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会议历史短剧剧本

合集下载

万隆会议PPT

万隆会议PPT
-
-
周总理为推动会议成功、为 促进亚非团结事业作出了重大贡 献,并通过与各国代表进行广泛 接触,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 相互了解,为后来许多国家与我 国建交创造了条件。周总理和他 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在万隆的活动, 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丰碑。万隆 会议作为亚非团结反帝事业中的 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事件载入史 册。它所体现出的亚非各国人民 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争取 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 要求亚非国家之间和平相处、友 好合作的精神,通常被称为“万 隆- 精神”。
文 化 接 触 。 这
非 文 化 合 作 的
文 化 合 作 而 努
共 同 要 求 。 各
有 的 文 化 接 触
流 。 肯 定 了 亚
民 族 文 化 和 阻
民 主 义 和 种 族
的 立 决 的
。 决
中 是
践 ”
的 基
域 和
” 。
是 充
民 族
提 出
宣 布题 ”“Fra bibliotek人助 于
会 丰
同 时
力 ,
与 会
和 发
非 人
-
战后美苏之间日益加剧的冷战对 峙局势,严重威胁着亚非国家的独立 与安全。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认识到, 为维护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与文 化,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并要求与 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 关系。
五项原则的公布,受到国际舆论、 特别是亚非拉和欧洲国家广泛的支持 和响应。这大大促进了亚非各国之间 团结合作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亚 非会议召开的主客观条件成熟了。
-
中国政府自始至终对亚非会 议持积极支持态度。中国政府 代表团由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 领,代表是国务院副总理陈毅、 外贸部长叶季壮、外交部副部 长章汉夫和中国驻印尼大使黄 镇,代表团顾问有廖承志、乔 冠华、陈家康、黄华等。

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

读后请回答: 读后请回答:
不结盟运动 的含义是什 么?
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的 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平、 政策,不同任何大国和军事集团结盟。 政策,不同任何大国和军事集团结盟。
材料一 60年代联合国接纳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 60年代联合国接纳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 年代联合国接纳43 70年代接纳33个新会员国 31个是第三世界国家 年代接纳33个新会员国, 个是第三世界国家。 家;70年代接纳33个新会员国,31个是第三世界国家。联合 国会员国由最初的51个增至1980年的154 51个增至1980年的154个 其中78 78% 国会员国由最初的 51 个增至 1980 年的 154 个 , 其中 78 % 是第 三世界国家。 三世界国家。 1960年第15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亚非国家提出 年第15 材料二 1960年第15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亚非国家提出 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 1963年11月20日联 的《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1963年11月20 日联 合国通过了《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 1965年12月 合国通过了《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1965年12月21 日通过了《 日通过了《关于各国内政不容干涉及其独立与主权之保护宣 1970年10月24日通过了 日通过了《 言》;1970年10月24 日通过了《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 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 1971年10月25日第 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1971年10月25 日第 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 35票反对 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 届联大以76票赞成, 票反对, 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 了阿尔及利亚等23 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 了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 一切合法权利, 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 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篇(下)》 请思考:联合国为什么发生变化?变化的标志是什么? 请思考:联合国为什么发生变化?变化的标志是什么?

【管理精品】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演讲

【管理精品】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演讲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演讲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行发起召开、讨论与亚非各国有关重大问题的国际会议,亦称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的召开象征着亚洲和非洲广大地区的觉醒,标志着亚非国家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将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会议的缘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势力遭到严重削弱,世界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殖XX 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

亚非地区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亚洲首先冲破了殖民体系的枷锁: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相继独立;朝鲜和越南人民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建立了人民XX国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随后中朝两国人民在朝鲜战争中打败了美帝国主义。

印度支那3国人民取得了抗法战争的胜利。

亚洲的崛起鼓舞了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阿尔与利亚、摩洛哥、突尼斯举行反帝武装斗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民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大规模群众运动。

