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规程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aa72b5683c4bb4cf7ecd16a.png)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规程1 编制目的对本公司使用的标准物质在其使用和保管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量值准确、可靠和可溯源性。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实验室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规定了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要求、核查依据、核查方法、核查周期等。
3 核查项目一般核查、性能核查(必要时)4 核查依据JJF 1005-2016《标准物质通用术语和定义》JJF 1006-1994《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标准物质使用说明书5 核查方法原则:对购买的有证标准物质,标准物质管理员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核查,对未开封且在有效期内的标准物质,只需进行一般核查;对于开封后许久未使用完但在有效期内的标准物质,需要进行一般核查和性能核查。
5.1一般核查一般核查内容包括:是否在有效期内;储存条件是否满足要求(与说明书要求一致);核查外观(颜色、性状等)是否发生变化。
变色、变质、破损和超过有效期的标准物质应停止使用,并做出标识,分区域存放,定期清理。
5.2性能检查5.2.1对于已经开封使用的标准物质要定期进行标准物质浓度值的检查,核查方法可选择以下几种之一:1)与其他实验室间比对;2)送有资质的校准机构进行校准;3)检测有足够稳定度的与被核查对象相近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样品。
4)采用不同制造商或同一制造商的不同批号的标准物质进行比对;5)用一级标准物质对二级标准物质进行核查;6)新购置的标准物质或新配置的标准工作液与正在使用的比对。
5.2.2期间核查的计算方法1)t检验法t检验法适用于测量次数在10次及以下数据的比较检验。
选择双侧检验(P2)来判断期间核查与标准证书上标准值的符合性。
式中:x为测定的平均值;μ0为标准值得;S为样本标准偏差;n为测定次数。
该方法测得的结果评价为:1t≤t(0.05),说明该标准物质的核查结果与标准值没有显著差异,合格;2t(0.05)<t≤t(0.02),说明该标准物质的核查结果与标准值稍有差异,可疑;3 t>t (0.02) ,说明该标准物质的核查结果与标准值有显著差异,不合格。
测量设备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程序(含表格)
![测量设备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4159845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c.png)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通过参考标准的使用,实现测量设备(标准物质)的控制,保持其技术指标符合要求,达到检定/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本所在用的计量标准装置(器组)、检测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等测量设备在相邻的两次周期检定或校准的时间间隔内进行的运行核查,或期间核查。
3职责3.1 业务办公室负责《期间核查计划》的编制、组织实施和记录的存档。
3.2 检测室负责编制《期间核查方案》,并承担运行检查工作。
3.3 所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批期间核查的计划、方法和报告,并组织实施。
3.4 所质量负责人负责期间核查工作的质量监督。
4 工作程序4.1 期间核查的条件:a)关键性的测量设备;b)频繁使用的测量设备;c)使用条件恶劣的测量设备;4.2 每年年底业务办公室根据本程序4.1条确定需进行期间核查的测量设备(标准物质),编制《期间核查计划》,计划内容应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编号、型号规格,进行期间核查的时间、地点、检查项目、检查方法、结果的判定原则、执行人等经所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4.3 检测室主任根据《期间核查计划》组织有关人员编制《期间核查方案》,报所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期间核查方案》中应明确检查方法、检查间隔及测量结果的评价方法。
4.4 期间核查方法可采用下列中的一种:4.4.1 重复性实验法(检查参数可用标准差、极差或平均值)根据测量设备对不确定度的贡献或其计量性能要求,确定规定条件下重复性实验结果的控制限σˆ(将标准差的±2倍设为控制线),用一稳定被测对象(或样品)在规定条件下作重,若满足复性试验,由贝塞尔公式可得到单次实验标准差sis≤σˆi即说明被检查设备受控。
可将该设备的每次检查结果描绘于控制图,以便观察其变化情况。
控制图如下所示:s iσˆ重复性试验法也可采用极差控制限R 或者算数平均值控制限X max 、X min 进行检查,即用一稳定被测对象(样品)在规定条件下作重复性实验得到观测列x i (i =1,2,…,n ),若满足x max -x min <R 或者 X min ≤-x ≤X max即说明被检查测量设备受控,也可将每次检查结果描绘于相应的控制图,以便观察其变化情况。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https://img.taocdn.com/s3/m/3ab5505002d276a201292e52.png)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1.目的规范标准物质及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期间核查,对其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量值准确、可靠和可溯源性。
2.范围适用于对本中心使用的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
3.职责3.1核查人员:负责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对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3.2管理人员:负责定期参与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3.3检测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期间核查的进行。
4.操作规程4.1操作前的检查4.1.1检查标准物质的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4.1.2检查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容器是否有损伤、溶液是否被污染等。
4.2核查4.2.1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等单位购买的有证标准物质,在其有效期内按照要求保存。
对于未开封的,可以免于核查;对于已开封的,应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溶液是否澄清,若发现有任何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标准物质并做好记录。
4.2.2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核查4.2.2.1用有证标准物质稀释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一已知浓度的有证C并与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
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1C并与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
4.2.2.224.3结果判定4.3.11C 与C 相比较,若1C 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没有带来样品的损失或者污染;若1C 不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中有样品损失或者带入了新的污染,应认真分析并查找原因,重新进行核查。
