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泵知识参考
液压油泵工作原理
![液压油泵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c0f79b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5.png)
液压油泵工作原理
液压油泵是一种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主要通过机械运动产生的振动来推动液体流动。
液压油泵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液压油泵的主要构件是一个由转子和静子组成的泵体。
在泵体中装有一个由齿轮、齿条或涡轮等构成的转子。
2. 当泵体内的转子旋转时,转子上的齿轮、齿条或涡轮会与静子间的齿槽或导槽相配合,形成一组密封的工作腔。
3. 当转子旋转时,工作腔在转子的作用下不断放大和缩小,形成周期性的容积变化。
4. 当容积增大时,泵体内的空腔会形成负压,吸入液体;当容积缩小时,空腔会形成正压,将液体推送出来。
5.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泵通过与其他部件(例如液压缸)相连,将液体推送到要执行工作的部位。
6. 当液压油泵不断旋转时,液体在泵体内不断流动,从而形成连续的液压能,用来带动液压系统的工作。
总之,液压油泵主要通过泵体内转子的旋转来产生容积变化,并利用这种容积变化将液体吸入和推送出来,从而实现液压能的转换和传递。
这样就能将液压能有效地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程系统中。
液压油泵分类
![液压油泵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75ad70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5.png)
液压油泵分类一、按工作原理分类液压油泵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离心式液压油泵和柱塞式液压油泵两大类。
1.离心式液压油泵离心式液压油泵是利用离心力将液体从泵的进口抽入泵的中心部分,然后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将液体排出泵的出口。
离心式液压油泵广泛应用于低压液压系统,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
2.柱塞式液压油泵柱塞式液压油泵是利用柱塞在摆动或滑动过程中的变效率特性将液体从泵的进口吸入,然后通过柱塞的工作行程完成液体的压缩和排出。
柱塞式液压油泵具有高压、大流量、高效率、压力可调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压液压系统。
二、按结构形式分类液压油泵按照结构形式可以分为齿轮式液压油泵、叶片式液压油泵、柱塞式液压油泵和螺杆式液压油泵等。
1.齿轮式液压油泵齿轮式液压油泵是利用两个或多个齿轮的啮合运动产生液体流动的压力。
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适用于低压、小流量的液压系统。
2.叶片式液压油泵叶片式液压油泵是利用叶片在旋转运动的过程中与泵体内部的曲面接触,形成一个密闭的容积,然后实现液体的压缩和排出。
叶片式液压油泵具有良好的吸排能力、稳定性和高效率,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农机等领域。
3.柱塞式液压油泵柱塞式液压油泵是利用柱塞的往复运动,在柱塞与泵腔之间形成容积变化,从而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柱塞式液压油泵具有高压、大流量、压力可调等特点,适用于高压、大流量的液压系统。
4.螺杆式液压油泵螺杆式液压油泵是利用螺杆及其套筒的相对旋转运动,使泵腔体积变化,从而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螺杆式液压油泵具有节流性能好、脉动小、噪音低等优点,适用于高压液压系统和特殊工况。
综上所述,液压油泵可以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进行分类。
不同类型的液压油泵适用于不同的工作条件和液压系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液压油泵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的关键。
油泵基础必学知识点
![油泵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04457c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a.png)
油泵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油泵的功能:将液体从储存设备中提取并输送至目标位置。
2. 油泵的工作原理:利用旋转运动将原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液体,产生一定压力,使液体流动。
常见的工作原理有齿轮泵、叶片泵、螺杆泵等。
3. 油泵的分类:按用途可分为供油泵、润滑油泵、冷却泵等;按工作原理可分为齿轮泵、涡轮泵、柱塞泵等;按工作方式可分为手动泵、电动泵、液压泵等。
4. 油泵的结构组成:主要由泵体、泵轴、泵叶、泵腔、进出口阀门、密封装置等组成。
5. 油泵的选型:根据液体的输送量、压力要求、工作环境等因素,选用合适的油泵型号和规格。
6. 油泵的维护与保养:定期检查和更换液体,保持泵体清洁,检查泵轴和密封件的磨损情况,及时修复故障。
7. 油泵的故障排除:根据故障现象,采取相应的排查方法,包括检查电路是否正常、泵轴是否卡住、密封件是否磨损等。
8. 安全操作规范:使用油泵时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如穿戴好防护装备,确保工作环境通风良好,避免泵体爆炸等意外事故发生。
9. 油泵的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航空航天等行业,用于输送、供应和循环液体。
液压油泵参数解读
![液压油泵参数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6ea9d6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6.png)
液压油泵参数解读
液压油泵参数解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流量:液压油泵的流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输送的液体体积。
一般使用单位时间内的立方米数或者加仑数来表示。
流量的大小会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功率要求。
2. 压力:液压油泵的压力指的是泵对液体施加的压力。
一般使用帕斯卡或者巴来表示。
压力的大小会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能力和泵的选择。
3. 转速:液压油泵的转速指的是泵转子每分钟旋转的圈数。
一般使用转/分来表示。
转速的大小会影响液压系统的流量和压力。
4. 效率:液压油泵的效率指的是泵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之间的比值。
一般使用百分比来表示。
效率的大小会影响液压系统的能耗和工作效率。
5. 噪声:液压油泵的噪声指的是泵工作时产生的声音。
一般使用分贝来表示。
噪声的大小会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环境和人员健康。
综上所述,液压油泵参数的解读对于正确选择合适的泵和优化液压系统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液压泵基础知识
![液压泵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fd6007602768e9951e738e5.png)
或
2πnT Pr = 60
b、理论输出功率(Pt):理论流量与泵进出
口压力差的乘积。 Pt= qt . ∆ p
c、实际输出功率(P):实际流量与泵进出
口压力差的乘积。Pt= q . ∆ p
∆p、q
机械效率ηm 容积效率ηv 总效率η
泵进出口压差∆p
T、ω 泵 电机
输入T、ω
Pr = ωT
泵的理论流量qt
(3)流量
a、平均理论流量(qt):泵在不考虑泄漏和脉 动的情况下,泵在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液体体积,称为 泵的理论流量。 qt =ω V 或 qt =2π n V/60 (式中的 V 可用空
载排量代入)
b、(平均)实际流量(q):泵工作时实际排出的 流量。 q= qt - ∆ q ( ∆q 为容积损失)
§3-1 液压泵概述
(2)液压泵工作的特点 a、吸油腔和压油腔要相互隔开,并有良好 的密封性;(可以达到很高的工作压力) b、由吸油腔扩大吸入液体;靠压油腔容积 缩小排出液体;(容积式泵)
(3)泵的输出功率是如何计算?
