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二力平衡》 教学设计
《二力平衡》教案
《二力平衡》教案有关《二力平衡》教案4篇《二力平衡》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理解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作出二力平衡的图示。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的愉快中具有更强力的探索问题的。
教学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的概念及条件。
教具准备弹簧、铁架台、钩码,课本图2-22的装置、细线。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以师生谈活式形式进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有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这两个物体中,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你能否准确地分析。
下面举几个例子,请同学们说出它们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各是什么和力的方向是怎样?①粉笔盒的重力。
②手把粉笔盒提起来的力。
③用手通过绳子在桌面上水平拉小车的力。
④人推墙壁的力。
以上问题通过学生讨论分析,然后各人把答案写出来,再教师分分析,同学有错进行订正。
二、讲授新课1、边演示边问①用手拿起一只钩码,然后放开,钩码就往下落,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这是由于钩码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②演示再将这只钩码挂在固定的铁架台的弹簧上,问学生,钩码现在还受到重力吗?为什么不落下来?启发学生分析此时钩码的受力情况,再把同学位正确的分析结果填在下表中。
力的名称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力的方向受力物体的状态重力地球钩码竖直向下保持静止拉力弹簧钩码竖直向上保持静止2、根据上表,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分析吊在电线上的电灯泡的受力情况。
3、再要学生分析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的受力情况。
4、教师和学生一起以上几个例子并得出:一个物体,受到二个力的作用,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二、二力平衡条件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
1、问题:(1)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就能平衡对吗?(2)只要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就能平衡,对吗?(3)只要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就能平衡对吗?(4)只要两个力同时满足上面的任意两个条件就能平衡,对吗?2、按书本图2-22演示(1)在静止的小车上加上两个大小相等的水平同方向的力,看小车的状态有无变化。
《二力平衡》教案【合集八篇】
《二力平衡》教案【合集八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致辞讲话、短语口号、心得感想、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hrases and slogans, thoughts and feeling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二力平衡》教案【合集八篇】《二力平衡》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二)教具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二、引入新课教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三、力的平衡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学生叙述)四、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师: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教师演示课本图9�6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学生回答)我们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重复刚才的实验.(演示)我们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这两个力是平衡的(演示)可见,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的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彼此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0.五、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根据人的质量,计算出人的重力G.G=mg=50千克X10牛/千克=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上.(图示略)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六、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有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体是没有不受力的,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八、作业习题5、6、7.(四)说明本节课有三个重要环节.由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给出什么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研究平衡力和二力平衡条件的重要意义有两方面,根据运动状态分析力的情况和根据受力情况判断运动状态.建议老师们突出这三个环节,使学生有非常清晰的思路,以免学生把平衡力和二力平衡的条件混为一谈.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二力平衡》教案篇2(一)教学目的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二)教具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二、引入新课教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三、力的平衡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学生叙述)四、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师: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教师演示课本图9�6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学生回答)我们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重复刚才的实验.(演示)我们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这两个力是平衡的(演示)可见,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的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彼此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0.五、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根据人的质量,计算出人的重力G.G=mg=50千克X10牛/千克=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上.(图示略)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六、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有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体是没有不受力的,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八、作业习题5、6、7.(四)说明本节课有三个重要环节.由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给出什么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研究平衡力和二力平衡条件的重要意义有两方面,根据运动状态分析力的情况和根据受力情况判断运动状态.建议老师们突出这三个环节,使学生有非常清晰的思路,以免学生把平衡力和二力平衡的条件混为一谈.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二力平衡》教案篇3(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能力.(二)重点与难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答: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否就一定不受力呢?放在桌上的书是静止的,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可见,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也可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为什么没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呢?这是因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也就是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2.新课教学[板书1]三、二力平衡1.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来研究这种情况.问: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举例说明.答:不一定.如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要沿斜面向下滑.汽车或电梯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物体受到的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板书2]2.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1]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将光滑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木板上.(木板为45厘米X60厘米,板上安装2个定滑轮,3个羊眼圈.木块上安4个挂钩.