只有在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比较2C 与C 的值才有意义。
4.3.22C 与C 相比较,若2C 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储备液的示值与实值在允许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判定该储备液合格,可以继续使用;若2C 不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储备液在配制、使用、储存过程中有损失或者带入了新的污染,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认真分析、查找原因,重新配制新的储备液。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0ebb36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b.png)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一、背景介绍。
标准物质是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保证实验结果和产品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核查和检验。
本文档旨在制定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确保标准物质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核查对象。
本次核查计划的对象为实验室内所有的标准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化学试剂、生物标准物质、物理标准物质等。
涉及的标准物质种类繁多,需要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和管理。
三、核查内容。
1. 标准物质的外观检查,包括标准物质的外观、包装是否完好,有无异常现象等。
2. 标准物质的标定值核查,通过与国家或国际标准对比,核查标准物质的标定值是否符合要求。
3. 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检验,检查标准物质在长期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确保其质量不会因时间而受到影响。
4. 标准物质的可追溯性核查,核查标准物质的生产和使用记录,确保其可追溯性和合法性。
四、核查周期。
根据标准物质的种类和用途,制定不同的核查周期。
一般情况下,常用标准物质需要进行每年一次的核查,而稳定性较好的标准物质可以适当延长核查周期,但不得超过两年。
五、核查责任人。
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制定具体的核查计划,并指定专人负责具体的核查工作。
核查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验室操作经验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核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核查记录。
核查人员需要及时记录核查结果,并在核查结束后形成核查报告。
核查报告需要包括核查对象、核查内容、核查结果以及下一次核查的计划等内容,确保核查工作的持续性和完整性。
七、核查结果处理。
根据核查结果,对于发现的问题和异常现象需要及时处理和纠正。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标准物质,需要进行淘汰或重新标定,确保实验结果和产品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总结。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是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期的核查和检验,可以保证标准物质的质量和可靠性,为科研和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https://img.taocdn.com/s3/m/8b2dba6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7.png)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
首先,核查标准物质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
在进行核查之前,需要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需要对标准物质的保存条件进行检查,确保其未受到污染或变质。
在核查过程中,需要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样品制备、测试和数据记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其次,标准物质的使用和管理也是核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在使用标
准物质时,需要根据其特性和使用要求进行正确的稀释和配制,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需要对标准物质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包括标准物质的领取、使用、剩余量等信息的记录和管理,以确保标准物质的追溯和管理。
此外,在核查标准物质的过程中,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分析。
在
测试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对测试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对,以确定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偏差情况,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
最后,在核查标准物质的过程中,需要对核查过程进行全面的记录和归档。
在
核查过程中,需要对样品制备、测试过程、测试结果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和归档,以便日后的追溯和审查。
同时,需要对核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和处理,以确保核查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
总之,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需要严
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并对标准物质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全面的监控和记录。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科研工作和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0e206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d.png)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为了确保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对标准物质进行定期的核查和验证。
本计划旨在规范标准物质的核查流程,确保核查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一、核查对象。
本次核查计划主要针对实验室中使用的各类标准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化学试剂、生物制品、物理标准物质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标准物质,我们将制定相应的核查方案和流程。
二、核查周期。
针对不同类型的标准物质,我们将制定相应的核查周期。
一般情况下,化学试剂将每年进行一次核查,生物制品将每半年进行一次核查,物理标准物质将每季度进行一次核查。
具体核查周期将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标准物质的稳定性进行调整。
