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形成和治疗
表演型人格障碍诊断与案例
表演型人格障碍诊断与案例诊断人格障碍为表演型需符合下术项目中的3项:①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②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③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要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④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受伤害;⑤寻求刺激,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⑥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异性;⑦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⑧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于核对表演型人格障碍者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例如,某企业一青年女工,平时只讲究穿着打扮,炫耀自己,在单位上干尽出风头的事。
只喜欢听到对她的赞扬声、甜言蜜语声,不爱听到反对她的声音,更不爱听到批评,轻一点的批评对她来说都不得了,大吵大闹后还不上班。
她平常言语、行为和服饰总爱模仿影视明星和歌唱明星,好像她本人就是明星似的,等等。
表演型人格障碍者除了闹得家不安宁外,在企业里也是令管理者头疼的。
因此,对表演型人格障碍者进行治疗是很必需的。
对他们的治疗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如认知心理治疗,通过心理治疗的方法使他们偏离的人格得以纠正。
案例:李某,男,26岁,工人,汉族,已婚。
因喜表现自己,感情用事,易激惹13年入院。
病人于13年之前,不明原因逐渐表现爱模仿戏装演员的动作,身着戏装或其姐的红毛衣,头扎鲜花,抹口红,打扮自己,行为举止女性化。
同时容易发脾气,自己的愿望如不能得到满足,就烦躁,甚至打人。
变得非常自私,把家里电视机和洗衣机搬至自己的房间,不许别人使用,并常紧锁门户,防止他人进入。
爱听表扬的话,与人谈话时,总想让别人谈及自己如何有能力,亲戚如何有地位,自己外貌如何出众等,如果别人谈及别的话题,病人常常千方百计地将话题转向自己,而对别人的讲话内容则心不在焉。
因此病人常与家庭地位、经济情况、个人外貌等不如他的人交往,而对强于他的人常常无端诋毁。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形成和治疗
作。如果不能成功地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关注和支
持, 他们便会陷入抑郁、躁狂, 或双相状态。
完整ppt课件
13
原因与发展—— 生物因素
•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揭示其有生物学基
础。兴奋好动、强烈的情绪性和植物神经
易兴奋均表明下丘脑前后部( limbic and
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完整ppt课件
3
• 青春期的王女士很受人欢迎,常常受到异性的关注
和关心, 有许多约会和男性朋友, 她在校艺术团唱
歌, 是校报的画家, 还是啦啦队队长。大学毕业后,
她认识了一位英俊而富有的男子并与他结婚。结
婚不到一年, 双方都开始了极随便的婚外性关系,
她不在乎自己的丈夫和女儿的父亲。在女儿出生
• 表演-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是: 行为
幼稚、不稳定、情绪化, 有时表现粗鲁、轻
浮。
完整ppt课件
8
• 焦虑障碍
• 表演型人格障碍者常常体验到分离性焦虑, 是因为
他们四处寻求剌激和支持而不能如愿。由于他们
把人际关系中的孤立感归因于不能获得他人的关
注和支持, 他们特别害怕独处, 害怕独处时的孤独
成功而富有的大商人, 在他看来, 两个漂亮的女儿
就是非常好的摆设, 他喜欢向朋友们炫耀女儿的美
貌和家庭生活, 但并不真正关心她们。母亲是一位
情绪化的漂亮的妇人, 她非常关心女儿们的
美貌和天资 。两姊妹总爱在父母的面前争宠。
王女士虽然常常占上风, 但为了确保得到父母的表
扬和看重, 她必须一直保持与父母的期待一致, 按
制, 但经恰当的检查后, 不能以已知的病理生理和
病理解剖来解释。转换障碍是表演型人格障碍者
表演型人格障碍案例
表演型人格障碍案例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种个性障碍,其特征包括过分关注自己外表和对他人的关注,表现出来的情感过分强烈和表演性强。
今天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个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案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心理健康问题。
小明,一位25岁的年轻人,是一个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患者。
他总是试图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喜欢在人群中展现自己,以吸引别人的关注。
他经常在社交场合大放厥词,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他的情感表达也非常夸张,经常出现过分的悲伤或愤怒,以引起他人的同情或关注。
此外,小明对待感情关系也非常不稳定,经常追求新的恋爱对象,但很快就对他们失去兴趣,转而寻找新的对象。
小明的这些行为给他的家庭和朋友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他的家人经常因为他的过分表现而感到尴尬,他的朋友也逐渐疏远了他,因为他们觉得很难与他建立真诚的友谊。
小明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因为他在工作中经常表现出过分的竞争心态和自我中心,导致与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
对于这样的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我们需要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首先,家人和朋友可以通过耐心倾听和理解,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引导他们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心理专家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其对自我的认知和对待感情关系的方式,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健康稳定的人际关系。
此外,社会也需要加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支持。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到表演型人格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相关的帮助和支持。
