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四课《科举制度创立》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学案总编号:No.4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以及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通过讨论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3.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科举制的诞生⑴背景:①②⑵过程:①②⑶意义:①②二、科举制的完善1.最重要的科目: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以、两科最重要。

2.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和3.完善措施:⑴唐太宗:①②⑵武则天:①②⑶唐玄宗:①②三、科举制的影响①②③四、科举制的废除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多年,直到1.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才被废除。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课后拓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看你对基础知识的运用状况如何?)11.下列句子中,哪些与科举有关,请把它们找出来。

A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B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C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D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E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F .“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夯实基础】1.(2009·四川宜宾)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它正式诞生于 ( ) A .隋文帝统治时期 B .隋炀帝统治时期 C .武则天统治时期 D .唐玄宗统治时期 2.(2008·淮安)现今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下列皇帝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是 ( ) 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 .唐玄宗 D .唐高宗 3.科举制的废除是在 ( ) A .唐末 B .元末 C .明末 D .清末4.科举制的创立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综合提高】 5.观察“举子看榜”图。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导入:
二、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知道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完善】
武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唐玄宗
【影响】
改善了:
促进了:
促进了:
【废除时间】:
知识超市:
1.阅读与分析:唐朝中后期的一位宰相李德裕认为: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因为他们熟悉朝廷的事务和礼仪。出身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当官以后,因为不熟悉朝廷的事情,也不能称职。李德裕对于科举制是赞成还是反对?你认为他的话是否有道理?
李德裕反对科举制度。他的话是不妥的,因为熟悉朝廷事物、礼仪只是有利于当官以后从形式上办好朝廷的事情,但这不是当官的必要条件。
2.阅读分析:看了下面这些说法,你有什么感想?可以结合现在的考试制度,谈谈你的看法。
孙中山和英国大百科全书这两段话,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科举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学习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尤其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的发挥的关键作用。
学习难点:如何客观评价科举制度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及其对中外的深远影响。
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
2、依据学案内容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说课稿1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说课稿1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

首先请允许我感谢您在接下来十五分钟内对我的关注。

(鞠躬)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

今天我的说课主要包括以下七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

一、说教材历史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共分为六册书,七年级上下册讲授中国古代史,八年级上下册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九年级上下册讲授世界史,本套教材按时间编排,同时考虑了每个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基础。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七年级下册。

本册书共包括三个单元的内容。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主要讲授隋唐时期的历史;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主要讲授宋元时期的历史;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危机,主要讲授明清时期的历史。

科举制是第一单元第三个知识点的具体体现。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包括八课内容,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为我们呈现了隋唐社会的繁荣,《科举制的创立》是第四课,是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大发展的时期被称为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此时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政治繁荣的表现,不仅影响了当时,还影响了后世,不仅影响了国内,还影响了世界,甚至有外国学者将此项制度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本册教材特以一课的篇幅让学生了解科举制度。

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板块内容。

一、科举制的创立;二、科举制的完善;三、科举制的影响。

从创立到完善再到影响,形成完整的体系,使学生对科举制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让学生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根据课标设定本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七年级历史科举制度的建立

