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美术可以表现生活真实

合集下载

让艺术走进生活(三年级美术教案设计)

让艺术走进生活(三年级美术教案设计)

三年级美术教案设计:让艺术走进生活艺术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机会能够让我们接触艺术,比如欣赏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与表演,或者进行各种创作活动。

在三年级美术课程中,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和项目,让艺术走进学生的生活中,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艺术的乐趣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学生自我介绍在第一节课中,让每位学生进行自我介绍。

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逐渐熟悉课堂环境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为后面的课程作铺垫。

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名字、喜欢的颜色、爱好等等。

二、颜色与情感颜色是艺术中很重要的元素,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各种颜色及其与情感的关联。

通过教授基本颜色的名称和表现方式,让学生感受颜色的力量,了解颜色所代表的情感,例如蓝色代表平静、红色代表热情等等。

基础上,学生可以进行一些与情感相关的绘画创作,比如画一张表现喜悦或惊喜的图片。

三、感知和表达让学生练习感知和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观点,这些观点和想法可以通过艺术来进行表达。

比如,学生可以画一幅画表达自己对于大自然的感悟,或者写一首诗表达自己的情感等等。

这种练习可以让学生不仅在艺术方面得到提高,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观察物体让学生学会观察物体,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寻找每个物体中的美丽。

剖析物体各个方面的构成和细节,比如形状、纹理、颜色等等。

学生可以选一个物体进行绘画或制作一个模型。

这种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掘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五、群体创造在这个项目中,学生可以合作创作一个大型艺术作品。

这个作品可以是一个画板、拼贴画或者立体物品,由每个学生都各自创作一个小部分拼凑在一起。

这个活动可以鼓励学生协作、相互帮助和交流想法,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专长。

六、参观艺术展览艺术展览是一个学生接触各种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好机会。

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艺术展览或者艺术品市场,让他们有机会欣赏不同种类的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美术品味和容忍度。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生活中的线条》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生活中的线条》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生活中的线条》一、教案概述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艺术审美能力;2.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线条,并能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周围的事物;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纸张、铅笔、彩色笔等;2.学生准备:课堂作品展示墙。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些装饰品,有绳子、蜡烛、玻璃瓶等,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这些物品。

引导幼儿注意物品中的线条。

演示(10分钟)教师拿一个装饰品,如绳子,向幼儿展示如何用线条简单描绘。

可以画出弯曲的线条、直线、斜线等。

然后,让幼儿尝试模仿。

实践(30分钟)1.分发纸张和铅笔给每个幼儿,并让他们选择一个物品进行观察。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物品中的线条,并用铅笔简单勾勒出物品的形状和线条。

3.鼓励幼儿进行创作,可以尝试将多个物品的线条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图案。

总结(10分钟)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并互相欣赏。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评论其他同学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反思(5分钟)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可以思考以下问题:1.教材选择是否合适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2.教学过程是否用心、生动地讲解?3.是否充分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创作?教学效果评估1.幼儿的作品是否能用线条描述事物的形状?2.幼儿的作品是否具有创造性?二、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题为《生活中的线条》,教学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并让幼儿能够用线条表现周围的事物。

通过分析教学反思,我发现以下一些问题及改进方案:1.教材选择问题:本次教学中,我准备了一些装饰品进行演示和观察,但有些装饰品的线条并不够明显,导致幼儿观察和模仿的难度较大。

