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体关系理论与自体心理学

摘要作为当代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流派,客体关系理论和科赫特的自体心理学两个理论体系在渊源和内容上具有复杂的关系,他们既有一致的理论态度,又有着不同的理论建构。这两种理论对于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关键词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科赫特精神分析

作为最重要的心理学理论之一,精神分析理论自20世纪初创立以来,就不断有着各种新的发展,产生各种新的理论,由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开始,荣格创立了心理分析理论,阿德勒埃克森等人也分别构建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在当代精神分系的理论发展中,最重要的则是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 theory)和科赫特(Heinz Kohut)创立的自体心理学(Self-psychology)理论。

一,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内容

1,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由英国心理学家罗纳德·费尔贝恩和梅兰妮·克莱因等人所开拓。

客体关系即人际关系,该理论认为,人格形成的关键在于客体关系而非弗洛伊德理论中“利比多”的推动作用。人类最基本的动机是寻求客体的动机,而人类的一切活动,究其根源都是为了与客体建立满意的关系。因此,客体关系具有动力的性质,它是心理活动的机能,也是人格的动力来源。

客体关系理论探究的是心理结构(指的是自体与他者,或客体之内在影像)的早期形成与分化,以及这些内在结构是如何于人际情境中呈现。这些理论家所着重的点是早期生命的种种会带(给后)来持续影响力量的关系上。

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都具有原始的、未分化的整体自我,这是人类最本质的特点。但是,由于自我具有关系的本质,它总是会不断地寻求建立同客体之间满意的关系,因此,在现实中

又难免会遭遇各种挫折(包括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挫折) 。由于婴儿的能力有限,它们只能采取从主观上改造客体的方式来应对挫折,由此也使得原始自我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单一的连续体,而成为一个多重的结构,即内心结构( endop sychicstucture)。

在费尔贝恩的理论中,内心结构是由彼此之间存在互动的三个部分、六种成分所构成的,即中心自我与理想客体( ideal object,即被接受的客体,是被带入内部的好母亲,它通过好的乳房经验而建立) 、力比多自我与令人兴奋的客体、反力比多自我与令人拒绝的客体。

在人格发展的问题上,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格发展的实质是自我客体关系的成熟,综合了弗洛伊德的阶段理论与克莱因的心态概念,构想了一个全新的人格发展图式。在自我客体关系从不成熟到成熟发展的每一阶段中,身体需要与特定的身体区域———例如口唇、肛门和生殖器———只是自我偶然的兴趣所在。个体发展在整个过程中归根结底主要发展的是心理方面的关系特性,而力比多的满足仅是次要的。

而与此对应的,该理论认为,心理问题的产生与早期经历的密切关系,是由于客体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问题,由此发展出的心理治疗理论,也着眼于对客体关系的分析与利用。

2,科赫特的自体心理学

科赫特的自体心理学旨在理解和解释自身的发展以及在人际交往情境中自身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其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是“自体”(self)与“自恋”。

科赫特认为,人格的最中心结构是有缺陷的(defective)。而自恋正是这种由于中心结构的匮乏而在个体早期产生的,科赫特用“自恋利比多”替代了传统的利比多。对客体关系的追求,实际上是在“自恋性地在体验他人”——也就是说,通过将自恋利比多投注到他人客体之上来对自体进行构建。

他对自体的界定有狭义的及广义的,在他的自体心理学中所用的界定是广义的。广义的自体是“整个心理结构的中心”。这个自体就其核心而言是无法被知悉的,只能借由对他人心理外显现象的内省和同理观察才能得知。而狭义的自体是指“一种单元,空间上连贯且时间上持久,它是外在印象的接收者”。

一个核心自体具有两个主要组成成份。一个是夸大表现性(grandiose-exhibitionistic)的自体,另一个成份是孩童理理想化的双亲意象(imago)。

在个体经历的初期,伴随着儿童的发展,正常的父母偶而会对孩童的需求未予符合或延迟给予满足,但这挫败是可承受的,不是创伤性的,而满足并不是过度纵容放任的(overindulgent)。这种恰恰好的挫败迫使一个孩童以特定功能的形式采纳自体客体的各面向。孩童抽回了某些从自体客体来的神奇性、自恋性期望,并获得内在结构的某些微小成份(particle)。

孩童的心理组织试图借由建造新结构来处理其自恋平衡上的障碍,由此逐渐形成了取代原来的自体客体的新的心理结构。这个结构形成的过程称之为转换型内化(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经历了转换性内化之后,个体从而能够由自体而非客体来行使心理功能,形成了科赫特所说的成熟的自恋。

成熟的自恋个体包括分化的“双极自体”:即夸大自体(健康的自我肯定,相对于镜射的自体客体)与理想化父母意象(对理想化自体客体的健康欣羡)。在这两极之间有个充满张力的圆弧,在夸大自体附近聚集着一堆抱负,而在理想化意象周遭则聚集着一堆理想。在自体的两极之间其张力和心理能量会引发行动,使得这个人会被他或她的抱负所“驱使”,并被他或她的理想所“带领”。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利比多是从“自淫”(autoeroticism)到自恋到客体爱一路发展来的。科赫特的独立发展轴线则是,从自淫到自恋再到较高形式的成熟自恋。正常成人有自恋需求,并终其一生透过自体客体继续其对自体镜射的需求。然后,自恋会终其一生继续不断地被转化为各种不同形式。成年期所显现的健康自恋有下面各种形式,如创造力、幽默及同理心。决定一个人的人格特质风格的是自恋自体(即夸大-表现性自体)、自我和超我(带着其内化的种种理想)三者之间的互相运作。

二,传统精神分析理论的相同立场

从科赫特的学术生涯上来看,科赫特是独立而并非是在客体关系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自体心理学,但是作为精神分析理论的当代发展,二者具有很紧密的联系,在一封给玛勒的信中,科赫特写道,他们只是在同一座山中从不同旳方向挖掘隧道罢了。在有些框架下,科赫特的自体心理学也会被看做客体关系理论的组成部分,这一方面是由于二者在术语使用上的重叠,更重要的则是由于二者对于传统精神分析理论的相同立场。

首先,两种理论都批评弗洛伊德的利比多理论。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个体受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驱使,来满足他们对各种目标的欲望,这些目标通常是他人。弗洛伊德由此首先建立了“客体”的概念。但是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弗洛伊德过于强调了人的本能需要相对忽视了人们有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依恋的需要。与人际交往的基本需要相比,满足性和攻击的需要是次要的。科赫特同样认为弗洛伊德理论的利比多并非最基本的,他认为是对自身的威胁和伤害导致了不正常的性和攻击行为,而非性和攻击本能的压抑导致了变态心理。

两种理论构建了类似的新的心理结构来取代传统的本我自我超我心理结构来作为对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