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练习教案-原电池正负极的书写和判断
高中化学之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高中化学之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https://img.taocdn.com/s3/m/16c3b7e367ec102de3bd8973.png)
高中化学之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一、首先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1)负极:一般来说,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为原电池的负极,这时负极材料本身被氧化,其电极反应式有两种情况:①负极金属失去电子后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不与电解质溶液的成分反应,此时的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M-ne-=Mn+;②负极金属失去电子后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的成分反应,此时的电极反应要将金属失去电子后的反应、金属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的反应叠加在一起,如铅蓄电池的负极反应为:Pb + SO42--2e-=PbSO4。
还有一种情况是负极材料本身不反应,如燃料电池,在书写负极反应式时,要将燃料失电子的反应极其产物与电解质溶液中的反应叠加在一起书写,如:H2-O2(KOH溶液)电池的负极反应为:H2 + 2OH--2e-=2H2O。
(2)正极:先判断在正极发生反应的物质,其电极反应式有两种情况:①当负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能发生自发的化学反应时,在正极上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某种微粒;②当负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不能发生自发的化学反应时,在正极上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是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的O2。
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写出正极反应式,在书写时也要考虑正极反应产物是否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的问题,若反应也要书写叠加后的反应式。
二、根据原电池反应书写电极反应式(1)找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物质,确定正负极产物。
(2)利用电荷守恒分别写出电极反应式。
(3)验证:两个电极反应式相加所得式子和原化学方程式相同,则书写正确。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1)在正极上,若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某种离子被还原,无论该离子是强电解质提供的,还是弱电解质提供的,一律写成离子符号;而在原电池反应式中,要遵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只有易溶的强电解质才用离子符号来表示。
(2)根据金属的活泼性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不是绝对的,还要看电解质溶液,如镁片和铝片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组成的原电池虽然镁比铝活泼,但由于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失去电子被氧化,因而铝是负极,此时的电极反应为:负极:2Al-6e-=== 2Al 3+正极:6H2O +6e-=== 6OH-+3H2↑或2Al3+ +2H2O +6e-+ 2OH-=== 2AlO2-+ 3H2↑再如,将铜片和铝片同时插入浓硝酸中组成原电池时,由于铝在浓硝酸中发生了钝化,铜却失去电子是原电池的负极被氧化,此时的电极反应为:负极:Cu-2e-=== Cu2+正极:2NO3-+ 4H+ +2e-=== 2NO2↑+2H2O(3)要注意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在正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电解质溶液紧密联系。
高中化学电源判断方法教案
![高中化学电源判断方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5cda3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9.png)
高中化学电源判断方法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掌握化学电源的判断方法,了解不同金属间的电位差和电势差对电源的影响。
教学内容:电源的判断方法,化学电源的原理,不同金属间的电位差和电势差对电源的影响。
教学步骤:
一、引言(10分钟)
1. 引入化学电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介绍化学电源的原理和构成要素,让学生了解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实验操作(30分钟)
1. 将铜板和锌板分别插入含有CuSO4和ZnSO4的溶液中,观察其变化。
2. 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根据观察结果判断哪个金属板是正极,哪个金属板是负极。
3. 让学生用锌板和铁板、铜板和铁板进行类似实验,观察不同金属对电源的影响。
三、讨论与总结(15分钟)
1. 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不同金属间的电位差和电势差对电源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电路中使用不同的金属电极会对电源产生不同的影响。
四、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总结电源的判断方法和不同金属间的电位差和电势差对电源的影响。
2. 提醒学生下节课继续学习电源的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化学电源的判断方法,并了解不同金属间的电位差和电势差对电源的影响。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总结,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中化学专题讲座三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学案鲁科版选修4
![高中化学专题讲座三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学案鲁科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6e0a6e2301f69e3143329465.png)
专题讲座(三) 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电极材料判断。
