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指标部分项目可感知性表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设、使用和拆除的全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节水、材料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适应能力,从而实现减排、节能、保护环境的目标。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充分考虑节能方面的要求。
建筑是能耗大户,因此在评价标准中应包括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采光、通风等设计要素,以及建筑材料的绿色环保性能。
通过科学的能源评价指标和技术标准,引导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在节能方面进行合理设计和施工,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注重节水方面的要求。
建筑在使用阶段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因此评价标准应包括建筑的节水设计、水资源回收利用、雨水收集利用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科学的水资源评价指标和技术标准,引导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在节水方面进行合理设计和施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另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还应考虑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能和循环利用。
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使用和废弃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评价标准应包括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能、可循环利用性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科学的建筑材料评价指标和技术标准,引导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选择环保、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考虑建筑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舒适性。
建筑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舒适性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效果和居住体验,因此评价标准应包括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采光、通风、隔热隔音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科学的环境适应能力评价指标和技术标准,引导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设计出环境适应能力强、舒适性好的建筑,提高建筑的使用效果和居住体验。
总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市发布DGTJ08-2090—202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工程技术建 筑 技 术 开 发·107·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第47卷第8期2020年4月根据上述工字钢沉降分析。
(1)悬挑工字钢沉降量随荷载增加逐渐增大。
(2)工字钢最大沉降发生在浇筑混凝土期间,混凝土浇筑完成时悬挑平台荷载达到最大值,沉降量最大。
(3)工字钢沉降量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逐渐减少,即混凝土强度逐渐提高可减少传递至悬挑工字钢的荷载,荷载减小,沉降量减少。
(4)工字钢最大沉降值为20 mm ,小于设计的复核估算挠度值。
(5)每根工字钢沉降量存在偏差,说明施工实际过程中由于梁板因素传递至每根工字钢的荷载不一样。
7 结束语针对悬挑长度较大的悬挑结构和悬挑支撑平台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可通过合理的方案选择、准确的荷载取值、严谨的计算复核、规范的施工安排,确保实现施工简便、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完成施工目标。
通过本项目悬挑支撑平台的圆满顺利施工,可为马来西亚当地乃至国内类似悬挑支撑平台施工提供宝贵的施工经验。
参考文献[1] Structure Use of Loading in Building :BS 6399-2—1997[S].[2] Structure Use of Steelwork in Building :BS 5950-2—2001[S].[3] Structure Use of Concrete :BS 8110-1—1997[S].[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S].[5]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5—2001[S].[6]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2012[S].[7] 建筑门式脚手架安全使用规范:JGJ 128—2010[S].[8] 熊锐,张书锋,李寰,等.高空大悬挑混凝土结构支撑体系设计及施工[J].福建建设科技,2018(4):40–42,56.[9] 熊信福,龚良勇,李文涛.大跨度悬挑结构施工新技术的实践研究[J].建筑施工,2016,38(3):286–288.5.6 悬挑平台拆除支撑体系拆除完成后及泳池底部水管和吊顶安装完成并拆除外脚手架后,可进行悬挑支撑平台拆除工作,拆除平台应由外向内。
辽宁二建继续教育2021版教材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规定,在超高层供电系统中,采用特殊结构的高压垂吊式电缆,在垂直敷设段带有()根电缆。
P222A.三B.四C.五D.六【答案】A2.()模式是指由总承包单位对工程的设计和采购进行承包,施工则由其他施工单位负责。
