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的酒桌习惯

合集下载

山东人的喝酒规矩

山东人的喝酒规矩

山东人的喝酒规矩山东人的喝酒规矩山东人酒桌上的风俗和礼节多,喝法也多。

这些东西好坏搀杂,有些增进气氛,而有些则让人不喜欢,这里给各位说个一二。

山东人的喝酒规矩【1】先说入座。

山东自古是礼仪之帮,所以酒桌上的宾主、长幼之分是不能马虎的。

酒桌上,一般冲门口的位置是主人或者东家的(就是买单请客的人),酒桌上有时戏称为“庄主”。

在他的对面的位置是主人一起来招待客人的,叫“主陪”。

这两个位置各地叫法有点差异,但意思差不多。

外地的朋友若是弄不清除其中的原委,告诉你个简单的方法:只要看桌子上杯中餐巾的叠法就可以分辨出来。

这两个位置的餐巾的叠法是与众不同的。

主人的餐巾一般是折叠成圆筒形状,插在杯子里面的。

而主陪的餐巾则是叠成扇面状的。

其位置的餐巾则是一般的三折呈花瓣状。

整个餐巾的布局有点象是展翅的凤凰。

定好了这两个位子,别的位置就好确定了。

坐在主人左面的是“主宾”,右面的是“次宾”;相对应的,左面挨着主宾的是“副主陪”,右面挨着次宾的叫“次陪”,但叫“****”的多。

其余的位置宾主可以随便坐,酒桌上戏称这些人是“不三不四”,原因是酒桌上没有”三宾”、“四陪”的叫法。

宾主落座,开始倒酒。

山东人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大碗喝酒。

这似乎有梁山好汉之遗风。

如今虽然不用大碗了,但小杯是不用的。

你若是在电影或者电视剧中看到山东人用那种三钱的小酒盅喝酒,那纯粹是在扯淡。

山东时下的标准杯是三两三的高脚玻璃杯(究竟是什么人最先时兴起来的这种杯子无从考证,但一瓶白酒正好能倒三杯)。

酒一般是白酒,度数一般是38度左右(山东人并不太喜欢喝高度酒)。

当然也可以喝啤酒,但一般按照白酒、啤酒1:6的比例折算。

入席后每位先满上这样的一杯,叫门前杯。

意思是让各位自扫门前雪。

这杯酒是每位到场的人必喝的,不喝是对主人或者东家的不尊重。

这第一杯酒当然要由主人带领大家喝。

主人一般要有一个开场白,客套一番,然后定个标准。

就是说这杯酒要分几次喝完。

一般是6次,叫“六起”。

山东十大酒桌规矩

山东十大酒桌规矩

山东十大酒桌规矩
1.客人先行点酒,主人劝酒。

在山东,宾主双方都很重视这一点,主人会在客人点酒之前先行示范,以示尊重。

2. 酒席由主人主持,客人按照桌次入座。

进门时先行向主人致意,然后按照主人的安排就座。

3. 主人敬酒时,客人应该一口喝完。

敬酒时要举起酒杯,向对方致意,喝完后还要向主人示意感谢。

4. 客人敬酒时,可以适当地说一些祝福的话,但不要太夸张。

5. 主人应该尽量留下一些食物和酒,以备客人离席时再次用餐。

同时,主人也可以把自己留下来的酒倒给客人。

6. 在山东,喝酒时一定要吃东西。

主人会询问客人是否需要菜品,客人也可以自己点菜。

7. 饮酒时不要喧哗,要保持礼貌。

在谈话时要注意分寸,不要说过分的话。

8. 在喝酒时,客人应该注意轮流敬酒,不能一味地挑着自己喝。

9. 在收到礼物时,要表示感谢。

主人会送一些小礼品,客人也可以自己带一些礼物。

10. 喝酒不要过量,不要让自己变成一个负担。

如果觉得不适,可以适时离席。

- 1 -。

山东人喝酒主宾的规矩

山东人喝酒主宾的规矩

山东人喝酒主宾的规矩山东人喝酒时,主宾的规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主客身份划分明确。

在山东酒场,请客的是主人,外来的是客人,无论客人是一位或者好几位,作陪的人一定不止一个,分主陪、副陪、三陪、四陪等;如果宾客有好几位,那同样分为主宾、副宾、三宾、四宾等。

2. 主客座位很明确。

进入房间,正对门的那个座位是主陪,与主陪隔桌相对的是副陪;主陪右手边的座位是主宾,主陪左手边的座位是副宾;副陪右侧是三宾,副陪左侧是四宾,其余人员可随便坐,但主客最好交叉在一起。

3. 对自己身份和地位要明确。

一般来说,主宾是主陪重点要宴请的对象,副宾其次,以此类推。

主宾的确定,有时按与主陪的私交深浅,有时按行政级别,有时按年龄,当主人对其他客人身份不明白时,主宾要安排好其他客人的顺序。

身份都确定了,酒局的座位也确定了,不能乱坐,避免尴尬。

4. 宾客在落座时要谦逊。

山东是礼仪之邦,讲究谦逊和礼让。

即便你贵为主宾,到了酒桌上,也不能大大方方往主宾位置上一屁股坐下去,否则会给人没有教养的印象,而要谦逊客套一番,与主人推迟一下,再坐在该坐的位置。

5. 注意喝酒的顺序。

主陪首先讲话,一般是3-4次,然后副陪发言,也是3-4次,主副陪喝下来,一杯酒喝完;其次三陪、四陪依此类推。

主人敬完酒后,客人再说话,主宾、副宾、三宾、四宾等,以上都是集体项目;集体项目完成后,主、客再俩俩穿插,最后再由主陪做总结。

不该你讲话时,不要乱发言,避免尴尬。

6. 敬酒的讲究。

轮到你敬酒时,一般要先给桌面上所有喝酒的人倒满酒,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手捧着杯子,环视所有人一圈,说一番话,说完后,按顺序一一和别人碰杯,杯口要低于别人的杯口,以示礼貌;敬别人酒时,自己的酒要喝完。

