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当代电影艺术导论_16240
当代艺术读后感[5篇模版]
当代艺术读后感[5篇模版]第一篇:当代艺术读后感王瑞芸《西方当代艺术理论》读后感读过这篇文章的第一感觉就是很抽象也很是枯燥乏味。
似乎是自己的肤浅,没有多的学问去对此反驳,也许自己根本没有必要去深的了解这些关于时代关于风格关于许多不需要那么多人争执的文字词语和对艺术的描述的问题上。
艺术的发展不需要那么多的理论家在边上指指点点更不需要他们规定下什么条条框框来约束艺术的发展。
读过此文章我也被无意识的带到比人的理论框架下,为自己去说别人的话。
当代艺术中国只是唯唯诺诺地跟着西方,很多情况限制了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的发展。
重要的是了解别人、对比自己。
少去搬弄的西方的新名词,仿佛高深的学问是用繁复的名词来修饰,让研究的人都对自己产生一种不理解,更何况我们跟着人家后边,气喘吁吁倒是必然,摔个跟头更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我们研究就不要跟着自己受累,让读者也跟着受累。
了解西方不要胆怯,要虚心的学习,同时要努力的发现自己(同样适合我们现在,学生和老师在一起研究,不要去畏惧老师,不要怕自己不足,只要自己虚心的去学习,不断发现自己的优点)。
现在的中国缺少这方面的东西,是因为我们自己把自己蒙蔽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现代艺术结束之后,自然就是当代艺术(也被称为“后现代艺术”)的开始。
我们在了解这样的分期时,同时也应该知道,分期是为了书写历史的方便,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截然的界限,并不就意味着到l 860年时,古典艺术就消失了,或者到l960年时,现代艺术就彻底终结了。
直到现在,不光现代艺术还在,古典艺术也一样可以存在,只不过它们已经不是主流了,而是作为一个品类存在了。
时期只是便于我们在看文字资料所不被迷混,其实这样的时间间隔对与研究艺术论起到一定的作用罢了,他对艺术的发展并没有丝毫的阻隔,只是对人们的看法和思想起到一定的引领或向导。
其实指引的的方向还不知是对是错,只是其中强加了研究者的条框。
通过文章的介绍了解西方对古典、现代、当代艺术有这样的描述“古典艺术的特征是写实,美学定义是美。
艺术导论感想
化学与艺术——艺术导论感想12级化学一班, 周越, 学号1210370123 艺术,好多好多都被称作艺术的东西,例如:诗歌、歌曲、舞蹈、.....尤其就是语言、书画、人体为媒介的艺术形式,从古至今,人们在劳动中哼唱的歌曲,山谷中对吼的嗓音,我们事实上接触艺术的机会很多,这些就就是所谓艺术的事物载体,就就是表现体。
呵呵,上完任老师的之后我不免感慨了许多,也还就是一堂很平常的课但老师讲就就是不一样。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创造于生活,更美于生活。
其实,当今社会上,也到处可见所谓的艺术,可就是如今的艺术,已经变质,再没有什么艺术家就是靠画画来维持生计,再没有艺术家在死后名气大增流传千古。
所以老师讲到书上的知识的时候更多很多的就是讲“生活”。
讲生活的经历讲一些常识,讲一些书本上面没学到的知识还有根据社会的发展的前景来讲。
这对于我个人来说就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我现在在校就与去学习这个很“商业社会”“经济的社会”对我们以后的更深入的了解市场的行势的走动。
所以艺术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所以想想自己的专业——化学,我想一定也就是与艺术密不可分的伙伴吧!从古至今,绘画艺术家用各种各样色彩鲜艳的颜料,绘制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在人类文明宝库中,留下了一件件艺术珍品。
我国就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绘画颜料的使用也有悠久的历史。
从河南省涌池县仰韶村发掘的著名彩陶中,就绘有红黑相间的彩色图案,的? 不,原来这些画面上的灰黑色物质就是硫化铅(PbS)。
可当初涂上去的并不就是硫化铅,而就是一种证明我们的祖先在5000多年以前就已经用彩色颜料绘画了。
经考证,当时使用的那种黑色颜料就是炭粉,红色颜料就是赤铁矿(主要成分就是Fe203),古人把它称为“红褚石”。
后来,人们在自然界里又发现了一种红色颜料—朱砂,它比红褚石的颜色更鲜艳。
朱砂的化学成分就是硫化汞。
由于它色彩绚丽,经久不变,所以一直倍受画家珍爱。
在书画上盖的印章,所用的印泥也就是用朱砂做的。
我对当代艺术的感想
我对当代艺术的感想第一篇:我对当代艺术的感想我对当代艺术的感想上了《中国现当代绘画艺术》这门课,我认识了解了许多现当代的艺术家,以及他们作品所要代表的当代的一些深层涵义!~~受益匪浅,现在我来谈谈我对当代艺术的一些感想!~~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类走向全球化的更加开放的世纪。
当然,首先是经济全球化。
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二十一世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经济是基础,文化艺术等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将不可阻挡地到来。
世界要走向中国,中国也要走向世界。
经济如此,文化艺术也必定如此。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挡是挡不住的,躲也是躲不掉的,唯一正确的态度是迎上去,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弄潮儿都有坚实的基本功。
这些画家都在名师指导下经过严格的、长期的写实主义训练,他们创作现实主义作品也是上乘的,正因此,他们才有足够的实力进行新的探索与创新。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连写实的人像都画不象,又如何去创造人性更深刻的内涵呢?人们以为画一些歪扭的样子就是现代艺术,实在是莫大的误解。
果真如此,那恐怕只是精神病人的涂鸦而已。
正如不是游泳高手就去弄潮,几个浪头就会令之没顶的。
弄潮儿永远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
你独立潮头,好;他在潮头上翻腾,也好;两个人乃至更多人共舞潮头,都是好嘛!各个流派百花齐放,新的流派不断涌现,才是艺术的春天。
我可以不同意您的艺术理念和风格,但是我尊重您的艺术追求,这是一个真正艺术家的应有的胸怀和品格。
各个流派互相借鉴,砥砺切磋,是艺术繁荣的康庄大道。
我想这也是这次巡回展的重要意义。
弄潮儿既敢于逆潮也善于顺潮,才有起伏跌宕的壮观。
艺术具有社会批判的功能。