A.PCB.EPCC.EPD.DB【答案】C3.()模式通常适用于项目中较多的工程内容存在可施工性的问题。
A.DBB.EPCC.PCD.EP【答案】A4.()模式通常适用于以设计为主导、投资额巨大、技术复杂、管理难度高的工程项目。
A.EPCB.DBC.EPD.PC【答案】C5.采用()模式可为项目发起人筹措建设资金,缓解建设期间的资金压力。
A.DBB.BTC.BOTD.PPP【答案】B6.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形成适于()模式的通用合同文本,没有形成一整套解决工程索赔、争端的公认国际惯例。
A.BOTB.PPPC.BTD.DB【答案】C7.根据《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规定,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不应大于()㎡。
P203 A.90 B.100C.110D.120【答案】C8.根据《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规定,Φ48系列重型支撑架立杆搭设时,每隔()m搭设一根横杆。
P200A.0.5~1B.1~1.5C.1.5~2D.2~2.5【答案】C9.()模式往往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有助于建设单位掌握相对确定的工程总造价。
A.DBB.EPC.EPCD.PC【答案】A10.()模式通常适用于设计相对独立,或建设单位因未知风险多而自己承担大部分管理风险的工程项目。
A.EPB.PCC.DBD.EPC【答案】B11.在()模式特许期满后,签约方的项目公司将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
A.BTB.DBC.PPPD.BOT【答案】D12.美国联邦环保局规定,城市人口大于()万时,建设市政雨水排泄等都必须获取许可证之后才能施工。
绿色工地评价表
3
5.3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
3
3
5.4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和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
3
3
5.5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的利用已有围墙,力争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
3
3
6
环境保护
18
6.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施工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
3
3
6.6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
3
3
总分
100
90
3
3
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
3.4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施工平面布置做到科学合理化。
3
3
4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2
4.1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
3
3
4.2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装置。
3
2
4.3安装净水装置,提高员工饮用水标准,确保员工饮水健康。
3
0
4.4收集处理雨水、雪水或可再利用水,使水资源得到循环使用。
3
0
5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5
5.1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3
3
5.2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3
3
3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12
3.1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临时设施占地面积。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生活便利章节】学习笔记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生活便利章节学习笔记2019年6月27日,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以下简称“标准”)全国宣贯会第一场北京站已经在万众期待中开始啦,PKPM作为会议的支持单位,以及标准配套的软件工具研发单位,也在会议现场认真学习并与专家交流。
此次小编带来了标准中关于“生活便利”章节的相关内容分享,请大家拿起笔开始记重点啦!“生活便利”章节标准中的“生活便利”章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促进处鹿勤副处长、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发展处宋凌处长共同进行条文解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中的“生活便利”章节条文共19条,其中控制项6条,评分项13条;新增条文5条,占比26.3%,其余条文在2014标准中第4章(节地与室外环境)、第5章(节能与能源利用)、第6章(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第8章(室内环境质量)、第10章(运营管理)相应条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总分值100分。
“生活便利”章节从出行与无障碍、服务设施、智慧运行、物业管理(预评价阶段不得分)四方面进行了要求,会议上鹿勤副处长针对前两个内容进行讲解,重点部分介绍如下:(摘自《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宣贯培训》生活便利章节讲义-鹿勤)6.1.1(控制项)--连贯的无障碍步行系统:原得分项变控制项,本条主要要求在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基本要求上,在室外场地设计中对场地无障碍路线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场地内各主要游憩场所、建筑出入口、服务设施及城市道路之间要形成连贯的无障碍步行路线。