7. 最后一杯酒要饮尽。

平日里赴宴吃饭喝酒,饭局上有些剩下的东西也无可厚非,毕竟不可能每次都能刚刚好让点菜的人吃完。

8. 记得喝“门前杯”。

平时我们参加各种宴席场合在吃饭的时候,许多人则是一入座就可以开始先吃些小菜,喝些饮料了。

山东 喝酒 规矩

山东 喝酒 规矩

山东喝酒规矩
在山东喝酒,座次和敬酒规矩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规矩:
1.座次:山东的座次安排通常使用方桌,即八仙桌。

主位通常坐北
朝南,左边是上座,即主陪,右边是次座,即副陪。

面向主位的座位地位最低,通常是年轻的小辈,主要为全席满酒、倒茶、接菜等服务工作。

2.敬酒:在山东,有一个特定的礼仪叫做“门前酒”。

这杯酒是在
所有客人到达后,首先由主人敬的。

这杯酒不能拒绝,通常需要分成六次喝完,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3.敬酒顺序:通常,主陪会先敬三杯酒,然后副陪再敬三杯酒。


尊到卑,其他人再依次敬酒。

4.敬酒方式:敬酒时,通常需要主人先敬,然后按照身份和年龄由
尊到卑进行。

碰杯时,年轻一方的手应放在年长一方的酒杯下部,以示尊重。

5.端酒:在某些地方,如鲁西南地区,晚辈或年轻的主人会为德高
望重的客人端酒,称为“端酒”。

端酒通常最少要端两杯,称为好事成双。

山东婚宴敬酒礼仪

山东婚宴敬酒礼仪

山东婚宴敬酒礼仪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

全国各地的婚宴的举办方式都是不一样的那敬酒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可以帮助大家!1、满酒,不停地满酒,不管杯子里的酒动没动过必须加到不能再加为止。

晚辈给长辈满,主人给客人满,太可怕了。

2、敬一次酒可以分两次喝完、四次喝完,分别有不同的说法,不过反正我也不记得,有人不知道一次端起就干了就必须在别人喝第二次的时候再给满上干掉,太可怕了。

3、桌上一拨人给另一拨人敬酒,桌上其他人也必须互相敬,总之只要有人喝其他人就得跟着喝,太可怕了。

4、一个人给另一个人敬酒不能只敬一次,必须得敬两还是三次(忘了),太可怕了。

5、然而万万没想到,新郎新娘敬酒环节,只需要拎着酒瓶给一桌桌满酒完全不用喝啊哈哈哈哈哈哈!议婚:从朋友到爱人这个过程,一般是有男方家托人上门提亲,就是传统的媒人。

最好找个媒人是双方都认识的人,媒人介绍过家人后,双方家人可坐在一起吃个饭,认识下。

订婚:如果双方觉得合适,就可以谈谈订婚环节。

男方先要去算下订婚的日子,然后通知女方。

通知女方的时候男方要准备礼品男方第1次去女方家要带4样礼品烟酒干果糕点。

订婚当天男方要为女方准备聘礼:定婚钱五金。

改口要准备改口红包。

择吉俗称要好送好。

男家派人到女家讨新娘生辰,一般第一、二次女方不答应,以表示女家舍不得将女儿嫁出,借以抬高身价,第三次才表示同意。

生辰讨回后,男方请算命先生根据生辰选定结婚日期。

吉日择定后,写出婚单,注明结婚时应注意的事项,并带衣料、脸盆、化妆品、牙刷、牙膏、梳子、镜子、肥皂盒等。

送往女家,谓之送好。

嫁妆要由男家来人预先抬走,或娘家人提前一步送去,嫁妆多少,视女家经济情况而定。

拉嫁妆路线与结婚当天路线相同,也要燃放炮竹。

结婚当天:娶亲时忌走原路,一般是出东进西,路上如遇井、石、庙宇、坟地和十字路口都须放鞭炮,或用红毡遮蔽。

一般在早晨五时左右出门接亲,带着鞭炮。

红包接亲人数提前算好。

山东喝酒规矩基本礼仪和长辈喝酒规矩基本礼仪

山东喝酒规矩基本礼仪和长辈喝酒规矩基本礼仪

山东喝酒规矩基本礼仪和长辈喝酒规矩基本礼仪山东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以其独特的酒文化而闻名。

在山东,酒是庆祝、社交和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喝酒有一套独特的规矩和礼仪,特别是在与长辈喝酒时更是如此。

下面是山东喝酒的基本礼仪和长辈喝酒的规矩。

一、山东喝酒的基本礼仪:1.敬酒仪式:在山东,喝酒有一套独特的仪式。

主人会先给客人倒酒,然后高举酒杯,说上几句寄语,例如“干杯”或“敬您一杯”,然后与客人碰杯。

在碰杯时,要用右手持杯,左手撑住杯底。

碰杯后,一起举杯饮尽。

2.喝酒口诀:在山东,喝酒有一套特殊的口诀。

“干杯,一杯顶十杯;抬杯,二杯顶百杯”。

这是一种勇士豪放的喝酒方式,旨在展示男子汉的英雄气概。

3.不逞之事:在山东,喝酒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做出一些不逞之事,例如醉酒、大声喧哗、与他人争吵等。

这些做法都会被认为是失去风度和品格。

4.喝酒容忍度:山东人喝酒容忍度较高,尤其是男性。

不管是在座位还是单独喝酒时,如果你不愿意喝酒,可以拿一杯水代替,但是最好不要表现得太过抵触,以免伤害到主人或其他人的自尊心。

二、长辈喝酒的规矩:1.敬老尊贤:在山东,长辈喝酒是一种尊敬和表达感激之情的方式。

当长辈给你倒酒时,你应该高举杯,向长辈致敬,然后与长辈碰杯。

在与长辈一起喝酒时,你应该保持适度的饮量,不要过度饮酒。

2.居中而坐:在山东,长辈在宴会上通常会坐在主位,而晚辈则会坐在长辈的两侧。

当长辈敬酒时,你应该站起来,居中而坐,示以尊敬。

3.立正而饮:在山东,长辈敬酒时,你应该立正而饮。

这是一种表达尊敬和感激之情的方式。

在喝酒时,你应该保持端庄和优雅的姿态,不要喝得太快或太慢。

4.持酒杯:在山东,长辈敬酒时,你应该用右手持酒杯,左手稍微撑住杯底。

在碰杯时,你应该与长辈用力碰杯,同时表达对长辈的敬意。

总结:在山东,喝酒是一种社交和交际的重要方式。

了解山东喝酒的基本礼仪和长辈喝酒的规矩,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融入到山东的文化中。