一般是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注:一定要注意实际情况,如:Mg —Al —NaOH ,Al 才是负极;Al —Cu —浓硝酸,Cu 才是负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
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
(3)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流动方向判断。
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的极是正极,阴离子移向的极是负极。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
原电池的负极总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失氧),其正极总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得还)。
(5)根据原电池的两极发生的现象判断。
溶解或质量减轻的电极为负极,电极增重(有金属析出)或有气泡放出的一极为正极(此规则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可用于一些非常规的原电池的电极判定,如Al —Cu —稀硫酸,但不适用于目前许多的新型燃料电池的电极的判定)。
学习中常犯的错误是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不一定是较活泼的金属一定作负极,而要看是否发生氧化反应。
如:铁、铜和浓硝酸组成的原电池,虽然铁的活泼性比较强,但不能与浓硝酸反应,而铜可以,因此铜作负极,铁作正极。
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2)复杂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复杂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较简单一极的电极反应式如书写CH 4在酸性燃料电池中总反应式为:CH4+2O2===CO2+2H2O正极反应式:2O2+8H++8e-===4H2O负极反应式:CH4+2H2O-8e-===CO2+8H+(3)注意问题。
①书写电极方程式时一定要考虑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如氢氧燃料电池,在酸性溶液中,负极反应:H2-2e-===2H+;在碱性溶液中负极反应为:2H2+4OH--4e-===2H2O。
②原电池中正、负极电极反应式,对于强弱电解质的书写形式,一般要求与离子方程式相同。
人教新课标版高考一轮复习原电池和化学电源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高考一轮复习原电池和化学电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8cd7c00b4e767f5bcfce9d.png)
人教新课标版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6章第2节原电池和化学电源同步教案【考纲要求】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式.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复习要求】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能写出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反应的总方程式。
3.能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4.能根据原电池原理进行简单计算。
5.熟悉常见的化学电源(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能分析常见化学电池工作原理,了解废旧电池回收的意义。
b5E2RGbCAP【近年考情】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2.了解常用化学电源的构造及新型电源的工作原理,尤其是可充电电池的充放电过程.3.根据所给自发进行的反应设计原电池,并能绘制装置图.原电池为每年的必考题,主要是作为选择题出现,考查新型的原电池比较多,起点高落点低,最终还是落到原电池基础知识内容,例如:北京10-6C、天津10-2、全国10-12、全国10-35、北京9-6、北京9-8、天津9-10、北京8-5、天津8-12 等等都对原电池有所考查。
p1EanqFDPw【高考怎考】<2018全国卷1)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涂覆在纳M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DXDiTa9E3d<激发态)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A .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 .电池工作时,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C .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D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 -和I 3-的浓度不会减少【解读】B 选项错误,从示意图可看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也即镀铂电极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I 3-+2e -=3I -;A 选项正确,这是个太阳能电池,从装置示意图可看出是个原电池,最终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应为把上面四个反应加起来可知,化学物质并没有减少;C 正确,见B 选项的解读;D 正确,此太阳能电池中总的反应一部分实质就是:I 3-3I -的转化<还有I 2+I-I 3-),另一部分就是光敏有机物从激发态与基态的相互转化而已,所有化学物质最终均不被损耗!RTCrpUDGiT【答案】B 一、原电池1.概念: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高中化学《原电池》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原电池》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a5deb6ee06eff9aef807e1.png)
-===Zn2+ 2e -===Cu 装置举例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 一 节 原 电 池【教学目标】 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重点)2、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难点)3、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重点)【教学重点、难点】1. 通过设计铜锌原电池两种方案的对比,加深原电池原理的理解。
(重点)2. 正确书写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方程式。
(难点)3. 会设计简单原电池。