在工作和学习场所,也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心理健康问题,营造更加健康和和谐的环境。
总之,表演型人格障碍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和谐的社会环境。
表演型人格障碍怎么引起的
表演型人格障碍怎么引起的文章目录*一、表演型人格障碍怎么引起的*二、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改善方法*三、如何预防表演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怎么引起的1、表演型人格障碍是怎么引起的1.1、生物学因素:意大利犯罪心理学家Rombroso发现许多罪犯的亲族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的比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亦有学者发现人格障碍的亲族中,患人格障碍的比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1.2、心理发育影响幼儿心理发展过程受到精神创伤。
婴幼儿母爱或父爱的被剥夺,一个孩子若有迅速消除恐惧反应的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就要具备迅速、强大和良好的习得性抑制能力。
反之,若自主神经系统反应迟缓,则习得性抑制能力就缓慢和软弱;幼儿与青少年期受虐待导致产生仇恨与敌视社会或人类的心理;父母或其他抚养者、幼儿园或小学老师教育方法失当或期望过高,过分强迫、训斥易造成精神压力或逆反心理,形成不良人格;父母本人品行或行为不良,对儿童的人格发育影响极大。
1.3、不良社会环境影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合理现象、拜金主义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都会产生人格障碍。
2、什么是表演型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又称为病态人格或异常人格,是指人格的畸形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明显的、偏离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多数人认可的认知行为模式。
不但给别人带来伤害,而且其本人也深受其害或引起痛苦。
病态人格原是广义的概念,泛指所有类型的人格不正常,后来一些学者发现病态人格的最初定义,符合现今称谓的反社会人格,从而又出现了病态人格的狭义的概念,专指反社会人格,提出以人格障碍代替广义的病态人格。
3、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症状是什么3.1、引人注意,情绪带有戏剧化色彩。
这类人常好表现自己,而且有较好的艺术表现才能,唱说哭笑,演技逼真,有一定的感染力。
有人称她们为伟大的模仿者、表演家。
3.2、高度的暗示性和幻想性。
这类人不仅有很强的自我暗示性,还带有较强的被他人暗示性。
她们常好幻想,把想象当成现实,当缺乏足够的现实刺激时便利用幻想激发内心的情绪体验。
悲剧小丑--表演型人格障碍报告
悲剧小丑——表演型人格障碍报告【案例分析】【症状描述】表演型人格障碍(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称癔症型或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
具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在行为举止上常带有挑逗性并且他们十分关注自己的外表。
这类人情绪外露,表情丰富,喜怒哀乐皆形于色,娇柔做作,易发脾气,喜欢别人同情和怜悯,情绪多变且易受暗示。
以自我为中心,好交际和自我表现。
对别人要求多,不大考虑别人的利益。
思维肤浅,不习惯于逻辑思维,显得天真幼稚。
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两倍。
【成因分析】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基因和家庭环境相关。
研究显示,成长在对孩子缺乏关爱与期望、性滥交家庭背景的孩子更易发展成表演型人格障碍。
此外,表演型人格障碍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美国的统计研究表明2/3的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达到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标准。
这两种心理障碍的潜在人格特质有相似的一面,只是男女的表达形式不同罢了。
女性更多通常以“表现型”型的人格反映出来而男性更多以“反社会”型的暴力人格表达出这种潜在人格特质。
【治疗方案】表演型人格障碍是一种比较棘手的心理障碍。
即使在心理学最发达的美国临床治疗效果也很不乐观。
这种心理障碍呈现出高自杀率,在国外经常采用住院治疗。
心理疗法方面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和精神分析疗法对其成长史进行涉入分析。
但临床上应用最多的还是认知行为疗法。
治疗集中在改善患者的人际交往上并且教会她们如何表达她们的渴望与需要。
目前尚无较好的具体治疗方法,但应持积态度进行矫治。
一、药物治疗:尽管药物不能改善人格结构,但作为改善某些症状的对症治疗并非无益。
焦虑表现明显者可选用苯二氮类抗焦虑药,伴有脑电图改变的暴发型人格障碍可予抗癫痫药,碳酸锂对有冲动或攻击行为者有效。
二、精神治疗:在精神支持性治疗基础上的行为治疗,或通过参加治疗性团体(又称治疗性社会)组织的活动以控制和改善其偏离的行为。
给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建议
给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建议
给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建议:
1. 接受心理治疗:表演型人格障碍常常与自尊心脆弱、情绪波动大等问题有关,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问题,解决内心的冲突,提高自尊心和情绪管理能力。
2. 学习自我观察: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常常对外界评价过度敏感,需要学会观察和分析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的表演行为是出于内心的不安全感,从而逐渐减少表演的需求。
3. 培养真实的自我: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往往为了取悦他人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形象,需要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接纳来培养真实的自我,不再依赖他人的认可来获得满足感。
4. 练习辩证思考: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观点过度坚持,需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从而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
