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税收概述(1)
第一章 税收制度概述
税等。
2.间接税——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种,主要是对商品 征收的各种税,如消费税、增值税等。
第三节 税收制度结构及税收分类
(五)按税收与价格的组成关系划分
1.价内税:税金购成商品或劳务组成部分的税种。
2.价外税:税金不购成商品或劳务组成部分的税种。
和财政目标,由若干不同性质和作用的税种组成的主次分明、层
次得当、长短互补、具有一定功能的税收体系。
(一)税制结构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税类之间的地位、配置及其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
构成体系及布局。 第二层次:税类中各税种之间的地位、配置及其相互制约、相
互协调的构成体系及布局。
第三层次:税种本身各个要素之间的配置及其相互联系、协调 的构成体系及布局。
课税对象是从质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 计税依据是从量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
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二、纳税人
(一)纳税人的概念
纳税人又称“纳税义务人”或“纳税主体”,是指税收制度 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二)与纳税人有关的概念
1.扣缴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 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负税人 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国家征收的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一)税基式减免
1.起征点:税法规定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起点。 2.免征额: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
A、当纳税人的收入恰好达到起征点时,就要征税;而当纳税人的收 入恰好与免征额相同时,则不征税。 B、当纳税人的收入超过起征点时按其收入全额征税;而当纳税人的 收入超过免征额时,则只对超过的部分征税。两者相比,享受免征额 的纳税人比享受起征点的纳税人税负轻。 C、起征点照顾的是一部分低收入纳税人;而免征额则可以照顾适应 范围内的所有纳税人
《中国税收》税收基础知识
第一章 税收基础知识
• 第一节 税收概述
•
• 一、税收的一般概念
•
税收,就是国家或政府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凭借政治
权力,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
配,强制和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主要形式。
体现在: (一)国家是行使征税权的主体 (二)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公共品 (三)国家征税所凭借的是政治权力 (四)税收是一种特定的分配关系
• 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制体系包括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 地增值税和耕地占用税等税种。
• 四、现行财产税制体系
• 财产税是指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征税对象, 按其数量或价值征收的一系列税种的总称。
• 财产税可对有形财产、无形财产、不动产征收。
• 财产税分类
• (1)按照征税范围的宽窄划分,财产税可分为一般财产税 和个别财产税。
国家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人可以是自然人, 也可以是法人。
与纳税人相关的:
扣缴义务人
委托代征人
税务代理人
• 二、征税对象
• 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或征税客体,是指对什么东西征 税,即国家征税的标的物。
与征税对象相关:
征税范围
计税单位
税目
计税依据
• 三、税率 • 税率是指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之间的比例。
• 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财政部门不再行使税收 的征管权。
• 但只有极少数省份财政部门还保留征税权,主要负责征收管 理:耕地占用税、契税以及两个税种的滞补罚收入。
• 四、海关系统的征收管理范围
• 海关系统负责下列税种的征收管理: • 进、出口关税;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的
进口税;税务机关委托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船 舶吨税;上述税种的滞补罚收入。
国家税收第一章
税法主讲:王秋梅第一章税法基础知识第一节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根据其社会职能,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从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如何理解税收:(一)税收分配的目的首先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国家的职能有1政治职能(对内镇压各种反抗,对外防止侵略)需要大量的财力2经济职能。
(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更需要资金以上两种职能需要大量的财力,只有国家能够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二)税收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利1、税收体现分配关系分配就是解决社会产品归谁占有,归谁支配,以及占有多少,支配多少。
征纳过程反映对社会产品的分配关系。
2、税收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利实现的特殊分配分配的权利有两种1财产权力(正常的分配)2政治权利(特殊的分配)税收的本质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利实现的特殊分配关系(三)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财政收入的形式很多:发行货币、公债、收费、罚没收入、税收。