F G Pi = Fv1 = A1v1 = pq = A2 v2 = Gv2 = po A1 A2
四、液压泵的性能要求
1、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工作可靠、维护简单、 寿命长、价格低廉 2、机械效率和容积效率高 3、自吸性能好 4、耐污染能力强 5、流量脉动小 6、噪声小
五、液压泵的选用
选用原则: 选用原则: 单作用叶片泵、 变量 单作用叶片泵、柱塞泵 工作压力 柱塞泵的额定压力最高。 柱塞泵的额定压力最高。 齿轮泵的抗污染能力最好。 工作环境 齿轮泵的抗污染能力最好。 内啮合齿轮泵、 噪声 内啮合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和螺杆泵 属低噪声泵, 属低噪声泵,柱塞泵的噪声高 效率 轴向柱塞泵的总效率最高 齿轮泵好, 自吸能力 齿轮泵好,柱塞泵差 外啮合齿轮泵最低, 价格 外啮合齿轮泵最低,柱塞泵高
常用液压知识点总结
![常用液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40af09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2.png)
常用液压知识点总结液压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液压泵、液压控制阀、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等)、储油装置、管路组件和附件等。
本文将对液压系统中的一些常用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液压控制阀、液压传动、液压油、液压动力、液压缸的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知识点。
一、液压泵液压泵是液压系统中的动力源,它是将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的设备。
液压泵主要有齿轮泵、齿条泵、涡轮泵、柱塞泵和螺杆泵等几种类型。
1. 齿轮泵齿轮泵是最简单的液压泵,它由双齿轮组成,通过旋转相对方向的两个齿轮来吸入、挤压和泵出液体。
齿轮泵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由于齿轮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使得密封性差,易造成泄漏。
2. 齿条泵齿条泵是通过齿轮驱动一个或多个齿条在油箱内做往复运动,从而产生液压能。
齿条泵的结构紧凑,所需的转速较高,但输出脉动小。
3. 涡轮泵涡轮泵是一种离心泵,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来形成离心力,将液体压送出去。
涡轮泵可以提供较高的流量,适用于大型机械设备。
4. 柱塞泵柱塞泵是一种高压泵,通过柱塞在缸内往复运动来产生液压能。
柱塞泵具有可调的输出量和流量,适用于高压液压系统。
5. 螺杆泵螺杆泵是一种容积变化泵,通过螺杆的旋转来改变泵腔内的容积,从而将液体压送出去。
螺杆泵适用于高黏度液体的输送,但结构复杂,价格较高。
二、液压缸液压缸是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元件,通常用于产生直线运动。
液压缸主要由缸体、活塞、活塞杆和密封件等部件组成。
1. 液压缸的工作原理液压缸是通过液压系统中的液压能来产生机械运动的设备。
当液压油驱动活塞在缸内做往复运动时,产生直线运动的动力。
液压缸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在缸内的压力来产生机械力,由于活塞的运动,实现对外部负载的推拉操作。
2. 液压缸的种类液压缸主要分为单作用液压缸和双作用液压缸两种。
单作用液压缸是只在一侧施加压力,另一侧自由放气,只能产生单向推动力,适用于需要单向行程的操作。
双作用液压缸是两侧都可以施加压力,可以产生双向推拉力,适用于需要双向行程的操作。
液压油泵工作原理
![液压油泵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8da662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d.png)
液压油泵工作原理液压油泵是液压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原理对于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液压油泵主要通过机械运动将液体吸入并压力输送出去,从而产生液压能。
下面将从液压油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分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液压油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机械的运动将液体吸入并压力输送出去。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泵的主要作用是将原动机提供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从而为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液压油泵在工作时,通过柱塞、齿轮、涡轮等机械结构,将液体吸入泵腔内,然后通过机械运动将液体压力输送出去,从而产生液压能。
这种工作原理使液压油泵成为液压系统中的“心脏”,起着输送液体、提供动力的重要作用。
其次,液压油泵的结构通常由泵体、泵腔、吸入口、压力口、机械传动装置等部分组成。
泵体是液压油泵的主要外壳,内部包含泵腔、吸入口和压力口等部分。
泵腔是液压油泵内部的工作腔室,用来容纳液体并通过机械运动将液体压力输送出去。
吸入口用于吸入液体,而压力口则用于将压力液体输出到液压系统中。
机械传动装置则是液压油泵内部的机械结构,通过传动装置实现液体的吸入和压力输送。
最后,液压油泵根据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齿轮泵、柱塞泵、涡轮泵等不同类型。
齿轮泵是利用齿轮的旋转来吸入和压力输送液体的泵,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压力脉动大;柱塞泵是利用柱塞在泵腔内往复运动来吸入和压力输送液体的泵,具有高压力、稳定性好的特点;涡轮泵是利用涡轮叶轮的旋转来吸入和压力输送液体的泵,适用于高速液压系统。
不同类型的液压油泵在液压系统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液压油泵对于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液压油泵作为液压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结构和分类对于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深入了解液压油泵的工作原理,才能更好地应用液压油泵,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手动液压油泵使用注意事项
![手动液压油泵使用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fb8358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2.png)
手动液压油泵使用注意事项
1. 嘿,使用手动液压油泵的时候可别乱来啊!就像你跑步不能一下子冲刺太快,不然会喘不过气来一样。
比如你给油泵打压的时候,可别一股脑拼命压,要匀速慢慢来,不然油泵很容易出问题呀!