(重点)【教学设计过程】一、单液原电池提问 1:复习原电池的定义。
提问 2:以铜、锌原电池为例,练习电极反应式书写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二、双液原电池提问 3:双液原电池的定义,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 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 电极反应锌片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Zn -2e铜片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Cu2++ 总电极反应式为:Cu2++Zn===Cu +Zn2+3. 构成条件条件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较活泼的做负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思考与交流】:对比单液原电池和双液原电池的原理和优缺点。
三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问题导思】①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极是正极还是负极?②若某电极在反应过程中增重,是原电池的正极还是负极?【小结】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有哪些?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判断外电路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3.根据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4.根据原电池中两极发生的反应判断原电池中,负极总是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发生还原反应。
若给出一个总方程式,则可根据化合价升降来判断。
5.根据电极质量的变化判断原电池工作后,某一电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该电极上放电,该极为正极,活泼性较弱;反之,如果某一电极质量减轻,则该电极溶解,为负极,活泼性较强。
教学案例---原电池
![教学案例---原电池](https://img.taocdn.com/s3/m/b11d453e31126edb6f1a1024.png)
鲁科版《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组一、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课改的精神,对这节课进行分析和设计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为《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鲁科版)》选修4第二单元第三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内容(第一课时)。
本节知识内容在高一化学必修2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原电池,这节课要求学生利用实验探究铜锌原电池的装置的能量变化,总结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分析出两极的反应方程式。
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对比了双液原电池与单液原电池的优缺点,归纳出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2.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知识:金属电极,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实质、电解质的电离、电极反应等概念及相关的物理的电学知识。
学生认知特点: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3. 教法与学法:教法: 实验探究法(4人为小组实验和讨论)、讲授法、探究法、阅读讨论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具准备: 多媒体(原电池课件)、烧杯、导线、电流表、发光LED 灯、石墨棒;稀硫酸、NaOH 溶液、酒精、蔗糖溶液、橙子、Cu 片、Zn 片、Fe 片、Mg 片、Zn 片、Al 片 等。
《课程标准》活动探究建议1.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
3.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通过实验探究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1.实验探究: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
2.调查市场常见化学电池的种类,讨论它们的工作原理、生产工艺和回收价值。
3.查阅资料并交流:防止钢铁腐蚀的方法。
4.教学思路与设计本节课以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主线,通过四组活动探究实验研究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双液原电池的设计和特点、正负电极判断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与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精选】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与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ae0e3e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b.png)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与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来判断正极:接收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负极:提供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如铜锌原电池中,锌失去电子,所以锌是负极。
(2)由两极的相对活泼性判断正极:一般为相对活泼性较差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负极:一般为相对活泼性较强的金属。
能够用这种方法判断正负极的原电池,其负极材料要和电解质溶液发生反应,如MgAl-HCl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为Mg,但MgAl-NaOH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为Al。
(3)根据电子或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根据外电路中自由电子的运动方向判定:电子流出的为负极,流入的为正极;根据内电路中自由离子的运动方向判定:阳离子移向的为正极,阴离子移向的为负极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2)复杂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正负极反应式相加得到电池反应的总方程式,若能写出已知电池反应的总方程式,可以减去较易写出的电极反应式,从而得到较难写出的电极反应式。
