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体系

合集下载

非线性物理概论

非线性物理概论

非线性物理概论引言非线性物理是研究非线性动力学现象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各种物理系统,如流体力学、光学、电磁学和力学等。

非线性物理的研究涉及到复杂的数学工具和方法,用以描述和解释这些系统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非线性物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从而帮助读者对该领域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非线性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是非线性物理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描述和研究非线性系统行为的数学模型和方法。

在非线性动力学中,系统的演化是通过非线性方程来描述的,通常需要借助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来研究系统的演化行为。

非线性动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指的是在一些非线性系统中,微小扰动可能导致系统演化轨迹的完全改变,而且这种改变是随机的。

混沌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二、非线性光学非线性光学是非线性物理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主要研究介质对光的非线性响应和光的非线性效应。

非线性光学现象包括光的自聚焦、光的非线性散射和非线性吸收等。

在非线性光学中,光传播过程中通过介质的非线性响应导致了光的非线性效应,这些效应在激光技术、光通信和光信息处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三、非线性流体力学非线性流体力学研究复杂流体系统中非线性效应的性质和行为。

在非线性流体力学中,流体的运动是由非线性流体方程描述的,其中包含了非线性项。

非线性流体力学通过对流体力学方程进行数学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流体运动的稳定性、湍流现象和流体动力学行为。

非线性流体力学在石油工程、大气科学和环境工程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四、非线性电磁学非线性电磁学研究材料中的非线性电磁响应和电磁场的非线性效应。

在非线性电磁学中,电磁场的行为由非线性电磁方程描述,其中包含了非线性项。

非线性电磁学对于设计和开发新型电磁材料和器件具有重要意义,也在光电通信、雷达系统和无线电频谱分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五、总结非线性物理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多个物理学分支和数学工具的应用。

非线性光学理论及应用

非线性光学理论及应用

非线性光学理论及应用光学是研究光线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的科学。

而非线性光学则是在介质中,当光强足够强时,光可以与介质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使光的传播和性质发生非线性变化的现象。

非线性光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光的本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工具。

一、非线性光学的基本理论非线性光学是在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

(1)非线性极化非线性光学的基本性质是介质的非线性极化,即介质在高光强下的电介质常数不再是一定的常数,而是与电场强度的高次幂相关的非线性函数。

假设光由强度为E的电场驱动,在非线性介质中传播,描述光束传播的方程为非线性波动方程:▽^2E-1/c^2∂^2E/∂t^2=(4π/c^2)∂^2PNL/∂t^2其中,PNL表示非线性极化,并可表达为PNL=χ(2)EE+χ(3)EEE+χ(4)EEEE+...其中,χ(n)为非线性极化系数,其中n表示相应于n次光强的非线性极化。

当光强小,电介质常数不再是非线性函数,介质具有线性特性。

(2)非线性效应非线性光学效应包括三个方面:非线性极化、非线性色散和自相位调制。

非线性极化是非线性光学效应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二次和三次非线性极化。

其中二次非线性极化是倍频和混频实现的基础,三次非线性极化是各种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基础,包括自相位调制、和谐共振等。

(3)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数学描述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数学描述可以通过复数形式进行分析,即将电场分为实部和虚部,每个信号都可以表示为一个频率ω和一个空间轴的函数,即E=E0exp(iωt-ikz)其中,E0为振幅,ω为角频率,k为波矢量,z为传播距离。

振幅E0可以分为实部和虚部表示:E0=Aexp(iΦ)其中,A和Φ分别是幅度和相位,可以看作是非线性光学效应的输出信号。

二、非线性光学的应用非线性光学应用广泛,包括在光通信、光储存、光信息处理、光测量等领域。

下面介绍一些典型的应用。

(1)倍频和混频倍频是通过二次非线性极化实现的,原理是将一个频率为ω的激光束通过非线性晶体,将其升频到2ω,可以被应用于全固态激光器。

材料力学的非线性行为分析

材料力学的非线性行为分析

材料力学的非线性行为分析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行为的科学,非线性行为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时呈现出的非线性特性,即力与应变不成比例关系。

在许多工程和科学领域中,对材料力学的非线性行为进行准确和全面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着重讨论非线性行为的基本概念、常见的非线性模型以及分析方法。

一、非线性行为的基本概念在材料力学中,强度、刚度、屈服点等参数通常被用来描述材料的特性。

然而,当外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材料的性质将不再呈现线性关系,这时就出现了非线性行为。

非线性行为主要包括弹性-塑性行为、接触-分离行为以及材料的损伤和断裂等。

二、非线性模型的选择1. 弹塑性模型弹塑性模型是描述材料弹性和塑性变形的常用模型。

其中,最经典的是von Mises屈服准则,常用于金属的塑性变形分析。

2. 黏弹性模型黏弹性模型主要用于描述粘弹性材料的非线性行为,包括粘性和弹性两个部分。

常见的黏弹性模型有Kelvin模型和Maxwell模型。

3. 损伤模型损伤模型用于描述材料在加载过程中的损伤积累和破坏行为。

常用的损伤模型有弹塑性损伤模型、粘弹性损伤模型以及断裂力学模型等。

三、非线性行为的分析方法1. 实验测试实验测试是分析材料非线性行为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通过应力-应变测试、拉伸试验等,可以获得材料在不同应力下的应变,进而建立非线性模型。

2. 数值计算数值计算是通过数学方法对材料力学进行模拟和计算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有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网格法等。

通过设定材料的非线性模型及边界条件,可以得到材料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非线性分析的结果可用于工程设计、材料选用以及破坏预测等方面。

