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丝绸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丝绸文化

摘要:丝绸是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标志,也是艺术的一种展现形式。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教的风气,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因此丝绸技术也得到了发展与普及。宋代丝绸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面貌,也丰富了纺织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对文学,书法,服饰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宋代丝绸,不仅可以了解历史,也对现代纺织技术的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宋代,丝绸,缂丝,花鸟纹

两宋前后存在约三百余年,先后与辽金元等对峙,疆域与唐朝相比大为缩小,军事实力也不强。但是宋朝的经济文化繁荣,手工业发达,推动了丝绸技术的发展。宋代丝绸的社会需求庞大,因此官营的织造机构规模巨大,代表了丝绸生产的最高水准。设立的机构有绫锦院,染院,文思院等,工匠人数和织机数量众多。据淳熙十四年(1187)四月七日的报告“文思院言一岁约织绫一千一百匹,用丝三万五千余两,今年止蒙户部支到生丝一万五千两或除绫外,文思院还织造罗帛等,供岁赐之用”,可见生产规模的巨大。官营的织造机构集中了精品的生产,而民间的丝织业则遍布各地的城乡。机坊和机户普遍存在于城市中。这些民间作坊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技艺精湛。他们比较自由,完全脱离农业,专业从事织锦的生产,可以承接官府的织造任务,也可以自产自销。这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的丝绸贸易获利相当多。

宋代的纺织样式是在继承前代技术的发展上进步的。无论是在纺织品的组织结构亦或是纺织品的质量上,都比汉唐高明。宋代的丝织品种类繁多,主要有绫,罗,织锦,缂丝等。

绫是绫是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中国传统丝织物,是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代是绫绮类织物生产高峰期,宋朝官服,官诰,度牒及书画装裱大量用绫,名目繁多。据史料记载,宋朝御府中藏书画均用青紫大绫作为裱轴。绫织物的种类极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斜纹地上提花,作为地部的斜纹有三枚和四枚之分;二是平纹地上提花,有起花的,也有起纬浮花的,还有一种称为交梭绫,纬线分为两组,一粗一细交替织入,细纬与经线以平纹交织,粗部在地部也织平纹,在花部则各有变化。

罗是一种较为轻薄透孔的丝织物,其外表特点是稀疏、有空隙,并有皱感。通过绞纱与平纹交替,经丝互相纠结,呈现条状孔路,其孔眼疏朗、稳定,不会产生滑移。宋朝人们似乎更喜欢纱罗,它的轻灵飘逸更能体现文人的风采,而南宋政权建立在南方,炎热的天气使得罗织物更受欢迎。宋墓出土丝绸中的大类产品是四经绞罗,绝大部分是小花纹,如九点纹、方格纹、菱形纹等。

织锦是用染好颜色的彩色经纬线,经提花、织造工艺织出图案的织物。北宋的织锦生产主要集中在四川及中原,文献中记载的织锦名称很多,大多是根据图案命名的,如黄狮子锦,翠毛细锦等。宋代织锦的的主要形式是纬锦,如果说唐代经历了平纹经锦香斜纹纬锦的转变那么宋代已经是纬锦的天下了。缎宋代织锦技术有所创新,首先是缎纹在纬锦中出现。缎纹在三大基础组织中是最迟出现的,在墓中发现的缎纹纬锦基本是五枚缎纹,属于半明经形式的辽式结构。其次织金技术开始广泛应用,织金锦就是在织物中加织金线。金质装饰是北方民族的最爱,因此宋把金锦作为贡品献给辽金。

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作为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北宋的缂丝前承唐代,但花纹更为精细富丽,纹样结构既对称又富于变化,并创造了“结”的戗色技法。缂丝多用作书画包首或经卷封面,最为流行的是南北朝以来皇亲贵族常用缂丝为书法大家王羲之、王

献之的上乘作品做装裱,如《二王书录》。南宋时,江南的缂丝生产也已有一定规模。缂丝作品大都摹缂名家书画,缂丝技艺也在各地的能工巧匠的攀比创新中灵活运用掼、构、结、搭棱、子母经、长短戗、包心戗和参和戗等多种技法,纬丝色彩不断增加,纬丝的松紧处理灵活。

