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国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 引种
第7章 园林植物引种驯化
![第7章 园林植物引种驯化](https://img.taocdn.com/s3/m/7141b665a98271fe910ef95d.png)
(二)引种的程序 1. 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 2. 选择引入材料 3. 引种材料的收集和编号登记 4. 引种材料的检疫 5. 引种试验 6. 栽培性试验和推广
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 植物的生活型; 植物的分布区; 气候相似性; 主导生态因子; 引种地栽培技术条件。
选择引入材料
二、引种驯化的原理
(一)引种的遗传学基础 1.反应规范 生物体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 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引种是植物在其基因 型适应范围内迁移。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 因型的严格制约。所谓品种的适应范围, 就是这个品种基因型在地区适应性反应的 反应规范。
潜在基因 生物体的基因只有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 能得以表达。植物的易 地栽培是在植物具有潜 在的适应基因的条件下 获得成功的。
四、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
1.
2. 3.
在与原产地时比较,不需要特殊的保护 能够露地越冬或越夏而生长良好; 没有降低原来的经济或观赏品质;
能够用原来的繁殖方式(有性或营养) 进行正常的繁殖。
五、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
1. 2. 3. 4.
植物材料的适应性; 实际栽培季节的气候相似; 植物材料的利用目的; 引种结合育种的工作程度。
2.
3. 植物的发育调控 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激活一 些基因表达,因此原产地没有表达 出来的性状有可能在异地条件下表 达出来。 关于遗传的可塑性,生理上的 可协调性和发育的阶段性.
(二)气候相似理论 植物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分析。 引种成效的关键在于正确掌握 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客观规律。 德国慕尼黑大学林学家麦依尔 教授在《自然历史基础上的林木培育》 1909年论述道:木本植物引种成功的 最大可能性在于树种原产地和新栽培 地有气候条件相似的地方。
园艺通论试题及答案
![园艺通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65ec8bb7360b4c2f3f6421.png)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园艺通论作业题(一)绪论和第一章园艺植物分类一、名词解释1. 园艺:2. 园艺学:3. 果树:4. 蔬菜:5. 观赏植物:6、落叶果树:7、常绿果树:8、生态学分类:二、填空题1、植物性食物包括( )、()、()等。
2、人类食物可分为()和()。
蔬菜和水果属于()。
3、植物学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4、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果树约()科,()种左右;蔬菜普遍栽培的有()科,860多种。
三、选择题1、下列园艺植物属于十字花科的是()A 草莓B 萝卜C 芹菜D 仙客来2、下列园艺植物属于蔷薇科的是()A 白菜B 番茄C 苹果D 丁香3、下列果树中属于仁果类果树的是()A 树莓B 椰子C 桃D 梨4、下列果树中属于常绿果树的是()A 苹果B 芒果C 板栗D 葡萄5、下列蔬菜中属于瓜类的是()A 西葫芦B 结球甘蓝C 大头菜D 番茄6、下列蔬菜中属于多年生蔬菜的是()A 石刁柏B 茭白C 芋D 笋瓜7、下列观赏植物中属于一年生花卉的是()A 菊花B 鸡冠花C 茉莉D 丁香8、下列观赏植物中属于球根花卉的是()9、下列果树中属于藤本类果树的是()A 石榴B 葡萄C 芒果D 荔枝10、下列蔬菜中属于绿叶蔬菜的是()A 茼蒿B 白菜C 大葱D 韭菜11、下列园艺植物属于豆科的是()A 马铃薯B 豇豆C 大丽花D 大蒜12、下列园艺植物属于芸香科的是()A 甜瓜B 茴香C 柑橘D 君子兰13、下列果树中属于核果类果树的是()A 樱桃B 杨桃C 山楂D 梨14、下列果树中属于草本类果树的是()A 香蕉B 荔枝C 醋栗D 枣15、下列果树中属于热带果树的是()A 醋栗B 槟榔C 核桃D 无花果16、下列蔬菜中属于豆类的是()A 豆薯B 黄瓜C 莴苣D 菜豆17、下列蔬菜中属于水生蔬菜的是()A 竹笋B 茭白C 蕨菜D 苋菜18、下列观赏植物中属于宿根花卉的是()A 瓜叶菊B 万年青C 牡丹D 令箭荷花19、下列观赏植物中属于蕨类植物的是()A 龙舌兰B 早熟禾C 结缕草D 卷柏20、下列果树中属于落叶果树的是()A 菠萝B 荔枝C 柑橘D 桃四、简答题1、蔬菜和水果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2、园艺生产的意义3、园艺植物分类的目的和意义4、观赏植物生态学分类主要包括哪几类?5、果树生态学分类主要包括哪几类?6、蔬菜按生态学分类是怎样分类的?五、论述题1、试述中国园艺发展简史及现状2、试述中国园艺的主要发展趋势第二章园艺植物生物学一、名词解释1、实生根系:2、不定根:3、气生根:4、芽的异质性:5、单轴分枝(总状分枝):6、叶面积指数:7、叶幕:8、花芽分化:9、自花授粉:10、常异花授粉:11、受精:13、休眠期:14、长日照植物:15、物候期:二、填空题1、叶是植物进行()和()的主要器官。
《植物引种与驯化》教法心得
![《植物引种与驯化》教法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588e6548336c1eb91b375d02.png)
满足水稻生长固定的积温所需的 日数减少, 生育 期缩短 因此 , 引种工作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中,不 同纬度 问相互引种的规律是本节 高温的条件 ,
1 、明确几个慨念
1 1光 周期现象 植物对 日照长度发生反应 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 . 植 物在一年 内的特 定时期开花 ,很多植物在开花之前有一段 时期对 昼夜相对 长短 的要求很严格 。如果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 , 就不能 开花或开花延迟。
应相似 到足 以保证植物 品种相互 引用成功 的可能性。 例如: 国的棉花品种 美
甚至黄河流域种植 比较合适 , 引种容易成 1 3长 日照植物 是指在 日照长度长于一定 的l . 临界值时才能开花 的植 和意大利 的小麦品种在 长江流域、 物 。如果延长光照缩短黑暗可提早开花 ;而延长 黑暗则延迟开花或不 能开 功 。 花。 从植物全生育期所经历的 目长变化 来看, 日照植物的全生育期必须经 长