如图1所示)在木块挂钩1、2上拴好细绳并跨过滑轮,绳下端各挂若干钩码如图2所示.研究对象:木块.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到绳施加的两个拉力.观察木块在什么条件下静止,什么条件下发生运动.提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1)二力大小不相等,左端挂1个钩码,右端挂2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2)二力大小相等.左、右两端各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保持静止.问:是否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就可以互相平衡呢?[实验2]如图3所示,把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拴在木块的挂钩1、4上,另一端各穿过羊眼圈2、3后分别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看来两个力只是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反,是不能互相平衡的如果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反,是否就可以平衡呢?[实验3]装置与图3相同,将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拴在木块挂钩3、4上,另一端各穿过羊眼圈1、2后分别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发生转动.小结:作用在木块上的两个力要想互相平衡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在同一直线上.请同学们自己做一个实验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4]每个同学桌上有2个弹簧秤,一块塑料板,板上有几个洞.用两个弹簧秤拉这块塑料板,想一想怎样拉才能使塑料板保持静止不动?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用投影仪打出实验的投影片.请一位同学归纳、总结一下要使塑料板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作用在塑料板上的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板书3]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大量实验表明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也是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请同学们用力的示意图把塑料板上受到的两个力画出来.教师打出相应的投影片.(可用复合片)问: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答: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板书4]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应会根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判断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板书5]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例1.(1)吊在空中重5牛的电灯(如图(4)静止不动时,电线对它的拉力是多大?(定)研究对象:电灯.(析)受力分析:重力、拉力.(判)运动状态:静止.(找)两个力的关系:互相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结论:拉力是5牛,方向竖直向上.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事例.(2)放在桌上的书.(重力、支持力)(3)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重力、阻力)(4)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牵引力、阻力)例2.汽车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F,受到的阻力为F.(1)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2)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3)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研究对象:汽车.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牵引力F,阻力F.两个力的关系:F>f,两个力不互相平衡,F合=F-F.运动状态:不能处于平衡状态.结论:汽车在F合作用下将做加速运动.当F=f,F<f时汽车将做什么样的运动,请同学们分析.例3.如图5所示,物重6牛,弹簧秤向上拉示数为牛,水平地面给物体的支持力是多大?答:支持力是2牛.3.布置作业(1)思考题:课本第108页“想想议议”.(2)书面作业:课本第108页练习1-4.(3)做做看:课本第112页巧找重心.(四)教法说明1.讲述物理规律的课,一般分四步进行:(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2)通过实验研究问题;(3)分析、概括得出规律;(4)运用规律分析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体现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使学生懂得按照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来认识、处理问题会更有效.2.教法上采用边提问,边实验,边讨论,边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教学中结合一个个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学生领会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有序地进行观察、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对传统的二力平衡实验装置进行改进,使演示的现象更直观、鲜明,便于从实验现象导出结论.为使更多的学生能看清现象,可在实验装置后放一面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平面镜.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二力平衡》教案篇4(一)教学目的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二)教具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二、引入新课教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三、力的平衡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学生叙述)四、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师: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教师演示课本图9�6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学生回答)我们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重复刚才的实验.(演示)我们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这两个力是平衡的(演示)可见,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的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彼此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0.五、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根据人的质量,计算出人的重力G.G=mg=50千克X10牛/千克=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上.(图示略)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六、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有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体是没有不受力的,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八、作业习题5、6、7.(四)说明本节课有三个重要环节.由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给出什么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研究平衡力和二力平衡条件的重要意义有两方面,根据运动状态分析力的情况和根据受力情况判断运动状态.建议老师们突出这三个环节,使学生有非常清晰的思路,以免学生把平衡力和二力平衡的条件混为一谈.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二力平衡》教案篇5【导学目标】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能从物体受到的几个力中确定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教案
第2节二力平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条件;2.知道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3.能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并能分析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2.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态度.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教学难点】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车、带滑轮支架的长木板、玻璃板、细线、钩码(若干个).【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那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什么?生: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将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师我们知道,实际生活中不受力的物体是没有的.那为什么还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学生思考、讨论.师当甲、乙两位同学在门里、门外(同一位置,用力方向相反)推门时,如果要门保持静止不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生:两人用力(大小)相等.师对了,就是因为当两人用力大小相等时,产生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门相当于不受力.