但是,无论如何,健康和适度的喝酒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以健康和友爱的方式享受酒文化的乐趣。

山东人的喝酒规矩

山东人的喝酒规矩

**山东人的喝酒规矩**山东,这片古老的齐鲁大地,素以礼仪之邦著称。

在这里,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的载体。

山东人喝酒,讲究的是规矩、是情义、是那份难以言表的豪爽与热情。

一、座次之礼在山东,酒桌上的座次安排极为讲究。

一般来说,正对门的位置是主陪,也就是主要负责调节气氛并掌控酒桌节奏的人。

主陪的两侧则分别坐着主宾和副宾,他们往往是酒桌上最受尊敬的人。

其余的位置则按照“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的原则依次排列。

二、敬酒之序敬酒,是山东酒桌上的一大特色。

敬酒时,首先要明确敬酒的顺序,一般来说是按照年龄大小、职位高低或者主客关系来排列。

敬酒时,酒杯要低于对方的酒杯,以表示尊敬。

同时,敬酒词也是必不可少的,简单的几句话,既能表达敬意,又能增添酒桌的气氛。

三、饮酒之态山东人喝酒,讲究的是豪爽与大气。

在酒桌上,山东人往往不会扭扭捏捏,而是痛痛快快地喝酒。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过量饮酒,而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不推辞、不扫兴。

四、劝酒之度在山东,劝酒是一种常见的酒桌文化。

但是,山东人劝酒并不是无节制的,而是讲究一个“度”。

一般来说,劝酒时会根据对方的酒量和意愿来决定是否继续劝酒。

如果对方确实不能喝了,那么就不会再勉强。

五、酒后之仪酒后的礼仪也是山东人喝酒时非常注重的一方面。

酒后不失态、不吵闹、不影响他人是基本的酒后礼仪。

此外,酒后还要注意照顾好醉酒的人,确保他们安全回家。

总之,山东人的喝酒规矩体现了山东人的热情、豪爽和大气。

在酒桌上,他们不仅仅是在品尝美酒佳肴,更是在享受那份与亲朋好友相聚的快乐与温馨。

山东人的酒文化

山东人的酒文化

山东人的酒文化
打圈:
约定的三六九喝完了,主副陪要分别从自己的右手开始,依次和客人喝酒,通常是喝两个,这就叫打圈。

如果主陪或者副陪的酒量足够大,感觉没有尽兴,可以打两圈。

加深酒:
在结束上述敬酒后,如果喝酒的双方聊得好,可以主宾喝一杯或两杯加深酒,以示加深感情。

“感情深-口闷”,山东汉子不善言辞,感情都在酒里。

主陪带酒:
酒宴开始,主陪等前几个热菜上来后就可以领酒了,也叫带酒。

不留杯中酒:
酒宴结束的较后一杯酒所有人必须喝尽,不能有余留,这也是基本的尊重。

山东的酒桌分主陪、副陪;主宾、副宾;三陪、四陪;三宾、四宾等。

一场酒局中,每个人依座次不同扮演不同的角色,各司其职。

主陪:是请客的高职位者,或陪酒的尊贵的人。

位置在正冲门口的正面。

主要作用基本就是庄主,把握本次宴请的时间,喝酒程度等。

也是带动大家情绪的“火车头”。

副陪:是陪客者里面第二位尊贵的人。

位置在主陪的对面,即背对门口。

传统意识义上,这个位置应该坐请客买单的人。

主宾:是客人里面职位高者或地位尊贵者做的地方。

位置在“主陪”的右手边。

山东人酒场规矩

山东人酒场规矩

山东人酒场规矩
在山东,酒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酒场里,人们有着一套独特的规矩,这些规矩既有礼节之道,又有风俗习惯。

首先,进入酒场时,要向大家问好,表达自己的敬意和诚意。

在和大家寒暄时,最好不要涉及政治、宗教、种族等敏感话题,以免引发争执。

其次,点酒时要注意顺序,通常是老人先点,年长者先喝。

如果是自己请客,一定要注意顾及到所有人的口味,不要让某些人感到不被尊重。

在喝酒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饮量,尤其是初次进酒场的人,不要过于妄自菲薄,一味追求喝多少。

同时,也要注意不要把酒喝多了,使自己失态或是对别人的尊严有所侵犯。

最后,饮酒后要及时离场,不要在酒场里逗留太久,以免打扰到别人。

同时,也要注意酒后的安全,不要酒后驾车或者走路不稳。

总之,山东人酒场的规矩是让人们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的传统文化,希望大家在饮酒时能够牢记这些规矩,为自己的健康和他人的尊严负责。

- 1 -。

山东喝酒的规矩

山东喝酒的规矩

山东喝酒的规矩山东是中国的酒文化发源地之一,山东人喝酒有着独特的规矩和风俗。

这些规矩既有礼仪之说,也有文化传承之意。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山东喝酒的规矩。