如CH4酸性燃料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H4+2O2===CO2+2H2O总反应式2O2+8H++8e-===4H2O正极反应式CH4+2H2O-8e-===CO2+8H+负极反应式(2009年海南单科)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
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
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______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
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
![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2a45b83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4.png)
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其中,正极和负极是电池中两个最重要的部分,它们分别负责电子的流动和原子的转化。
正确判断电池中正负极的极性非常重要,下面将深入探讨如何判断原电池中的正负极。
1. 电池的组成一般情况下,一个电池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三部分组成。
正极和负极之间通过电解质连接。
正极负责电子的释放,负极负责电子的吸收,电解质则在两极之间传递离子。
2. 电池的极性电池的极性是指电池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区别。
通常,正极是正电位相对较高的极,负极则是负电位相对较低的极。
3. 判断正负极的方法判断电池正负极有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几种方法。
3.1 符号标记法符号标记法是最常用的判断电池正负极的方法。
在电池上,通常会有一些标记,如”+“和”-“,用来标识正负极。
”+“表示正极,”-“表示负极。
这样的标记可以在电池外壳上或端子上找到。
3.2 颜色标记法有些电池在外壳上采用了颜色标记法来表示正负极。
例如,红色外壳表示正极,黑色或蓝色外壳表示负极。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即使标记磨损或被覆盖,仍然可以通过颜色来判断极性。
3.3 大小标记法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正负极的大小来进行判断。
在某些电池上,正极和负极的直径可能不同,或者正极稍微突出于负极。
通过观察电池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推测出正负极的位置。
3.4 密度测量法密度测量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池中液体密度来判断正负极的方法。
在某些电池中,液体的密度可能与极性有关。
通过使用密度计或浮力法,可以测量电池内部液体的密度,从而判断正负极的位置。
3.5 应用电压法应用电压法是一种依靠外部电压对电池进行刺激,并观察电池所产生的电流方向来判断正负极的方法。
通过将电池与一个外部电源相连,观察电流的流动方向,可以确定正负极的位置。
若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则正极在电池的另一端。
3.6 快速放电法快速放电法是一种通过将电池短路放电,观察电池所产生的火花方向来判断正负极的方法。
高中化学选修四 原电池(人教版) 第二课时电极书写讲解及练习
![高中化学选修四 原电池(人教版) 第二课时电极书写讲解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89105385a8102d277a22f06.png)
5.解释某些化学现象
原电池原理应用:(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比乙活泼性强的是 例1: A.甲和乙用导线连接插入稀盐酸溶液中,乙溶解,甲 上有H2气放出;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比乙失去的电子多; C.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负极;
(C)
D.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
(电池的电极必须导电)
①活泼性不同 的两种金属。如锌铜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
②金属和非金属。如锌锰干电池,锌作负极,石墨棒作正极
③金属和化合物。如铅蓄电池,铅版作负极,PbO2作正极
④惰性电极。如氢氧燃料电池中,两根电极均可用Pt
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 : Cu +2 Fe3+ = Cu2+ + 2Fe2+ 设计成原电池。你有哪些可行方案? 负极: 正极: Cu Cu – 2e- = Cu2+
2H2 - 4e- = 4 H+ 4H+ + 4OH- =4H2O
负极总反应: 2H2 - 4e- + 4OH- =4H2O
正极: 总反应-负极反应
O2 + 2H2O + 4e- =4OH-
3.复杂原电池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方法点拨:写电极方程式的时候,要根据“得电子显负电; 失电子显正电”的原则, 利用“电荷守恒”,通过巧用H+、OH-和水写出电极方程式 练习:写出铅酸蓄电池的电极反应: Pb+PbO2+2H2SO4=2PbSO4↓+2H2O 正极: PbO2 得电子 Pb +SO42- - 2e- = 2PbSO4↓ + 2H 正极: PbO2+SO42- + 2e- +4H+=PbSO4↓ 2O
得: 2H+ —— 2e——H2↑
高中化学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高中化学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bcc8e09233687e21ae45a959.png)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方法原电池有两个电极,一个是正极,一个是负极,判断正极和负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一般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在外电路,电流由正檄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3.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原电池的负极总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X极增重或减轻工作后,X极质量增加,说明X极有物质析出,X 极为正极:反之,X极质量减少,说明X极金属溶解,X 极为负极6.X极有气泡冒出工作后,x极上有气泡冒出,一般是发生了析出H,的电极反应,说明x极为正极。
7.X极附近pH的变化析氢或吸氧的电极反应发生后,均能使该电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因而工作后,X极附近pH增大了,说明X极为正极。
