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层物理复习参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高温;高压;天然气;2.减小;增加;3.薄片法 筛析法 沉降法4.少;多;多;5.动力; 阻力;6.重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钙;氯化镁;7.温度 压力 原油和天然气组成8.基底胶结 孔隙胶结 接触胶结 基底胶结 9.正向燃烧;逆(反)向燃烧;湿式燃烧;10.饱和蒸汽压 临界点 11.小12.对应温度 对应压力 压缩因子 13. 主要的驱油能量14.宽 ])/[(g P h o w cR ρρ-= 15.孔隙度 渗透率 饱和度 16.亨利二、名词解释1.砂岩的粒度组成:构成砂岩的各种大小不同的颗粒的相对含量,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2.地层油的等温压缩系数:在等温条件下,地层油的体积随压力的变化率。
3.润湿:液体在分子力作用下沿固体表面的流散现象。
4.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系统中气液两相达到热力学平衡时,某一组分在气相和液相中的分配比例。
5.贾敏效应:液珠或气泡通过孔喉时产生的附加阻力。
6.两相体积系数:当油藏压力低于泡点压力时,地层油和其释放的气体的总体积与它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7.压缩因子: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一定质量的实际气体所占有的体积与相同条件下理想气体占有的体积之比。
8.溶解气油比:在某一温度和压力下,单位体积地面油中溶解天然气的标准体积。
9.相渗透率:当岩石孔隙中饱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流体时,岩石让其中一种流体通过的能力。
10.波及系数:注入工作剂在油层中的波及程度。
或工作剂驱扫过的油藏体积占整个油藏体积的百分数。
11.润湿反转:岩石表面由于性质发生变化,使得润湿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2.天然气的等温压缩系数:在等温条件下,天然气的体积随压力的变化率。
13.驱替过程:非湿相驱替湿相的过程。
14.吸附:溶质在相界面和相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
15.相对渗透率:当岩石孔隙中饱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流体时,某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油层物理复习题答案
《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相对渗透率:同一岩石中,当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2、润湿反转: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而造成的岩石润湿性改变的现象。
3、泡点:指温度(或压力)一定时,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或温度)。
4、流度比:驱替液流度与被驱替液流度之比。
5、有效孔隙度:岩石在一定的压差作用下,被油、气、水饱和且连通的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的比值。
6、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一定质量气体实际占有的体积与在相同条件下理想气体占有的体积之比。
7、气体滑动效应:在岩石孔道中,气体的流动不同于液体。
对液体来讲,在孔道中心的液体分子比靠近孔道壁表面的分子流速要高;而且,越靠近孔道壁表面,分子流速越低;气体则不同,靠近孔壁表面的气体分子与孔道中心的分子流速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Klin be nberg把气体在岩石中的这种渗流特性称之为滑动效应,亦称Klinkenberg效应。
8、毛管力:毛细管中弯液面两侧两相流体的压力差。
9、润湿:指液体在分子力作用下在固体表面的流散现象。
10、洗油效率:在波及范围内驱替出的原油体积与工作剂的波及体积之比。
11、束缚水饱和度:分布和残存在岩石颗粒接触处角隅和微细孔隙中或吸附在岩石骨架颗粒表面的不可能流动水的体积占岩石孔隙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束缚水饱和度。
12、地层油的两相体积系数:油藏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在给定压力下地层油和其释放出气体的总体积与它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13、吸附:溶质在相界面浓度和相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