6.1.2(控制项)--绿色出行:原得分项变控制项,本条主要从交通体系规划及居住区规划两方面综合考虑,强调以人步行到达公共(轨道)交通站点不超过500m,即步行时间不超过10min,另外针对无法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的项目,应配备专用接驳车联系公共交通站点,并制定专用接驳车服务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公示;6.1.3(控制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及停车位、无障碍汽车停车位:新增条文,主要是要求在项目停车场设计阶段,对电动汽车停车及充电进行考虑深化,电动汽车停车位数量至少应达到当地相关规定要求;(摘自《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宣贯培训》生活便利章节讲义-鹿勤)6.2.1(评分项)--场地与公共交通站点联系便捷:《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中强制要求了公交、轨道交通站点的服务半径(500m和800m),新国标中将居住区扩大到整个民用建筑,作为得分点;6.2.4(评分项)--开敞空间步行可达:新增条文,强化绿地服务群众日常活动的功能,使市民在居家和工作附近能够见到绿地、亲近绿地;主要要求在项目设计时对场地出入口、周边公共设施布局/规划、步行路线进行综合考虑,使人们从场地出入口到达城市公园绿地、居住区公园和广场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0m,到达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不大于500m。
【PKPM】《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 0808
研
学
科
筑
国建 推动新时代高质量绿色建筑发展。整合健康建筑、可持续建筑、百年建筑、装
中 配式建筑等新理念新成果,扩展绿色建筑内涵,对标新时代高质量绿色建筑品
质,修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绿色建筑产品的需要。
3、新时代新要求
绿色建筑发展新要求
PKPM
院
• 响应当前建筑科技科新学理研念究新技术发展
筑科
建
国
中
征求意见
PKPM
究院 ü《标准》于2018年9月20日~10月
20日公开对社会征求意见。
学研
筑科 ü到截止日,共收到了来自81家单
国建 位专家反馈的1300余条意见。
中
征求意见
PM ü2018年11月12日,召开《标准》修订重点问题讨论征求意见会议。如何 院PK 充分发挥规划师、建筑师在推动绿建发展中的作用,是重要议题之一。
筑 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绿色建筑评
建 价标准》修订工作,并于2018年12月前
中国 完成修订任务。
工作过程
PKPM ü 2018年8月14日,召开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住建部周晓杰副处
长等领导出席。
院
研究 ü 2018年8月22日、8月30日、9月5日、10月25日、11月7日,分别召
学 开了第2~6次编制组全体工作会议,并召开了多次内部专题讨论会。
一、修订背景
二、总体目标 PKPM
三、工作过程院
目录
四五筑、、科修典学订型研要条究点文
中国建六、主要特点
七、未来计划
任务下达
ü 2018年7月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达
院PKPM
究 《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一)——王清勤
新时期的建筑方针 ★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新时期的建筑方针
需要。 •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
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要求
推动新时代高质量绿色建筑发展。整合健康建筑、可持续建 筑、百年建筑、装配式建筑等新理念新成果,扩展绿色建筑 内涵,对标新时代高质量绿色建筑品质,修订《绿色建筑评 价标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绿色建筑产品的需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 新要求: --响应当前建筑科技新理念新技术发展 --构建新时代的绿色建筑评价技术体系 --契合新时代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需求
全面提升建筑绿色化水平
CONTENTS
目
录
一、修订背景 二、“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解读 三、“健康舒适”解读 四、“资源节约”解读 五、标准特点、问题讨论与未来工作
一、修订背景
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设计标识多,运行标识少
截至2017年底,全国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累计超过1万个,建筑面积超过10亿m2,而运行标识 项目仅占7%左右。
“以人为本” 体现得不够
06和14版标准的“四节一环保”更多考虑的是建筑本身的绿色性能,“以人为本”的技术要求体现不够。
可感知性不足
章节 基本规定
内容概要 3.1.1 评价对象 3.1.2 评价阶段 3.1.3 对申请评价方的要求 3.1.4 对评价机构的要求 3.1.5 绿色金融支持 3.2.1 评价指标体系 3.2.2 控制项和评分项的评定方法 3.2.3 综合体建筑评价方法 3.2.4 绿色建筑评价的分值 3.2.5 总得分计算方法 3.2.6 等级划分 3.2.7 基本级评定 3.2.8 星级评价要求
绿色建筑审查表
绿色建筑审查表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营和拆除等全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环境资源和能源,达到节约能源、减排环保、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舒适健康的目的。
下面给出的是绿色建筑审查表,以便在设计和建造绿色建筑时进行参考和评估。
