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暨南大学717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参考书-真题-答题技巧
2016年暨南大学714基础生态学考试大纲-参考书-真题-答题技巧
![2016年暨南大学714基础生态学考试大纲-参考书-真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cd6e4fa998fcc22bdd10d01.png)
2016年暨南大学714基础生态学考试大纲-参考书-真题-答题技巧(7-28)暨南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本《生态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暨南大学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已成为一门由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要求考生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前沿,熟悉生态学的热点问题,掌握生态学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具有应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认识专业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1.生态学概论;(a)生态学的定义(b)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2.生物与环境;(a)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b)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c)生物适应性3.种群及其基本特征;(a)种群的概念(b)生态位的概念及其生态学意义(c)生物多样性(d)种群竞争关系、分布规律和密度调节4.群落生态学;(a)生物群落的概念(b)群落组成和结构(b)群落变化演替及其发生机制5.生态系统生态学(a)生态系统单元的基本组成和特征(b)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功能和相互关系(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转化(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6.全球变化生态学;(a)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生态影响(c)生态学与资源环境问题(d)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30~40%)填空题(20~30%)简答题(30~50%)论述题(30~60%)五、主要参考书目孙儒泳、李庆芬、刘翠娟、娄安如编著.基础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李博主编,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16年考研专业课答题技巧(一)名词解释1.考研名师解析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是送分的题目。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
考研专业课每个科目都有总结的重要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很多高校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这就要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5年的真题,有近10年的最好。
暨南大学《717公共管理学》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暨南大学《717公共管理学》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c39fa1aed630b1c58eeb50f.png)
2015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学科、专业名称:公共管理 :各专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名称:公共管理学
四、案例(材料)分析题(本题共有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1.有一位官员 A 认为自己已经超负荷工作了,一般来说他有以下三种可能的解
1
决方法:辞职;要求与官员 B 共同完成这项工作;要求增加两名下属人员 C 和 D。 可以推断,官员 A 肯定会采用第三种选择。如果辞职,就会失去晋升的机会和领取 退休金的权利。如果将 B 作为自己的同级同事来共同负责这项工作,A 实际上为自 己增加了一个竞争对手,这也许会影响 A 的晋升。因此,A 宁愿要 C 和 D 作为助手, 他们的地位低于自己。不仅如此,A 还可以将工作分成两类,分别让 C 和 D 完成, 而自己就可以作为协调 C 和 D 的唯一主宰,其所从事的工作也就可以更多地由操作 性变为管理性。这里有一点极为重要,即 C 和 D 是不可分割的。单独使用 C 是不可 能的,因为如此 C 就与 A 平分工作,这样 C 与 A 的地位实际上就几乎平等了,而这 恰恰是 A 不愿意看到的。由此看出,下级或助手必须是两个或更多,他们由于担心 别人被提拔,所以会安分守己,服从上级。当有一天 C 感到工作太重时,A 作为上 司又会增派两名助手 E、F 给 C,以减轻其工作负担。为了避免内部摩擦,A 还得给 D 增派两名助手 G、H,因为 C 和 D 原本是同级的。当增加了 E、F、G 和 H 后,A 的 晋升几乎是肯定的了。因此,不管政府机构的工作量是否增加,其工作人员的数量 总会按几何级数增长。
《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公共管理学复习笔记
![《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公共管理学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5d8c80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e.png)
《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公共管理学复习笔记公共管理学复习笔记一、公共管理的含义与功能1.公共管理按时间的纵向度,不同时期人们对公共管理的理解包括以下几方面:(1)公共管理是一种新的途径,它是传统公共行政的规范取向与一般管理的工具取向的结合体。
其重点是将公共管理作为一种职业,并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而非政客或政治家。
(皮瑞和克莱姆,1983)(2)公共管理是对行政的一般方面的科际整合的研究,它将人力、财政、物资、信息和政治资源的管理与管理学的计划、组织、控制和职能相融合。
(卡尔森和欧尔曼,1983)(3)公共管理就是对政治权威的管理。
如果不考虑组织的性质,大部分管理工作和任务是具有共同性的。
但公共管理的主要领域是在政治系统下,一旦政治权威进入管理戏局,管理的游戏规则就会改变。
(波兹曼和史斯曼,1990)(4)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或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部分,综合了公共行政的方案设计与组织重建、政策与管理规划,经由预算制度进行资源分配、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各种方法与艺术。
公共管理关注那些能够将理念、政策转化为行动规则的管理工具、技术、知识和技巧。
(奥托、海蒂和沙夫里茨,1991)(5)与管理相比,行政的范围更狭小,功能更有限,因此,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的变化意味着理论和功能的变化。
公共行政是服务公众的活动,公务员执行从其他方面产出的政策。
它关注程序,将政策转化为行动以及对结果的责任。
公共行政的焦点在于过程、程序以及顺序性,而公共管理包括更多。
公共管理者不仅仅遵循指示,而且关注达成结果以及为达成结果而承担的责任。
(休斯,1998)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并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的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和公共利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2.公共管理的特性(1)公共性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①利益取向的公共性。
2023年暨南大学717 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试卷
![2023年暨南大学717 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bd9c7b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f.png)
202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与代码:公共管理各专业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717公共管理学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公共行政学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学和()两个发展阶段。
A. 政策科学公共行政学B. 公共政策分析C. 伦理公共行政学D. 行为科学公共行政学2.罗森布鲁姆等认为,公共行政学的研究途径主要有法律途径、政治途径和()。
A. 政策途径B. 商业途径C. 管理途径D. 制度途径3. 公共组织变革的目标是()。
A. 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提高组织的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B. 提高组织适应环境能力,提高组织稳定性、协调性,提高工作绩效C. 提高组织的管理能力,提高组织的影响力,提高组织的稳定性D. 提高组织的稳定性、协调性,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4.从对政治活动的研究切入,从动态的政治系统角度考虑权力、价值等政治因素,将公共政策界定为“对全社会的价值所做出的权威性分配”。
持该观点的学者是()。
A. 弗里德里奇B. 弗兰德C. 拉斯韦尔D. 伊斯顿5.霍利特和拉米什所区分的政策工具和应用模型中,当国家能力强,政策子系统低度复杂,政府管理能力比较强,面对的社会行为者的类型比较单一、数量不多时,决策者可以采用()。
