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急救技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
1. 呼吸急救
- 确保气道通畅:采取头后仰、下颚抬起等方法,清除阻塞物。

- 辅助通气:采用人工呼吸或呼吸机等方式,维持正常的氧气
供应。

- 治疗原发疾病:根据病情确认疾病原因,给予相应治疗。

2. 心脏急救
- 心肺复苏:按照基本生命支持(BLS)的原则进行心肺复苏,包
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 继续监测:通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监测患儿的心脏
状况,随时调整处理方式。

- 心脏除颤:如情况需要,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电除颤。

3. 循环急救
- 血流支持:及时给予输液、输血等药物治疗,维持患儿的血
液循环。

- 控制出血:如有明显出血,要及时采取止血措施,控制出血量。

- 积极处理原因:根据病情迅速诊断疾病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4. 神经急救
- 神经功能监测:通过观察意识、瞳孔反应等指标判断患儿的神经功能状态。

- 缓解颅内压力:如有颅内压力增高,需及时采取降低颅内压力的措施,如利尿、脑室引流等。

- 神经保护治疗: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治疗,保护患儿的神经系统。

以上是儿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的简要介绍,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

抢救过程中要保证操作规范、快速和有效。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一、引言儿科急救工作流程是为了应对儿童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而制定的一套标准化操作流程。

该流程旨在提供儿科医务人员在急救过程中的指导,确保急救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科急救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急救前准备、现场评估、生命支持和转运等。

二、急救前准备1. 紧急通知:当接到儿童急救电话时,医务人员应迅速反应,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并派遣急救人员前往现场。

2. 装备准备:医务人员在急救车上应确保常用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已经准备齐全,包括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氧气瓶、急救药品等。

3. 人员准备:医务人员应确保自身具备儿科急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以保证能够熟练应对各种急救情况。

三、现场评估1. 安全评估: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评估现场的安全情况,确保自身和患儿的安全。

2. 意识评估:医务人员需要判断患儿的意识状态,包括意识清醒、意识模糊或昏迷等级别。

3. 呼吸评估:医务人员应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和深度,检查是否有呼吸困难或异常呼吸音。

4. 循环评估:医务人员需要检查患儿的脉搏、血压和皮肤颜色,以判断循环系统的状况。

5. 损伤评估:医务人员应仔细检查患儿的身体是否有明显的外伤,并评估伤势的严重程度。

四、生命支持1. 呼吸道管理:医务人员应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采取适当的方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

2. 心肺复苏:根据患儿的心跳和呼吸情况,医务人员需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等。

3. 血管通路建立:医务人员应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以便输液、给药和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

4. 药物应用:根据患儿的病情和需要,医务人员可以使用适当的急救药物,如抗生素、止血药物等。

5. 体温调节:医务人员应保持患儿的体温稳定,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或保温措施。

五、转运1. 转运准备:医务人员应在患儿的病情稳定后,进行转运准备工作,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固定伤口、准备转运设备等。

2. 转运方式选择:根据患儿的病情和需要,医务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包括救护车、直升机等。

常见幼儿急救知识

常见幼儿急救知识

常见幼儿急救知识标题:常见幼儿急救知识引言概述:幼儿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但由于他们的年龄小,对外界环境和事物缺乏认识,容易发生意外。

因此,掌握幼儿急救知识是每个家长和看护人员必备的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幼儿急救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一、窒息1.1、将幼儿放在坐姿或半坐姿,用手拍打其背部,帮助排出阻塞物。

1.2、如果拍打无效,可采用胸外按压法,将幼儿放在硬板上,用手掌压在其胸部中央。

1.3、如仍无效,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护人员到场。

二、烧伤2.1、立即将幼儿移至安全地点,用清水冲洗烧伤部位。

2.2、切勿用冰块或牙膏等物质涂抹烧伤处。

2.3、用干净的干净纱布或棉布覆盖烧伤部位,避免感染。

三、溺水3.1、将溺水的幼儿迅速从水中救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2、如果幼儿呼吸困难或无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3.3、及时送幼儿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四、意外摔伤4.1、将受伤的部位固定住,避免移动。

4.2、用冰袋或冷敷物敷在受伤部位,减轻疼痛和肿胀。

4.3、如伤势严重,立即送幼儿到医院就医。

五、中毒5.1、立即将中毒的幼儿带到通风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5.2、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告知中毒的原因和症状。

5.3、如可能,带上中毒物质的包装物前往医院,以便医生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

结语:幼儿急救知识是每个家长和看护人员都应该掌握的技能,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加了解和掌握幼儿急救知识,做好相关的预防和应对工作。

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远离意外伤害。

儿科技能操作规范(一)

儿科技能操作规范(一)

儿科技能操作规范(一)引言概述:儿科技能操作规范(一)是指针对儿科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和护理过程中需要掌握和运用的操作技能,以保证病患的安全和诊疗效果。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全面而系统的儿科技能操作规范,以指导医务人员正确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有效预防和处理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

正文:1. 患者接待与沟通小点1: 对儿童和家长进行耐心、友好且专业的接待和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

小点2: 进行信息收集和记录,包括病史、症状及药物过敏史等。

确保准确、完整的病历记录。

小点3: 向患者和家长提供有关诊疗方案、治疗进程和可能的风险等的相关信息,以促进共识和理解。

小点4: 对于紧急情况和突发状况,儿科医务人员应迅速且有效地与患者家长进行沟通,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援助。