下次教学中,我会选择一些线条更为明显的物品,以便幼儿更好地进行观察和创作。

2.教学过程设计问题:在实践环节中,我先让幼儿观察物品的线条,再用铅笔勾勒出形状和线条。

但部分幼儿在观察阶段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画图,导致作品的线条表现不够准确。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九课《我们身边的痕迹》教案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九课《我们身边的痕迹》教案
多媒体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我们身边的痕迹
观察欣赏回答
认真倾听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二、新授
1.引导启发
你想不想知道这种痕迹是怎么出现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认识一下拓印吧!
出示拓印的定义,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拓印?
拓印是对雕刻的或石刻的表面手工复制品。
拓印的物体必须是凹凸不平的,平面的物体是不能拓印的。
欣赏学生作品
三、艺术实践:
(出示课件图片及音乐)提出创作要求:尝试不同材料拓印两到三张作品。(注意:拓印的物品有美丽的凹凸感,拓印的画面清晰美观。)
四、评价总结:
自评:把学生作品现场拍照上传到大屏幕(课件画面上)上展示。说一说你选择了什么物体进行拓印?用了那些颜色?
互评:说一说小朋友的作品拓印的痕迹好吗?好在哪里?哪里有不足?
评价同学作品
总结学习内容
提高学生倾听能力和观察回答问题能力
提高欣赏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学习拓印方法为创作做好铺垫
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及时进行指导学生进行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总结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感受了拓印的乐趣,学会了拓印的方法,利用拓印的方法进行选择身边可以拓印的材料创作作品,整节课学生都在快乐中学习,体验身边痕迹拓印的美感。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我们身边的痕迹》教学设计
课题
9.我们身边的痕迹
单元
第九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二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拓印知识,选择身边随处可见的有凸凹感的物体,体验其特点,感受各种物品拓印留下的不同痕迹的美感,并运用留下的痕迹进行组合、添画、创作,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美术《化平凡为神奇》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化平凡为神奇》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化平凡为神奇》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化平凡为神奇》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化平凡为神奇》属于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领域。

本课的意图是通过让学生寻找、发现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再经过发挥想象,从而“变废为宝”,制作成各种手工艺品。

通过制作,培养了学生的造型表现力、想象力和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很少关注过废弃物,对它的危害和所包含的价值知之甚少,为此,课件要学生了解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使学生初步具备环保意识。

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3、通过学习意识到环境的保护需要靠大家从小事做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1、课前仔细观察了物体的颜色,外形收集了相关废旧材料。

2、了解废物利用的巧妙办法,认识变废为宝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重难点:1、体会到变废为宝和保护环境的乐趣,活动结束后进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

2、在美术教学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物的研究,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开发新的教学内容的研究。

六、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组织学生收集大量的大小不等、材料不同的洁净废旧物品。

3、装饰用的彩色橡皮纸、皱纹纸、蜡光纸、彩笔、双面胶、胶水、小剪刀。

4 、“化平凡为神奇”的小展台等。

七、教学方法:教法:活动体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活动体验、自评互评、小组合作。

八、教学时间:一课时九、教学过程:一、教师演示课件,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来欣赏一些手工作品(教师演示课件)通过欣赏作品大家有什么感受?(各种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手工作品),说道废旧物品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那么大家想一想都是有哪些废旧物品啊?(引导学生说出和其他同学们不一样的废旧物品:有烟盒、药盒、火柴盒、粉笔盒、鞋盒等纸杯、挂历纸、蛋壳、旧电池、酸奶瓶、VCD 片、玉米秸、竹竿等)。

用色彩点亮生活之美术教案

用色彩点亮生活之美术教案

用色彩点亮生活之美术教案引言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作,既是绘画艺术的典范,又是生活美学的体现。

在我们的生活中,艺术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教学艺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好的事物。

因此,在教育中,开展美术教育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如何开展一堂受学生欢迎的美术课程呢?今天我将给大家分享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案,用色彩点亮生活之美术教案。

一、课程背景在我们的生活中,色彩的表现是多样的。

在色彩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领略到不同颜色的魅力,尤其是在绘画艺术中,色彩扮演的角色更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了解色彩的知识和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因为如此,本课程将用色彩点亮生活,运用色彩的特性和魅力,让学生学以致用,领略生活中无尽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的概念,掌握色彩在绘画中的表现方式;2、学习不同的色彩搭配方式,提高审美能力;3、通过实践,掌握画画的基本技巧;4、让学生深度体验色彩的美好,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色彩。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色彩的概念与应用以及绘画技巧。

1、色彩的概念与应用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或幻灯片的方式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让学生逐步了解颜色、亮度和饱和度等基本概念。

同时,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色彩搭配方式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色彩的运用和表现。

2、绘画技巧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将对绘画的基本技巧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具体技巧如下:(1)线条的运用:在画布上练习线条的运用,让学生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2)色彩的运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不同种类的颜色进行涂色。

