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视唱练耳(推荐文档)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案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案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乐理基本知识,包括音符、音阶、节拍等。
2. 能够通过听音识谱,理解乐曲的结构和要素。
3. 能够通过视唱乐谱,准确地唱出乐曲的音高和节奏。
二、教学重点
1. 乐理基本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2. 视唱乐谱的训练。
三、教学方法
1. 结合实际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乐理知识。
2. 利用视唱练耳的方法,训练学生准确地唱出乐谱。
四、教学过程
1. 乐理基本知识教学
(1)介绍音符,包括音符的名称和音高。
(2)介绍音阶,包括大调和小调音阶,让学生能够辨认并演唱出不同音阶。
(3)介绍节拍,包括拍子和节奏的概念,让学生学会根据拍子演唱出不同节奏。
2. 视唱乐谱练习
(1)从简单的音程开始,找几个简单的音程让学生进行视唱练习。
(2)逐步增加乐谱的难度,让学生通过视唱练耳能够唱出更复杂的乐谱。
(3)加入节奏的练习,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乐谱的音高和节奏。
五、教学评价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练习和反馈,检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乐理知识,并能够通过视唱乐谱准确地唱出乐曲的音高和节奏。
六、教学延伸
1. 继续加强乐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让学生能够更熟练地应用于音乐实践中。
2. 继续进行视唱乐谱的练习,多接触不同类型的乐曲,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或乐团排练,让学生能够将乐理知识和视唱能力应用到合作演奏中。
以上是一份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案,供参考。
具体教学过程和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乐理与视唱练耳
乐理与视唱练耳第二节大、小调式第三节中国民族调式第四节怎样识别调式单元九调与调式第一节调与调式的组合第二节关系大小调第三节同主音大小调第四节同宫系统调第五节等音调式单元十调式音程第一节大、小调式中的音程第二节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不稳定音程的解决第三节不协和音程的解决第四节怎样判断音程的所属调式第五节音程在音乐中的表现特性及其应用单元十一调式和弦第一节自然大小调中的和弦第二节和声小调中的和弦第三节属七和导七和弦的解决第四节怎样判断和弦的所属调式第五节和弦在音乐中的表现特性及其应用单元十二转调第一节什么是转调第二节转调的意义第三节转调的类别单元十三调式变音及半音音阶第一节什么是调式变音第二节导音的形成、解决与消失第三节具有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及半音阶单元十四移调第一节什么是移调第二节怎样移调单元十五旋律知识第一节什么是旋律第二节旋律的进行方向第二学期(36学时)第二模块视唱训练单元十六五线谱视唱第一节基本节拍节奏的训练第二节调式调性的训练第三节较复杂的节拍节奏训练单元十七简谱视唱第一节基本节拍节奏的训练第二节调式调性的训练(小调)第三节较复杂的节拍节奏训练单元十八看谱唱词第三模块听觉训练单元十九听音训练第一节旋律音程第二节和声音程第三节和弦单元二十节奏训练单元二十一旋律听写训练第一节简易基础旋律的听写训练第二节儿童歌曲旋律的听写训练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富于启发性。
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采用小组上课,使用个别抽唱、接替唱、默唱、背唱等多种教学形式。
(2)基本训练和技术性较强的乐曲一般采用先固定、后首调;民歌风格的乐曲采用先首调、后固定的方法。
(3)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多用“听觉”,注意“内在听觉”和“音乐记忆力”的培养,坚持按指挥图式划拍视唱。
加强节拍、节奏感的培养。
2.评价方法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考核采用全程式考核方法。
【参考文档】乐理与视唱练耳说课稿-推荐word版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乐理与视唱练耳说课稿篇一:乐理视唱课节奏节拍说课稿高中音乐乐理视唱课节奏节拍说课稿更新时间:201X-03-12 10:46:00乐理视唱课《节奏节拍》教学说课稿乐理课,作为音乐科的一门共同基础课,与其他音乐课程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如视唱练耳课,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必须联系视唱练耳课中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加以印证。
据此宗旨,本课就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
一、关于教材《节奏节拍》取自高教教材《音乐》(第二版)第四单元,教学对象为中职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幼师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下处于专业知识学习的启蒙期,教材选用尤重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我对教材的理解如下:㈠在乐理教学中,节奏节拍所占的篇幅并不多,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音的性质可以看出,四种节奏节拍占了两项,它是音乐作品的“骨架”。