艺术家们具有最敏锐最丰富的感性认识能力,总是最早感受社会的弊病,而人类认识正是首先从感性开始的。
没有社会批判,人类认识如何提高,人类社会如何不断前进!这是艺术家可贵的前卫与可爱的真诚,应该受到赞扬和支持。
艺术导论之体会与感受[推荐阅读]
艺术导论之体会与感受[推荐阅读]第一篇:艺术导论之体会与感受艺术导论之体会与感受首先,通过艺术概论课,我了解了很多艺术方面的知识,音乐的,绘画的,书法的,虽然我并不是以为艺术生,但是通过了几堂课的学习我了解了这些艺术常识。
第一堂课,是一位音乐老师。
她说没有音乐的世界该是怎样的世界?我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因为我似乎每天在与音乐打交道,音乐是一个神奇的东西。
我一直梦想弹钢琴,大学选修了古琴课,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乐器,代表着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音乐却是一种可以沟通的东西。
学过音乐的人,自然地就会有一种气质,说不清道不明。
音乐有着不同的情绪,也许你会开心,也许你会难过,也许你只是因为无聊,音乐其实是一种介质,让你和另一个世界接触的东西,也许在耳机的对面会有一个与你能够灵魂相接的人。
第二堂课,是一位书法老师。
他说这是他的最后一堂课。
我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只是觉得心情异常的沉重。
我小的时候学过书法,后来因为学业的不断加重,我再也没有拿起过毛笔。
其实学习书法的经历,是一种神奇的过程,白纸黑字的特殊视觉感受。
流畅的书法其实也是一种心境的沉淀,只有内心足够平静的人,只有真正的书法家,才能与这种境界合二为一。
学过书法之后,就像接受了洗礼,这就是古人的风俗雅韵的气质魅力吧!第三堂课是一位美术老师,他说放下手机,你会发现一个美丽的世界。
他给我们放了许多不同形式的艺术。
也展示了不同的人,尽管他们的身份不同,年龄不同,从事的工作不同,他们依然追逐艺术的脚步,不是为了成为一个艺术家,只是爱好是很重要的,没有了爱好生活就失去了乐趣。
他们把艺术当作了爱好,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实魅力就在我们身边,只是一堆电子设备阻碍了我们的眼睛,我们应该去发现生活的美。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博学的人,一个百科书式的人,这很难,所以才要更努力。
多了解些知识总是好的,虽然这并不会在物质上带给我多大利益,但会让我在精神上收获颇丰。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 (3)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当代电影艺术美学,下篇是世界电影艺术历程。
我先看了书的上篇,便被书中介绍的电影手法深深吸引住了。
正如书的第一章所说,电影是作为艺术出现的,它在媒介、生产、形态、符号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征,让我感到电影艺术实在是博大精深。
书的第二章是电影影像,看完这一章,我终于明白了电影的画面、镜头、造型、光色等一系列技术是怎样运用的,也了解到拍摄一部电影首先要考虑的视觉效果问题。
书的第三章讲的是电影的声音,看完这一章,我才知道原来声音在电影中有这么多的种类和功能,让我实在惊叹不已!书的第四章是电影蒙太奇手法的介绍,它是一种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运用在电影中能增加画面感和各种不同的特定含义。
第五章是电影场面调度,它通过场面调度的含义、场面的空间调度、场面的时间调度、场面调度与布景、场面调度与视点、长镜头几款,详细阐述了电影场面拍摄的技巧和意义。
第六章是我们比较有接触的电影表演与明星,一部好的电影,还是需要靠好的演员去演绎出来。
书中给我们介绍了表演的风格技巧、演员类型等电影不可或缺的要素,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电影的演绎过程。
第七章是电影叙事--被讲诉的故事,编写一部电影中的故事,应该抓住故事的母题、故事的人物以及人物的行为等进行叙事。
第八章是电影叙事--对故事的叙述,它系统的给我们描述了电影的叙事方法。
关于叙述规则、结构、视点、技巧等方面,这一章都有详尽描述。
第九章是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
从这一章中,我终于弄懂了电影的大致分类以及各种类型电影的特点,让我了解到电影的世界到底有多广阔!书的下编是世界电影艺术历程,从第十章的世界电影青葱时代,即早期电影门派诞生的时期的电影类型以及特点,到第十一章世界电影黄金时代,经典好莱坞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欧洲现代主义电影四个类别电影的蓬勃发展,再到第十二章世界电影新生时代的发展,面向未来,《当代电影艺术导论》给我们展现了世界电影从诞生到成长一路走来的过程,展现了一幅世界电影的大画卷。
学习当代影视鉴赏的感想
学习当代影视鉴赏的感想从小就爱看电影的我,自上大一时,边想上当代影视鉴赏这门艺术感超强的课,想从中了解有关于电影更多的知识,可直到大二下学期才有幸选修到这门课,真是激动万分。
对于影视鉴赏的热爱源自于对影视的热爱,这也是影视鉴赏课的魅力吧。
我想让我在通过这门课程培训后,在以后面对一部影片时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
当代影视鉴赏是一门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提升影视素养和鉴赏水平的选修课。
我身边的许多同学都喜爱这门课程。
在课上,老师除了讲述重要的影视鉴赏基本理论,包括影视的历史,影视的特征,影视的视、听觉元素和影视的鉴赏等必要知识,力图给我们提供影视鉴赏的必备专业知识。
还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多部当代中外在艺术上有特色、有创新,在题材内容上有独特性,思想进步的故事片予以鉴赏,如:《一江春水向东流》、《星球大战》系列等多部精彩影片。
这既是对我们学习的提示,也是对我们进行实践的引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与丰衣足食的生活,更乐于追求时尚的生活,许多人的家庭用具服装等东西也越来越讲究,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娱乐生活."电影"这个名词并不陌生,从1905年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摄制的第一部无声电影开始,电影这一产业就开始在中国市场打开了。