一、环境与资源•[ ] 是否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场地生态、历史文化、连通性等因素?•[ ] 是否对场地进行了水和土地的评估与分析,科学合理地规划建筑群体?•[ ] 是否设计了高效的通风、采光、避阳、隔热等措施?•[ ] 是否在设计中进行热舒适性、采光、污染控制等视角的考虑,保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 是否采取了降低建筑水耗、用水回收、雨水收集、灌溉节水等措施?二、能源•[ ] 是否采用了清洁能源或其它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 是否考虑采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板等多种可再生能源设备?•[ ] 是否在建筑能耗分析及其优化控制方面引入模型或数据支持?三、建材与资源的循环利用•[ ] 是否选择了符合环保和健康标准的建筑材料?•[ ] 是否在建筑材料生产、运输和施工过程中控制了污染物排放?•[ ] 是否采用了绿色建筑认证合格的建材?•[ ] 是否采用了再生建筑材料与多样化原材料?四、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 ] 是否考虑了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是否采用了合理的通风系统、室内材料和内饰等措施来达到提高居住舒适度的目的?•[ ] 是否符合健康、环保、舒适及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五、社区和环境服务•[ ] 是否考虑周边社区生态造成的影响?•[ ] 是否考虑建筑群体如何与周边环境相连通?•[ ] 是否考虑提供住宅以外的公共服务、社交、托管、绿化等建议?六、建筑固体废弃物管理•[ ] 是否考虑如何降低建筑垃圾的产生?•[ ] 是否拟订了建筑垃圾收集和处理计划?•[ ] 是否选择了可回收、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 是否鼓励施工方采用“绿色建造”理念和技术,减少废弃物产生?•[ ] 是否遵循当地政策和法规?以上是绿色建筑审查表,可以根据您的需要进行评估和参考。
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分析
魯建新标丨'丨e'.v Green B l丨丨丨ding Evali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分析Revise of China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 GB/T 50378—2019徐昆,郭战战,程志军(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11800)摘要:为了提高绿色建筑的实际性能、提升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知与感知,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以“四 节一环保”为基本约束,重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分析表明,新标准包含上版标准近75%的分值内容,同时有约35%的分值内容为新增,其中“安 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章节新增内容分值较大。
此外,由于新标准更加注重绿色建筑的性能实效,提高了绿色建筑技术要求,导 致过往的绿色建筑在新标准下将会面临不同程度的降分或降级。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分;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T-65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4X(2020)03-016-04过去十余年,在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 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引导下,我国绿色建筑实现了 从无到有的成就。
根据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的统计 数据,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绿色建筑面积已超过30亿 m2,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超过1.3万个U1。
在这期间 绿色建筑的发展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
①重设计,轻运 行,导致目前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仅占标识项目总量的约 7%[2]。
②重视绿色建筑自身的绿色性能,导致使用者无法 充分感受到绿色建筑在生活与工作所带来的品质提升。
《标准》于2019年重新修订发布并实施,旨在着重解 决当前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实际绿色性能与可感知性不足的 问题。
为了更好理解新《标准》与2014年版《标准》的异 同,目前已有研究从安全耐久、给排水、水专业、生活便 利、资源节约、土地利用、物业管理、健康舒适、环境宜居等单一方面入手分析了新《标准》的变化,但缺少从新《标 准》整体角度出发的分析。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与智能化相关内容
绿色建筑与智能化(弱电)相关的条文一、健康舒适5.1.8主要功能房间应具有现场独立控制的热环境调节装置。
条文说明:本文强调用户个体对室内热舒适的调控性。
采用个性化热环境调节装置可以满足不同人员对热舒适的差异化需求,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善个体热舒适性,提高室内人员对室内热环境的满意率。
对于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应根据房间、区域的功能和所采用的系统形式,合理设置可现场独立调节的热环境调节装置。
对于未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对的建筑,应合理设计建筑环境营造方案,具备满足个性化热舒适需求的可独立控制的热环境调节装置或功能。
5.1.9地下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
二、生活便利6.1.5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应具有自动监控管理功能。
条文说明:本条旨在通过完善和落实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自动监控管理功能,确保建筑的高效运营管理。