这时我们就说两个力平衡,门处在平衡状态,即处于静止.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好,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吧.【进行新课】平衡状态下力与运动的关系师上面的事例告诉我们,当物体处在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平衡状态是指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也就是说当物体处在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师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书,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分析它们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学生思考、讨论:生1:放在桌面上的书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表明重力与支持力平衡;生2: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拉力,表明重力与拉力平衡.生3: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和阻力,重力与支持力平衡,牵引力与阻力平衡.教师总结:由此可见,物体在平衡状态下,要么不受力,要么受平衡力.反过来,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板书:例题1 (用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悬挂在树枝上的苹果静止不动,苹果受到力和力作用,它们平衡力,苹果处于平衡状态.(后两空均选填“是”或“不是”)解析:平衡状态就是指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状态,即要么处于静止状态,要么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题中苹果处于静止不动,即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苹果受到平衡力作用.因为苹果必定受到重力作用,而且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苹果还受到树枝对它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答案:重拉是是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1.二力平衡的条件师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要么不受力,要么受平衡力作用.若是受平衡力,可以是两个力,也可以是多个力.教师提问:如果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这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呢?我们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两个力的平衡条件.学生猜想:可能与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位置等有关.师我们就以教材P20页图8.2-2中设计的实验来探究.(组装实验器材)进行实验:a.在小车左端挂一个钩码,右端挂两个钩码(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不相等),小车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b.如图(教材P20页)8.2-2所示在小车左右两边各挂一个钩码(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放手后小车仍保持静止;师是否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就可以相互平衡呢?c.在b的基础上转动小车,使小车受到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小车由静止变成转动;得出结论:小车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原来静止的小车仍保持静止状态.师用手拨动小车,小车会怎么样呢?d.用手拨动小车,小车运动很短一段距离会停下来;师为什么小车运动很短一段距离会停下来,而不是一直运动下去?生:受到木板对小车的阻力(摩擦力).e.把光滑的玻璃板放在木板上,小车放在玻璃板上重做上面的步骤,小车滚动的距离会更远.进行推理:如果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同时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原来运动的小车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下去.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二力平衡多媒体Flash动画,让学生对二力平衡的条件有更直观的印象.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进行板书:板书: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这两个力称为一对平衡力.(简记:同体、等值、反向、共线.)注意:这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尤其要注意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能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例题2 (用多媒体展示)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和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解析:图b中研究的对象是小车,观察小车在受到水平方向的两个拉力(忽略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阻力的理想情况)作用下的运动状态时,如果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小车受到的是平衡力.由于实际当中,小车要受到阻力,所以两边所挂钩码的质量略有差别. 图a研究的是小卡片,由于小卡片的质量很小,所以它的重力可忽略不计,因此可不考虑竖直方向的受力,仅仅只考虑水平方向的受力,因此a实验效果更明显.答案:(1)小车(2)大小方向(3)同一条直线(4)a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些,因为小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它只受两个拉力的作用(或b方案中要受到阻力的影响)2.二力平衡的应用师二力平衡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水平行驶的列车重力为1×108N,那么它受到的轨道对它的支持力为多少N,方向如何?生:支持力1×108N,方向竖直向上.师为什么?生:因为列车在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受到的重力和轨道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板书: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①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②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师在前面刚学力时,我们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也就是说,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把其中的一个力叫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那么它与平衡力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不妨就以放在桌面静止的书为例进行分析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讨论、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作图分析受力情况.A.一对平衡力:书受到的重力G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F.(如图甲所示)B.一对相互作用力:桌面对书的支持力F与书对桌面的压力F′.(如图乙所示)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并讲解.“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多媒体课件)注意:二者最明显的区别是:平衡力的两个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而相互作用力的两个力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的.【教师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明白了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即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反之,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静止的物体将总是静止,运动的物体将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最后我们还知道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体会到平衡力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好,谢谢大家!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本节教学从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入手,提出不受力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中物体是受力的,但又发现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进而提出问题:这又怎么理解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引导学生为寻求谜底而去探究学习.接着立即从身边常见事例入手,带领学生走向知识殿堂,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猜想、分析,然后通过实验去验证他们的猜想,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时,教师引领学生参与实验,采用边提问、边实验、边讨论、边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教学中结合一个个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学生领会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有序地进行观察、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通用7篇)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通用7篇)《二力平衡》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力平衡》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