二、填空题1、1、润湿的实质是_固体界面能的减小 _______ 。
2、天然气的相对密度定义为:标准状态下,—天然气的密度 _____ 与—干燥空气的密度之比。
3、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随轻组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当压力小于泡点压力时,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当压力高于泡点压力时,随压力的增加而不变。
《石油工程油层物理》考试复习资料
油层物理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粒度组成:指构成砂岩的各种大小不同颗粒的所占的百分含量。
(常用重量百分数表示)2、比面:单位体积的岩石内,岩石骨架的总表面积。
(用S表示)3、孔隙度:岩石孔隙体积Vp与岩石的外表体积Vb之比。
(用φ表示)4、岩石的压缩系数Cf:当储层压力下降单位压力时,单位体积的岩石中孔隙体积的减少量。
5、渗透性:岩石在一定压差下,允许流体通过的性质。
(渗透性大小用渗透率表示)6、绝对渗透率:当岩石孔隙为一种不与岩石发生反应的流体100%饱和,层流流动时测得的渗透率。
7、有效渗透率:多相渗流时,其中某一相流体在岩石中通过能力的大小,称为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或相渗透率,用Ki 表示。
8、相对渗透率:多相渗流时,某相流体的相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之比。
流体饱和度:储层岩石孔隙体积中某种流体所占的体积百分数。
(用Si表示)9、残余油饱和度:以某一开发方式开发油气田结束时,还残余(剩余)在孔隙中的油所占据的体积百分数。
10、流度:多相渗流时某相流体的相渗透率与其粘度之比。
11、流度比(M):多相流动时,驱替相流度与被驱替相流度之比。
12、气体滑脱现象:低压气体渗流时,其流速在毛孔断面上的分布偏离粘性流体流动特性,出现气体分子在管壁处速度不等于0 的流动现象。
13、泡点压力: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个气泡的压力。
14、露点压力: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开始从气相中凝结出第一滴液滴的压力。
15、等温反凝析: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随压力降低而从气相中凝析出液体的现象。
16、凝析气藏:地下原始条件为气态,随压力下降或到地面后有油析出的气藏。
17、天然气溶解系数α:温度一定时,每增加单位压力时,单位体积液体中溶解天然气气量的增加值。
19、偏差系数(压缩因子z):给定温、度压力、下实际气体所占体积与同温同压下相同数量的理想气体所占体积之比。
20、微观指进现象:指不同孔道中油水界面的推进位置差异随排驱时间越来越大的现象。
《油层物理》期末复习题
《油层物理》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油层中油水两相流动时,油水界面张力对流动的影响是:A. 增加流动阻力B. 减少流动阻力C. 没有影响D. 影响程度取决于油水比2. 油层中的孔隙度是指:A. 岩石体积中孔隙所占的比例B. 岩石体积中固体所占的比例C. 岩石体积中流体所占的比例D. 岩石体积中气体所占的比例3. 油层的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关系是:A. 正相关B. 负相关C. 无关D. 依赖于孔隙结构4. 油层中的流体饱和度表示:A. 流体在孔隙中的体积比B. 流体在岩石中的重量比C. 流体在岩石中的体积比D. 流体在孔隙中的重量比5. 油层中水驱油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A. 增加油层压力B. 降低油层温度C. 改善水的粘度D. 增加油的粘度6. 油层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反映了:A. 不同流体在油层中的流动能力B. 不同流体在油层中的密度C. 不同流体在油层中的粘度D. 不同流体在油层中的压缩性7. 油层中水力压裂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油层温度B. 降低油层压力C. 增加油层孔隙度D. 增加油层渗透率8. 油层中的压力梯度是指:A. 压力随深度的线性变化率B. 压力随时间的变化率C. 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率D. 压力随流体饱和度的变化率9. 油层中水的压缩性通常比油的压缩性:A. 大B. 小C. 相等D. 无法比较10. 油层中的毛细管压力与孔隙结构的关系是:A. 正相关B. 负相关C. 无关D. 依赖于孔隙大小和分布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油层中孔隙度、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解释油层中水驱油过程中的“残余油饱和度”及其对油层开发的意义。