小点5: 必要时,与其他相关的医疗团队成员进行协同工作和沟通,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和治疗。

2. 体格检查小点1: 根据患者的年龄段和发育情况,选择合适的体格检查方法和工具,如体温计、听诊器、心电图仪等。

小点2: 进行针对性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和方法,确保准确性。

小点3: 注意观察儿童的行为和情绪,了解潜在的不适和症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询问和评估。

小点4: 对于特殊人群(如新生儿、早产儿等),特别关注生命体征、体温和皮肤情况等,进行必要的特殊检查。

小点5: 在体格检查之前和期间,与患者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解释检查目的和过程,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

3. 护理操作小点1: 实施婴幼儿的婴儿护理,包括清洁、喂养、更换尿布和给予药物等,确保卫生和安全。

小点2: 采用适当的体位和固定手法,进行儿童导尿、静脉采血、皮下注射等操作,降低感染和损伤风险。

小点3: 学习并运用各类儿童疾病的急救和抢救操作技能,包括儿童心肺复苏、止血等紧急处理措施。

小点4: 清洁和更换伤口敷料,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创伤的特点进行专业处理和护理。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引言概述:在幼儿园工作的老师和保育员们经常需要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因此具备基本的急救处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帮助幼儿园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问题,保障幼儿的安全。

一、意识判断与呼吸检查1.1 判断幼儿是否有意识在遇到突发状况时,首先要观察幼儿是否有意识,可以轻轻摇晃幼儿的肩膀或拍打其脸颊,观察是否有反应。

1.2 检查幼儿的呼吸如果幼儿没有意识,需要检查其呼吸情况,可以将手放在幼儿的鼻孔或嘴巴前,观察是否有呼吸,如没有呼吸则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二、心肺复苏2.1 确定心肺复苏位置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幼儿应该平躺在坚硬的地面上,头部稍微仰起。

2.2 进行心脏按压用手掌的下部在幼儿的胸骨下方进行按压,按压的力度要适中,每分钟100-120次。

2.3 进行人工呼吸将幼儿的头稍微仰起,控制好呼吸频率,每次呼气后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确保呼吸通畅。

三、止血处理3.1 停止出血在幼儿出血时,要及时停止出血,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压迫伤口,避免感染。

3.2 抬高伤肢如果幼儿受伤导致出血,可以将伤肢抬高,减少出血量。

3.3 包扎伤口在止血后,要及时包扎伤口,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四、骨折处理4.1 确认骨折部位在幼儿骨折时,要先确认骨折的部位,避免误操作导致伤势恶化。

4.2 固定骨折部位用固定物件(如绷带、木棍等)固定骨折部位,避免移动。

4.3 就近送医在处理完骨折后,尽快将幼儿送往医院就诊,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五、窒息处理5.1 判断窒息原因在幼儿窒息时,要迅速判断窒息原因,可以用手指挑出窒息物。

5.2 进行胸部按压如果幼儿无法呼吸,可以进行胸部按压,帮助幼儿排出窒息物。

5.3 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幼儿仍无法呼吸,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帮助幼儿维持呼吸功能,直至幼儿呼吸正常。

结论: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对于保障幼儿的安全至关重要,希望幼儿园工作人员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做好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工作,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儿科急救护理

儿科急救护理

儿科急救护理一、婴儿和儿童的心肺复苏:婴儿:1岁以内的小儿称为婴儿。

儿童:1~7岁为儿童,其现场心肺复苏处理基本同成年人。

(一)判断意识婴儿对言语不能反应,可以用手拍击其足跟部,或捏掐其合谷穴,看有无睁眼、啼哭,如能哭泣,则为有意识。

(二)判断呼吸判断呼吸:眼看胸廓起伏;耳听呼吸音;面部感觉呼吸气流。

判断时间:5~10’s去除异物:婴儿→背部叩击法Heimlich手法儿童→腹部冲击法(立位腹部冲击法、仰卧位腹部冲击法)(三)检查心跳1、婴儿颈部肥胖,颈动脉不易触及,可检查肱动脉或股动脉。

2、儿童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

(四)实施人工呼吸1、婴儿韧带、肌肉松弛,故头不可过度后仰,以免气管受压,影响气道通畅,可取仰头举颏法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部后仰,呈30°角,对婴儿实施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包住鼻部。

2、儿童头部后仰呈60°角,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不包住鼻部。

(五)胸外心脏按压1、婴儿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下缘与胸骨正中线交界点下一横指处(胸骨下1/2处)。