2、经历二力平衡的实验探究过程,能归纳总结出结论。
3、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二力平衡的条件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二)新课引入:是不是只用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或做匀速运动?举例说明。
(三)进行新课:1、平衡力和平衡状态实例分析:不同状态下物体的受力情况(对媒体展示),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能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我们就说几个力互相平衡。
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单的情况是受两个力作用,只有两个力作用时,就叫二力平衡。
引导学生认识平衡状态。
引出:物体受力作用时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设计好实验方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分析得出结论。
小车是否静止?小车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小车还能静止吗?把小车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小车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由平衡力中的一个力确定另一个力;(2)由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而判断各力间的关系;(3)由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四、小结: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五、巩固练习: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北师大版物理八下7.5《二力平衡》优秀教学案例
3.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态度,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如荡秋千、走钢丝等,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如荡秋千、走钢丝等,引起学生对平衡现象的关注和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平衡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体能够保持平衡?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力的作用?”
4.宣布本节课的主题:“二力平衡”,并简要介绍二力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1.利用PPT或板书,详细讲解二力平衡的定义和条件,如“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二力平衡的判断方法,如利用力的矢量图或平衡方程等。
3.讲解二力平衡的应用,如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桥梁结构的平衡等,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5.作业小结的布置:教师布置具有实际应用性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2.让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如自己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规律?自己的数据分析是否准确?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评价,如每个小组的实验设计是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实验结果是否可靠?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同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初中物理力学平衡问题教案
初中物理力学平衡问题教案1. 知识与技能:理解力学平衡的基本概念,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平衡状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实例,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学会运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平衡状态的概念,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判断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实验器材(如绳子、挂钩、滑轮等),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悬挂的吊灯,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如何保持平衡状态。
2.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实验一:让学生提着书包,感受平衡状态。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书包受到的重力和提力,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2)实验二:使用绳子、挂钩和滑轮,搭建一个简单的力学平衡系统。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受力情况。
(3)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3. 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1)实例分析: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衡现象,如骑自行车、跳水运动员跳板等,引导学生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这些现象。
(2)解决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物体悬挂在绳子上、物体放在倾斜面上等。
4.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
五、课后作业1. 复习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并学会运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表格式教案设计——二力平衡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掌握压力和压强的有关知识,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提出猜想并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探究实验,经过交流得出结论
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4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怎样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
学生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题
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流程图
复习提问
回忆、回答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学生猜想想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练习
七、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观察实验,关注学生在观察操作、现象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探究、讨论等给予及时的评价、引导和总结;本课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次课综合性总结;
6培养对物理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7培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年龄在14—15岁,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学生已能够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初三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通过初二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
二力平衡教案初中物理
二力平衡教案初中物理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
- 学生能够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 学生能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 学生能够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培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 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二力平衡的概念及条件。
教学难点:- 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绳子、木板、滑轮、重物、气球等。
-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力的基本概念,复习力的作用效果。
2. 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情况?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介绍二力平衡的概念: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物体能够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就称为平衡力。
2. 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a. 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b. 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c.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d. 两个力的方向相反。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a. 用绳子悬挂一个木板,木板上放置一个重物。