七年级历史科举制度的建立

云雀 忽然从,草轻间捷直的窜叫向天子 题类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短短的泥墙根 云 v“五经”: 《尚书》、
霄里去了。单是
《诗》、 《礼》、 《易》 、
低一唱
在这里弹琴 《春秋》
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
遇见,蜈蟋蚣蟀
们 斑蝥
用手。指翻轻开轻断砖
翌日,除道 ,修社 及商纣宫。 及期,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 。
来,有脊时梁会
想一想
武则天为 什么要开始 殿试?
资料:
科举制度的基本制度就是通过考试逐级选拔人才。唐朝 的科举考试分州县试和礼部试两级,宋代又增殿试一级。 明清时考试增为四级:科试,及格者为秀才;乡试,及 格者为举人;会试,及格者为贡士;殿试,及格者为进 士,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榜眼、探花。明清的各级考 试,每隔三年举行一次,进士及第后授给一定的官职。
资料:
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科士人,通称“举人”。举人登科便 授官,不再称举人,应试不合格则须再次应举。举人 没有出身,只享有免除本人丁役、身丁钱米的特权; 曾赴省试的举人,可以赎免徒以下的公罪和杖以下的 私罪。举人殿试合格,按五甲授予本科及第、出身或 同出身等身分。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殿试放榜,举行唱名仪式,皇帝临殿,由知举官依 照甲次、名次宣唤中第举人姓名,当殿授予出身, 并各赐绿袍、笏、靴等。新及第人选日期集,赴闻 喜宴,编同年小录等。
预习问题: 隋唐以前的政府是怎样选拔官员的?
v贴经:考官任意选取 不必说 碧绿的菜畦 ,光 “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
滑的 石井栏 ,高大的 皂荚 条将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
树,紫红的 桑葚 , 也不必说 话遮盖住要求考生将其默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 写出来。它是古代科举考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序号:4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备课人:王建辉【课前延伸】:1.唐玄宗统治前期,任用当宰相,政局为之一新,史称“”。

2.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有和。

3.唐朝都城长安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市是。

4.唐太宗统治时期,名将、名相辈出。

下列属于贞观名臣的是:()A.姚崇房玄龄 B.宋璟杜如晦 C.房玄龄杜如晦 D.姚崇宋璟5.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6.右图是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种历史文物模型——筒车。

筒车可以随水流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该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A.春秋战国B.汉朝C.唐朝D.宋朝【学习目标】:1.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诞生的背景和经过;2.记住唐朝完善科举制的三位关键人物以及考试的主要科目;3.记住科举制产生的影响;【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①科举制的诞生②科举制的完善③科举制的影响学习难点:科举制的影响【导入新课】:考试,在现代社会中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

而考试的对象没有男女、民族、年龄、地位、身份等方面的界限,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就有资格参加考试。

我们每个同学从上学开始就经常参加各种考试,对考试的要求和方式都非常熟悉。

那么这种考试制度起源哪个朝代呢?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一.科举制的诞生(创立)(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17页的文大和图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问题1:科举制诞生的背景是什么?(隋文帝为什么要废除旧制?)(1)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2)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3)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问题2:完成填空:(1)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人教版七下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人教版七下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课题: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的一课,学习时要把科举制的创立放到这一时期繁荣开放的大背景中去处理。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大发展以及经济文化大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人才和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它使得后来的历朝历代加以沿用、改革,使得中央对人才的掌控以及对人们的思想控制都进一步加强,影响至为深远。

二、课程标准了解科举制的创建。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分析科举制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难点: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影响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公务员考试现场照片教师:公务员的职业在就业难的今天更显出其夺目的光环。

公务员作为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公务的人员,其个人素质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行政系统的运转。

对于公务员的选拔,各国都是非常重视的。

官吏考试选拔制度,其雏形是1400多年前的中国科举制度,那么科举制度,究竟是如何诞生的,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感知科举制度。

(设计意图:公务员考试与中国古代科举制有许多相同点,并且家喻户晓。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春的萌芽---科举制的诞生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两份简历:王有富的简历出身:高门权贵的子弟学识:写文章一塌糊涂,平庸之极李学才的简历出身:一贫如洗,草根阶层学识:出口成章,真才实学讨论:他们两人谁能做官呢?为什么?学生:王有富。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出身低微的人,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设计意图:用当时社会的两种阶层人作对比,更加直观,学生更易理解。

七年级下历史第四课科举制度

七年级下历史第四课科举制度
2、对于学生的质疑其他学生能独立解疑的或合作解疑的教师不必补充,不能解决的教师补充讲解。
(四)运用拓展
请从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社会风气以及对中外的影响等多方面来分析,应该如何评价科举制度?
学生谈本节收获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阅读课文找出问题
自主探究问题
学生看课本第18页图片,并阅读左边小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通过讨论解决。
小组讨论解决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板书设计】
一、科举制度诞生
二、科举制度完善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课后反思】
希望学生能对科举制度的作用有初步认识。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课题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1、知识与能力目标: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⑵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预习,问题设置。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尤其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的作法。
教学点
如何客观评价科举制度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及其对中外的深远影响。
教学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4-6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4-6课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学习目标】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掌握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3理解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知识体系背景: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使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担任高官隋文迪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科举制的诞生时间:隋炀帝时科举制正式诞生标志:正式设置进士科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作用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完善的时期:唐朝最重要的考试科目:进士、明经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科举制的完善充国学规模等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的影响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利于唐诗的繁荣废除: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考点详解考点一、科举制的诞生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魏晋以来,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