但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建筑项目是否需要设置以及需设置的系统大小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比如当公共建筑面积不大于2万㎡或住宅建筑面积不大于10万㎡时,对于其公共设施的监控可以不设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但应设置简单的节能控制措施,如对风机水泵的变频控制、不联网的就地控制器、简单的单回路反馈控制等,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为确保建筑高效运营管理,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自动监控管理功能应能实现对主要设备的有效监控。
6.1.6建筑应设置信息网络系统。
条文说明:本条旨在通过信息网络系统为建筑使用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功能。
为保证建筑的安全、高效运营,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和现行行业标准《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设置合理、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
建筑内的信息网络系统一般分为业务信息网和智能化设施信息网,包括物理线缆层、网络交换层、安全及安全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系统五部分,支持建筑内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类信息的传输。
6.2.6设置分类、分级用能自动远传计量系统,且设置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建筑能耗的监测、数据分析和管理。
完整版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
完整版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验收评价主要指标是评价工程项目是否符合绿色施工标准,以及实施绿色施工所取得的成效。
以下是完整版的主要指标:1.绿色施工策划与管理:-绿色施工策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的普及和加强程度2.节能与节水性能:-建筑节能性能的达标情况-施工用水和建筑用水的节约情况-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和回收利用情况3.材料与资源应用:-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建筑物构件和构造的绿色设计和应用情况-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情况4.室内环境质量:-室内空气质量的合格性和舒适性-室内噪音和振动的控制情况-室内光环境的设计和良好性5.施工工程环境质量:-现场施工噪声和粉尘的控制情况-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和清理情况-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控制情况6.建设工艺和技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节能工艺和技术应用情况-建筑构件加工和组装的绿色化程度-施工工艺和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和治理措施的效果7.使用阶段性能:-建筑物节能性能的实际运行情况-使用阶段能源消耗、水耗和废弃物排放的监测情况-建筑物使用者对绿色施工的满意度和感知度8.绿色施工技术创新及示范效果:-对绿色施工技术进行的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广效果-技术创新和示范工程对建筑行业的推动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9.社会经济效益:-绿色施工工程对就业、环保等方面的社会经济效益-绿色施工工程带动的产业升级和发展情况-绿色施工工程在当地社区和居民中的影响和认可程度以上是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的主要指标,综合评价这些指标可以对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水平进行评价,并为进一步推动绿色施工做出指导和决策。
绿色建筑后评估发展及评价标准简介
绿色建筑后评估发展及评价标准简介摘要:绿色建筑是推进绿色低碳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存在着“重设计、轻运行”、技术堆砌、体验感不强等问题。
绿色建筑后评估是提高项目运行维护能力,检验技术路径是否合理,促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
本文结合绿色建筑的现状,对绿色绿色建筑后评估的发展情况与评价标准进行论述。
关键词:绿色建筑;后评估;评价标准1引言绿色建筑后评估是对绿色建筑投入使用后的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研、现场考察、数据分析等形式,客观的表达绿色技术实际落实情况、反映使用者的使用体验、科学指导项目运营的一种手段。
绿色建筑后评估即可以对单个建筑提供综合评判,为绿色建筑业主、物业单位和开发单位在运行期间提升建筑性能和品质提供依据;也可以对一类建筑进行研究,积累第一手建筑使用反馈资料,指导同类新建建筑在规划、设计方面的持续优化改进。
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发达国家晚,但发展快,目前已基本形成政策配套、标准完善的推进体系,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绿色建筑面积达到66.45亿平方米。
但绿色建筑工作仍面临着“纸上绿建”的问题:绿色建筑技术和措施只存在于图纸,而未落实到位,或落实了的技术措施并未起到相应的作用。
这导致民众对绿色建筑可感知程度不足,使用者使用体验感不强,绿色建筑经济效益不显等问题的出现。
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技术体系构建没有注重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为追求满足星级目标盲目堆砌技术,项目本身并不真正“绿色”;二是后期运营管理不到位,部分技术并未产生设计情境中的作用,未关注到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和使用体验,影响绿色建筑的品质和性能。
2政策背景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在全国建筑业改革发展暨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上发言:“探索大型公共建筑后评估机制。