b. 改变绳子的拉力,观察木板和重物的运动状态。
c. 讨论并引导学生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2.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二力平衡的概念和条件。
2. 提问:同学们能否举例说明二力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延伸:-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家长,进行一次专题讲座,分享二力平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探究二力平衡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二力平衡的概念和条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二力平衡》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②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的叫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③理解二力平衡条件;④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到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②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二力平衡条件难点:1.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同线”问题2.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工具2把弹簧秤,一块轻质塑料片(片上有几个洞),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问:惯性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能不能反过来说,凡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没有受到外力呢?列举: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静止在路边的人、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提问:他们是否受到力的作用?二.新课教学1.力的平衡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举出身边一两个受力物体的实例,分析它们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在黑板上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比如放在桌子上不动的墨水瓶,挂在天花板上不动的电灯匀速运动的小车等)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展示其所举的实例,利用这些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当一个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得出“力的平衡”的概念,指出这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
一、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这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在几个力平衡中,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我们来研究二力平衡的情况。
2.二力平衡的条件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案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案【篇一:八年级物理下册8.2 二力平衡教案(新人教版)】 8.2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是解决单个物体在不同的力学情境下所遵循的规律问题,应用非常广泛。
不同的物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力,不能脱离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而独立存在,讨论和解决问题时必然要涉及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它们之间所遵循的规律,牛顿第三定律揭示的就是这一规律。
教材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没有以定律形式出现。
而是通过司空见惯的实例得到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再与通过实验总结出的二力平衡进行比较,最后再回到实际应用中去。
教学重点对二力平衡的理解及应用.教学难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二力平衡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有关问题;2.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3.会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现象,思考力的相互作用的规律;2.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好物理的信心;3.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课前准备弹簧、弹簧测力计两个、力传感器、钩码、计算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导入吊灯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吊灯的运动状态怎样?放在桌面上的书,书的运动状态如何?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汽车受力如何?苹果静止在桌面上,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
问题与思考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什么吊灯、书、小汽车、苹果和运动员受到力的作用还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知识要点:1.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所受的几个力叫做平衡力。
3.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简称二力平衡。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二力平衡》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2)应用二力平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过程与方法:来自过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的过程,使学生
会探究的方法和感受“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
会”。
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理解及应用。
难点: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释自然想象。
学生学习平衡力概念时,通过复习提问引入举例,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二力平衡》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物理
教学课例名
《二力平衡》
称
本节通过对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物体受力情况的
分析引出平衡力的概念,通过学生设计实验、操作实验、 教材分析
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然
后应用二力平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1)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学生学习能 学生易于接受,可当学习“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
力分析 在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上有一
定困难,这需要教师的提示和引导。
教学策略选
用牛顿第一定律作为引入,提出问题并结合生活实
择与设计 际举出例子。通过实验,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合 作讨论、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等,一步步深入,能达到对 知识的理解并不难。学生自主“探究”,不仅增强学生 的求知欲望,更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严谨的科 学态度,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 率。回答提出的生活问题,并指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1、引入:复习牛顿第一定律,提出问题:保持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不受到力吗? 2、问举例:(1)悬挂着的电灯(2)桌面上的书 本(3)匀速下降的人和降落伞 3、提问:(1)电灯不受力吗?(2)书本不受力 吗?(3)人和降落伞不受力吗?(受力,但这些力有 什么样的特点) 4、设计实验进行分析:(1)f1 与 f2 在同一条直
《二力平衡》说课稿
《二力平衡》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二力平衡》说课稿【荐】《二力平衡》说课稿(最新5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荐】《二力平衡》说课稿(最新5篇)以供参考。
人教版物理《二力平衡》教案、教学设计
8.2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条件;2、知道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3、进一步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2.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用物理知识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2.让学生领略到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样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设施钩码、细绳、小卡片、两端带定滑轮的长塑料板一块、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1、指名学生说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教师:片中的吊灯、轮船、跳伞运动员、潜水艇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时,才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但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这些物体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这是否和牛顿第一定律相矛盾呢?3.讨论并提出猜想。