2. 注意啦,在用手动液压油泵的时候千万记得检查有没有漏油啊!这就好比你出门得先看看鞋带有没有系好,不然会摔跟头的哟!要是有漏油的情况,那可不得了,会影响使用效果的。
有一次我就忘了检查,哎呀,可麻烦了!
3. 各位哦,手动液压油泵的操作一定要规范呀!就像是你写字得按照笔顺来,不然字就歪歪扭扭的。
比如在松放油阀的时候,一定要慢慢松,别一下子松开,那后果可能很严重哦!
4. 喂喂喂,手动液压油泵可不能随便放在不合适的地方哦!你想想看,要是把宝贝手机随便扔,是不是很容易摔坏呀!油泵也是一样啊,如果放在不平稳的地方,指不定会出啥问题呢!
5. 记住哈,使用手动液压油泵时别超过它的最大压力呀!这就好像人不能背着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重物一样。
你要是硬来,那油泵不得被你搞坏呀,到时候可别后悔哟!
6. 哎呀呀,手动液压油泵使用完了要妥善保管呀!好比你喜欢的玩具,用完了不收拾好下次就找不到了呢!要放在干燥、安全的地方,别让它受到损伤啦!
7. 大家一定要清楚,手动液压油泵要定期维护保养呀!就跟你的身体需要定期体检一样重要。
不保养的话,它怎么能好好为你服务呢?你说是不是呀!
我的观点就是:使用手动液压油泵必须得细心、规范,注意这些事项才能让它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我们服务呀!。
液压油泵vp-sf-40-d的基本参数
![液压油泵vp-sf-40-d的基本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223c7f6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0.png)
文章标题:探索液压油泵VP-SF-40-D的基本参数及应用一、液压油泵VP-SF-40-D的基本参数1. 流量:液压油泵VP-SF-40-D具有优秀的流量性能,能够满足各种液压系统的需求。
其最大流量可达到XXX升/分钟,从而保证了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压力:该液压油泵具有非常高的最大工作压力,达到了XXXbar,能够承受较大的液压力,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效率:液压油泵VP-SF-40-D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效率,其机械效率高达XXX%,能够有效地转换输入输出功率。
4. 转速:该液压油泵的最大转速达到了XXXrpm,具有较高的工作转速范围,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液压系统。
5. 温升:在长时间工作状态下,液压油泵VP-SF-40-D的温升非常低,大大减小了系统的能量损耗,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6. 噪音:该油泵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非常小,低于XXX分贝,有利于减少液压系统对环境和操作者的影响。
7. 重量:液压油泵VP-SF-40-D具有较轻的重量设计,方便安装和维护,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8. 适用介质:该液压油泵适用于各类液压油、润滑油和其他特殊介质,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二、液压油泵VP-SF-40-D的应用领域液压油泵VP-SF-40-D以其优异的性能参数在众多领域广泛应用:1. 工程机械领域: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液压传动系统中,液压油泵VP-SF-40-D能够为这些重型设备提供稳定、高效的动力支持。
2. 冶金设备领域:在冶金设备中,液压系统承载着重要的作用,而液压油泵VP-SF-40-D能够满足冶金设备高压、大流量等需求,确保了冶金系统的正常运行。
3. 模具机械领域:液压油泵VP-SF-40-D可应用于注塑机、气压机等模具机械中,提供动力支持,稳定可靠。
4. 其他领域:如汽车制造、船舶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液压传动系统,都可以看到液压油泵VP-SF-40-D的身影。
液压泵的知识
![液压泵的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49a5a21bd64783e09122b45.png)
液压泵的知识一、泵的定义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
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
二、泵的主要用途泵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三、泵的发展简史水的提升对于人类生活和生产都十分重要。
古代就已有各种提水器具,例如埃及的链泵(公元前17世纪),中国的桔槔(公元前17世纪)、辘轳(公元前11世纪)和水车(公元1世纪)。
比较著名的还有公元前三世纪,阿基米德发明的螺旋杆,可以平稳连续地将水提至几米高处,其原理仍为现代螺杆泵所利用。
公元前200年左右,古希腊工匠克特西比乌斯发明的灭火泵是一种最原始的活塞泵,已具备典型活塞泵的主要元件,但活塞泵只是在出现了蒸汽机之后才得到迅速发展。
1840~1850年,美国沃辛顿发明泵缸和蒸汽缸对置的,蒸汽直接作用的活塞泵,标志着现代活塞泵的形成。
19世纪是活塞泵发展的高潮时期,当时已用于水压机等多种机械中。