一、宴席上的敬酒在山东,宴席上的敬酒是一种常见的社交行为。

而在敬酒过程中,也有着许多规矩。

首先,宴席上的主人要先敬客人一杯酒,表达热情和欢迎之意。

接着,客人要回敬主人一杯酒,表示礼貌和感谢之情。

在敬酒时,主人和客人都要站起身来,将酒杯举到合适的高度,然后双手递给对方。

在接过酒杯后,要先碰杯,再喝酒。

在敬酒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碰杯太用力,以免酒洒出来。

此外,敬酒时不要放大声喧哗,要保持安静和庄重的氛围。

二、酒杯的选用在山东,喝酒时使用的酒杯也是有讲究的。

一般情况下,山东人喜欢使用白酒专用杯,杯身较高,杯口较窄。

这样设计的酒杯有利于白酒的香气集中,能更好地体味到酒的味道。

同时,山东人还喜欢使用青花瓷杯,这是一种传统的山东特色酒杯。

青花瓷杯色泽靓丽,造型独特,更能凸显山东文化的底蕴和特色。

三、酒令的游戏在山东,喝酒往往伴随着一些酒令的游戏。

这些游戏不仅增加了喝酒的趣味性,还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常见的酒令有“哑巴喝酒”、“对歌喝酒”等。

在哑巴喝酒中,参与者不能说话,只能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和挑战性。

而在对歌喝酒中,参与者要通过对唱歌词来进行喝酒,不仅考验了参与者的反应能力,还增加了现场的气氛。

四、递酒的顺序在山东,递酒的顺序也是有讲究的。

一般情况下,要从年长的人开始递酒,然后再递给年轻的人。

这是一种尊重和尊长的表达方式。

在递酒时,要用右手递给对方,这是中国传统礼仪的一种表现。

同时,在递酒时要注意杯子的高度,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以示平等和友好。

五、酒席上的饮食在山东,喝酒往往伴随着丰盛的饮食。

不少人会选择在喝酒时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猪肉、鸡肉等。

这些食物可以起到缓解酒精对胃肠的刺激作用,保护胃肠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增加人体对酒精的耐受性,减轻酒精对身体的损伤。

在山东做客喝酒有哪些规矩?

在山东做客喝酒有哪些规矩?

在山东做客喝酒有哪些规矩?展开全文先来说一下山东人喝酒入座、敬酒的规矩。

规矩之一正对大门的为主陪主陪可以理解为饭桌上的主人,他是请客一方的主角。

通常负责掌控全局,一般都是请客方职务最高的人,或者年纪最长的人,或者是这次饭局的主导者。

规矩之二与主陪相对的为副陪顾名思义,这是主陪的副手,通常酒量比较大,善于活跃气氛,有时要为主陪挡酒。

一般来说,单位饭局的话,是办公室主任坐那里,朋友或者私人聚会,性格开朗能说会道的人坐那里。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求人办事要付账的人会坐那里。

规矩之三以右为上有了主副陪,再坐下来的人就很容易安排了,右手为上,左手为次。

就是主陪右手坐的人,是主宾,主陪左手坐的人是副宾。

同理,副陪右手的是三宾,左手的是四宾。

当然,如果以副陪的眼光来看,那正好相反,就是以左为上了。

规矩之四三陪四陪侍候局通常挨着主宾和副宾的叫三陪,四陪。

他们的任务是协助主陪照顾好主副宾,让大家吃好喝好。

是侍候这个饭局的人,通常都有一定的酒量。

以上是按照标准的8人桌来定的座次以上是按照标准的8人桌来定的座次。

如果是10人的,主副陪、主副宾位置不动,其他人原则上是请客一方要穿插坐在客人之间,方便照顾客人们吃饱喝好。

下面再来谈一下敬酒的规矩。

规矩之一主陪带酒酒宴开始,主陪等第一个热菜上来后就可以领酒了,也叫带酒。

规矩之二事先约定带酒数量无论是主陪还是副陪,都要在开始领酒前定下喝多少,通常是三六七九这样来喝。

就是主陪喝三杯或者三口喝完一杯,副陪也喝三个,这是六个。

让三陪带一个,这是七个。

但是如果约定的是九个,那就是主陪三个,副陪三个,三陪二个,四陪一个。

规矩之三主副陪要打圈约定的三六七九喝完,主副陪要分别从右手开始,依次和客人喝酒,通常是喝两个。

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从左边敬酒,比如主宾不善饮酒,身体有恙,或者主宾虽然身份高,但副宾年龄大,主宾以示尊敬让副宾先喝。

但这种特殊情况比较少见,比较正规的酒局上基本不会出现。

必须事先约定好带酒的数量规矩之三三四陪单独领酒主副陪打圈结束后,三四陪可以打圈,也可以单独和主、副宾喝酒,通常也是两个。

山东人酒场规矩

山东人酒场规矩

山东人酒场规矩
山东人是以饮酒文化著名的民族之一,而在山东,酒场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酒场上,有着几千年的传统,在这里,人们交流感情,表达情谊,坐在一起品尝老酒,敬酒,唱歌,畅谈人生,享受彼此的陪伴。

但是,这里也有一套严格的规矩,必须遵守。

1. 尊重长辈
在酒场上,尊重长辈是一项重要的规矩。

如果长辈拍杯赴席,晚辈要起立敬酒。

如果长辈点酒,晚辈要等长辈先喝。

2. 实事求是
在酒场上,说话要实事求是,直截了当。

即使有意见和不同看法,也不能粗鄙无礼,不讲究分寸。

3. 循序渐进
在酒场上,要循序渐进。

把话说得太重太快,容易伤害别人。

抱怨,抨击别人,给别人变脸,损人不利己。

4. 敬酒
在酒场上,敬酒是必不可少的礼仪。

若要敬酒,一定要站起来,面向要敬的对象,用两只手端着酒杯,敬酒时手不可低于对方手杯的高度。

喝了酒之后,一定要把酒杯轻轻放下,不要摆出轻蔑或别拒的态度。

5. 不醉不归
酒场上有个规矩“不醉不归”。

即使不能喝太多,到了一定时间,也要喝醉,否则会被认为没有重视这次酒场。

但是,醉了也别做得太过火,遵守基本礼仪。

总之,酒场是一处用来表达情谊与交流的场所,在这里的礼仪非常重要。

遵守这些规矩,不仅能展示你的文化素养,也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亲近。

山东喝酒规矩和座位 -回复

山东喝酒规矩和座位 -回复

山东喝酒规矩和座位-回复山东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省份,以其独特的酒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山东,喝酒不仅是一种社交方式,更是一种表达友谊和尊重的方式。