早期的电影大抵是讲抗日战争为主的,呼唤人们要爱国抗日,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日战争不再是中国电影的主题,紧接着是以教育片为主的一系列文艺片,当代则当然是商业电影的天下了。
总觉得电影,是我们当代人受于命运的赐予。
我们的上一代老一辈仅仅对于可以看一场浓妆艳抹的戏剧就是满足了;我们的下一代已经不会从那一场风起云涌的剧场中得到满足了;而我们,在这充满尝试的时代,恣意地在未知的世界里寻觅,开拓创新。
电影从视觉、听觉多方面触动了我们的神经,并让我们从中展现了丰富的想像力。
电影对于我们,任何都是未知的,是新的艺术!艺术是人类智慧、精神、情感最伟大的产物。
艺术的使命是创造美。
影视作品观后感 影视读书笔记 观后感 领略电影创作的方法与技巧——读《当代电影艺术导论》
领略电影创作的方法与技巧——读《当代电影艺术导论》本书的作者,尹鸿,他是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兼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他在电影创作与艺术方面的研究颇深,著有《电影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文化月刊》、《影视艺术》、《新闻与传播》等刊物编委。
另外,他还在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学术论又和媒介评论400多篇。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的内容分为当代电影艺术美学和世界电影艺术历程上下两编。
上编为“当代电影艺术美学”,作者着重介绍了他对电影的艺术本体的理解,包括电影艺术特征、媒体特征、生产特征、电影影像、声音、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电影叙事手段、电影场面调度、电影表演、电影明星的表现手法、类型电影等电影艺术的基本要素。
这引导读者从电影主体反面来深入认识电影,掌握电影创作的几种手法,从电影的画面、声音及演员方面来阐述当代电影创作的奥妙。
而下编为“世界电影艺术历程”,主要是对世界电影历程的一种巡视,通过对中外电影史上的重要流派、思潮、趋势以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介绍,详细地展现了每一时期电影的特色及创作手法,给当代电影创作者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资料,同时,这也帮助了读者更好地理解电影百年发展积累的丰厚遗产,感受电影艺术的美妙。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我不但学习到了电影艺术的传统、经验、视听语言和电影的画面、声音及创作手法,而且我还通过鉴赏作者推荐的电影,领略到了各种时期的电影艺术,丰富且提高了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另外,我还通过利用作者提供的欣赏电影的方法和角度来欣赏电影,并尝试着寻找电影创作中所利用的方法和手段,通过观赏电影来阅读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从而与电影中表现的不同文化的人达成精神上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增加对人性、人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认识,提高了我对人文社会的理解与认同。
另外,通过不同国家的电影的创作及特色的对比,我发现了电影创作的多元化,同时,电影创作应该立足于人民大众,创作是给人民欣赏的,因而,创作就要从大众中寻找灵感。
现代中国电影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读《当代电影艺术导论》
现代中国电影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读《当代电影艺术导论》有感尹鸿著的《当代电影艺术导论》分为上下编,分别讲述和介绍了当代电影艺术美学和世界电影艺术历程。
在上编中,作者详尽地讲述了电影在影像、声音、蒙太奇技巧、明星人物和叙事规则等方面的众多特色,渲染了电影与其他诗歌、音乐等艺术表现所不同的、独树一帜的艺术气息,让人切实感受到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在视听效果上达到的融合氛围。
在下编,作者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带领我们认识了电影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包括一些重大的标志性成就,以及为我们展示了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电影的发展过程,并且从中归纳总结出电影发展的历史性、一般性规律,指引读者透过电影文化现象看电影艺术本质。
在下编的后半部分,作者着重讲述了中国电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成长经历,当然也包括了台港地区的电影发展特色。
其中,作者特别说明了在全球化、数字化、产业化背景下中国电影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激发了我思索和探究相关问题的兴趣。
在现代,中国电影有怎样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中国电影应该如何应对挑战,捉住机遇,实现更好的发展,成长为世界电影领域乃至世界文化大花园里绚丽夺目的一朵奇葩?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我国电影发展的一个良好机遇。
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突出优势体现在电影的制作、宣传和销售等方面。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让电影制作进入新境界。
许多电影制作都离不开网络技术的后期加工,例如某些特效的增加使电影的画面更符合故事情景的需要,也更符合观众的期待心理,避免了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事物或景象无法呈现给观众的情况。
还有近年来微电影的产生和发展也极大地得益于此。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的交流沟通的平台,电影宣传也得益于此。
在网站上发布电影的广告或者引发观众对电影的评论等都是宣传电影的手段,运用得当的话可以使电影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关注度。
况且,良好的宣传有利于促进电影的销售,也就是电影票房的增加。