婴儿按压深度:使胸廓下陷1~2cm。

婴儿按压频率:>100次/分。

婴儿吹气频率:20次/分。

婴儿按压与吹气比:30:2(单人);15:2(双人)婴儿按压方式:按压时注意避免按压胸骨最下部的剑突,用2个手指按压(中指、无名指)。

2、新生儿按压频率:90次/分新生儿按压与吹气比:3:13、儿童按压部位:胸部正中,紧贴乳头连线下方水平(胸骨下1/2处)。

儿童按压深度:使胸廓下陷2~3cm。

儿童按压频率:100次/分。

儿童吹气频率:16次/分。

儿童按压与吹气比:30:2(单人);15:2(双人)按压方式:单手掌根(六)除颤1、AED(自动体外除颤机)a、目击意识丧失:成人:立即用AED除颤儿童:(<1岁不推荐使用)求救→CPR →尽快用AEDb、未目击意识丧失:成人:CPR做5个循环(约1min)→除颤儿童:CPR做5个循环→EKG→除颤2、除颤功率选择非同步:适用于室颤、无脉室速同步:适用于室速、室上速功率:室颤:初始量:2J/kg;以后:4J/kg室速:初始量:1J/kg;以后:2J/kg室上速:初始量:0.5J/kg;以后:1J/kg二、气道梗塞急救法Heimlich(海姆立克法,简称海氏急救法。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

儿科急救工作流程一、背景介绍儿科急救工作流程是为了应对儿童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而制定的一套标准化操作程序。

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在急救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确保他们能够尽快得到适当的救治。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科急救工作流程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儿科急救工作流程步骤1. 事故现场评估当接到儿童急救呼叫时,急救人员应迅速赶到现场,并进行事故现场评估。

评估包括判断现场是否安全,确定儿童的病情严重程度,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戴手套、口罩等。

2. 儿童初步评估在接触儿童时,急救人员应保持冷静并与儿童及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

进行初步评估时,应检查儿童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和体温等关键指标。

根据评估结果,判断儿童是否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措施。

3. 儿童生命体征监测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应持续监测儿童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体温等。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儿童病情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儿童气道管理保持儿童的气道通畅是急救的首要任务。

急救人员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气道管理方法,如头后仰法、气管插管等。

在操作过程中,务必小心谨慎,避免对儿童造成二次伤害。

5. 儿童心肺复苏如果儿童出现心脏骤停,急救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调整心肺复苏的节奏和力度。

同时,注意观察儿童的反应,避免过度施压。

6. 儿童伤口处理在处理儿童的伤口时,急救人员应先止血,然后进行伤口清洁和包扎。

对于较大的创伤,可能需要进行缝合或拆线。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儿童的隐私权和尊严,减少疼痛感。

7. 儿童药物应用在急救过程中,可能需要给儿童使用药物。

急救人员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病情,正确计算药物剂量,并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口服、静脉注射等。

在使用药物时,务必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8. 儿童转运和交接当儿童的病情稳定后,急救人员应将其转运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儿童cpr操作流程

儿童cpr操作流程

儿童cpr操作流程
儿童CPR操作流程是在遇到儿童突发心脏骤停时,进行心肺复
苏的急救措施。

以下是儿童CPR操作流程的详细步骤:
1. 确认环境安全:在进行急救前,首先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
避免自身受到伤害。

2. 检查患者反应:轻轻摇动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你好吗?”,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3. 拨打急救电话:如果患者没有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
求医疗人员前来救助。

4. 开始心肺复苏:将患者平躺在坚硬的地面上,打开患者口腔,清除口腔内的异物。

然后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5. 手法正确: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确保手法正确。

将一只手
掌放在患者的胸骨中央,另一只手掌叠在上面,用力按压胸骨,每
分钟100-120次。

6. 适当呼吸:在按压胸骨后,要停下来进行适当呼吸。

将患者
的头部稍微仰起,捏住患者的鼻孔,用嘴对嘴进行呼吸,每次呼吸
时间约为1秒。

7. 持续操作: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医疗人员到达现场或者
患者恢复意识。

8. 注意观察: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要不断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呼吸或心跳恢复,要立即停止心肺复苏。

9. 保持冷静:在进行急救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以免影响急救效果。

总之,儿童CPR操作流程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措施,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患者的生命。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这项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救助他人。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步骤,为身边的人提供及时的帮助。

儿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及操作规范

儿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及操作规范

目录一、输液、输血反应一、患儿出现输液、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发生输血反应时:【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皮条,改换为生理盐水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57(二)发生输液反应时:【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改换液体和输液皮条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4.观察和记录患儿生命体征5.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记录救治经过6.保留输液皮条和药液备检二、住院患儿发生误吸的应急预案与程序【工作流程】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及时清理分泌物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长→记录抢救过程【应急预案】1. 住院患儿因误吸而发生病情变化后,护人员要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

当患儿处于神志清醒时:取站立身体前倾位,医护人员一手抱住上腹部,另一手拍背;当患儿处于昏迷状态时:可让患儿处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医护人员按压腹部,同时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引;也可让患儿处于俯卧位,医务人员进行拍背。

在抢救过程中要观察误吸患儿面色、呼吸、神志等情况。

并请患儿家长帮助呼叫其他2.3.5.6.7.腔,整理床单,更换脏床单及衣物。

②安慰患儿及其家长,给予患儿及其家长提供心理护理服务。

③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8. 待患儿病情完全平稳后,向患儿家长详细了解发生误吸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尽可能地防止以后在发生类似的问题和情况。

【工作流程】防范措施到位→猝死后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应急预案】1. 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儿,尤其对新患儿、重症者应按要求巡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2. 急救物品做到“四定”,班班清点,同时检查急救物品性能,完好率达到100%,急用时随时投入使用。

3.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常用急救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儿科临床常见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