4.师: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就请你们和老师共同协作,一起来探究。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一)平衡状态其实这与牛顿第一定律并不矛盾,这涉及到力的平衡问题。
物体虽然受到力,但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不受力。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为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应满足什么条件呢?1.探究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上台操作,台下学生观察、思考。
(实验分四步进行)(1)用手按住卡片不动,两边各加不同的砝码,放手后可看到:卡片向砝码多的一方运动。
用手按住卡片不动,两边各加相等的砝码,放手后可看到:卡片静止不动(平衡状态)。
初二物理《二力平衡》教案(精选6篇)
初二物理《二力平衡》教案(精选6篇)《二力平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使学生的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
再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体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
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1、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要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初中物理教案二力平衡
8.2 二力平衡1、某实验小组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M为一轻薄塑料片,实验中所用的钩码均为100g,不计绳重及摩擦(g取10N/kg)。
(1)在图甲的装置中滑轮的作用是。
(2)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1个钩码时,塑料片静止,其左端受到的拉力F1与右端受到的拉力F2的方向;当左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乙所示,塑料片将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用剪刀将塑料片从中间剪断,断开的塑料片向两边加速运动,说明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2、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文具盒放在物理课本上,则( )A.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物理课本对文具盒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3、下列各图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4.用电线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A.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C.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5.如图,一架直升机吊着一辆坦克悬停在空中,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升机对坦克的拉力和坦克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直升机对坦克的拉力和坦克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直升机的重力和坦克的重力大小必定相等D.直升机对坦克有拉力而坦克对直升机没有拉力5题图 6题图 7题图6.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小明用剪刀将图中静止的薄塑料片从中间剪断,他要研究的是这两个力是否( )A.作用在同一直线上B.方向相反C.作用在同一物体上D.大小相等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面上并相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拉开,F1=F2=5 N,两弹簧测力计静止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受力平衡,乙对甲的拉力是5 N,甲的示数是5 NC.乙受力平衡,甲对乙的拉力是5 N,乙的示数是10 ND.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为零,示数均为零8.如图所示,一灯泡通过电线悬挂在天花板下,保持静止。
《二力平衡》教案3篇(二力平衡试讲教案)
《二力平衡》教案3篇(二力平衡试讲教案)下面是我收集的《二力平衡》教案3篇(二力平衡试讲教案),供大家品鉴。
《二力平衡》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了解认识二力的平衡(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能解释物理问题教学难点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教学器材:视频光盘、木块、带滑轮的长木版、细线、勾码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思考:凡是静止的物体就不受力吗?凡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不受力吗?举例说明。
(1)静止放在水平面上的粉笔盒(2)吊着的吊灯(3)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那为什么生活中的这些物体受力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这节课的学习,探究其原因。
(二)新课教学一、探究:力的平衡1、实验:让学生提着书包不动。
2、提问:如果将手松开,书包将落到地上,为什么?(因为只受重力的作用)3、思考:那为什么现在没有落地,而是静止?请画出受力示意图(1)。
4、讨论:因为除了受竖直向下的重力,还受竖直向上的拉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受力一样,所以书包静止。
同样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在水平方向上牵引力和阻力,二者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有受力一样,所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实际物体往往同时受多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结论:象这样,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问题: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举例: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要沿斜面向下滑;电梯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案模板
教学年级:八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能够识别和判断物体是否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3)学会运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1. 二力平衡的条件。
2. 判断物体是否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二力平衡的物理意义。
2. 学会运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实验器材:木块、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线、长木板、带滑轮的长木版等3.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回顾牛顿第一定律,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受力情况下的运动状态。
2. 提出问题:物体在受力时,为什么有些物体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二、新课教学1. 通过实验演示,展示二力平衡的现象。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实验中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之间有什么关系?3.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4. 教师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强调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巩固二力平衡的知识。
2. 教师讲解典型习题,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
2. 引导学生思考二力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二力平衡的理解。
2. 提出问题: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处于二力平衡状态?二、新课教学1.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判断物体是否处于二力平衡状态的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例,总结判断方法。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教学
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
教学
手段
二力平衡演示仪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说明
环
节
一
复
习
导
入
【复习导入 引出课题】
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思考:凡是静止的物体就不受力?凡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不受力吗?同学们请举例子
老师引导:
静止在桌面的粉笔盒、吊灯、匀速上升的气球,它们都受到了力的作用;那么为什么生活中这些物体受力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这节课的学习.