然而随着需水量的剧增,从20世纪20年代起,低速的、流量受到很大限制的活塞泵逐渐被高速的离心泵和回转泵所代替。
但是在高压小流量领域往复泵仍占有主要地位,尤其是隔膜泵、柱塞泵独具优点,应用日益增多。
回转泵的出现与工业上对液体输送的要求日益多样化有关。
早在1588年就有了关于四叶片滑片泵的记载,以后陆续出现了其他各种回转泵,但直到19世纪回转泵仍存在泄漏大、磨损大和效率低等缺点。
20世纪初,人们解决了转子润滑和密封等问题,并采用高速电动机驱动,适合较高压力、中小流量和各种粘性液体的回转泵才得到迅速发展。
回转泵的类型和适宜输送的液体种类之多为其他各类泵所不及。
利用离心力输水的想法最早出现在列奥纳多达芬奇所作的草图中。
1689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潘发明了四叶片叶轮的蜗壳离心泵。
但更接近于现代离心泵的,则是1818年在美国出现的具有径向直叶片、半开式双吸叶轮和蜗壳的所谓马萨诸塞泵。
液压油泵的常见种类
![液压油泵的常见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066f26e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d.png)
液压油泵的常见种类1 常见液压油泵液压油泵是利用液压泵的驱动力量,将液压能量在工作室生成微型弹性气囊,并利用气囊分量原理把液压能量转化为动能,从而实现输送液体的作用。
它是运用最为广泛的输液装置,主要用于汽车、机械类及工程机械、船舶和航空等行业用。
根据液压油泵的动力源不同,可分为机械液压油泵、电动液压油泵、柴油机液压油泵等几种。
2 机械液压油泵机械液压油泵的工作原理和普通汽车发动机提气缸的原理相似,即通过机械运动(如柴油机,内燃机,气体内燃机,马达等)将液压油泵的旋转动力转换成液压能量。
这种液压油泵由一个离心泵和一个活塞组成,有一个旋转的轴把动力传给两个活塞,活塞在行程中各自把液压能量传给油室,形成抽吸动力把油从源头抽入泵内。
3 电动液压油泵电动液压油泵使用电力驱动液压泵,通过电动机驱动,把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从而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
电动液压油泵常见的有叶片泵、太和泵、柱塞泵等几种。
它们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穿过压力源前,叶片或柱塞会充分压缩液体,从而实现对液体的输出。
4 柴油机液压油泵柴油机液压油泵由柴油机及液压油泵构成,通过柴油机驱动液压油泵,把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
柴油机液压油泵结构类似机械液压油泵,有离心泵和活塞,但它具有更高的吸力和更快的操作速度。
5 动力源对液压油泵的选择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液压油泵可以根据不同的动力源进行选择,如机械液压油泵、电动液压油泵和柴油机液压油泵等。
一般来说,机械液压油泵适用于要求输出能量较小的场合,可大大节省功耗。
考虑到效率和维护方便性,电动液压油泵被认为是一种更加高效率的液压油泵。
当安装空间和维护能力有限时,柴油机液压油泵也可以考虑。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参数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e5803df3a76e58fafbb00360.png)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参数一、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1。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图3—1 液压泵工作原理图液压泵都是依靠密封容积变化的原理来进行工作的,故一般称为容积式液压泵,图3-1所示的是一单柱塞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图,图中柱塞2装在缸体3中形成一个密封容积a,柱塞在弹簧4的作用下始终压紧在偏心轮1上。
原动机驱动偏心轮1旋转使柱塞2作往复运动,使密封容积a的大小发生周期性的交替变化.当a有小变大时就形成部分真空,使油箱中油液在大气压作用下,经吸油管顶开单向阀6进入油箱a而实现吸油;反之,当a由大变小时,a腔中吸满的油液将顶开单向阀5流入系统而实现压油.这样液压泵就将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原动机驱动偏心轮不断旋转,液压泵就不断地吸油和压油。
单柱塞液压泵具有一切容积式液压泵的基本特点:(1)具有若干个密封且又可以周期性变化空间.液压泵输出流量与此空间的容积变化量和单位时间内的变化次数成正比,与其他因素无关。
这是容积式液压泵的一个重要特性。
(2)油箱内液体的绝对压力必须恒等于或大于大气压力。
这是容积式液压泵能够吸入油液的外部条件.因此,为保证液压泵正常吸油,油箱必须与大气相通,或采用密闭的充压油箱。
(3)具有相应的配流机构,将吸油腔和排液腔隔开,保证液压泵有规律地、连续地吸、排液体。
液压泵的结构原理不同,其配油机构也不相同。
如图3-1中的单向阀5、6就是配油机构.容积式液压泵中的油腔处于吸油时称为压油腔。
吸油腔的压力决定于吸油高度和吸油管路的阻力吸油高度过高或吸油管路阻力太大,会使吸油腔真空度过高而影响液压泵的自吸能力,压油腔的压力则取决于外负载和排油管路的压力损失,从理论上讲排油压力与液压泵的流量无关.容积式液压泵排油的理论流量取决于液压泵的有关几何尺寸和转速,而与排油压力无关。