但是在进行非线性分析时,需要注意模型的参数选择、模型的适用性以及计算误差等因素。

总之,非线性行为是材料力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对于理解材料的变形和破坏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合适的非线性模型和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描述和预测材料的非线性行为,为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非线性力学的概念

非线性力学的概念

非线性力学的概念非线性力学是研究非线性系统的力学性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与线性力学不同,非线性力学研究的对象是那些无法通过简单的线性关系来描述其行为的系统。

这些系统往往包含了复杂的相互作用、非线性方程以及混沌现象等因素,使得其运动规律不再遵循简单的力学定律。

在非线性力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非线性系统。

非线性系统指的是系统的输出与输入之间不满足线性关系的系统。

线性关系是指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不变,而非线性关系则是指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比例关系随着输入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非线性力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力学系统的非线性行为:非线性力学研究各种力学系统的非线性行为,如弹性体的非线性变形、非线性振动、非线性波动等。

在这些系统中,材料的力学性质与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通常不满足线性弹性模型,需要引入非线性的力学模型来描述。

2. 非线性振动与稳定性:非线性力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振动与稳定性。

在非线性振动中,系统的振幅和频率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随着振幅或频率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非线性力学研究不同类型的非线性振动现象,如共振、自激振动、混合振动等,并研究这些振动现象的起因和机制。

3. 混沌动力学:混沌动力学是非线性力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的是那些对初值条件极其敏感、呈现不可预测性的系统。

这些系统的运动规律是非周期的、非周期吸引子的、具有随机性的,常常表现出混乱、不可预测的行为。

混沌动力学广泛应用于气象学、天体力学、生物学等领域。

4. 力学系统的比例不变性和尺度效应:在非线性力学研究中,比例不变性和尺度效应是重要的概念。

比例不变性是指系统在满足某种条件下,其运动规律不随系统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尺度效应是指系统的物理性质随着尺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颗粒材料的颗粒尺度效应、微纳结构材料的微纳尺度效应等。

非线性力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首先,非线性力学的研究可以揭示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非线性现象和复杂性规律,加深人们对力学世界的认识。

理论力学中的材料非线性如何建模?

理论力学中的材料非线性如何建模?

理论力学中的材料非线性如何建模?在理论力学的研究领域中,材料非线性问题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材料非线性指的是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特性。

这种非线性特性在许多工程和科学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航空航天、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

因此,如何准确地对材料非线性进行建模,成为了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要理解材料非线性的建模,首先需要清楚材料非线性的类型。

常见的材料非线性包括弹塑性非线性、粘弹性非线性和超弹性非线性等。

弹塑性非线性是指材料在受力超过一定限度后,会产生永久性的变形,即塑性变形。

在弹塑性阶段,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不再是线性的,而是随着应变的增加,应力的增长逐渐减缓。

粘弹性非线性则考虑了材料的时间依赖性,即材料的力学性能会随着加载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超弹性非线性常见于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其应变能函数具有复杂的形式。

在建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本构模型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本构模型是描述材料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对于弹塑性非线性,常用的本构模型有经典的 J2 流动理论、DruckerPrager 模型等。

J2 流动理论基于 von Mises 屈服准则,能够较好地描述金属材料的弹塑性行为。

DruckerPrager 模型则适用于岩土类材料。

对于粘弹性非线性,常见的本构模型有 Maxwell 模型、Kelvin 模型和广义 Maxwell 模型等。

这些模型通过不同的元件组合来模拟材料的粘弹性特性。

超弹性非线性通常采用多项式形式或基于应变能密度函数的模型,如 NeoHookean 模型、MooneyRivlin 模型等。

确定了本构模型后,还需要考虑数值方法来求解相应的控制方程。

有限元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值方法之一。

在有限元分析中,将物体离散为有限个单元,通过节点连接起来。

对于每个单元,根据本构模型建立单元刚度矩阵,然后组装得到整体刚度矩阵。

通过求解整体平衡方程,可以得到物体的位移和应力分布。

讲课版 SFG概要

讲课版 SFG概要
S
G
F
高英 2009210331
报告内容
非线性光学简介
和频震动光谱简介
和频震动光谱的诞生
和频震动光谱的基本原理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和频震动光谱的性质及应用
什么是SFG
SFG 是英文和频振动光谱(sum frequency generation spectrometer)的字头缩写。顾名 思义就是观测两束激光在和物质相互作用时产 生的和频信号的一种光谱学测量技术。
nonlinearoptics图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制的非线性光学晶体三硼酸锂被美国评为1989年度国际激光与光电子技术领域十大产品之一弱光在介质中符合叠加原理线性光学强光在介质中不符合叠加原理非线性光学对各向同性介质极化强度介质的电极化率当电场强度e不太大时弱光当电场强度e很大时强光三次阶非线性极化率可以证明各次极化率间有如下关系
→1.064m → 0.532m 绿光 频
不可见 易获高功率 可见
用途广

由二极管泵浦的Nd:YAG激光器产生的二倍频激光(532nm)装置 (采用自调Q、腔内倍频技术,清华大学物理系研制) 10
二. 混频效应
设输入两束光 ,角频率为 1 、 2 总场强 E = E10 cos 1 t + E20 cos 2 t 则二次项: (2)E2 = (2)(E10 cos1t + E20 cos2t)2 = (2)E102 /2(1+cos21t)+ +(2)E202 /2(1+cos22t)+ +(2)E10 E20 cos(1+2)t + cos(1-2)t