上述种种都体现了信息技术在电影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读后感】《当代电影艺术导论》之_31024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之读书笔记活在当今的时代,电影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也可以说是一个电影爱好者,既爱欣赏以前的经典大片,也愿意尝试新时代的新鲜。
但是,我从来没有去关注过电影的本国、世界历史,也从来没有主动、认真地去探索过电影的基本要素,比如电影的艺术特征、电影分类、电影叙事、蒙太奇、声音等。
可是尹鸿教授的这本书,却让不是电影专业的我受益匪浅,使我回忆起某个电影镜头时才明白过来导演的良苦用心。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这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当代电影艺术美学”,主要讲的是电影的一些通说、常识,下编是“世界电影艺术历程”,从欧洲讲到亚洲,最后再把落脚点和重点放在中国的电影发展历程。
这本书不仅让我更深度地了解到电影特征、电影的表现形式和技巧,更让我感受到电影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电影历史的深远持久。
在本篇读书笔记中,我将记录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和认为很有用的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觉得电影、电视和戏剧除了时间长短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它们不过都是用表演、剧本、台词、服装、道具等等来给观众们展现一个虚构的亦或是真实的故事。
但其实,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
在尹鸿教授看来,电影和戏剧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传播载体不同,电影是通过胶片记录和放映的,而表演艺术则是现场进行的,且电影的叙事具有更大的虚构性;②电影的时空是通过后期剪辑完成的,而表演则必须在舞台上连续完成;③电影的画面由于具有视觉动态感,观众不容易觉察到银幕与自我的观看距离,而舞台则因为固定的位置,容易造成观众与舞台的距离感;④电影在是时空、视听的艺术表现的自由度上、逼真性上、对观众的控制力都比表演艺术更加突出。
这几点,我认为如果结合我们看电影和看戏剧时的不同感受就很容易明白这本书的意思。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拍电影时演员可以无限NG,可是戏剧就是要求每一次表演都不能有差池。
这就是电影自由度的最突出表现。
同时电影可以通过后期的剪辑加工,在逼真性和控制力上更占有优势地位。
当代电影的艺术美感浅析
当代电影的艺术美感浅析【摘要】当代电影的艺术美感在视觉表现上展现出多样化和创新性,通过各种特效和摄影技巧营造出宏伟壮观或梦幻般的画面。
音乐美感在电影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增强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
叙事艺术则通过剧情编排和人物塑造展现出导演的独特技巧和创意。
影像语言在当代电影中更加精致和细腻,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
题材和主题的选择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涵盖了各种社会问题和人类情感。
当代电影艺术的多元发展展现出电影创作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未来的趋势也更加注重创新和突破,将继续引领电影艺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当代电影, 艺术美感, 视觉表现, 音乐美感, 叙事艺术, 影像语言, 题材, 主题, 多元发展, 未来趋势.1. 引言1.1 当代电影的艺术美感浅析在当代电影的发展中,艺术美感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电影制作在视觉、音乐、叙事、影像语言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美感。
通过对当代电影艺术美感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的艺术魅力和影响力。
当代电影不仅在视觉表现上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其运用的画面构图、色彩搭配、镜头运用等方面都展现出对美的追求。
音乐作为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当代电影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影片增添情感色彩和氛围感。
叙事艺术是电影制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当代电影不断尝试新的叙事方式和结构,使观众在故事中感受到更多的情感和思考。
当代电影的影像语言越来越丰富多样,制作技术的提升使得电影在视觉效果上更具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
而在题材和主题上,当代电影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涉及到社会、人文、科幻等各种不同领域和主题,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电影世界。
通过对当代电影的艺术美感浅析,我们可以看到电影艺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及电影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当代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艺术表达和思想交流的重要载体,其美感在不断影响和启发着观众的心灵,带给人们更多的感动和启示。
观《艺术导论》有感
观《艺术导论》有感观世间万物沉浮,察人世艺术至美——观《艺术导论》有感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从古时的歌舞升平到如今的繁荣盛世。
世间万物如沙尘般在历史的汪洋中不断沉浮,不断地创造着、演变着。
就在这般浩大的变迁中,涌现出了许多至美之物,而这便为艺术。
在艺术导论的学习中,绘画艺术、音乐艺术、书法艺术、舞蹈艺术给了我许多关于美的启发。