三、核查内容。
1. 标准物质外观检查,检查标准物质的外观是否发生变化,如颜色、透明度、形状等;2. 标准物质标定值检查,核查标准物质的标定值是否与证书数值一致,是否符合使用要求;3. 标准物质纯度检查,对于化学试剂和生物制品,需要进行纯度检查,确保其纯度符合要求;4. 标准物质保存条件检查,核查标准物质的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等;5. 标准物质有效期检查,核查标准物质的有效期是否过期,如过期需要进行淘汰处理。
四、核查流程。
1. 制定核查计划,根据标准物质的类型和核查周期,制定相应的核查计划;2. 核查准备工作,准备好核查所需的仪器设备、标准物质证书、核查记录表等;3. 核查执行,按照核查计划和核查内容进行核查工作,确保核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 核查记录和报告,对核查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形成核查报告,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核查结果;5. 核查结果处理,根据核查结果,对标准物质进行合理的处理,如淘汰过期物质、调整保存条件等。
五、核查责任人。
实验室主管负责制定核查计划并监督核查工作的执行,实验员负责具体的核查操作和记录,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核查结果进行审核和评定。
六、核查记录和档案。
对每次核查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包括核查计划、核查记录、核查报告等,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a9f643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4.png)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一、背景介绍。
标准物质是一种已知组成和性质的物质,通常用于校准仪器、检测方法和实验室操作。
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标准物质的质量和准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核查和检测。
二、核查目的。
本次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目的是确保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验证其可追溯性,并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保障实验数据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核查内容。
1. 核查标准物质的存储条件和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监测和记录。
2. 核查标准物质的标识和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污染或损坏的情况。
3. 核查标准物质的实验方法和程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存在误差或偏差。
4. 核查标准物质的使用记录和追溯性,包括标准物质的领取、使用和归还情况的审查和验证。
四、核查计划。
1. 制定核查计划和方案,明确核查的时间、地点、人员和具体任务分工。
2. 准备核查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参考样品。
3. 进行标准物质的存储条件和环境的监测和记录,确保符合要求。
4. 对标准物质的标识和包装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5. 对标准物质的实验方法和程序进行验证和比对,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6. 对标准物质的使用记录和追溯性进行审查和验证,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核查结果处理。
1. 根据核查结果,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对不合格的标准物质进行处理或淘汰。
2. 对核查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3. 对核查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确保核查过程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
六、总结。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是保障实验数据和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需要科学、严谨地进行。
只有通过定期的核查和检测,才能确保标准物质的质量和准确性,保障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全体核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计划和要求进行核查工作,确保核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实质性成果。
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程序
![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356409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e.png)
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程序一、引言。
标准物质是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实验结果和产品质量。
为了确保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核查。
本文将介绍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程序,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二、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程序。
1. 核查计划制定。
在进行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之前,首先需要制定核查计划。
核查计划应包括核查的时间、地点、人员、设备、方法等内容。
核查计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标准物质的使用频率、环境条件、历史核查数据等因素,确保核查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 核查条件准备。
在进行核查之前,需要对核查条件进行准备。
包括核查设备的准备、核查环境的准备、核查人员的培训等。
确保核查条件的稳定和一致性,为后续的核查工作奠定基础。
3. 核查方法选择。
针对不同类型的标准物质,需要选择合适的核查方法。
常见的核查方法包括比较法、仪器法、化学分析法等。
在选择核查方法时,需要考虑标准物质的性质、特点和核查的要求,确保核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4. 核查数据采集。
在进行核查过程中,需要对核查数据进行准确的采集和记录。
包括核查前的基准数据、核查过程中的实时数据、核查后的结果数据等。
确保核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评价提供依据。
5. 核查结果分析。
核查结束后,需要对核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对核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核查结果与历史核查数据的变化情况,评估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发现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进行问题分析和处理,确保标准物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6. 核查报告编制。
最后,需要对核查结果编制核查报告。
核查报告应包括核查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分析和评价等内容。