(1)—— 线性极化率

非线性光学的理论基础

非线性光学的理论基础

非线性光学的理论基础非线性光学(Nonlinear Optics)是研究光在非线性介质中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相对于线性光学而言,非线性光学永远都是需要考虑的,因为非线性光学效应中产生的二次谐波、三次谐波等高次谐波能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际的光学系统中。

非线性光学是由电场强度引起的,因此电场强度与电子、离子密度和极化程度有关。

传统的线性光学理论是建立在电场强度小的假定之上,因此可以忽略介质的非线性性质。

而非线性光学理论需要考虑电场强度大的情况,其是建立在相对论物理和量子力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并且有时需要数值模拟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非线性光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极化率,它是介质的响应函数,表示单位电场强度下单位体积(或长度)内极化密度的增量。

在线性光学中,介质的极化率是常数,而在非线性光学中,极化率则会随着电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考虑二次非线性光学效应,则极化率是二阶张量,反映了各种各样的对称性和不对称性。

非线性光学过程的强度非常大,往往需要考虑空间分散和时间反应的影响。

这些效应都归结为Maxwell方程的非线性形式,通常称为非线性Maxwell方程。

非线性Maxwell方程是非线性光学的核心方程,其解是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理论预测。

非线性光学效应具有丰富的物理现象,它们可以分为光学非线性效应和击穿效应两类。

在光学非线性效应中,最常见的是二次和三次非线性效应。

二次非线性效应包括二次谐波产生、光学混频、光学克尔效应等;而三次非线性效应则包括自聚焦、自相位调节、自作用、散射等。

击穿效应则是指能级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强电场的效应,产生的现象有光致击穿、电致击穿、阈值击穿等。

非线性光学的理论基础不仅仅依赖于Maxwell方程和极化率的性质,还与量子力学的一些基本原则有关。

对于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研究,量子力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概念是相干态(Coherent states)。

相干态是量子态的一种,它是由一个连续的波函数表示的,可以看成是经典光学中平面波的量子版本。

非线性建筑的理论基础

非线性建筑的理论基础
智能化发展
非线性建筑将更加注重与智能技术的结合,如智能材料、传感器和自 动化控制系统等,实现建筑的自适应、自调节功能。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技术挑战
非线性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更复杂的计算分析,对建筑师和工程师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经济挑战
非线性建筑往往需要更高的投资成本和更长的建设周期,需要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取得平 衡。
特殊部位和节点设计,提高建筑的适应性和耐久性。
生物仿生技术
03
借鉴自然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设计具有优异性能的
非线性建筑,推动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Part
06
非线性建筑的未来发展
发展趋势预测
形态多样化
非线性建筑将打破传统建筑的规则形态,呈现出更加多样化、自由 化的建筑造型。
结构创新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材料科学的进步,非线性建筑的结构设计将实现 更大胆的创新,如复杂的曲面结构、自支撑结构等。
形态多样性:非线性建 筑在形态上追求多样性 和变化性,通过曲线、 曲面、不规则形体等手 法打破传统建筑的呆板 形象。
动态性:非线性建筑强 调建筑的动态性,通过 灵活的空间组织和可变 的结构体系,使建筑能 够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和外部环境变化。
复杂性:非线性建筑在 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涉及 大量的复杂因素,如复 杂的几何形态、复杂的 结构分析、复杂的施工 技术等。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对非线性建筑设计、施工和 管理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打造高素质的专业团队。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 支持非线性建筑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加强监管和规范市场秩序。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流动空间
拓扑学中的流动空间概念为非线性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流动空间强调空间的连续性和动态性,非线性建筑通过 创造流动空间,打破传统建筑的静态和封闭性,实现建筑与环境的互动和交融。

工程力学中的非线性分析理论

工程力学中的非线性分析理论

工程力学中的非线性分析理论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和变形规律的学科,是现代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之一。

非线性分析理论是工程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

该理论主要涉及材料、结构和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对工程设计、制造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非线性分析理论的定义非线性分析理论是用于研究非线性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所谓非线性问题,是指当物体受到极大的应力或变形时,其物理性质不再保持线性关系,而表现出不规则、不可逆、不稳定的情况。

非线性分析理论是在完整的数学基础之上,利用物理学基本规律和经验公式,建立起针对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应用条件的非线性数学模型,从而解释物体的非线性性质和特征。

二、非线性分析理论的发展历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物质本质认识的深化,非线性分析理论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其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1、基础理论的研究阶段。

在这个阶段,研究者主要关注材料和结构的力学性质和变形特征。

他们通过数学分析和实验研究,探讨和建立了描述非线性力学问题的基础理论,如弹塑性理论、非线性破坏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等。

2、计算方法的研究阶段。

进入这个阶段,研究者着重探究如何应用非线性分析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他们逐步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数值算法和计算方法,使得非线性分析理论开始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并形成了一批非线性计算软件和数值模拟技术。

3、应用拓展的阶段。

最后,随着实际工程问题日益的复杂和多样化,非线性分析理论开始发挥其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已经涉及到了机械、建筑、航空、航天、能源等许多领域。

同时,它也引发了一些新问题,如非线性问题的复杂性、非线性模型的可靠性和鲁棒性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三、非线性分析理论的应用范围非线性分析理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工具,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非线性材料的应用分析。

非线性分析理论可以应用于许多高强度材料,如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纤维增强材料等。