但排油压力会影响泵的内泄露和油液的压缩量,从而影响泵的实际输出流量,所以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随排油压力的升高而降低。
液压油泵工作原理
![液压油泵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9fd5f4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7.png)
液压油泵工作原理
液压油泵是液压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主要由泵体、泵盖、叶片泵等零件组成,其作用是将工作介质通过机械运动方式将能量传递给工作介质,并将工作介质的压力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机械能。
它在液压系统中主要起能量转换和传递的作用。
一、工作原理
液压泵的基本组成与原理:
1.泵体(包括柱塞和壳体);
2.泵盖(包括密封圈和吸油口);
3.叶片泵叶轮;
4.泵芯;
5.压盖。
液压油泵在正常情况下,电机带动泵体转动,活塞在缸体内做往复运动。
当柱塞从进口压向出口时,由于吸油管路中的真空度不断增加,吸油口关小,在柱塞推动下,柱塞在弹簧作用下做往复运动。
此时,吸油腔内的高压液压油经滤油器进入泵的出口管路,并经吸油管流回油箱。
当柱塞由出口向进口运动时,由于压力表指针的偏转使其不能形成真空,于是高压液压油经进油管
— 1 —
流入油池,并从吸油管流入油箱。
当柱塞从出口向进口运动时,由于吸油管中的低压液压油经滤油器流回油箱。
— 2 —。
什么是液压油泵?液压油泵特点液压油泵分类
![什么是液压油泵?液压油泵特点液压油泵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574c0d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f.png)
什么是液压油泵?液压油泵特点液压油泵分类什么是液压油泵?液压油泵特点液压油泵分类什么是液压油泵?液压油泵特点液压油泵分类据小编了解液压油泵有叶片泵、齿轮泵、柱塞泵及螺杆泵,在市场中一般用的都是叶片泵、齿轮泵和柱塞泵。
而叶片泵又可分为变量叶片泵、散热变量叶片泵、变量叶片泵附冷却泵及定量叶片泵等。
液压油泵介绍:液压油泵是由泵体、长方形油箱、压把、超高压钢丝编织胶管四大部分组成,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其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指液压系统中的油泵,它向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液压泵的结构形式一般有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
液压油泵接头有直通式,自封式、快速接头三种型式。
液压油泵是液压系统中的动力源,我们在选用的液压油泵要满足液压系统对压力和流量的需求,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可靠性、寿命、维修性等以便选择的液压油泵能在液压系统中长期运行。
液压油泵的种类非常多其特性也有很大差别。
液压油泵特点:1、液压油泵体小量轻,使用方便,工作压力高。
2、单级泵站:结构简单,可获得较大的工作压力。
3、双级泵站:低压时,高,低压泵同时供油,可获得较大的输出流量;高压时,低压泵经卸荷溢流阀自动空载回油。
减少功率消耗。
4、保压功能:在外油路无泄漏的情况下,停泵保压5分钟,额定压力下降不超过5Mpa。
液压油泵分类:按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泵结构分为: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3种。
齿轮泵体积较小,结构较简单,对油的清洁度要求不严,价格较便宜;但泵轴受不平衡力,磨损严重,泄漏较大。
叶片泵分为双作用叶片泵和单作用叶片泵。
这种泵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音小、作压力和容积效率比齿轮泵高、结构比齿轮泵复杂。
特点:1、设计合理,加工精密的圆弧叶片,降低了叶片对定子内曲线的压应力,提高了定子和叶片的使用寿命;2、定子采用先进的高次方无冲击过渡曲线,使叶片具有良好的运动和受力状态,保证了叶片与定子间的良好接触,并使得流量损失,压力和流量脉动为最小,噪声更低,寿命更长。
工程机械液压泵知识点总结
![工程机械液压泵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fec2a2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e.png)
工程机械液压泵知识点总结一、液压泵的概述液压泵是一种将液体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
液压泵主要用于提供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动力能源,将机械能转换为液体压力能够有效地实现液压系统的动力传递和工作执行。
液压泵在工程机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二、液压泵的分类液压泵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常见的液压泵主要有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和螺杆泵等。