5. 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建立真实、平等和互动的关系,避免过度依赖他人的认可和关注,从而减少表演的需求。
6. 学习放松技巧: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常常紧张不安,通过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可以帮助他们减少焦虑和压力,提高情绪的稳定性。
7. 培养兴趣爱好: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发展个人爱好和才能,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满足感,减少对外界评价的依赖。
8. 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通过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强调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可以提高自尊心,减少对他人认可的渴求。
9. 加强社交技巧:通过学习社交技巧如表达、倾听、沟通等,可以帮助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10. 寻求支持与理解: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常常感到内心孤独和无助,寻求专业的支持与理解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问题,走出困境。
表演型人格障碍案例
表演型人格障碍案例表演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被特征为过分追求关注和赞赏的人格特征,表现出强烈的演技欲望,经常通过表演和夸大自己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
下面是一个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个案:小明是一名19岁的大学生,他外表帅气,才华横溢,经常成为校园里的明星人物。
然而,他在课堂上经常打断教师的讲课讲解,用夸张而夸大的手势和表情吸引同学们的注意。
他做任何事情都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并使用大声和夸张的语言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除了在学校,小明在社交媒体上也是一名狂热的用户。
他经常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自拍照,虚构自己的生活,夸大自己的成就,并通过各种手段引起他人的关注和羡慕。
他会在发布的照片下添加大量的自我吹嘘的文字,吸引着大量的粉丝。
然而,尽管他似乎总是处于众人的瞩目之下,但内心里他常常感到空虚和孤独。
他不断地追求外部的赞美和认可,却无法真正地与人建立起深入的关系。
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与小明建立了信任和合作关系。
治疗师通过反馈的方式,提醒小明关注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要,并探索他追求关注和赞赏的原因。
治疗师逐渐帮助小明认识到,他追求外部赞美和认可的行为是在掩盖自己内心的不安和自卑感。
治疗师鼓励他学会寻找内部的满足感,并培养健康的自尊和自信。
小明开始学会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并试着和他人建立真实的关系,而不再依赖夸张的表演来获得他人的关注。
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明逐渐明白了自己真正的需求,并逐渐摆脱了对外部认可的依赖。
他开始更加真实地与他人交流,逐渐建立起了真正的友谊和深入的关系。
这个个案中,小明通过接受心理治疗和对内心的探索与反思,逐渐摆脱了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困扰,并学会了更加真实地与人建立关系。
这个个案也提醒我们,对于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来说,需要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追求关注和认可的真正原因,并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自尊和自信。
只有从内心的满足中获得快乐,才能真正建立起真实和深入的人际关系。
预防表演型人格障碍
预防表演型人格障碍喜欢高谈阔论,有意无意标榜自己。
喜怒无常,高兴时嘻嘻哈哈,劲头十足,稍不顺心,大吵大闹,弄得人际关系十分紧张。
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以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求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需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想过分吸引他人。
这是表演型人格的表现。
表演型人格障碍与其他类型的人格障碍一样,有些人在童年、少年时就有某些表现,有些人则开始于成年早期,一旦形成,目前的治疗方法很难讲其彻底改变。
因此,对具有表演型人格倾向者要注意进行早期的心理干预,以预防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形成。
首先,要提高认识帮助患者了解自己人格中的缺陷。
只有正视自己,才能扬其长避其短,适应社会环境。
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自我膨胀,放任自流,就会处处碰壁、导致病情发作。
其次,采取升华法许多表演型人格倾向的人有一定的艺术表演才能,你们也不妨“将计就计”,让她把兴趣转移到表演艺术中去,使原有的淤积能量到表演中得到升华。
事实上,许多艺术表演都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为了使观众沉浸到剧情中去,演员必须用自己的表情、语言去打动他们。
因此,如果条件允许,投身于表演艺术一条很有效的自我完善之路。
三,可以用自我检查法每天记录下日常心理行为。
重点是回顾检查自己的心理缺陷给个人和他人带来的危险,以及采取正确的纠正方法后所带来的益处。
此外,还请好友在关键时刻提醒一下,或在事后请好友对自己今天的表现作一评价,然后从中体会自己情绪表达过火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情绪表达上适当控制,达到自然。
适度的效果。
相关推荐:心态平和是缓解失眠的主要方法向专家学习管理好心情如何常常保持好心情?营销心理学问题心理测试:吃汉堡看个性。
表演型人格
症状简介有位女性,工作学习都不错,可有一点与众不同,总喜欢高谈阔论,有意无意标榜自己。
在爱情方面,吹嘘帅哥们是如何欣赏她,追求她,而她又是如何刁难他们,大放阙词。
为了引人注意,甚至不顾个人尊严。
而且,平时喜怒无常,高兴时嘻嘻哈哈,劲头十足,稍不顺心,大吵大闹,弄得人际关系十分紧张。
一天,正当她瞎吹时,经一位朋友提醒,她顿时觉得自己并非魅力超群,立刻萎靡不振,非常难过。
然而伤心归伤心,以后她依然我行我素。
她的"毛病",就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表演型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又称歇斯底里人格,其典型的特征表现为心理发育的不成熟性,特别是情感过程的不成熟性。