只有税收占90%以上(四)税收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国家宏观调节经济靠税收,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税收的性质与国家的性质一致,社会主义国家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税收作为一种社会产品的分配关系,无疑是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
但是税收又是通过国家制定法律来实现的,这种制约税收分配关系的法律制度,则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税收分配关系中反映出来的这种辨证统一关系,正式税收这种特殊分配形式的体现。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一)税收的强制性强制性:是指国家以社会代表身份,凭借社会公共权利,通过法律或政令形式确定征税人和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实行强制征收,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一,税收的强制性体现在分配关系实现的前提上。
第二,税收的强制性体现在国家法律和税收征收机关的依法强制征收上第三,税收的强制性体现在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无选择上(二)税收的无偿性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纳税人缴纳的实物或货币随之转化为国家所有,不需要付给纳税人任何代价或报酬,也不在直接返还纳税人。
税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税法概述第一节税收概述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依据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向纳税人无偿征收货币或实物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
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第二节税法一、税法的分类1、按基本内容和效力分: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我国目前没有税收基本法2、按职能作用分: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3、按征税对象分:流转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行为税法、资源税法二、税法的制定(税法的渊源)1、人大和人大常委会制定税收法律2、人大或人大常委授权国务院制定暂行规定或条例3、国务院制定税收行政法规4、地方人大及常委制定税收地方性法规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税收规章6、地方政府制定税收地方规章三、税法的构成要素(一)纳税人(二)征税对象(三)税目(四)税率1、比例税率: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关税、契税等。
2、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加成所得等。
3、定额税率:资源税、消费税中的啤酒黄酒等。
4、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五)纳税环节(六)纳税期限(七)纳税地点(八)加成征税、减免税(九)罚则(违法处理)第三节税收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一、主体1、征税主体:国家税务机关、海关(财政机关)2、纳税主体:法人、自然人、其他组织、在华的外国企业,组织,个人、在华没有机构场所但境内有所得的外国企业或组织.二、客体,即征税对象,是区别税与税的标志.三、内容,包括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
税务机关的权利:征税、检查、处罚.税务机关的义务:宣传咨询、及时缴纳国库、受理纳税人申诉纳税人的权利:申请退还权、延期纳税权、申请减免税权、申请复议权、提起诉讼权纳税人的义务: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接受税务检查、依法缴纳税法。
注意:①税收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②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发生争执,必须先交税。
第四节本章近年注会考试试题(选)(近年来本章分值:1-2分)一、单选1、税收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
国家税收 第三版课后所有习题答案
《国家税收实训教程》各章参考答案第一章税收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D 2.B 3.C 4.B 5.C 6. C 7. B 8.A 9.A 10.A二、多项选择题:1.ABC 2.ACD 3.ABC 4.ABCD 5.ABCD 6.ABCD 7.ABCD三、判断题:1.×2.×3.×4.×5.√6.×7.×8.√9. √10.√11. √第二章税制要素与税制结构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C 4.B 5.C 6. A 7. C 8.C 9.D 10.C 11.B 12.B 13.C 14.D二、多项选择题:1.ABC 2.BD 3.ABC 4.CD 5.ABC 6.ABD 7.AB 8.BC9. ABD 10.AB 11.ABCD 12.ABCD三、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第三章增值税一、单项选择题:1.C 2.A 3.C 4.C 5.C 6.A 7.C 8. A 9. C 10. D 11. C 12.C 13.A14.D 15.D 16.B 17.D 18.C二、多项选择题:1.AC 2.CD 3.AC 4.ABC 5.AB 6.BC 7.ACD 8.ABCD 9.CD 10. ABCD11.ABD 12.BCD 13.ACD 14.ACD 15.CD 16.ABCD 17.BCD 18.CD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四、计算题1.【答案】(1)销售额=18+(38+1.78)/(1+17%)+(0.65 × 20)/(1+17%)=63.11(万元)(2)销项税额=63.11× 17% = 10.73(万元)(3)可抵扣的进项税=(3.4+6.12)+(0.26+4)×7%=9.8182(万元)(4)当期应纳税额=10.73-9.8182=0.1818(万元)2.