考试科目:公共管理学共 5 页,第 1 页考试科目:公共管理学共 5 页,第 2 页考试科目:公共管理学共 5 页,第 3 页考试科目:公共管理学共5 页,第 4 页考试科目:公共管理学共 5 页,第 5 页。
暨南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专业目录-分数线-考研笔记八
![暨南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专业目录-分数线-考研笔记八](https://img.taocdn.com/s3/m/7aab7844cf84b9d528ea7ac6.png)
暨南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专业目录-分数线-考研笔记八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1)“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2)为什么“准公共部门”(第三部门)也归入公共部门中?因其“公共”特性:①与纯粹的公共部门目标一致,第三部门生产或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公益性②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③与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一致——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④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
(3)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给排他性、自然垄断性、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具有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量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公共物品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4)公共物品的划分①纯公共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准公共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
②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设施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
政策,制度③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服务——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政策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城市基社,地方性法规,政策2015年五阶段考研复习规划把考研作为一种娱乐,而不是被娱乐。
过程完美了,一切水到渠成,结果自然不错。
----------育明教育寄语第一阶段:预热(3月1日至7月1日)预热原因:育明教育老师认为考研复习比较理想的时间长度是6-9个月,因此从3月开始比较科学。
如果复习的时间太长,容易导致后劲不足。
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这是无数学子的血泪教训。
重点任务:1.收集考研信息,包括所报考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就业难易程度、所报考专业的难易程度、所报考学校的录取率、资料。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dbdb4d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b.png)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论1.1公共管理的含义: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它是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根据管理的公共事务的不同,公共管理可区分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和国际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组织(2)公共管理的目的:维护公共利益(3)公共管理的手段:法律、行政、经济(4)公共管理的职能:计划(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1.2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公共管理活动为基本对象,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什么、如何进行管理、管理中的各种关系以及发展规律的学问。
1.4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体系(1).确定公共管理研究对象的基本思路从研究对象来说,公共管理学不再像公共行政那样更多地将自己限制在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非政府的公共组织方面;从研究焦点来说,公共管理学从以往公共行政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与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环境、战略与绩效的研究;从研究方法来说,公共管理学要改变以往以规范研究为主的做法,重视量化方法与案例方法的应用,广泛吸收经济学、管理学和政策分析方法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手段。
(2).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内容(1)国外学者的研究情况(2)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情况(3).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4).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特征:公共管理学并不像公共行政学那样将自己限制在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政府机关和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方面。
2016暨南大学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2016暨南大学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570a96da26925c52cc5bfe5.png)
暨南大学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大纲(适用于企业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财务管理及国际商务专业)(2015年6月)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管理学原理75分(50%)微观经济学75分(50%)管理学部分I.考查目标《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使学习者能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基础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
Ⅱ.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15分判断题10分论述题30分案例20分III.考查范围一、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考试内容】(一)管理的历史背景:解释为什么学习管理的历史很重要;确认20世纪以前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者。
(二)科学管理:描述弗雷德里克•W•泰罗和吉尔布雷思夫妇的重要贡献;解释当今的管理者如何应用科学管理。
(三)一般行政管理理论:讨论法约尔的14个管理原则;描述马克斯•韦伯对一般行政管理理论的贡献;解释今天的管理者如何应用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四)管理的数量方法:解释数量方法对管理领域的贡献;讨论今天的管理者如何应用数量方法。
(五)理解组织的行为:描述组织行为的早期支持者的贡献;解释霍桑研究对管理领域的贡献;讨论今天的管理者如何应用行为方法。
(六)系统观点与权变理论:理解系统观点与权变理论;解释权变理论与早期管理理论的差别。
【重点与难点】科学管理,一般行政管理理论,霍桑研究与组织行为。
二、管理与组织概述【考试内容】(一)谁是管理者:解释管理者和非管理雇员的区别;讨论如何在组织中对管理者进行分类。
2017年暨南大学考研试题717公共管理学
![2017年暨南大学考研试题717公共管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b0810def9e3143323868930c.png)
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学科、专业名称:公共管理各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名称:717公共管理学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纸上一律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P途径的公共管理有如下特征()。
A.对公、私部门的差异不作严格的区分B.强调对公共管理的过程进行研究C.重视非量化和务实的取向D.重视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2.关于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学派属于()。
A.政治途径B.经济学途径C.管理途径D.法律途径3.不属于组织精神要素的是()A.目标B.人员C.人际关系D.权责结构4.在国外,按照非营利组织承担的功能进行分类,下列属于非营利组织的是()。
A.准政府组织B.第三部门C.会员制组织D.文化性组织5.当代政府治理新工具中,产权交易属于()。
A.市场化工具B.社会化手段C.工商管理技术D.全面质量管理方法6.同一个领导层级的各机关,受两个以上的领导机关或首长的指挥、监督与控制的领导体制是()A.层级制B.完整制C.职能制D.分离制7.从政策活动的功能方面,将公共政策议程分问题确认议程等四类议程的学者是()。
A.西蒙B.拉斯韦尔C.查尔斯·琼斯D.尼古拉斯·哼利8.根据公共人事管理权归属的不同组合方式,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可分为四种模式:集权型、分权型法治和()。