的温度条件下 , 北方的水稻 品种引入南方 后, 正好满足 了短 日植物喜好短 日 水稻北种南引, 宜引入北方的迟熟品种到南方种植方能成功。 又如, 甘薯属于短 日植物 , 在湖南不 能开花 , 能进行种子繁殖, 不 但将其 北种南引至广东种植, 生育期缩短, 能够 正常开花进行种子繁殖 。
种 生育期延长这一规律概括为五个字 : 低长高低长。 当植物的光周期属性或
引种方 向任一因素变化 时, 育期则 发生相应反向变化 。例如 : 目照植物 生 短
即: 生育期缩短 。这样就 可 以 用一句 口诀举一反三 , 1 南种北引: ) 南方的水稻品种, 长期生 长短 日高温条件下 , 引入 北方之 北种南引, 高短 高低短 , 后, 照延长, 日 温度 降低, 满足 水稻 生长固定的积 温所需的 日数增多, 导致生 使整个规律的识记问题简单化 。 育期延长 , 甚至不能开花。如引进 南方感光 性弱 的早熟品种到北方栽培, 引
中药资源学--第七章-中药资源保护、更新及可持续发展(一)
![中药资源学--第七章-中药资源保护、更新及可持续发展(一)](https://img.taocdn.com/s3/m/ae1a6493f90f76c660371a2a.png)
第一节 中药资源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中药资源保护
是指保护药用动物、药用植物和药用矿物 及其密切相关性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以保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药用动物的生 物多样性,挽救珍稀濒危的药用动植物物种。
第一节 中药资源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一、中药资源保护的意义
种类繁多,人均占有量少 需求量不断增加,资源贮量迅速减少 开发利用无序危及可持续发展 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节 中药资源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矿物类中药资源的保护
种 类:
至宋代末,本草文献收载矿物药达200种 现在全国使用的矿物药计80种
第一节 中药资源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保护注意事项
要有计划的开采 向发达国家学习 通过科学研究来筛选矿物药种类 要充分利用工业废料中的有用元素
第一节 中药资源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中药资源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 (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共列物种388种,其 中濒危的121种,稀有的110种,渐危的157 种。
第一节 中药资源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2)我国珍稀濒危动物物种分类法: 1)濒危种:野生个体数量已降到灭绝的临界程度,但在可预见的不久
濒临绝灭状态的稀有珍贵野
1
生药材物种。
严禁采猎
2
分布区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 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
必须经县以上医药管理部门会同同级野生 动植物主管部门提出计划,报上一级医 药主管部门批准,并取得采药证和采伐
3
资源严重减少的主要常用药材 物种。
证后方可猎采。科研、教学、旅游等活 动未经保护区批准不得进入药用物种保 护区。
致危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44231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9.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00.07.08•【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施行日期】2000.12.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00年7月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二000年七月八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种质资源保护第三章品种选育与审定第四章种子生产第五章种子经营第六章种子使用第七章种子质量第八章种子进出口和对外合作第九章种子行政管理第十章法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第三条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农作物种子和林木种子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作物种子和林木种子工作。
第四条国家扶持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和选育、生产、更新、推广使用良种,鼓励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相结合,奖励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和良种选育、推广等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科教兴农方针和种植业、林业发展的需要制定种子发展规划,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财政、信贷和税收等方面采取措施保证规划的实施。
第六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良种选育和推广。
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
![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39805447fd5360cba1adb6a.png)
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利用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作物种质资源,是指选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农作物的栽培种、野生种和濒危稀有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遗传材料,其形态包括果实、籽粒、苗、根、茎、叶、芽、花、组织、细胞和dna、dna片段及基因等有生命的物质材料。
第四条农业部设立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委员会,研究提出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协调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管理工作。