【答案】(1)11月份:当期进项税额=144.5+25.5×80%+5.1+10×7%+18×7%=171.96(万元)①A=0②B=500×(17%-13%)=20(万元)③C=300×17%-[(144.5+25.5×80%+5.1+10×7%+18×7%)-20]=-100.96(万元)④D=0⑤E=500×13%=65(万元)⑥当期应退税额=65(万元)当期免抵税额=65-65=0(万元)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00.96-65=35.96(万元)(2)12月: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300+50)×(l+20%)=420(万元)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140.4÷(1+17%)×17%+140.4÷600×200÷(1+17%)×17%=27.2(万元)①A=(300+50)×(l+20%)×(17%-13%)=16.8(万元)②B=600×(17%-13%)-16.8=7.2(万元)③C=27.2-(0-7.2)-35.96=-1.56(万元)④D=420×13%=54.6(万元)⑤E=600×13%-54.6=23.4(万元)⑥当期应退税额=1.56(万元)当期免抵税额=23.4-1.56=21.84(万元)3.【答案】(1)8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①销售汽车应缴纳的增值税:不含税的销售额=(9000)/(1+17%)=7692.31(万元)应纳增值税=7692.31×17%-800=507.69(万元)②汽车修理修配业务应缴纳的增值税:应纳增值税.=30×17%-4=5.1-4=1.1(万元)③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507.69+1.1=508.79(万元)(2)8月份应缴纳的消费税:应纳消费税=9000/(1+17%)×8%=615.38(万元)(3)8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应纳营业税=50×5%=2.5(万元)4.【答案】(1)当期进项税额=3400+1700+1590/(1+6%)×6%=5190(元)(2)当期销项税额=/10×11×17%=18700(元)(3免税药品不可抵扣进项税额=5190×11000/(+11000)=471.82(元)应纳增值税.=18700-(5190-471.82)=13981.82(元)五、业务核算题1. 【答案】(1)借:原材料——甲材料 3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贷:银行存款 35100(2)借:原材料——乙材料 1333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110贷:银行存款 15440(3)借:预付账款——新华工厂 30000贷:银行存款 30000借:预付账款——新华工厂 10950贷:银行存款 10950借:原材料——甲材料 35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950 贷:银行存款 40950 (4)收到发票委托付款:借:在途材料——乙材料 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贷:银行存款 11700 将证明单交付销货方:借:应收账款——红利工厂 11200贷:在途材料——乙材料 10000 银行存款 1200 收到销货方代垫款和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借:银行存款 129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收账款——红利工厂 11200 (5)借:原材料——丙材料 6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00 贷:待转资产价值 70200 (6)借:固定资产 46800 贷:待转资产价值 46800 (7)发出甲材料时:借:委托加工物资 18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18000支付加工费和增值税时:借:委托加工物资 36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12 贷:银行存款 4212用银行存款支付往返运杂费:借:委托加工物资 359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1贷:银行存款 380 (8)借:其他业务支出——汽车配件 1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 贷:现金 1170 (9)借:制造费用 9500管理费用 2500应交税金 1560贷:银行存款 135602.【答案】(1)借:原材料——钢材 10530 贷:银行存款 10530 (2)借:包装物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3)借:应收账款——华达工厂 21200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1200(4)借:银行存款 159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9003. 【答案】(1)商品购入时:借:物资采购 2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 贷:应付账款 23400验收入库:借:库存商品 20000贷:物资采购 20000实际付款时:借:应付账款 23400贷:银行存款 23400(2)支付货款时:借:物资采购贷:银行存款——美元户(USD*8)支付进口货物增值税和关税时: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物资采购贷:银行存款支付国内运杂费时:借:营业费用 226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0贷:银行存款 2400结转商品采购成本时:借:库存商品贷:物资采购(3)支付货款时:借:物资采购 81416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584贷:现金 92000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毛茶 81416贷:物资采购 81416(4)企业付款时: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0物资采购贷:银行存款借:库存商品——DCD贷:物资采购——DVD商品进销差价 560004.