然而,山东的酒文化也有一些规矩和座位的安排需要遵守。

接下来,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中括号内的问题。

一、山东喝酒的规矩1. 慎独饮:山东人注重酒量和酒品,他们认为喝酒是一种享受,而非猛灌的方式。

因此,山东人通常在独处或与少数亲友饮酒时,才会选择较为纯净的白酒。

2. 慎醉酒:山东人在喝酒时注重度量,他们常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这意味着他们喜欢与情投意合的人一同饮酒,而不是为了醉倒而饮酒。

3. 酒杯文化:山东喝酒时,酒杯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

山东人常用的酒杯是高脚矮牙杯,这样的杯子既显得精致,又方便握持。

4. 先谢酒:在山东,喝酒时酒席上的长辈通常会先对晚辈敬酒致谢,而晚辈则以回敬的方式表示敬意。

这种先谢酒的行为体现了山东人对长辈的尊敬与礼仪之道。

5. 持盏送酒:山东人常用盏子来送酒,这是一种古老传统的礼仪。

持盏送酒时,需要先将酒杯端在手中,把盏子放入酒杯中,接着将酒倒满盏子并举起,向对方敬酒,以示亲近之意。

二、山东喝酒的座次1. 主位:在山东的酒席上,主位一般由地位高、年纪大的人担任。

主位坐在酒席的主桌上,通常是嘉宾中地位最尊贵的人。

在座位的选择上,主位一般坐在桌子的中央,以显示其地位的重要性。

2. 平位:平位是指地位较高的嘉宾所坐的位置,一般坐在主位的左右两侧。

在山东的酒席上,平位的人通常是有一定社会地位或资金实力的人,在座位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3. 偏位:偏位是指地位较低的嘉宾所坐的位置,一般坐在主客席的两边。

在山东的酒席上,偏位的人通常是晚辈或地位较低的人,在座位的选择上则比较随意。

4. 迎门位:在山东的酒席上,迎门位是非常尊贵的位置,多用于迎宾或贵宾。

迎门位是指最靠近门口的座位,用于接待来访的客人,以展示主人的热情和尊贵之意。

山东礼仪

山东礼仪

在排定中餐的席次时,通常有四条惯例。

(1)面门为主,即主人之位应当面对餐厅正门,有时可以由女主人居第二主位。

有两位主人时,双方应对面而坐。

(2)主宾居右,即一般应请主宾在主人右侧就座。

(3)好事成双,即在正常情况之下,每桌就座之人宜为双数,并以六人、八人、十人为最佳之数。

(4)各桌同向,即除主桌外的其他各张餐桌上的主位,可与主桌上的主人之位方向相同我国习惯按职务排列以便于谈话,如果夫人出席,常常把女士排在一起。

译员一般安排在主宾右侧,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还可以灵活处理。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

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下面是规矩:规矩一: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是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规矩二: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规矩三: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

规矩四: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规矩五: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规矩六: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肚。

规矩七:自己职位卑微,记得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

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规矩八: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

自己如果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规矩九: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山东饭桌规矩

山东饭桌规矩

山东饭桌规矩
山东人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和礼仪,不仅重视饮食的味道和品质,还注重用餐的环境和氛围。

以下是山东饭桌上的一些规矩:
1. 主人要先端起酒杯,向客人敬酒,客人再回敬。

敬酒时,主人要碰杯底,表示敬意。

2. 上菜时,靠近主人的一侧先上,客人自左向右依次上菜,主人也要自觉地从自己那一侧夹菜上桌。

3. 饭桌上一定要注意讲究餐具和 chopsticks 的使用。

餐具不能乱扔,不能把 chopsticks 插在饭里或者勺子上。

4. 在用餐过程中要克制自己的饮食欲望,不要声音太大、吃得太快。

不要抢着吃菜,而是等待其他人动手后再夹。

5. 最后,用过的餐具可以放在桌子的特定位置,已满的碗盘要先组合好,整齐地放在一起。

这些规矩看似细节,但却能彰显山东人的待客之道和文化底蕴。

用餐时若能按照这些规矩来,不仅能让自己更轻松愉悦地享用美食,也能给身边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山东人喝酒的规矩!看看你就懂了

山东人喝酒的规矩!看看你就懂了

山东人喝酒的规矩!看看你就懂了山东人喝酒有一套独特的规矩和文化,这些规矩既是对酒文化的尊重,也是对友谊的表达。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山东人喝酒的规矩吧!山东人喝酒讲究以礼相待。

