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知识点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知识点部编九年级历史教材是九年级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教材,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部编九年级历史下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秦朝和汉朝1. 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即嬴政,统一六国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君主。
他实行了许多改革措施,如统一货币、度量衡等,以加强中央集权。
同时,他还修建了万里长城和兵马俑等伟大的工程。
2. 汉朝的兴起汉高祖刘邦在秦朝灭亡后建立了汉朝,并成为汉高祖。
汉朝时期,实行了很多有益的政策,如推行“恢复故业”政策,重用贤能之人,以及开创了科举制度等等。
3. 汉朝的辉煌汉朝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司马迁、杨修等等。
同时,还建立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的交流与贸易。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1.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主要是指三国魏、蜀、吴之间的鏖战。
其中,魏国以曹操为首,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孙权建立了吴国政权。
2. 魏晋南北朝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这段时期遭受了许多外族的侵扰。
其中,北方被匈奴、鲜卑、鲜族等游牧民族不断侵扰,南方则受到了交趾、琉球等岛民的威胁。
三、隋唐时期的繁荣1. 隋文帝的统一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统一了北方和南方,恢复了两汉以来的鼎盛局面。
隋文帝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修筑大运河、实行均田制等等。
2. 唐太宗的治理唐太宗,即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如废除均田制,恢复土地私有制,改革官制,加强对外援助等等。
这些政策使得唐朝的国力进一步增强。
3. 唐代的繁荣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经济发展迅猛,文化艺术达到了高峰。
丝绸、茶叶等商品贸易非常发达,唐朝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四、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与文化1. 宋朝的政治体制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但政治上却表现出许多弱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梳理
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
先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总体效果不佳,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苏联解体
1991年底,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八一九事件”加快苏联分裂,叶利钦控制全局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续表)
项目
农奴制改革
美国内战
日本明治维新
原因
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其焦点集中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
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本面临幕府封建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①这一时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行发展,经济状况形成鲜明对照。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被认为是暂时“休战”,这是由帝国主义掠夺本性决定的,而推动“休战”结束的是经济大危机。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是帝国主义主导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新经济政策
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经济发展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启示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正义力量加强联合,必定战胜邪恶势力;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要用和平的方式而不是战争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成果用于战争会增加战争的残酷性,用于和平发展则能造福人类
人教部编版九下历史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九下历史知识点归纳历史知识点归纳如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自然环境和原始社会1.原始社会的特点: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人们以狩猎、采集和渔猎为生,生活处于食物匮乏、人口稀少的状态。
2.原始社会的进步:原始社会逐渐发展为农耕和畜牧社会,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和驯养动物,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3.古代中国的自然环境:古代中国地大物博,具有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河流、平原、高山、丘陵等。
4.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从远古时期的原始社会到历史时期的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多个阶段。
第二单元:中华古国的形成与统一1.中华古国的形成:中华古国是指古代华夏族的部落联盟逐渐发展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华夏族的中心地区是黄河流域。
2.中华古国的发展阶段:中华古国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和东周四个阶段,其中西周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典型代表。
3.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它代表了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发展。
4.秦朝的统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1.中华古国的农业发展:中国古代农业发达,采用耕种方式,特别是晏子耕田等措施的推广,使中国农业水平迅速提升。
2.中华古国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发达,手工业包括丝绸、瓷器、铁器等,商业包括货币交换和市场交易等。
3.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4.中华古国的教育:中国古代教育发展较早,孔子创立了儒家教育,强调“仁者爱人”,提倡读书为官的风气。
第四单元:中华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1.中华封建社会的形成:中华封建社会是指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封建化,以农民和地主的关系为基础。
2.中华封建社会经济制度:中华封建社会以农耕经济为主,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契约制,生产关系主要是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第1-第6单元九年级下册2023年中考历史复习常考知识点汇总(部编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复习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一、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成就:玻利瓦尔解放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成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放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
2、印度民族大起义区的领袖,不是全国的)二、俄国的改革1、俄国社会状况16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执政时期采用称号,强化专制统治2、彼得一世改革(1(2)内容①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沙皇的权力。
②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④文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习俗,提倡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3)作用: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増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1700-1721与瑞典战争夺取了波罗(43、废除农奴制(1)1861(2(3(4)意义:进步性: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促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三、美国内战1、原因:根本原因:南方种植园经济(奴隶制)严重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直接原因(导火线):18602、爆发:1860年南方7州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1861年4月,南方3、北方措施:林肯1862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参军。