【答案】(1)借:在建工程贷:原材料——钢材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专出) 17850 (2)借:主营业务成本(农用薄膜) 32708.19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专出) 32708.19 (3)借:应收账款——光明厂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00银行存款 1000 (4)所售产品不含税价:3000÷(1+17%)=2564非应税劳务价:100÷(1+17%)=85.5混合销售行为增值税销项税:(2564+85.5)×17%=450.4借:现金 3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64.1 其他业务收入 85.5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50.4(5)借:应收账款——明天公司银行存款 1100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借:在建工程 6880 贷:库存商品 32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0(7)借:长期股权投资贷:原材料 9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 (8)借:长期股权投资 70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00借:主营业务成本 500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50000 (9)借:应付福利费 48500 贷:库存商品——抽油烟机 4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10)借:营业外支出 12040 贷:库存商品——乙产品 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05. 【答案】(1)借:应付福利费 35100 固定资产 468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专出) 11900 库存商品——抽油烟机 30000 ——空调机 40000 (2)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为60000×(1-20%)×17%=8160元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68160 贷:库存商品——彩电 6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专出) 8160借:商品进销差价 12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12000(3)借:银行存款 175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0 (4)借:委托代销商品 30000贷:库存商品——A商品 30000借:银行存款 33600营业费用 1500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5)收到代销商品:借:委托代销商品——B商品 18000待:代销商品款 18000代销商品全部售出:借:银行存款 18000贷:应付账款——代销 18000借:应付账款 2615.38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615.38借:代销商品款 18000贷:受托代销商品 18000收到委托单位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615.38贷:应付账款 2615.38开具代销手续费发票:借:应付账款 769.23 贷:代购代销收入 769.23支付口处代销手续费后的代销款:借:应付账款 17230.77 贷:银行存款 17230.77 (6)借:银行存款库存商品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答案】首先,编制正确的会计分录:(1)借:银行存款(美元户)贷:产品销售收入--外销(2)借:银行存款贷:产品销售收入--内销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0借:银行存款10000贷:其它业务收入8547.01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452.99借:银行存款50000贷:其它应付款--包装物押金50000(3)借:银行存款贷:产品销售收入--内销85470.09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4529.99(4)借:物资采购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借:原材料贷:物资采购(5)借:在建工程24400贷:银行存款24400(6)借:在建工程11700贷:原材料1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700其次,计算增值税出口销售收入=80000×8.3=(元)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17%-13%)=26560(元)会计分录为:借:产品销售成本2656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当期应纳税额=(68000+1452.99+14529.99)-(-1700-26560)=-6757.02(元)计算免抵退税款: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人民币牌价×退税率=80000×8.3×13%=86320(元)计算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6757.02元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86320-6757.02=79562.98(元)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79562.98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79562.98借:应收补贴款--增值税6757.02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6757.02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借:银行存款6757.02贷:应收补贴款--增值税6757.02第四章消费税一、单项选择题:1.A 2.C 3.C 4.D 5.C 6.B 7.A 8.D 9. B 10.C二、多项选择题:1.ABC 2.BD 3.BCD 4.BCD 5.ABC 6.BD 7.BCD 8. ABCD 9. ABCD 10. BCD 三、判断题:1.× 2.√ 3.× 4.√ 5.√ 6. × 7. √ 8. √ 9. √ 10. √四、计算题1.【答案】应纳消费税:(1)销售达到低污染排放植的小车,消费税减征30%;(2)用应税小轿车底盘组装的抢险车,不属应税消费品;(3)外购轮胎汽车生产小汽车,不能抵扣轮胎已纳消费税;应纳消费税=400×5%+234/(1+17%)×5%×(1-30%)=27万元应纳增值税(1)进口发动机的增值税=(300+300×35%)×17%=68.85万元(2)本月进项税额=17+68.85+1×7%=85.92万元(3)本月销项税额=400×17%+234/(1+17%)×17%+(13+2)/(1+17%)×17%=104.18万元(4)本月应纳增值税=104.18-85.92=18.26万元2.【答案】(1)对外购粮食和薯类、糠等多种原料混和生产的白酒,按粮食白酒税率征税。
