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抗凝药抗血小板药和溶栓药精品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1 、血液凝固 是一个复杂的蛋白质水解活化的连锁反应,
最终使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变成稳定、难溶的纤 维蛋白,网罗血细胞而成血凝块。参与的凝血因 子包括以罗马数字编号的12个凝血因子和前激肽 释放酶(prekallikrein,Pre-K)、激肽释放酶 (kallikrein,Ka)、高分子激肽原(high molecular weight kininogen, HMWK)、血小板 磷脂(PL或PF3)等。
15
【不良反应】 剂量应根据凝血酶原时间控制在25~30秒 (正常值12秒)进行调节。过量易发生出血,可用维生素 K对抗,必要时输新鲜血浆或全血。禁忌证同肝素。其他 不良反应有胃肠反应、过敏等。
【药物相互作用】 ①食物中维生素K缺乏或应用广谱抗生 素抑制肠道细菌,使体内维生素K含量降低,可使本类药 物作用加强。②阿司匹林等血小板抑制剂可与本类药物发 生协同作用。③水合氯醛、羟基保泰松、甲磺丁脲、奎尼 丁等可因置换血浆蛋白,水杨酸盐、丙咪嗪、甲硝唑、西 咪替丁等因抑制肝药酶均使本类药物作用加强。④巴比妥 类、苯妥英钠因诱导肝药酶,口服避孕药因增加凝血作用 可使本类药物作用减弱。
9
【临床应用】
1.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与扩大,如深静 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以及急性心肌梗塞。
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应早期应用,防止 因纤维蛋白原及其他凝血因子耗竭而发生继发性 出血。
3.心血管手术、心导管、血液透析等抗凝。
10
【不良反应】应用过量易引起自发性出血。一旦发生,停用 肝素,注射带有阳电荷的鱼精蛋白(protamine),每1mg 鱼精蛋白可中和100U肝素。部分病人应用肝素2~14天期 间可出现血小板缺乏,与肝素引起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关。
许多凝血因子都是在肝脏合成,其中因子 Ⅱ、Ⅶ、Ⅸ、Ⅹ的合成还必须有维生素k的存在, 因此肝病或维生素k缺乏都影响血凝过程。
5
凝血过程: :①在血管或组织损伤后,经一系列凝血因子
的递变而形成因子Xa; ②在后者与Ca2+、因子V和血小板磷脂的作用
下,是凝血酶原(因子II)变成凝血酶(IIa); ③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因子I)变
常用的抗凝药、抗血 小板药和溶栓药
呼吸内一科 苏海波
1
来自百度文库
概述(GENERAL DISCUSSION)
★ 药物简介 ★ 血凝、抗凝与纤溶系统 ★ 常用的抗凝药、抗血小板药和溶栓药 ★ 抗凝溶栓治疗护理重点
2
一、药物简介
1、抗凝血药(anticoagulants)是一类干扰凝血因子, 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抗凝血药包括:非肠道用药抗凝血剂(如 肝素)、香豆素抗凝血剂类(如华法林)。
7
3、纤维蛋白溶解 构成血栓的血纤维溶解的过程,称为
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分为两个阶段, 即纤溶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的降解。纤 维蛋白降解产物一般不能再出现凝固,而 且其中一部分有抗血凝的作用。 4、血小板与凝血
血小板对血液凝固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血管创伤发生后,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于创 伤处,形成血栓。
13
(二)香豆素类 香豆素类是一类含有4-羟基香豆素基本结
构的物质,口服参与体内代谢才发挥抗凝 作用,故称口服抗凝药。有双香豆素 (dicoumarol)、华法林(warfarin,苄丙 酮香豆素)和醋硝香豆素(acenocoumarol, 新抗凝)等。它们的药理作用相同。
14
【药理作用】
香豆素类是维生素K拮抗剂,在肝脏抑制 维生素K由环氧化物向氢醌型转化,从而阻止维生 素K的反复利用,影响含有谷氨酸残基的凝血因子 Ⅱ、Ⅶ、Ⅸ、Ⅹ的羧化作用,使这些因子停留于 无凝血活性的前体阶段,从而影响凝血过程。对 已形成的上述因子无抑制作用,因此抗凝作用出 现时间较慢。一般需8~12小时后发挥作用,1~3 天达到高峰,停药后抗凝作用尚可维持数天。双 香豆素抗凝作用慢而持久,持续4~7天。华法林 作用出现较快,持续2~5天。
8
三.常用的抗凝药、抗血小板药和 溶栓药
(一)肝素及低分子肝素 成分为酸性粘多糖,常用低分子肝素钠和低分
子肝素钙。 【药理作用】肝素在体内、体外均有强大抗凝作用。静
脉注射后,抗凝作用立即发生,这与其带大量负电荷有关, 可使多种凝血因子灭活。这一作用依赖于抗凝血酶Ⅲ (antithrombin Ⅲ,AT Ⅲ)。At Ⅲ是凝血酶及因子Ⅻα、 Ⅺα、Ⅸα、Ⅹα等含丝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剂。它与凝 血酶通过精氨酸-丝氨酸肽键相结合。形成At Ⅲ凝血酶复 合物而使酶灭活,肝素可加速这一反应达千倍以上。
成纤维蛋白(I a),产生凝血块而止血。
6
2、抗凝系统的作用 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Ⅲ(AT
Ⅲ)和肝素。 At Ⅲ是凝血酶及因子Ⅻα、Ⅺα、Ⅸα、
Ⅹα等含丝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剂。它与凝血酶 通过精氨酸-丝氨酸肽键相结合。形成At Ⅲ凝血 酶复合物而使酶灭活的作用,从而阻断凝血过程。
肝素可以与AT Ⅲ结合,大大加强AT Ⅲ和凝 血酶的亲和力,加速凝血酶的失活。
2、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3、常用的纤维蛋白溶解剂(溶栓药)包括尿激酶、链激 酶、阿替普酶等。 抗凝治疗能够给房颤、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急性冠 脉综合征、心瓣膜置换术后等心血管病患者,特别是有卒中高 危因素的心血管病患者带来益处。
3
二.血凝、抗凝与纤溶系统
在正常情况下,血液在体内循环 之所以能成为流体状态,是由于机体内存 在着抗凝血系统。正常时以抗凝血为主, 而血管肾损伤时以促凝血为主。这两种系 统功能紊乱平衡失调时就会出现血液循环 的病理变化。
肝素不易通过胎盘屏障,但妊娠妇女应用可引起早产及 胎儿死亡。
连续应用肝素3~6月,可引起骨质疏松,产生自发性骨 折。肝素也可引起皮疹、药热等过敏反应。肝、肾功能不 全,有出血素质、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患者、孕妇都 禁用。
11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6
可编辑
12
【用法】 预防及治疗目的采用皮下注射,血 液透析是血管内给药。 皮下注射注意:(1)在注射之前不要排 出注射器内的气泡;(2)患者平躺后进行 注射,应于左右腹壁前外侧皮下组织内交 替给药;(3)注射时针头垂直刺入而不应 成角度,在整个注射过程中用拇指和食指 将皮肤捏起,并将针头全部刺入皮肤皱褶 内给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