在使用阶段对建筑的功能、造价、综合效益、环境影响等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其他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9〕92号提出“建立建筑‘前策划、后评估’制度,完善建筑设计方案审查论证机制,提高建筑设计方案决策水平”。
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设计审查信息表精选全文
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设计审查信息表
项目所在区: 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甲类□乙类□)工业建筑□
建设单位名称
设计单位名称
建设项目名称
建筑单体名称
建设项目地址
建筑面积(m2)
高 度(m)
建设单位
联系电话
结构类型
层 数
工程类型
保障性住房□ 政府投资工程□ 房开项目□
绿色建筑
给排水设计
电气设计
共 项
共 项
共 项
共 项
共 项
共 项
不参评条文(项)
不参评条文号
达标条文(项)
是否满足要求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星级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绿色建筑设计
前置条件
技术要求
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1.各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均不小于该评分项满分值的30%。
是□ 否□
2.项目全装修,全装修工程质量、选用材料及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干燥状态)
干密度
(㎏/m3)
导热系数
[W/(m·K)]
燃烧性能
抗拉强度
构造做法
屋面(含热桥部位)
保温材料
种类
EPS板□ XPS板□ 泡沫混凝土制品□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其它__________
选用厚度
(mm)
保温材料性能
(干燥状态)
干密度
(㎏/m3)
导热系数
[W/(m·K)]
燃烧性能
强度
构造做法
外窗(包括透光幕墙)
窗框型材
铝合金隔热型材□ 塑料型材□ 其它________
【PKPM】《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 0808
一、修订背景
二、总体目标 PKPM
三、工作过程院
目录
四五筑、、科修典学订型研要条究点文
中国建六、主要特点
七、未来计划
任务下达
ü 2018年7月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达
院PKPM
究 《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
研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工作的函》(建 科学 标标函[2018]164号),同意中国建筑科
究 引领的行业地位,又要兼顾其推广普及绿色建筑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标准》
研 修订时,考虑完善绿色建筑的分级模式,并对相应技术内容进行研究和规定,
扩大绿色建筑评价覆盖面。
科学
筑 (4)其他技术内容修订
建
国 根据获得星级的绿色建筑工程情况、绿色建筑后评估等相关研究课题成果,梳
中 理总结目前《标准》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论证和修改。
3、具体目标
(1)丰富绿色建筑内容、扩展绿色建筑内涵
PKPM 结合未来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方向,基于充分的研究与论证,汲取健康建筑、智 究院 能建筑、低碳建筑等理念,适应建筑工业化、建筑信息模型、海绵城市、垃圾
研 资源化利用等新领域、新技术发展需求,更新和增补有关技术内容,进一步扩
展绿色建筑内涵。
学
筑科 (2)完善指标体系,提升绿色建筑性能
1、更新评价指标体系,响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ASBEE
类别 Q建筑环境品质
LR建筑环境负荷 减量
指标
内容概况
Q1室内环境
声环境 热舒适 采光和照明 空气质量
PKPM 噪声、隔声、吸声
房间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空调系统类别 自然光、防眩光措施、照明等级、光可调 来源控制、换气、运行计划
【PKPM】《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 0808
科 虑“以人为本”的技术要求涉及不够。
可感知性不足
筑
建 “四节一环保”性能不能让使用者感知,使用者难以感受到绿色建筑在健康
国 、舒适、高质量等方面的优势。 中 对建筑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反映有待提高
随着建筑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工业化、海绵城市、建筑信息模型、健康建
筑等新领域方向和新技术发展并未及时反映在标准中。
筑 建 国 中
2、绿建发展背景
PKPM 存在问题
设计标识多,运行标识少 截至2018年底,全国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累计超过1.3万个,建筑面
院 积超过12亿m2,而运行标识项目仅占7%左右。
究 “以人为本” 体现得不够 学研 2006和2014版标准的“四节一环保”更多考虑的是建筑本身的绿色性能,考
新时期的建筑方针
筑
建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国 (2016年2月6日)的“指导思想”里写道: 依法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贯
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塑
造城市特色风貌,着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着力创新城市管理服务,走出一条
• 构建新时代的绿筑色建筑评价技术体系
• 契合新中时代国绿建色建筑高质量发展需求
一、修订背景
二、总体目标 PKPM
三、工作过程院
目录
四五筑、、科修典学订型研要条究点文
中国建六、主要特点
七、未来计划
1、指导思想