儿科临床常见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

儿科临床常见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第一步:快速评估患者病情和ABC(空气道、呼吸和循环)评估抢救开始时,医务人员需要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对患者的空气道、呼吸和循环进行基本的评估。

确保患者的空气道通畅、呼吸稳定,并检查患者的心率和血压。

第二步:判断是否需要急救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医务人员需要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急救。

急救可能包括心肺复苏、呼吸机辅助通气、静脉通路建立等。

第三步: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根据患者的具体紧急情况,医务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例如,如果患者呼吸困难,可能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如果患者心跳停止,可能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第四步: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在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可能需要给患者注射一些药物来稳定患者的病情。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物、血压调节药物等。

第五步:监测患者病情在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病情,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氧饱和度等。

这些监测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六步:及时转运患者如果患者的病情得到初步稳定,医务人员需要尽快将患者转运到适当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在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应确保患者的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任何突发状况。

第七步:后续监护和治疗当患者到达医疗机构后,医务人员需要继续对患者进行监护和治疗。

这可能包括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补充液体、调整药物剂量等。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儿科临床常见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可以因具体疾病类型、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抢救策略,并始终保持沟通与合作,以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康复。

新儿科操作规程

新儿科操作规程

新儿科操作规程一、引言新儿科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新生儿在医疗过程中得到安全、高质量的护理而制定的。

本规程适用于新儿科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通过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

二、术语定义1. 新生儿: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

2. 新儿科:专门负责新生儿医疗的科室。

三、操作规程1. 消毒操作1.1 手消毒:医务人员应在进入新儿科前进行手消毒,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按照正确的手部消毒步骤进行操作。

1.2 环境消毒:新儿科的工作区域、设备、床铺等应定期进行消毒,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时间进行操作。

2. 新生儿护理2.1 体温监测:新生儿的体温应定期测量,使用无菌的体温计,将其放置在婴儿的腋下或肛门,记录体温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2.2 喂养: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体重,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确保婴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喂养前应检查奶瓶、奶嘴等器具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2.3 尿布更换:新生儿的尿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次更换尿布前应进行手部消毒,使用无菌的尿布和湿纸巾,避免感染和皮肤刺激。

2.4 皮肤护理:新生儿的皮肤需要特殊护理,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摩擦和刺激。

定期给婴儿洗澡,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洗涤剂。

3. 检查和治疗操作3.1 脐带护理:新生儿脐带应进行消毒和包扎,使用无菌的棉签和酒精进行消毒,将脐带包扎整齐,防止感染和出血。

3.2 注射操作:新生儿的注射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按照正确的注射技巧进行操作。

3.3 血液采样:新生儿的血液采样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选择合适的采样部位,使用无菌采血器具,按照规定的采样量进行操作,并及时将样本送往实验室。

四、应急处理1. 窒息:当新生儿出现窒息的情况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及时报告医生并准备相关急救设备。

2. 发热:当新生儿出现发热的情况时,应及时测量体温,观察婴儿的症状,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退热处理,如使用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方法。

儿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节气管插管术【适应症】1.窒息或心跳呼吸骤停。

2.呼吸衰竭:任何原因,如肺炎、肺水肿、脓胸、血胸、气胸等,当吸入50%氧后PaO2<50mmHg,PaCO2>60mmHg时。

3.任何原因引起的自主呼吸障碍:包括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高位脊髓损伤,延髓麻痹。

4.严重的外伤、电击伤、严重的中毒、反复惊厥发作,癫痫持续状态等引起的长时间意识障碍,当患者Glasgow评分<7分时。

5.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颅内出血、严重的颅脑外伤。

6.气道梗阻。

7.严重的气道感染造成气道分泌物过多,过于粘稠或气管内液态异物吸入,需做气道冲洗时。

【器械】1.直接喉镜:分为直叶片及弯叶片两种,直叶片主要用于新生儿及幼婴,弯叶片适用于新生儿外的任何年龄。

2.气管导管:分为有套导管及无套导管两种。

无套导管主要用于新生儿及幼婴,有套导管用于成人及年长儿。

3.其它:Magill钳、铜丝、牙垫、胶布、吸引器、注射器等。

2岁以上患儿所需导管型号可按以下公式:导管型号(内径)=4+年龄/4在紧急情况下亦可用估计法选择导管,即导管的外径约等于患儿小指粗细。

【方法】经口明视插管法1.用吸引器吸净鼻、咽部分泌物。

2.安装好喉镜片、检查电池、灯泡及喉镜各部位以确保其性能良好。

3.将铜丝插入气管导管内并在导管外涂以含利多卡因的水溶性润滑剂。

对于新生儿及幼婴、导管内径<4mm时,不可插入铜丝以免阻塞导管内腔。

4.吸入100%氧约数分钟,对无自主呼吸的患者则应以复苏器及纯氧做人工呼吸数分钟。

5.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可给予地西泮0.25mg~0.50mg/kg或咪达唑仑0.1~0.3mg/kg缓慢静推。

6.术者位于患者头侧,令其仰卧,肩下垫一小枕使头略向后仰,但不可过度,否则舌后坠妨碍视线。

7.左手持喉镜镜柄,右手拇指与示指用力将患者下颌撑开,或以右手小指及无名指将下颌向上托起,用拇指将下颌撑开。

8.左手将喉镜叶片从患者右侧口角插入,用喉镜叶片将舌推向左侧,同时将镜片前进至悬雍垂处,此时即可见到会厌襞。

小儿cpr操作流程

小儿cpr操作流程

小儿cpr操作流程
小儿CPR(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用于在小儿发
生心脏骤停时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