作用:调动了农民、黑人奴隶的积极性,踊跃参军,扭转北方不利局面。
4、结果: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北方胜利而告终;1865林肯遇刺5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日本明治维新1、德川幕府统治19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1853-1854开放港口;其他西方国家随之而来,动摇幕府统治2、倒幕运动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1868年1186818693、明治维新时间:1868税改革,,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2023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部编版
2023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部编版第一章世界历史的发展第一节五个大洲的发展知识点总结:1. 五个大洲的划分: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美洲。
2. 亚洲:古代文明起源地,现今发展较快的地区。
重要的文明有黄河、长江、印度河流域文明等。
3. 非洲:人类起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但发展相对滞后。
4. 欧洲:现代文明的发源地,经济、科技、文化发达。
5. 大洋洲:南太平洋的岛屿群,以澳大利亚纽西兰为主要代表。
6. 美洲: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和南美洲,以美国和巴西为代表。
第二节古代文明与世界史前史知识点总结:1. 人类的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迁移到世界各地。
2. 文明的诞生:公元前5000年之前,世界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文明,如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等。
3. 史前史: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被称为史前史,这段时期人类还没有正式记载历史,只能通过考古发掘等手段了解。
第三节古代文明与现代社会知识点总结:1. 古代文明的遗产:古代文明的发展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政治制度、法律文化、宗教思想等。
2. 行政管理制度:如古埃及的法老制度、古罗马的共和制度等。
3. 文化传承:如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古印度的宗教文化等。
第二章亚洲与世界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知识点总结:1. 亚洲的自然环境:亚洲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包括高山、高原、平原、河流等多样的自然地理特点。
2. 亚洲的人口分布:亚洲人口众多,分布密集,主要集中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第二节亚洲的东西方交流知识点总结:1. 丝绸之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贸易路线,主要贸易品为丝绸,但同时也传播了宗教、文化和科技等。
2. 马可·波罗: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曾经到达中国,把中国的情况介绍给了欧洲。
第三节亚洲的经济交流与发展知识点总结:1. 亚洲的经济交流:亚洲各国之间进行了大量的经济交流,如亚细亚经济合作组织、东亚峰会等。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史重点知识整理汇总
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史重点知识1、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拉美其余地区基本上都在西班牙的统治之下。
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领导者:玻利瓦尔(北)、圣马丁(南),两人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纪念:“南美解放者杯”足球赛和国家“玻利维亚”。
3、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年,英雄:章西女王。
4、彼得一世改革性质:地主阶级改革影响:积极: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5、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
6、俄国1861年改革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内容: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B、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性质: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意义:①积极: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
7、美国内战(又称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南北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南方种植园经济;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制度的矛盾(或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或黑人奴隶制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8、导火线:1861年,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9、美国内战期间林肯颁布的文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1862年),直接作用: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长远影响:解放了劳动力,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10、评价林肯: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11、美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先后扫除了哪些障碍?各有何作用?(1)美国独立战争:扫除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人教部编版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单元一:近代中国的变革与挑战第一章近代中国的背景•19世纪,中国面临了严峻的内外挑战,而惨痛的历史教训让我们认识到:文化的滞后与科技的沉寂,才是导致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弱势的根源。
•1840年,鸦片战争的发生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近代以来,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开始了其漫长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章外来列强入侵和中国反抗•种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外资的大量注入,导致了中国社会政经的极度动荡,形成了中国内地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下苟且生存的局面。
•在外族的侵略面前,中国人民曾经进行过多次的反抗,其中最为著名的东方虎创立的洪门组织促进了中国反抗外族的形成。
第三章清廷内部改革和民间变革的探索•清廷内部改革总体上被视为无效,而民间变革的探索却逐渐展现出其实效。
民间会馆的兴起奠定了中国民间社会组织的基础;而思想的启蒙、女性的解放、新农村运动等民间倡导,逐渐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
第四章新帝国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入20世纪,新帝国主义列强从东大西洋向太平洋进行扩张,中国成为他们扩张的必经之路。
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加剧社会的分裂。
•西方列强与日本在中国开始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和压迫。
同时,反对帝国主义的声音也日益响亮。
单元二:民族危机与中国近代史上的改革第一章计时百年的民族危机•19世纪末期,清政府任由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侵略下分蛋糕、肆意掠夺,中国人民深受其害,民族危机愈加突显。
•辛亥革命的爆发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道奇迹,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第二章民主革命与建立共和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这次起义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由中华民国成立而结束的清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第三章革命与建国•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是中国百年变革的两个里程碑,为中国解决了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难题。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共产党的诞生,共摇篮了 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
(完整版)部编新编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1857—1859年爆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英勇抗击英国殖民统治,最后壮烈牺牲。
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也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彼得大帝)1、莫斯科大公国的兴起:俄国地广人稀,缺乏劳动力,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逐步确立起农奴制.2、彼得大帝改革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