“沉睡的非洲”已经觉醒。

到万隆会议召开的前夕,亚非地区出现了近30个民族独立国家。

帝国主义、殖XX义不甘心自己在亚非地区的失败。

特别是战后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美国,感到亚非形势的变化对其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是一种威胁。

为此,它在朝鲜战争后继续奉行实力政策,加紧在远东和东南亚制造新的紧张局势,并公开插手印度支那事务。

1954年4月初,艾森豪威尔以多米诺骨牌一个倒、倒一片来比喻印度支那的形势,鼓吹美国必须介入印度支那以顶住所谓共产主义的攻势。

杜勒斯更认为,印度支那的丢失很可能会造成美国全球战略中整个远东阵地的崩溃。

1954年9月,在美国一手策划下,以西方国家为主体的军事同盟——东南亚条约组织成立,严重破坏了由于达成日内瓦协议给东南亚地区带来的短暂缓和。

美国利用这个组织把冷战正式引进了东南亚地区。

在此期间,美国不仅通过它的军事集团来“遏制”新中国,还同XX当局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公开在我国XX地区进行战争挑衅。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朋友遍天下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朋友遍天下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这团”在非 洲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
知识整合
20世纪 50年代
20世纪 70年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
走出去




迎进来

20世纪90 年代以来
1997年,收回香港主权 1999年,收回澳门主权 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常交流
学习测评
A 1.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A.中印双边谈判
B.周恩来访印度、缅甸时
C.万隆会议
D.尼克松访华
B 2.1972年第一个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
重返联合国
走出去

国 1 .时间: 1971年10月 第26届联合国会议


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国 2 .原因: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位 的
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力量
恢 复
3 .影响:
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 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 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 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
B国发言人:我认为:台湾应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将台湾置于联合国或者亚洲 国家的共同托管之下。要向反对西方殖民主义一样反对苏联殖民主义。
C国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 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D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 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

万隆会议PPT课件

万隆会议PPT课件

.
18
会议一致通过的议程是: 一、经济合作; 二、文化合作; 三、人权和自决权; 四、附属国问题; 五、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
.
19
历时7天的万隆会议,冲破了帝国 主义的阻挠和破坏,取得了重大的历 史性成就。它首先集中体现在会议一 致通过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上面。 公报共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 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其他问 题、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关于促进 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7个方面。
.
11
第二阶段会议,从20日到24日进入 专项议程讨论。由各国代表团团长及其 顾问组成的政治委员会和由各代表团代 表组成的经济、文化委员会分头举行秘 密会谈。后两个委员会分别讨论经济合 作、文化合作两项议程,并很快达成了 一致意见。政治委员会讨论其余的全部 议程,它是3个委员会中最重要、权限最 大,也是争论最多的一个。争论主要集 中在下面两个问题上:第一,反对殖民 主义问题。第二,关于和平共处问题。
.
1
.
2
简介



历史性盛会

历 史 性 成 就
中国的姿态
.
会议背景
会 议 召 开 会议成果 继 承 与 发 展 会议的意义
3
简 与和引原最世人会卫广议各西万 殖平申则后界权议世泛。国亚隆
介 民相和。公和和一界讨中民万会 主处发这报平自致和论国族隆议
1955 4 18-24
10 10
义、展 》和决通平了总独召是
,友。项,合、过及民理立开
被好会原确作附了与族周的的
称合议则定宣属包各主恩会反年
为 万
作 、
号 召
是 和
了 指
言 等
地 人
括 经