3. 描述油层中水力压裂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提高油层产量中的作用。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假设油层中油水两相流动,油的粘度为10cP,水的粘度为1cP,油层的孔隙度为20%,渗透率为100md。
油层物理
2、已知:D=1.9㎝ L=2.5㎝ μg=0.0183mpa.s P1=1500mmHg P2=750mmHg Q0=35cm3/s
求Kg
P1=1500mmHg/760mmHg=75/38(atm)
11、岩石的颗粒越细,则比面越大。 水驱油的阻力。 ( )
13、油层中同时出现单相和两相流的条件是:Pr < Pb ( ) 14、油藏的埋藏深度越深、则产生垂直裂缝。 ( )15、水平裂缝的平均缝宽为4毫米、则面容比为2。 ( )
1、当地层压力等于饱和压力时地层油的单相体积系数最大。 ( )
2、理想气体在压力为10atm下的压缩系数为0.1(1/atm)。 ( )
3、若天然气的Z大于1。则天然气比理想气体难压缩。 ( ) 4、油藏多组分体系的相图中,Tc是液气两相共存的最高温度。 ( ) 5、地层压力下降,岩石的固架体积变小。 ( )6、岩石中毛管直径越大,毛管力越大。 ( )
《油层物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粒度组成: 2、岩石的比面(S):
3、岩石的绝对孔隙度(φa): 4、岩石的压缩系数(Cf):
5、天然气的压缩因子(Z): 6、天然气的压缩系数(Cg):
7、接触分离(一次脱气): 8、多级分离(多次脱气):
So=40% ⊿P=2×105(Pa) QW=0.04cm3/s Qo=0.01cm3/s
μW=0.75(mpa.s) μo=25(mpa.s)
求:Ko KW Kro KrW λo λW M fw
解:Ko=QoμoL/A⊿P=0.1×0.01×25×10/4.9×0.2
油层物理(复习重点)
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用 Bo 表示,即: VOR——原油在压力 p、温度 T 下的体积,m3;
Bo=VOR/VOS
VOS——原油在地面条件下(0.1MPa,20ºC)脱气后的体积,m3. 油藏原始条件(p,T)下的体积系数称为地层原油体积系数,记为 Boi。 原油收缩系数★★
地层油由地下至地面脱气后,其体积必然变小,这种现象称为地层原油的收缩,收缩的
它们在地面脱气后原油体积之比,用符号 Bt 表示。
定义:所谓原油压缩系数是指地下原油体积随压力的变化率。
(2)当 p>ps 时,体积系数随压力的增加而降低。这 是由于地下原油受压缩,体积 Vf 缩小,故 Bo 也减小。 (3)当 p=ps 时,溶解气油比 Rs 最大,体积系数 Bo 也最大。
地下油、气两相体积系数★
地下油、气两相体积系数是指:当油层压力低
于饱和压力时,地层中原油和析出气体的总体积与
Bt=Bo+(Rsi-Rs)Bg Rsi——地层油原始溶解气油比 Rs——压力为 p 时的溶解气油比 Bg——分离出的气体体积系数 地层原油的压缩系数★★★
对比温度 Tr=T/Tc
p——绝对压力
pc——临界压力 T、Tc 同理
对比状态定律指出,所有纯气体在相同的对比压力和对比温度下,都具有相同的压缩因
子。
视临界压力 ppc=∑yipci 视临界温度 Tpc=∑yiTci 视对比压力 ppr=p/ppc=p/∑yipci 视对比温度 Tpr=T/Tpc=T/∑yiTci ★★★天然气的体积系数 Bg 定义为:一定量的天然气在油气层条件(某一 p、T)下的体积 VR 与其在地面标准状态下(20Oc,0.1MP)所占体积 VSC 之比,即:
空间。边界面可以是客观存在的固体界面,也可以是假设的概念界面。边界面可以是运动的,
油层物理期末复习资料中国石油大学
一、名词解释1.视相对分子质量:标准情况下,1mol天然气的质量。
2.压缩因子Z:相同的压力和温度下,实际气体的体积与理想气体的体积之比。
3.溶解气油比:地层油在地面进行一次脱气,分离出的气体标准体积(20℃,0.101Mpa)与地面脱气油的体积之比。
4.地层油的体积系数Bo:原油在地下的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Bo=Vf/Vs.5.两相体积系数:油藏压力低于泡点压力时,在给定压力下地层油和其释放出的气体的总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6.苏林水分类:碳酸氢钠型、氯化钙型、硫酸钠型。
氯化镁型。
(前两个为油田水)7.砂岩粒度组成:构成砂岩的各种大小不同的颗粒的含量。
筛析法、沉降法、薄片法。
8.胶结类型:胶结物在岩石中的分布状况及其与碎屑颗粒接触关系。
基底孔隙接触杂乱。