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色彩进行组合,从而创造出更具艺术感的作品。

(3)构图的运用:构图在绘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

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构图的重要性,并进行实践操作。

1、上课前准备老师可以通过电脑或幻灯片等工具提前准备好相关的素材,并做到清晰、易懂。

幼儿美术教案:将生活融入绘画

幼儿美术教案:将生活融入绘画

幼儿美术教案:将生活融入绘画幼儿美术教学是培养幼儿审美意识和美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将生活融入绘画之中,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下面就来分享一下如何将生活融入幼儿美术教学中。

一、选择有生活情趣的话题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选择适合孩子们年龄和兴趣的话题非常重要,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生活情趣的话题,如家庭、校园、自然等,让幼儿们能够在生活中寻找灵感,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以季节为主题,让幼儿们感受不同季节的变化,例如秋天的树叶变黄、地面上的落叶等。

这样的话题能够让幼儿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多样性,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通过观察生活发掘创作灵感观察生活是幼儿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了解生活,才能更好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活动等方式,让幼儿们观察周围的事物,发掘创作灵感。

例如,我们可以安排幼儿们进行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他们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象,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基础上,引导他们通过绘画、造型等方式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和理解。

三、以情境模拟的方式进行创作情境模拟是幼儿美术教学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到创作中,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情境模拟的创作活动,例如,在幼儿园中,安排一些家庭生活的模拟场景,基础上,引导幼儿们进行绘画创作,表达出自己对家庭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幼儿更好地融入创作中,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引导幼儿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是幼儿美术教学的一大特点。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能够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表现出不同的想法和情感。

我们可以运用类比和比喻等方式,介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例如,在绘画时,我们可以介绍不同颜色的油画颜料是如何混合和调配的,让幼儿了解到油画颜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初中美术情境教案

初中美术情境教案

初中美术情境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和冷暖知识。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知识创作出富有生活气息的绘画作品。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知识和冷暖概念。

2. 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色彩。

3. 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难点:1. 色彩冷暖的理解和运用。

2. 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色彩,将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色彩相关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组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图片中色彩的感受和认识。

3. 教师总结色彩的基本知识和冷暖概念。

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色彩?它们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所见到过的色彩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色彩,如季节变化、物体属性等。

三、绘画实践(15分钟)1. 教师布置绘画任务:“请你们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绘画作品。

”2. 学生动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交流,提出改进意见。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学生相互评价,交流学习体会。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色彩,并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色彩,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在绘画实践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创作,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

《小学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小学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小学教育美术》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美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承担单位〔师范学院〕制定〔〕制定日期〔〕审核〔〕审核日期〔〕批准〔〕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小学美术教师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小学美术教师岗位的美术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美术方面的基本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简笔画、手工,后续课程有美术教法。

2.学习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1)阶段目标本《标准》的阶段目标具体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

第一学段(1~2年级)▲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已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人美版(2024)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我是生活小达人》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美版(2024)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我是生活小达人》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评价方案单元评价方案:
评价主体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全面评价。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作品,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交流能力。

评价维度
创意性:作品是否具有独特的创意和想法。

美观性:作品的色彩搭配、造型是否美观。

技巧性:制作过程中是否掌握了相应的技巧和方法。

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和专注程度。

评价方式
等级评价:采用A、B、C 三个等级对作品进行评价。

评语评价:对学生的作品和表现给出具体的评语,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单元资源素材资源
收集各种装饰精美的瓶子图片、瓶盖拼摆作品图片。

准备一些废弃的瓶子和瓶盖供学生观察和操作。

分享教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如何发现和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进行创作。

技术资源
准备超轻黏土、绘画颜料、画笔、剪刀等工具和材料。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动画。

制作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环境资源
利用美术专用教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

组织学生参观校园中的艺术展览或周边的美术馆、博物馆。

教师还可以根据活动环节来设计资源,并思考资源使用的目的。

比如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便于学生观察、便于操作体验等等。

小学美术人教版教学方案〖《生活中的线条》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教学方案〖《生活中的线条》教案〗

《生活中的线条》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自然界,美术作品中的各种线条的欣赏,体会线具有节奏变化的美感。