在山东,酒席上会有一个“敬酒席”,主要是为了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和友好。

在这个敬酒席上,主人会为客人倒满酒杯,并举起酒杯敬酒。

而客人则要一一回敬,表示对主人的感谢。

这种敬酒的方式不仅彰显了山东人的热情好客,也是对友谊的真诚表达。

山东人喝酒重视酒量。

山东人以豪爽、热情好客而闻名,而酒量也是他们的一大特点。

在山东,喝酒是一种社交活动,人们常常以喝酒来增进感情、加深友谊。

因此,山东人普遍喜欢喝酒,也往往有较高的酒量。

在喝酒过程中,山东人一般会边喝边聊,边吃边喝,营造出热烈而欢乐的氛围。

山东人喝酒还有一些特殊的规矩。

比如,在敬酒时,山东人会有一种“三杯不醉”的说法。

这意味着,无论酒量如何,山东人都会在第三杯酒之后开始真正地喝醉。

这种说法凸显了山东人的豪爽和能喝的本领,也是他们喝酒的一种标志性特点。

山东人喝酒时还有一种“敬一杯、干一杯”的规矩。

这种规矩要求在敬酒时一定要干杯,不得喝一半。

这是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友谊,也是山东人喝酒的习惯之一。

而且在山东,喝酒时还要互相碰杯,以示庆贺和祝福。

这种碰杯的方式既是对友谊的肯定,也是对自己的祝福。

山东人喝酒还有一些禁忌。

比如,不能倒酒。

在山东,倒酒被认为是对他人不敬的行为,也是对友谊的不尊重。

此外,山东人喝酒时也不能碰杯底,因为碰杯底被认为是对对方的不敬。

这些禁忌的存在是为了维护酒文化的尊严和友谊的和谐。

总的来说,山东人喝酒有一套独特的规矩和文化。

他们喜欢用喝酒来表达友谊和感激,注重以礼相待,重视酒量,同时也有一些特殊的规矩和禁忌。

这些规矩不仅体现了山东人的豪爽和热情好客,也彰显了山东人对友谊和酒文化的尊重。

无论是山东人还是外地人,只要能够遵守这些规矩,就能够更好地融入山东人的喝酒文化,享受到山东人的热情款待。

山东酒文化喝酒礼仪

山东酒文化喝酒礼仪

山东酒文化喝酒礼仪
一、倒酒:喝酒是从倒酒开始的,倒酒时必须垂头丧气,有一句穿酒不流行,意思是不要把酒一口气全倒完,要以少量多次,但是有时待客时主人会以满杯示爱,表达他的热情。

二、干杯:干杯时可以说“就酒共杯水”,这是表示我们只为了让酒共杯水而相聚,无意中令酒和水成为一体。

另外还有古老的诗“一杯饮尽美酒九州心,共岁月久别离故乡情”,意思是用一杯酒喝尽九州的心思,共度岁月,遥想久别的家乡。

三、递杯:递杯时必须要动起脑筋,不能互相抢夺,要以最谦虚的姿态递给他人,这样才能体现出你的礼貌精神,饮酒时要有礼节,这样才能让大家觉得舒服。

四、递水:递水也有一定的礼仪,要尽量递给大家同等的水量,不能只递给自己的人,要让大家都能接受到同样的关爱。

五、交换:交换礼物也是饮酒礼仪的一部分,一般是以礼相赠送,既能表达彼此的友谊,也能表达对宴请者的尊重。

总之,山东酒文化的喝酒礼仪是一种非常重视礼节的文化,在喝酒时要严格遵守饮酒礼仪,不能有任何差错。

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在喝酒时尽情享受,体现出山东传统的酒。

山东喝酒规矩基本礼仪和长辈喝酒规矩基本礼仪

山东喝酒规矩基本礼仪和长辈喝酒规矩基本礼仪

山东喝酒规矩基本礼仪和长辈喝酒规矩基本礼仪山东是一个以饮食文化为主的省份,而喝酒在山东人的生活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习惯的差异,每个地方的喝酒规矩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山东地区喝酒的基本礼仪以及长辈喝酒的规矩。

第一部分:山东喝酒规矩基本礼仪1. 敬酒:在山东地区,敬酒是一种表达感激之情和敬意的方式。

敬酒时应该站起来,将酒杯高高举起,对着对方说一句“干杯”,然后一口干尽。

如果是向长辈敬酒,则应该低头稍微弯腰,表示尊敬。

2. 喝酒:在山东地区,喝酒的时候通常是以小杯为主,每次喝一小口,一次不宜过多。

如果觉得自己喝不了,可以选择干杯或者喝白酒加水。

3. 让酒:在山东饮酒文化中,让酒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仪。

如果有一位客人向你敬酒,你可以先轻轻地喝一口,然后将剩余的酒杯倒空,表示你愿意接受客人的邀请。

接下来你也可以向客人敬酒,这样就形成了互相敬酒的局面。

4. 不喝酒:如果你不喝酒,可以向对方解释原因,或者用茶水代替酒水,表示自己也在享受饮食文化。

第二部分:长辈喝酒规矩基本礼仪在山东地区,长辈喝酒是一种尊敬的表现。

如果你参加了一个家庭聚会或者饭局,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敬酒:在长辈敬酒的时候,你应该站起来,将酒杯高高举起,低头表示尊敬,然后向长辈敬酒。

2. 让酒:如果长辈向你敬酒,你可以先轻轻地喝一口,然后将剩余的酒倒入长辈的杯子里,表示你对长辈的敬意和尊重。

3. 陪酒:在长辈喝酒的时候,你可以选择陪酒,也可以喝茶水代替酒水。

如果你选择陪酒,请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影响健康和形象。

总之,在山东地区喝酒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礼仪。

尊重和尊重他人的文化和习惯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希望大家能够遵守喝酒的礼仪,分享山东地区的饮食文化。

山东酒桌文化详解

山东酒桌文化详解

山东酒桌文化详解山东酒桌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它在塑造人际关系、增进友谊、促进商业合作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下面将从酒桌礼仪、酒桌规矩、酒桌用语等方面,对山东酒桌文化进行详细介绍。

一、酒桌礼仪在山东酒桌文化中,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礼仪:1.点酒:酒桌上的第一杯酒应该由主人或主陪提出,一般称为“开场酒”。

在酒桌上,应该尊重主人的意愿和喜好,不要自行点酒。

2.祝酒:祝酒是表达敬意和祝福的一种方式。

在山东酒桌文化中,祝酒时应该站起身来,向主人和宾客致以诚挚的祝福,同时要注意不要说一些不适当的话语。

3.回应敬酒:当主人或宾客向你敬酒时,你应该站起来,向对方回敬一杯,以示尊重和感谢。

二、酒桌规矩在山东酒桌文化中,规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规矩:1.入席:在酒桌上,应该等待主人或主陪安排入座,不要自行入座。

入座时应该注意座位顺序,不要越位或坐错位置。

2.敬酒:在酒桌上,应该按照座位顺序依次敬酒,不要越过他人向其他宾客敬酒。

同时要注意不要频繁敬酒,以避免影响他人用餐。

3.阻止别人喝酒:在酒桌上,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意愿和健康状况,不要强迫他人喝酒或劝酒。

当发现有人过量饮酒时,应该及时阻止并提醒适量饮酒。

三、酒桌用语在山东酒桌文化中,用语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用语:1.感谢:在酒桌上,当受到主人或宾客的款待时,应该用“谢谢”表达感谢。