9.流动孔隙度:与可动流体相当的那部分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的比值。
10.岩石压缩系数:在等温条件下,单位体积岩石中孔隙体积随油藏压力的变化率。
11.测渗透率的条件:1°孔隙体积100%被某一流体所饱和2°流体不与岩石发生物理化学反应3°流体的渗流为层流。
12.滑脱效应:气体在岩石中流动孔道壁表面和孔道中心的分子流速几乎无差别的现象。
13.润湿:液体在分子力的作用下在固体表面的流散现象。
14.产水率:油水同产时,产水量占总产液量的体积分数。
15.地层压力:地层内部多孔介质中流体所承受的压力。
16.压力系数:地层压力与其埋深的静水压力之比。
17.供给压力:油藏中存在液源供给区时,在供给边缘上的压力称为供给压力。
18.渗流速度:渗流量与渗流截面积之比。
19.压降漏斗:从井壁到供给边缘,压力分布呈对数函数关系,从整个地层来看,压降面像一个漏斗状的曲面。
19.水动力不完善井:未钻穿全部油层(打开程度不完善)或者采用下套管射孔完井(打开性质不完善)的井。
对渗流场的影响:使井底附近流线发生局部变化。
流线集中,渗流面积变化,渗流速度改变,渗流阻力变化,油井产量变化。
油层物理复习参考
一、名词解释1、岩石比面2、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3、油层综合压缩系数4、弹性采油量5、润湿、润湿滞后6、选择性润湿7、胶结类型8、吸附9、退汞效率10、地层油两相体积系数11、流度、流度比12、天然气的分子量,天然气的相对密度13、地层油溶解油气比14、天然气的压缩因子15、地层油的相对密度16、自由界面能17、平衡常数18、对应状态定律19、岩石的孔隙结构20、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Reservoir physics 21 、水敏现象、速敏现象、碱敏现象、酸敏现象、敏象22、中值粒径23、毛管压力24、孔隙迂曲度25、气体滑动效应26、硬度27、临界流速28、界面张力29、相对渗透率30、产水率31、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32、闪蒸分离33、阀压(排驱压力)34、中值半径35、贾敏效应36、自吸过程、驱替过程37、实际过渡带、理论过渡带38、原油采收率39、波及系数40、洗油效率二、问答题(答题中涉及图形的不要忽略! )1、岩石孔隙度大小的影响因素是什么?2、天然气压缩因子 Z (或压缩系数、偏差因子、偏差系数)所反映的物理含义是什么?3、岩石比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以不同体积为基准计算的比面关系如何?4、岩石绝对渗透率的主要测定条件有哪些?5、束缚水饱和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6、简述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有哪些?7 、阐述毛管力曲线的主要用途。
8、试阐述储层敏感性常规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及各项常规评价的主要目的。
油田开发中如何避免各种敏感性对储层的伤害?9 、阐述相对渗透率曲线的主要用途。
10 、润湿性的判断标准?影响岩石润湿性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导致润湿滞后的主要因素。
11、简述运用苏林分类法划分地层水类型的方法。
12、高、低收缩原油的高压物性及其相图有何差异?13 、原油物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简述泡点压力前后原油高压物性是如何变化的。
(实际应用题:某全封闭油藏进行衰竭开采,试说明开采过程中地层原油的粘度、体积系数、密度、溶解气油比等物性参数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
《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
《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流体饱和度:储层岩石孔隙中某一流体的体积与孔隙体积的比值。
2.岩石的粒度组成:指构成砂岩的各种大小不同的颗粒的相对含量。
3.有效渗透率:同一岩石中,当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让其中一种流体通过的能力。
4.波及系数:工作剂驱扫过的油藏体积与油藏总体积之比。
5.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单位体积地面油在油藏条件下溶解的气体的标准体积。
(或:地层油在地面进行一次脱气,分离出的气体标准体积与地面脱气油体积的比值)6.岩石的有效孔隙度:在一定的压差作用下,被油、气、水饱和且连通的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之比。
7.润湿滞后:由于三相周界沿固体表面移动的迟缓而产生的润湿角改变的现象。