2、认识线能表达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对线条的认识。

难点:用线条表现出生活中的某样事物。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图片等。

学生准备:笔,画板等。

教学设计:1、课堂导入。

(1)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今天在黑板上画了什么?生:苹果,香蕉。

师:那小朋友们想一想不管我们画什么笔尖落到纸上画出来的都是什么呢?生:线。

师:对了,是各种各样的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生活中的线条》。

(2)让同学们找一找自然界中的线。

大自然本来就是线条的大仓库,凡是人们眼睛所能看到的,都无不是线条。

上至天上的彩虹、月亮、流星,下至地上的江河,大到天体,细到头发让学生明白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线条。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清楚大自然是美术的最好素材。

2、课堂发展。

(1)感受不同线条带来的不同感觉。

师在黑板上演示师:这些线有区别吗?有什么区别?生:长短不一样,弯曲不一样……。

师:出示一些表现这些事物的线描画,让孩子们观察这些线条是怎么排列的。

平铺直叙的;有序的;无序的,交叉的,体现了不同的节奏。

(2)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线,让同学们体会线条的魅力:线条的创新,线条能表达人的情感。

展示名画《飞天》在欣赏的时候就让同学来猜猜画家表现的是怎样的情绪、情感。

(3)师:老师再让同学们欣赏几幅画,看了这几幅画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的心旷神怡,有的表现出画者的烦躁……。

师:看来线条的作用真大,不但可以表现不同的节奏还可以表达情感。

所以线条并进表现事物而且还能表现人的情感。

现在老师请两位同学到讲台上来用线条表现自己所想的某样事物画线,3、课堂练习。

(1)作业要求:a、找一找:生活中平直和弯曲的线条。

b、议一议:画家是怎样运用平直或弯曲的线条来表现静或动的感觉。

c、试一试:用平直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或动的感觉。

(2)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美术大学生生活日常教案

美术大学生生活日常教案

教案名称:《美术大学生生活日常》课时:2课时年级:大一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专业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1. 美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2. 美术专业的学习压力及应对策略教学难点:1. 学生对美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了解2. 学生对学习压力的正确面对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美术大学生日常生活照片2. 视频素材:美术大学生学习场景3. 教学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美术大学生日常生活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师总结:美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既有专业学习的压力,也有课余时间的乐趣。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介绍美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包括学习、创作、社团活动等。

2. 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专业的学习压力,如作业量大、竞争激烈等。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观看美术大学生学习场景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学习压力。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视频中的学生如何应对学习压力,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美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多样性和学习压力的存在。

2.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压力,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美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学习压力的感受和应对方法。

二、实践环节(10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绘制一幅反映美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画面。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

三、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2. 教师总结评价:强调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鼓励学生发挥个性。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对美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关注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画出生活中的美好》幼教中班语文教案

《画出生活中的美好》幼教中班语文教案

《画出生活中的美好》幼教中班语文教案是一份针对幼儿园中班的教案,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孩子们通过绘画表达出生活中的美好,并能够借此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丰富性。

该教案能够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美感等方面进行培养,是一份非常优秀的教案。

一、教案内容1.教学目标:通过画画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丰富性。

2.教学重点:鼓励孩子们开启自己的想象,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表达出来。

3.教学难点:通过绘画,让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生活中的美好。

4.教学方法:以观察、绘画和表达为主要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帮助孩子们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5.教学步骤:(1)展示各种与生活有关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

(2)让孩子们自由地在纸上画出自己看到的生活中的美好。

(3)鼓励孩子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所画出的内容,分享给同学。

(4)老师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二、教案价值1.增强孩子们的观察力:这个教案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观察自己的生活环境,并且通过观察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丰富性。

2.提高孩子们的绘画水平:通过这个教案的训练,孩子们的绘画水平能够得到提高。

3.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孩子们在画画的同时,也能够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这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促进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通过观察、绘画和表达,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丰富性,这能够促进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

5.增加孩子们与家长的交流机会: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画的作品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分享,增加了与家长的交流机会。

三、教案实施1.教学时间:本教案适合在语文课或美术课上进行教学,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左右。