具有这种人格的人的最大特点是做作、情绪表露过分,总希望引起他人注意。
此类型人格障碍多见于女性,各种年龄层次都有,尤以中青年女性为常见,一般年龄都在25岁以下。
表演型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目前尚缺乏研究,一般认为与早期家庭教育有关,父母溺爱孩子,使孩子受到过分的保护,造成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符,心理发展严重滞后,停留在少儿期的某个水平,因而表现出表演型人格特征。
另外,患者的心理常有暗示性和依赖性,也可能是本类型人格产生的原因之一。
症状特征表演型人格障碍(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称癔症型或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
具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在行为举止上常带有挑逗性并且他们十分关注自己的外表。
这类人情绪外露,表情丰富,喜怒哀乐皆形于色,娇柔做作,易发脾气,喜欢别人同情和怜悯,情绪多变且易受暗示。
以自我为中心,好交际和自我表现。
对别人要求多,不大考虑别人的利益。
思维肤浅,不习惯于逻辑思维,显得天真幼稚。
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两倍。
行为反应模式具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其行为反应模式有下述特点:(1)活泼好动,性格外向,不甘寂寞。
例如,在人多的场合,愿意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
给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建议
给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建议表演型人格障碍是一种持续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往往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
对于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以下是一些建议:1. 自我认知:首先,理解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模式是关键。
尝试记录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以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
2. 情绪管理:学习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例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有助于更好地处理强烈的情绪反应。
3. 沟通技巧:改善沟通技巧可以帮助改善人际关系。
尝试倾听他人的观点,学习妥协和适应,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成为关注的中心。
4. 设定目标:设定实际、可达到的目标,例如改善与某个人的关系,或者提高在工作或学习中的表现。
这有助于建立自信,并找到自己的价值。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觉得自己的行为模式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那么寻求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是很重要的。
6. 社交技巧:学习如何与人建立良好的联系,包括学会信任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等。
尝试参加社交活动,提高自己的社交技巧。
7. 应对批评和压力:学会有效地应对批评和压力,而不是过度反应或逃避。
这可以通过学习放松技巧、提高自我效能感等方式实现。
8. 改变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足够的睡眠和定期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从而改善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症状。
9. 建立支持系统:建立一个支持自己的社交网络,包括亲朋好友和专业人士。
这可以在困难时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10. 接受自己:尽管希望改变某些行为,但也要接受自己、爱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重要的是要学会欣赏和接受自己的全部。
记住,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
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都有助于改善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症状。
如果需要更深入的帮助和建议,最好咨询心理健康专家或医生。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技巧的原则
在表达性的治疗工作中,在企图对阻抗底下的内容做诠释前,一个基本原则是先点出阻抗的存在。
将这个原则运用在歇斯底里性患者时,则是指必须优先处理患者的认知风格,因为这与患者防卫机制的架构非常紧密地缠绕在一起。
歇斯底里性患者在无意识里,往往抱着这样的期望而开始心理治疗:认为治疗师应该可以直觉地、不需言传地、全面地且不需要知道细节,就能了解他/她们的心灵世界。
这样的期待常常连结到他/她们童年深刻的愿望,认为母亲和/或父亲应该知道并且了解他/她们。
因此,被看到、被听到、被了解的期待中充满着希望和失望的混和体。
这些患者害怕他/她们的表现会议治疗师失望,或被治疗师批评。
事实上,治疗师对于患者,情绪过度夸大的表现,一种常发生的反移情反应就恰好是轻蔑。
在患者夸张地表达情感时,治疗师必须能够去赞许,赞许患者的确是正在沟通一些重要的内容,同时也能看到这些夸大的感觉背后包含着真实的核心。
他/她们不顾一切想要与治疗师沟通的,是“请理解我! 请感受到我的痛苦!”。
即使治疗师强调情绪交流的重要性,他们也必须向患者传达: 需要知道更多的详情才能更完整地了解患者。
这种方法是在鼓励患者将原先于感觉中所传达的,化为语言说出来。
下列这些仔细规划过的问题是有帮助的:患者所害怕的是什么?患者想要的是什么?患者所感受到的冲突是什么?治疗师也可以依据自己所观察到的,去尝试谈论患者的感受。
这种来自局外人的观点,可以协助患者去内化治疗师如何看待她们的观点,而获得更多的自我感。
歇斯底里性患者的内在经验,往往是风中的一片孤叶被强大的情感状态拍打吹拂着。
连结起一个感受与另一个感受的想法,可能完全被潜抑。
经由敦促歇斯底里性患者去反思、去仔细地观照内在和外在的其实,治疗师得以协助患者重新追溯不同感受之间在意念上的连结。
如同艾伦所认为的,这个过程中的一部分,包括了教导歇斯底里性患者去更深刻地、更真诚地感受。
表浅的感受是为了防卫更接人的、在更深层经验里的情绪。
当患者对这些深度情感状态的忍受度增加后,患者注意到细节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加。
表演型人格障碍诊断详述