措施:①政治方面:建立以沙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行政体制,贵族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②经济方面: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③文化教育方面: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推行西式文化、礼节、生活方式。
④军事方面:创建新式常备军.3、影响: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改革后的俄国实力大增,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开始跻身欧洲强国之列,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但是农奴制进一步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二、废除农奴制1、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国家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农奴制危机3、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
目的:保护贵族地主利益。
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这一条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高价购买份地)。
4、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①局限性:改革留下大量封建残余;②积极性: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
※列宁评价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千二净。
2024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部编版
2024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部编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九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
下面是本学期历史课程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中国古代经济和社会的变革1. 辽金元时期的经济发展:辽金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商业和手工业相对繁荣。
在辽金时期,国际贸易得到了发展,特别是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等地的贸易。
2. 南宋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南宋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稳定,农业生产提高,手工业和商业蓬勃发展。
科技方面,南宋时期出现了众多科技发明和进步,如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
3. 移民与城市的兴起:宋元时期,大量农民迁徙到江南地区,导致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迅速增长。
同时,城市也开始兴起,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繁荣使许多城市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
二、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 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建立了科举制度,实行功名主义。
皇帝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提升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
科举制度的实施推动了社会的流动性和社会的繁荣。
2. 明朝的农业和手工业:明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农业生产提高,手工业发达,商业也蓬勃发展。
明朝的儒家经济政策注重对农业的支持和发展,提倡勤劳致富。
3. 清朝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清朝建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专制制度。
清朝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限制了与外界的贸易和交流。
同时,清朝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也有一些政策调整,如九年租佃法、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等。
4. 清朝的文化变革:清朝时期,中国的文化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在文化方面,清朝推行儒学,推崇礼乐,提倡节俭和塑造良好的道德风尚。
在艺术方面,清朝的绘画、诗词和戏曲等与明朝时期有一定的区别。
三、近代中国的变革与抗争1. 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结果: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斗争的开始。
战争的原因是英国贩卖鸦片破坏了中国社会的治安和经济秩序。
战争结果导致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并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权。
2.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
[直接打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必考知识点精编
不同点: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改革背景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时间
18世纪初
3、领导人
彼得一世
1、废除农奴制原因
(1)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2)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失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内部矛盾。
2、废除农奴制时间和领导人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改革的实施者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改革的前提:维护地主利益)
3、废除农奴制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2)作用:提高了林肯的威信,而且调动了广大人民,尤其是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2)南美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 基本上形成今天拉美的国家格局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
(3)鼓舞了殖民地人民.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印度民族大起义原因
(1)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3)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导火线
涂油子弹事件
5、美国内战时间
1861--1865
6.美国内战领导人
林肯
7.美国内战战争初期
北方失利。(原因在:由于准备不足和缺乏优秀将领。)
8.美国内战转折点
林肯政府在1862年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重要法令
9.美国内战结果
1865年,内战以北方的失败告终。避免了美国的分裂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全册复习提纲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全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美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2、背景: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3、杰出代表:玻利瓦尔、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4、成就: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哥与委合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二、印度民族反英起义(1857—1859)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向印度倾销纺织成品,导致手工业者破产;兼并王公领地;取消对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不尊重宗教信仰。
2、导火线(直接原因):涂油子弹事件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主力:印度土兵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俄国统一: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目的: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内容: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设参政院。
②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③军事: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
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任职,按功劳提拔。