A.人治B.均权型C.公平性D.经济性9.认为公共预算分配公共资源时必须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最终的预算分配实际上反映了政府政策的优先性,是不同的参与者讨价还价的结果。
这一理解公共预算的维度是()。
A.政治维度B.管理维度C.经济维度D.财务管理维度10.行政手段的特点包括: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和()。
2016年暨南大学717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6年暨南大学717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d19e37dc804d2b160a4ec03f.png)
2016年暨南大学717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201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学科、专业名称:公共管理:各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名称:717公共管理学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概念辨析题(本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公共管理与公共治理2.B途径与P途径3.POSDCORB与行政原则4.(公共组织体制中的)完整制与分离制二、简述题(本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传统科层制面临的主要困境。
2.简述公共问题是如何进入公共政策议程的。
3.简述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
4.在采用市场化工具推行公共服务民营化过程中,应考虑哪些限制性因素?三、论述题(本题共有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2015年1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
李克强说,政府不能总给市场“发号施令”,而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
请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理论,谈谈你对政府该如何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的看法。
2.结合实际,谈谈人民代表大会在预算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四、案例(材料)分析题(本题共有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近期,新一年度Z市机关事业单位年终测评工作(即“万人评政府”)正式拉开帷幕。
测评将采取入户调研方式,抽样调查1万名居民、企业、社会组织、机关、媒体以及其他全市各个阶层的代表。
今年的社会满意度测评主体新增了媒体记者代表一类,测评主体由去年的8类调整为9类。
他们将代表Z市民对政府部门打分。
测评对象包括实施政府部门责任白皮书制度单位、其他有社会服务职能的市属单位、中央和省驻Z各单位、主要服务对象为机关内部的单位。
2016年暨南大学817免疫学务考试大纲-参考书-真题-答题技巧
![2016年暨南大学817免疫学务考试大纲-参考书-真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92a9291e53a580216fcfe4d.png)
2016年暨南大学817免疫学务考试大纲-参考书-真题-答题技巧(8-01)免疫学考试大纲(代码:077802)(适用免疫学专业)一、考试大纲性质免疫学是当今生物学科学的一门重要前沿学科,正日益受到重视、发展迅速,是免疫学专业学习核心课程。
为便于考生掌握考试范围和内容,特制定此大纲。
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免疫学概论一、免疫学简史及其展望(1)免疫学简介(2)免疫学发展简史(3)现代免疫学的发展二、免疫组织与器官(1)中枢免疫组织和器官(2)外周免疫组织和器官(3)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第二部分免疫分子与抗原分子一、抗原(1)抗原异物性与特异性(2)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3)抗原的种类(4)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二、免疫学蛋白(1)免疫球蛋白的结构(2)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3)免疫球蛋白的功能(4)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5)人工制备抗体三、补体系统(1)补体系统概述(2)补体的激活(3)补体活化的调控(4)补体的生物学作用四、细胞因子(1)细胞因子的概述(2)细胞因子的分类(3)细胞因子的受体(4)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5)与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关的生物制品五、白细胞分子抗原与黏附分子(1)免疫细胞表面功能分子和人白细胞分化抗原(2)黏附分子(3)CD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体的临床应用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部分码分子(1)MHC结构及其多基因特性(2)MHC的多态性(3)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4)HLA与临床医学(5)MHC的生物学功能第三部分免疫细胞一、固有免疫组成细胞(1)吞噬细胞(2)树突状细胞(3)自然杀伤细胞(4)NKT细胞(5)其它固有免疫细胞二、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淋巴细胞(1)T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2)T淋巴细胞亚群(3)T淋巴细胞功能三、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1)B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2)B细胞的亚群(3)B淋巴细胞的功能四、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生成(1)造血干细胞的特性和分化(2)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部分码基因及其多样性的产生第四部分免疫应答一、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参与固有免疫的组织、细胞和效应分子(1)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2)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二、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1)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2)抗原的处理和提呈三、适应性免疫: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1)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2)T细胞活化的过程(3)效应性T细胞的应答效应四、适应性免疫: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其免疫应答(1)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2)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3)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五、免疫调节(1)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2)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3)整体和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六、免疫耐受(1)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2)免疫耐受机制(3)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第五部分临床免疫一、超敏反应(1)Ⅰ型超敏反应(2)Ⅱ型超敏反应(3)Ⅲ型超敏反应(4)Ⅳ型超敏反应二、自身免疫性疾病(1)自身免疫性疾病概述(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及典型疾病(3)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4)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原则三、免疫缺陷病(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2)获得性免疫缺陷病(3)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四、肿瘤免疫(1)肿瘤抗原(2)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应答(3)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4)肿瘤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及预防五、移植免疫(1)同种异型排斥反应的识别机制(2)同种异型基因移植排斥的类型及其效应机制(3)同种异型移植排斥的防治(4)与移植免疫学相关的其他领域第六部分免疫学诊断及免疫学防治一、免疫诊断(1)抗原或抗体的检测(2)免疫细胞的测定(3)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应用二、免疫学防治(1)免疫预防(2)免疫治疗三、考试要求考生应系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核心概念,理解免疫机制的相关原理。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eada5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0.png)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公共管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C.追求社会公平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A.计划性B.单一性C.效率性D.