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

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科举制度的创立过程: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制度创立的意义:从此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典型例题例1宿迁中考贞观年间,家境贫寒,学富五车的张三赴京赶考,金榜题名,踏上仕途。

张三的实力运转主要得益于()A分封制度B宗法制度C禅让制度D科举制度名师点拨本题属于材料分析型的选择题,材料的“赴京赶考,金榜题名,踏上仕途”与科举制度有关,赞颂的是科举制给了贫民一个参政的机会。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_科举制度的创立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_科举制度的创立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 正。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 家世﹑道德﹑才能。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 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 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 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但由于魏晋 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 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 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南北朝时期一种重 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要的官吏选拔制度。 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又名九品官人法。 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的局面。
看书、讨论并归纳:
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
你来告诉我:
唐时科举考的科目较多,以哪两科最重要? 常设考试科目:明法、明书、明算、
明字、三史科、开元礼科
最为重要的科目:进士科和明经科
论一论:
大诗人李昂、李白、杜甫等参加过 科举考试吗? 中过进士吗?
看一看:
p16页《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图及太宗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组织学生讨论: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谁?
科举制的影响(依材料分析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他们都是进士及第,科举 制给这些读书人带来了什么? 改善了中国的什么制度?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他们可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改善了中国用人制度。
材料:贞观年间是进士科发 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贞观 ★此材料反映 末年,唐太宗扩大进士科, 了科举制促进 提高了进士的进身之阶,对 了什么事业的 于唐朝前中期科举制的兴盛, 发展?使社会 无疑起了推动作用。通过考 上什么风气盛 试选拔官员,为读书人提供 行? 了做官的途径,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知识讲述】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大发展的时期,此时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影响至为深远。

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科举考试的形式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

它不仅扩大了唐朝以后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而且促进了社会上努力读书求学的风气。

唐代的科举制尤其是进士科的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朝文化的发展。

它不仅造就了一批诗人,而且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勃兴和传奇小说的发展,使唐代的文学水平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

【能力拓展】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

科举制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制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

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

我国科举制在世界文明史上有重要地位。

明朝来华的著名传教士利玛窦赞扬中国科举制说:“他们(指中国)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称为儒生的人来治理的,井然有序地管理着整个国家。

”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也都肯定中国科举制,称这个制度防止了权力的世袭化,保证了知识阶层的合法对流。

法国重农学派奎纳,更主张在西方仿行中国的文官考试制度。

因此,1791年起,法国率先实行了文官考试,接着1853年后英国也推广文官考试。

正如《英国大百科全书》所说的,“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

”我国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在《五权宪法·民权初步》里也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第四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

第四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 课科举制度创立
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的完善 科举制的影响
探究活动
1 . 背景
魏晋以来,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 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出身低 微但有才能的人不能担任高官. 微但有才能的人不能担任高官.
2 . 诞生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 拔官员的皇帝是? 拔官员的皇帝是?
A.唐玄宗时 唐玄宗时 C.唐太宗时 唐太宗时 B.武则天时 武则天时 D.隋炀帝时 隋炀帝时
你怎么样看待这种类型的题目? 你怎么样看待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 现在的考试中有相似的题型吗?( ?(P18) 现在的考试中有相似的题型吗?( ) 用儒家学说统治禁锢人们的思想表 有利于强化记忆, 现,有利于强化记忆,不利于发挥 自己的见解。 自己的见解。 填空题
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 使有才识的读书 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 改善了用人制度 人能做官. 人能做官 2.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士人用功读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书的风气盛行. 书的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尤其因为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 进士科重视考诗赋 大大有利于唐诗 的繁荣. 的繁荣
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 赋好不好?为什么?( ?(P20) 赋好不好?为什么?( )
好 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 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文 学繁荣和发展、 学繁荣和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 高是有利的。 高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朝在中国诗 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 用。
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 ( D )
___隋文帝
谁正式设置进士科, 谁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我 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下第一单元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下第一单元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教材分析课题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的第四课,所以,学习中要把科举制的创立放到这一时期的繁荣开放的大背景中去处理。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大发展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大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人才和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它使得中央对人才的掌控以及对人们的思想控制都进一步加强,影响至为深远。