并对核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的核查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三、总结。
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是保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对于科研和生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核查计划、准备核查条件、选择核查方法、采集核查数据、分析核查结果和编制核查报告等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工作,确保标准物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科研和生产工作提供可靠的支持和保障。
1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方法
![1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359a2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6b.png)
标准物质时期核查方法1目的规范标准物质及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贮备液的时期核查,对其在使用和保留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量值正确、靠谱和可溯源性。
2、范围合用于对本站使用的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贮备液进行期实核查。
3、职责核查人员,负责严格依据本操作规程对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贮备液进行时期核查,并好好记录。
4、操作规程4.1 操作前检查检查标准物质包装能否完好、能否在有效期内、保留条件能否切合要求。
检查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贮备液能否在有效期内、保留条件能否切合要求、容器能否有损害、溶液能否被污染。
4.2 核查4.2.1 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等单位购置的有证标准物质,在期有效期内依据要求保留。
关于不开封的,能够免于核查;关于已开封的,应检查其包装能否完好无缺、溶液能否澄清,若发现有任何异样现象,应立刻停止使用该标准物质并做好记录。
4.2.2 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贮备液的核查4.2.2.1 用有证档准物质稀释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一已知浓度的有证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 C1 并与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定值 C进行比较。
4.2.2.2 进行 4.2.2.1 骤时,同时用需进行核查的标准贮备液稀释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该已知浓度的有证标准样品时行测试,记录结果 C2 并与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值 C 比较。
4.3.结果判断与 C 对比较,若 C1 在 C 的不确立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没有带来样品的损失或许污染;若C1 不在 C 的不确立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中有样品损失或带入了新的污染,应仔细剖析并查找原因,从头进行核查。
只有在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的状况下,比较C2与 C的值才存心义。
与 C 比较,若 C2 在 C 的不确立度范围内,则表示该贮备液的值与实值在同意的不确度范围内,判断该贮备液合格,能够持续使用:若 C2 不在 C的不确立度范围内,则表示该贮备液在配制、使用、储藏过程中有损失或许带入新的污染,应立刻休业使用,并仔细剖析、查找原由。
分析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方法与实例
![分析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方法与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b37d2493bceb19e8b8f6bac5.png)
对 标 准 物 质 或 者 标 准 溶 液 的 储 备 条 件 进 行 检 按有 证标 准溶 液不 确定 度 的范 围要求 执行 。 查, 确定 其是否 在有效 期 内 、 保 存 条 件 是 否 符 合 要
表 1 岩 石 矿 物 样 品 化 学 成 分 分 析
注: X 标准 物质的测定值 ; x 。 标准 物质 的标 准值 ; Y : 标 准物质某组分分析结果相对误差允许限 , %; C : 某矿种某组分重复分 析相对偏 差允许 限系数 。
对; 用 一级 标 准 物质 对二 级 标 准物 质 进行 核 查 ; 测 试
近期 参加 过平行 测试 结果 满意 的样 品 ; 检 测有 足够 稳 定度 的与 被核查 对象 相 近 的实 验室 质量 控制样 品 , 新 配制 的标 准溶 液与有 证 国家标 准溶 液进 行 比对 。
2 . 4 结 果判 定
考物质 ) 进行核查 , 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 ’ ’ 的 质 , 在 其 有 效 期 内按 照 要 求保 存 。对 于未 开 封 的 国 要求 , 实 验室 应定 期对 标准 物质 进行 期 间核查 。 家标准物质 , 可以免于核查 , 但在开封使用时或 已开 对于有证标 准物质在储存 和使用 过程 中, 量值 封 的应 对其 进行 核查 确认 , 检 查其量 值 的稳定 性 。
2 . 3 核 查方 法
1 制定核查计划
标 准 物 质 的期 间 核 查计 划 是 质 量保 证 工 作 计 划 的重要 组 成之 一 , 每 个 实验 室 所拥 有 的标 准 物质 的数 量 不 同, 每一 种 标准 物 质对 于 测量 结 果 的质 量影 响及 稳定 性 等 具有 很 大 的差 别, 因此期 间核查 计 划需 要 从 质 量 活 动 的重 要 程 度 、 成 本 和 风 险 以及 实验 室 资 源 和 能力 等 因素 综合 考 虑 。为使 期 间核 查更 具 可 操 作 性, 应 制定 标 准 物质 期 间核 查计 划 , 内容 包括 : 标 准 物 质名称 、 分析项 目、 所用方法 、 设 备 名称 以及 具 体 的 实施 期 限 , 经技术 负 责 审核批 准 后实 施 。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https://img.taocdn.com/s3/m/5fb8b8345fbfc77da369b14c.png)
1. 目的规范标准物质及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期间核查,对其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量值准确、可靠和可溯源性。
2。
范围适用于对本中心使用的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
3。
职责3.1 核查人员:负责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对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3.2 管理人员:负责定期参与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3.3 检测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期间核查的进行。
4。
操作规程4。
1 操作前的检查4。
1.1 检查标准物质的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4。
1.2 检查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容器是否有损伤、溶液是否被污染等。
4.2 核查4.2.1 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等单位购买的有证标准物质,在其有效期内按照要求保存.对于未开封的,可以免于核查;对于已开封的,应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溶液是否澄清,若发现有任何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标准物质并做好记录。