2.适用年龄: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中班,即3-4岁的孩子。

3.教学材料:画纸、彩色笔或蜡笔等。

4.教学场所:教室或教学场所。

《画出生活中的美好》幼教中班语文教案是一份非常优秀的教案,通过观察、绘画和表达等方式,能够帮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丰富性,并且能够在语言表达、画画水平、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非常适用于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

四年级上美术教案-让生活添光彩-沪教版

四年级上美术教案-让生活添光彩-沪教版

教案标题:四年级上美术教案-让生活添光彩-沪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

3.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技巧,创作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美2. 观察生活,发现美3. 美术技巧在生活中的运用4. 创新意识与美术创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活中的美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生活中的美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生活中美的感受。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生活中的美,包括自然美、人文美、艺术美等。

2.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美。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美,如墙上的画、窗外的风景等。

2. 学生用画笔记录下自己发现的美。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生活中的美,强调美无处不在。

2. 学生谈收获,提高审美能力。

第二课时:观察生活,发现美1. 教师出示一组生活中的美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生活中美的感受。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观察生活,发现美,包括观察方法、观察角度等。

2. 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观察生活发现的美。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的美。

2. 学生用画笔记录下自己发现的美。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观察生活发现美的方法,强调用心观察的重要性。

2. 学生谈收获,提高观察能力。

第三课时:美术技巧在生活中的运用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生活中的美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生活中美的感受。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美术技巧在生活中的运用,如色彩搭配、构图方法等。

2. 学生举例说明美术技巧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运用所学的美术技巧。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美术技巧在生活中的运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四年级美术上册《生活中的线条》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美术上册《生活中的线条》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活中的线条》。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讲解线条的分类、组合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线条可以分为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它们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组合在一起,形成丰富的画面效果。在美术作品中,线条起到了勾勒形状、表现质感、营造氛围等多种作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组生活中的线条图片,如建筑物的轮廓、树叶的纹理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注意过这些线条吗?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各种事物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感。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索这些神奇的线条世界。"
2.学生分享自己对线条的观察和感受。
"谁来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还发现过哪些有趣的线条?它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年级美术上册《生活中的线条》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线条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2.学会运用线条进行观察、描绘和创作,提高绘画表现力。
3.掌握线条的排列、组合方法,培养良好的线条审美能力。
4.能够运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过程与方法
2.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进行绘画,讲解绘画技巧。
"首先,我们要学会观察,抓住线条的特点;其次,运用不同的线条进行描绘,注意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变化;最后,通过线条的组合,表现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3.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尝试运用线条进行绘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场景,讨论如何运用线条进行描绘。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线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美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关注线条,用线条来表现我们的世界,创造更多的美。"

[2.0微能力获奖优秀作品]:小学一年级美术下(第9课 生活中的趣事)说课稿

[2.0微能力获奖优秀作品]:小学一年级美术下(第9课 生活中的趣事)说课稿

[2.0微能力获奖优秀作品]:小学一年级美术下(第9课生活中的趣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学一年级美术下》第9课《生活中的趣事》是本册教材中的一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趣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本课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生活中的各种趣事,如动物的滑稽表情、人物的搞笑动作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们对生活中的趣事充满好奇心。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色彩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生活中的细节观察不够,需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趣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趣事,学会用绘画和剪贴等方式表现生活中的趣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等方式,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提高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趣事,并运用绘画和剪贴等方式表现出来。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以及如何运用绘画和剪贴等方式表现生活中的趣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绘画和剪贴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和表现生活中的趣事。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趣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与讨论:学生观察图片,讨论生活中的趣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3.创作指导:教师示范如何用绘画和剪贴等方式表现生活中的趣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表现生活中的细节。

4.学生创作: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运用绘画和剪贴等方式创作属于自己的生活中的趣事作品。

5.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初中美术教案装点生活

初中美术教案装点生活

初中美术教案装点生活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居设计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家居设计的基本原则2. 创意家居设计的步骤与方法3. 实践操作:小组合作设计一款创意家居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家居设计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居设计想法,教师总结家居设计的重要性。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讲解家居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功能性与美观性相结合、符合人体工程学、注重收纳等。

2. 教师介绍创意家居设计的步骤与方法,如确定设计主题、搜集素材、绘制设计图、制作模型等。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居空间进行设计。