(一)视觉的冲击,艺术的碰撞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在现实中,视觉往往是最为直接的一种观察方式,我们常用眼睛去观赏蔚蓝的天空,艳丽的鲜花,舞动的柳枝。
是眼睛与大脑组成了我们人体的“照相机”。
它会将我们生活中所经历的万事万物记录下来,成为我们的独特回忆。
而绘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已知最古老的绘画位于法国肖维岩洞,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它可以追溯至32000年前。
那些画经由红赭石和黑色颜料作雕刻及绘画,主题有马、犀牛、狮子、水牛、猛犸象或是打猎归来的人类。
石洞壁画在世界各地均十分常见,例如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中国、澳大利亚及印度等。
这些绘画的发现对其存在目的引起了众多不同的猜测,有些假设指出那些绘画是当时的人认为绘画可以捕捉动物的灵魂,令他们狩猎更为顺利。
一些假设则认为那是泛灵论的一种现象,表达他们对自然的尊敬;亦有另一假设指人类与生俱来已有自我表达的需要,而那些绘画正是其结果;此外亦有那是作为应用资讯的传播的观点。
在照相技术并没有那么成熟的以前,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记忆中的画面也会随之流失,于是人们开始尝试利用载体来记忆一些画面,从而让其能够更好的保存下来,绘画便显得更为重要了。
渐渐地,人们开始在绘画中寄予自己独特的感情,创造出更为生动形象的作品,画家们用不同的色彩,在描绘场景的同时,赋予了其生命。
使作品承载的不仅仅是记忆,更是人们精神与情感的寄托。
如此一来便有了画中的神灵,这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艺复兴时期的《蒙娜丽莎》,便代表了当时人们对女性的美的认知。
19世纪英国批评家华德·派特曾说道:“《蒙娜丽莎》比环绕她的岩石年纪还要老,她像吸血鬼似的死去很多次,所以知道世界上许多重大的秘密,她也能潜进深海带走她所生活过的日子。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报告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报告《当代电影艺术导论》分为上下两编。
上编为“当代电影艺术美学”,重点是对电影的艺术本体的理解,包括电影艺术特征、电影画面/影像、声音、蒙太奇、电影叙事、电影场面调度、电影表演、类型电影等电影艺术的基本要素。
帮助读者理解电影特征、视听语言、电影的表现形式和技巧。
下编为“世界电影艺术历程”,主要是对世界电影历程的一种巡视,通过对中外电影史上的重要流派、思潮、趋势以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介绍,提供电影发展的一份导游图,帮助读者理解电影百年发展积累的丰厚遗产。
因为这本书主要是针对电影专业的学生,我读的话也是囫囵吞枣,所以我主要是记录一些主要内容,主要是上篇的内容。
书中对蒙太奇、长镜头、影像、声音、叙事等方面对影视艺术进行分析传播,对影视艺术做了全面分析。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本是建筑学上的术语,意思是构成、安装、装配,后来被借用在影视创作中,指镜头的连接方法和组合关系。
蒙太奇是影视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影视艺术的基本的结构手段和表现方式;是影视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是一个发展开放的概念体系。
总的来说,蒙太奇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按镜头所包含的内容,可分为画面蒙太奇,音乐蒙太奇,语言蒙太奇,声音蒙太奇等。
按蒙太奇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叫板式,错觉式,对话式,平行式,相似式,物件式,音响式,画外音式,细节式,音乐式等按蒙太奇的功能,可分为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两大类。
其次是长镜头。
所谓长镜头,就是用一个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镜头,连续对一个场景、一组内容进行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段落。
长镜头在拍摄过程中,往往要通过演员的调度、镜头的运动以及景别、构图、光影等造型因素的变化来实现拍摄目的。
长镜头以表现动作的完整过程和时空的统一性见长,在未经渲染的质朴无华的现实生活中去挖掘美,让观众有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各以其情而自得。
长镜头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影视影像是影视艺术的基础,是指借助于感光胶片(或磁带、磁盘、光盘)等物质材料,利用摄影或摄像和放映或放像等技术手段,最终在荧幕或视屏上生成的视觉形象。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 (5)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我们正处在一个影像的时代,电影是影像文化的精华,它是人们重要的心灵伴侣,深刻地影像着人们的知识、情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活趣味,影响着社会,甚至影响着历史。
作为艺术的电影电影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电影艺术的基础,电影艺术与电影没接的信息采集技术、信息储存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紧密联系。
其次,电影是创作与制作的结合,它不仅需要人们的创意能力和创意水平,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和合作。
再次,电影是时空和视听的结合,提供一种时空合一、视听合一的艺术样式。
最后,电影是逼真性和虚拟性的结合,为电影带来真实性、感染性和主观性,从而创造一种“缺席的在场”感觉。
电影影像电影思维意味着用具有声音感的画面来思考和想象,即用一个镜头、或者一组镜头或者一个一个场面来表现。
电影画面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表现性,而画面的再现性和表现性首先是通过如何使用镜头来体现的。
