月D.12月5.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A.全天性减少B.时段性增加C.时段性减少D.不发生变化6.降低夜间的电力净需求量,关键是发展()A.火力发电技术B.光伏发电技术C.特高压输电技术D.电能储存技术【答案】4.B 5.C 6.D【分析】4.根据材料,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当电量总需求量等于电量净需求量时,光伏发电量为0,说明此时为黑夜;读图可知,电量总需求量等于电量净需求量的时段为格林尼治时间大约19点到凌晨3点多,远小于12个小时,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季,德国位于北半球,B正确;3月和9月昼夜大致等长,12月昼长远小于夜长,ACD错误。
故选B。
5.读图观察“光伏发电量增加200%时电力净需求量预测曲线”,与电力净需求量曲线对比可看出,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在大约3点多到18点减少,其余时段没有变化,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根据公式,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要降低夜间电力净需求量,需要增加光伏发电量;而光伏发电在白天进行,夜间要使用必须提高电能的储存量,就要提高电能储存技术,B错误,D正确;火力发电技术和特高压输电技术与此无关,AC错误。
故选D。
(2021年山东省高考真题)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媒都”之称。
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
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高考地理三年真题(2019-2021)专题解析—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
高考地理三年真题(2019-2021)专题解析—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真题)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
如图所示圩田海拔6~7米,种植庄稼;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米。
据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
(3)说明这些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
【答案】圩田海拔低于巢湖湖面,易遭受湖水倒灌;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量大,尤其是梅雨期降水时间长;地势平坦,水流慢,排水不畅;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围湖造田、上游水土流失,巢湖淤积,水位抬高。
【分析】由材料可知,圩田海拔低于巢湖平均水位,湖水外泄易倒灌圩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不稳定,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旱涝频繁;该区域地势平坦,水流慢,排水不畅;巢湖地区经济较落后,农田水利设施落后,泄洪能力差;过去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能力下降;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入湖河流含沙量大,导致巢湖淤积,水位抬高,倒灌圩田,圩田排水不畅。
(2021年山东省高考真题)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下图),面积53.4km2。
主沟发源于哈巴雪山西侧,汇入金沙江一级支流冲江河,长度12.8km。
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
该流域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其中海拔4200m以上的峰脊区年降水量超过1100mm,2019年7月28日,峰脊区6小时降雨量达60.4mm,激发了特大规模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
(1)指出海巴洛沟流域形成泥石流的四类固体物质来源。
(2)分析海巴洛沟流域主沟道AB段、BC段和CD段地形对泥石流形成的作用。
(3)分析海巴洛沟流域泥石流过当地构成严重威胁的自然原因。
【答案】(1)冰碛物(冰川搬运堆积物);崩滑体堆积物;风化碎屑物;断层破碎物。
(2)AB段:地形陡峻,易发生崩塌,且径流汇流速度快,为泥石流形成提供物质和水动力条件;BC段:地形较和缓开阔,为大量松散固体物质积累提供场所;CD段:沟道狭窄顺直、坡度大,加快泥石流的通过时间。
高考地理成因(过程)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解析
高考地理成因(过程)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解析成因(过程)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1.自然地理类(1)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由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状况共同决定。
(2)影响风力的因素①根本原因:区域间的温差→水平气压差;②大气环流(风带、季风);③地势高低;④地形平坦开阔或崎岖闭塞;⑤垭口或峡谷(狭管效应)。
【典型设问】2013年课标全国卷Ⅱ第36题第(2)问,分析下图H县城附近冬春季风力强劲的原因。
(8分)【答案】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会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分)(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①纬度;②地形、地势、坡向;③海陆(海陆分布和海陆位置);④洋流(寒暖流);⑤植被状况或地表性质;⑥天气阴晴;⑦天气系统(高低压、冷暖锋、冷暖气团);⑧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典型设问】2013年课标全国卷Ⅰ第36题第(1)问,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答案】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4)影响降水的因素①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决定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及天气系统影响降水。
③海陆位置:距海远近的不同,使得陆地受海洋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降水量也会产生差异。
④下垫面:山坡方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势高低、森林植被、人类活动使下垫面状况不同,影响降水。
【主要设题角度】气候对各自然要素(如地形、河流、植被和土壤等)的影响;对人文要素(城市、工农业和交通等)的影响;气候影响下天气状况的描述等。
(5)影响气候的因素①太阳辐射(纬度):决定气温分布;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影响降水分布;③下垫面状况(海陆状况、地形地势、洋流等);④人类活动。
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从宏观尺度影响大的气候格局;下垫面状况会从微观尺度影响气温和降水,进而影响局地气候;人类活动则是通过影响大气成分(如CO2的增加)以及改变下垫面状况,进而影响全球气候或局地气候。
地理过程性分析型综合题解题归纳(附:答题模板及典型分析)
地理过程性分析型综合题解题归纳(附:答题模板及典型分析)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分为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过程。
自然地理过程主要指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系统和其他组成部分的形成与演变,如大气的受热过程、水循环过程、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等。
人文地理过程是随着人类活动而不断变化的,如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发展、工业的集聚和扩散等。
地理学研究的目标不仅在于解释过去,更重要的在于服务现在、预测未来。
依据地理过程的时空尺度将其分为四类:地理循环过程、地理演变过程、地理波动性过程和地理扩散过程。
【设问形式】“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说明天气系统的影响过程”等。
【考查方式】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强调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间变化特征。
过程性分析型综合题考查方向主要为:①有限时段内的依时行为。
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尽可能详尽地记录地理现象的依时行为,从中发现地理事实变化规律,以便推测该时段之前或之后的变化状况;②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理行为进行模拟和预测;③研究地理过程与地理分布之间的耦合关系,从而把地理学的规律统一于时间与空间的共同基础之上。
一般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图文材料为载体,根据材料和地理原理分析得出主要地理过程。
1.自然地理部分(1)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等。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的变化、空气的水平运动、等压面的弯曲变化及热力环流的典型案例(如山谷风、城市风、海陆风等)的形成过程。
(3)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全球主要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及低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高纬环流圈的形成过程等。
(4)常见的天气系统或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气旋(或低压)、反气旋(或高压)、冷锋、暖锋、台风、寒潮、洪涝、干旱及旱灾、锋面气旋等常见天气系统或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4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4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4年高考地理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国甲卷、新课标卷在整体风格、题型结构上与2023年保持基本稳定,给学生以熟悉感。
试题情境真实,设问新颖,重点考查地理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助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