2. 小组讨论,确定设计主题和创意点。

3. 学生动手操作,绘制设计图和制作模型。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介绍设计思路和创意点。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居设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观察自家家居设计,提出改进意见,下一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家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家居设计的重要性。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合作,动手操作,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通过展示与评价,学生互相学习,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想法和创作,给予积极的肯定和指导。

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观察自家家居设计,提出改进意见,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年级美术上册《过马路》优秀教学案例

三年级美术上册《过马路》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我将提出一系列关于交通安全的问题,如:“过马路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怎样避免交通事故?”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寻找答案。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他们主动探究、质疑求解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途径。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交通安全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交流,提高绘画技巧,同时培养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4.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案例不仅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交通安全主题的绘画创作,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5.全面的反思与评价机制
本案例建立了全面的反思与评价机制,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全面评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同时,鼓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不断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三)学生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交通安全主题进行讨论。讨论内容包括:
1.分享自己的绘画构思,以及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2.交流交通安全知识,讨论如何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互相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表扬,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五年级美术上册《写实动人的艺术形象》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上册《写实动人的艺术形象》教案、教学设计
意识。
5.引导学生认识到艺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
本教学设计以《写实动人的艺术形象》为主题,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写实主义绘画技巧的同时,提高观察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创作出具有生活气息、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热爱生活、追求艺术的精神风貌。
1.教师讲解并示范写实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2.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绘画练习,体会写实绘画的方法。
3.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第三课时:实践与创作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进行绘画创作。
2.教师提供实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互相借鉴、学习。
4.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开展课堂评价活动,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美术、追求艺术的情感,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珍惜和感恩。
3.通过学习写实主义绘画,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通过制作画册,培养同学们对艺术作品的整理和鉴赏能力,激发创作灵感。
5.结合课后拓展学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艺术现象,了解写实主义绘画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和应用。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艺术视野,提高综合素养,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写实主义绘画的价值和意义。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细节,提高观察能力。
2.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写实绘画技巧,增强表现力。

初中艺术写实教案范文

初中艺术写实教案范文

初中艺术写实教案范文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实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 提高学生运用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尊重自然的情感态度。

教学内容:1. 写实绘画的基本概念2. 写实绘画的观察方法3. 写实绘画的技巧4. 写实绘画作品的欣赏与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写实绘画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写实绘画的魅力。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写实绘画?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写实绘画?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教师讲解写实绘画的基本概念,如:比例、构图、明暗、质感等。

2. 教师示范写实绘画的观察方法,如:从整体到局部、比较、调整等。

3. 教师示范写实绘画的技巧,如:线条、色彩、笔触等。

三、学生实践(15分钟)1. 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实物或场景进行观察。

2. 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实绘画创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作品欣赏与分析(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

3. 教师总结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写实绘画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练习写实绘画。

3.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如:完成一幅家庭场景的写实绘画作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写实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写实绘画作品的质量。

3.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欣赏和分析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写实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使他们在写实绘画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艺术创作中。

初中艺术写实教案模板

初中艺术写实教案模板

初中艺术写实教案模板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材:《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艺术写实的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2.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描绘,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1. 艺术写实的概念和特点2. 艺术写实的技巧和方法3. 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描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艺术写实的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艺术写实的魅力。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艺术写实?艺术写实有什么特点?二、新课(15分钟)1. 教师讲解艺术写实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艺术写实。

2. 教师示范艺术写实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艺术写实练习,可以选择人物、景物或物品进行描绘。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指导。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艺术写实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作品。

二、新课(15分钟)1. 教师讲解艺术写实的进一步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艺术写实的特点。

2. 教师示范艺术写实的全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独立进行艺术写实练习,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描绘。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指导。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艺术写实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对艺术写实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作品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练习中完成的作品,对艺术写实的技巧和表达能力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学案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现实多种多样的表现第一课: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一)2012年5月4日星期五单位:夏镇一中西校备课人周黎设计思路本单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造型表现则强调通过欣赏、理解、实践等活动来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研究创造,运用基本的知识技能去实践、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