公共性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A.公民B.政府C.企业D.政党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A.17世纪末18世纪初B.18世纪末19世纪初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末21世纪初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A.经济的发展B.政治的推动C.公共部门的改革D.私人部门的改革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A.公共行政范式B.新公共管理范式C.公共服务范式D.公共责任范式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特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 D )A.会计学B.政治学C.行政学D.公共财政学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 D )A.凯恩斯B.布坎南C.韦伯D.威尔逊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 A )A.管理B.法律C.经济D.政治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 )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特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的基础为(C )A.传统型权力B.魅力型权力C.合理合法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力”为基础的权力属于(A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7、韦伯认为,以古老的传统、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的人的地位的合法性为基础的权力属于(B)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18、韦伯认为,以“对个人的明确而特殊的尊严、英雄主义或典范的品格的信仰”为基础的权力属于(C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9、对科层制组织中的部门划分、职位设计及其相应的权力基础的基本要求是(A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20、对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管理人员资格的一个基本要求是(B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21、对公职人员在科层制组织中所从事的活动及其性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是(C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22、对科层制组织中岗位权力的限度以及岗位权力运用的一个重要规定是(D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23、对科层制组织中各职位之间以及相应权力之间的关系规定的原则是(D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原则24、对科层制组织所完成的任务的性质及其能力要求的规定原则是(D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执行能力原则25、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在行政科学中,不管是公共还是私营,最基本的“善”就是(C )A.公平B.正义C.效率D.效益26、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行政科学的大厦得以建立起来的价值基石为(C )A.公平B.正义C.效率D.效益27、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公共行政的目标和标准是(C)A.公平B.正义C.效率28、“在等级制组织中,每位成员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此现象称为( D )A.科斯定律B.墨菲法则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D.彼德现象29、新公共管理运动肇始于(A )A.英国B.美国C.德国D.新西兰30、1988年英国出版的《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报告的核心思想是( D )A.政府职能私有化B.政府职能效率化C.政府职能扩充化D.政府职能代理化31、英国公共服务代理化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88年出版的(C )A.《追求卓越》B.《公民宪章》C.《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D.《为质量而竞争》32、被视为自1979年开始的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有关公共部门产出和绩效测量与评估工作高峰的是( A )A.《追求卓越》B.《公民宪章》C.《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D.《为质量而竞争》33、新公共管理范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C )B.行政学C.经济学D.行政法学34、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A )A.政治学B.行政学C.经济学D.社会学35、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为(C )A.詹森B.麦克林C.布坎南D.林德布罗姆36、公务员在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理论为(C )A.投票规则理论B.代表和选举竞争理论C.官僚政治理论D.社会治理理论37、关于政治官员在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理论为( D )A.官僚政治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B.官僚政治理论和投票规则理论C.社会治理理论和选举竞争理论D.投票规则理论和选举竞争理论38、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提出的是一种(B )A.政府万能理论B.政府失败理论C.市场万能理论D.市场失败理论39、委托代理理论早期的代表人物为( C )A.布坎南和詹森B.布坎南和特纳C.詹森和麦克林D.特纳和麦克林40、对同一个管理者来说,当他对企业拥有部分所有权和他对企业拥有全部所有权时相比企业所实现的价值之间的差额,称为(B )A.选择成本B.代理成本C.机会成本D.损耗成本41、詹森和麦克林认为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为( B )A.选择成本B.代理成本C.机会成本D.损耗成本42、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为(A )A.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B.无限理性和机会主义C.有限理性和决定成本D.无限理性和决定成本43、根据威廉姆森的观点,分工合作的市场经济活动和组织管理活动的基本分析单位为( B )A.服务B.交易C.治理D.管理44、根据威廉姆森的观点,市场或组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称为(C )A.服务费用B.治理费用C.交易费用D.管理费用45、假定人的动机是“意欲合理,但只能有限地做到”这是指(A )A.“有限理性”假定B.“无限理性”假定C.“非理性”假定D.“超理性”假定46、有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资产就很难再重新配置使用,因为它们的转换成本很高,在重新配置中将遭受重大的经济价值损失,这被称为( B )A.成本固定性B.资产专用性C.不确定性D.交易重复出现的频率47、在交易费用、产权契约安排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从而成为沟通交易费用理论与产权理论桥梁的是( B )A.彼德原理B.科斯定理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D.墨菲法则48、“科斯定理”最早的表述者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D )A.布坎南B.詹森C.威廉姆森D.斯蒂格勒49、“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将等于社会成本”这是(B )A.彼德原理B.科斯定理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D.墨菲法则50、科斯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是( A )A. 交易费用为零的完全竞争市场B.交易费用为零的非完全竞争市场C.交易费用大于零的非完全竞争市场D.交易费用小于零的非完全竞争市场51、新公共管理中的3E标准是指(D )A.节约、公平和效率B.节约、公平和效益C.公平、效率和效益D.节约、效率和效益52、“行政国家”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提出者为(C )A.威尔逊B.韦伯C.沃尔多D.杰弗逊53、政府赖以成立的基础为( D )A.经济控制和社会网络B.经济控制和政治权力C.公民意见和社会网络D.公民意见和政治权力54、政府在政治上应保障所有人享有广泛的平等和自由,这是指政府的( A )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职能D.服务职能55、政府应当维护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指政府的。
19年暨南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目、历年专业课真题、专业课复习规划及方法考研失利原因讲解
![19年暨南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目、历年专业课真题、专业课复习规划及方法考研失利原因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4d096e1700abb68a982fbf5.png)