㈡本课目标的确定1、知识目标:节奏: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叫做节奏;节拍:具有相同时值的重音及非重音在音乐中形成了有规律的强弱反复;节奏型:音乐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
2、能力目标:⑴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在音乐作品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⑵明确节拍的强弱规律⑶能够分辨出音乐作品中的典型节奏。
㈢本课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1、本课重点:⑴节奏、节拍、节奏型的理解运用;⑵理论指导实践,唱准视唱曲的典型节奏、节拍规律。
2、本课难点:⑴《国旗红红的哩》节奏型的掌握(谱略)⑵2/4拍子强弱循环的掌握运用。
二、关于教学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实例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使理论知识学得具体、充实,再加上示范演唱,以最直观、具体的声音、表情及 ...... 预览:篇二:视唱练耳一门课说课稿(1)《视唱练耳》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进行的说课内容是:艺术教育系11级(2+1)视唱练耳(课型)这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的总课时数为67课时,其中实践7课时,理论60课时,在本学期中所用的课时是每周一课时。
乐理视唱练耳教学资料
乐理视唱练耳教学资料简介本文档提供了乐理视唱和练耳教学的教材资料。
视唱和练耳是研究音乐理论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音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本教材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且易于理解的指导,以便他们能够有效地研究和提高视唱和练耳技巧。
内容1. 基本乐理知识:介绍音符、音程、节奏、调式等基本乐理概念,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基本乐理知识:介绍音符、音程、节奏、调式等基本乐理概念,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视唱练:提供一系列视唱练,包括简单的单声部旋律和复杂的多声部曲目。
学生可以通过演唱这些曲目来提高他们的视唱能力。
视唱练习:提供一系列视唱练习,包括简单的单声部旋律和复杂的多声部曲目。
学生可以通过演唱这些曲目来提高他们的视唱能力。
3. 练耳训练:提供一系列练耳训练,包括辨认音高、音程、和弦等。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训练来加强他们的听力技巧和对音乐结构的理解。
练耳训练:提供一系列练耳训练,包括辨认音高、音程、和弦等。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训练来加强他们的听力技巧和对音乐结构的理解。
4. 模拟考试:为学生准备模拟考试题目,以检验他们的视唱和练耳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考试来评估自己的进步,并发现自己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
模拟考试:为学生准备模拟考试题目,以检验他们的视唱和练耳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考试来评估自己的进步,并发现自己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
使用方法以下是使用本教材进行乐理视唱和练耳教学的推荐步骤:1. 学生首先应该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以便能够理解和应用在视唱和练耳练中遇到的概念。
2. 学生可以按照顺序完成提供的视唱练和练耳训练,逐渐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3. 学生可以使用模拟考试题目来自我评估,并与教师一起讨论自己的结果和问题。
4. 学生应该保持反复练和实践,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结论本教材为乐理视唱和练耳教学提供了全面且系统的教材资料。
通过使用这些教材,学生将能够提高他们的听力、音感和音乐表达能力,为他们的音乐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乐理与视唱练耳-乐理知识单元五-资料
单元五 音 程
第一节 音程的名称与标记 第二节 音程的扩大与缩小 第三节 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 第四节 等音程 第五节 基本音程 第六节 音程的转位 第七节 单音程与复音程 第八节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乐/理/与/视/唱/练/耳/
单元五 音 程
第一节 音程的名称与标记 第二节 音程的扩大与缩小 第三节 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 第四节 等音程 第五节 基本音程 第六节 音程的转位 第七节 单音程与复音程 第八节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思考与练习
1. (一)思考 题
单元五 音 程
13.什么叫做自然音程? 自然音程与基本音程在构成种类上有何相同处? 在构 成方式上有何相异处? 14.什么叫做变化音程? 在度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怎样的方式可使自然音程与变 化音程相互转化? 15.什么叫做复音程? 复音程在度数上如何计算? 十五度之内的复音程与十六 度以上的复音程之命名方式有何不同?