8.特例在判断金属活泼性的规律中,有一条为“当两种金属构成原电池时,活泼金属作负极,不活泼金属作正极”,但这条规律也有例外情况,如Mg和Al为原电池的两极,KOH为电解质溶液时,虽然Mg 比Al活泼,但因Mg不和KOH反应,所以Mg作原电池的正极等。
判断原电池正负极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原电池中活泼性强的金属不一定是负极,如镁和铝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原电池,铝是负极;铜和铝放入浓硝酸中形成原电池,由于铝的钝化,铜是负极。
2、燃料电池中电极不参与反应,通入燃料的一极为负极,通入助燃剂(一般为氧气)的一极为正极。
3、如果给了电池反应,正负极还可以根据化合价的改变来判断,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失电子,为负极;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得电子,为正极。
4、一般情况下,负极材料参加电极反应时,表现为溶解、质量减轻,但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Pb−2e-=PbSO4,其质量增加。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以铜锌原电池为例:负极(Zn):Zn-2e-=Zn2+正极(Cu):2H++2e-=H2↑(2)正负极反应式的书写技巧:①先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在两极的反应物上标出相同数目的电子得失。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学案——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学案——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43b1f2dc281e53a5802ff9e.png)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学案——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考纲要求]1.理解原电池原理;2.初步了解化学电源,了解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
[案例分析]一、原电池原理[例题1]对下图中装置加以必要的连接并填空:A B(1)在A 图中,使铜片上冒H 2气泡.请加以必要连接,连接后的装置叫 。
电极反应式: 锌板铜板:(2)图B 中,ab 为惰性电极,使a 极板上析出铜,则b 极板上析出 加以必要的连接后,该装置叫 。
电极反应式:a 极 B 极 。
[变式训练]1.将A 中稀H 2SO 4改为CuSO 4溶液,写出电极反应式2.A 中电子流向:[小结]:负极:氧化反应正极:还原反应(溶液中易得电子阳离子得电子)Ag +>Cu 2+>H +电子流向:负极 导线 正极二、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紧扣:负极:氧化反应 正极:还原反应[例题2]已知下列原电池的总反应式,请写出电极反应式(1)Cu+2FeCl 3==CuCl 2+2FeCl 2 (2)CH 4+O 2+KOH==K 2CO 3+3H 2O负极:Cu-2e -== Cu 2+负极:CH 4-8 e -+10OH -== CO 32-+7H 2O正极:2Fe 3++2 e -==2Fe 2+ 正极:2 O 2+7H 2O+8 e -==8OH -[小结]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基本思路:(1)负极:还原剂-n e -==氧化产物 正极:氧化剂+ n e -==还原产物(注意分析参与电极反应产生的粒子能否与电解质反应,如能反应,写反应后的产物。
如例2的负极反应)。
3)2溶液[例题3]将例题2中的反应(1)设计成原电池。
画出装置图并注明电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的名称。
点拨:(1)确定两极的电极材料(图中应注明)(2)确定电解质溶液(图中不能漏画)(3)画图要规范新型电池分析[例题4]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为2H 2+O 2==2H 2O ,电解液为KOH ,反应保持在较高温度,使H 2O 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 、此电池能发出蓝色火焰B 、H 2为正极,O 2为负极C 、工作时,电解液的pH 不断减小D 、电极反应为:负极2 H 2+4 OH --4e -==4 H 2O正极O 2+2H 2O+4e -==4 OH -[变式训练](1)把电解质溶液改为稀H 2SO 4,电极反应式(2)把H 2改为CH 4,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电极反应式(3)把H 2改为CH 4,电解质溶液为稀H 2SO 4溶液,电极反应式[小结]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基本思路:(2)对于有H 、O 参与的电极反应:①总反应式中没有H +或OH -参与反应,则若一极消耗H +或OH -,另一极必生成H +或OH - ②H 2在酸性介质中放电生成H +,在碱性介质中放电,与OH -结合生成H 2OO 2在酸性介质中放电与H +结合生成H 2O ,在碱性介质中放电生成OH -③氢氧不够,水来凑[例题5](05苏14)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二化学原电池教案(优秀9篇)
![高二化学原电池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29116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2.png)
高二化学原电池教案(优秀9篇)必修二原电池教案化学必修二原电池知识点篇一1、了解原电池的定义;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极其工作原理;并学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2、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演示实验学会判断该装置是否是原电池装置、判断电池的正负极3、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化学世界和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解决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加上老师的引导学生思考正负极发生什么变化,电子流动方向。
)讲授法、演示实验法【板书】化学能与电能教师导入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式各样的电器进入我们的生活。
使用电器都需要电能。
那么,我们使用的电能是怎么来的呢?学生答: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能。
.。
.。
.。
教师:我们来看看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吧教师:由图看出火力发电占发电总量的首位、其次还有水力发电。
.。
.。
.教师:我们来看这幅图思考一下火力发电过程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学生思考】让学生思考1分钟。