1. 齿轮泵齿轮泵是利用齿轮的旋转来吸入液体和输出液体的一种液压泵,主要由一个或多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和泵壳组成。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齿轮的旋转运动,将液体从吸入口吸入然后输出到排液口,并且其出口压力稳定,适用于中低压力下的工作环境。
2. 叶片泵叶片泵是一种利用转子叶片在泵体内旋转产生吸入和排出液体的一种液压泵,主要由转子、叶片和外壳组成。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转子叶片在旋转时,使得液体在泵体内产生旋转运动,从而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叶片泵适用于高压力和高流量下的工作环境,具有输出流量大、压力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3. 柱塞泵柱塞泵是一种通过柱塞在泵体内来回运动产生吸入和排出液体的一种液压泵,主要由柱塞、缸体和阀组成。
柱塞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柱塞在缸体内的往复运动,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柱塞泵适用于要求很高的压力和流量的工作环境,有着较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4. 螺杆泵螺杆泵是一种利用螺杆的旋转来将液体从吸入口吸入然后输出到排液口的一种液压泵,主要由螺杆、壳体和端盖组成。
螺杆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螺杆的旋转,将液体从吸入口吸入然后输出到排液口,并且其输出压力稳定、流量大、噪音小,适用于中高压力下的工作环境。
三、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提供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动力能源,实现液压系统的动力传递和工作执行。
其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液体的吸入、压缩和排出三个过程。
1. 液体的吸入在液压泵的吸入过程中,泵的进口处形成低压区域,使得液体被吸入泵体内。
液压油泵的主要技术参数
![液压油泵的主要技术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d4ca228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64.png)
液压油泵的主要技术参数液压油泵的主要技术参数有⼏点:排量,流量,压⼒,功率。
我们来分别了解⼀下。
⼀;排量1:理论排量,液压油泵每旋转⼀周排出来的液体体积,其值由密封容积⼏何尺⼨的变化计算⽽得,也叫⼏何排量。
2:空载排量,在规定的最低⼯作压⼒下,液压油泵每转⼀周排出的液体体积,其值⽤以下办法求得,先测出对应的两种转速的排量,再分别计算出排量,取平均值,理论排量⽆法测出,在实⽤场合往往以空载排量替代理论值。
3:有效排量,在规定的⼯况下泵每转⼀周实际排出的液压体积。
⼆;流量1:理论流量,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液体体积,其值等于理论排量和泵转速的乘积。
2:有效流量,在某种压⼒和温度下,泵在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液体体积,也称实际流量。
3:瞬间流量,液压油泵在某⼀个时间点排出的液体体积。
4:额定流量,泵在额定的⼯况下的流量。
三;压⼒1;额定压⼒,液压油泵在正常⼯作条件下,按照试验标准规定泵持续运转的最⾼压⼒。
2;最⾼压⼒,液压油泵按照试验标准规定,允许短暂运转的最⾼峰值压⼒。
3;⼯作压⼒,液压油泵实际⼯作时的压⼒。
四;功率1;输⼊功率,驱动液压油泵运转的机械功率,⽐如,发动机,电机2;输出功率,液压油泵输出液压功率,其值等于⼯作压⼒和有效流量的乘积。
五;转速1;额定转速,在额定的⼯况下,液压油泵能持续长时间正常运转的最⾼转速。
2;最⼤转速,在额定的⼯况下,液压油泵能超过额定转速允许短暂运转的最⾼转速。
3;最低转速,液压油泵在正常⼯作条件下,泵能运转的最⼩转速。
六;效率1;容积效率,液压油泵输出的有效流量和理论流量的⽐值。
2;机械效率,液压油泵的液压转矩和实际转矩的⽐值。
3;总效率,液压油泵输出的液压功率和输⼊的机械功率的⽐值。
液压油泵正确使用要领
![液压油泵正确使用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5664b703de80d4d8d15a4f30.png)
液压油泵正确使用要领...
使用要领:
1. 油泵进出口的法兰连接螺栓必须拧紧,以免吸入空气或漏油
2. 液压系统应设置小于25μ的精油滤
3. 油泵进口需设置小于100μ油滤,油滤公称流量不小于泵流量的二倍
4. 油泵自吸高度不超过500mm(或进口真空度不超过0.03Mpa).若采用供油方式供油,供油压力不得超过0.5Mpa,否则需要改用耐压油封.
5. 工作时轴转向必须同泵体上转向标记一致,传动轴不得承受径向载荷.
6. 油泵安装机架要有足够刚度,安装时原动机通过弹性联轴节与油泵相连,原动机轴对油泵轴的同轴度和安装平面跳动均不得大于0.1mm.
7. 首次使用或长期停机后再使用承载前应先空转10分钟以上.
8. 不允许带负载起动或停机
9. 正常工作油粘度范围20-300cst,推荐工作油液粘度20-54cst.
10. 最高持续工作油温不大于60oC,在此温度下油粘度不得小于20cst.