④文化: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习俗(提倡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3)作用: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増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加强,成为日后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背景:a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b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激化了社会矛盾(直接原因)2、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革命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4、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9至22课知识点复习归纳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二、经过1、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政党是布尔什维克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2、开辟新时代。
①建立苏维埃政府。
②颁布《和平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力量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
③同德国和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次大战。
④组建红军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
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10课《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一、战后的“新秩序”1、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由英、法、美三国操纵(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首相劳合·乔治,美总统威尔逊)。
2、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凡尔赛条约》,其内容中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3、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4、凡尔赛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形成了凡尔赛体系。
5、根据和约规定,1920年1月成立了国际联盟,总部在日内瓦,美国没有参加,国联被英、法控制。
二、对亚太地区的“安排”1、为了协调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1921-1922年召开华盛顿会议(由美、日、英三国操纵)。
2、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1课俄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2.结果:*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⑴是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
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新经济政策1.背景: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3.领导人:列宁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1.时间:1922年底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领导人:斯大林2.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章秦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境内多个分裂的诸侯国被统一起来。
秦始皇即位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
首先,秦始皇实行了一种统一的文字,称为“小篆”,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
这使得不同地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利,加强了国家的集权。
其次,秦朝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改革。
他废除了分封制度,建立了三十六郡的行政区划,任命中央官员来管理各地。
这使得中央政府的权威得以加强,各地的贵族势力被削弱。
同时,秦始皇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来巩固统一。
他派遣将军蒙恬修筑了万里长城,以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他还对南方的百越、夜郎进行了征讨,进一步巩固了统一。
第二章汉朝的兴起秦朝的灭亡后,汉朝应运而生,成为了继秦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
汉朝的兴起得益于刘邦的领导,他通过反秦起义成功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刘邦即位后,他实行了许多政策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首先,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
他减轻了农民的税负,放宽了土地政策,使得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
其次,汉朝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手段来巩固统一。
他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关系,并且采取“抄边弱攻强”的策略,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
他还通过娶蕃夫人的方式与南方少数民族建立姻亲关系,缓解了与南方的矛盾。
同时,汉朝还大力发展科技和文化。
在科技方面,他推行水利工程,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在文化方面,他推崇儒家思想,广泛普及儒家经典,使得儒家成为了汉朝的官方思想。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多动荡的时期。
自东汉末年开始,中国陷入了战乱,分裂成多个政权。
在这个时期,魏晋南北朝的政权相继兴起。
其中,三国时期是最著名的一段历史。
三国时期,东汉政权分裂为魏、蜀、吴三个政权,展开了长达几十年的战争。
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一个充满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文化方面,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如曹操、刘备、孙权等。
九年级历史下全册复习提纲(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下全册复习提纲(部编版)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
1. 青铜时代的中国
- 铜器的发展和应用
- 影响中国社会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 社会结构和经济状况
2. 希腊罗马古代文明
- 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
- 古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 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 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 印度的起源和形成
- 和的兴起
- 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第二单元: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流
1.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 交通和贸易的发展
- 文化和宗教的传播
- 各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交流
2. 马可波罗和丝绸之路
- 马可波罗的探险和见闻
- 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衰落
- 东西方文明的交往和影响
3. 地理发现和文化交融
-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
- 地理发现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 文化交融和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三单元:欧洲的大革命和近代产业社会的兴起
1. 法国大革命
- 大革命的原因和过程
- 法国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 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2. 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 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 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发展
-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和变革
3. 近代产业社会的特征
-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
- 社会阶级和经济结构
- 城市化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以上是《九年级历史下全册复习提纲(部编版)》的大致内容纲要,具体还需根据教材进行适当的扩充和调整。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部编版历史九下(12-22课)知识点【中考复习必备】
部编版历史九下(12-22课)知识点【中考复习必备】●●第12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1、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领导人:甘地。
内容: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
2、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次主要采取不服从方式,又称文明不服从运动。
影响: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土耳其凯末尔革命:1919年到1922年,为维护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由凯末尔领导民族解放运动。