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确定相应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单位。
第五条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稳定和经费来源。
第六条国家对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引进、利用和管理过程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第七条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重点考察和收集工作。
因工程建设、环境变化等情况可能造成农作物种质资源灭绝的,应当及时组织抢救收集。
第八条禁止采集或采伐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野生种、野生近缘种、濒危稀有种和保护区、保护地、种质圃内的农作物种质资源。
因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或采伐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野生种、野生近缘种、濒危稀有种种质资源的,应当按照国务院及农业部有关野生植物管理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需要采集或采伐保护区、保护地、种质圃内种质资源的,应当经建立该保护区、保护地、种质圃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九条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采集数量应当以不影响原始居群的遗传完整性及其正常生长为标准。
第七章杂交育种
![第七章杂交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4635e42c941ea76e59fa04a5.png)
杂交育种
第七章杂交育种
第一节 杂交育种的概念、作用及理论基础
一、杂交育种的概念
杂交:不同基因型配子结合产生杂种的过程,谓之杂交。 杂交育种(sexual cross breeding):
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第七章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的分类 ①根据亲本亲缘关系不同,杂交育种可分为近缘杂交
杂交育种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育种方法。目前用于各 国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良种, 绝大多数都是用杂交育种 法育成的,在各种育种方法中成效最大。 从育成品种数 及品种在生产上推广的面积上看均占首要位置。
第七章杂交育种
三.常规杂交育种的重要性 1.是重要的育种手段之一 现代作物育种途径很多,包括引种,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诱变 育种,倍性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其中,最有成效的育种途径是 杂交育种.由于杂交可以实现基因重组,能分离出更多的变异 类型,可为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更多的机会,所以杂交育种被 广泛采用,通常叫做常规育种. 2.是与其它育种途径相配套的重要程序 采用理化因素诱变,染色体倍性操作,现代生物技术等手 段处理育种的原始材料,仅仅使原始材料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 异,其直接产品往往仍是育种的原始材料,需要通过常规育种 途径,尤其是通过杂交育种途径,进一步修饰改良或进一步杂 交重组,才能从中选育出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
第七章杂交育种
2.基因互作产生新的性状主要通过非等位基因之
间的互补产生不同于双亲的新的优良性状。
感病品种 × 感病品种
RRss
rrSS
RrSs
R-S- RRss rrSS rrss 9抗 : 7感
第七章杂交育种
3.基因积累产生超亲性状通过基因效应的累加,从后代中选出
园林树木学课件——第七章3(豆科-椴树科)
![园林树木学课件——第七章3(豆科-椴树科)](https://img.taocdn.com/s3/m/8eabe3b2482fb4daa48d4b87.png)
(109)云实
学名:Caesalpinia decapetala (Roth)
Alston 英文名:Decapetalous Caesalpinia
科属:豆科 Leguminosae 苏木属
别名:倒钩刺、药王子
云实
形态特征:落叶攀援灌木,密生倒钩状刺。2 回羽状复叶,羽片3—10对,小叶12—24,长 椭圆形,顶端圆,微凹,基部圆形,微偏斜, 表面绿色,背面有白粉。总状花序顶生,花冠 不是蝶形,黄色,有光泽;雄蕊稍长于花冠, 花丝下半部密生绒毛。荚果长椭圆形,木质, 长6—12厘米,宽2.3—3厘米,顶端圆,有喙, 沿腹缝线有宽3—4毫米的狭翅;种子6—9颗。 花期5月,果期8—10月。
繁殖与栽培:播种、分株或扦插。
园林应用:荒山、坡地、盐碱地、沙荒 地及农田防护林的主要造林树种。
蜜源,枝皮为造纸原料,种子榨油,枝 条编筐,是良好的绿肥。
28.10紫藤属Wisteria Nutt
属特征:落叶藤本,靠茎缠绕攀缓,奇 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对生,有小托叶, 托叶早落,总状花序下垂,花冠蝶形, 旗瓣大而反卷,紫色或白色,荚果长条 形。
观赏树木 各论
— 第七章 阔叶观赏类(3)
28.豆科Leguminosae
科特征:乔木、灌木、藤本或草本,多为复叶, 互生,有托叶,花多两性,萼、瓣各5,多为 两侧对称的蝶形花或假蝶形花,少数为辐射对 称,雄蕊10,常呈2体,单心皮,子房上位, 花序总状,穗状或头状,荚果。根瘤。
本科可分为三个亚科,含羞草亚科、云实亚科、 蝶形花亚科。
属特征:落叶灌木,3小叶复叶,小叶有 芒尖,全缘,无小托叶,托叶钻形,总 状或头状花序,小花双生苞腋,花梗顶 端无关节,花两型,有花冠的结实或不 结实,无花冠的都结实,果扁平有网脉。
更新造林技术规程
![更新造林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38030b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f.png)
更新造林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造林工作的管理,提高造林技术水平,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国内各类造林项目,包括山地造林、荒漠化地区造林、城市绿化等。