岩石广义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

岩石广义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

图 1 俞茂宏 的双剪模 型
F i g . 1 T h e t w i n — s h e a r mo d e l s p r o p o s e d b y Y u Ma o h o n g
( A b  ̄ r o = + + 6 r o _ + C ) 芦 = o ,
材料. 但大量岩块轴对称三轴试验资料表 明, 岩石 莫尔 破坏 包络 线 不 是 直线 , 而 是 曲线 , 并且 在 拉 应
力 区与 Mo h r — C o u l o mb理论 不 符 , 为 此 提 出 了许 多
当o r 2 ≤( o r +o r , ) / 2时 , 图2 ( a ) 包 括 了 2个 剪应 力 、 2个 正 应 力 和 主 应 力 正应 力和 主应力 . 和 o r 。 ; 当o r :>
服) 理论和土体强度理论 , 后来发现岩石拉压强度 相差 很 大 , 静 水应 力 的大小 影响 岩石 材料 脆塑性 破 坏等 性质 , 金属材料 的一些屈服准 则如 T r e s c a屈 服准则 、 M i s e s 准则不适合岩石材料. 岩石材料多数 为脆 性 破 坏 j , 又 引用 了断 裂 力 学 的 G r i f i f t h强 度
度理论. 俞茂宏 提 出的统一强度 理论 能够较好 地 反 映材 料在 三维应 力 状态 下 的屈服 破坏 面. 本 文
按照统 一 强 度 理 论 的建 立 方 法 , 以广义 H o e k — B r o w n强 度 准 则 的数 学 表 达 式 为 基 础 , 建 立 适 合 软、 硬 岩 石 材 料 的 三 向 应 力 状 态 下 的 岩 石 强 度
第 4期
昝 月稳 等 : 岩 石广 义非 线性 统一 强度理 论

《强度理论 》课件

《强度理论 》课件
《强度理论》PPT课件
CATALOGUE
目录
强度理论概述强度理论的类型强度理论的计算方法强度理论的应用实例强度理论的未来发展
01
强度理论概述
机械工程
用于飞机、火箭等复杂结构的强度分析。
航空航天
土木工程
材料科学
01
02
04
03
用于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失效机制。
用于设计和分析机械零件、结构件等。
总结词
03
强度理论的计算方法
静力计算方法是强度理论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分析结构在静力载荷作用下的响应。
静力计算方法概述
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建立平衡方程和应力应变关系来求解结构的内力和位移。
基本原理
适用于分析结构在静力载荷作用建筑结构的强度分析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强度理论的运用,对建筑物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受力分析、稳定性评估和抗震性能研究。
总结词
在建筑结构的强度分析中,强度理论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建筑物的梁、柱、板等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受力分析,了解其在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和承载能力。同时,结合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和地理环境,对建筑物的稳定性、抗震性能等进行评估。通过合理的强度分析,可以有效地避免建筑物在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中发生倒塌或损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详细描述
第二强度理论认为,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破坏是由于最大剪应力达到材料屈服极限所引起的。当最大剪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时,材料发生屈服破坏,即丧失了承载能力。
VS
形状改变比能达到材料屈服极限时发生屈服破坏。
详细描述
第三强度理论认为,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破坏是由于形状改变比能达到材料屈服极限所引起的。当形状改变比能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时,材料发生屈服破坏,即丧失了承载能力。

强度理论的发展和展望

强度理论的发展和展望

强度理论的发展和展望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和《力学词典》关于强度理论的定义:“强度理论是判断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是否破坏的理论”;“屈服准则是物体中某点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由弹性状态转变到塑性状态时各应力分量组合应满足的条件”。

广义的破坏包括材料由弹性状态到塑性状态的转变。

因此,强度理论包括屈服准则和破坏准则。

更广义的强度理论还包括多轴疲劳准则、多轴蠕变条件,以及计算力学和计算程序中的材料模型等。

强度理论在理论研究、工程应用和有效利用材料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特别在各种结构设计中,对多轴应力的合理的强度预计是一个实际问题。

现在,强度理论或屈服准则和破坏准则在物理、力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和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已成为大多数材料力学、塑性力学、工程力学、岩土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岩土塑性力学、材料成型力学和不同专业的一些结构强度计算和设计等教科书中的一章。

强度理论是物理学家、材料学家、地球科学家,以及土木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等共同相关的交叉研究的领域。

强度理论是一个很独特和奇妙的研究主题。

它的命题很简单,但问题很复杂;它的研究众多,但进展很慢;它是最早研究的经典课题之一,但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它是古老而年青的学科。

人们对强度理论已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18]。

至目前为止,已经提出了上百个模型或准则,关于强度理论的应用研究的论文则数以万计。

强度理论就像中国古语所说的那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至20 世纪末,由于双剪强度理论和统一强度理论的出现,关于强度理论的极限面范围和各种强度模型或准则之间的关系等有了更明确的理论上的认识和定量的关系。

材料力学中将四个古典强度理论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沈珠江院士将双剪应力强度理论称为第五种强度理论[5],它们都是适合于拉压强度相同材料的单参数强度理论。

如果将拉压强度不相同材料的强度理论计算进去,则Mohr-Coulomb 的单剪强度理论和广义双剪应力强度理论可为第六种强度理论和第七种强度理论,它们都是线性强度理论,但需要二个材料参数。

强度理论的概念

强度理论的概念
所以:
最终,要注意强度设计旳全过程
要拟定构件危险状态、危险截面、 危险点,危险点旳应力状态。
例 题1
23 11 10
MPa
已知 : 铸铁构件上 危险点旳应力状态。 铸铁拉伸许用应力 [st] =30MPa。
求:试校核该点旳 强度。
例 题1
解:首先根据材料 和应力状态拟定失效 形式,选择强度理论。
求:全方面校核梁旳强度。
P
P=200kN
例题2
AC