4。
2.2 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核查4。
2。
2.1 用有证标准物质稀释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一已知浓度的有证C并与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
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14。
2.2.2 进行4.2。
2.1步骤时,同时用需进行核查的标准储备液稀释并配C并与该标制一条工作曲线,对该已知浓度的有证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2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
4.3 结果判定4.3。
1 1C 与C 相比较,若1C 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没有带来样品的损失或者污染;若1C 不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中有样品损失或者带入了新的污染,应认真分析并查找原因,重新进行核查。
只有在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比较2C 与C 的值才有意义.4。
3。
2 2C 与C 相比较,若2C 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储备液的示值与实值在允许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判定该储备液合格,可以继续使用;若2C 不在C 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储备液在配制、使用、储存过程中有损失或者带入了新的污染,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认真分析、查找原因,重新配制新的储备液。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0d963b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f.png)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为了确保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制定了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标准物质的有效使用和管理。
本计划将有效提高标准物质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核查对象。
本次核查的对象为所有实验室中使用的标准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生物制品、物理标准物质等。
核查范围涵盖标准物质的储存、使用、检定和报废等全过程。
二、核查内容。
1. 标准物质的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变质、污染等情况;2. 标准物质的使用记录是否完整准确,是否存在误用、滞留等情况;3. 标准物质的检定是否按照规定周期进行,是否存在超期使用等情况;4. 标准物质的报废是否按照规定程序执行,是否存在未报废、无法识别等情况。
三、核查方法。
1. 定期抽样检查,每月抽取部分标准物质进行检查,确保覆盖全面;2. 不定期抽查,不定期对各实验室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 定期核查,每季度对所有标准物质进行全面核查,确保全面了解标准物质的使用情况。
四、核查责任人。
1. 实验室主任,负责整体核查计划的执行和监督;2. 核查人员,由实验室质量管理部门选派专人负责核查工作;3. 相关人员,各实验室的使用人员需配合核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配合。
五、核查结果处理。
1.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于发现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2. 提出改进建议,对于存在的管理漏洞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完善管理制度;3. 定期总结,每季度对核查结果进行总结,形成报告,提出改进建议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六、核查效果评估。
1. 持续改进,根据核查结果和改进建议,持续改进标准物质管理工作;2. 效果评估,定期对核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七、总结。
本次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的实施,旨在提高标准物质的管理水平,确保实验室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全面的核查工作,我们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改进管理工作,确保标准物质的质量和可靠性,为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c2b941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c.png)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核查的目的和范围。
核查的目的是为了验
证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标准要求。
核查
的范围包括物质的纯度、稳定性、存储条件等方面的检验。
其次,我们要制定详细的核查计划和流程。
核查计划应包括核
查的时间安排、核查的具体内容、核查的方法和标准等。
核查流程
应包括样品的取样、样品的准备、检测方法的选择、数据的分析和
结果的评定等步骤。
在实施核查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计划和流程进行操作,确
保核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取样和准备样品时,要注意避免
外界污染和样品损坏,保证核查结果的真实性。
在选择检测方法时,要根据标准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在数据分析和结果评定时,要进行科学分析,排除干扰
因素,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
最后,我们要及时整理核查结果,制作核查报告。
核查报告应
包括核查的目的、范围、计划、流程、结果和评定等内容。
核查报
告要求准确、清晰、完整,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进行说明,并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总之,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是保证标准物质质量和准确性的重要环节,需要我们严格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核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和生产提供可靠的支持。
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https://img.taocdn.com/s3/m/804e2d2e580216fc700afde1.png)
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1、有证标准物质
是附有认定证书的标准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量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至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每一种认定的特性量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所有有证标准物质都需经国家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