第三条造林应遵循科学规划、精心选种、严格管理和科学经营的原则,努力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第四条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造林工作的支持力度,鼓励各界积极参与造林活动,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第二章选地及准备工作第五条选地应遵循土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合理选择种植地点,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第六条对于山地造林,应当在进行选地工作时,考虑地势、气候、土壤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
第七条对于荒漠化地区造林,应进行详细的土壤调查和水资源评估,确保树木在干旱条件下能够生长。
第八条对于城市绿化项目,应当综合考虑人口密集度、空气质量、城市绿地分布等因素,合理规划种植地点。
第九条在选地工作完成后,应进行地表整理、排水、施肥等准备工作,确保土壤质量良好,有利于树木生长。
第三章种苗选育和引种工作第十条种苗选育应根据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
第十一条在引种工作中,应优先选择当地具有生态适应性的树种,避免引入外来树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第十二条对于山地造林,应注意选择耐寒性强的树种,适合在高海拔环境下生长。
第十三条对于荒漠化地区造林,应选择抗旱性强的树种,并注重控制种植密度,避免水资源过度利用导致生态破坏。
第十四条对于城市绿化项目,应当根据城市空气质量和环境要求选择耐污染、抗逆性强的树种。
第十五条引种工作中应注意引入优良的新品种,引导种植适应本地环境的树种。
第四章植树栽植和养护管理第十六条在植树栽植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树木的种植密度,并注意避免树种混植带来的竞争关系。
第十七条对于山地造林,应遵循植树层次分明、树种均衡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种植布局。
第十八条对于荒漠化地区造林,应采取人工水源灌溉和土壤保水措施,确保树木的生长。
08第七章药用植物资源的再生
![08第七章药用植物资源的再生](https://img.taocdn.com/s3/m/1fa679738e9951e79b8927df.png)
➢ ② 野生资源分布较集中,通过抚育能迅速收到成效的药材, 如连翘、淫羊藿、南五味子、龙血树等;
➢ ③ 人工栽培后药材质量和性状会发生明显改变的药材,如 防风、黄芩、人参等。
▪ 药用植物资源野生抚育这一药材生产方式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 受,随着更多抚育基地的建立与试运行,相关基础研究的陆续 展开与深入,将开辟一个药用植物生态产业新模式。
第二节 药用植物资源的人工再生
▪ 二、药用植物的引种驯化 ▪ 药用植物的引种驯化是人工栽培的前提。 ▪ 植物的引种是指人类将植物从野生环境引入栽培环境,
南阳师范学院 生科院
第七章 药用植物资源的再生
▪ 第一节 药用植物资源的自然再生 ▪ 第二节 药用植物资源的人工再生 ▪ 第三节 药用植物的器官更新
➢ 概念:药用植物资源的再生是指药用植 物资源在人为采挖、砍伐和利用之后, 其种群数量和资源总量在自然条件和人 工条件下通过繁殖、生长获得恢复与重 建的过程。
第二节 药用植物资源的人工再生
▪ 一、药用植物野生资源抚育 ▪ (二)药用植物野生资源抚育的基本方式
➢ 1.封禁(enclosing):指把抚育区域进行封闭、禁止采挖, 促进目标药材种群的扩繁。
➢ 2.人工管理(purposive management):指在封禁基础上, 对野生目标药用植物种群及其所在的生物群落或生境施加人 为管理,创造有利条件,促进药用植物种群的生长和繁殖。
低,易受环境影响的药用植物,如连翘、金钱草、半夏、薯蓣、沙棘、淫 羊藿等。 ➢ 5.对各地引种成功的药用植物,如西洋参、水飞蓟、颠茄、甜叶菊、番红 花等。 ➢ 6.历来依靠进口的药材,亟待引种、栽培。如乳香、没药、麒麟竭、胖大 海等。 ➢ 7.市场需求量大,特别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有效的我国特有药用植物。
植物育种学习题及答案
![植物育种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b8d9cca300a6c30d229fa4.png)
《植物育种学》思考题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 无性繁殖作物进行杂交育种时,大体上要作哪些工作,才能育出品种?2. 试述通过有性杂交培育无性繁殖作物的特点。
3. 根据品种群体内个体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以及个体间基因型的情况,可将不同的品种归纳为哪几种群体类型?4. 农作物品种有哪些基本特性?5. 不同类型的品种群体的育种特点是什么?第二章种质资源1.种质资源在作物育种中有哪些作用?2.简述本地资源、外地资源、野生资源和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的特点与利用价值。
3.试述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与鉴定方法。
4.建拓作物基因库有何意义?如何建拓作物基因库?5.建立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有何意义,如何建立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第三章育种目标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有哪些基本要求?2.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是什么?3.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有哪些?4.怎样才能正确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育种目标?5.对你所熟悉的地区,拟订一个作物的育种目标,交说明理由。
第四章引种与选择育种1.如何提高引种成功的可能性?2.根据你熟悉地区的生态特点及生产需要怎样尽快的将外地小麦或水稻品种引入到生产中,请说明步骤及理由。
3.来自同一生态区的某种农作物品种有何共同特点?4.简述引种成功的影响因素及引种规律。
5.比较单株选择法和混合选择法的差别,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
第五章杂交育种1.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说正确选配亲本是杂交育种的关键?2.三个各具不同特点的亲本品种,试设计一个三品种三交及三品种双交的育种方案。
①假设亲本并注明其主要特点;②杂种后代处理方法及各世代工作重点,并说明理由;③方案要求写出杂交到品种比较试验,并注明世代年限。
3.杂交育种工作中,常用的杂交方式为单交和复交,两种杂交方式有什么区别?4.为什么说杂交方式是影响杂交育种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杂交方式有哪些?试说明在单交、三交、四交、双交等杂交方式中,每一亲本遗传组成的比重如何?为什么在三交和四交中要把农艺性状好的亲本放在最后一次杂交?5.简述系谱法、混合法、衍生系统法和单籽传法及它们各自的工作特点,并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