表演型人格障碍诊断详述*导读:表演型人格障碍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依据美国的《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如下:一种夸张的情绪与注意力吸引模式,起病于青年早期。
具备下述五种以上的特征(含五种)将被诊断为表演型人格障碍。
1.如果不是注意的焦点将感到不适2.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性引诱以及夸张的行为特点3.情绪多变4.对于自身外表持续不断的关注5.说话方式给人印象深刻但内容空洞6.展现出戏剧化、夸张的情绪表达7.受暗示性强8.考虑与他人关系的亲密程度高于实际情况1.神经症在欧洲,特别是德国和联合王国的精神病学家,认为人格障碍与神经症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强调“诊断为神经症的人,我们完全可以找到病态人格的特征,而在病态人格的人,也可发现神经症的特征。
”“神经症的症状和病态人格的行为都可认为一种反应,一方面取决于素质的倾向,另一方面取决于环境中压力”;“从理论上无法把所谓病态人格与所谓神经症人格区分开来”。
Tolle (1996)指出“人格障碍可表现出大量的神经症性反应,许多神经症病人也具有人格障碍。
在人格障碍与神经症之间没有一个截然分明的界线”。
所谓“神经症人格”是来自心理分析理论,霍妮认为神经症患者是指那些行为、情感、心态、思维方式都不正常的人,他们在剧烈的竞争中充满焦虑以及为对抗焦虑而建立起来的防御机制,这就是神经症人格。
Jasper认为神经症症状是不正常人格的人对应激所发生的反应,即在寻常情况仅表现为行为(人格)不正常,而在遭遇应激时发生神经症反应,表现神经症症状。
“性格神经症”是指那些与神经症病因相似的人格,其患者可以没有神经症症状。
Freud推测决定人格发展过程的因素,就是神经症发生的原因。
Kolb(1973)指出每一种神经症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结构,这种性格结构通常称之为性格神经症。
目前认为,人格障碍与神经症间关系虽然密切,即人格障碍有助于神经症的发生,神经症也有助于人格障碍的形成,而且二者共患的机会较高,但在本质上二者属于不同的疾病范畴。
案例分析:表演型 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 案例分析
李某,男,26岁,工人,汉族,已婚。因喜表现自己,感情用事,易激惹13年入院。
病人于13年之前,不明原因逐渐表现爱模仿戏装演员的动作,身着戏装或其姐的红毛衣,头扎鲜花,抹口红,打扮自己,行为举止女性化。同时容易发脾气,自己的愿望如不能得到满足,就烦躁,甚至打人。变得非常自私,把家里电视机和洗衣机搬至自己的房间,不许别人使用,并常紧锁门户,防止他人进入。爱听表扬的话,与人谈话时,总想让别人谈及自己如何有能力,亲戚如何有地位,自己外貌如何出众等,如果别人谈及别的话题,病人常常千方百计地将话题转向自己,而对别人的讲话内容则心不在焉。因此病人常与家庭地位、经济情况、个人外貌等不如他的人交往,而对强于他的人常常无端抵毁。病人常常感情用事,以自己高兴与否判断事物的对错和人的好坏,对别人善意的批评,即使很婉转,也不能虚心接受,不但不领情,还仇视别人,迫使别人不得不远离他。因此许多人说他不知好歹。与别人争论问题时,总要占上风,即使自己理亏,也要编造谎言,设法说服别人。病人常到火车站站口或公共汽车上帮助检票、售票。有时对人过分热情,但若别人稍违于他,就与别人吵架,从而导致关系破裂,几乎无亲密朋友。近几年来,与人发生纠纷次数有所增加,给家庭带来许多麻烦。于1992年3月25日入院。患病13年来,病情从未缓解过,但饮食、睡眠、大小便基本如常。
(1)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
(2)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3)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求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
(4)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
(5)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6)需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
表演型人格障碍特点和诊断标准
一、表演型人格障碍概述表演型人格障碍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称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attention -seeking personality disorder或癔症型人格障碍hysterical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以高度情感性和以夸张的行为吸引注意为主要特征的一类人格障碍,随年龄增长可逐渐改善;其产生的原因目前尚缺乏研究,一般认为与早期家庭教育有关;比如父母溺爱孩子,使孩子受到过分的保护,造成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符,心理发展严重滞后,停留在少儿朗的某个水平,因而表现出表演型人格特征;另外,患者的心理常有暗示性和依赖性,也可能是本类型人格产生的原因之一;二、症状特征这类人情绪外露,表情丰富,喜怒哀乐皆形于色,娇柔做作,易发脾气,喜欢别人同情和怜悯,情绪多变且易受暗示;以自我为中心,好交际和自我表现;对别人要求多,不大考虑别人的利益;思维肤浅,不习惯于逻辑思维,显得天真幼稚;此型可与边缘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并存,主要表现为人格不成熟和情绪不稳定,常以自我表演,过分的做作和夸张的行为引人注意;暗示性和依赖性特别强,自我放任,不为他人考虑,表现高度自我中心;极端情绪性,情感变化多端,易激动;对人情感肤浅,难以与周围保持长久的社会联系;长久渴望得到理解和评价,感到容易受到伤害,高度的幻想性,往往把想象当成现实;不停地追求刺激,不能忍受寂寞,希望生活似演戏一样热闹和不平静;外表及行为显示不恰当的挑逗性,打扮得花枝招展卖弄风骚,甚至调情,诱惑人,但性生活被动,虽有时体验到性乐,却往往是性感缺乏的;言语,举止和行为可能类似儿童,情绪不成熟,这种人与癔症间关系不似既往想象的那样密切,癔症的病前人格为表演型者仅20%,而非常严重的表演型人格障碍却可终生不发生癔症,表演型人格亦可为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病的病前特征;表演型人格亦常涉及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这是由于这类人与反社会人格有一定重叠,易于发生违犯社会法纪的行为,它也常常是抑郁症,焦虑症的病前人格特征,临床表现如下:①过分情感性即自我戏剧化,即过分夸张的情绪表达,患者整个精神活动都渲染着十分浓厚的情绪色彩,而且情感反应鲜明,强烈和迅速变化,使周围的人感到患者表现是过分夸张的,似乎是表演性的,故意惹人注意的;②情感肤浅,易变,极不稳定,往往由一种情绪状态转变为另外一种情绪,甚至与原来相反的情绪状态,情绪还易于由羡慕,崇拜转到敌对,由顺从转到对抗,患者的判断推理也是易变的,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思维活动也受情绪很大的影响,如认为某人好即把该人说得完美无缺,但是可能由于一点小事引起患者的不满,又把该人说得一无是处;③暗示性高,感情上的好恶决定了暗示性,如感情是正性的即易于接受这样的暗示,负性的就难于接受暗示;④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需要自己成为注意的中心,如不能成为别人注意的中心即感到很不痛快,患者还愿意置身于大庭广众之下成为大家注意的焦点,他们在外表上,行为上表现得过分吸引人关注,希望得到人们的赞扬,有时在众目睽睽之下招摇过市或者危言耸听,哗众取宠;⑤自我中心倾向,患者沉溺于自我,只考虑自己,少考虑别人或不顾及别人,不只是常常夸耀自己的才能,智慧,而且有时还强求别人符合自己的意志或需要,如不如意时往往即给别人以难堪或表示强烈不满;⑥丰富动人的幻想,患者思考或讲话时常常掺杂以丰富的想象,讲话时夸大其词,有时甚至把假想的事情和现实的事情掺杂在一起难以区别,从而可能给人一种似乎是说谎的印象,这就是所谓的病理性谎言;⑦患者还寻求刺激或激动,渴求新奇和满意的活动,患者常发脾气,情绪易受伤害,还易于产生故意自我伤害或自杀企图和行为;⑧人际关系差,患者是自负的,任性的,自我放纵的,他们常想支配或操纵别人,又常是喜怒无常的,难与周围人和睦相处,常常触怒周围人,遭到周围人的厌烦或引起反感;三、分型诊断标准一表演型癔症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如下:A.