景别包括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大特写,运动镜头的五种基本形式有推、拉、摇、移和跟,拍摄角度包括:平视镜头、俯视镜头、仰视镜头和倾斜镜头,焦距有标准镜头、短焦距镜头、长焦距镜头和变焦距镜头,速率包括升格镜头、降格镜头、抽格镜头和定格镜头。
电影的造型和构图非常重要,构图由中心、陪体和环境组成,构图的类型包括平衡构图和非平衡构图,构图原则包括叙事性原则、表意性原则、修辞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最后,电影的光线包括观点质量——柔光和硬光、光的方向、光的亮度和光调,电影的色彩注重色彩感、色彩的表现和构图功能、色彩配置、色调和黑白与彩色。
判断画面的品质,除了上面所提的因素外,还包括了其他许多重要的方面。
电影声音声音的美学功能包括叙事信息传达、环境再现和主观表意,声音的美学特性前景与背景、声音透视和声音连续性。
其次,人声与人物性格、人物形象、电影作品整体艺术风格的创造和画外空间相结合;音效具有积极的艺术表现力,它还原逼真感、刻画人物、表达情思和创造空间;音乐包括器乐和声乐,它创造情感体验、参与叙事进程、展现环境氛围和创造叙事节奏。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后感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后感郑奕20140801725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是由著名教授尹鸿于2007年出版的关于当代世界的电影艺术的书籍。
这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当代电影艺术美学”,重点是对电影的艺术本体的理解,包括电影艺术特征、电影画面或影像、声音、蒙太奇、电影叙事、电影场面调度、电影表演、类型电影等电影艺术的基本要素。
上编分为九章,每一章分别从非常细微的角度介绍了电影艺术的方方面面,帮助读者理解电影特征、视听语言、电影的表现形式和技巧。
下编为“世界电影艺术历程”,共分为七章,主要是对世界各国电影历程的一种概括,通过对中外电影史上的重要流派、思潮、趋势以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介绍,包括对中国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电影的详细介绍和对比,和对主要是西欧各国的电影发展历程的介绍,为读者提供世界电影发展的一份导游图,帮助读者理解电影百年发展积累的丰厚遗产。
最后在附录中还提供了一系列的网站和书籍的推荐介绍,对读者进一步了解当代电影艺术提供更多的帮助。
首先是上编。
上编从非常专业的角度为不具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的读者系统介绍了电影艺术方面的内容。
其中第一章讲了电影艺术与电视、戏剧的比较,阐述了它们之间的不同。
第二章开始从镜头、造型与构图、光与色、画面的再现性和表现性介绍了电影影像。
第三章从声音的美学功能和特性、人声、音效、音乐和声音与画面的匹配系统介绍了电影的声音方面的内容。
第四章从蒙太奇的功能、规则、类型、剪辑方法和声画蒙太奇介绍了电影蒙太奇。
第五章从场面调度的含义、场面的空间和时间调度、场面调度与布景和视点的关系讲了电影的场面调度方面的知识。
第六章从表演风格、演员类型、表演技巧、明星与明星制讲了电影表演和呈现与明星效应的关系。
第七章和第八章讲了电影叙述中的被讲述的故事和对故事的叙述。
第九章也就是上编的最后一章介绍了电影的类型和类型电影,主要有情节剧、科幻片、西部片、鬼怪灵异片和反类型电影。
这样详尽的介绍让读者对首先就对电影艺术有了系统的初步的了解。
影视作品观后感 影视读书笔记 观后感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后感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后感首先简要介绍一下作者,尹鸿,主要研究新闻传播学、影视传播、大众媒介与文化产业。
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兼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及理论评论委员会主任,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特邀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副会长。
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机构兼职教授、客座研究员,多家电视媒体顾问。
数百部集影视节目策划。
兼任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
从他所担任的职务可以看出他涉及的面比较广,并且专业水平十分高,对电影的理解也十分深刻。
因此,这本书在思想深度和知识广度方面做得十分出色,并且作者用十分平实的语言来说明各种复杂的概念,这对电影艺术的普及十分有益且重要。
这本书分为上下两编。
上编为“当代电影艺术美学”,重点是对电影的艺术本体的理解。
帮助读者理解电影、语言、表现形式和技巧。
下编为“世界电影艺术历程”,主要是对世界电影历程的一种展示,通过对中外电影史上的重要流派、思潮、趋势以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介绍,提供电影发展的一份导游图,帮助读者理解电影百年发展的遗产。
对我个人来说,上编对我的教育意义大于下编,尽管如此,上下编的编排十分符合逻辑且有很强的合理性。
在读完上编的理论后,就可以通过分析下编的电影来印证上编的一些理论和表现手法,从而起到一个加深理解的作用。
这本书是非常适合当作教材用的,尤其是对我们这些不是专业学生,但又想有一定了解的人群来说。
此外,这本书建立的体系也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
它把各个影视现象分好类,一方面方便我们理解,另一方面也方便作者的写作,因此在我们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借鉴这个。
佩服尹教授对电影的理解之透彻以及其将对电影的理解转化为文字的能力。
书上半部分是电影艺术表现手段的内容,书下半部分是世界电影史研究。
语言比较生动,而且即使对电影了解比较少的人也能够比较轻易地读懂,很具有普及性。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有感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有感忙里偷闲,在图书馆打开了尹鸿先生的《当代电影艺术导论》翻看,这本书是写给电影专业的学生的,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当代电影艺术美学",重点是对电影的艺术本体的理解,它横向地解读电影,依次分析了电影艺术特征、电影画面、影像、声音、蒙太奇、电影叙事、电影场面调度、电影表演、类型电影等电影艺术的基本要素,有利于帮助读者理解电影特征、视听语言、电影的表现形式和技巧。