2.敬请:在向主人或宾客敬酒时,应该用“敬请”表示敬意。

3.打扰一下:在需要离开座位或去洗手间时,应该用“打扰一下”表示歉意。

山东晚辈和长辈酒桌规矩

山东晚辈和长辈酒桌规矩

山东晚辈和长辈酒桌规矩山东人喜欢饮酒,在长辈和晚辈交往互动中,酒桌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山东,有一套严谨的饮酒规矩和礼仪,这不仅体现了文化底蕴和素质,也是一种表达敬重和感激之情的方式。

本文将阐述山东晚辈和长辈酒桌规矩的几个方面。

一、致敬和落座在酒桌上,山东人的饮酒习惯是先行敬酒。

晚辈要先敬长辈一杯酒,表示敬意和尊敬。

敬酒时,应该直视对方,用双手捧起酒杯,有礼有节地说一声:“长辈,我给您敬酒了。

”同时,遵循先年长后年幼的原则,先敬年长的长辈,再敬晚辈,敬酒顺序不能颠倒。

敬酒后,晚辈要等长辈回礼,方可坐到座位上,这是表达对长辈的尊重和谦逊。

二、照顾和照应在饮酒过程中,晚辈需要时刻留意长辈的饮酒状态和需求,适当地照顾和照应。

比如,长辈喝酒会招呼晚辈一起喝,晚辈不能推辞,应该举杯应饮,表示感激和尊重。

同时,晚辈还要照顾长辈的情绪和身体状况,如果长辈已经醉了,就要适时劝酒或者帮助送回家中。

三、言谈举止在饮酒过程中,口才和言谈举止尤为重要。

晚辈不能大声喧哗或者说粗口,更不能挑战或者辱骂长辈。

在和长辈交流和互动时,要彬彬有礼,避免过于亲热或者失态。

饮酒过程中,还要注意言辞的韵味和情感表达,表现出山东人那种豪爽、真诚、感性的美德。

四、分酒交杯分酒交杯是山东饮酒文化中的一个传统,也是表达酒量和热情的一种方式。

在长辈和晚辈的饮酒互动中,如果长辈看重晚辈的酒量,就可能给晚辈倒满酒杯,让晚辈尽情斟酒交杯。

而晚辈为了表达敬意和感谢,也可能将自己的酒倒满长辈的酒杯,表示尽情交杯。

这是山东饮酒文化独有的一种方式,反映了山东人的豪迈、大气和友好。

总之,山东晚辈和长辈的饮酒交往中,礼仪和规矩非常重要,涵盖了敬意、尊重、谦让、友情、豪迈等多重意义。

在这些规矩中,饮酒、敬酒、分酒交杯等传统文化特色被传承和发扬。

这一切不仅是文化的体现,也是表达人际关系的深刻方式。

在这种文化传承和规矩约束下,山东人的交往方式变得更加温情、真诚和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的酒桌跟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是圆桌因此以下都已圆桌为例
一、座次
1、主陪位置:主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一顺位,即是请客的最高职位者,或陪酒的最尊贵的人,位置在正冲门口的正面主要作用基本就是庄主,把握本次宴请的时间,喝酒程度等
2、副陪位置:副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二顺位,是陪客者里面第二位尊贵的人位置在主陪的对面,即背对门口。

传统意义上,这个位置应该坐请客买单的人但随着近几年请客腐败之风的盛行,一般情况下,陪客者是倾巢出动,因此实际上,掏钱这样的小事是用不到第二顺位的请客者亲自出马的,所以,这个位置更多的是带动客人喝酒
3、三陪位置:这是近几年刚刚流行起来的一个称呼,实际上这个位置跟上面所说的主陪和副陪的称谓。

在山东省内各个地方规矩并不太一样,有些地方是没有这个位置的;但在济南,好像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位置在主陪的右手边第二位置。

他的主要作用是跟主陪一左一右把主宾夹在中间,便于照顾大家如果对当地风俗不是特别了解的话,不推荐大家坐这个位置。

4、主宾位置:主宾是客人一方的第一顺位,是客人里面职位最高者或地位最尊贵者做的地方,位置在主陪的右手边。

由于许多人对山东喝酒的猛烈程度有所顾及,所以对山东规矩略知一二的外地客人,有时会选择让酒量大的人来做这个位置,这种不对的请客的规矩更多的时候实际是一种礼仪,实质还是一个尊重。

如果出现上述的情况,实际上真正的主宾不会少喝多少,名誉的主宾一般会被灌倒(因为你不是最尊贵的客人却坐在主宾位置,只是因为你能喝酒,做客的肯定要把你陪好),所以客人会得不偿失,切忌切忌!!!
5、副主宾位置:是客人一方的第二顺位,位置在主陪的左手方。

6、三宾位置:副宾是客人一方的第三顺位,位置在副陪的右手方。

7、四宾位置:副宾是客人一方的第四顺位,位置在副陪的左手方。

餐桌上的位置基本就是这些需要指出的,以上所列示的主陪、主宾、副陪、副主宾这四个位置在整个山东省是全部一样的,把方向列反了,会很尴尬的。

三陪的位置在个别地方是比较讲究的,三宾和四宾在大部分的地区是这样划分的,但在个别地方规矩略有不同,例如我知道有些地方第三顺位以后的客人是依次排列在主宾和副宾之后,俗称往上座。

大家在无法准确把握当地风俗的时候,可以不便应万变,就是按照主人的安排来坐,防止出现疏漏。

从上面说得可以看出,整个位置是按照主陪位置的确认而来的,那么如何确认主陪的位置?有两种办法一是餐巾的摆放:一般情况下,由于各地餐巾的折叠方式不同,从形状上很难区分但有一点,在山东全省是统一的,即主陪的餐巾折叠是最高的,或者主陪位置的餐巾颜色跟其他不同;二是筷子比较正规的酒店,主陪和副陪位置的筷子是各两双,俗称
公筷,公筷的作用下面会说到。