8.迂曲度:流体质点实际流经的孔隙长度与岩石外观长度之比。
9.贾敏效应:液珠或气泡通过孔隙喉道时,产生的附加阻力称为贾敏效应。
10.油藏的饱和压力:在油藏温度下,地层油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
11.孔隙结构:岩石中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12.残余油饱和度:被工作剂驱洗过的地层中被滞留或闭锁在岩石孔隙中不可流动油的体积占孔隙体积的比例。
13.油藏的综合压缩系数:当地层压力降低单位压力时,单位体积岩石中由于岩石孔隙体积的缩小和孔隙中流体的膨胀而变化的总体积。
14.绝对渗透率:当岩石孔隙中100%饱和不与岩石发生任何反应的单一流体时,岩石允许流体层流状态下通过的能力。
15.泡点:指温度(或压力)一定时,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或温度)。
16.微分分离:使油藏烃类体系从油藏状态逐渐变到某一特定压力、温度状态,引起油气分离,并随着气体的分离,不断地将气体放掉(使气体与液体脱离接触)的过程。
二、填空题1.天然气的组成表示方法有(摩尔组成)、体积组成和质量组成三种。
2.地层油与地面脱气油的主要区别是地层油高温、高压、溶解了大量的天然气、。
3.现场进行油气分离通常分为一次脱气和多级脱气两种方式。
油层物理复习题及答案
油层物理复习题及答案油层物理是石油勘探开发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涉及到油藏的地质特征、流体性质以及岩石物理参数等方面的研究。
掌握油层物理的知识对于石油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油层物理复习题及其答案。
1. 什么是孔隙度?如何计算孔隙度?孔隙度是指油藏岩石中孔隙的占据空间的比例。
计算孔隙度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孔隙度公式:孔隙度(φ)= 孔隙体积(Vp)/ 样品体积(Vr)其中,孔隙体积可以通过测量样品的饱和后体积与干燥前体积之差来计算,样品体积可以通过测量样品的尺寸来计算。
2. 什么是饱和度?如何计算饱和度?饱和度是指油藏岩石中孔隙中被流体(通常是石油或水)占据的比例。
计算饱和度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饱和度公式:饱和度(S)= 饱和体积(Vf)/ 孔隙体积(Vp)其中,饱和体积可以通过测量样品的饱和后体积与干燥前体积之差来计算,孔隙体积可以通过测量样品的尺寸来计算。
3. 什么是渗透率?如何计算渗透率?渗透率是指岩石中流体(通常是石油或水)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能力。
计算渗透率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达西定律:渗透率(K)= 流体的体积(V)× 流体的黏度(μ)/ 流体通过岩石的压力差(ΔP)× 岩石的长度(L)× 岩石的横截面积(A)其中,流体的体积可以通过测量流体的质量和密度来计算,流体的黏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流体通过岩石的压力差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岩石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可以通过测量得到。
4. 什么是孔隙度、饱和度和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孔隙度、饱和度和渗透率是油藏物理性质的重要参数,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孔隙度决定了岩石中可容纳流体的空间大小,饱和度则表示了岩石中实际被流体占据的比例,而渗透率则决定了流体在岩石中的流动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测量孔隙度和饱和度,可以进一步计算出渗透率,从而评估油藏的产能和开发潜力。
油层物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天然气的体积系数:Bg定义为:一定量的天然气在油气层条件下(某一P,T)下的体积VR 与其在地面标准状态下(20℃,0.1MPa)所占的体积Vsc之比天然气等温压缩率压缩因子泡点压力:温度一定时,压力降低过程中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
露点压力:温度一定时,压力降低过程中开始从气相中凝结出第一批液滴是的压力。
饱和压力:当压力降到等于泡点压力时,体系将出现第一批气泡,此压力又称为该氢类体系的饱和压力所以泡点线有称为饱和压力线差异分离(多级脱气):在脱气过程中,分几次降低压力,直到指定压力为止,每次降低压力时,分离出来的气体及时排出。
闪蒸分离(一次脱气):在等温条件下,压力逐渐降低到指定分离压力,待体系达到平衡之后,一次性的排出从原油中脱出的气体的分离方式。