19年暨南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目、历年专业课真题、专业课复习规划及方法考研失利原因讲解2018年7月7日By育明教育李老师一、暨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专业一:717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李国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热点、复试常问问题有详细总结)《公共管理学》王乐夫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行政管理学》夏书章,中山大学出版社《张国庆公共行政学考研解析》团结出版社,2013年版《全国行政管理考研绿皮书》河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专业二:829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考资料:《育明教育:暨南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新攻略》,含近5年真题+答案解析+背诵版笔记二、暨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历年部分专业课真题讲解辨析题(判断下列命题的对错,并说明理由。
每题10分,共20分)1.政治-行政二分的假定非常符合今天公共行政的现实。
2.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秉持了公务员政治中立的原则。
(育明教育押题)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政府间关系新模式的网络模式具有哪些主要特征?(育明教育押题)2.组织变革的主要趋势。
(育明教育押题)3.公共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
4.公共管理伦理的类型。
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面临的主要困难,并论述改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途径。
(育明教育押题)2.试论21世纪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案例(材料)分析题(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共40分)1.结合案例,分析公共预算为什么需要公民的参与。
(2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实际案例的进展分析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方向和特点。
(20分)案例:温岭参与式预算的基本做法及成效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1、关于组织机构层级和幅度的题,大概是在出现指挥混乱的时候应该设置临时机构来协调。
2、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是完全照搬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的,没有经过消化。
(育明教育冲刺班命中)3、集体物品生产中,私人部门不能对产生激励机制,所以集体物品只能由集体生产。
暨南大学2016管理学考试大纲
![暨南大学2016管理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ac300cb6f1aff00bed51ee4.png)
招生类别:■专业学位硕士生
学科、专业名称:工业工程
研究方向:所有方向 考试科目名称: 管理学
主要内容: 主要考查考生对管理基本原理与方法的掌握程度,运用管理学原理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其主要内容涉及六个方面: 1、管理概述:管理的定义、管理基本原理、管理基本方法。 2、计划与决策:决策理论与方法、计划类型与计划技术。 3、组织:组织类型、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变革等。 4、领导:领导理论与方法、激励理论与方法、沟通与冲突。 5、控制:控制过程与方法。 6、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即运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分析与解决管理实践 中的相关问题。
重点任务: 1.考研复试,往往以时政为核心,来灵活的考察知识点的应用。因此,这个阶段应该多多收集 一些时政热点,并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2.寻找复习的资料。包括老师们最近的讲话、论文等等。
3.准备听力和口语。 以上“五阶段复习法”,步步为营,按部就班,依次行事,一切尽在掌握中,则考研无
忧矣。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重点任务: 1.收集考研信息,包括所报考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就业难易程度、所报考专业的难易程 度、所报考学校的录取率、资料。毕竟考研所需关注的点无非就两个:一是考研成功的可能性, 二是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2.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决定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对于这一点,育明教育团队认为,选择 学校和专业的方案有两个:一是,选择尽可能好的学校,如北大、清华、人大、中传、北影、 中央财经、南开、复旦,专业可以稍微差一点;二是,选择尽可能好的专业,如金融、经济、 电影、新闻、法学、计算机、自动化等,学校可以差一点。这样的好处是,以后方便就业,具 体的原因分析请关注之后的相关文章。 3.购买参考书,慢慢熟悉所考专业。这个时候学校课程还比较多,且处于学期末,考试又 比较多,学校事情繁杂, 无法全身心的投入,所以以“预热”为主。不易过快进入紧张的复 习状态。 4.掌握学习的方法、了解复习的重点,为下一步全面展开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点 至关重要,很多考研学生最后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不是因为没有努力,更不是付出不够,而 是方法不得当,重点没把握好。这一任务的实现,一般需要有考研经验的师兄师姐的帮助。这 一点也是育明教育专业课授课的重点之一。
新版暨南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暨南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8787a2e02b160b4e777fcf80.png)
一年前的今天自己在宿舍为了是否要考研而辗转反侧,直到现在当初试结果跟复试结果都出来之后,自己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考上了。
其实在初试考完就想写一篇关于考研的经验,毕竟这也是对自己一年来努力做一个好的总结,也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奋斗在考研路上的你们。
首先当你决定考研的时候,请先想想自己是为了什么才决定要考研,并且要先想一下为什么非要选这个专业,作为你今后职业的发展方向,学习的动机决定了之后备考路上努力的成功还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
考研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所以大家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随波逐流盲目跟风。
我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一是因为这里是我的本校,二是因为这里离家也比较近。
所一大家一定更要个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
好啦,接下来跟大家好好介绍一下我的复习经验吧,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另外还要说一句,这篇经验贴分为三个部分,先说英语政治,再说专业课,并且文章结尾分享了资料和真题,大家可以放心阅读。
暨南大学行政管理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17)公共管理学、(829)社会研究方法一、(717)公共管理学的参考书目为:《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陈振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二、(829)社会研究方法参考书目为:《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跟大家先说一下英语的复习吧。
学英语免不了背单词这个难关,词汇量上不去,影响的不仅是考试成绩,更是整体英语能力的提升;背单词也是学习者最感到头痛的过程,不是背完了转身就忘,就是背的单词不会用,重点单词主要是在做阅读的时候总结的,我把不认识不熟悉的单词全都挑出来写到旁边,记下来反复背直至考前,总之单词这一块贵在坚持,背单词的日程一定要坚持到考研前一天。
因此,学会如何高效、科学地记忆词汇,养成良好的记单词习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我用的是《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里面的高频词汇都给列出来了,真的挺方便的,并且刷真题我用的《木糖英语真题手译》这本书,我感觉对我帮助特别大,里面的知识点讲解的通俗易懂,而且给出的例子都很经典,不容易忘记。
公共管理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练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85e01ffad6195f312ba672.png)
公共管理学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第1~3章)一、名词解释1、公共事务——是指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2、公共管理——是指社会公共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共同利益实现,通过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3、公共权力——用于处理公共事务的权力。
公共权力是由社会共同需要产生的,其基本目的在于维持、调整和发展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
4、公共管理学——一门研究社会公共组织以及社会其他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原则、规律和方式的科学。
5、实践抽象法——对公共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一些比较稳定、定型化的思考方式和操作程式,加以总结、概括和抽象,形成一定的公共管理理论。
6、实体分析法——从公共管理主体的角度,研究和分析公共管理过程,形成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