本册教材以一课的篇幅让学生了解科举制度,按序介绍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及科举制的影响。

学习本课对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一方面带有儿童的特点,希望老师讲课内容新鲜、充实、饶有趣味,最怕空洞的说教;另一方面已具有接受较系统的知识,理解一些问题的能力,但看问题不深刻,不全面。

这就需要教师趣味教学并加以讲解引导,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层层探究,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科举制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以及科举制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科举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别,科举制度的影响。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问导入:中国古代说法中的人生四大喜事,具体指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同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继续提问:中国古代书生是如何金榜题名的?今天的人们习惯把考上大学称作“登龙门”,也常常把当年本地高考文理科的第一名分别称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材分析】“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标志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步的科举制就是在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

科举制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特性,使处于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它从创立到清朝末年结束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科举制的创立》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和创立的过程及作用;第二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的过程;第三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教材在学生基本掌握了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繁荣情况的基础上,安排这一专题课的学习,不但能使学生了解这一制度诞生的社会背景,也为后续学习中理解辉煌的隋唐文化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科举制作为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作为一个专题学习,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些困难,但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一方面带有儿童的特点,希望老师讲课内容新鲜、充实、饶有趣味;另一方面已具有较系统的知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如高考制度是我国现在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在古代则是通过科举制来选拔人才的。

学习本课——科举制,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结合高考、隋唐时主要皇帝的图片、科举中的“状元”“榜眼”“探花”这些词等趣味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因素,并加以讲解引导,在教学过程中鼓励他们去深入探究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及影响,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四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四课

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D)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
2、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D )
A、宋朝末年 B、元朝末年 C、明朝末年 D、清朝末年
3、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
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B )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
•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
• 曲江宴 • 雁塔题名
白居易,登第时年方27 岁,年纪最小,所以题 名后有诗云:“慈恩塔 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 少年。”
隋唐科举制的历程表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方法选拔官员
初创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
▪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 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 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 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 们中国学过去的。
想一想
进步性:历史意义 弊 端:
使大批知识分子不愿冷静的进行学术 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 有实用价值的科技研究;知识分子与统治 者合流,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
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写诗道:“春风得意马 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二)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
开始进行: 殿试:
武举:
武则天重视科举,促成唐朝科举文章考 试在的武进则一天步时发,展科。举史应称试“者太多后至君万临人天。下 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 达,因循遐久,寝以成风”。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四课《科举制度的创立》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四课《科举制度的创立》

对未来的展望
改革考试制度
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针对科举制度的局限,未来的考试制 度应该更加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 新能力,减少对单一知识点的考察。
通过改革考试制度和选拔机制,打破社 会阶层的固化,让更多有才华的人能够 脱颖而出,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强化实践能力
未来的选拔制度应该更加注重考生的 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使选拔出来的 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选拔人才需要
为了打破门阀士族对政治的垄断,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进入政 府,科举制度应运而生。
创立过程
隋朝创立
隋文帝废除九品官人法,采用分 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 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 成。
唐朝发展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增 加考试科目,严格考试程序,提 高进士科地位,使其成为科举中 最重要的一科。
元朝科举制度的存废之争
元朝曾一度停废科举,但后恢复并确立了科举取 士的规则。
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与废除
清朝末年,科举制度弊端丛生,废除科举成为必 然。
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戊戌变法与废除八股文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废除了八股文,改试策论 。
辛亥革命后的改革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新式学校开始 兴起。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创举,为人才 选拔提供了相对公平的途径。
科举制度促进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强化了社会对教 育的重视。
科举制度对东亚地区的考试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科举制。
02
科举制度的起源
起源背景
社会阶层固化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势力的崛起,社会阶层逐渐固化, 寒门子弟难以进入上层社会。
科举制度的意义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知识点总结在学习七年级历史上我们应以集腋成裘的态度丰富知识。