下编为"世界电影艺术历程",纵向地介绍世界电影和中国电影的历史,主要讲的是对世界电影历程的一种巡视,通过对中外电影史上的重要流派、思潮、趋势以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介绍,提供电影发展的一份导游图,帮助读者理解电影百年发展积累的丰厚遗产。
电影是一门艺术,生活中我们总是喜爱电影,但有时又总是不知如何去欣赏一部电影。
有人看电影,是带着对自己喜爱的演员的感情去看,是为了电影丰富的情节去看,亦或许是为了缓解疲惫,让自己沉浸在电影的故事里,把自己置身于电影的场景,去体验一种自己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或者能够产生共鸣的情感,从而获得视觉上的,精神上的享受。
有人看电影,是带着一种比较专业的眼光去研究,剖析里面的剧情,对于演员的演技有想法,对电影剧情的起转反合于连接有思路,希望自己在看一部电影的过程中有艺术感的提升或者专业知识的收获。
但上述两方面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人们完全可以将上述两方面结合起来,不仅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也获得专业知识,但这类人群比较少。
然而《当代电影艺术导论》就给我们学会如何欣赏一部电影提供了一些方向。
它在里面对于电影的一些专业的解读,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导。
正如有人说电影评论就是要破坏电影作为艺术的整体美感,像医生解剖一位美女的尸体一样,所以电影评论也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
而尹鸿先生是清华大学教授,专业的电影评论家。
他评论电影,总是能深入到历史文化的深处进行评析,从电影的制作发行到票房收入,从电影的叙事到音乐构图,完全站在导演的立场上进行解读,而且那种散文般的叙述,更是让人如同沉醉在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中一样。
精编关于艺术导论学习心得3篇(二)
关于艺术导论学习心得3篇关于艺术导论学习心得3篇有句话常挂在我们嘴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然而,何为美?即使细究起来,也似乎无从回答。
了解疫情,感恩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做好自己。
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关于艺术导论学习心得体会文章,提供参考学习,欢迎大家阅读。
心得体会一有句话常挂在我们嘴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然而,何为美?即使细究起来,也似乎无从回答。
要给大家介绍的书,书名是《艺术概论》。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概论二字,大概已没了兴趣,再加上艺术二字,估计已经给这本书判了死刑。
没错,与大家猜想的一样,这是本教科书,还是本有关艺术的教科书。
然而,这不是过去我们经历过的那些,阅读后对艺术茫然若知、倒尽胃口,使得你从此再也不想与艺术沾边的深奥苦涩的教科书,这是一本有趣的、容易阅读的、启发生命的书!作者蒋x先生,是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出版小说、散文、艺术史及美学著作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
在蒋x先生看来,艺术,是比任何一种科目更需要人的自觉,更需要心灵的介入的领域。
这本《艺术概论》以清丽流畅的文笔,深入浅出介绍了艺术的源流、特征、类别、材料、内容、形式、创作、欣赏、批评等,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使读者阅后能够坦然看待艺术、从中获得无数喜悦与无限乐趣。
我们对美的信仰,会因此更加坚定而真实。
美,是一种拯救在人性众多的挫折阻碍之中、在生命众多的困惑迷惘之中,使人有反省、有思维、有渴望、有向往,有对伤痛的悲悯、也有对喜悦幸福的期待美,不再是困难的学习。
当带着美的信仰回到现实生活,我们会发现很多方面都与以前不太一样我们工作的地方基层人民法院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点,每一个到我们单位办事的人内心或有愤恨或有冤屈抑或其他,与当事人接触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是易燃易爆之群体。
处理纠纷案件扎实的法律理论知识是基础,但我们可运用智慧、能创造的艺术远不止这些。
以处理离婚案件为例,为了维护家庭及社会的稳定,苦口婆心劝导男女双方,委婉提醒他们珍惜家庭、尊重体谅对方的工作我们做了太多,但这样的工作我们依然会继续做下去,当看到深深埋怨的两人终于表示愿意给对方一次机会的时候,我们内心的喜悦是难以道明的,艺术不但需有深刻的思想,也往往要有动人的情操,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挽救一个家庭,这样的事情难道不是一种美吗?最后,又回到最初的问题,何为美?谈到美,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或娇艳或清雅的花,花似乎是大自然中一种美的象征。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分为上下两编。
上编为“当代电影艺术美学”,重点是对电影的艺术本体的理解,包括电影艺术特征、电影画面/影像、声音、蒙太奇、电影叙事、电影场面调度、电影表演、类型电影等电影艺术的基本要素。
帮助读者理解电影特征、视听语言、电影的表现形式和技巧。
下编为“世界电影艺术历程”,主要是对世界电影历程的一种巡视,通过对中外电影史上的重要流派、思潮、趋势以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介绍,提供电影发展的一份导游图,帮助读者理解电影百年发展积累的丰厚
遗产。
这本书是写给电影专业的学生的,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横向地解读电影,依次分析了电影的影像、声音、场面调度、叙事以及电影类型,下编则是纵向地介绍世界电影和中国电影的历史。
内容通俗易懂,并且配有丰富的插图,看了之后,以前许多不懂的东西豁然开朗,知识性的东西还是很有意思的,以后还要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毕竟学无止境。
20世纪人类的庆幸之一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有了电影。
在人们对这一百年历史的记忆中,电影肯定不会被遗忘。