它把公共管理主体作为实体来看待,分析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7、政治创租——是指政府官员利用行政干预的方式来增加私人企业的利润,人为创造“租”,并诱使私人企业向他们“进贡”作为得到这种“租”的条件。
8、社会问题——是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实状况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它是在社会发展中产生,并与社会公众总体利益相关,需要社会予以重视和解决。
二、简答题1、公共事务有哪些特征?答:第一,公益性,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全体公众;第二,非营利性,不以营利为目的;第三,规模性,公共事务对于社会整体而言是不可分割的,同时,公共事务范围叫大,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第四,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要求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满足统治阶级的要求。
2、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公共管理具有五个基本特征:第一,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社会公共组织和社会其他组织。
第二,作为公共管理客体的社会公共事务表现不断扩展的趋势。
公共管理考试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考试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9bf3ddb9f3f90f76c61ba6.png)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复习题参考答案一、简答题(21小题)1、简述私人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答:私人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管理的目标不同。
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它不以营利为目的。
私人管理以利润为导向,通过生产或销售产品和服务,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②责任机制不同。
在私人组织中,权威和责任的划分是比较明确的。
在政府或非政府公共部门中,责任机制较为复杂。
③资源基础不同。
公共管理的主体实施公共管理活动的必备前提和手段是公共权力。
私人管理的权力基础是来自私人部门作为一个组织所具有的力量——私权利。
④人事管理制度不同。
与私人部门的人事管理制度相比,公共部门的人事制度更复杂、更严密。
⑤受政治环境影响程度不同。
包括政府活动在内的公共管理的运作是在政治环境中进行的,决定了公共管理受到政治环境更大、更直接、更深的影响,与私人管理相比,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征。
2、简述公共管理的内涵?答:公共管理是研究以政府为主的公共组织依法运用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过程。
这一概念包括如下内涵: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公共组织;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公共权力;公共管理的内容是社会公共事务;公共管理要依法进行。
3、简述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答: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特征有:研究对象与范围的扩展;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研究重点从“内”到“外”;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并重;管理过程的民主化;公共性与管理性的有机统一。
4、简述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答: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有:公共管理者、公共职位、公共权责体系、公共组织目标、公共组织机构设臵。
5、简述现代政府角色定位?答: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角色:政府角色: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外部效应的消除者、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职能定位: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6、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答: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有:政治职能(制度提供者;制定公共政策;政府体系建设;完善暴力机关;赋税、兵役管理)、经济职能(弥补市场失灵;宏观调控;稳定经济)、文化职能(意识形态构建;科学文化教育;道德建设;社会价值体系构建)和社会职能(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自然灾害应对;自然资源分配和保护)。
公共管理-考试大纲
![公共管理-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3660f2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a.png)
公共管理-考试大纲2016年公共管理-考试大纲参考教材:王乐夫、蔡立辉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咖啡色封面)考试时间:2小时(满分100分)。
第一章导论一、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2.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2.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1.P途径和B途径2.管理途径、政治途径、法律途径四、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一、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1.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2.韦伯的官僚制理论3.西蒙的批评与公共政策学派的出现4.沃尔多的新公共行政学说二、现代公共管理论的发展1.公共选择理论(1)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与公共选择(2)政府规模扩张与公共选择(3)公共选择的理论主张2.新公共管理理论(1)管理的自由化和市场化是新公共管理蕴含的两大基本理念(2)新公共管理的理论观点及其评价3.公共治理理论(1)公共治理理论的兴起(2)治理的含义(3)公共治理理论的内容4.新公共服务理论(1)新公共服务的内涵(2)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第三章公共组织一、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1.公共组织的含义2.公共组织的特征3.公共组织的基本类型(1)政府组织(2)非营利组织(3)准政府组织二、非营利组织1.非营利组织的特征2.非营利组织的分类3.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三、事业单位1.事业单位的含义与特征2.事业单位改革(1)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2)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与原则四、公共组织的变革1.科层制组织的基本特征2.科层制组织的缺陷与困境3.公共组织变革的目标与内容第四章公共领导一、公共领导的内涵与作用二、公共领导体制1.领导体制的含义2.领导体制的基本类型(1)首长制与委员会制(2)集权制与分权制(3)层级制与职能制三、公共领导方法1.领导协调2.领导沟通3.领导激励四、领导能力1.领导力的含义2.领导力的主要内容(1)领导的创新能力(2)领导的战略思维能力(3)领导的执政能力3.提高领导能力的途径第五章公共政策一、公共政策的含义与性质二、公共政策过程1.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1)系统议程(2)正式议程2.公共政策制定确立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拟定、评估与抉择——政策合法化3.公共政策执行(1)公共政策执行失控的表现(2)公共政策执行失控的矫正4.公共政策评估(1)政策效率与效果(2)政策价值效应第六章公共人力资资源管理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人力资源的含义2.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别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1.职务分析(1)职务分析的含义(2)职务分析的程序2.人员招聘(1)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2)招聘筛选的方法3.人员培训与开发4.绩效评估(1)绩效评估的含义(2)绩效评估的方法:量表法、360度评估法5.薪酬管理(1)薪酬的构成(2)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过程三、公务员制度1.公务员制度的特点2.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第七章公共预算管理一、公共预算的内涵与功能二、公共预算的编制1.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及主要依据2.我国政府公共预算的编制方法(1)人员支出和公用指出(2)项目支出三、预算执行1.预算执行的机构设置及其职能2.预算收入的执行3.预算支出的执行四、政府决算1.政府决算的内涵2.政府决算的编制方法五、预算的审查和监督1.我国立法机构在预算中的角色2.人大审查与监督政府预算的程序与方法第八章公共危机管理一、公共危机的内涵1.突发事件与公共危机2.公共危机的特征二、公共危机管理的含义三、公共危机管理体制1.集体统一的指挥体制2.分级响应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体制3.危机管理联动协同体制四、公共危机管理机制1.公共危机预警机制2.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3.公共危机资源配置与保障机制4.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5.