420
2500
DB ○

420
解:1. 内力分析
作 Q, M 图,
200
Q○
(kN)

84
200
M

(kN·m)
C-或D+ Qmax=200 kN, Mmax=84 kN·m
2. 正应力强度校核
例题2
s max
=
M 5.06 10-4
§10-5 多种强度理论旳合用范围 及其应用
1、多种强度理论旳合用范围:
(1)三轴拉伸时,脆性或塑性材料都会发生脆 性断裂,应采用最大拉应力理论
(2)对于脆性材料,在二轴应力状态下应采 用最大拉应力理论。假如抗拉压强度不同, 应采用莫尔强度理论
(3) 相应塑性材料,应采用形状变化比能理论 或最大剪应力理论
一、两个概念:
1、极限应力圆:
t
ts
极限应力圆
O
s
s s3
s s2
s s1
2、极限曲线:
3、近似极限曲线:
二、莫尔强度理论:
任意一点旳应力圆若与极限曲线相接触,则材料即 将屈服或剪断。
下面推导莫尔强度理论旳破坏条件

四种强度理论(1)讲课教案

四种强度理论(1)讲课教案

由于材料的破坏按其物理本质分为脆断和屈服两类形式,所以,强度理论也就相应地分为两类,下面就来介绍目前常用的四个强度理论。

1、最大拉应力理论:这一理论又称为第一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破坏主因是最大拉应力。

不论复杂、简单的应力状态,只要第一主应力达到单向拉伸时的强度极限,即断裂。

破坏形式:断裂。

破坏条件:σ1 =σb强度条件:σ1≤[σ]实验证明,该强度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石料、铸铁等脆性材料沿最大拉应力所在截面发生断裂的现象;而对于单向受压或三向受压等没有拉应力的情况则不适合。

缺点:未考虑其他两主应力。

使用范围:适用脆性材料受拉。

如铸铁拉伸,扭转。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这一理论又称为第二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破坏主因是最大伸长线应变。

不论复杂、简单的应力状态,只要第一主应变达到单向拉伸时的极限值,即断裂。

破坏假设:最大伸长应变达到简单拉伸的极限(假定直到发生断裂仍可用胡克定律计算)。

破坏形式:断裂。

脆断破坏条件:ε1=εu=σb/Eε1=1/E[σ1−μ (σ2+σ3)]破坏条件:σ1−μ(σ2+σ3) =σb强度条件:σ1−μ(σ2+σ3)≤[σ]实验证明,该强度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石料、混凝土等脆性材料受轴向拉伸时,沿横截面发生断裂的现象。

但是,其实验结果只与很少的材料吻合,因此已经很少使用。

缺点:不能广泛解释脆断破坏一般规律。

使用范围:适于石料、混凝土轴向受压的情况。

3、最大切应力理论:这一理论又称为第三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破坏主因是最大切应力maxτ。

不论复杂、简单的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达到单向拉伸时的极限切应力值,即屈服。

破坏假设:复杂应力状态危险标志最大切应力达到该材料简单拉、压时切应力极限。

破坏形式:屈服。

破坏因素:最大切应力。

τmax=τu=σs/2屈服破坏条件:τmax=1/2(σ1−σ3)破坏条件:σ1−σ3=σs强度条件:σ1−σ3≤[σ]实验证明,这一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塑性材料出现塑性变形的现象。

工程力学中四大强度理论

工程力学中四大强度理论

为了探讨导致材料破坏的规律,对材料破坏或失效进行了假设即为强度理论,简述工程力学中四大强度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四大强度理论基本内容介绍: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因素是最大拉应力,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拉应力σ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σb,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

于是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σ1=σb。

σb/s=[σ] ,所以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σ]。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ε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破坏。

εu=σb/E;ε1=σb/E。

由广义虎克定律得:ε1=[σ1-u(σ2+σ3)]/E 所以σ1-u(σ2+σ3)=σb。

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u(σ2+σ3)≤[σ]。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

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

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二、四大强度理论适用的范围1、各种强度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其应用(1)、第一理论的应用和局限应用:材料无裂纹脆性断裂失效形势(脆性材料二向或三向受拉状态;最大压应力值不超过最大拉应力值或超过不多)。

局限:没考虑σ2、σ3对材料的破坏影响,对无拉应力的应力状态无法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广义强度准则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广义强度准则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非线性强度 2 粒子滤波 2 非线性滤波 1 耗散能 1 稳定性分析 1 稳定性 1 破坏准则 1 最优指标 1 无迹卡尔曼滤波 1 指标 1 强度折减法 1 强度折减分析 1 广义虎克-布朗强度准则 1 广义均方误差(gmse) 1 广义均方误差 1 广义hoek-brown破坏准则 1 岩质边坡 1 岩石力学 1 岩体单元 1 可释放应变能 1 mohr-coulomb破坏准则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科研热词 广义强度准则 非线性模糊随机损伤 非线性本构关系 隧洞 逐层破坏 软化 超固结 统一硬化模型 空心球节点 离散元方法 破坏准则 相变状态 点安全系数 渐近状态 混凝土 泡沫夹层结构 模糊衰减模型 数值分析 接触模型 损伤 强度破坏包线 应力不变量 广义屈服模型 广义八面体 广义mohr空间 广义kelvin模型 广义hoek-brown破坏准则 峰值状态 岩石力学 岩土材料 多轴应力 复合材料层合板 塑性形变压力 地质强度指标 土力学 圆形硐室 各向异性初始模糊随机损伤 各向异性 卸载模型 单调排水剪切 剪切破坏 刚性泡沫 刚度依次折减 内摩擦角 主应力方向 中主应力系数 三参数 三元非线性回归模型 upfs msc.marc二次开发 apdl ansys二次开发
2011年 科研热词 土 高切坡 非线性强度准则 静动稳定性 邓肯-张模型 边坡稳定性 边坡工程 超前支护桩 蒙特卡洛法 统一强度理论 结构面 硐室群 破坏准则 破坏 滞后注浆 渐近状态应力比 混凝土 深立井 极限平衡 材料强度 本构模型 数字摄影测量 支护结构设计 弹塑性 应变增量比 应力 广义非线性强度准则 广义位势理论 岩体参数表征 多轴强度 坐标变换 围岩稳定性 剪胀方程 剪胀性 剪胀 准则 冻土 偏平面 临界滑动场 中间主应力 上限定理 三轴试验 三维 mohr-coulomb准则 hoek-brown准则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基于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的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