《陈毅市长》PPT课件6

《陈毅市长》PPT课件6
欲擒故纵
5、知这门化学就是要把半殖民地、半封 建化的社会变化成为新民主主义化社 会… 妙语连珠、坚定坦率、机敏雄辩
6、我知道齐先生是学者,是专家,只可 就见,不可屈致,所以我才亲顾茅庐, 如一顾不成,我愿三顾 求贤若渴 7、我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在一起, 不就中和了?我只是一个剂,一个催 化剂哟! 风趣幽默
潜台词是指台词中所包含的或未 能由内台词完全表达出来的言外之 意。戏剧语言含有“潜台词”,这 是戏剧语言的特点,分析其“潜台 词”,是赏析戏剧语言的一个重要 方面,也是训练阅读理解能力的一 个重要方面。说说下面话语的潜台 词。
(5)戏剧有“潜台词”,这是戏剧语言的特点。 下列几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 ①陈毅进齐仰之的屋子后打量房间,说: “齐先生就住这里!”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了解本剧“冰糖葫芦”式的结构。
所谓“冰糖葫芦”式结构, 即每一场都可以独立成章,《陈毅 市长》共有十场,每一场都是一个 完整的故事, 好比一串冰糖葫芦。
相关情节链接
前一场陈毅视察百货商店,发现 盘尼西林短缺,不法商贩趁机抬价, 百姓无力购买。于是陈毅决定要办 药厂,从而引出 “夜访齐仰之” 这场戏。
“ 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对刻画人物 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以及表现作品主题, 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闲谈不得超过 三分钟”是齐仰之坚持的原则,说明他潜 心钻研,惜时如金。由于他门上的这张字 条,使陈毅吃了‘闭口羹”,后来陈毅终 于进了屋,但只有“三分钟之限”,但一 谈便取得了“尽情尽言之”的胜利,随着 剧情发展,最后撕掉字条,愿意“秉烛夜 谈”“三天三夜”。两人之间矛盾的产生、 发展变化和解决,都与“闲谈不得超过三 分钟”有关。
军委副主席等职

毛主席和陈毅在一起(1958年)

初二二班历史话剧

初二二班历史话剧

历时话剧:共和国反腐第一大案时间:1952年2月地点:河北保定市出场人物:刘青山、张子善、审判长、书记员、审判员公诉人台词部分:旁白:今天是1952年2月,乌云密布,寒风如利刃般吹拂人们的脸庞。

所有人都凝聚着目光,注视着审判结果书记员:报告审判长,本案诉讼人员均已到庭,法庭工作准备就绪。

审判长:共和国反腐败第一大案暨审判大贪污刘青山、张子善开审,押犯人刘青山、张子善上法庭审判长:被告刘青山、张子善请如实供述你们的罪行刘青山:我本是一名老共产党员,遵守党规党纪,在战争年代,曾多次出生入死,但革命胜利后,我犹豫鬼迷心窍、出自对金钱的喜爱,在担任领导干部职务期间,将国家公款中饱私囊,从原来的革命功臣堕落成如今任命罪人,悔之后矣,一失足成千古恨。

但是看在我曾经为党和国家做过贡献,请审判长手下留情啊!审判长:犯人张子善从实招来,你是如何与刘青山贪污、盗窃国家财产的?张:天哪!我的罪责应该比刘轻,我曾和刘一起谋划、盗窃国家财产171.62亿元,但刘青山从中获取80%,我只出力,却不讨好,看在我革命年代出生入死,为革命流过血受过伤,而且只拿国家财产20%份上,就判轻点吧。

审判长:请公诉人进行公诉。

公诉人:不可否认刘张二位在革命年代出生入死,为党和国家流过血受过伤,立过汗马功劳,他们是久经考验的革命战士!现在革命胜利了,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应该享受享受,这是人之常情。

但我们是共产党员!自我们的党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诞生的时刻起,我党就决定了:我们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人民是这个国家,也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主人,如果没有人民,我们的革命不会取得今天的胜利。

也许你觉得你在革命年代立了功,就可以伸手向人民要这要那!可以贪污人民财产!那么革命年代牺牲的战友,他们向谁去要!你可曾想过他们!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要戒骄戒躁,不要被敌人用糖衣裹着的炮弹击倒!我们时刻要告诫自己:我们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毛主席教导我们,人民的力量是最大的,不要与人民为敌,凡是与人民为敌的,他们的下场就是灭亡!审判长:被告人,你还有何要说的?张刘二人摇头。