11. 油泵最高压力工况时,每分钟持续时间不得超过20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油泵知识参考2.5 空穴现象和液压冲击在液压系统中,空穴现象和液压冲击给系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需要了解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空穴现象流动的液体,如果压力低于其空气分离压时,原先溶解在液体中的空气就会分离出来,从而导致液体中充满大量的气泡,这种现象称为空穴现象,如图2.24(动画)所示。
如果液体的压力进一步降低,低到饱和蒸气压时,液体本身将汽化,产生更多的蒸气泡,空穴现象将更加严重。
空穴多发生在阀口和液压泵的入口处。
因为阀口处液体的流速增大,压力将降低。
如果液压泵吸油管太细,也会造成真空度过大,发生空穴现象。
空穴现象会引起流量的不连续和压力波动,空气中的游离氧对液压元件有很大的腐蚀(气蚀)作用。
为减少空穴现象带来的危害,通常采取下列措施:减小孔口或缝隙前后的压力降。
一般希望相应的压力比p1/p2〈3.5;降低液压泵的吸油高度,适当加大吸油管直径。
对于自吸能力差的液压泵要安装辅助泵供油;管路要有良好的密封,防止空气进入。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液压泵是靠密封容腔容积的变化来工作的。
图3.1(动画)是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图。
当凸轮1由原动机带动旋转时,柱塞2便在凸轮1和弹簧4的作用下在缸体3内往复运动。
缸体内孔与柱塞外圆之间有良好的配合精度,使柱塞在缸体孔内作往复运动时基本没有油液泄漏,即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柱塞右移时,缸体中密封工作腔a的容积变大,产生真空,油箱中的油液便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通过吸油单向阀5吸入缸体内,实现吸油;柱塞左移时,缸体中密封工作腔a的容积变小,油液受挤压,便通过压油单向阀6输送到系统中去,实现压油。
如果偏心轮不断地旋转,液压泵就会不断地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因此就会连续不断地向液压系统供油。
从上述液压泵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其基本工作条件是:1. 具有密封的工作容腔;2. 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大小是交替变化的,变大、变小时分别对应吸油、压油过程;3. 吸、压油过程对应的区域不能连通。
基于上述工作原理的液压泵叫做容积式液压泵,液压传动中用到的都是容积式液压泵。
液压泵性能参数液压泵性能参数压力压力液压泵的压力参数分为工作压力和额定压力。
工作压力指液压泵出口处的实际压力值。
工作压力值取决于液压泵输出到系统中的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
阻力(负载)增大,则工作压力升高;反之则工作压力降低。
额定压力指液压泵在连续工作过程中允许达到的最高压力。
额定压力值的大小由液压泵零部件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来决定。
超过这个压力值,液压泵有可能发生机械或密封方面的损坏。
压力等级如表3.1所示。
表3.1 压力分级排量和流量排量和流量排量V指在无泄漏情况下,液压泵转一转所能排出的油液体积。
可见,排量的大小只与液压泵中密封工作容腔的几何尺寸和个数有关。
排量的常用单位是(ml/r)。
理论流量q t指在无泄漏情况下,液压泵单位时间内输出的油液体积。
其值等于泵的排量V和泵轴转数n的乘积,即实际流量q指单位时间内液压泵实际输出油液体积。
由于工作过程中泵的出口压力不等于零,因而存在内部泄漏量Δq(泵的工作压力越高,泄漏量越大),使得泵的实际流量小于泵的理论流量,即显然,当液压泵处于卸荷(非工作)状态时,这时输出的实际流量近似为理论流量。
额定流量q n泵在额定转数和额定压力下输出的实际流量。
功率功率输入功率P i驱动液压泵的机械功率,由电动机或柴油机给出,即输出功率p o液压泵输出的液压功率,即泵的实际流量q与泵的进、出口压差Δp 的乘积。
当忽略能量转换及输送过程中的损失时,液压泵的输出功率应该等于输入功率,即泵的理论功率为式中, ω—液压泵转动的角速度;T t—液压泵的理论转矩。
效率效率实际上,液压泵在工作中是有能量损失的,这种损失分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
容积损失主要是液压泵内部泄漏造成的流量损失。
容积损失的大小用容积效率表征,即式中取泄漏量Δq=k l p。
这是因为液压泵工作构件之间的间隙很小,泄漏液体的流动状态可以看作是层流,即泄漏量和泵的工作压力p成正比。
k l是液压泵的泄漏系数。
机械损失指液压泵内流体粘性和机械摩擦造成的转矩损失。
机械损失的大小用机械效率表征,即式中,ΔT是损失掉的转矩。
液压泵的总效率泵的总效率是泵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即液压泵的总效率、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实验测得。
图3.2给出了某液压泵的性能曲线。
图3.2 液压泵的性能曲线3.2 齿轮泵齿轮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泵,其主要特点是:1. 抗油液污染能力强,体积小,价格低廉;2. 内部泄漏比较大,噪声大,流量脉动大,排量不能调节。
上述特点使得齿轮泵通常被用于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各种低压、中压系统中。
齿轮泵中齿轮的齿形以渐开线为多。
在结构上可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
外啮合齿轮泵应用广泛,下面做重点介绍。
图3.3(动画)是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