基于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的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

基于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的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基于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的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摘要:本文基于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土体的强度非线性、应变非线性以及压缩-扩张强度差异效应。

该模型适用于砂土、壤土、黏土等常见土类的本构建模。

本文中采用了切线性强度准则,并对应力路径依赖性的影响进行了修正。

采用了有限元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应力路径本构模型;切线性强度准则;土引言:土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程材料,广泛用于道路、桥梁、房屋、水坝等工程中。

在工程实践中,需要对土体的力学响应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有效地设计和优化工程结构。

土体的应力路径依赖性、强度非线性和应变非线性等因素对土体本构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建立准确的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对于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土体的强度非线性、应变非线性以及压缩-扩张强度差异效应。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创新性地将非线性强度准则和应力路径依赖性修正结合起来,形成了适用于砂土、壤土、黏土等常见土类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

应力路径本构模型的理论基础1. 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是关于材料强度的一种常用理论,常用于应力路径依赖性的研究。

该理论认为,材料的强度是由其应力状态和裂纹形态决定的。

具体而言,强度函数可以表示为$f(\sigma,c)=0$其中,$\sigma$为应力状态,$c$为裂纹形态参数。

在此基础上,可以给出切线方程:$\frac{\partial f}{\partial \sigma}+\frac{\partialf}{\partial c}\frac{\partial c}{\partial \sigma}=0$2. 本构模型的设计本文所提出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基于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采用了切线性强度准则。

岩石广义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

岩石广义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

岩石广义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
昝月稳;俞茂宏
【期刊名称】《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3(048)004
【摘要】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广泛用于岩石工程,但其没有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为此,根据双剪模型和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建立了广义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该理论的极限面覆盖了全部外凸区域,构成岩石材料在主应力空间的全部极限面,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和岩石广义非线性双剪强度准则是其特例.广义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的内边界是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外边界是岩石广义非线性双剪强度准则,其间是一系列新的极限面.广义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可以将统一屈服准则、统一强度理论、岩石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联系在一起.
【总页数】9页(P616-624)
【作者】昝月稳;俞茂宏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西安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陕西西安7100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52;O346
【相关文献】
1.基于岩石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的地下洞室弹塑性分析 [J], 张斌伟;严松宏;吕亮;闻雁
2.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在岩石材料中的应用 [J], 路德春;江强;姚仰平
3.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岩石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其数值实现 [J], 胡学龙; 李克庆; 璩世杰
4.基于损伤分区与统一强度理论的岩石本构模型 [J], 申培武;唐辉明;宁奕冰;安鹏举;张勃成;何成
5.岩石(体)破坏广义统一强度理论 [J], 郭建强;杨前冬;卢雪峰;陈建行;蒋建国;蒋磊;伍安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体系

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体系

(6)
强度参数 σ0 描述破坏曲线与 p 轴的交点,反映了材料的三向拉伸强度,即内聚力效应;M f
描述材料在参考应力 pr 处破坏曲线上点的割线斜率,即破坏应力比,反映了材料的摩擦特
性; n 描述破坏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静水压力对材料强度的影响规律。
2.3 广义非线性屈服准则
广义强度理论作为屈服准则时,对于某一类特定材料的具体参数其表现如图 2 所示。图 2(a)表明:在同一π平面上,当偏应力较低时材料表现为低应力诱导各向异性,屈服曲线接 近于圆;当偏应力较高时材料表现为高应力诱导各向异性,屈服曲线相应地由圆过渡为曲边 三角形。图 2(b)表明:在不同π平面上,当静水压力较低时破坏曲线为曲边三角形;当静水 压力较高时破坏线趋近于圆。
I
2 1
− 3I 2
= Mf p
(11)
-5-

式(11)为不过坐标原点的 Drucker-Prager 准则。 2) n = 1,α = 0
2I1
= Mf p
(12)
3 (I1I2 − I3 ) (I1I2 − 9I3) −1
式(12)为扩展的 SMP 准则。
各种单一强度理论只适用于某一类特定材料,在实际使用中非常不便,也难于选择。俞 茂宏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统一强度理论的研究,于 1991 年在日本京都会议上发表了双剪统一 强度理论,并在 1994 年做了进一步论述[10]。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用两个分段线性表达式统一 描述不同材料的强度特性,包含了现有的和可能有的各种线性单一强度理论,形成了一个线 性强度理论体系。各国学者对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也进行了不同的尝试[11-13],至今还没有一 个像双剪统一强度理论那样得到公认。笔者基于摩擦材料的试验规律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 础上,提出了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简称广义强度理论)[14],它用一个表达式统一描述材料在 π平面及子午面上的非线性强度特性,共有 4 个强度参数,均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当其为 不同值时,使得广义强度理论在主应力空间的π平面上的破坏函数为介于SMP准则和Mises 准则之间的光滑曲线,反映了材料的中主应力效应;子午面上的破坏函数为幂函数曲线,反 映了材料的静水压力效应。广义强度理论使非线性强度理论得到了统一,与双剪统一强度理 论相对应,形成了非线性强度理论体系,使非线性强度理论从适用于某一类特定材料的单一 非线性强度理论发展到适用于各类不同材料的广义强度理论。广义强度理论可应用于各个领