教师:通过燃烧煤炭,使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加热水使之汽化为蒸汽以推动涡轮机,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
燃烧蒸汽发电机【投影】化学能→热能→机械能(涡轮机)→电能教师:但是煤炭发电有很多缺点,大家一起来说说。
学生:污染大、转化率低、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
教师:那么是否可以省略中间的过程直接由化学能→电能?【实验一】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
【现象】zn片上有气泡(h2),zn片逐溶解;cu片无明显现象。
【板书】zn片上发生反应:zn + 2h+ == zn2+ + h2↑【实验二】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与电流表连接,并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
【现象】zn片逐渐溶解但无气泡;cu片上有气泡(h2);电流计指针偏转。
【设疑】为什么只在铜片和锌片上连接了一条导线,反应现象就不同了呢?思考一下。
高中化学必修二《原电池》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原电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0069f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64.png)
高中化学必修二《原电池》教案高中化学必修二《原电池》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高中化学必修二《原电池》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化学必修二《原电池》教案篇1一、探究目标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二、探究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三、探究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四、教学过程【引入】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
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相机、摄像机……这一切都依赖于电池的应用。
那么,电池是怎样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呢?我们这节课来一起复习一下有关原电池的相关内容。
【板书】4.1 原电池一、原电池实验探究讲:铜片、锌片、硫酸都是同学们很熟悉的物质,利用这三种物质我们再现了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留给我们的历史闪光点!【实验探究】(铜锌原电池)实验步骤现象1、锌片插入稀硫酸2、铜片插入稀硫酸3、锌片和铜片上端连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问题探究】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怎样?为什么?3、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 (H+)如何变化?4、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5、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讲:我们发现检流计指针偏转,说明产生了电流,这样的装置架起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桥梁,这就是生活中提供电能的所有电池的开山鼻祖----原电池。
【板书】(1)原电池概念: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问:在原电池装置中只能发生怎样的化学变化?学生:Zn+2H+=Zn2++H2↑讲:为什么会产生电流呢?答:其实锌和稀硫酸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但氧化剂和还原剂热运动相遇发生有效碰撞电子转移时,由于分子热运动无一定的方向,因此电子转移不会形成电流,而通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激烈的时候还伴随有光、声等其他的形式的能量。
高中化学专题练习教案-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高中化学专题练习教案-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https://img.taocdn.com/s3/m/c77ad907ec3a87c24028c4ff.png)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一、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1、发生失电子氧化反应的电极为负极,发生得电子还原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2、依据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电子流出的电极为负极,电子流入的电极为正极。
3、依据内电路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向:阴离子移向的电极为负极,阳离子移向的电极为正极。
4、依据反应现象判断:通常负极会逐渐溶解,正极有气体产生或固体析出。
5、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不仅要看两极活性的相对强弱,还要看电解质的种类。
一、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第一步准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是书写电极反应的关键。
第二步根据溶液中离子参加反应情况确定电极反应;第三步将电极反应相加得总反应式。
⑴负极①若负极材料本身被氧化,电极反应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负极金属失电子后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不与电解质溶液反应,此时的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M-ne-=M n+;另一种情况是生成的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反应,此时的电极反应要将两个反应叠加在一起。
例题1、写出镁铝为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正极:负极:总反应:2、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正极:负极:总反应:3、铜片和铝片同时插入浓硝酸溶液中正极:负极:总反应:4、铁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正极:负极:总反应:②若负极材料本身不参加反应,如燃料电池,在书负极反应时要将燃料失电子的反应及其产物与电解质溶液的反应叠加在一起书写。