税收基础理论
第一章税收概述本章要点:税收的涵义、特征、分类、本质一、税收的产生和发展(一)税收产生的前提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是税收产生的两个必备条件。
2.国家的产生和公共责任的存在是税收产生的两个关键前提。
(二)税收的发展二、税收的含义(一)含义:税收是①以国家为主体,②为了实现国家职能,③凭借政治权利,④按照法律规定,⑤强制的、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所进行的一种特殊分配活动。
(二)体现的特点①②——社会公共需求③④⑤——税收的来源三、税收的形式特征(一)强制性(强制义务性)(二)固定性(法定规范性)(三)无偿性(税收的非直接偿还性)四、税收分类(一)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分:直接税、间接税(二)、以税收的管辖权为标准分: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三)、以计税依据为标准分:从量税、从价税(四)、以税收和价格的关系划分:价内税、价外税(五)、以课税对象为标准分: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五、税收的本质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
第二章税收负担和税负的转嫁本章要点:税负及其转嫁的方式和条件一、税收负担的含义和分类1.含义: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实力和经济实体所承受的税收额度。
(由于国家征税而给纳税人带来的利益损失或者是经济利益的转移)2.分类:宏观税负名义税负表象负担微观税负实质税负实际负担二、税负的转嫁和归宿1.含义:(1)税收转嫁实质就是税负转移,即在市场经济前提下,法定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或活动将其承担的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2)税收负担经过若干次的转嫁后必定要找到一个不能再转移的最终税收负担者——税收归宿。
2.税负转嫁的方式(1)前转(2)后转(3)税收资本化(4)混转(5)消转3.税负转嫁的条件(1)商品价格能否变动是税收转嫁变动的条件;(2)商品供求弹性是税负转嫁程度的约束条件;(3)商品性质是税收转嫁存在的基础;(4)税负转嫁同成本变动有关;(5)受课税范围和课税对象的影响。
公务员考试税务专业考试大纲
税收类第一章税收概述一、税收的基本概念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三、中国税收制度的沿革第二章税收负担一、税收负担的一般问题二、中国宏观税负水平三、中国地区税收负担分析四、中国行业与企业税收负担分析第三章税收制度与税制结构一、税收制度要素二、税收的分类三、税制结构第四章税法一、税法概述二、税收法律关系三、税法体系四、税法的适用与解释五、税法的效力第五章税权一、税权概述二、税收立法权三、税收执法权四、税收司法权五、税法解释权第六章营业税一、营业税概述二、营业税的适用范围三、营业税的税目、税率四、营业税的计税依据五、营业税的优惠六、营业税的计算七、营业税的申报与缴纳八、营业税特殊业务处理第七章企业所得税制度一、企业所得税概述二、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及征税对象三、企业所得税税率四、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五、资产的税务处理六、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七、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八、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九、特别纳税调整十、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十一、企业所得税特殊业务处理第八章个人所得税制度一、个人所得税概述二、个人所得税征税项目三、个人所得税税率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五、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六、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申报缴纳七、个人所得税特殊业务处理第九章财产行为税制度一、资源税二、土地增值税三、城镇土地使用税四、房产税五、车船税六、印花税七、烟叶税八、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第十章税收征管制度一、税收征管制度概述二、税务登记三、帐簿、凭证管理四、发票管理五、纳税申报六、税款征收七、税务检查与税务稽查八、税收管理员制度九、纳税评估十、纳税服务十一、税收征管法律责任第十一章税收法制一、税务行政处罚二、税务行政复议三、税务行政诉讼四、税务行政许可。
第一章 税收导论(最新 税法PPT课件)
1.2 税法基本理论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教学重点) (一)总则:包括立法依据、立法目的、适用原则 (二) 纳税义务人:即纳税主体,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个人。包 括本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法人------依法成立能够独立支配财产,并能以自己的名义享受民 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条件:依法成立、有一定的财产并独立核算、有名称、组织场所或 机构、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 业法人、社团法人。)
1.2 税法基本理论
金并接受相关处罚 。2012年该产品适用税率17%,2015年则适用13%。 实体法从旧--补交税款按17% 程序法从新--处罚按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
征管法实施细则》的规定。 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1.2 税法基本理论
二、税收法律关系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1、权利主体
1.2 税法基本理论
(四)税率(反映征税的深度)
是征收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