有证标准物质在研制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制备、稳定性、均匀性、检测、定值、贮存、包装、运输等等均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为了保证标准物质量值的准确可靠,研制者一般都要选择6至8家的机构共同为标准物质进行测量、定值。
对于有证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实验室在不具备核查的技术能力时,可采用核查其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按照该标准物质证书上所规定的适用范围、使用说明、测量方法与操作步骤、储存条件和环境要求等信息,以确保该标准物质的量值为证书所提供的量值。
若上述情况的核查结果完全符合要求,实验室无需再对该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进行重新验证;
如果发现以上情况出现了偏差,实验室则应对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进行重新验证,以确认其是否发生了变化。
2、非有证标准物质
是指未经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备案的标准物质,包括:参考(标准)物质、质控样品、校准物、自行配置的标准溶液、标准气体等。
对于非有证标准物质的核查:
1)定期用有证标准物质对其特性量值进行期间核查;
2)如果实验室确实无法获得适当的有证标准物质时,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核查:
-通过实验室间比对确认量值;
-送有资质的校准机构进行校准;
-测试近期参加过能力验证结果满意的样品、检测足够稳定的不确定度与被核查对象相近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样品。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b0872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4.png)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为了确保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制定了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以保证标准物质的质量和稳定性,以满足广泛的实验和检测需求。
一、核查目的。
本次核查的目的是验证标准物质的浓度、纯度和稳定性,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需求,保证实验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核查范围。
本次核查的范围涵盖所有实验室内使用的标准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生物制品、物理标准物质等。
三、核查内容。
1. 核查标准物质的标签和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泄漏或污染现象;2. 核查标准物质的外观和性状是否符合要求;3. 核查标准物质的准确浓度和纯度是否符合要求;4. 核查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5. 核查标准物质的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四、核查方法。
1. 核查标准物质的标签和包装,通过目测检查和物理检测方法,确保标签清晰完整,包装无破损,无泄漏或污染现象;2. 核查标准物质的外观和性状,通过目测检查和相关仪器检测,确保外观和性状符合要求;3. 核查标准物质的浓度和纯度,通过比较分析和仪器检测,确保浓度和纯度符合要求;4. 核查标准物质的稳定性,通过长期观察和定期检测,确保稳定性符合要求;5. 核查标准物质的保存条件,通过环境监测和定期检查,确保保存条件符合要求。
五、核查频率。
根据标准物质的特性和使用频率,制定不同的核查频率,一般为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核查,对于重要的标准物质,可根据需要进行更频繁的核查。
六、核查记录。
对每次核查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核查时间、核查人员、核查内容、核查结果等,确保核查过程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
七、核查结果处理。
根据核查结果,对于符合要求的标准物质,及时更新相关记录并通知相关部门;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标准物质,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问题分析和处理,确保不合格标准物质不会影响实验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核查改进措施。
根据核查结果和经验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核查计划和方法,提高核查效率和质量,确保标准物质的质量和稳定性。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https://img.taocdn.com/s3/m/e7a1de146c175f0e7cd13734.png)
目录1、标准物质的核查,意义何在?2、标准物质定义3、标准物质分类及方案设想4、举例说明1、标准物质的核查,意义何在?保证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关键,如近期的假试剂坑害科研,浪费金钱和时间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是指标准物质在有效期内,按照标准物质证书上所规定环境条件、储存方法、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使用期中间稳定性的检查,以确保标准物质量值的准确性。
在ISO/IEC17025∶2005【3】中对标准物质提出了期间核查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或工作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对"标准"的核查往往要高一级标准进行核查。
3、本实验室标准物质分类国家标准号热值Q gr,d,灰分A d(%)挥发份V d(%)全硫S t,dC d(%)H d(%)N d(%)水份M a d(%)定值/复查时间GBW(E)(MJ /kg)(%)110001e 18.70±0.1741.55±0.4616.10±0.303.87±0.1847.09±0.382.43±0.150.72±0.062.952010.1110002d 23.66±0.1729.60±0.3011.82±0.302.13±0.0860.33±0.522.76±0.220.98±0.062.102010.1110002e18.22±0.1740.83±0.4620.93±0.501.46±0.0846.00±0.402.67±0.160.51±0.063.052010.1110003d31.50±0.1911.85±0.2212.27±0.300.40±0.0580.11±0.753.67±0.201.24±0.051.402010.1110004e20.08±0.1738.23±0.4614.34±0.341.01±0.08—————— 2.752010.1110005d23.41±0.1728.97±0.3423.85±0.501.00±0.0558.05±0.403.54±0.161.00±0.061.692010注意事项:1. 本标准煤样为空气干燥基(ad),表中数据为干燥基(d)。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3de5e6b51e79b896902269f.png)
作业指导书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文件编号:ZY(QJ)-1107版次:A/0分发号:编制:日期: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生效日期:2017年03月01日文件标号:ZY(QJ)-1107 (版次:A/0)第 2 页共4 页1目的规范标准物质及由标准物质配置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期间核查,对其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校准物质和标准物质溶液的量值准确、可靠和可溯源性。