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B.症状至少符合下述项目中的3项:a.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b.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c.自我为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要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d.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e.寻求刺激;f.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g.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对;二美国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如下:一种夸张的情绪与注意力吸引模式,起病于青年早期;具备下述五种以上的特征含五种将被诊断为表演型人格障碍;1.如果不是注意的焦点将感到不适2.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性引诱以及夸张的行为特点3.情绪多变4.对于自身外表持续不断的关注5.说话方式给人印象深刻但内容空洞6.展现出戏剧化、夸张的情绪表达7.受暗示性强8.考虑与他人关系的亲密程度高于实际情况三美国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表演性人格障碍属于B类人格障碍诊断,其标准如下:一种过度的情绪化的和追求他人注意的普遍模式,起始不晚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以下五种以上的特征含五种,将被诊断为表演型人格障碍;1.在自己不能成为他人注意的中心时,感到不舒服;2.与他人交往的特点往往带有不恰当的性诱惑或挑逗行为;3.情绪表达变换迅速而表浅;4.总是利用身体、外表等来吸引他人对自己的注意;5.言语风格是印象深刻及缺乏细节的;6.表现为自我戏剧化、舞台化或夸张的情绪表达;7.易受暗示即容易被他人或环境所影响;8.认为与他人的关系比实际上的更为亲密;四、我国诊断标准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2、症状至少符合下述项目中的三项:1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2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3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求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4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5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6需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7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8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对;五、部分参考疗法表演型人格障碍是一种比较棘手的心理障碍;即使在心理学最发达的美国临床治疗效果也很不乐观;这种心理障碍呈现出高自杀率,在国外经常采用住院治疗;心理疗法方面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和精神分析疗法对其成长史进行涉入分析;但临床上应用最多的还是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集中在改善患者的人际交往上并且教会她们如何表达她们的渴望与需要;目前尚无较好的具体治疗方法,但应持积态度进行矫治;1.提高认识,帮助患者了解自己人格中的缺陷;只有正视自己,才能扬其长避其短,适应社会环境;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自我膨胀,放任自流,就会处处碰壁、导致病情发作;2.情绪自我调整法;表演症型人格的情绪表达太过分,旁人常无法接受;所以具有此种人格的人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便是问目己的亲朋好友作一番调查,听听他们对这种情绪表达的看法;对他们提出的看法,千万不要反驳,要扪心自问,这些情绪表现哪些是有意识的,哪些是无意识的;哪些是别人喜欢的,哪些是别人讨厌的;对别人讨厌的要坚决予以改进,而别人喜欢的则在表现强度上力求适中,对无意识的表现,可将其写下来,放在醒目处,不时自我提醒;此外,还可请好友在关键时刻提醒一下,或在事后请好友对自己今天的表现作一评价,然后从中体会自己情绪表达过火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情绪表达上适当控制,达到自然、适度的效果;3.升华法;前面讲过,表演症型人格患者有一定的艺术表演才能,我们不妨"将计就计",让她们把兴趣转移到表演艺术中去,使患者原有的淤积能量到表演中去得到升华;事实上,许多艺术表演都有一定的夸张成份,为了使观众沉浸到剧情中去,演员必须用自己的表情、语言去打动他们;因此,表演型人格的人投身于表演艺术是一条很有效的自我完善之路;六、案例展示摘要A,女,40岁,汉族,已婚;A在某培训班上,自荐为班长,平日里同学谈论话题,只要话题和她无关,经常被她打断,并把话题引导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人、事上;若遇到令自己不顺心的人,则以刻薄语言咒骂;经常会以一些社会性重大事件来引发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如说自己是某市十大优秀青年,表示要参与天津爆炸案的危机干预并声明只要经过自己培训,两三天即可学会危机干预;经常以各种自认为成功的或高大上的因素包装自己,比如称自己为“仙女”,声称自己会艾瑞克森催眠等多种治疗技术;一旦事情败露或被人发现其缺陷则经常以生病来逃避和引起别人注意,表情夸张,身边的人评价为“张牙舞爪”;经了解,其有一妹妹,幼年时,父母较关注妹妹,而忽视了A;于是A出现了没力气,拿不动东西,经常生病等症状,并引起了母亲的关注,此后一直伴随到成年;其先生则是宠着她,由她任意发展,因此A的症状一直持续至今;事件一:有人讲述自己的一些比价奇特的经历;A受到暗示启发,遂编造出自己受一公司大老板资助的经历,但过程模糊,情节过于简单离奇;事