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土耳其国民军战胜了协约国军,与协约国签订了《洛桑条约》,为土耳其国家赢得了土耳其的主权和独立。
它是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民主革命。
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
●●第13课罗斯福新政(1933年)一、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1929—1933)1、背景: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和“繁荣”。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使生产盲目化。
3、开始:1929年美国4、特点:①范围广;②时间长;③破坏性大。
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1、目的和手段: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手段)以消除经济危机(直接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目的)。
2、特点:(新)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主要措施:①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整顿银行,恢复信用、②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建立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企业部门的活动、规定最低工资和工时等③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④兴建大量公共工程。
⑤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应急的救济机构等。
4、意义: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控制能力得到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1、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人教部编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填空版)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美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2、杰出代表:“南美解放者”——和3、性质: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4、主力:印度土兵5、杰出代表:——印度民族女英雄6、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时间:18世纪初,口号:,目的:。
性质:。
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车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作用:俄国的,一跃成为,为。
3、改革:原因: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
主要人物:主要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意义:是,改革,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但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战---南北战争(1861—1865)1、根本原因:的矛盾(焦点是)2、导火线:1861年3月。
3、开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隶主挑起战4、转折:的颁布(1862年9月)1862年《》,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认真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两个法律的作用:激发了广大。
踊跃参军,扭转了5、胜利: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终。
6、性质:美国历史上的6、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维护了,废除了;扫清了,为创造了条件。
九年级历史下知识点总结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下知识点总结部编版一、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与漕运1.明清时期经济总体发展状况明清时期是我国长时间的封建社会,特别是在明朝中后期和清朝初期,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洪流之一,虽然生产力水平有了一些发展,但总的来说,仍然处于农业生产中。
另外,当时还有一些特殊的现象存在,如鞑靼侵扰使得东北百姓不安,进而开发渤海湾沿岸,粤东地区得到发展等。
2.明清时期的漕运明清时期的漕运是政府运输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漕运是指对政府运输粮食、军装、物资等的方式。
明清时期漕运从北方的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等省份发运到中央政府直辖的省份和其他地区,如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福建、江苏等。
漕运口径流入的信息如下:•一般情况下,明清时期漕运统计数据口径以石和石数为计量单位;•由于各省运力不同,出产粮食数量和稻谷含量不一样,因此汇总数据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当地税收政策不同,有些地方在出产粮食时存在着区分优良等级而不同税收的现象,导致数量的区分难度更加大了。
二、法国大革命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诞生1.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指1789年7月14日,法国工人阶级、中产阶级和广大农民发动的一场推翻法国古代封建王朝、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运动。
其主要目的是推翻封建统治,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法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如历史上的“三大”——大革命、大恐怖和大哀嚎。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其历史地位是举世公认的。
2.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诞生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市场经济体制。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要素归私有,生产资料为无差别买卖的非人身财产,以货币为主要流通工具,利润是生产的根本目的。
它最早产生于英国18世纪末,部分源于经济学家对财富的理解、技术的发展、市场的需要以及对封建制度的反抗等原因。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在生产、分配、消费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变和发展。
例如,生产和分配领域逐渐纳入市场自我调节的范畴,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中考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时间:19世纪初2.背景(1)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目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4.地区: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5.领导人(1)北部地区:玻利瓦尔;(2)南部地区:圣马丁。
(3)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6.结果(1)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
(2)圣马西领导阿根廷、智利、秘鲁独立7.拉美独立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①拉美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协同作战,南北夹击,为民族独立英勇斗争。
②有统一的指挥。
③玻利瓦尔等领导人的卓越领导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争夺中力量日益衰落。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背景(1)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3)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时间: 1857年3.组成: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权力的王公。
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5.过程: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
起义军夺取了德里。
英军虽然武器先进,但还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攻陷德里。
6.结果: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
7.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时间: 18世纪初3、领导:彼得一世4、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15、内容(1)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2)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3)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4)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家,开办学校,创办报纸;(5)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6、成效: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1700-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7、意义及局限性(1)通过改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地外扩张准备了条件(新首都:圣彼得堡)。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2)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农奴制改革)1、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2、开始: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3.目的:挽救统治危机,维护地主利益。