第七章 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第七章 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24e5a85db307e87101f696d9.png)
第七章 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 中药资源保护
第二节 中药资源保护的种类和方法
《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将濒 危植物分为三个保护等级,即国家环保局 公布的 一级保护植物:指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经 济和文化价值的稀有濒危种类; 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 重要意义的稀有或濒危的种类; 三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 一定意义的渐危或稀有种类。
(二)中药资源异地保护 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濒危种类迁出 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保护区、动物园、 植物园、苗圃、种植园内,变野生种类为 家种家养种类。通过引种、饲养,动物园 和植物园不仅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物 种,而且扩大了种源。
(三)中药资源离体保护 离体保护是目前生物种质保护的较先进手段。 离体保护就是利用先进技术,保存并研究 携带全部遗传信息的物质片段,即保存药 用动、植物的某一部分器官、组织、细胞 或原生质体等,以达到长期保留药用动、 植物的种质基因,巩固和发展中药资源的 目的。
二、中药资源的保护方法 中药资源的保护方法一般分为就地保护、异 地保护和离体保护三种方法。
(一)中药资源就地保护 中药资源就地保护,简单来说就是将中药资 源及其自然环境就地维护起来。通过建立 保护我国珍、稀、濒危和遭受严重破坏的 中药资源的区域和研究、开发基地。这种 方法可以使药用动、植物在己适应的环境 中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
1.建立中药资源保护区:,即中药资源综合研究保护区, 中药资源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区和中药资源 生产性保护区。
2.采用有效的生产性保护手段:采用有效的 生产性保护手段,处理好开发和利用的关 系,在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中,对中 药资源也会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种质资源学考试复习资料
![种质资源学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0283a0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2.png)
名词解释1、种质:2、种质资源:3、可持续发展:4、野生植物资源:5、植物演化:6、植物引种(plants introduction )7、种植资源考察8 、种质资源搜集:9、种质资源原生境保存10、种子寿命:11、种子活力12、物候期:13、等候线图:14、植物种质资源的主权:15 核心种质:16、聚盐性植物:17、泌盐性植物18、逆境:19、植物初生起源中心:19、病情指数:20、血清学反应:21、生态型演化:判断正误1、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分两大类,原生境保存和非原生境保存。
2、达尔文遗传变异学说的核心是:动植物在生存环境的作用下产生变异,这种获得性变异能够遗传,通过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使植物得到生存及被人们利用。
3、影响种子寿命的贮藏条件主要是水分和温度,所以在种质保存时温度越低越好。
4、《粮食和农业植物种质资源国际条约》(ITPGR)中着重强调了农民权利,在ITPGR新的解释中,农民权利包括传统知识保护权、平等分享利益权和决策参与权。
5、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我国种质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是可以转让的。
6、UPOV 公约旨在确认各成员国保护植物新品种育种者的权利,其核心内容是授予育种者对其育成的品种(符合一定的标准)有排他的独占权,他人在将该品种作为商品使用时,需要向育种者交纳一定的费用。
7、生物资源的主权权利(Sovereignty rights)是指各国基于国家主权在其领土(领土、领海、领空以及沿海国家的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内,享有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养护等权利。
8、我国现行的《专利法》将科学发现、动物和植物品种排除在可授予专利的范围外,而动物和植物品种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按照专利法的规定授予专利权。
9、植物的生长习性不同,其在引种过程中的适应性也各有差异,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引种,其耐寒性、适应性程度:常绿乔木<落叶乔木<落叶灌木<宿根草本。
10、植物检疫的对象包括害虫、杂草等有害物质。
园林植物育种学-第七章远缘杂交
![园林植物育种学-第七章远缘杂交](https://img.taocdn.com/s3/m/ced57e79d15abe23482f4df3.png)
7.3.2.2 远缘杂交不育性的克服方法 • 杂种胚的离体培养 • 杂种染色体的加倍
德 国 报 春
• 回交法 • 改善营养条件 • 人工辅助授粉 • 延长培育世代、加强选择
毛百合×细叶百合
7.4 远缘杂种的分离和选择
7.4.1 远缘杂种分离的表现
• 综合性状类型:具有两个杂交亲本综合 的性状。
• 远缘杂种后代分离的广泛性
油茶
金花茶
• 远缘杂种的杂种优势
二 球 悬 铃 木
7.2 远缘杂交的作用和意义
7.2.1 远缘杂交的作用 • 提高花卉的抗病性和抗逆性
黄牡丹
蔷薇
• 创造花卉新类型:通过远缘杂交可以 创造现有花卉中所没有的特异的新类 型。
• 利用杂种优势
雏 菊
•丰富花卉的变异类型 大丽花
• 杂交种子的幼胚、胚乳和子房组织之 间缺乏协调性,胚乳不能为杂种胚提 供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影响杂种胚 的发育。
7.3.1.2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克服方法
• 选择适当亲本并注意正反杂交 • 混合花粉和多次重复授粉:混合授粉是指
在选定的父本花粉内,掺入少量其他品种 甚至包括母本的花粉,然后授于母本花朵 柱头上。重复授粉指在同一母本花的蕾期, 开放期进行多次重复授粉。
泡 桐
7.3.2 远缘杂种不育性及其克服
7.3.2.1远缘杂种不育性表现及其原因