单元五 音 程
第一节 音程的名称与标记 第二节 音程的扩大与缩小 第三节 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 第四节 等音程 第五节 基本音程 第六节 音程的转位 第七节 单音程与复音程 第八节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乐/理/与/视/唱/练/耳/
第三节 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
1. 自然音程
乐理与视唱练耳
Yueli yu Shichang Lian’er
高等教育出版社
目录
第一模块 乐理知识
单元一 乐音体系
单元八 调式
单元二 记谱法 单元三 节奏与节拍 单元四 音乐的速度与力度 单元五 音程 单元六 和弦
单元九 调与调式 单元十 调式音程 单元十一 调式和弦 单元十二 转调 单元十三 调式变音及半音音阶 单元十四 移调
视唱练耳乐理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基本理论的认知,提高音乐素养。
2. 增强学生的视唱能力,提高音准和节奏感。
3. 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使其能够辨别和听记音高、音程、和弦、节奏和旋律。
教学重点:1. 视唱训练:掌握C大调音阶,进行音程、和弦的视唱练习。
2. 练耳训练:单音、音程、和弦、节奏、旋律的听记能力。
3. 乐理知识:五线谱、音高、音程、节奏、拍子等基本乐理知识。
教学难点:1. 视唱过程中的音准和节奏控制。
2. 练耳训练中的音高、音程、和弦、节奏、旋律的准确听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视唱练耳乐理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程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1. 视唱训练(1)复习C大调音阶,进行音准练习。
(2)学习音程、和弦的视唱,掌握音程、和弦的名称和性质。
(3)进行音程、和弦的视唱练习,提高音准和节奏感。
2. 练耳训练(1)听辨单音,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说出音名。
(2)听辨音程,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说出音程名称和性质。
(3)听辨和弦,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和弦名称和性质。
(4)听辨节奏,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说出节奏类型和时值。
3. 乐理知识(1)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包括谱号、谱表、音高、音程、节奏、拍子等。
(2)进行五线谱的识谱练习,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三、巩固练习1. 学生进行视唱、练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个别辅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检查学生的视唱、练耳练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修订版)精选.doc
新版精心整理乐理. 视场. 练耳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第一章乐理知识,了解音的产生与特性,并能正确识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视唱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乐感.教学重点:正确识谱;视唱训练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不同音在高音谱表、低音谱表的位置;能准确唱出c大调音阶,能准确唱出书上练习曲目。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举例法课型:单一课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组织教学。
1、点名。
2、向学生说明教材的总体内容。
3、提一些学习的要求。
二、讲授新课认识乐理:1. 什么是乐理:乐理,是“音乐基础理论”的简称。
将只能听却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音乐概念具体化,研究对象主要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符、时值、节奏节拍、音调、音程、和弦,等等。
2. 学习乐理。
视唱的目的:更好地理解音乐,了解音乐常识,为进一步学习声乐演唱、器乐演奏打好基础。
3、乐理课的授课形式:/80分钟课时,前半节课讲解乐理知识,后半节课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第一章音第一节音的产生师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生:答师:归纳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当你说话时,就引起空气振动,振动传播出去,只要某人的耳朵接收到了这种振动他就会听到你的声音。
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或其他气体传播。
随着声音的传播,空气中的分子被挤压在一起,接着被分开,然后又被挤压,再被分开,如此反复,就产生了声波。
声音可以是高音调的,也可以是低音调的。