可以说,电影是20世纪以来人类精神的形象铭刻,也是人类想像和渴望的鲜活凝结。
电影,伴随人们共度风雨兼程的一百多年,为人类带来了无数的喜悦和梦想、也留下了无数的记忆和想象。
20世纪的30-60年代,是电影的黄金时代,每个美国人平均年观影次数达。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 (4)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
这两个星期以来,我一直在阅读着《当代电影艺术导论》(下面简称《导论》),这本书总共分为了上下两册,上册以艺术美学为重点,侧重描写了电影基本元素,或电影的表现技巧和形式,让我对电影的形成或元素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因为可能理论较多,所以在阅读起来会觉得比较枯燥无味的。
但下册则以电影艺术历程发展来为我们呈现一个电影发展的导游图,通过例子来介绍着世界各流派、人物或思潮,读起来由于电影例子较多,所以则会
比上册更好阅读。
在本书中,许多拍摄电影的技巧都有在书中介绍着,如本人在书中第55页中摘抄的“extreme long shot 远景人消融于环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善于使用大全景镜头的电影艺术家大都倾向于一种史诗式的风格和宏大的气势。
ong shot 全景个体与环境“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些具有现实主义
风格的电影更愿意采用一般的全景镜头,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呈现在观众面前。
卓别林电影常常使用全景镜头,以适应默片时期的表演动作的完整呈现。
中景环境中的个别“犹抱琵琶半遮面”表现不同的人物关系。
以“中景-近景-特写”景别为主,电影的节奏感更紧张,画面对观众注意力的强制性会更强,如好莱坞的多数情节剧电影。
而多使用“远景-全景-中景”景别的电影节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
1 景别
extreme long shot 远景人消融于环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善于使用大全景镜头的电影艺术家大都倾向于一种史诗式的风格和宏大的气势。
The birth of a nation 1915, Bronenosets Potyomkin 1925, 黑泽明《七武士》
long shot 全景个体与环境“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些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更愿意采用一般的全景镜头,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呈现在观众面前。
卓别林电影常常使用全景镜头,以适应默片时期的表演动作的完整呈现。
medium shot 中景环境中的个别“犹抱琵琶半遮面”
表现不同的人物关系
medium close-up 近景个别“人比黄花瘦”
大量的对话和需要表现被拍摄主体的细微变化的情景往往较多使用近景镜头close-up 特写“回头一笑百媚生”
创造强烈的视觉效果
卓别林:“拍喜剧片用全景,拍悲剧片用特写。
”
摄影机距离被拍摄物体越远,观众就越超脱、情感投入就越少,反之,就越介入、越情感投入。
以“中景-近景-特写”景别为主,电影的节奏感更紧张,画面对观众注意力的强制性会更强,如好莱坞的多数情节剧电影。
而多使用“远景-全景-中景”景别的电影节奏更为舒缓,观众视觉感知的自由度更大,如纪实性电影。
全景、大全景、远景镜头是历史重现的一种手段。
2 镜头运动
track in 推引导观众的观赏注意力,强化视觉的冲击效果,造成一种观看者与对象的紧密关系,有时友好有时紧张。
track out 拉表现拍摄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导观众将被拍摄主体放置在一定的参照环境中进行观察,观看者与对象的关系逐渐松弛、疏远,有时带来轻松感,有时造成留恋的感觉。
pan/tilt 摇视野逐渐扩展的感觉,形成一种节奏感。
track/crane 移强调速度和力量。
follow 跟主观效果。
镜头从下向上的运动往往有一种升华感、希望感,而从上往下运动则更容易表达一种沮丧感、压抑感;镜头从左到右运动往往更符合人们通常的观看经验,而从右向左的运动则更容易带来不适感。
3 拍摄角度
straight-on angle 平视镜头
high-angle 俯视镜头
使被拍摄物体呈现一种被压抑感,使观众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觉心理,展示比较开阔的场面和空间环境,从特定角度展现运动线条,使影像压缩变形来制造特殊效果,使运动显得更迟缓、平稳。
鸟瞰镜头突出命运在生活中的作用,模仿一种上帝的观点来象征命运的不可知。
(希区柯克)
low-angle 仰视镜头
使拍摄物体更加高大、威严,观众会产生一种压抑感或者崇敬感,也可以用来创造一种悲壮和崇高的效果,有时用来模仿儿童的视角。
表现人物的英雄高大形象,强化人物的权威性和力量,将阶级关系、从属关系、富贵贫贱关系迅速区分开来。
canted 倾斜镜头
不稳定、动荡、晃动的感觉,王家卫的电影常用这种倾斜镜头来渲染都市的迷乱状态。
4 焦距
middle/normal lens 标准镜头现实主义风格的常用镜头
wide angle lens 短焦距镜头/广角镜头/鱼眼镜头
被拍摄物体横向扩张,近景有明显的变形感,景深加大,造成深远的纵深感,在表现横向的场面时可以强化场面的宏伟性,在拍摄纵向的运动时可以增加运动的速率感。
史诗风格影片(《勇敢的心》1995,《大决战》1990)在表现战争场面时就经常使用短焦距镜头,造成一种磅礴的气势和恢弘的风格。
景深镜头清晰的纵深感,强化画面的纵深对比、烘托等这种修辞关系,创造景深关系(《公民凯恩》)。
long/telephoto lens 长焦距镜头/望远镜头
纵深被压缩,使深度空间被压缩为平面空间,视野小、景深感小,景深清晰度小,前景人物清晰,后景模糊不影响前景的鲜明但又构成一种人物的背景。
zoom lens 变焦镜头
变焦起到引导过渡的作用。
5 速率
slow-motion 升格(慢动作)镜头
以每秒高于24格的速率拍摄,具有抒情性、仪式性、庄严性的效果,加重信息的重要性,常用于感情戏和历史性的重要时刻,在娱乐性电影中,用慢动作来强化动作的戏剧性和观赏性。
fast-motion 降格(快动作)镜头
以每秒低于24格的速率拍摄,用夸张的速度制造喜剧效果。
抽格镜头
故意用挡板遮挡其中几个画格,画面的速率出现抽动、跳跃的感觉,制造一种凝滞感、拖延感,产生特殊的节奏,王家卫影片经常用这种手法创造特殊的城市眩晕体验。
定格画面
引起观众的更强度的注意和感受乃至思考,定格是一种强调,一种对意义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