成活性:杂种种子不发芽或虽然发芽生长,但 幼苗生长衰弱或早期夭亡。产生的原因是由 于远缘种间遗传上的差异大,造成生理上不 协调,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了某些重要 缺陷,因而影响了杂种的成苗成株。
• 结实性:杂种植株虽能成活,但结实性差, 甚至完全不能结实。由于染色体的不同源性 和基因间的不和谐,在减数分裂时,常出现 染色体的不联会及不规则分配。
7.1-7.3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第二节我国的植物资源
![7.1-7.3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第二节我国的植物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e2359fcc9ec3d5bbfd0a743f.png)
生物圈中生活着各种生物,所有生物都需要能量,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贮存的能量,几乎是所有生物的能 量源泉。因此,有人说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是生产者。
back
导航 Go
人们的衣食住行几乎 都离不开植物,如粮食、 蔬菜、水果、木材、棉花 等,都是绿色植物提供 的。畜、禽、鱼虾等,也 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 植物为食的。人们使用的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也 是由古代动植物遗体或残 骸变成的。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分 布广泛,它们都能够通过 光合作用吸收光能,并将 其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 有机物中。绿色植物的光 合作用,为所有生物生存 和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和
第一节小结
总之,绿色植物通过它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生 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源,并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 碳和氧的平衡及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保护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的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单击这 里去看 看吧! 那么同学们想知道我国的植物资源状况吗? back
导航Biblioteka Go第二节 我国的植物资源
桫椤又名树蕨,高可达八米。它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 所以被国家列为一类保护植物。桫椤树干为圆柱形,直立而挺拔, 树顶上丛生着许多大而长的羽状复叶。在两亿年前恐龙生活的年代 里,桫椤曾遍及世界。由于地质的变迁,绝大多数已经灭绝,埋在 地下成了煤炭,只有极少数幸存下来。桫椤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常常生长在林下或河边,溪谷两旁的阴湿之地。
导航 Go
back
导航
Go
我国的植物种类和珍稀植物
我国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仅高等植物就有三万种 之多,名列世界第三位。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中,有不少 是举世瞩目的珍稀特有树种,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活化石
第七章园林树木学各论-卓丽环
![第七章园林树木学各论-卓丽环](https://img.taocdn.com/s3/m/0bb326c1011ca300a7c3902f.png)
繁殖栽培:主要播种,也可扦插、分蘖、 嫁接。实生苗15~20年开花结果,40年进 入结实期盛期。外种皮有毒。
分蘖:又名“公孙树”
嫁接苗可提前5~6年结实。
园林应用:树姿挺拔雄伟,叶型特别,秋色 鲜黄,浓荫满庭,是观赏价值极高的园林树 木,是理想的行道树、园景树、庭荫树,孤 植、群植均可。
古代喜于寺庙对植。
高等植物 苔藓类 蕨类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裸子植物的特征
1. 全为木本植物; 2. 叶多为针形、鳞形或条形,稀为其他形; 3.球花单性(大、小孢子叶球),稀两性; 4.胚珠裸露,种子裸露,不形成果实; 5.子叶1到多数。
裸子植物:能产生种子,但种子 裸露的高等植物。
(1)松科:叶常针形或线形,每种鳞两粒种子。 常见植物有: 冷杉属(Abies)
百山祖冷杉
冷杉属 Abies 辽东冷杉、日本冷杉 形态:常绿乔木,树干端直,大枝轮生,叶扁 平,雌雄同株,球果直立,当年成熟。 分布:东北海拔1000~1500米,华北1600~3600 米,西南达2000~4100米。自然界多是以大面 积纯林或混交林 习性:耐寒.喜冷凉,雨量多的高山地带;耐荫 性强。
铁树纲(苏铁纲) 银杏纲 松柏纲(球果纲) 红豆杉纲(紫杉纲) 买麻藤纲
苏铁科 Cycadaceae
苏铁(铁树) Cycas revoluta
现全世界仅存10属,约200种,分布于热 带、亚热带地区。 中国1属10种,其中5种已经作为国家级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苏铁纲 (Cycadopsida)
苏铁(Cycas revoluta)苏铁科,苏铁属
1. 主要特征
常绿木本 茎不分枝 羽状复叶 集生茎顶
形态:常绿乔木。主干圆柱形,少有分枝。 大叶丛生集中在茎端,叶大型,羽状,厚 革质坚硬。雌雄异株,雄花长圆柱形,雌 花扁球形。种子扁卵形,红色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知识点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e2df7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2.png)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知识点
第七章: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与利用
1.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总和。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护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 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环境,防止环境的破坏和物种的灭绝。
- 增设自然保护区:划设保护区、保护动物和植物的栖息地,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扰。