这是店铺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第4课的知识点总结,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1.科举制创立背景: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国家得到真正的人才。

2.科举制的诞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诞生。

3.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

严格了进士科考试的录取,考中第一名的称状元。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的内容。

4.科举考试的科目明经和进士两科最重要。

明经科易考,进士科难考。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5.科举考试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④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一)对外友好往来1.唐朝对外交往概况交往范围与亚洲以致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表现: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很多外国人到中国贸易、学习、居住。

对外政策: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对外开放政策)外贸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

影响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2.与日本的关系(1)、日本使臣来华隋朝时,日本使臣开始来华。

唐朝从贞观年间,日本来华的遣唐使有十多批。

(2)唐朝文化对日本影响①、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政治方面)②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文化方面);③在社会生活方面,日本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如服装、茶道、节日等)(3)、鉴真东渡时间:唐玄宗时期。

经过: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 5 6课知识点总结.doc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 5 6课知识点总结.doc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 5 6课知识点总结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一)第4 课科举制的创立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人物贡献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完善阶段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诞生阶段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二)第5 课和同为一家一、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西南--吐蕃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1、7 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3、8 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4、吐蕃的风俗习惯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的意义?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

②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5、金城公主入吐蕃北方--回纥的勃兴:8 世纪中前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东北--靺鞨( 车书本一家):7 世纪末,粟末靺鞨部首领大祚荣统一了周围各部,建立政权。

8 世纪前期,唐玄宗封他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

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

粟末靺鞨有海东盛国之称。

西南--苍山洱海见的南诏:六诏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民族活动地区与唐朝的关系今何族的祖先吐番西北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通婚。

第4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教学设计

第4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教学设计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山东省潍坊市经济开发区锦程中学杨俊【课型】新知探索【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历史【内容分析】主要讲述了科举制度的创立、建全和完善。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基本制度,它从创立到清末废除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课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和创立的过程及作用,第二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的过程,第三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

本单元的主题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本课放在隋唐政治经济繁荣的内容之后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也为后面学习辉煌的隋唐文化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本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一提到科举,学生们会联想到“状元”“榜眼”“探花”这些词,大部分学生知道科举制度,但只停留在知道它是选拔官员的制度这个层面,对于科举制度产生的时间、产生的原因以及科举考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学生知道不多。

同时对隋唐以前我国采取什么选官办法也不太了解,本课内容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有点难度,但是也有他们感兴趣的切入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深入去探究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及影响,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兴盛的原因之一,体会当时科举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正确认识我国当今考试制度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2.学习方法上突出寻找、发现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体现探究性学习的思想。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和情境,从教材拓展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教学的生活化和实用化,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小组协作活动,充分运用教学媒体,增加课堂容量增强本课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3. 能够较为具体的说出科举制度的基本内容,并能用自己的理解谈谈科举制在隋唐时期所产生的影响。

【评价设计】一、.通过“自学释疑、印象科举”环节,完成学习目标3.二、通过“图说历史、感知科举”提供相关图片和史料,组织学生进一步探究科举制度,同时对科举的现实意义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完成学习目标1、2、3.三、通过“你说我说,体悟科举”让学生时行思想的升华。

2023年《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2023年《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2023年《科举制的创立》教案2023年《科举制的创立》教案1【学习目标】1、掌握科举制的诞生及发展完善的知识。

2、全面理解科举制的影响。

【学习重点】科举制的正式诞生;科举制的影响。

【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

1、科举制的诞生:⑴隋文帝时期,为改变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⑵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⑴唐太宗:①扩充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②严格录取应试者(进士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⑵武则天:武则天时创设了殿试和。