音调的高低依赖于声音的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声音的强弱依赖产生这个声音的振动的大小。
振动大,声音就强;振动小,声音弱。
声音的大小是以分贝为单位来度量的。
修马路的钻机产生的噪音超过100分贝。
(举例)1、铜管号,当乐师吹奏它时,管中的空气发生振动,铜管号就发出了声音。
铜管把声音传播出去,因而你能听到/2、大提琴,当乐师把弓放在弦上来回拉动或弹拨弦时,弦振动发出声音。
吉他和小提琴也是这样发声的。
一、乐音发音物体有规律地振动而产生的具有固定音高的音称乐音。
乐理视唱练耳教程标准
乐理视唱练耳教程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乐理视唱练耳教程的标准,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乐理视唱和练耳能力。
乐理视唱练耳是音乐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演唱技巧。
目标本教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1. 视唱乐句和乐曲段落。
2. 辨别和唱准不同音高、节奏和音程。
3. 熟悉常见的乐理符号和标记。
教学内容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教程将包括以下内容:1. 音阶练:帮助学生熟悉不同音阶的音程和音高。
2. 节奏练:训练学生辨别和唱准不同的节奏模式。
3. 简谱练:学生通过练简谱唱歌,加强对乐理符号和标记的理解。
4. 曲目训练:学生通过视唱乐曲段落,提高音乐感知和演唱技巧。
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教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反复练:通过反复练相同的音阶、节奏和曲目,巩固学生的记忆和技能。
2. 多种训练方式:采用视唱、听唱和模仿等多种方式,提供全方位的训练。
3. 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教程将包括以下评估方式:1. 视唱测试:通过对学生进行视唱测试,了解他们的视唱能力和进步情况。
2. 练耳测试:通过对学生进行练耳测试,了解他们的音程和节奏辨别能力。
3. 听力练:通过听力练,测试学生对乐理符号和标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结语本文档制定了乐理视唱练耳教程的标准,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乐理视唱和练耳能力。
教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演唱技巧。
通过评估学生成果,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提升学生的研究效果。
乐理与视唱练耳-乐理知识单元二-精品
/乐/理/与/视/唱/练/耳/
第二节 五线谱与记谱法
单元二 记 谱 法
4. 五线谱的写法
一行五线谱记写两个声部时,高声部符干朝上,低声部符干朝下。两个声部节奏相同 可用共同符干, 符干方向与单声部音乐的规定相同。 例 2-10
/乐/理/与/视/唱/练/耳/
第二节 五线谱与记谱法
单元二 记 谱 法
单元七 调及调关系
单元十五 旋律知识
/乐/理/与/视/唱/练/耳/
目录
第二模块 试唱训练
单元十六 五线谱视唱 单元十七 简谱视唱 单元十八 看谱唱词
第三模块 听觉训练
单元十九 听音训练 单元二十 节奏训练 单元二十一 旋律听写训练
/乐/理/与/视/唱/练/耳/
第一模块 乐理知识
单元二 记谱法
/乐/理/与/视/唱/练/耳/
续表
/乐/理/与/视/唱/练/耳/
第三节 音乐中的常用记号
2. 反复记号(表2-7)
表2-7 反复记号
单元二 记 谱 法
/乐/理/与/视/唱/练/耳/
第三节 音乐中的常用记号
单元二 记 谱 法
3. 装饰音
3.1 倚音 倚音有短倚音与长倚音之分。短倚音有单倚音与复倚音之别。将一个在时 值上不大于八分音符的小音符记于被装饰音的前面 , 符干朝上,用穿越符干及符尾的 斜线标记,称单倚音。复倚音常以数个十六分音符标记,符干朝上,不加斜线。 短倚 音多数占被装饰音的时值,有时也占前面音的时值。 长倚音在近代已很少使用,但在 弹奏古典作品时仍应严格遵守。长倚音记于主体音前面,与主体音相距二度,以 一个 不加斜线,不大于四分音符的小音符标记。长倚音,总是算在被装饰音时值之内。 长 倚音在奏法上有多种情况,就常规奏法而言,当主体音为单纯音符时,倚音占主体音 时值的一半。当主体音为附点音符时,倚音占主体音时值的三分之二。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案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案
话题:教育学习乐理知识教学方法节奏
使用教材名称:视唱练耳(修订版)许敬行孙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讲授章节:第一章第十课教学内容:十六分音符、大小三和弦的学习与运用(1)乐理知识:十六分音符;大三和弦、小三和弦(2)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训练(3)大小三和弦的构唱与听辨(4)综合视唱练习教学目的:(1)通过十六分音符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节奏型,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2)通过肢体的节奏律动练习,训练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及肢体协调能力,为器乐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大小三和弦的学习,了解和声在音乐中的功能性,结合相关的视唱练习,让学生感受三部和声在旋律中的运用及音乐效果。