例5、飞船上使用的电池是氢氧燃料电池。
如图,两电极均由多孔性碳(或铂)组成。
通入气体在电极表面放电,总反应式为2H2+O2=2H2O。
按要求写出电极方程式酸性介质中:正极:负极:碱性介质中:正极:负极:中性介质中:正极:负极:⑵正极:首先判断在正极发生反应的物质①当负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能自发的发生化学反应时,正极上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某些微粒。
②当负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不能自发地发生反应时,在正极上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是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氧气。
高二必修一化学原电池教案(精选9篇)
![高二必修一化学原电池教案(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5167e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d.png)
高二必修一化学原电池教案(精选9篇)高二必修一化学原电池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能根据氧化还原原理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分析和设计典型的原电池,提高实验设计、搜索信息、分析现象、发现本质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快乐和成功喜悦,增强学习的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力,激发科学探索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以及事物间普遍联系、辨证统一的哲学观念。
【教学重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教学难点】原电池原理的理解;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相结合【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教学法【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几个实验小组,准备原电池实验仪器及用品。
实验用品有:金属丝、电流表、金属片、水果。
先将各组水果处理:A组:未成熟的橘子(瓣膜较厚),B组:成熟的橘子(将瓣膜、液泡搅碎),C组:准备两种相同金属片,D组:准备两种不同金属片。
【教学过程】[师]:课前我们先作个有趣的实验。
请大家根据实验台上的仪器和药品组装:将金属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水果中,将电流表串联入线路中,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教师巡视各组实验情况)。
[师]:请大家总结:有什么现象发生?[生]:总结:出现两种结果:①电流表指针偏转②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师]: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生]:说明有电流产生。
[师]:这个装置就叫做原电池。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原电池。
请大家列举日常使用的原电池都有哪些?[展示干电池]:我们日常使用的电池有下面几种,大家请看:[播放幻灯片]:化学电池按工作性质可分为:一次电池(原电池);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铅酸蓄电池。
其中:一次电池可分为:糊式锌锰电池、纸板锌锰电池、碱性锌锰电池、扣式锌银电池、扣式锂锰电池、扣式锌锰电池、锌空气电池、一次锂锰电池等。
原电池中正负极判断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原电池中正负极判断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893a661ddccda38376bafb7.png)
原电池中正负极判断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南京市第五中学王薇教学目的:1、巩固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形成条件的知识;2、初步了解影响原电池电压的因素;3、归纳总结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方法;4、初步培养学生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学会组内的合作和讨论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初步了解影响原电池电压的因素,以及归纳总结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教学过程: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化学能和电能的相关知识,知道原电池的原理和结构,下面我们先复习一下相关知识?复习提问:1、什么是原电池?2、在锌铜稀硫酸原电池中正负极分别是?电极和总反应式分别是什么?3、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是什么?过渡:下面请大家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用所给的实验材料看看自己能不能设计出原电池,能设计出几组,并用实验来验证一下,要求每个实验小组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小组内和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学生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利用实验台上现有的材料和药品设计几组原电池,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设计。
(教师巡视指导)师生活动:1、学生汇报所设计的原电池过程中的得失和体会。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选其中的一个问题来探究。
设疑:许多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都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设计的不同原电池电流计的指针偏转的大小不同,这是为什么?实际上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表示的是电流的强度和电压的大小,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原电池电压的大小呢?探究实验一:影响原电池电压的因素?学生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利用实验台上现有的材料和药品,并通过设计改变实验条件来探究影响原电池电压的因素,并完成学案中相应内容。
(教师巡视指导)师生活动:1、引导学生学会固定一个电极改变另一个电极的方法来研究影响原电池电压的因素。
2、初步学会控制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3、初步总结出影响原电池电压的因素。