本单元要求学生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在造型要素、表现手段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主要特征,认识再现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特征,并通过对静物色彩写生练习,初步体验用美术作品再现生活真实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从而加深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理解。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现手段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主要特征,认识再现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特征。

2.方法与过程:(l)通过分析、评述,从不同画种欣赏再现性美术作品,把握美术作品形象与现实生活形象的区别和联系。

(2)通过师生互相讨论研究,认识再现性美术作品与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提高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学会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和创造美。

教学重点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现方法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再现性美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和联系,再现性美术作品与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

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

教法:启发式教学、观察法、对比欣赏、师范教学法、讲授法、组织讨论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再现性美术示范作品、绘画用具。

学具:学生自主收集的再现性美术作品、绘画工具等。

课型:新授(欣赏)学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写实性绘画作品。

问:作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画种的再现性美术作品并出示课题。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1. 教师向学生出示写实性绘画作品。

问:作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老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画种的再现性美术作品并出示课题。

一、组织教学稳定并整理自己的情绪二、导入新课1、生回答问题引发兴趣2、欣赏再现性美术作品,并回答问题。

3.欣赏名作,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总结引出课题一、组织教学准备阶段:学生整理准备上课用材料,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欣赏并谈感受,使学生主动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表现方法和特征,并在一开始就通过讨论营造出一种氛围。

3.请学生谈谈感受。

三、新授(一)知识要点1、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学生组内欣赏分析:谈谈两幅图片的区别与联系?2、优秀的再现性美术作品要“形神兼备”欣赏探究:作品中的“神”是如何通过作品的外部特征即“形”体现出来的?3、再现性美术作品强调“情”的感受和“美”的体现作品是如何表现情感的?(二)作品欣赏1、《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欣赏并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2、《流民图》蒋兆和三、新授(一)、知识要点1、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师总结:再现性美术作品创作的源泉是现实生活,美术形象自然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然而美术形象并不等同于世界存在的自然物象,它是经过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选择、提炼、概括、改造等艺术加工而成的。

2、优秀的再现性美术作品要“形神兼备”师生共同归纳:再现性美术作品不仅再现生活物象的外部特征,还要再现对象的精神、性格、气质等内在本质特征,以达到“形神兼备”的程度。

右图是法兰德斯大画家鲁本斯的作品,这张肖像画惟妙惟肖地展示了人物的外部特征,还通过炯炯有神的目光、抿嘴微笑等细节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3、再现性美术作品强调“情”的感受和“美”的体现知识点播:任何艺术作品都要以情动人,再现性美术作品也是如此。

法国著名风景画家柯罗这样形容他的创作:“我是一方面细心地追求模仿自然,另一方面我决不失掉心里的感受。

现实的东西只不过是艺术的一部分,而只有感性才能使它完整。

只有你真受感动,你才能把直接的感受传给别人。

”(二)作品欣赏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蒋兆和的《流民图》和董希文的《开国大典》。

《流民图》是中国画,是以线条、三、新授(一)、知识要点1、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教师展示图片讲解时,欣赏并谈谈两幅图片的区别与联系?。

2、优秀的再现性美术作品要“形神兼备”学生欣赏探究:作品中的“神”是如何通过作品的外部特征即“形”体现出来的?学生回答问题,理解知识点。

3、再现性美术作品强调“情”的感受和“美”的体现作品是如何表现情感的?学生欣赏作品并回答。

(二)作品欣赏简介:这是列宾的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在横幅的画面上,一队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拉着货船,在酷日下向前挣扎,荒芜的沙滩上只有半埋在沙里的几个破筐。

纤夫们的步子那样沉重,人们仿佛听到低沉的《伏尔加船夫曲》从远处传来。

欣赏并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2、《流民图》蒋兆和简介:蒋兆和从1941年开始构思《流民图》,至1943年完成。

画作高2米,长约28米,表现逃难群众悲惨的生活。

三、新授(一)、知识要点1、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通过本环节的欣赏与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道理。

2、优秀的再现性美术作品要“形神兼备”通过本环节使学生对于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艺术特征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对于自己的绘画表现有一个促进作用。

3、再现性美术作品强调“情”的感受和“美”的体现学生可以就课件上的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老师共同探讨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表现方法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特征。

