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
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将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作
为党在农村的基本土地制度。三十多年的实践表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 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农业的 发展。但是,伴随着城镇化不断演进、农民工规模化转移和 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刻变革,土地承包双层经营体制的时代局 限性逐步显现出来。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创新 土地经营机制,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途径,已是现代农 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近期,通过征集数据、召开座谈会 和深入部分重点乡镇实地查看等形式, 对##市农村土地流转 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市共辖##个行政村,现有耕地面积 ##万亩,农业人口 ##万
户、##万人,人均耕地##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 ##市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 土地流转相 对较少。 进入新世纪以来, 由于受传统种植业经济效益下降、 大量其他, 乍专让,
互换J 租骯 2. 7 流幕幷式所占比钢% rd 7Z2
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等因素影响,## 市土地流转开始步入活跃,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纵观近年来##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主要呈现出几个特点:
(一)流转面积逐年温和攀升。五年来,## 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和流转比例一直呈现温和上升趋势,从2005 年的##亩、占耕地面积的4.8% ,逐年攀升至2009 年的##亩、占耕地面积的##% 。进入2010 年后,这种攀升势头仍在持续之中。
(二)流转形式多样并存。在流转形式上,主要以转包为主,互换、租赁、转让等其他形式为辅。在全部流转土地面积中,采取转包形式的为## 亩,占比##% ;采取租赁形式的为##亩,占比##% ;采取互换形式的为##亩,占比##% ;采取转让形式的为##亩,占比##% ;采取其他形式的为##亩,占比
##% 。而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流转价格多为200 —1000斤小麦。
(三)流转主体趋于多元化。受市场经济机制的调节,土地流转范围已由原来的亲戚,本村、本镇成员之间不断向外扩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返乡创业人员、城市居民、农业技术人员、市外甚至省外人员等多种市场主体纷纷积极参与到## 农村土地流转中来,多元化参与趋势十分明显。
(四)流转土地用途多为种植粮食作物。据统计,土地流转后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为##亩,占比##% ;用于种植经济作物
的为##亩,占比##% ;用于养殖业的为##亩,占比##% ;其他用途的##亩,占比##% 。
(五)流转规模与农民务工结构具有较高关联度。调研中发现,凡是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数量较多且从事稳定职业的乡镇,由于农民从土地解放相对彻底,因而土地流转较为活跃;反之,则土地流转规模较小;土地流转规模和当地农民务工结构高度相关。如##市西部##等乡镇,外出从事防水工程、劳保用品等行业的农民较多,农户家庭收入以二、三产业收入为主,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小,土地流转步子较快;而东部大部分乡镇外出人员多为打小工、打短工,收入低且不稳定,对土地的依赖性强,土地流转相对较少。
(六)流转状况不均衡。目前,##市##乡##镇##个办事处中,除## 已无农地可供流转外,其余乡镇(办事处)均有农地可供流转。但乡镇(办事处)间流转状况不均衡,流转比例区间分布不平滑。仅有 2 个乡镇流转比例高于20% ,8 个乡镇(办事处)流转比例区间在10% —20% ,9 个乡镇(办事处)流转比例低于10% 。其中,流转比例最高的为##镇,达57.63% ;流转比例最低的为##镇,仅为##% ,前者是后者的54.37 倍;从规模分布上来看,仅## 等乡镇(办事处)具有200 亩以上的规模型流转,多数乡镇流转规模多在200 亩以下,个别乡镇100 亩以上的规模型流转甚至为零。
二、取得的成效总体来看,农村土地流转经过多年的发展,
在优化配置农村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六个促进”:
一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序流动,使土地经营权向大户、农业企业集中,打破了过去传统单一种植粮食作物的局面,渔业、林业、畜牧、经济作物种植并举,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空间,农业效益大幅增加。如## 三个行政村通过土地流转,连片集中耕地##亩,建成了##花卉培育基地,年销售花木产值##万元,实现利润##万元。
二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更多的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或外出打工,在实现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办事处近60% 的成年劳动力能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务工经商办企业,其中25% 的劳动力实现外出就业;## 办事处1210 户流转土地的农户中,有1565 人从农业领域转向非农领域就业,全家外出务工经商325 户。
三是促进了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土地流转促使土地向种田能手和优势板块基地集中,向农产品生产企业集中,有利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优势特色农业;另一方面,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集聚了土地、资金、市场等资源,给农业注入了新的社会资源、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催生了一批懂知识、会技术,头脑灵活、思路开阔的新型农民,实现了农村人力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如
##镇##等人合伙购置的大型农机械,种类齐全,数量庞大,耕种收能力可满足半个镇的需求。而且他们注重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查阅、发布农业信息,着力发展订单农业,有力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四是促进了农民增收。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放手从事二、三产业,其务工收入加上国家政策补贴、土地流转收益比单一种田收入高出20% 以上。如##转出土地用于花卉种植,转出户除每年每亩可获得相当于1200 斤小麦的租金外,还可到花卉基地打零工,每天收入30—50 元;##建成了200 多亩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转出土地的男劳动力组建了建筑队、搬迁队,每人每年可收入 1 —2 万元。
五是促进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通过土地流转,农村土地连片开发得以实现,使农民初步认识到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好处,因而自发组织起来,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握指成拳”,规模经营。如##等人成立的汾河湾农业合作社,制度完善,运作规范,共流转土地3800 多亩,已初具现代农业公司雏形,被河南大学经济学院耿明斋教授盛赞为“所见过的最具标本意义的农民组织”,并将其确定为专项课题研究基地;##村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种植、供种、供肥、供药、收购、加工,现已发展农户35 户、种植烟叶123 亩,有效抵御了市场风险,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统计,目前## 市已成立各类合作社138 个,成员达3600 多户,社员股金达到 1.2 亿余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