过渡:我们刚一起解决了一个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又有实验小组提出了新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一、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1、发生失电子氧化反应的电极为负极,发生得电子还原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2、依据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电子流出的电极为负极,电子流入的电极为正极。
3、依据内电路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向:阴离子移向的电极为负极,阳离子移向的电极为正极。
4、依据反应现象判断:通常负极会逐渐溶解,正极有气体产生或固体析出。
5、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不仅要看两极活性的相对强弱,还要看电解质的种类。
一、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方法:第一步准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是书写电极反应的关键。
第二步根据溶液中离子参加反应情况确定电极反应;第三步将电极反应相加得总反应式。
⑴负极
①若负极材料本身被氧化,电极反应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负极金属失电子后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不与电解质溶液反应,此时的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M-ne-=M n+;另一种情况是生成的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反应,此时的电极反应要将两个反应叠加在一起。
例题1、写出镁铝为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
正极:负极:
总反应:
2、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
正极:负极:
总反应:
3、铜片和铝片同时插入浓硝酸溶液中
正极:负极:
总反应:
4、铁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正极:负极:
总反应:
②若负极材料本身不参加反应,如燃料电池,在书负极反应时要将燃料失电子的反应及其产物与电解质溶液的反应叠加在一起书写。
例5、飞船上使用的电池是氢氧燃料电池。
如图,两电极均由多孔性碳(或铂)组成。
通入气体在电极表面放电,总反应式为2H2+O2=2H2O。
按要求写出电极方程式
酸性介质中:
正极:负极:
碱性介质中:
正极:负极:
中性介质中:
正极:负极:
⑵正极:首先判断在正极发生反应的物质
①当负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能自发的发生化学反应时,正极上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某些微粒。
②当负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不能自发地发生反应时,在正极上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是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氧气。
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写出正极反应,在书写时要考虑正极反应产物是否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的问题
例6、我国首创的以铝—空气—海水电池为能源的新型海水标志灯已研制成功.这种灯以取之不尽的海水为电解质溶液,靠空气中的氧使铝不断氧化而源源产生电流.只要把灯放入海水中,数分钟后就会发出耀眼的闪光,其能量比干电池高20~50倍.试推测此种新型电池可能的基本结构及电极反应式:
(1)___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2)____是正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
⑶总方程式为
例7、如左图所示,组成一个原电池
(1)当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①Fe电极是________极,其电
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_(填
“氧化”或“还原”)反应;②pb电极是______极,其电极反应为__
,该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
(2)当电解质溶液为稀硝酸时:①Fe电极是_____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 ,该反应是_____反应.②Pb电极是_____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 __,该反应是___ __反应.
例8、某原电池中,以活性铂为电极,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分别向一极通入CO或CH4,向另一极通入O2,试完成下列问题:
(1)当分别通入CO和O2时:①正极反应:__________;②负极反应:_____ _______;
③电池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④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_______.
(2)当分别通入CH4和O2时:①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__;②负极反应:_______________;
③电池总反应:___________ ____;④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__________.
10、某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KOH(aq),分别向一极通入C2H4、C2H2或Al(g),向另一极通入O2.试完成下列问题:
(1)当分别通入C2H4和O2时:①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__;②负极反应:___________;
③电池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溶液pH的变化:__________
(2)当分别通入C2H2和O2时:①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__;②负极反应__ _______;
③电池总反应:_______________;④溶液pH的变化:_______________.
(3)当分别通入Al(g)和O2时:①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__;②负极反应:_ _______;
③电池总反应:_______________;④溶液pH的变化: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