在面对小儿心脏骤停时,正确
的CPR操作流程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挽救生命。

以下是小儿CPR操
作流程的详细步骤:
1. 确认环境安全:在进行CPR之前,首先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进一步的危险。

2. 检查意识:轻轻摇动小儿的肩膀,大声呼唤其名字,观察是
否有反应。

3. 检查呼吸:将耳朵放在小儿口鼻附近,观察是否有呼吸。


果小儿没有呼吸或仅有异常呼吸,立即开始CPR。

4. 拨打急救电话:在进行CPR的同时,让他人拨打急救电话,
请求医疗救援。

5. 进行胸外按压:将小儿平放在坚硬平整的地面上,双手交叉
放在小儿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部,每分钟100-120次,压缩深度
约1/3胸宽。

6. 进行人工呼吸:将小儿头部稍微仰起,掀开口腔,用手捏住
鼻孔,用嘴对嘴或使用面罩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时间约1秒,
每2次胸外按压后进行1次人工呼吸。

7. 持续CPR: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医疗救援到
达或小儿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8. 监测病情:在进行CPR的过程中,不断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调整CPR力度和频率。

9. 接受进一步救治:一旦医疗救援到达,将小儿转移到医院接
受进一步救治。

总之,小儿CPR是一项紧急救护措施,需要及时、正确地进行。

掌握正确的CPR操作流程,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小儿的生命。

希望
每个人都能了解并掌握小儿CPR的操作流程,为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提供保障。

儿科重症医学科(PICU)临床技术操作技巧规范标准

儿科重症医学科(PICU)临床技术操作技巧规范标准

心电监测一、适应症1.危重症患儿2.神经系统疾病患儿3.心脏病患儿4.水、电解质紊乱的患儿二、使用物品心电监护仪一台,电极3个,75%酒精,棉签,弯盘,必要时备接线板三、操作步骤1.携用物致床边,向病人说明监测的意义,以便消除病人的顾虑,取得病人合作,必要时先协助排便。

2.依次接好地线、电极线、电源线、上心电记录纸。

3.选好合适的监护导联,按要求去脂,固定电极于选定的导联位置上。

4.打开电源,选择合适的导联,振幅,设报警参数。

5.随时观察心电监护荧光屏显示情况,填好监测记录,发现病情变化要及时处理。

6.使用完毕后,关电源开关,处理用过的物品。

中心静脉穿刺术【适应证】1、需要开放静脉通路,但又不能经外周静脉置管者。

2、需要多腔同时输注几种不相容药物者。

3、需要输注有刺激性、腐蚀性或高渗性药液者。

4、需要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危重患儿。

5、需要为快速容量复苏提供充分保障的患儿。

【禁忌证】一般禁忌证包括穿刺静脉局部感染或血栓形成。

相对禁忌证为凝血功能障碍,但这并非绝对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目前在ICU 中多采用导引钢丝外置管法(Seldinger 法)。

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

一、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穿刺进路的方法有锁骨下路和锁骨上路2 种。

1、锁骨下路(1)体位:平卧,最好取头低足高位,床脚抬高15°~25°,以提高静脉压使静脉充盈,同时保证静脉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从而使插管时不易发生空气栓塞,但对重症患儿不宜勉强。

在两肩胛骨之间直放一小枕,使双肩下垂,锁骨中段抬高,借此使锁骨下静脉与肺尖分开。

患儿面部转向穿刺者对侧,借以减小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的夹角,使导管易于向中心方向送入,而不致误入颈内静脉。

(2)穿刺点选择:如选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点为锁骨与第1 肋骨相交处,即锁骨中l/3 与外1/3 交界处,锁骨下缘l~2cm处,也可由锁骨中点附近进行穿刺。

如选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点可较右侧稍偏内,可子左侧锁骨内1 /3~1/4 处,沿锁骨下缘进针。

新生儿复苏抢救技术操作流程

新生儿复苏抢救技术操作流程

新生儿复苏抢救技术操作流程
新生儿复苏抢救技术操作流程如下:
1.快速对新生儿进行评估:主要是看孩子是不是足月、肌张力的情况、神志的情况、反应的情况等等快速做出评估。

2.清理呼吸道:如果呼吸道内有异物、分泌物,要及时给予清除。

3.正压通气:呼吸道的异物清理后如果仍然不能正常呼吸,就可以通过正压通气维持呼吸平衡。

4.胸外按压:正压复苏的同时做胸外按压,频率是胸外按压90次,正压通气30次,总共是120次,按照比例1:3进行复苏。

如果新生儿做完以上4个步骤,心率或者肤色仍未恢复,可能要应用药物,比如肾上腺素。

如果新生儿仍未恢复,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处理,要分析原因,做相应的处理。

儿科急诊急救工作制度

儿科急诊急救工作制度

儿科急诊急救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儿科急诊急救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提高儿童急救质量和抢救成功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急救医疗服务管理办法》,结合我国儿科急诊急救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急诊急救工作原则1.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政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患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2. 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急诊急救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3. 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不断提高儿科急诊急救水平和抢救成功率。