2 范围适用于对本所使用的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置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
3职责3.1 核查人员:负责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对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3。
2 管理人员:负责定期参与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4核查方法4.1操作前的检查4.1。
1文件标号:ZY(QJ)-1107 (版次:A/0)第 3 页共4 页检查标准物质的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4。
1。
2检查由标准物质配置而成的标准储备液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容器是否有损伤、溶液是否被污染等。
4。
2 核查4.2。
1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等单位购买的有证标准物质在其有效期内按照要求保存未开封的可以免于核查,对于已开封的应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对于液体标准物质查看溶液是否澄清、有无浑浊、沉淀、颜色是否正常、有无褪色等;对于固体标准物质查看有无结块、潮解等,若发现任何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标准物质并做好记录。
4。
2。
2 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核查4.2.2.1 用有证标准物质稀释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一已知浓度的有证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1C并与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4.2。
2。
2 进行4.2。
2。
1步骤时,同时用需进行核查的标准储备液稀释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该已知浓度的有证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2C并与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文件标号:ZY(QJ)-1107 (版次:A/0)第 4 页共4 页4。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b0b4c9f5fbfc77da369b13b.png)
作业指导书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文件编号:ZY(QJ)-1107版次:A/0分发号: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生效日期:2017年03月01日1目的规范标准物质及由标准物质配置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期间核查,对其在使用和保管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校准物质和标准物质溶液的量值准确、可靠和可溯源性。
2 范围适用于对本所使用的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置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
3职责核查人员:负责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对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管理人员:负责定期参与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4核查方法操作前的检查4.1.1检查标准物质的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4.1.2检查由标准物质配置而成的标准储备液是否在有效期内,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容器是否有损伤、溶液是否被污染等。
核查4.2.1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等单位购买的有证标准物质在其有效期内按照要求保存未开封的可以免于核查,对于已开封的应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对于液体标准物质查看溶液是否澄清、有无浑浊、沉淀、颜色是否正常、有无褪色等;对于固体标准物质查看有无结块、潮解等,若发现任何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标准物质并做好记录。
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的核查4.2.2.1 用有证标准物质稀释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一已知浓度的有证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1C并与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
4.2.2.2 进行步骤时,同时用需进行核查的标准储备液稀释并配制一条工作曲线,对该已知浓度的有证标准样品进行测试,记录结果2C并与该标准样品的证书定值C进行比较。
结果判定4.3.1 1C与C相比较,若1C在C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正确无误,没有带来样品的损失或者污染;若1C不在C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表示该测试操作过程中有样品损失或者带入了新的污染,应认真分析并查找原因,重新进行核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顾红
8
GBW(E)130035
苯甲酸
/
2次/年
不同批次比对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赵艳辉
9
GBW11105e
煤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
2次/年
不同批次比对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李清灿
10
GBW11104f
煤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董金燕
3
GBW(E)060109
硫含量用标准物质
50.0 mg/l
2次/年
对稳定留样的量值重新测定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董金燕
4
GBW(E)060110
硫含量用标准物质
100mg/l
2次/年
对稳定留样的量值重新测定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董金燕
5
GBW(E)060110
/
2次/年
不同批次比对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李清灿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硫含量用标准物质
200 mg/l
2次/年
对稳定留样的量值重新测定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董金燕
6
GBW(E)060110
硫含量用标准物质
500mg/l
2次/年
对稳定留样的量值重新测定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董金燕
7
GBW(E)130165
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标准物质
3.10g/10min
2次/年
期间核查计划
编号:
序号
仪器或标准物质编号
仪器或标准物质名称
型号规格
核查周期
核查方法
核查依据
核查人
1
GBW(E)110047
闪点标准物质
76.0℃
2次/年对稳定留样的量值重源自测定《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马洪波
2
GBW(E)060109
硫含量用标准物质
10.0 mg/l
2次/年
对稳定留样的量值重新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