公共危机管理的控制处理机制6.公共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与评估机制五、公共危机管理法制1.行政紧急权力的法律规制2.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权利及其救济第九章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一、传统行政方法1.行政手段2.法律手段3.经济手段4.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二、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1.市场化工具:民营化、用者付费、合同外包、特许经营、放松管制、产权交易、内部市场2.工商管理技术:目标管理、顾客服务、流程再造3.社会化手段:社区治理、志愿者服务、公众参与与听证会三、战略管理1.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性质与目标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过程第十章公共管理规范一、公共管理伦理1.公共管理伦理的含义2.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质:公共利益3.公共管理的责任冲突与选择二、公共管理法律1.公共行政法治化的原因2.我国公共行政法治化的主要内容三、公共管理监督1.公共管理监督的内容2.我国公共管理监督机制的问题与对策第十一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一、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内涵二、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兴起与意义三、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1.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质量标准2.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依据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五、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与完善1.西方国家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2.科学推进中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措施与途径第十二章公共部门改革一、公共部门改革的目标二、公共部门改革的模式1.市场式政府2.参与式政府3.弹性化政府4.解制式政府三、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1.重新界定和优化政府职能2.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实行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3.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四、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1.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2.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1)建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行政体制改革(2)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体制改革(3)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的行政体制改革3.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1)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2)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暨南大学717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参考书-真题-答题技巧(7-28)暨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招生科目《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目录一、考查目标 (2)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3)(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3)(二)考试方式 (3)(三)内容结构 (3)(四)题型结构 (3)三、考查范围 (3)第一章导论 (3)第二章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发展 (4)第三章公共组织 (5)第四章公共领导 (5)第五章公共政策 (6)第六章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7)第七章公共预算管理 (8)第八章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9)第九章公共危机管理 (10)第十章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 (11)第十一章公共管理规范 (11)第十二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12)第十三章公共部门改革 (13)四、试题示例 (14)一、考查目标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广泛运用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的方法,从而达到增进公共利益、提高服务品质的各种管理活动的总称。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科的一门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共管理理论素养、专业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因此,《公共管理学》课程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既充分反映公共管理的学科特点,检测考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和理解的情况;又要紧密结合新时代公共管理实践,检测考生对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的能力。
具体来说,《公共管理学》课程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就是要检测考生系统掌握公共管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情况;检测考生对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学发展的最新理论、方法与最新实践的了解和掌握情况;检测考生对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了解和掌握情况;检测考生运用公共管理知识和理论分析、判断和解决公共管理实践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二)考试方式闭卷、笔试(三)内容结构1.基本理论知识:90分;2.实际问题分析:60分。
(四)题型结构1.概念辨析题(本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简述题(本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论述题(本题共有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4.案例(材料)分析题(本题共有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三、考查范围第一章导论一、考查目标通过考试,检测考生对公共管理基本概念范畴、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途径、研究方法与学科特征的理解;检测考生对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关系的理解;检测考生对公共管理产生、发展与演进规律的掌握和理解。
二、考查内容(一)公共管理学概述1.公共管理的含义。
2.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公共管理与公共产品、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政治与行政、公共治理与善治、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
(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公共管理的兴起:公共行政的发展演进、公共行政的反思。
2.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1.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P途径、B途径。
2.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发展一、考查目标检测考生对公共管理各种理论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代表观点及其发展的掌握和理解;检测考生对公共管理各种理论流派相互关系的理解;检测考生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实践问题的运用能力。
二、考查内容(一)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1.公共行政理论的初创: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美国进步时代的公共行政改革、古典时期的公共行政与新古典时期的公共行政。
2.公共行政理论建构:怀特的系统化公共行政理论、古利克和厄威克的科学化公共行政原则、福莱特的动态化公共行政理论。
3.公共行政理论的转型:西蒙的批判与公共政策学派的出现、“西沃之争”、新公共行政学。
(二)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1.公共选择理论。
2.新公共管理理论。
3.公共治理理论。