微分分离:脱气过程中,微小降压后立即将从油中分离出的气体放掉,保持体系始终处于泡点分离状态,使气液脱离接触,即不断降压,不断排气,系统组成不断地变化。
地层油气两相体积系数:当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地层中原油和析出气体的总体积与它在地面脱气后原油体积之比凝析气藏:除含甲烷乙烷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丙丁烷以及戊烷以上和少量的C7-C11的液态氢类的气藏地层水的矿化度:地层水中矿物盐的总浓度岩石的粒度组成:不同粒径范围(粒级)占全部颗粒的百分数(含量),通常用质量百分数表示。
比面:单位体积岩石内孔隙总内表面积或单位体积岩石内岩石骨架的总表面积。
原始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油藏投入开发前储层岩石孔隙空间中原始含水体积Vwi和岩石孔隙体积Vp的比值。
原始含油饱和度:地层中原始状态下含油体积V oi与岩石孔隙体积Vp之比。
残余油饱和度:经过某一采油方法或驱替作用后,仍然不能采出而残留于油层空隙中的原油称为残余油,其体积在岩石孔隙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残余油饱和度。
流体饱和度:储层岩石孔隙中某种流体所占的体积百分数剩余油:一个油藏经过某一采油方法开采后,仍不能采出的地下原油。
020102油层物理-18
《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流体饱和度2.岩石的粒度组成3.有效渗透率4.贾敏效应5.波及系数6.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7.岩石的有效孔隙度8.润湿滞后9.迂曲度10.泡点11.微分分离12.残余油饱和度二、填空题1.按照储层中流体存在的相态不同,油气藏可分为、、、、等类型。
2.根据苏林分类法,油田地层水可以分为、、、等水型。
3.常见的储层敏感性包括、、、、、等。
4.砂岩粒度组成的累计分布曲线,频率分布曲线,表示粒度组成越均匀。
5.提高工作剂洗油效率的方法有、、等。
6.地面油的相对密度定义为:在1标准大气压下,与之比。
7.影响油藏采收率的因素有、、、、、、等。
8.毛管力曲线有、、、、、等。
9.石油的商品性质指标主要包括、、、、等。
10.灰质胶结物的特点是;泥质胶结物的特点是;硫酸盐胶结物的特点是。
11.油藏开发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天然能量有、、、、等。
12.目前常用的化学驱方法包括、、、、等。
13.天然气的粘度在低压下随分子量的增加而,随温度的增加而。
三、判断题(正确的标注“√”,错误的标注“×”)1.原油中的极性物质对原油的粘度、颜色、界面张力等性质都有一定的影响。
()2.油气田开发过程中进行油气分离时接触脱气方式分离出的气量多,气里面含的轻质油成分少,测得的溶解气油比大。
()3.砂岩的胶结类型主要分为泥质胶结、硅质胶结和灰质胶结三种类型。
()4.地层水的体积系数等于1。
()5.同一岩石中各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之和总是小于1。
()6.Klinkenberg实验结果表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大小与实验所用的气体种类、实验压力等有关。
()7.一般情况下,油藏中油水的界面张力小于油气的界面张力。
()8.只要将岩心保护好,从地层中取至地面的岩心中的流体饱和度不会发生变化。
()9.亲水油藏的采收率一定大于亲油油藏的采收率。
()10.砂岩骨架颗粒分选越不均匀,岩石的比面越大。
()11.原油主要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少量的杂环化合物组成。
《油层物理》复习资料
《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流体饱和度:储层岩石孔隙中某一流体的体积与孔隙体积的比值。
2.岩石的粒度组成:指构成砂岩的各种大小不同的颗粒的相对含量。
3.微分分离:使油藏烃类体系从油藏状态逐渐变到某一特定压力、温度状态,引起油气分离,并随着气体的分离,不断地将气体放掉(使气体与液体脱离接触)的过程。
4.露点:指温度(或压力)一定时,开始从气相中凝结出第一批液滴时的压力(或温度)。
5.相对渗透率:同一岩石中,当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6.有效渗透率:同一岩石中,当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让其中一种流体通过的能力。
7.接触分离:使油藏烃类体系从油藏状态瞬时变到某一特定压力、温度状态,引起油气分离并迅速达到相平衡的过程。
8.润湿滞后:由于三相周界沿固体表面移动的迟缓而产生润湿角改变的现象。
9.迂曲度:流体质点实际流经的岩石孔隙长度与岩石外观长度之比。