PM •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理念, 院PK 结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落实“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究 建设美丽中国”国家战略为方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学研 活 需 要 为 落 脚 点 , 针 对 国 家 标 准 《 绿 色 建 筑 评 价 标 准 》 G B / T
2023年BIM工程师之BIM工程师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BIM工程师之BIM工程师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在成本管控方面,运用BIM技术工程量精算功能,能够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项目成本管控目的。
下列最准确的说法是()。
A.利用BIM技术可以准确算出实际的消耗量B.利用BIM技术不可能算出实际的消耗量C.利用BIM技术算出的实际用量就是消耗量D.利用BIM技术可以算出消耗的可控范围【答案】 D2、下面哪一项不是造价管理方面的应用体现()。
A.劳务管理B.合同管理C.变更签证管理D.成本分析【答案】 A3、绿色建筑设计对CFD软件计算分析提出了一定要求,以下不属于该要求的是()。
A.热导强度要求B.结构强度要求C.人行区风速要求D.建筑物布局是否合理【答案】 B4、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是指()。
A.在项目开工之前对项目的评价B.在项目开工以后到项目竣工验收之前任何一个时点所进行的评价C.在项目竣工一段时间之后进行评价D.在项目后评价报告完成一定时间后进行的评价【答案】 C5、直径为200的给水管道水平干管安装,保温管中心距离墙表面的安装距离最小为()。
A.150B.200C.250D.300【答案】 D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BIM建筑物性能仿真分析主要功能的是()。
A.成本分析B.光照分析C.设备分析D.绿色分析【答案】 A7、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现阶段BIM在应用中的挑战()。
A.软件间数据交互难度大B.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成熟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应用与施工管理的BIM软件C.无法进行成本控制D.信息与模型关联难度大【答案】 C8、以下关于BIM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
A.BIM的出现,为限额领料提供了技术、数据支撑B.通过BIM技术可以通过施工预算控制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消耗C.5D模型集三维建筑模型、施工组织方案、成本及造价等3部分于一体,能实现对成本费用的实时模拟和核算D.通过BIM建立了具有资源和成本信息的预算信息模型后,需要通过人工计算建筑构件的资源用量及成本,用以指导实际材料物资的采购【答案】 D9、按照相关管理规定,我国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是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估算和初步设计阶段的()。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部分项目可感知性表
附录D 绿色建造评价指标部份项目可感知性表评价指标标准原文可感知性解读安全耐久4.1.8 应具有安全防护的警示和引导标识系统。
1.在人员流动大的场所、青少年和儿童时常活动的场所、容易碰撞、夹伤、湿滑及危(wei)险的部位和场所等,设置如“禁止攀爬、禁止倚靠、禁止伸出窗外、禁止抛物、注意安全、当心碰头、当心夹手、当心车辆、当心坠落、当心滑倒、当心落水”等安全防护警示。
行人看到这些提示,产生温馨提醒和警觉感,避免滑倒等安全事故发生2.在特殊部位设置引导标识,如“紧急出口、避险处、应急避难场所、急救点、报警点”等。
居民在遭遇火灾、抢劫、意外伤害时可以快速逃避并寻求匡助,给居民安全感。
4.2.2-2建造物出入口均设外墙饰面、门窗玻璃意外脱落的防护措施建造出入口均设置有防止坠物的措施,可与雨棚、遮阳棚等结合。
万一外墙饰面、门窗玻璃意外脱落,有防止坠物的措施,不会伤及行人,行人看到这些措施,产生安全感,放心出入。
4.2.3 采用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产品或者配件,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 采用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玻璃,得5分;2 采用具备防夹功能的门窗,得5分。
1. 分隔建造室内外的玻璃门窗、幕墙、防护栏杆等采用安全玻璃;室内玻璃隔断、玻璃护栏等采用夹胶钢化玻璃。
玻璃遭到意外撞击时不会直接破碎或者坠落或者即使破碎也不会对人产生伤害,让居民感到安心。
2. 自动门窗、推拉门、旋转门等采用可调力度的闭门器或者具有缓冲功能的延时闭门器。
公共区域的门窗都不会给居民(包括孩童)造成夹伤,能提升居民的安全感。
4.2.4 室内外地面或者路面设置防滑措施,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 建造出入口及平台、公共走廊、电梯门厅、厨房、浴室、卫生间等设置防滑措施,防滑等级不低于现行行业标准《建造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Bd、BW级,得3分;2 建造室内外活动场所采用防滑地面,防滑等级达到现行行业标在建造出入口及平台、公共走廊、电梯门厅、厨房、浴室、洗手间、建造室内外活动场所、建造坡道、楼梯踏步等平时居民活动频繁且容易滑倒的区域进行防滑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等安全防护警示。 行人看到这些提示,产生温馨提醒和警觉感,避免滑倒等安全事故发生
2.在特殊部位设置引导标识,如“紧急出口、避险处、应急避难场所、急救点、
报警点”等。
居民在遭遇火灾、抢劫、意外伤害时可以快速躲避并寻求帮助,给居民安全感。
4.2.2-2 建筑物出入口均设外墙饰面、门窗玻璃意外脱落的防护措 施
舒适
关规定。建筑室内和建筑主出入口处应禁止吸烟,并应在醒目位
置设置禁烟标志。
5.2.1 控制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评价总分值为 12 分,并 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低于现行国 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 规定限值的 10%,得 3 分;低于 20%,得 6 分; 2 室内 PM2.5 年均浓度不高于 25μg/m3,且室内 PM10 年均浓度不 高于 50μg/m3,得 6 分。 5.2.2 选用的装饰装修材料满足国家现行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中对 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评价总分值为 8 分。选用满足要求的装饰 装修材料达到 3 类及以上,得 5 分;达到 5 类及以上,得 8 分。