2022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22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C
——据《中国工业化百年回顾与展望》
(2)据材料二,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 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研发经费投入稳居世界第二。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超过98%的行政村通了4G移动网络,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1年,全国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4.9%,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A.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 护国战争取得了胜利
C. 军阀割据社会动荡D. 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
11. 观察漫画《贪食小犬,死不足惜》。中国人民为抵制“贪食小犬”奋起抗争,喊出的响亮口号是( )
A.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B.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2. “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压迫人民。”这表明当时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 )
——据《文明的故事》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修正派”向世界发起的挑战,概括“修正派”的共同特点。
前程光明:中国智慧提供全球治理方案
材料三 在全球化时代,和平已经不单单指的是国家与国家间的无战事状态,而是大家共同合作,平等互信,共商共建共享,反对对抗施压,反对强权霸凌,长久持续地维持和平发展。这一中国方案既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更为迷茫的世界指明了方向。

第13课新兴力量的崛起

第13课新兴力量的崛起

会议的召开
时间:1955年4月18日-24日 地点:印度尼西亚 万隆 参与国: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 主要目的:促进亚非各国的 亲善、合作,建立睦邻关系; 讨论共同关心的社会、经济 与文化问题;研究有关民族 主权、反对种族歧视和殖民主义问题;讨论亚非国家 和人民的世界地位
会议成果
中国政府代表周恩来总
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发展本国经济和争取世界 和平的共同要求。
(1)指出材料中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 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简要说明“万隆会议”对当时中国的外交所起的作用。
(3)万隆精神: 团结 友谊 合作
(4)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最后的殖民地——纳米比亚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纳米比亚独立的意义: 1、结束了帝国主义国家对非洲的殖民统治也标志着世
界殖民体系崩溃 2、非洲独立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三、收回巴拿马运河
古巴的独立
1898年美西战争后,古巴 获得形式上的独立,但实际上 却沦为了美国的半殖民地, 1953年7月,卡斯特罗带领游击 队建立了独立、民主的新古巴。 1961年宣布古巴为社会主义国 家。古巴的独立沉痛打击美国 在拉美的霸权,鼓舞了世界人 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菲德尔·卡斯特罗
收回巴拿马运河
受古巴革命影响,巴拿马 掀起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 争。1977年11月,巴美双方签 订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新约。根 据新约,美国被迫同意在1999 年前将运河区的主权和管辖权 全部交还巴拿马。1999年12月 31日,巴政府正式收回巴拿马 运河主权。结束美对此长达85 年的殖民统治。
二、非洲独立年

万隆会议历史短剧剧本

万隆会议历史短剧剧本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万隆会议历史情景剧
旁白1、: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

此时此刻,各国代表正在发言,而来自中国的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却一直没有发言,只是专心地聆听。

伊拉克代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扰乱世界的三股势力!
菲律宾代表:我们不希望再次屈从于外国统治者。

共产主义将会颠覆我们的社会制度。

泰国代表:中国没有宗教自由,我们没有共同点。

旁白2、:在各国因为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时,周恩来毅然上台,发表了一鸣惊人的演讲。

周恩来: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的,不是来吵架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的,不是来立异的。

在我们之间有没有求同的基础呢?有的。

那就是,我们都曾经经受过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这样我们就可以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

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

虽然我们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但这不并妨碍我们的求同和团结。

我们的会议,应该把大家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大家在共同的基础上互相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不同见解。

大家对中国的看法存在误解,中国有句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欢迎大家到中国来参观访问!让我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努力吧!
旁白3、:周恩来的发言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这种团结、友好、合作的精神就是万隆精神!。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遭围攻,他只用几句话,他国纷纷折服掌声雷动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遭围攻,他只用几句话,他国纷纷折服掌声雷动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遭围攻,他只用几句话,他国纷纷折服掌声雷动1955年,周恩来参加印尼万隆会议,即亚洲和非洲新独立国家、联合召开的亚非会议。