混凝土材料的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

混凝土材料的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

混凝土材料的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建筑施工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良好的建筑是要有混凝土的质量来决定的,混凝土材料是建筑根基好坏的决定条件。

然而,混凝土材料的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更好的展示了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发展情况。

在现在的建筑施工中装配还存在一些通病,许多豆腐渣工程用的都是劣质混凝土材料,所以这就需要建筑行业能够加紧对混凝土材料的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研究,来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建筑施工质量。

当然,混凝土材料的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研究,对于有限元程序通用性的实现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混凝土材料;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1前言1.1研究的背景。

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料在建筑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混凝土材料在各種应力组合作用下的变形和强度特性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问题。

然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一些建筑企业的混凝土材料存在问题,忽视了混凝土材料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研究,这样就无法更好的把握混凝土材料的强度是否符合此次建筑的要求,从而使得建筑质量出现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安全,同时也会影响建筑行业的声誉与形象。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混凝土材料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探究,进一步找出混凝土材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研究出混凝土材料发生形变及破坏的内在原因和规律,这样也能够分析混凝土材料的破坏问题,并且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缩小混凝土材料在使用中出现的误。

随着新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发展,很多混凝土的强度理论急需研究,从而建立多种混凝土材料的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

所以,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发展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促进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三维应用力条件下混凝土材料的破坏因素影响混凝土材料强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养护时间、温度、加载速率等等,都会影响到混凝土材料的强度。

混凝土内部前1-5天温度波动较大也就是混凝土凝固期,往往混凝土内部最高的温度多数发生在建筑后的3天左右,当养护不当时,则内部温差与表面温差过大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使得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发生变化,最终形成混凝土开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 4 所示,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形成了一个线性强度理论体系,它用一个分段描述的表 达式统一包含了现有的或可能有的线性单一强度理论。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特殊情况,当 bd = 0 时简化为 Mohr-Coulomb 准则;当 bd = 0 且α d = 1 时简化为 Tresca 准则( bd 、α d 为双 剪强度参数),两准则均不能反映中主应力效应。广义强度理论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相对应, 形成了一个非线性强度理论体系,使非线性强度理论从适用于某一类材料的单一强度理论发 展到适用于多类材料的广义强度理论,使非线性强度理论实现了统一,完善了强度理论体系。 广义强度理论的特殊情况,当α = 0 且 n = 1时简化为 SMP 准则;当α = 1 且 n = 0 时简化为 Mises 准则。在π平面上,广义强度理论的特例外接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特例,为光滑的 连续曲线,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形成对称之美。

2I1 I3 ) (I1I2

9I3 )
−1
=
Mf
pr
(8)
式(8)为一新理论,该理论在π平面上的破坏曲线与 SMP 准则形状形同,子午面上的破坏曲
线为平行于静水压力轴的直线,如图 5(b)、图 6(b)所示。
3) n = 1,α = 1 ,σ 0 = 0
I12 − 3I 2 = M f p
(9)
3) n = 0
α
I12 − 3I 2 + 3
(I1I 2
2(1 −α )I1
− I3 ) (I1I2

9I3 )
−1
=
Mf
pr
(13)
式(13)为一新理论,该理论在π平面上的破坏曲线介于 SMP 准则和 Mises 准则之间,子午面
上的破坏曲线为平行于静水压力轴的直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n = 1, σ 0 = 0
在平面应力条件下,广义强度理论在( σ1 , σ2 )平面上的破坏线如图 3 所示, σ 0 、 n 为某
确定值,当 M f 较小时如图 3(a)所示,不同程度中主应力效应(α 不同)的材料,中主应力效 应均表现出区间性,即 σ1 随 σ2 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 M f 较大时如图 3(a)所示,σ1 随 σ2 的
式(9)为 Drucker-Prager 准则,如图 5(c)、图 6(c)所示。
4) n = 1,α = 0 ,σ 0 = 0
3
(I1I 2

2I1 I3) (I1I2

9I 3 )
−1
=
Mf
p
(10)
式(10)为 SMP 准则,如图 5(d)、图 6(d)所示。
3.1.2 双参数强度理论
1) n = 1,α = 1
(6)
强度参数 σ0 描述破坏曲线与 p 轴的交点,反映了材料的三向拉伸强度,即内聚力效应;M f
描述材料在参考应力 pr 处破坏曲线上点的割线斜率,即破坏应力比,反映了材料的摩擦特
性; n 描述破坏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静水压力对材料强度的影响规律。
2.3 广义非线性屈服准则
广义强度理论作为屈服准则时,对于某一类特定材料的具体参数其表现如图 2 所示。图 2(a)表明:在同一π平面上,当偏应力较低时材料表现为低应力诱导各向异性,屈服曲线接 近于圆;当偏应力较高时材料表现为高应力诱导各向异性,屈服曲线相应地由圆过渡为曲边 三角形。图 2(b)表明:在不同π平面上,当静水压力较低时破坏曲线为曲边三角形;当静水 压力较高时破坏线趋近于圆。
2. 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
广义强度理论认为,材料的破坏受主应力空间中八面体面上的应力状态所控制,即其上
的静水压力和广义剪应力的函数达到某一值时,材料开始破坏。其的数学描述为[14]:
α I12 − 3I 2 +
2(1−α )I1
= Mf p
(1)
3 (I1I2 − I3) (I1I2 − 9I3) −1
1 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0272010)资助。 -1-