4、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5.意义及局限性(1)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局限性)第3课美国内战一、南北矛盾的加剧1.背景: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南方却以棉花种植园经济为主,大量使用黑奴劳动。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的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2.加剧原因: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
北方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抵制外国商品的输入;南方为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提高关税。
3.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废存。
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北方主张禁止奴隶制度,建立自由州,发展资本主义;南方则力图扩展奴隶制度,建立新的蓄奴州。
二、内战爆发1.起因(借口)1860年11月,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
2.爆发:南方7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
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3.初期形势:南方蓄谋已久,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华盛顿险被攻占。
三、北方的胜利21.转折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内容: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2)作用:《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深入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
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2、内战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
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3.林肯遇刺:1865年,林肯被拥护奴隶制度的狂热分子刺杀。
(评价):林肯为维护祖国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与景仰,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4.南北战争性质及意义(性质)南北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意义)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1.幕府统治:19世纪中期,日本人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德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民族危机: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二.倒幕运动1.原因: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产。
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农民、城市平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2.爆发: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3.结果:1868年1月,倒幕派武装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拥立16岁的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
同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三、明治维新1.背景(1).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2).面临沦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危机2.时间:1868年3.目的:富国强兵,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
4.人物:明治天皇5.主要内容(1)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3(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
(3)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6.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7.评价(1)意义: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局限: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他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电的应用1、背景:(1)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科学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2)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促进了工业的的蓬勃发展。
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3、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4.显著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5.应用过程:(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
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3)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电焊、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世界由此进入了“电气时代”。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1、重大成就:内燃机的发明是应用技术领域的重大成就。
2、发明过程:(1)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第一台煤气内燃机。
(2)1883年,德国工程师载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3)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4)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5)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汽车制造业革命)3、影响:(1)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发一场变革。
(2)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成就3)1、重大成就: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2、产生过程:(1)19世纪80年代,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
(2)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
4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1.人口增长: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2.大众教育: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法国和德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二、城市化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
到19世纪后期,大部分英国人已经生活在城市之中了。
三、社会问题:(1)贫富差距加大,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2)环境污染是工业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一、科学家1.牛顿: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代表作有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代表作有《物种起源》。
二、文学巨匠1.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他的《人间喜剧》系列小说,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2.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作品中一方面深刻揭露了俄国专制主义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另一方面又否定暴力革命,宣扬道德上的博爱。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三、音乐美术大师1.贝多芬:德国天才作曲家,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
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梵高:荷兰(国籍)杰出画家,他的《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