这是朝鲜战争结束之后,展现中国形象的重大机会。

虽然说万隆会议,没有邀请美国参加,但亲西方的一些国家,却屡屡帮着美国围攻中国代表周恩来,措辞激烈态度强硬。

而周恩来面对围攻,又该如何解围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又会对国际社会,产生多少影响力?一,规模空前的中美“暗杀和反暗杀交锋”二战结束后,亚非多个国家,希望实现真正的独立,摆脱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周恩来是在1954年,去往印度访问的时候,从尼赫鲁的口中得知了亚非会议的事情。

由印尼、印度、缅甸、巴基斯坦、锡兰及斯里兰卡五个国家牵头举办,因为地点定在印尼的万隆,所以史称万隆会议。

缅甸总理吴努,来中国访问的时候,跟毛泽东详细商谈了此事,中方自然全力支持。

(1954年周恩来和吴努)中国是在1955年1月15日,正式接到亚非会议的邀约,周恩来回应说,会亲自参加这次重要会议。

参会的几十个国家,大多是年轻的亚洲和非洲新独立国家,引人深思的是,邀请中国参加,却没有邀请美国。

联想到两年前的抗美援朝,透露的信号不言而喻,美国对此自然是雷霆暴怒。

虽然说美国即使在场外,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但这次亚非会议排除了美国,等同于亚非新独立国家的无声抗议。

美国立刻在东南亚,召开了秘密会议,要把这次的亚非会议,变成是谴责共产党的论坛,矛头指向共产主义。

与此同时,美国发起的暗杀,和亚非国家联合起来组成的反暗杀队伍,据先遣组的工作人员朱毅所说,中美开始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暗中搏斗。

1955年3月2日,廖承志也就是廖仲恺的儿子,强调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制定出完备的反暗杀策略。

我方最先出动的工作小组,称之为先遣组,在香港召开秘密会议,计划乘坐美国的飞机,认为美国再歹毒,总不能炸他们本国的航班吧?先遣组赶到印尼的雅加达,姚力身为周总理的秘书,跟印尼的国家安全局领导商谈,为应对敌人的暗杀计划,提前制定反暗杀的周密策略。

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
(二)日内瓦会议
1.时间: 1954 年 4 月至 7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 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在 日内瓦 召开的关于解决
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2.意义: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巩固了中国南部边界的
安全。中国代表团团长 周恩来 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 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大大提高了 中国 的国际地位 ,为 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做出了巨
D.和平与发展
3.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原因是 ( B )
A.为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B.为改善同周边国家的关系 C.为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 D.为缓和同英美等国家的关系
4.(2016·重庆市 A 卷)岁月留痕,照片是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右
图所示记录的是周恩来参加( C )
A.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动 B.中印双边谈判 C.亚非会议 D.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大的贡献。
疑难点拨
1.正确分析万隆会议获得成功的原因和意义: 万隆会议获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已成 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许多与会国家的代表坚持反帝反殖民 主义的正义立场;中国代表团被国际舆论认为“在促进友好谅 解的决议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意义:万隆会议的成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势力, 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促进了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 往来。后来,人们把万隆会议所体现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 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测试巩固
1.(2016·天津)20 世纪 50 年代,由中国提出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
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B )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总理万隆会议发言(精选多篇)》

《周总理万隆会议发言(精选多篇)》

《周总理万隆会议发言(精选多篇)》第一篇:周总理万隆会议的讲话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1955年4月)周恩来主席,各位代表:我的主要发言现在印发给大家了。

在听到了许多代表团团长的一些发言之后,我愿补充说几句话。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

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

有的。

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同意5国总理茂物会议所宣布的关于亚非会议的4项目的,而不另提建议。

本来,对于美国一手造成的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我们很可以在这里提出如同苏联所提出的召开国际会议谋求解决的议案,请求会议加以讨论。

中国人民解放自己领土台湾和沿海岛屿的要求是正义的,这完全是内政和行使自己的主权,并得到许多国家的支持。

我们也很可以提议会议讨论承认和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问题。

去年,科伦坡五国总理会议,还有亚非其他国家,都曾经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地位。