4. 加强急诊急救队伍建设,提高急诊急救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能力。

5. 强化急诊急救设备的配备和维护,确保急救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6. 加强急诊急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

三、急诊急救岗位设置与职责1. 急诊科主任:负责急诊科的全面工作,组织实施急诊急救工作计划,协调各部门关系,确保急诊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急诊科护士长:负责急诊科的护理工作,组织实施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护理质量。

3. 急诊科医师:负责急诊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和操作流程。

4. 急诊科护士:负责急诊患者的护理工作,执行护理操作规程,配合医师进行抢救。

5. 急诊科其他工作人员:负责急诊科的辅助工作,如挂号、收费、药剂等。

四、急诊急救工作流程1. 接诊:接到急诊患者后,立即进行简要评估,判断病情危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置。

2. 登记: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就诊时间、病情及处理措施。

3. 诊断: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快速诊断,确定治疗方案。

4. 治疗:按照诊断结果,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如药物治疗、器械支持等。

5. 抢救:遇到危重患者,立即启动抢救程序,组织人员进行紧急抢救。

6. 转诊: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需要将患者转至相应科室继续治疗。

7. follow-up:对急诊患者进行后续跟踪,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五、急诊急救质量管理1. 制定急诊急救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和指标。

儿科急救的应急演练方案

儿科急救的应急演练方案

一、目的为了提高我院儿科急救团队应对突发医疗事件的能力,确保患儿生命安全,本方案旨在通过模拟真实急救场景,锻炼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演练内容1. 新生儿窒息复苏2. 儿童过敏性休克急救3. 儿童呼吸道异物梗阻急救4. 儿童中毒急救5. 儿童心跳骤停急救三、演练组织1. 演练时间:每月第一周周五下午2. 演练地点:儿科急诊室、新生儿监护室、儿科病房等3. 演练组织者:儿科主任、护士长4. 参与人员: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相关科室人员、医技人员四、演练步骤1. 桌面演练(1)组织者介绍演练背景、目的、内容、时间、地点等。

(2)参演人员分组,每组负责一项急救内容。

(3)各组讨论急救流程、注意事项,制定急救方案。

(4)组织者点评各组讨论结果,提出改进意见。

2. 实际演练(1)模拟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监护室发现新生儿窒息,医护人员立即进行复苏操作。

(2)模拟儿童过敏性休克急救:儿科急诊室接诊过敏性休克患儿,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急救。

(3)模拟儿童呼吸道异物梗阻急救:儿科急诊室接诊呼吸道异物梗阻患儿,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急救。

(4)模拟儿童中毒急救:儿科病房发现中毒患儿,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急救。

(5)模拟儿童心跳骤停急救:儿科病房发现心跳骤停患儿,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急救。

3. 总结反馈(1)组织者点评演练过程,指出优点和不足。

(2)参演人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3)记录演练过程,形成演练报告。

五、演练评估1. 评估参演人员对急救流程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参演人员的急救技能操作水平。

3. 评估参演人员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评估演练过程中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

六、演练改进1. 根据演练评估结果,对演练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2. 加强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3.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医疗事件的能力。

七、注意事项1. 演练过程中,确保患儿安全,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2. 演练结束后,对参演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急救技术操作规范气管插管术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窒息、心肺复苏、呼吸衰竭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

其目的是开放气道,确保通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维持气道通畅及减少气道阻力;为正压人工呼吸、气管内给药、机械通气提供条件。

【适应证】1.功能性气道梗阻,如喉痉挛;异物致气道梗阻。

2.呼吸道痰堵或误吸,须行气管、支气管冲洗。

3.任何原因导致自主呼吸不能维持正常气体交换,须使用机械通气时。

如窒息、心脏停搏和(或)呼吸停止、神经肌肉麻痹、严重胸廓损伤或开胸手术、呼吸衰竭等。

【禁忌证】1.颈椎损伤,颅底骨折。

2.颌面、鼻咽部、上呼吸道畸形或损伤。

3.口咽部灼烧伤,吞食腐蚀性物质。

说明:作为抢救生命的呼吸支持措施,上述禁忌证有时仅为相对禁忌证。

【操作方法与程序】(一)插管前准备除窒息、心肺复苏须立即插管外,插管前应尽力完成下列准备工作,以利安全插管,减少并发症。

1.下胃管排空胃内容物。

2.开放静脉,有条件时接好心电监护。

3.阿托品0.0l~0.02mg/kg,小壶静滴或肌内注射,并酌情给予镇静剂。

(二)经鼻气管插管1.患儿仰卧,头略后仰,颈部平直,由助手扶持并固定。

用复苏器(口罩法)加压给氧,改善全身缺氧状态。

2.声门运动活跃者,用1%丁卡因咽部喷雾做表面麻醉(新生儿除外)。

3.观察鼻腔有无堵塞。

4.将气管导管用无菌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湿润。

5.由一侧鼻孔插入鼻腔,向鼻内侧方向旋转式推进,通过后鼻道直至口咽部。

如遇阻力,切忌暴力插入,可适当改变头部前后位置;也可加用金属导引芯改变导管曲度,使之顺利通过鼻腔。

6.用示指拨开上下唇,左手持喉镜由口腔右侧放人,将舌推向左侧,使口、咽和气管轴成一直线,直接暴露声门,直视下经口腔用插管钳将导管插入声门下2~3cm(达标示线)。