10.孔隙结构:岩石中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11.贾敏效应:液珠或气泡通过孔隙喉道时,产生的附加阻力。
12.束缚水饱和度:分布和残存在岩石颗粒接触处角隅和微细孔隙中或吸附在岩石骨架颗粒表面不可流动的水的总体积占孔隙体积的比例。
13.残余油饱和度:被工作剂驱洗过的地层中被滞留或闭锁在岩石孔隙中的油的总体积占孔隙体积的比例。
14.泡点:指温度(或压力)一定时,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或温度)。
15.波及系数:工作剂驱扫过的油藏体积与油藏总体积之比。
16.有效孔隙度:岩石在一定的压差作用下,被油、气、水饱和且连通的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的比值。
17.流度比:驱替流体流度与被驱替流体流度之比。
二、作图、简答题1.请将描述地层油高压物性的参数随影响因素变化规律的表1补充完整(注:“↗”表示增大,“↘”表示减小;“Pb”为饱和压力)。
答:表1 地层油高压物性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2答:(1)天然气组成:天然气中重组分含量越高,其与原油的组成越接近,则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越大。
油层物理复习题答案
油层物理复习题答案
1. 油层的孔隙度是指什么?
答:油层的孔隙度是指油层岩石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2. 油层的渗透率是如何定义的?
答:油层的渗透率是指在一定压差下,流体通过单位面积的油层岩石的流量。
3. 描述油层中的流体类型。
答:油层中的流体主要包括原油、天然气和水。
4. 油层的饱和度是如何计算的?
答:油层的饱和度是指某种流体在孔隙中的体积与孔隙总体积的比值。
5. 什么是油层的相对渗透率?
答:油层的相对渗透率是指在多相流动条件下,某种流体的渗透率与该流体在单一相流动时渗透率的比值。
6. 油层的压缩系数是什么?
答:油层的压缩系数是指在等温条件下,油层体积对压力变化的敏感程度。
7. 油层的粘度对流体流动有什么影响?
答:油层的粘度越大,流体流动的阻力越大,流动速度越慢。
8. 油层的毛管力是如何影响流体分布的?
答:油层的毛管力会影响不同流体在孔隙中的分布,通常水的毛管力较大,会在孔隙中占据较小的孔隙。
9. 油层的流动单元是什么?
答:油层的流动单元是指在油层中,流体流动的最小单元,通常由岩石、孔隙和流体组成。
10. 油层的储集能力是如何评估的?
答:油层的储集能力可以通过孔隙度、渗透率和流体饱和度等参数综合评估。
油层物理复习题答案
油层物理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油层中油和水的相对渗透率随饱和度的变化关系是(A)。
A. 非线性关系B. 线性关系C. 无关D. 正比关系2. 油层中原油的粘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升高时粘度(B)。
A. 增加B. 降低C. 不变D. 先增加后降低3. 油层中的孔隙度是指(C)。
A. 岩石体积中孔隙所占的比例B. 岩石质量中孔隙所占的比例C. 岩石体积中孔隙所占的比例D. 岩石质量中固体所占的比例4. 油层中流体的流动遵循(D)。
A. 牛顿流体定律B. 非牛顿流体定律C. 达西定律D. 达西定律和非牛顿流体定律5. 油层中流体的相对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之间的关系是(B)。
A. 正比关系B. 非线性关系C. 无关D. 反比关系二、填空题1. 油层中的饱和度是指油层中流体所占的体积与总孔隙体积的比值。
2. 油层中流体的流动阻力与流体的粘度和岩石的孔隙结构有关。
3. 油层中流体的流动速度与流体的密度和压力梯度有关。
4. 油层中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是影响油层产能的主要因素。
5. 油层中的流体流动遵循达西定律,即流量与压力梯度成正比,与流体粘度成反比。
三、简答题1. 简述油层中油、气、水三相共存时的流动特点。
答:油层中油、气、水三相共存时,各相流体的流动受到其他相的干扰,导致流动阻力增加。
同时,各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会随着饱和度的变化而变化,影响油层的产能。
2. 描述油层中流体流动的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答:达西定律描述了油层中流体流动的速度与压力梯度和流体粘度的关系,即流量与压力梯度成正比,与流体粘度成反比。
该定律适用于低速流动,且流体为牛顿流体的情况。
四、计算题1. 已知油层的孔隙度为20%,渗透率为100毫达西,原油的粘度为5厘泊,求油层中原油的流动速度。
答:根据达西定律,油层中原油的流动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 = (k * (P1 - P2)) / (μ * L),其中k为渗透率,P1和P2分别为油层两端的压力,μ为原油粘度,L为油层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servoir physics