与唐代的富丽堂皇不同,宋代的丝绸纹样开始注重于清淡自然庄重端严,装饰纹样完成了以动物与几何纹样为主的向植物花卉纹样为主的转变,宝花纹样逐渐向写实方向发展。自唐代后期,丝绸装饰纹样中开始经常出现植物类题材,到了宋代逐渐成为为时代潮流,因为宋朝皇帝非常喜欢花鸟画,宋代画院更是重视花鸟作品,因此丝织品上也大量采用这种题材的图案。宋代的缂丝刺绣等更是直接以花鸟画为蓝本进行织绣。这时期写生花卉纹经常以花中有叶,叶中有花,花叶相套的组合形式出现,这种花枝互相连接缠绕被称为缠枝花卉纹。在缠枝花纹样中,花卉均匀分布,枝条不重要。散点式花卉纹是简单的折枝花呈散点式排列,如辽庆州白塔发现的折枝花纹绫和江西德安周氏墓中出土的折枝花纹罗。折枝花纹样通常以牡丹等大朵花为主,配梅花等小花作为题材,秀丽典雅。

花卉与其他题材的组合也可以经常看到。很多组合有着美好的寓意,据文献记载“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骛,必见之幽闲;至于鹤之轩昂,鹰隼之搏击,杨柳梧桐之扶疏风流,乔松古柏之岁寒磊落,展张于图绘,有以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逞想,若登临揽物之有得也。”花卉植物自身的组合,最有名的是岁寒三友,即松竹梅,这也是文人最喜欢的题材。花卉与鸟类的组合,如百花孔雀,云雁,瑞草云鹤等经常可以在丝绸上看到。这些题材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向往,托物言意。

除了花卉纹样外,吉祥图案也开始流行。吉祥图案是指以象征、谐音等的手法,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它的起始可上溯到商周,吉祥图案起始于商周,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它们所要表达的只有四个含意:“富、贵、寿、喜”:贵是权力、功名的象征;富是财产富有的表示,包括丰收;寿可保平安,有延年之意;喜,则与婚姻、友情、多子多孙等均有关。吉祥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已成为认知民族精神和民族旨趣的标志之一。

龙凤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是一种综合了多种动物特征的组合体。龙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在传说中掌管雨水,这与古时候洪水泛滥有关,寄托了人们控制自然的愿望。后来,龙成为了统治者的象征,代表了至高无上。风纹同样与统治者有关,代表了帝后的身份。宋代,凤纹逐渐演变成纤细秀丽的形象,鹦鹉的嘴,锦鸡的头,鸳鸯的身体,仙鹤足,大鹏翅膀和孔雀羽毛。龙和风虽然都是祥瑞之物,但二者的形象和内涵截然不同。龙给人威严而神秘,不可亲近,只可敬畏;凤象征着和美,安宁和幸福,乃至爱情,让人感到温馨、亲近、安全。龙和凤纹组合在一起,象征着夫妻婚姻美满。

杂宝纹主要由多种宝物图形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寓意,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丝绸中出现的杂宝种类有很多,有板鼓,珠,祥云,灵芝,画卷,元宝等,南宋时期越越州的尼罗上的图案有七宝,火齐珠,万寿藤等,此外还有珊瑚,竹板,金锭等。宋代的杂宝纹样题材众多,经常把宗教用品和世俗器物混在一起。杂宝纹样的另一个特点是排列成菱形,在这之中再填充主题纹样或者花卉折枝宝物等。

婴戏纹样始于宋代,在明清两代非常流行,婴戏纹以婴儿为画面主角,内容有钓鱼、玩鸟、蹴球、赶鸭、抽陀螺、攀树折花等,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又称婴戏图,或耍娃娃。在中国古代,人们崇尚多子多福,儿孙满堂被认为是有福的表现。如婴戏石榴,石榴多子,在加上儿童形象,寓意多子多福;婴戏牡丹,牡丹代表富贵,把多子与富贵联系在一起。而莲花童子则可以寓意连生贵子。

丝绸是构成南宋服饰的原料基础,服饰的发展和丝绸产品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推动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