由图可见,这种泵的壳体内装有一对外啮合齿轮。
由于齿轮端面与壳体端盖之间的缝隙很小,齿轮齿顶与壳体内表面的间隙也很小,因此可以看成将齿轮泵壳体内分隔成左、右两个密封容腔。
当齿轮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右侧的齿轮逐渐脱离啮合,露出齿间。
因此这一侧的密封容腔的体积逐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泵的吸油口进入这个腔体,因此这个容腔称为吸油腔。
随着齿轮的转动,每个齿间中的油液从右侧被带到了左侧。
在左侧的密封容腔中,轮齿逐渐进入啮合,使左侧密封容腔的体积逐渐减小,把齿间的油液从压油口挤压输出的容腔称为压油腔。
当齿轮泵不断地旋转时,齿轮泵的吸、压油口不断地吸油和压油,实现了向液压系统输送油液的过程。
在齿轮泵中,吸油区和压油区由相互啮合的轮齿和泵体分隔开来,因此没有单独的配油机构。
齿轮泵排量和流量1. 排量V排量是液压泵每转一周所排出的液体体积。
这里近似等于两个齿轮的齿间容积之和。
设齿间容积等于齿轮体积,则有式中,D—齿轮节圆直径;h—齿轮齿高;B—齿轮齿宽;Z—齿轮齿数;m—齿轮模数。
由于齿间容积比轮齿的体积稍大,所以通常修正为2. 流量q齿轮泵的实际流量为式中,n—齿轮泵的转速;ηpv—齿轮泵的容积效率。
式(3.11)中的q是齿轮泵的平均流量,实际上,在齿轮啮合过程中压油腔的容积变化率是不均匀的,因此齿轮泵的瞬时流量是脉动变化的。
设q max和q min分别表示齿轮泵的最大、最小瞬时流量,则流量脉动率δq为表3.2给出了不同齿轮齿数时外啮合齿轮泵的流量脉动率。
在相同情况下,内啮合齿轮泵的流量脉动率要小得多。
表3.2不同齿数齿轮泵流量脉动率齿轮泵存在的一些问题1.泄漏这里所说的泄漏是指液压泵的内部泄漏,即一部分液压油从压油腔流回吸油腔,没有输送到系统中去。
泄漏降低了液压泵的容积效率。
外啮合齿轮泵的泄漏主要是齿轮端面泄漏,这部分泄漏量约占总泄漏量的70%-75%。
减小端面泄漏是提高齿轮泵容积效率的主要途径。
图3.4 液压径向不平衡力2.液压径向不平衡力在齿轮泵中,由于在压油腔和吸油腔之间存在着压差,液体压力的合力作用在齿轮和轴上,是一种径向不平衡力,如图3.4所示。
径向不平衡力的大小为式中,K—系数;对于主动轮,K=0.75。
对从动轮,K = 0.85;Δp—泵进、出口压力差;De—齿顶圆直径。
由此可见,当泵的尺寸确定以后,油液压力越高径向不平衡力就越大。
其结果是加速轴承的磨损,增大内部泄漏,甚至造成齿顶与壳体内表面的摩擦。
减小径向不平衡力的方法有:(1)缩小压油腔通过减小高压油在齿轮上的作用面来减小径向不平衡力;(2)开压力平衡槽如图3.5(动画)所示。
压力平衡槽1和2分别接近低、高压油腔,通过力的平衡作用来减小纯粹的径向不平衡力。
但这种方法会增加内泄漏,一般很少使用。
图3.5 开压力平衡槽1、2 - 压力平衡槽图3.6 困油现象3.困油现象为了使齿轮平稳地啮合运转,根据齿轮啮合原理,齿轮的重叠系数应该大于1,即存在两对轮齿同时进入啮合的时候。
因此,就有一部分油液困在两对轮齿所形成的封闭容腔之内,如图3.6(动画)所示。
这个封闭容腔先随齿轮转动逐渐减小以后又逐渐增大。
减小时会使被困油液受挤压而产生高压(用液体颜色变深表示高压特点),并从缝隙中流出,导致油液发热,同时也使轴承受到不平衡负载的作用;封闭容腔的增大会造成局部真空(用液体颜色变浅表示低压特点),使溶于油液中的气体分离出来,产生气穴,这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其封闭容积的变化如图3.8所示。
困油现象使齿轮泵产生强烈的噪声和气蚀,影响、缩短其工作的平稳性和寿命。
消除困油的方法图3.8 封闭容积提高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压力的措施提高齿轮泵工作压力的关键是有效降低内部的端面泄漏。
目前的方法是采用端面间隙自动补偿装置。
其工作原理是把泵内压油腔的压力油引到轴套外侧或侧板上,从而自动补偿端面磨损和减小端面间隙。
图3.9 是采用浮动轴套的一种典型结构。
轴套1和2是浮动安装的,轴套左侧空腔均与泵的压油腔相通。
当泵工作时,轴套1和2受左侧压力油的作用而向右移动,将齿轮两侧面压紧,从而自动补偿了端面间隙。
这样,齿轮泵的额定压力可达10~16MPa,容积效率不低于0.9。
内啮合齿轮泵图3.10 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泵1- 小齿轮(主动齿轮)2- 内齿轮(从动齿轮) 3- 月牙板4- 吸油腔5- 压油腔图3.10(动画)是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
小齿轮1和内齿轮2相互啮合,它们的啮合线和月牙板3将泵体内的容腔分成吸油腔和压油腔。
当小齿轮按图示方向转动时,内齿轮同向转动。
容易看出,图中上面的腔体是吸油腔,下面的腔体是压油腔(仍将高、低压油设计成深、浅颜色)。
内啮合齿轮泵的流量脉动率仅是外啮合齿轮泵流量脉动率的5%~10%。
还具有结构紧凑、噪声小和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
它的不足之处是齿形复杂,需要专门的高精度加工设备,因此多被用在一些要求较高的系统中。
图3.11 内啮合摆线齿轮泵1-外齿轮2-内齿轮图3.11(动画)是的工作原理图。
在内啮合摆线齿轮泵中,外转子1和内转子2只差一个齿,没有月牙板,并且在内、外转子的轴心线上有一偏心e,内转子2为主动轮,内、外转子的啮合点将吸、压油腔分开。
在啮合过程中,左侧密封容腔逐渐变大是吸油腔,右侧密封容腔逐渐变小是压油腔。
内啮合摆线齿轮泵结构紧凑,运动平稳,噪声低。
但流量脉动比较大,啮合处间隙泄漏大。
所以通常在工作压力为2.5~7MPa的液压系统中作为润滑、补油等辅助泵使用。
3.3 叶片泵叶片泵具有结构紧凑、流量均匀、噪声小、运转平稳等优点,因而被广泛用于中、低压液压系统中。
但它也存在着结构复杂,吸油能力差,对油液污染比较敏感等缺点。
叶片泵按结构可分为单作用式和双作用式两大类。
单作用式主要作变量泵,双作用式作定量泵。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3.12(动画)是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