4.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三章公共组织一、考查目标检测考生对公共组织的含义、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公共组织的类型、公共组织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的理解;检测考生对公共组织变革的理解;检测考生对公共组织理论以及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公共组织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内容(一)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1.公共组织的含义:公共组织的概念、公共组织的特征。
2.公共组织的结构:纵向结构、横向结构。
3.公共组织的类型: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准政府组织、第三部门、事业单位及其改革。
(二)公共组织的变革1.科层组织的反思:科层组织的基本特征、科层制方法的主要内容、传统科层组织的缺陷与困境。
2.公共组织的变革:公共组织变革的目标、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公共领导一、考查目标检测考生对公共领导含义与作用的理解;检测考生对公共领导体制、领导方法、领导能力、领导方式的理解;检测考生运用公共领导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公共领导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内容(一)公共领导概述1.公共领导的含义与特征:领导与公共领导、公共领导的特点、公共领导的作用。
2.西方领导理论的演进与新发展:西方经典领导理论、西方领导理论的新发展。
(二)公共领导体制1.领导体制的含义与内容2.公共领导体制的基本类型:首长制与委员会制、集权制与分权制、层级制与职能制、完整制与分离制。
3.我国公共领导体制改革:我国公共管理领导体制存在的问题、我国公共管理领导体制改革的内容。
(三)公共领导方法1.领导方法的含义与特征。
2.领导协调。
3.领导沟通。
4.领导激励。
(四)领导能力1.领导能力的含义与条件。
2.领导能力的主要内容。
3.领导方式。
第五章公共政策一、考查目标检测考生对政策科学的形成、发展和演进的掌握与理解;检测考生对公共政策的性质、功能、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检测考生政策形成过程与政策制定、政策分析、政策评估等相关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检测考生运用公共政策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公共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内容(一)公共政策概述1.公共政策的性质和范畴:不同视角下的公共政策、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政策。
2.公共政策工具:公共政策工具研究的兴起、政策工具的类型及其特点、政策工具的选择及其应用。
3.公共政策的研究主线:政策制定主体的权力结构、权力运行机制和决策机制,公共政策的过程与程序,公共政策的内容与输出。
(二)公共政策过程1.公共问题与公共政策问题。
2.公共政策问题的确认与建构。
3.公共政策议程。
4.公共政策制定。
5.公共政策沟通。
6.公共政策执行。
7.公共政策评估。
(三)公共政策分析1.公共政策分析的含义与内容。
2.公共政策定量分析方法。
3.公共政策定性分析方法。
(四)公共政策发展1.公共政策发展的趋向:公共性、合法性、有效性。
2.公共政策环境。
3.公共政策发展与公共管理价值的实现。
第六章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一、考查目标检测考生对人力资源与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及特点的理解;检测考生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具体内容、公务员制度、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掌握和理解;检测考生运用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公共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内容(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1.人力资源与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的含义、人力资源的特点、从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演进:科学管理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主义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现代管理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1.职务分析:职务分析的含义、职务分析的程序、职务分析方法。
2.人员招聘:招聘过程管理、招聘渠道的类型、招聘筛选的方法。
3.人员培训: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的组织与实施、人员培训与开发信趋势。
4.人员绩效评估:人员绩效评估的含义与功能、人员绩效评估的方法、人员绩效评估的实施。
5.薪酬管理: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影响薪酬管理的主要因素、薪酬的构成。
(三)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1.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类型。
2.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价值因素。
3.传统公共人事管理的制度安排。
4.公务员制度: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5.国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6.中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
第七章公共预算管理一、考查目标检测考生对公共预算与公共财政管理的含义、功能及要素的理解;检测考生对公共预算管理、公共收入管理、公共支出管理、财政体制、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的理解;检测考生运用公共预算与公共财政管理知识分析、解决公共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内容(一)公共预算管理1.公共预算的含义、公共预算的功能、公共预算的要素。
2.公共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规划——计划——预算模式、目标管理预算模式、零基预算模式、绩效预算模式。
3.公共预算的过程:公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
4.预算的审查与监督。
(二)公共收入管理1.税收管理。
2.政府收费管理。
3.公债管理。
(三)公共支出管理1.购买性支出管理。
2.政府采购管理。
3.转移性支出管理。
4.公共支出绩效评估。
第八章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一、考查目标检测考生对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含义、管理的具体内容、管理标准化的理解;检测考生对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解;检测考生运用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知识分析、解决公共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内容(一)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概述1.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信息资源与政务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2.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发展及研究视角: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发展、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视角。
3.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
(二)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1.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体制。
2.政务信息资源采集管理。
3.政务信息存储。
4.政务信息资源分级分类管理。
5.政务信息资源公开。
6.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
(三)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1.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含义、框架。
2.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3.政务信息资源法制建设。
第九章公共危机管理一、考查目标检测考生对公共突发事件、公共危机、公共危机管理含义的理解;检测考生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机制、职能的理解;检测考生对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理解;检测考生公共危机管理中行政紧急权力的法律规制的理解;检测考生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知识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考查内容(一)公共危机管理概述1.公共突发事件、公共危机、公共危机管理的含义,公共突发事件与公共危机的关系,公共危机的特征,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与应急管理。
2.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与职能: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结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公共危机管理职能。
3.公共危机管理过程:公共危机管理阶段、公共危机管理系统、公共危机的动态管理模式。
(二)公共危机管理机制1.公共危机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