域,第一,利用变换应力方法[7-9]可将广义强度理论方便地用于弹塑性本构模型,笔者已将 其成功用于剑桥模型[14]、砂土应力路径本构模型[15-16];第二,广义强度理论可以合理地描 述各类材料(如混凝土、岩石、砂土、粘土等)的非线性强度特性,笔者已将其成功用于岩石 材料[17];第三,广义强度理论在三维主应力空间中的破坏面处处光滑,存在连续的偏导数, 在数值计算中,用于弹塑性本构模型可以得到很好的收敛性。本文着重介绍广义强度理论形 成的非线性强度理论体系。
p
(b)子午面上的破坏曲线
图 4 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体系
Fig 4 System of Generalized Non-linear Strength Theory
-4-
n=0 Mises Tresca
p
3. 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体系

广义强度理论不是一个单一的强度理论,而是一个理论体系,是一系列连续变化的强度 理论,在π平面上涵盖了从下限 SMP 准则到上限 Mises 准则范围内的所有区域;在子午面上 为幂函数形式,通过四个相互独立的材料强度参数的变化实现统一。
I
2 1
− 3I 2
= Mf p
(11)
-5-

式(11)为不过坐标原点的 Drucker-Prager 准则。 2) n = 1,α = 0
2I1
= Mf p
(12)
3 (I1I2 − I3 ) (I1I2 − 9I3) −1
式(12)为扩展的 SMP 准则。
Fig 3 GNST under plane-stress state
SMP
Mises
M−C
Tresca
bd = 0 α =0
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bd = 0,α d = 1
广义强度理论
α =1
q∗
n=1
(a)π平面上的破坏曲线
q∗
0< n<1
q∗
Mf 1
σ0
SMP M−C
n =1
Mf
1
n=0
σ0
p
Pr
增大增加很小,基本表现为 σ1 随 σ2 的增大而减小;当α 较大时,基本表现为 σ1 随 σ2 的增大 而增大。
σ1
σ1
⎧1 α = ⎪⎪⎪⎨00..575
⎪⎪0.25 ⎪⎩0
⎧1 α = ⎪⎪⎪⎨00..575
⎪⎪0.25 ⎪⎩0
0
σ2
0
σ2
(a)
(b)
图 3 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
σ1
σ1
p = const
p
σ2
σ3
σ2
σ3
(a)同一π平面上的屈服线
(b)不同π平面上的破坏线
图 2 广义非线性屈服准则
Fig 2 Yield criterion of generalized non-linearization
-3-

2.4 平面应力条件下的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
各种单一强度理论只适用于某一类特定材料,在实际使用中非常不便,也难于选择。俞 茂宏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统一强度理论的研究,于 1991 年在日本京都会议上发表了双剪统一 强度理论,并在 1994 年做了进一步论述[10]。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用两个分段线性表达式统一 描述不同材料的强度特性,包含了现有的和可能有的各种线性单一强度理论,形成了一个线 性强度理论体系。各国学者对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也进行了不同的尝试[11-13],至今还没有一 个像双剪统一强度理论那样得到公认。笔者基于摩擦材料的试验规律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 础上,提出了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简称广义强度理论)[14],它用一个表达式统一描述材料在 π平面及子午面上的非线性强度特性,共有 4 个强度参数,均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当其为 不同值时,使得广义强度理论在主应力空间的π平面上的破坏函数为介于SMP准则和Mises 准则之间的光滑曲线,反映了材料的中主应力效应;子午面上的破坏函数为幂函数曲线,反 映了材料的静水压力效应。广义强度理论使非线性强度理论得到了统一,与双剪统一强度理 论相对应,形成了非线性强度理论体系,使非线性强度理论从适用于某一类特定材料的单一 非线性强度理论发展到适用于各类不同材料的广义强度理论。广义强度理论可应用于各个领
广义强度理论在π平面上的破坏曲线如图 1(a)所示,其内边界为 SMP 曲边三角形,外边
界为 Mises 圆,通过强度参数α 反映,数学表达式为:
qα∗ = α
I12 − 3I 2 + 3
2(1− α)I1 (I1I2 − I3 ) (I1I2 − 9I3 ) −1
(4)
当α = 0 时为内边界 SMP 准则;当α = 1 时为外边界 Mises 准则,可见,强度参数α 描述了π

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体系1
路德春,姚仰平,邹 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工程系, 100083
E-mail: dechun@
摘 要: 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用一个表达式统一描述各种材料在π平面上及子午面上的非 线性强度特性,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非线性强度理论系统,使非线性强度理论从适用于某一类 特定材料的单一非线性强度理论发展到可以适用于众多不同材料的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完 善了强度理论体系。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包含了一系列现有的和可能有的单一非线性强度理 论,如 Mises 准则、SMP 准则等。利用混凝土、岩石强度试验结果证明了广义非线性强度理 论适用于各种材料的优越性。 关键词:摩擦材料;非线性;广义强度理论;双剪统一强度理论;中主应力;静水压力
3.1 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的特例
广义强度理论体系包含了一系列的单一强度理论,通过四个参数的变化实现。
3.1.1 单参数强度理论
1) n = 0 ,α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