件二:A受到某人出家的启发,于是编造了自己与先生离婚并带发修行的事件,并借用网络与自己背景相似的居士图片使部分人相信经其先生证实,其实并无此事;事件三:与一群同学在讨论创业,A试图自己掌管整个公司,于是要求同学全部加入自己的公司;但当同学得知怎么注册和创立公司后,几乎所有的人都想创立自己的公司;A大怒,情急之下,大呼:“都走,你们全都走反正我已经得了绝症了,这个公司以后也是你们的……”事件四:某次培训班,一心理咨询师看出A的问题,遂上前欲与A谈话,A因为害怕而逃离,事后编造出自己在培训班上遇到一嫉妒她的人,并且自己把她治好了,但缺乏详细情节;事件五:A为表现自己超凡脱俗,称自己为“仙女”,不食凡间食物;在有一次被人目睹其吃了许多零食之后,当场表演,说自己想吐,吃的东西不消化,这种情景经常发生,因为部分人相信,A对此屡试不爽;病例分析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或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从这些同义术语的字面含义中即可看出,此型人格障碍以人格的过分感情化,以夸张言行吸引注意力及人格不成熟为主要特征;关于癔症型人格与癔症的关系,过去认为二者是一脉相承的;但临床观察发现,癔症病人的病前人格为表演型的仅为20%,一些明显的表演型人格病人可终生不发生癔症,此情况表明表演型人格虽有癔症有关,但并非必然联系;因此,现在普遍倾向于使用“表演型”而回避“癔症型”,以达到将“癔症人格”与“癔症”分开之目的;国外报道本病在成人人群中的患病率为%,妇女高于男性2倍;本病的病因主要是幼年创伤性体验,家庭因素、文化影响等;较多发生于少年期后阶段,若及早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逐渐趋向成熟,至中年达到明显缓解;美国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表演性人格障碍属于B类人格障碍诊断,其标准如下:一种过度的情绪化的和追求他人注意的普遍模式,起始不晚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以下五种以上的特征含五种,将被诊断为表演型人格障碍;1.在自己不能成为他人注意的中心时,感到不舒服;2.与他人交往的特点往往带有不恰当的性诱惑或挑逗行为;3.情绪表达变换迅速而表浅;4.总是利用身体、外表等来吸引他人对自己的注意;5.言语风格是印象深刻及缺乏细节的;6.表现为自我戏剧化、舞台化或夸张的情绪表达;7.易受暗示即容易被他人或环境所影响;8.认为与他人的关系比实际上的更为亲密;我国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是: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2、症状至少符合下述项目中的三项:1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2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3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求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4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5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6需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7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8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对;本例有自幼受忽视、自我中心的家庭教育背景,病程呈持续性,症状以夸张行为吸引别人注意为主,喜表扬,以各种自认为成功、高大上的因素包装自己,喜欢以一些社会性事件引起他人对自己的关注,有明显的幻想,情感反应强烈且多变,判断是非的标准完全出于个人情感,以上特点,符合表演型人格障碍症状标准的第1、3、4、6、7、8条,符合本病的诊断标准;。
表演型人格障碍基本知识
理论依据
心理动力学理论:没有顺利解决口唇期和恋母情结导致深层的依赖 需要,患者寻求他人的注意的行为源自获得他人认同的需要,想法 的肤浅及他人在情绪牵连上的浅薄,反映出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对 自身情感和需要的压抑。
认知理论: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行为的潜在认知模式是:“我没有 能力,不足以掌控我自己的生活,”患者表演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其 他的关心,受到别人的注意或认同。 瑟陡.米尔隆和同事认为: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天生就精力充沛, 对刺激有很高的需求。由于患者早期父母的养育方式,患者已经认 识到父母总是对自己的一些表现持认同的态度,如:“看起来很漂 亮”等等。他们很少从父母那里得到负面的强化,从而形成了他们 强烈的寻求模式。
表演型人格与其它人格障碍的区别
表演型人格障碍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二者具有密切的关系,可能是两种潜在的、性质未明的、相同 状态下的性别定型不同的表现形式,女性倾向于明显的表演型 模式,表演倾向于突出的多具有反社会模式。
案例:谈情说案
表演型人格与其它人格障碍的区别
表演型人格障碍与自恋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主要是外 在的表现,模特演员等职业会深深的吸引他们;自恋型人格障 碍患者认为依赖于外在是不可靠的,而强调自己内在的自我膨 胀。
案例:芙蓉姐姐VS凤姐
化或者残暴的行为方式,模式 其他人的权利,漠视社会准则 。 行为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在情绪、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表现出不稳定性, 短暂的分离状态,自我退避 。 心境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在情绪变化迅速,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和对引起别 人的注意以及强烈的需求,自杀性行为。 躯体形式和心境障碍
诊断标准: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将癔症型人格 障碍的症状诊断标准定为,患者至少具有下述项目中的三 项症状: 1.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
内科学_各论_症状:表演型人格障碍_课件模板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基因和家庭 环境相关。研究显示,成长在对孩子缺乏 关爱与期望、性滥交家庭背景的孩子更易 发展成表演型人格障碍。此外,表演型人 格障碍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存在着紧密的 关系。美国的统计研究表明2/3的表演型 人格障碍的患者达到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的标准。这两种心理障碍的潜
内科学症状部分:表演型人格障碍>>>
内科学症状部分:表演型人格障碍>>>
诊断:
会人格害人害己,而对自己的危害尤大; ④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较少造成凶杀或其 他严重案件以致判处极刑;⑤一般罪犯的 人格固然是有缺陷的,但未达到人格障碍 程度,而反社会人格则在心理活动的各个 方面都有沉重的影响,反映在生活的各个 侧面出现持续和长期的行为障碍。
内科学症状部分:表演型人格障碍>>>
诊断:
效率下降等。Hoch和Donaif(1955)曾提出 “假性病态人格型精神分裂症”的概念, 临床特征为反复发生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 的越轨行为,如犯罪或性变态等,这些早 期或假性病态人格型病例如果仔细检查, 可发现不适当的情感和行为以及不固定的 妄想观念。
精神分裂症缓解不全可遗留人格缺陷
内科学症状部分:表演型人格障碍>>>
诊断:
决于环境中压力”;“从理论上无法把所 谓病态人格与所谓神经症人格区分开来”。 Tolle (1996)指出“人格障碍可表现出大 量的神经症性反应,许多神经症病人也具 有人格障碍。在人格障碍与神经症之间没 有一个截然分明的界线”。所谓“神经症 人格”是来自心理分析理论,霍妮认为神 经症患者是指那
内科学症状部分:表演型人格障碍>>>
诊断:
如缺乏既往精神病史(或表现轻症未被注 意)则区别往往比较困难,可结合既往个 性特征及家族史等加以诊断。精神分裂症 缓解不全的病例,除表现人格改变外,情 感、思维、意志等方面也有障碍,他们往 往缺乏自发性和自然性,这是人格障碍所 具备的。
表演型人格有用的建议
表演型人格有用的建议
表演型人格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格特征,它可能会对个人的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有用的建议,可以帮助表演型人格者更好地应对自己的问题:
1.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模式,意识到自己的表演型行为是如何影响自己的。
通过自我观察和反思,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2. 接受自己:接受自己是一个表演型人格并不是一件坏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
尝试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
3. 控制情绪:表演型人格者往往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因此学会控制情绪非常重要。
尝试通过深呼吸、冥想、运动等方式来缓解情绪。
4.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表演型人格者往往在人际关系中遇到问题。
学会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与他人真诚交流,避免过度依赖他人的评价和认可。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表演型人格对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
专业的帮助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和行为问题。
总之,对于表演型人格者来说,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控制情绪、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以及寻求专业帮助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感和行为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家长如何帮孩子摆脱表演型人格障碍
家长如何帮孩子摆脱表演型人格障碍作者:郭冬仙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2018年第02期姚娜的女儿小雅今年14岁,刚上初二,虽然这孩子年纪不大,但言行却十分夸张。
例如,平时爱穿鲜艳的衣服,爱涂口红,模仿模特走路;说话时表情夸张,在人多的场合故意尖叫,引起别人的注意;如果别人说了令她不高兴的话,她就跟别人争吵,有时候父母批评她几句,她一连几天都不跟父母说话。
小雅这样的个性,使她的朋友越来越少,很多同学都不愿意跟她交往。
姚娜很发愁,她时常想:是不是小雅患上了什么心理疾病?于是她带女儿来到了医院心理科。
从小雅的表现看,她很可能患上了表演型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患者年龄多在25岁以下。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早期家庭教育有关,父母溺爱孩子,使孩子受到过分的保护,造成其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符,心理发展严重滞后,停留在少儿期的某个水平,表现出表演型人格特征。
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其行为有下列特点:1.喜欢表现自己,不甘寂寞。
例如,在人多的场合,希望成为大家关注的中心。
2.与他人交往时容易感情用事,感情胜过理智。
3.喜欢赶时髦、穿奇装异服,目的是引起他人的注意。
4.具有表演才能,和别人在一起时,就像一个演员在舞台上演戏一样,表情丰富、夸张,谈话内容奇特。
5.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丝毫不管别人的心情。
因此,常常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6.认为自己有很多知心朋友,其实并非如此,很多时候,都是他一厢情愿。
7.当人际关系紧张、感情受挫的时候,很容易有自伤行为。
一般自伤的程度较轻,只是划破皮肤表面,很少见到伤及血管和神经的,带有一定的表演性。
8.很容易受他人或环境的影响,这与他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冷静分析有一定的关系。
上述8条如果占5条以上,就可确定他患上了表演型人格障碍,所占的条数越多,病情越严重。
表演型人格障碍与其他类型的人格障碍一样,大多数患者在童年、少年时就有上述某些表现,有的患者则开始于成年早期。
什么是表演型人格?具有哪些特征?
什么是表演型⼈格?具有哪些特征?
表演型⼈格障碍的其他表现
1、“伟⼤的表演家”
有⼀部分⼈他们艺术表现能⼒超群,但是他们的情绪并⾮正常,总是过度的去吸引⼈关注⾃⼰,⾏为极具戏剧性,总是夸张,不同于艺⼈的演技⾊彩,他们更多的是有⾮正常的戏剧性格。
2、喜好幻想
这类⼈格的⼈,他们相对于正常⼈有很强烈的⾃我幻想,他们会主观的去暗⽰⾃⼰,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被别⼈暗⽰,幻想让他们分不清现实与梦境,总觉得⽣活缺少激情与刺激,寻求不到实际的刺激就会⾃我想象,这类情绪体验让他们⾮常满⾜。
3、情感反反复复
这类⼈因为喜好幻想,所以内⼼情感异常丰富,因为总是寻求刺激,看似⾮常有热情,但是正是如此他们的情绪稳定性⾮常差,有热情,但却不能维持热度,情感反应总是上上下下,有的时候给⼈⼀种总是变化⽆常的感觉。
4、我是太阳,你们要围着我转
表演型⼈格障碍让这类⼈过度的喜欢别⼈关注⾃⼰,所以更在意⾃⼰是否是⼈群的焦点,因此别⼈如果表现出少许的不注意他们,就会让其⼼绪不宁,所以他们的⾃我为中⼼意识⾮常强烈,对于别⼈的忽视难以忍受,情绪极端。
有⼀部分⼈也会展现出过分的挑逗意图,但是他们⾃⼰不⾃觉,他们缺少对问题冷静处理的能⼒,表演型⼈格障碍是⼈格违反正常状态的⼀种⾏为⽅式,⽽同时表演性⼈格障碍的治疗是⼀个⾮常长期痛苦艰难的过程。