(税收的眼睛 税收制度的核心和灵魂)
1、 比例税率
即对同一征收对象或同一税目,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
优:计算简便公平、税负透明度高、税收效率高。适用对商品征税
缺:调节收入功能弱,难以体现税收的公平。
收入
即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征纳双方) (1)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各级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 (2)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权利主体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权利和义务是不对等的 。 我国采用属地兼属人的原则
自考中国税制复习资料
自考中国税制复习资料自考《中国税制》复习资料第一章税制概述一、税收的概述(一)税收的概念及对其的理解1.定义: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2.对税收概念的理解⑴从直观来看,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
⑵从物质形态看,税收缴纳的形式是实物或货币。
⑶从本质上来看,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
⑷从形式特征来看,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的特征。
⑸从职能来看,税收具有财政和经济两大职能。
特点:适用范围的广泛性;取得财政收入的及时性;征收数额上的稳定性。
经济职能主要表现在:调节总供求平衡;调节资源配置;调节社会财富分配。
⑹从性质来看,中国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税收的本质☆1.税收本质的涵义: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关系。
2.税收本质的内涵⑴税收体现分配关系⑵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它是国家经过制定法律来实现的。
(三)税收的“三性”特征及其关系☆1.“三性”特征:缴纳上的无偿性(核心);征收方式上的强制性;征收范围、比例上的固定性。
2.“三性”特征的关系⑴“三性”特征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⑵无偿性是税收的本质和体现,是“三性”的核心,是由财政支出的无偿性决定的。
⑶强制性是无偿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无偿性、固定性的保证。
⑷固定性是强制性的必然结果。
⑸税收的“三性”特征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是区别于非税的重要依据。
二、税法的概念及其分类(一)税法是国家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税收制度的核心。
(单选,填空)(二)税法的分类1.按税法的效力分类:税收法律(人大及常委制定);税收法规(国务院制定);税收规章(税务管理部门制定)。
2.按税法的内容分类:税收实体法(规定实体权利和义务,税法的核心);税收程序法(程序关系为调整对象)。
第一章 税收概述(第二节 税收的本质与特征)
(二)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 1、权力包括财产权力和政治权力 2、国家取得收入,凭借的是政治权力而不是 财产权力。 3、税收是以国家名义,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 按事先确定的标准向社会集团和个人强制 执行征收的。
(三)、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职能 1、任何一个国家,为了保证其社会管理职能 的行使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都需要具 备一定的物质基础。 2、为了实现国家各种职能以及其他方面的需 要,国家必须以税收的形式聚积大量资金, 用于各项建设。 3、税收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是国家取得财政 收入的重要手段。
税收“三性”的联系: 税收三性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们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无偿性是核心,强制性是保障,固定 性是对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物所固有的,普遍的、相对稳 定的内部联系,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一)税收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 征税权力只属于国家,包括中央政府 和地方政府,具体说就是征税办法由国家 立法机关制定,征税活动由政府组织进行, 税收收入由政府支配管理。 除政府之外,其他任何组织或机构无征 税权。
(四)税收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 特殊形式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把社会产品的 一部分变为国家所有。
(一)无偿性 是指国家征税以后对具体纳税人既不需 要直接偿还,也不付出任何直接形式的报酬, 纳税人从政府支出所获利益通常与其支付和 税款不完全一一对应在的比例关系。 无偿性是税收的关键特征,它使税收 明显地区别于国债等财政收入形式,决定了 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并成 为调节经济和矫正社会分配不公的有力工具。
(二)强制性 指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 律形式对社会产品进行的强制性分配,而 非纳税人的一种自愿交纳,纳税人必须依 法纳税,否则会受到法律制裁。 强制性是国家的权力在税收上的法律 体现,是国家取得税收收入的根本前提。 税收具有无偿性,才需要强制性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我国古代的一些税收思:
n 1.周朝:“因田制赋,任土作贡”,实行“九 赋”、“九贡”,并设立专司或兼司课税检查的 “司市”、“司货”等官职,对“凡货不出于关 者,举其货,罚其人”。(《周礼》)
n 2.管仲(约前723—前645),中国春秋时期 齐国人,提出“相地而衰征”,即按照土质好坏、 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与马克思级差地租 相同。
这些原则多数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研究。