(二)作品欣赏如何体会作品的艺术感染力?3、《开国大典》董希文欣赏作品后你想到了什么?4、《水果篮》意大利卡拉瓦桥对比中国花鸟画和油画静物,并谈谈对作品的感受和体会(三)讨论与研究1 .再现性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和联系。

2、再现性作品与表现性作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安格尔(法国)毕加索(西班牙)雷诺阿(法国)毕加索(西班牙)墨色来再现形体、质感,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

该作品创作于1942年到1943年,当时日本侵略者已经践踏了我国的半壁河山,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族的苦难激发了画家创作这幅中国画长卷。

《开国大典》是油画,以丰富的色彩层次,绘声绘色地表现人物形象。

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

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重点分析蒋兆和的《流民图》和董希文的《开国大典》。

感受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分析和讨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表现特征及艺术效果2.通过课件展示中国花鸟画和油画静物,引导学生来谈自己的体会。

(三)讨论与研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几组再现与表现性美术作品欣赏,谈一谈优秀的再现性美术作品应具备哪些要素?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研究再现性美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区别及再现性美术作品与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

画家塑造的一百多个无家可归的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形象,与真人等大。

构图多为半身特写,重个性刻画,使形象有呼之欲出之感,笔墨则侧重悲怆氛围烘染与愤慨情绪的渲泄,缩短了艺术形象与观众间的距离,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为民写真”的现实主义杰作。

体会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开国大典》董希文开国大典的图片资料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亿万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这样一个难忘的历史瞬间,油画家董希文1952年创作了油画《开国大典》。

欣赏作品后你想到了什么?4、《水果篮》意大利卡拉瓦桥简介:意大利卡拉瓦桥(1573-1610)的《水果篮》,这是美术史上的第一幅静物画。

画作以明晰而结实的轮廓,单纯而质朴的光线,鲜明而实在的苹果、葡萄、干枯的叶子,以及如实刻画的苹果上的虫子眼等,表明了静物完全可以作为独立的绘画主题而存在。

欣赏并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通过课件展示中国花鸟画和油画静物,学生来谈对作品的感受和体会。

(三)讨论与研究1 .再现性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和联系。

2、再现性作品与表现性作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重点分析讲解使学生加深对再现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理解。

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和讨论再现性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表现特征及艺术效果(三)讨论与研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研究再现性美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区别及再现性美术作品与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几组再现与表现性美术作品欣赏,谈一谈优秀的再现性美术作品应具备哪些要素?四、实践与表现1、出示一组学生作品:2、师示范铅笔迅速画出一件教室内的物品3、绘画要求:A、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所学知识尝试写生自己身边的同学或者写生书桌上的学习用品。

B、提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注意“形神兼备”作品中情感的表达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组内评价(组内推选两幅优秀作品张贴到黑板上)2、学生谈创作体会与困惑3、小组之间谈作品的优缺点,并给出建议。

四、实践与表现1、出示一组学生作品:2绘画要求:A、请同学们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尝试写生自己身边的同学或者写生书桌上的学习用品。

B、提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注意“形神兼备”作品中情感的表达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观察、概括与表现自然物象学生做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五、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创作体验。

学生把握再现性美术作品和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及再现性美术作品和现实生活的区别和联系。

讨论并回答问题:四、实践与表现1、欣赏一组学生作品:感受同龄人的绘画表现特点。

2、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尝试写生自己身边的同学或者写生书桌上的学习用品。

要求:“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注意“形神兼备”作品中情感的表达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示范,为自己写生做准备学生作业应注意以下几点:“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注意“形神兼备”作品中情感的表达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组内评价(组内推选两幅优秀作品张贴到黑板上)2、学生谈创作体会与困惑3、小组之间谈作品的优缺点,并给出这一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欣赏、理解和讨论提高学生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交流讨论,有利于学生之间资源共享,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与理解。

四、实践与表现中学生的绘画作品最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接受,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教师示范,有利于帮助学生如何观察、表现物象。

使学生,学会概括与取舍。

学生尝试表现熟悉的物象,其一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其二可以训练技能。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与评价环节不仅可以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改善自己,取长补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