3 建筑坡道、楼梯踏步防滑等级达到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
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 规定的 Ad、AW 级或按水平地面等级提 高一级,并采用防滑条等防滑构造技术措施,得 3 分。
4.2.5 采取人车分流措施,且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有充足照明, 行人和机动车完全分离开,互不干扰。且步行和自行车道有充足的照明。
在建筑出入口及平台、公共走廊、电梯门厅、厨房、浴室、卫生间、建筑室内外 活动场所、建筑坡道、楼梯踏步等平时居民活动频繁且容易滑倒的区域进行防滑 设计。 居民行走其上可以安心、快速通行,不需要因为害怕滑倒而小心翼翼甚至在下雨 天或有水阶段不敢踏足。
健康
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 规定的 Ad、AW 级,得 4 分;
4.2.4 室内外地面或路面设置防滑措施,评价总分值为 10 分,并 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建筑出入口及平台、公共走廊、电梯门厅、厨房、浴室、卫生 间等设置防滑措施,防滑等级不低于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
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 规定的 Bd、BW 级,得 3 分; 2 建筑室内外活动场所采用防滑地面,防滑等级达到现行行业标
1 采用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玻璃,得 5 分; 2 采用具备防夹功能的门窗,得 5 分。
断、玻璃护栏等采用夹胶钢化玻璃。 玻璃遭到意外撞击时不会直接破碎或坠落或即使破碎也不会对人产生伤害,让居 民感到安心。 2. 自动门窗、推拉门、旋转门等采用可调力度的闭门器或具有缓冲功能的延时 闭门器。
公共区域的门窗都不会给居民(包括孩童)造成夹伤,能提升居民的安全感。
评价分值为 8 分。
让居民散步和户外活动时没有撞车危险,老人、孩子、行动不方便者都能安心。
1.采用大开间和进深结构方案、灵活布置内隔墙等使建筑室内布局可随需求灵活
转变;
户内布局可以随着居民的功能需要而灵活变化,如两口之家升级为三口之家时,
4.2.6 采用提升建筑适变性的措施,评价总分值为 18 分,并按下 可将两居室自行分隔成三居室,让居民不需要因为对房间需求的改变而必须换房
得 5 分。
5.1.1 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醒、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氢等污染物 1.室内装修材料(如墙纸、涂料、装饰面板、铺贴石材等)及家具等粘贴有 ISO14000 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 的有 环境体系、中国环境标志产品、CQC 质量环保产品等环保认证标志;
3 采用与建筑功能和空间变化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布置方式或控制 3.采取具有升降、移动、隐藏等功能的设备布置方式,提高室内空间的使用灵活
方的房间,利用电视隐藏柜、伸缩餐桌、折叠沙发等功能设
备,给居民日常生活提供更大的使用空间,也给亲戚来访、朋友聚会等不经常发
生的事件提供接待可行性。
用户看到这些认证标志,知道装修采用的材料、家具获得环保认证,可放心使用。 2.建筑室内和建筑主出入口等人员经常停留、通过区域,在醒目位置设置禁止吸 烟标志; 用户看到这些提示,知道这些区域禁止吸烟,共同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3.室内设置空气净化装置,如空气净化器、带过滤装置的窗式通风器、新风系统 等。 这些设施为用户提供清新的室内空气,用户能明显看到室内家具表面落的灰尘减 少,使住户感受到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空气环境。
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子。
1 采取通用开放、灵活可变的使用空间设计或采取建筑使用功能 2.设备管线不预埋在结构主体内,可随时维护和更换;
可变措施,得 7 分;
需要维修或增加设备管线时,一目了然,方便快捷,不需要凿墙也不需要搬家腾
2 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管线分离,得 7 分;
空房间,给居民使用和升级房屋功能带来方便。
附录D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部分项目可感知性表
评价 指标
安全 耐久
标准原文
可感知性解读
1.在人员流动大的场所、青少年和儿童经常活动的场所、容易碰撞、夹伤、湿滑
及危险的部位和场所等,设置如“禁止攀爬、禁止倚靠、禁止伸出窗外、禁止抛
物、注意安全、当心碰头、当心夹手、当心车辆、当心坠落、当心滑倒、当心落
4.1.8 应具有安全防护的警示和引导标识系统。
4.2.7 采取提升建筑部品部件耐久性的措施,评价总分值为 10 分,
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使用耐腐蚀、抗老化、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线、管件,得 5 分;
2 活动配件选用长寿命产品,并考虑部品组合的同寿命性;不同 使用寿命的部品组合时,采用便于分别拆换、更新和升级的构造,
经常使用的水龙头、门窗合页、开关阀门等部件耐久性满足要求。 对于经常需要开关的阀门、水龙头、门窗等手感比较结实,也不会出现关闭不严 造成长流水、操作经常不灵、门窗关不严或打不开等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现象, 让居民对建筑质量有信心。
建筑出入口均设置有防止坠物的措施,可与雨棚、遮阳棚等结合。 万一外墙饰面、门窗玻璃意外脱落,有防止坠物的措施,不会伤及行人,行人看 到这些措施,产生安全感,放心出入。
1. 分隔建筑室内外的玻璃门窗、幕墙、防护栏杆等采用安全玻璃;室内玻璃隔
4.2.3 采用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产品或配件,评价总分值为 10 分, 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