(4)钢琴伴奏的加入,以训练学生的多声部和声感觉,为声乐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感受节奏、和声在音乐中的作用,体会音乐带来的愉悦。
教学难点及重点:(1)节奏型的运用。
(前十六节奏与后十六节奏的把握)(2)节奏中休止符的运用。
(3)多声部视唱中的和声及音准把握。
教学方法:(1)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
法(教学内容)(2)讲授法启发法(教学活动)(3)演示法练习法(学生活动形态)授课班级:一年级课时:45分钟教具要求:带钢琴的多媒体教室收稿日期:2010-01-17。
视唱练耳乐理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视唱练耳与乐理二、教学对象:高中音乐班学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视唱的基本技巧,提高音乐听觉能力。
2. 使学生熟悉乐理知识,理解音乐基本要素。
3.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学内容:1. 视唱练习:音阶、音程、和弦、旋律等。
2. 乐理知识:音高、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
3. 音乐欣赏:聆听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视唱技巧、乐理知识掌握。
2. 教学难点:音高、节奏的准确把握,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方法:1. 感受法: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演唱等方式感受音乐。
2.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合作学习法: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交流,共同提高。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视唱练耳与乐理课程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学习音乐的经历和感受。
二、视唱练习1. 教师示范音阶、音程、和弦等视唱技巧。
2. 学生跟唱,教师逐一纠正。
三、乐理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音高、节奏、节拍等基本乐理知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并做相关练习。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学生演唱音阶、音程、和弦等。
2. 教师纠正学生演唱中的错误。
二、节奏练习1. 教师示范不同节奏型,学生跟唱。
2. 学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互相监督、纠正。
三、乐理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速度、力度等乐理知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并做相关练习。
四、音乐欣赏1. 教师播放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评价。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表现。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九、课后作业:1. 学生演唱本节课所学内容。
乐理视唱练耳
节拍
节拍就是音乐中相同步值旳强拍与弱拍有规律地交替。 1 在音乐作品中,单位拍并不是固定在一种音符上,它能够使用多种音
符作为单位拍。常用来作单位拍旳有二分音符(以二分音符为一拍), 四分音符(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长短音符交替进行。 2 在音乐中,用来表达不同拍子旳记号就叫拍号。拍号用分数旳形式来 表达,其中分母代表以几分音符为一种单位拍(即单位拍旳基本时 值),分子则表达出每个小节之中有几种单位拍。在五线谱中分数线 用第三线来替代。 拍号旳读法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分数线不必读出。
4
在乐音体系中,音高相同,而意义、名称和记法不 同旳音,称为等音,又称为同音异名。等音是根据 十二平均律而来旳。只有半音均等旳情况下,才有 可能产生等音。从键盘乐器上可看出,在同一键上 尽管标识旳音名不同,变化音记号也不同,但音高 却是相同旳。
第二单元 记谱法
记谱法就是用文字、符号、数字或图表统计音 乐旳措施。目前应用最广泛旳记谱法是五线谱 记谱法和简谱记谱法。五线谱被公以为是目前 最精确、最科学旳记谱措施,被世界各国普遍
乐理视唱练耳
第一单元 音
在自然界中,能被听觉所感受旳音是非常多旳,但并 不是全部旳音都能够作为音乐旳材料。音乐中所使用 旳音并不是杂乱无章旳,它们是人们在长久旳音乐实 践中,为了体现自己旳生活和思想感情而特意挑选出 来旳。这些音被构成为一种固定旳体系,用来体现音 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一音旳产生及分类
高下。精确地说应该是音符旳符头所在旳位置。音符在五线谱 旳位置越高,音就越高,音符在五线谱旳位置越低,音就越低。 为了统计更高和更低旳音,就需要在五线谱旳上方和下方增长 线,这种增长旳线称为上加线和下加线。上加线或下加线之间 所构成旳间称为上加间或下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