- 引种繁育:将濒危物种从一个地区移植到另一个地区,增加其存活率和繁殖能力。
- 保护物种资源:限制狩猎、盗捕和非法贸易,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监管。
- 保护种质资源: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保护作物、家禽、家畜等重要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3. 生物多样性的利用:
- 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生物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应用生物技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研究开发新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人类社会带来经济利益和科技进步。
- 保护与利用并重:在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同时,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的良好生活环境。
4. 生物多样性的危机: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
人类应该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农作物育种与良种繁育
![第七章农作物育种与良种繁育](https://img.taocdn.com/s3/m/95444417b9d528ea81c779a7.png)
别收获、脱粒、编号、保存,下季再分别播种并移栽成 株行,进行鉴定比较,选育出性状优良后代的方法。
– 2.混合选择法 – 选择符合要求的多个优良个体,混合脱粒、保存,下季
将选得的种子、对照品种和原始群体分区种植在同一田 块的不同小区内,进行比较鉴定的方法。
(一)引种的一般规律
1.气候相似的地区之间引种 2.不同纬度间引种 3.不同海拔之间引种
(二)引种的工作环节
1.引种材料的搜集与调查研究 2.引种材料的检疫 3.引种试验 4.繁殖和保纯
三、选择的基本方法
(一)选择的意义
– 选优去劣,是创造新品种和改良现有品种的重要手段。 (二)选择的方法
(一)品种间杂交
品种间杂交是指同一植物种内不同品种间进行的 杂交。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是亲本的选配是否得 当。
1.亲本选配原则 1) 选择优点多、主要性状突出,缺点少、又较易
克服,而且彼此主要优缺点、能够互补的品种作 亲本。
2) 选用地理上和生态型比较远缘的品种作亲本。 3) 选用当地推广品种作为亲本之一。 4) 根据性状的遗传规律和亲本一般配合力选配亲
(一)现代化农业对品种的要求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对作物品种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高产、稳产、早熟、优质和适应农 业机械化,这也是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二)制订育种目标的一般原则
1.根据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 3.育种的目标性状要明确具体
二、引种
广义的引种泛指从外地区和国外引进新植物、 新作物、新品种以及为育种和有关理论研究所 需要的各种遗传资源材料。从生产的需要出发, 引种系指从外地区或国外引进作物新品种,通 过适应性试验和示范,直接在被引进的地区或 国家推广种植。引种虽然不能创造新品种,但 却是解决生产上迫切需要新品种的迅速有效的 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
植物的引种驯化
中国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中国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
自然条件概况
z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土壤类型、植被类型
z根据<中国自然保护纲要>(1987)统计:中国的高等植物中,苔藓植物约2200种(世界约23000种),蕨类植物2600种(共约12000种),裸子植物200种(世界约750种),被子植物25000种(共约250000种),其中乔木树种2000多种,药用植物6000多种,食用植物500多种,香料植物350多种,油脂植物800多种,另外还有大量
的观赏植物,工业用植物和其他用途植物.
z将我国植物资源进行综合划分,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东北区,华北区,西北区,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区,华中区,云贵高原区和华南区等8个区域.
东北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z材用植物:是我国最大的材用植物基地.林地面积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30%,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33.7%,年生长量占全国总量的52%.主要为寒温带针叶林,植物种类较简单,维管植物仅800多种.
z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约600多种.如人参,升麻等.
z农作物: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有大豆,水稻,小麦,玉米,甜菜,马铃薯,高粱.
z牧草资源:松辽平原,古代是丰茂的牧场,主要是羊草,乌拉草(东北三宝之一).
华北区
z包括河北大部,河南北部,山东,安徽和江苏北部以及燕山,太行山,伏牛山区.为中国第一大平原
z材用植物:落叶阔叶林,主要是栎林.
z药用植物:为地道药材“北约”的产区,河北安国有药都之称.
z果树资源:栽培和野生果树100多种.
z农作物: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仓之一.油料作物:落花生、芝麻;纤维作物:棉花、麻类
黄土高原区
z包括黄河中游地区,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北界长城,南达秦岭,地跨青,甘,宁,内蒙,陕,晋,豫.2000年前,水草丰茂,明清后开垦加剧,目前植物种类较为贫乏.
z材用植物:较少
z药用植物:种类少,但分布广,产量大,
z果树资源
z农作物
西北区
z包括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和昆仑山以北的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包括宁夏,新疆,河北,山西,陕西的一部分,内蒙,甘肃的大部和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地域辽阔,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整体上植物资源贫乏,但是牧草和药用植物资源丰富.