提问:二力平衡与什么有关呢?
老师引导学生:大小、方向、共线,同体
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四个条件)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
学生认真观察演示实验,思考什么叫平衡,什么是平衡状态。回忆重力相关知识
。
交流互动,总结力的平衡和平衡状态。
教学板书设计
二力平衡
一、平衡状态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1)大小 相等
(2)方向 相反
(3)同一物体
(4)同一直线
三、应用
【结论】
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里相互平衡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的平衡,叫二力平衡。提问: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就一定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吗?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呢?
老师进行演示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
A、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上数量相同的勾码,观察现象。(此时小车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第六节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学习主题】二力平衡
【学习时间】1课时
【课程标准】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第六节的学习内容。
本节教材分为力的平衡的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它的应用三部分。
本节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首先,本章前两节已学习了惯性定律和惯性现象,为学习二力平衡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
其次,本节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为后面学习摩擦力和浮力等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也做好了思路和方法上的准备。
再次,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今后研究问题奠定了能力基础。
因此,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对受力分析还不够全面,对物体受到力的理解也还不够准确,在学习过程中,在这方面要注意正确的引导。
【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
2、通过学生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3、结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或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4、通过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5、通过对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对比“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加深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
【评价设计】(1).通过问题1、2、3、4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问题5、6、7、8、11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问题9、10检测目标4的达成。
(4).通过问题12、13、14、15检测目标3的达成。
(5).通过问题12、13、14、15检测目标5的达成。
(6)通过问题16检测目标6的达成。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再设置问题,引发深入的思考)
(一)、复习提问:问题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二)、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2、如果将手上托的课本松开,书将落到地上,为什么?
问题3、我手上托的课本受到什么力的作用?画出受力示意图。
问题4、凡是静止的物体就不受力吗?凡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不受力吗?举例说明。
(三)教师总结:象这样,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板书课题)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转化成操作性强的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思考、交流,学会教学内容。
)
问题5、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举例说明
(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要沿斜面向下滑;电梯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
问题6、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问题7、猜想:二力平衡需具备什么条件?(可能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问题8、你如何根据给出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来支持你的猜想呢?
(提示:研究一个因素对二力平衡的影响,要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既“控制变量法”。
)问题9、在实验中,你需要观察什么?
问题10、你应该这样做,才能保证和同学们齐心协力顺利完成实验?
选择合理方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问题11、根据实验进行分析,你能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吗?
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通过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二力平衡有哪些应用)
1、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
问题12、看课本图12—6—2,吊在空中静止不动的灯,若电线的拉力为2N,则灯重力是多少?
问题13、看课本图12—6—3,重力为2N的课本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多大?
问题14、看课本图12—6—4,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落,若伞和人总重500N,则他们说受的阻力是多少?
2、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问题15、“动手动脑学物理”第5题。
你会做吗?
四、拓展:问题16、“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有什么异同?:
五、小结
六、巩固训练
利用学案1、2、3、4、6、7
【板书设计】:
一、力的平衡:
1、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四个条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
1、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
2、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