⑶唐玄宗:①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②玄宗曾八次亲自面试应试者。

3、科举制的影响:⑴科举制改善了,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⑵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⑶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⑷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3、讨论: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课本18页的第一、二段材料分析一下,科举制度对封建统治有什么作用?三、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为了能够以自己的才能报效祖国,你要通过什么途径才可以有这个机会呢?设想一下如果你几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中进士,那你会有什么感想呢?途径:感想: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五、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在于谁统治的时期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2、下列哪位皇帝是开殿试之先风的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3、下列对科举制叙述不正确的是a、科举制诞生在隋朝b、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c、唐太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d、科举制度促进了封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4、科举制度的影响有哪些?【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3年《科举制的创立》教案2一、课程目标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映了:(A )
A.贞观年间,进士科录取率极低,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 仍未考中。 B.唐太宗创立进士科,开创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许 多有才能的人为他所用,一直到头发花白。 C. 唐太宗设立武举考试,许多英雄为此奋斗终生。 D. 唐太宗将诗词作为考试内容,许多考生为作诗熬白了 头发。
3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而科举考试中
二.科举制的完善 (唐朝)
唐朝常设考试科目:秀才、明法、明 书、明算、明字、三史科、开元礼科。
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 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 1、唐太宗: • 2、武则天: • 3、唐玄宗:
二、科举制的完善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扩充国学的 规模;进士科 第一名称 “状元”
开创殿试和 武举
诗赋成为进 士科主要的 考试内容
• 明经考试中的“帖经”,是封建统治者用儒家 学说统治、禁锢人们思想的表现。这种试题题 型,有利于强化记忆,但不利于读书人发挥自 己的见解。它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
三、科举制的影响
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2、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士 科考诗赋,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是: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科举制诞生的作用:
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进士及第
房玄龄(579年—648 年),唐初名相,中国十大 贤相之一。因房玄龄善于 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 史称【房谋杜断】.
孔颖达(574--648) 唐经学家 ,隋大业 (605--616)初,选 为“明经”,唐代用其 书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四课《科举制 度创立》
表现:
一 、 农 业 方 面
1、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2、农耕技术有了很大发展
3、蔬菜的新品种有了发展 4、茶叶生产居江南农业重要地位
曲辕犁
5、生产工具有了改进
筒车
表现:
二 、 手 工 业 方 面
花色品种多 1、丝织业
技术高
2、陶瓷业
越窑青瓷 邢窑白瓷
唐三彩
表现:
科举制有何利弊?
科举制的评价
1、进步: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 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有地方集中 到朝廷。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促 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 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弊端:在考试中太偏重于诗赋,使 读书人主攻文字,不利于政府选拔治理 人才,也不利于读书人全面发展,同时 知识分子醉心仕途,一心做官,不利于 科技发展。
也(有)“文状元”、“武状元”。那么“武状元”最早出C现于: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C宗统治时期
4下列诗句中涉及到科举制的有: ( )
①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②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慈恩寺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
谢谢大家!
请你为他们排序
状元
榜眼
探花
大雁塔
大 唐代进士及 雁 第后,要题 塔 名大雁塔,
考中进士称 为“雁塔题 名”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动脑筋】 1.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帖经”的试题 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 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 考生将其默写出来。你怎样看待这种类型 的题目?我们现在的考试中有相似的题型吗?
废除:延续1300多年,清朝末年被废除
一、科举制的诞生 (隋朝)
1、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2、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科举制正式诞生
二、科举制的完善 (唐朝)
1、唐太宗: 扩充国学规模 2、武则天 殿试
武举 3、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事业的发展 3、促进文艺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唐 诗的繁荣

、 商
1、大都市多:长安 洛阳 扬州 成都
业 2、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 方 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一、科举制的诞生 二、科举制的完善
三、科举制的影响
[思考]隋朝以前选拔官员的标准 是什么?有什么弊端?
隋朝以前按门第的高低选拔官员
一、科举制的诞生 (隋朝)
隋文帝—— 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 设置进士科
C 1,关于科举制的产生和完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科举制最早产生于隋炀帝的分科取士 ②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是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③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④科举制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A.①② B.③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2,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首诗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