新生儿、小婴儿喉位置靠前,助手可轻压环状软骨,以利声门暴露。

小儿上呼吸道最狭窄处在环状软骨环,导管若不能顺利通过声门下,不可粗暴用力,应换小一号导管重插。

7.插管成功,立即用复苏器加压给氧,以改善缺氧状态,并借此检查插管位置是否正确。

插管位置正确时双肺呼吸音对称。

如双肺无呼吸音,腹部逐渐膨隆,仍能发声,示导管误入胃,须拔出重插。

如左侧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则导管插人过深,须在听诊呼吸音的同时略向外拔出。

8.确定插管位置无误后,用胶布固定,并记录导管留在鼻外的长度。

9.清理气道分泌物,有条件时应将吸出的第1管分泌物送细菌培养。

10.约束患儿四肢,头、肩部用沙袋固定,尽可能保持头及躯干抬高15。

~20。

11.根据病情连接呼吸机机械通气或气囊给氧。

12.拍胸片了解插管位置,导管末端应在气管隆嵴上1~2cm。

(三)经口气管插管1.患儿仰卧,头略后仰,颈部平直。

2.左手持喉镜,将镜片由舌和硬腭间放人,在中线位向前插入,一旦镜片尖达到舌的基底部,即人会厌软骨凹内(弯镜片)。

3.暴露声门(用弯镜片时),或将直镜片跨过会厌下方,将其挑起直接暴露声门。

若暴露不完全,可在环状软骨外压迫气管。

4.右手持装有导引芯的导管(弯曲部向上)插人声门。

5.拔出管芯,放置牙垫,用胶布缠绕固定。

6.其他同本节“经鼻气管插管”。

【注意事项】1.患儿严重发绀、心动过缓应停止操作,用复苏器加压给氧至症状缓解再行,插管。

2.待声门开放时(吸气时)将导管送入,不可用暴力插入。

3.注意无菌操作。

4.观察导管位置,及时更换浸湿的固定胶布。

5.监测并记录生命指征。

6.注意插管各时期的并发症。

(1)插管时:舌、牙龈、会厌、声门、食管及喉损伤。

(2)插管后:感染、肺不张、鼻翼坏死及因脱管、堵管致窒息。

(3)拔管后:喉水肿、声带麻痹、喉狭窄(喉肉芽肿、声带纤维化)。

骨髓腔内输液骨髓腔内输液又称骨内置管或骨髓内置管,适用于6岁以下危急患儿。

可在紧急情况下建立输液、输血、复苏给药途径,同时还可采集标本送检,可作为暂时性应急措施,直至其他静脉通路建立。

【适应证】1.复苏时静脉穿刺3次失败或时间超过90s。

2.静脉输液困难,而又须快速补液或紧急用药时。

【禁忌证】1.穿刺局部有感染征象。

2.胫骨、骨盆骨折。

【操作方法与程序】1.患儿取仰卧位,大腿放在硬平面上,穿刺侧小腿稍外展,胭窝处略垫高。

2.穿刺点取胫骨粗隆下l~3cm之前正中平坦面上。

3.无菌操作准备同“第8章第一节胸骨穿刺”。

4.用左手掌抓住大腿、膝部及穿刺部位上方与侧面,以五指握住膝部固定胫骨近端。

5.酌情局麻下穿刺。

6.进针方向与胫骨长轴垂直,或呈60。

角向下刺入胫骨干。

用捻转或顶钻方式轻巧有力地刺入。

7.阻力突然降低提示已进入骨髓腔,停止进针,取出针芯或打开针帽抽取骨髓以证实。

此时穿刺针无须支持即能保持直立。

8.用注射器向针管内注入10~15ml生理盐水,检查推注时有无阻力,周围软组织是否肿硬。

9.去掉注射器,连接输液装置,固定穿刺针管,用大块无菌敷料包扎支持。

一般用输液泵保持一定压力输注液体。

10.若失败,拔针,换对侧再做。

【注意事项】1.穿刺部位皮肤应绷紧,以免穿刺针滑出骨外引起周围软组织损伤。

2.穿刺方向须避开骺板。

3.外展小腿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膝、髋关节。

4.注意预防以下并发症。

(1)感染。

(2)皮肤坏死、胫骨骨折、骨筋膜腔隙综合征、无临床意义的肺栓塞。

(3)骨骺损伤。

桡动脉穿刺术桡动脉是常用的动脉穿刺部位,穿刺前,特别是拟放置动脉短导管时,须先做A1len试验,以了解尺动脉供血情况。

【适应证】1.须重复采集血标本做血气分析、血氨及乳酸盐监测。

2,在采血困难时,用此法获取大量血标本。

3.需要准确监测动脉血压者。

【禁忌证】1.A1len试验阳性。

2.局部感染、外伤。

3,高凝状态。

4.有出血倾向或抗凝治疗期间。

【操作方法与程序】1.将患儿手腕置于布卷或沙袋上,手掌向上。

2.用碘酒及乙醇严格消毒取血部位及操作者触摸动脉的手指。

3.触摸定位后以45。

角进针。

4.刺入动脉,不须用力抽拉针栓,即有鲜血呈搏动性喷出。

若仅见少量血迹,但无血液流出,则多为穿刺过深,针尖已贯穿动脉。

使空针保持负压,将针头稍微拔出即可见鲜血涌出。

若针管内毫无血迹,则未刺中血管,须重新触摸定位或拔出针头再定位。

5.取血后拔针,用纱布或棉球压迫局部3~5min。

若仍出血不止,须加压包扎至完全止血,否则易形成血肿。