二、上菜
其实不仅仅是上菜,包括倒茶,倒酒等,所有的起始位置都是从主宾位置开始,也就是主陪的右手边大家落座以后,可以从上述起始位置看出自己的位置是否做错,以及主人们的等级程度。

那么上的第一道菜,主陪的主人会用公筷给主宾夹一筷,这表示尊重客人,同时说明大家可以吃菜了。

无论客人是否喜欢这道菜,应该是感谢之余要首先吃一口的(如果是民族习惯如回民等应在此之前就提出,主人安排的时候会早有准备。

如果客人有特殊忌口,这道菜是可以说明原因并拒绝的,主人会把这一筷放在自己盘子里,其他人依然可以接受到开始吃菜的信号)。

从第二道菜以后,热情的主陪会继续这个动作,但三陪位置上的主人应该会把这个行为主动接过去,否则让他坐在这个位置有什么用?
大家要注意的是,在这之前是没有开始喝酒的,一定记住,喝酒是要听主人的招呼,不要擅自行动。

三、喝酒
喝酒预示着宴会的正式开始,所以喝酒必须是主人开始提议。

一般情况下,山东人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能喝一点的是选择白酒,其他红酒、啤酒都可以。

由于全国各个省份的名声不一样,因此北方的客人一般会被要求倒白酒,南方的可以宽松一些,但要跟做客的客人说明的是,大家一定要把握自己的量,不能喝酒的要坚决抵制。

山东的热情是让人受不了的,如果开始喝上了,除非是喝醉了,否则你中途说我不能喝了,换白水吧这不是不可以,山东人名目繁多的接口,都让你不好意思不喝酒,呵呵!
白酒的容器一般是三两三或者二两半的,即一瓶白酒倒三杯或者四杯。

我不知道大家对容器的印象如何,一般意义上的茶杯就是二两半。

大家如果在山东看到有用还小的杯子来喝白酒,千万不要感到幸运因为你马上会知道,那是一口喝一个,到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

去烟台的朋友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个地区有一种本地酒是二两一瓶的,叫烟台酤酿,俗称小姑娘,配的杯子也是二两的,热情的主人有一套喝酒的程序,下面会说道,估计你看了都得醉倒。

下面说喝酒的规则,还是以白酒为例:
山东全省比较正规的白酒喝法是要求第一杯六口喝掉,以后随意。

六口的顺序是,主陪带三口,副陪带三口(也有四二开的)。

在这之前,客人是不能主动出击敬酒的。

啤酒的比例是一比六或者一比八(按白酒的度数,不同酒桌自行规定)。

以上说的是程序,只要是喝酒的,六口以后要求全部干掉。

上面说的烟台喝法是最不人道的(但也不是在所有的烟台宴请都用到),烟台的规矩是三二一一二三,主陪、副陪各带六口,三杯主陪带三杯,第一杯三口喝掉,第二杯两口喝掉,第三杯一口喝掉,然后换副陪带三杯,规矩同上,轮次相反这一圈下来,用二两的杯子计算就是六杯,也就是1斤二两,估计桌子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了。

在主陪和副陪带完以后,主陪会宣布自由时间。

开始这个时候就是私人恩怨了,开始单挑;但在喝的多少上是可以商量的,所以来山东的朋友而且能喝一点的,奉劝大家从现在开始要偷懒耍滑了,尽量不要跟着发飙,否则你有再大的酒量也要趴下。

一般情况下,主人方的每一位包括主陪和副陪,会跟每一位客人喝一次,热情的主人会跟每位喝两次,所谓礼仪之邦,喝酒成双,普通意义上客人再回敬每位主人一次,基本就进行的差不多了。

最后,主陪会招呼大家喝最后一杯,即宴请结束的信号,俗称门清,济南叫整整盅子。

最后一杯要求是要喝完,但大部分的客人这个时候可以用酒量不行了这类的话逃过这一杯,轻点表示即可,毕竟大家这个时候都喝得差不多了,不会再强求许多;另外可以跟大家说一点小窍门,就是在每喝干一杯的时候不妨留一点,借机少喝一些,因为在山东有一种说法,喝酒不喝根,借年年有余的寓意,还有一种说法是喝瓶底生女儿,但近年来又兴起福根的说法,呵呵,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最后一杯一般会选择在饭上来的同时,这样大家可以开饭了你只要吃上饭了,就放心吧,今晚的战斗可以结束了!
整体来说,山东省各地的喝酒规矩不尽相同,喝酒风范也很难统一,上面说的如果掌握了,应该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山东各地的喝酒猛烈程度也不尽相同,胶东最甚,青岛,威海还有上面说的烟台都在此列,但山东喝酒非常实在,主人敬客人酒是同时喝掉,这个跟河南的端酒风俗不一样,所以如果在山东喝酒,碰上一个不能喝的主陪,大家可以轻松许多。

关于山东喝酒风俗的形成,跟山东的历史渊源是分不开的。

所谓礼仪之邦是其一,其二山东是酿酒大省,全省108县,几乎县县都有酿酒厂,而且要跟大家说的是,吃海鲜是不宜喝啤酒的,会得一种叫痛风的病,所以靠海边的胶东地区是喝酒最盛的。

中餐宴席上礼仪
中餐宴席进餐伊始,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

上龙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只小小水孟,其中飘着拧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洗手用的。

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用餐时要注意文明礼貌。

对外宾不要反复劝菜,可向对方介绍中国菜的特点,吃不吃由他。

有人喜欢向他人劝菜,甚至为对方夹菜。

外宾没这个习惯,你要是一再客气,没准人家会反感:“说过不吃了,你非逼我干什么?”依此类推,参加外宾举行的宴会,也不要指望主人会反复给你让菜。

你要是等别人给自己布菜,那就只好俄肚子。

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

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

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

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

决不能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

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莱
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

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这都是粗俗的表现。

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

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

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

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

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

用牙签剔牙时,应用手或餐巾掩住嘴。

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

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饱嗝或嗳气;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