一、突出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关注现实问题,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近年来,全球性的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
地理学科注重引导学生增强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意识,树立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的观念。
全国甲卷第44题,以某研究小组在“以水定绿”思想指导下探索合理的人工防风阻沙方式为情境,要求学生结合区域背景条件设计实验方案,探索水资源约束下具有最佳阻沙效果的灌草种植方式。
考查学生对实验方案设计的把握,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安全观。
新课标卷9~11题,围绕一个以提高降水-土壤水转化效率为目标的人工降雨实验,加深学生对地表径流产生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促使考生思索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的水循环与水安全。
全国甲卷4~5题,以我国三江平原农垦系统某农场为案例,在国家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结合具体区域特点,引导学生以动态的视角,辩证地看待生态环境保护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
2.展现时代新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全国甲卷第43题,以旅游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所给信息,选择某一世界文化遗产地,设计一个参与感强、互动度高、体验性好的文化旅游产品。
试题聚焦新发展理念,体现在核心价值引领下知识的交叉、能力的复合、素养的融合。
传统村落是特定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空间载体。
新课标卷1~3题,以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的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为案例,展现我国少数民族典型传统村落的建筑特色,体现勤劳淳朴的土家人热爱自然、崇尚生态的生活方式和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聪明才智。
2020年地理高考自然地理大题部分。一轮复习必备
自然部分大题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材料一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200km,流域面积210万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图14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表1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
表1(1)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尼日尔河“水塔”,请分析原因。
________(3分)(2)说明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4分)(3)概述尼日尔河迪雷-洛科贾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
________(2分)(4)简析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________(4分)2.图20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21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说出甲、乙两海域海底地形类型,并描述乙海域海底地形的主要特点。
________(4分)(2)与甲海域相比,说明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
________(3分)(3)与乙海域相比,分析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的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
________(3分)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葡萄喜光,耐旱。
图5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
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图5(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
(8分)(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
(8分)(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
(6分)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
如图6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题以扎龙湿地为背景考察河流湿地地貌气候及水循环相关知识, 两行半的材料配合一张水系图,学生的材料依据较少,需要调动的 储备知识较多。
第一问以常规排水受阻形成堰塞湖为背景,对比扎龙却形成了湿 地的现实,让学生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和气候,着重考察学生的基 础知识调动。
第二问也有前提,面积稳定,做题一定要读到这句话,否则直接 跑偏。稳定面积的前提下分析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结合水循环知 识,
流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1. 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 主要源于 ()
A. 河床 B. 沟谷 C. 裸露坡面 D. 植被覆 盖坡面
黄土高原植被越多越好吗?应当保持一定量的坡面侵蚀,可以减少 滑坡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 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从自然地理过程分析角度看高考题
听东北师大教授讲座有感
图2示意某条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流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
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粒径T3>T0>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6-8题。
河流阶地,一般由地壳
抬升,河流下切,河漫
关键信息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 2.65
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沼泽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 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丹顶鹤的故乡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 1.1
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 境破坏。
沼泽地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气温低,蒸发弱吗?
A. 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 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 坡面
B.洪积扇
C. 河谷
D.湖盆
8. 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 湖盆蒸发量增多
B. 盐湖面积缩小
C. 湖水富养化加重
D. 湖水盐度增大
总结:一、高考命题趋向: 1、高考题借助真实情景,自然地理以过程考核为
核心 2、小切口、小尺度区域多 3、一般规律中的特殊情况考察(放冷箭)
二、应对策略: 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要素形成和发展进行
动态分析的能力 2、切勿固化学生思维,凡事无绝对,提升学生
思维品质,敢于质疑和批判和创新 3、提高学生的读材料和图表能力,
不是水多, 而是水少。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
候特点。(6分) 1.47
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2分)
跳出常规,重在
逻辑分析。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
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
降水异常增多,表1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
易蒸发
降水量=蒸发量+ 径流量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6分) 0.42
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 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C. T2
D .T3
C. T1形成时期
D. T0形成时期
C. 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抬一抬,切一切(下切侵蚀原河床) 歇一歇,积一积(形成河漫滩砾石堆 积层) 抬一抬,继续切一切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 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第三问预测盐度变化及原因,需要结合材料和基础知识共同思考 第四问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 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 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
图2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
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
量极高。据此完成9~11题。
表1
9. 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小降水变率
B. 减少河水含沙量
C. 增加降水量
D. 加大河流径流量
10. 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
滩不再被淹没而形成
河漫滩,仍然受 流水沉积作用
沉积作用 的分选性
6. 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 T0
B.T1
7 .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 .T3形成时期 B .T2形成时期 8 .推测该河流所在区域地壳经历了
A .持续下降
B. 持续抬升
河流流速越大,能 够搬运的物质越大
回忆以前的天津 贝壳堤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