而且,中国在联合国所受的不公正待遇,也可以在这里提出批评。

但是,我们并没有这样做。

因为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使我们的会议陷入对这些问题的争论而得不到解决。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

但是不应该使它防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

现在,我首先谈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问题。

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1921-1931剧本 (1)

1921-1931剧本 (1)

党的历程——伟大的开端时间:1921年~1931年剧组:理学院07级力学党支部导演:周济泽副导演:宋士杰剧务:宋士杰,张国权(积极分子)主角:夏秀奎编剧:秦明博剧本提要:最开始的一段故事,由于当时时局的特殊性,选择了一名曾是黄埔军校的学生为男主角,学生一直是创新和革命领头人,因此反映这样一个群体中的一员。

故事将10年来的事件穿插其中,描述其心境的变化,知道最后毅然决然的离开学校,加入共产党。

选此特殊身份的一角为主角,主要是为了利用当时的时局,也避免了和之后几个男主角身份的雷同。

场景一:角色:夏东军——夏秀奎饰李曼(幼年)配音——第一次共产党代表大会的电影片段插入镜头切换:一双大手拉着一双小手;背景为日出画面。

李:东军哥,你长大了,要当什么啊?夏:呵呵,哥哥要为国家做事,等我长大了要军人的。

李:那小曼也要。

场景二:时间:1927 年地点:学校走廊人物:夏东军——夏秀奎饰男同学甲——男同学乙——场景:几个学生英姿勃发的从走廊的一头走来,边走边说笑,显示出青年人的朝气。

并一齐诵读学校的战斗口号。

夏,甲,乙:“不怕死,不怕穷,不怕冻,不怕热,不怕痛,不怕饥,不怕疲,不怕远,不怕重,不怕险”(声音越来越高)。

哈哈哈哈。

甲:也就咱们学校能有这样的口号,太带劲了!哈哈。

乙:还有,还有,(学着孙总理严肃的语气)“三民主义,吾党所宗”夏:哪里,哪里。

是“三味煮鸡,萝卜大葱”乙:对对!“三味煮鸡,萝卜大葱”哈哈。

真是经典语录!夏,甲,乙:哈哈哈哈。

(人渐渐远去,声音减低)甲:对了,听说了吗?给咱们讲《中国及世界政治经济状况》的林老师,是从国外回来的,可真厉害啊!乙:你倒是消息灵通!甲:我可是还知道,林老师可是共产党来着!乙:恩~!就你知道的多!!甲:那是!!夏,甲,乙:哈哈哈哈。

(三人齐笑,说着学校的事,走向走廊尽头)场景三:时间:1928 年地点:学校走廊人物:夏东军——夏秀奎饰林老师(女)——同学丙——背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于是在广州、武汉和南京分别出现了三所黄埔军校,周恩来被迫离开黄埔军校,同时一部分共产党老师也跟着离开,林老师也是其中一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万隆会议历史情景剧
旁白1、: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

此时此刻,各国代表正在发言,而来自中国的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却一直没有发言,只是专心地聆听。

伊拉克代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扰乱世界的三股势力!
菲律宾代表:我们不希望再次屈从于外国统治者。

共产主义将会颠覆我们的社会制度。

泰国代表:中国没有宗教自由,我们没有共同点。

旁白2、:在各国因为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时,周恩来毅然上台,发表了一鸣惊人的演讲。

周恩来: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的,不是来吵架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的,不是来立异的。

在我们之间有没有求同的基础呢?有的。

那就是,我们都曾经经受过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这样我们就可以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

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

虽然我们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但这不并妨碍我们的求同和团结。

我们的会议,应该把大家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大家在共同的基础上互相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不同见解。

大家对中国的看法存在误解,中国有句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欢迎大家到中国来参观访问!让我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努力吧!
旁白3、:周恩来的发言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这种团结、友好、合作的精神就是万隆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