第一章税收概述(1)
一、税收的含义
n 我国《辞海》里“税”的释意是“国家对有纳税义务的组 织和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只是说了一种客观存在的 现象;
n 在牛津大学出版的《现代高级英语辞典》中,对Tax(税) 的英文释意是“公民交给政府用于公共目的的资金”。
第一章税收概述(1)
附:我国古代的一些税收思想:
▪ 3.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 税亩: “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 取一。”
春秋时期,由于牛耕和铁农具 的普及和应用,农业生产力提高, 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后,隐瞒在私人 手中,成为私有财产;初税亩规定 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 按土地面积纳税,标志着井田制的 瓦解,也标志着我国税收制度的正 式形成。
井田制
第一章税收概述(1)
附:我国古代的一些税收思想:
n
4.均田制:古代北魏至唐中叶封建政府推行
的土地分配制度。接受土地和负担税收的数量不
仅考虑不仅考虑劳动生产力的高低,还考虑牛耕
的多少,使用奴婢的多少等因素。将税收与劳动
生产条件紧密结合在一起。
n 5.西晋傅玄,(公元217—278年),北地泥 阳(即今甘肃宁县)人,提出的的税收原则: “至平”、“积俭而趣公”、“有常”,比亚当. 斯密早1500多年。
第一章税收概述(1)
三、税收存在的依据
n 1.税收是政府为公共产品提供资金保障的基本手段。 n 2.税收是政府对收入和财富分配进行调节的工具。 n 3.税收是政府调节经济稳定的主要手段。
(1)薄敛原则。即从轻课税的原则,这是儒家学派提出 的税收原则理论,也是我国历史上许多理财家的赋税观点。 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和荀子等。
(2)重税原则。即从重课税原则,这主要是法家学派的 税收原则主张。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子和李斯 等。
(3)常征原则。即实行恰当税制、正常征收的原则,是 墨家学派的思想观点。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墨子。
第一章税收概述(1)
附:我国古代的一些税收思想:
n 8.唐朝.李翱(772~841),陇西成纪(今甘肃秦 安)人,关于税收政策,他提出“人皆知重敛之为 可以得财,而不知轻敛之得财愈多也。”在他看 来,“重敛则人贫,人贫则流者不归而天下之人 不来。由是土地虽大,有荒而不耕者,虽耕之而 地力有所遗,人日益困,财日益匮”,“轻敛则 人乐其生,人乐其生则居者不流而流者日来。居 者不流而流者日来,则土地无荒,桑柘(zhe)日繁, 地有余利,人日益富,兵日益强”。
第一章税收概述(1)
附:我国古代的一些税收思想:
n 6.公元780年,唐朝宰相杨炎(721—781)
建议推行两税法,“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 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按照资产和田亩的多少 确定纳税额,取消原来按人头固定征收的不公平。 同时,允许以货币的形式交纳户税。 n 7.唐朝理财家刘晏(715-780)提出赋税征课 应遵循两个原则:“知所以取人不怨”;“因民 之所急而税”,指应选择广大人民迫切需要的日 用商品为税收对象,可使税源丰富和稳定。
第一章税收概述(1)
2020/12/1
第一章税收概述(1)
内容提要
一、税收的含义与特征 二、税收要素 三、税收分类 四、税收制度 五、我国税制沿革 六、中国现行税制体系
第一章税收概述(1)
第一节 税收的含义与特征
一、税收的含义
税收在历史上也称为税、租税、赋税或 捐税。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以政治 权力为基础,依法向经济 组织和居民无偿课征而取 得的一种财政收入。
n 这两种解释是有明显差异的。
n 生产力的发展——三大分工——剩余产品——私有制—— 阶级——阶级斗争——国家——税收
n
税收的产生取决于两个相互影响的前提条件:一是经济
条件,即剩余产品的存在;二是社会条件,即国家的产生
和存在。
第一章税收概述(1)
二、税收的特征
n 强制性
国家征税是凭借政治强制力,以法律、法规 为依据进行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n 纵观中国历史,税收政策都是古代历朝历代重要的经济 政策,如秦国的“商鞅变法”、曹操的“租调制”、北魏 孝文帝的“均田制”、隋唐时期的“租庸调制”、唐朝的 “两税法”、北宋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明朝张居正 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法”等,每一项重大 税收政策调整,对社会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章税收概述(1)
一、税收的含义
n 税收是古老的经济范畴,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产物,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n “禹定九州、任土作贡”,早在3000多年前的夏禹,就 出现税收的雏形“贡”。到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实施“初 税亩”,第一次使用了税字,也是在法律上首次承认土地 私有制,成为我国税收产生的标志。
n 无偿性
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 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国家征税并不直接向纳税人提供相应数量的 公共产品;国家所征税款不构成国家与纳税人之 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第一章税收概述(1)
二、税收的特征
n 固定性 l 国家按事先规定的征税对象、征收标准 和课征办法等实施征税。 税收的三个特征是互相联系的,是 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 收入的重要标志。 *“税收三性”的相对性?
n 远早于1974年供给学派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 阿瑟.拉弗提出的拉弗曲线。
第一章税收概述(1)
拉弗曲线
T
C
拉弗禁区
A Ta
B
O
t
Ta Tc Tb D 100%
第一章税收概述(1)
附:我国古代的一些税收思想:
9.此外,在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思想家、理财家提出 了反应各种不同阶级、阶层的赋税思想和税收原则理论。 其中有代表性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