一、名词解释
1、岩石比面
2、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
3、油层综合压缩系数
4、弹性采油量
5、润湿、润湿滞后
6、选择性润湿
7、胶结类型
8、吸附
9、退汞效率
10、地层油两相体积系数 11、流度、流度比
12、天然气的分子量,天然气的相对密度 13、地层油溶解油气比 14、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15、地层油的相对密度 16、自由界面能 17、平衡常数 18、对应状态定律 19、岩石的孔隙结构
20、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
二、问答题(答题中涉及图形的不要忽略!)
1、岩石孔隙度大小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2、天然气压缩因子Z (或压缩系数、偏差因子、偏差系数)所反映的物理含义是什么?
3、岩石比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以不同体积为基准计算的比面关系如何?
4、岩石绝对渗透率的主要测定条件有哪些?
5、束缚水饱和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6、简述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有哪些?
7、阐述毛管力曲线的主要用途。
8、试阐述储层敏感性常规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及各项常规评价的主要目的。
油田开发中如何避免各种敏感性对储层的伤害? 9、阐述相对渗透率曲线的主要用途。
10、润湿性的判断标准?影响岩石润湿性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导致润湿滞后的主要因素。
11、简述运用苏林分类法划分地层水类型的方法。
12、高、低收缩原油的高压物性及其相图有何差异?
13、原油物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简述泡点压力前后原油高压物性是如何变化的。
(实际应用题:某全封闭油藏进行衰竭开采,试说明开采过程中地层原油的粘度、体积系数、密度、溶解气油比等物性参数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14、气测渗透率和液测渗透率间的大小关系如何,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气测渗透率要如何处理得到绝对渗透率?
15、渗透率变异系数是什么?简述其对储层非均质性的评价标准。
21、水敏现象、速敏现象、碱敏现象、酸敏现象、盐敏现象
22、中值粒径 23、毛管压力 24、孔隙迂曲度 25、气体滑动效应 26、硬度 27、临界流速 28、界面张力 29、相对渗透率 30、产水率
31、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 32、闪蒸分离
33、阀压(排驱压力) 34、中值半径 35、贾敏效应
36、自吸过程、驱替过程 37、实际过渡带、理论过渡带 38、原油采收率 39、波及系数 40、洗油效率
16、剩余油与残余油的区别?
17、岩石胶结类型有哪些?
18、孔隙度、渗透率、比面、平均孔隙半径的关系怎样?
19、影响油气、油水两相界面张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的?
20、简要说明油、水在岩石孔隙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1、简要说明油水过渡带含水饱和度的变化,并说明为什么油水过渡带比油气过渡带宽?为
什么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宽?
22、简述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特征,影响相渗曲线的因素有哪些?并分析低渗与高渗岩心毛管
力曲线与相对渗透率曲线之间的差别。
23、油水系统毛管力公式的推导。
24、毛管力资料如何换算?
25、简述裂缝性储层毛管力曲线的特征。
26、在稳定法测定油水相对渗透率实验中,什么是末端效应,其特点是什么?
27、影响原油采收率的因素有哪些?
28、评价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的方法有哪些?
三、计算题(习题都是节选的考研题)
复习范围:
第一章:平衡常数求取,泡点压力、露点压力求取,天然气、原油高压物性求取;
第二章:综合压缩系数、弹性采油量求取,非均质储层渗透率求取,平均孔隙半径求取
第三章:毛管力曲线及相渗曲线应用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