z材用植物:山地针叶林带,树种较少.
z药用植物:甘草,麻黄资源丰富,虫草,雪莲,贝母,枸杞等.
z果树资源:
z牧草资源:
z农作物:
青藏高原区
z西藏,四川的甘孜和阿坝两州,青海南部.号称世界屋脊. z材用植物:
z药用植物:
z牧草资源:
z果树资源:
z农作物
华中区
z秦岭-淮河以南,北回归线以北,云贵高原以东的中国广大亚热带地区.包括陕西南部的汉中盆地,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东和广西北部,台湾北部和福建的北部.主要为常绿阔叶林为主的亚热带植被,植物资源丰富, 约占全国的二分之一.
z珍稀孑遗植物:水杉,银杏,银杉,等
z材用植物:为中国第三大林区,常见树种主要为栲属,青冈属,石栎属植物.
z药用植物:为“浙药”和部分“南药”“川药”产区.
z经济林木:亚热带经济树种丰富,包括漆树,盐肤木,核桃, z农作物:
云贵高原区
z包括云贵高原和广西盆地的北部. z材用植物:
z药用植物:
z经济林木:
z农作物
华南区
z北回归线以南的云南,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省福州以南的沿海狭长地带及台湾南端,海南岛和南海诸岛. z材用植物:
z药用植物:
z经济林木:
z农作物
二、植物的引种驯化
(一)、植物引种的涵义和重要性
z植物引种(plant introduction):从外地或外国引进一个本地或本国没有的植物,经过驯化(acclimatization)培育,使其成为本地区或本国的一个栽培物种;引种主要指引进,是初级阶段,驯化是在引种基础上的深化和改造,从而使引进植物获得对新环境适应的阶段.
z影响植物自然分布范围的因素:该种的发生历史,适应能力,传播能力和条件,分布中的障碍以及分布区适宜该物种范围的大小等因素.因此:
1、有些种处于发展阶段,有些种的扩散处于衰退阶段;
2、传播途径障碍(高山,海洋)常常限制一物种向适宜其
生活的他地的扩散.如水杉.同样,一个地方物种的丰富度受到物种传播障碍的影响。
z引种的意义:大大增加本地或本国的植物种类,提高当地植物资源多样性.还可更充分的了解一个地区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和潜力;能大大丰富植物栽培的知识。
z植物引种的目的要求
¾立足当地实际,重点收集与当地有相同或相似生态条件地区的植物种类。
尤其以当地受严重威胁的植物、特有种、作物野生亲缘种、生态系统关键种以及有重要经济潜力的植物种类为引种重点。
¾根据需要和引种目标确定。
植物引种涉及林木,蔬菜水果,历史,花卉,牧草及环境保护植物等众多领域.
(二)引种目标
z用材林树种:生长期短,能迅速提高单位面积生物量的树种,桉树,松树,杨树
z薪碳林树种:生长快,产量高,适应贫瘠的立地条件,桉树,大叶相思,等
z防止土壤侵蚀及固沙造林树种:根系发达,耐干旱贫瘠,萌芽性强的植物.主要是豆科植物.刺槐,银合欢,紫穗槐.
z城市及工矿区绿化树种:抗污染能力强,
z次生林改造及天然林采伐迹地更新树种
z增加林产品种类、观赏园艺植物、稀有濒危和重要科研价值植物、重要经济作物及野生亲缘种、重要资源植物
(三)、植物引种选择的原则
z按国家战略资源储备、科学研究前沿和经济发展需求植物物种的收集优先原则引种。
z引种优先保护的植物种类。
z植物园原有的和拟建专类园新增物种,兼顾创新基地引种。
z严格控制有生态危害的外来物种的侵入和扩散。
z选择适宜的气候环境和海拔高度区域。
z选择不同地理种源植物的收集。
z选择物种的分布中心引种。
z选择生态型相似的地区引种。
气候条件:
•气温:绝对低温•降水:年降水量•湿度、风
土壤条件
土壤酸碱度及含盐量土壤排水性状及透气性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土壤微生物
共生微生物
地形
小地形影响气象因素
(四)、引种前的准备工作
z植物引种计划的制定和审批
z植物引种材料的准备:
z植物引种资料的收集:
z植物引种资料的分析:
引进植物的栽培(自学)
三、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中国生物资源现状分析
1、资源生物已受到严重威胁
2、资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¾栖息地的丧失和片段化
¾掠夺式过度利用、过度采伐、滥捕滥猎
¾环境污染
¾经营品种的单一化
¾外来种的引入
(二)生物资源的保护对策
z开展生物资源的本底调查
z建立自然保护区
z加强资源生物的引种、驯养
z严禁滥采乱伐、滥捕乱猎,制定保护法z加强法制,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中国生物资源的利用原则
¾保持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¾保持物种的最丰富性
¾种群的最大持续产量
¾最适持续产量
¾最小生存种群理论
¾最佳生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