【注意事项】1.固定采血部位是取血成功的关键。

新生儿或合作的患儿可一人操作,否则需助手扶持,在扶持过程中不能压迫动脉。

2.做血气分析的标本,取血时尽量不让空气进人。

若有少许空气进入,在拔针后要立即推出。

3.注意观察,及时发现血管痉挛、血栓、巨大血肿等并发症。

附:Allen试验l,将患儿手腕置于卷起的布垫或沙袋上,手掌向上,用力握拳。

2.检查者用手指在腕部用力压迫桡动脉或尺动脉,使其停止搏动。

3.数秒钟后伸开患儿手指,此时手掌因缺血而颜色变白。

4.压迫尺动脉的手指抬起,手掌立即变红,此乃阴性反应,说明尺动脉供血良好,桡动脉穿刺取血安全可靠;手掌不能变红谓阳性反应,说明尺动脉功能不良,不可在桡动脉取血,尤其不能放置动脉导管,否则一旦桡动脉发生栓塞可引起手坏死。

洗胃法洗胃目的在于清除胃内有害物。

【适应证】1.误服药物、毒物。

2.新生儿出生后反复呕吐,疑有羊水吸入。

3.完全性、不完全性幽门梗阻。

4.急、慢性胃扩张。

5.小婴儿钡餐造影术后,预防呕吐时误吸钡剂。

【操作方法与程序】(一)人工洗胃法1.患儿右侧卧位,置橡胶围裙于胸前,盛水桶放在头下,弯盘放在口角处。

2.按鼻胃插管法插入胃管,证实胃管位置正确。

3.抽尽胃内容物,并留标本送检。

4.用注射器缓慢注人洗胃液200~500ml,然后再尽可能将其全部抽出,若回流不畅,可变换体位或改变胃管深度以抽出更多的注入液体。

新生儿洗胃时,每次注入胃内5ml溶液后即吸出。

洗胃应反复进行,直至抽出液澄清无味。

5.根据需要向胃内注入药物。

6.拔管时应将胃管折返,用手捏紧管腔后迅速拔出。

7.记录灌洗液名称、液量,洗出液颜色、气味,患儿目前情况,并及时将标本送检。

8.钡剂造影结束后,可插入较粗胃管吸出残余钡剂,然后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清洗。

(二)自动洗胃机操作方法同成人。

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技术,可为危重患儿建立长期静脉通路。

因穿刺点在外周静脉,血管选择性大,成功率高,创伤小,感染机会少,护理亦较容易。

【适应证】1.须长期静脉输液,估计静脉输液将发生困难者,特别是新生儿、幼婴。

2.须快速输液,速度达300~500ml/h时。

3.须持续深静脉给药或监测者,如完全肠道外营养(TPN),输注葡萄糖浓度>12.5%时。

【禁忌证】除穿刺肢体不可有感染征象外无明确禁忌证。

【操作方法与程序】1.常用血管为腋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胭静脉、大隐静脉,甚至更小的外周静脉,如新生儿手部静脉。

PICC有3种方法,所需导管亦不相同,常用有外套管的24G一20G导管。

2.测量置入导管长度。

右上臂外展90。

,测量右上肢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长度,然后垂直向下返折,继续量至第3肋间隙(相当于右心房开口处),此即导管设定插入深度。

若从左侧上肢穿刺,则应再加两乳头间距。

3.根据小儿年龄、体重选择适当型号的穿刺盒。

4.将穿刺针及装有肝素盐水的注射器安装好。

5.上臂束止血带,选择合适穿刺部位,严格无菌操作,常规消毒,铺巾,戴手套,局部麻醉。

6.在上肢选择合适部位,穿刺针斜面向下做静脉穿刺,见到回血后压低角度略向前进,以确保导管尖端进入血管。

7.松开止血带,撤除针芯。

8.用镊子轻夹导管前端,向心性地将其送人穿刺针。

9,当导管进入10~15cm时,退出穿刺针,逐渐撕掉穿刺外套管。

10.继续轻柔地缓慢送人导管,当预计导管到达肩部时,将患儿头转向穿刺侧,使导管易于进上腔静脉。

导管送至标记处,撕掉导管保护套。

11.左手固定导管末端,放松导管锁,轻轻拔出导丝。

12.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然后用肝素盐水封管。

13.消毒穿刺点,固定导管并以无菌敷料覆盖,将导管通过三通接输液装置。

14.床边摄片确定导管位置。

【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导致感染。

2.送管过程中若遇阻力,切忌强行送入。

3.外拔导丝时,若遇阻力,不可用力外拔,应将导管和导丝同时拔出1~2cm,再试图拔出导丝。

4.注意以下并发症。

(1)静脉炎、导管相关败血症。

(2)未及时发现导管脱出而致大出血。

(3)血栓、栓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